RokidGlasses
搜索文档
产业强市:“新”潮涌浏阳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1-13 20:09
浏阳经开区产业发展总体概况 - 浏阳构建"2+2+N"现代化产业体系,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作为主力军,冲刺"千亿级"和"五百亿级"目标 [1] - 2025年中部显示与视听产业生态峰会在浏阳经开区举行,凸显其在该产业领域的地位 [1] 电子信息产业 - 2024年浏阳经开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产值超406亿元,正加速崛起为千亿规模国家级产业集群 [8] - 2024年1-10月,浏阳新签约项目115个,总投资387.34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链项目签约投资201亿元,占比超过一半 [4] - 蓝思科技与惠科光电是产业"头雁",带动形成"玻—屏—芯—端"全产业链 [7] - 蓝思科技是全球消费电子外观件领军企业,并积极向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终端领域横向延伸,客户包括保时捷、特斯拉、比亚迪等 [4] - 蓝思科技为Rokid Glasses AI+AR眼镜提供配件和整机组装,该产品获得30万台全球预售订单 [5] - 蓝思科技获得越疆机器人10000台机器狗整机组装订单,整机组装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5] - 蓝思科技于2024年7月成功登陆港股 [5] - 惠科光电总投资320亿元的第8.6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高速运转 [6] - 惠科股份在浏阳布局第4个项目,总投资90亿元的Mini-LED背光/直显模组及整机项目加紧建设 [7] - 2024年惠科光电持续满产,综合良率稳定在99%以上,税收同比增长57.25% [7] - 园区中游集聚欧智通、利尔电子等50余家配套企业,下游拓展车载、AI眼镜等应用场景 [7] 生物医药产业 - 浏阳经开区深耕生物医药产业28年,是中西部第一家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聚集生物医药企业280余家,其中A股上市企业4家,药品批准文号达850多个 [12] - 在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中,园区4家药企的8个药品中选 [9] - 华纳药厂2024年研发投入达1.58亿元,同比增长53.45%,占营收比例11.21%,高于全国医药工业百强企业8.2%的平均水平 [13] - 华纳药厂2025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1.06亿元,占营收的9.75% [13] - 华纳药厂拥有71个特色化学原料药品种,其中53个原料药备案状态为"A" [13] - 九典制药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是湖南首个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的医药单品,研发跨越十余年 [14] - 先施制药秉持"研发先行"战略,每年研发投入不少于1亿元,拥有超百人研发团队,硕博占比超30% [14] - 先施制药拥有在研创新药项目10余项、高端仿制药50余项 [14] - 园区出台《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并创新构建"五长"联动机制支持产业发展 [15] 智能装备产业 - 智能装备产业是浏阳主导产业之一,目标冲刺500亿级产业集群 [17] - 华域视觉为智己LS9生产直径超1.8米的前灯,为全国独家供应商,其注塑压力从1600吨提升至3300吨以保障精度 [16] - 长沙永昌车辆零部件有限公司为理想、比亚迪、小鹏等20余家车企提供配套,其无阶差密封条产品领跑市场,公司入选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16] - 湖南方恒新材料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异质金属连接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40% [18] - 湖南方锐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有五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三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8] - 园区集聚蓝思智能机器人、华恒机器人、宇环数控等100余家工业机器人链上企业 [18] - 华恒机器人近两年研发投入超2600万元,技术人员占比超40% [18] - 华恒机器人为广东简一陶瓷打造智能仓储系统,将车间利用率提升4倍,单托盘作业时间从145分钟压缩至13分钟 [18] - 华恒机器人研发出世界首台叉车门架机器人焊接生产线及湖南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19]
AR助力环保产业智慧升级 推动园区AR生态加速成形
长沙晚报· 2025-09-03 08:39
战略合作与技术整合 - 永清环保与灵伴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动AR技术在环境监测和工业设施巡检领域的深度应用 构建AR工业环保智能化新生态 [1] - 永清环保将依托灵伴科技技术优势开发AR眼镜应用 实现与客户业务系统和数据平台的全面整合 [1] - 通过AR智能眼镜实现巡检视频 监测数据与地理信息实时互联 推动环境数据智能采集与分析 显著提升污染源识别 设备状态监控及合规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 [1] 产业链协同与材料创新 - 永清环保为灵伴科技探索开发低碳再生材料 应用于AR眼镜制造 推动环保与硬件制造深度融合 [1] - 蓝思科技与灵伴科技联合开发全球首款消费级AI+AR眼镜RokidGlasses 整机重量49克 支持实时翻译 物体识别 导航和声纹支付等功能 [2] - 全球预售订单超25万台 标志中国AR眼镜产业迈入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新阶段 [2] 市场前景与产业生态 - 双碳政策持续推进使高排放工业企业和环保监管部门对智能化 可视化运维需求日益迫切 [2] - AR技术凭借虚实叠加 实时交互特性在环境治理和工业运维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2] - 浏阳经开区企业在AR硬件制造 技术集成与场景落地多环节形成协同创新生态 未来将深化医疗 教育 文旅等垂直领域探索 [2]
国产AI眼镜爆发 智能穿戴开新篇
北京青年报· 2025-07-02 02:24
行业动态 - AI眼镜成为科技巨头、AR/VR厂商及新兴品牌竞逐焦点,小米入局推动从极客尝鲜走向大众消费 [2] - 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1280万台(同比+26%),中国出货量275万台(同比+107%) [7] - 研究机构预测AI眼镜年销量未来十年内突破5500万副,2035年或达14亿副 [7] 国内厂商进展 - 魅族2023年11月推出AR眼镜MYVU,43g为全球最轻量产AR眼镜,探索版71g为最轻双目全彩AR眼镜 [3] - 华为2024年发布VisionGlass2,搭载HarmonyOS4及盘古AI大模型,支持全天候智慧交互 [3] - 雷鸟创新2025年1月推出V3AI拍摄眼镜,配备1200万像素索尼IMX681传感器,AI响应速度1.3秒 [3] - 雷鸟X3Pro采用全彩Micro-LED光引擎,实现43英寸3D透明屏显示,支持AppleWatch控制 [5] - Rokid与蓝思科技联合开发AI+AR眼镜,集成通义千问等大模型,支持声纹支付及"看一下支付"功能 [5][6] 国际厂商动态 - Meta与Oakley合作推出AR眼镜OakleyMetaHSTN,配备免提摄像头及MetaAI技术,7月11日预售 [7] - Google与XREAL合作发布ProjectAura,为首款安卓XR平台AR眼镜,预计搭载GeminiAI助手 [7] 产品技术亮点 - 小米AI眼镜配备1200万像素主摄,内置超级小爱,采用双芯片方案延长续航,推出电致变色版本 [4] - 雷鸟X3Pro应用纳米光刻刻蚀RayNeo光波导技术,支持五维导航、语音等多模态交互 [5] - RokidGlasses集成多款AI大模型,实现智能提词、实时翻译、AI识物等综合功能 [5][6]
AI眼镜市场“蓄势待发” 相关产业链公司已批量交付订单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5-20 00:42
AI眼镜行业概况 - AI眼镜作为新兴智能穿戴设备正逐渐走进人们视野,新产品不断推出且功能持续涌现 [1] - 产业链上游企业已进入订单批量交付阶段,显示行业成熟度提升 [1] 产品功能与市场表现 - 主流AI眼镜已实现万物识别、提词字幕、实时翻译、多媒体等15项功能 [2] - 2024年全球销量达152万台,2025Q1销量60万台(同比+216%),机构预测全年销量550万台 [2] - 功能创新聚焦三大方向:光学显示升级、手势语音交互优化、AI能力强化(如视听翻译) [3] - 产品轻量化成为技术攻坚重点,需同步优化镜片厚度与内部零件重量 [3] 产业链布局 - 光学显示系统、存储芯片、电池、PCB等核心环节吸引A股公司密集布局 [4] - 佰维存储2024年AI眼镜业务收入1.06亿元,预计2025年同比增速超500%,2025Q2启动高价值存储产品批量交付 [4] - 则成电子软板产品2024Q4实现批量出货,2025Q1销售收入增长部分来自该业务 [4] - 蓝思科技纳米微晶玻璃技术提升镜片抗摔性及透光率,已供货多款高端产品 [5] 技术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通过光学显示方案创新推动产品轻量化与高画质显示 [5] - 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正围绕海内外头部客户需求保障出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