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eamcenter
icon
搜索文档
从单点替代到系统重构,工业智能体能否成为企业增长新引擎?丨ToB产业观察
钛媒体APP· 2025-07-01 09:58
工业智能体发展现状 - 工业智能体目前处于"点状应用"尝试与基础打底阶段,不同数字化程度企业落地路径差异显著[2] - 工业领域正从数字化向数智化转型,但企业数字化进程参差不齐[2] - 全国已建成超3万家基础级、1200余家先进级、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覆盖80%制造业大类[8] 国产工业软件崛起 - 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从2012年729亿元增至2023年2824亿元,PLM细分市场增速达18.9%[3] - 2023年中国PLM软件市场规模达28.8亿元,2030年工业软件整体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575亿元[3][4] - 国产PLM软件市场份额从早期不足10%开始提升,但全球占比仍仅6.7%[6] AI技术驱动产业变革 - AI大模型推动工业软件行业新增量,在知识检索、理解生成等维度实现技术突破[5][6] - 工业软件巨头通过收购AI企业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形成AI+CAE、AI+EDC等先导产品[5][6] - 华为、阿里云工业大模型将CAE仿真效率提升50%,鼎捷数智ChatCAD实现自动生成图纸[8] 智能体应用四大场景 - 数据治理类:某汽车设计案例通过千亿参数模型压缩研发周期30%[9] - 知识处理类:生成式AI赋能设备维护场景,缩小员工经验差距[9] - 流程优化类:AI多模态技术实现财务自动审核,支持阿拉伯语等小语种[10] - 辅助决策类:在库存管理等领域提供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10] 技术演进与未来方向 - 工业大模型应用从"功能替代"向"认知进化"发展,推动"AI定义一切"新纪元[10] - 当前智能体局限在数据资产密集领域,需高质量数据集拓展更多场景[11] - 未来研发重点将聚焦点状应用连接与系统重构,实现动态感知-决策-执行闭环[11] 政策与产业支持 - 2024年上半年工业软件产品收入1324亿元同比增长9%,国家部署AI+工业软件专项行动[6] - 工信部提出以工业智能体深化AI应用,带动工业数据集和大模型创新迭代[6] - 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率达83.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6.2%[8]
92%的企业卡在半路上:数字孪生为什么难落地?
36氪· 2025-06-27 11:17
数字孪生行业现状 - 全球仅8%企业实现数字孪生在产品生命周期、生产流程与性能分析中的深度集成,92%企业仍停留在"局部可视化"阶段 [1] - 数字孪生正从技术概念演变为航空航天、汽车、消费电子等高复杂度制造行业的核心能力 [1] - 多数企业误将数字孪生视作"3D图形呈现",而非涵盖设计、仿真、验证、优化、制造与服务的"数字生命体" [3] 数字孪生核心价值 - 通过"虚实联动"大幅减少重复劳动,提升协作效率,催生"左移工程"革命 [2] - 工程验证"前置"到设计初期,在虚拟世界完成性能测试与工艺验证,避免实物试错的高昂成本 [3] - 西门子南京工厂案例显示,数字孪生实现厂房配置、工艺流程、数据流路径的多轮验证与优化,投产后持续调整与性能提升 [4] 实施挑战与解决方案 - 企业面临设计BOM、工程BOM、制造BOM分散管理,机械/电气/软件团队使用不同工具和格式的系统割裂问题 [8] - 西门子通过构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主线(Digital Thread)整合工具、数据、流程与系统 [9] - Teamcenter作为数字主线核心平台,支持多领域并行开发,通过EBOM实现产品完整定义与规格固化 [11][12] 技术应用案例 - 电池制造领域通过Simcenter优化空气流分布,冷却性能提升22%、设计时间缩短50% [17] - 义肢制造企业Unlimited Tomorrow利用数字孪生将成本从8万美元降至8000美元,交付周期从1年缩短至几周 [18] - 越南VinFast三周内完成从造车到造呼吸机的产线转换,月产能提升至5.5万台 [18] 未来发展趋势 - 数字孪生与AI、工业元宇宙、可持续制造深度融合,AI辅助设计实现结构减重80%、碳排放减少90% [18] - 全面数字孪生正从"工具堆叠"走向"系统重构",成为定义工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水岭 [19] - 闭环优化能力是工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锚点,数字孪生是该能力的具象化 [6]
Siemens and NVIDIA Expand Partnership to Accelerate AI Capabilities in Manufacturing
Globenewswire· 2025-06-11 18:21
文章核心观点 西门子与英伟达宣布扩大合作,加速工业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的新时代,推动未来工厂的发展,双方技术结合将助力工业企业利用全面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下一代工厂自动化[1][2] 合作背景与发展 - 2022年双方宣布合作,将西门子Xcelerator组合技术与英伟达Omniverse平台连接,实现工业元宇宙,后合作扩展至生成式AI、工业AI和机器人领域[3] 合作成果与应用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可视化**:西门子将英伟达技术集成到Xcelerator平台,今年推出的Teamcenter Digital Reality Viewer带来实时光线追踪功能,HD现代重工利用该功能可视化下一代船舶设计,减少设计迭代时间[4][5] - **产品虚拟模拟测试**:英伟达Blackwell GPU与西门子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结合,可显著提高产品虚拟模拟测试速度,宝马集团和西门子实现车辆瞬态空气动力学模拟加速30倍[6] - **工厂运营变革**:新的西门子工业PC支持英伟达GPU,可实现复杂工业自动化任务,AI执行加速25倍;先进AI代理将在西门子Industrial Copilot组合中无缝工作,其工业操作副驾驶将生成式AI引入车间操作员[7][8] - **视频搜索与总结**:双方合作的蓝图可实现视频搜索和总结,为车间运营提供实时AI辅助,节省30%的被动维护时间[9] - **工业系统安全**:双方合作开创一类新的运营技术网络安全,集成英伟达BlueField DPUs,追求AI驱动的网络安全[9] 公司信息 - **西门子**:是专注于工业、基础设施、移动和医疗保健的领先技术公司,2024财年营收759亿欧元,净利润90亿欧元,全球约有31.2万名员工[11][12] - **英伟达**:是加速计算领域的全球领导者[13]
制造业如何在AI中破局?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Tony Hemmelgarn:复杂性即优势
钛媒体APP· 2025-06-11 15:42
制造业复杂性管理 - 制造业全流程管理复杂性持续加剧,软件进化是重要驱动因素 [2] - 西门子CEO提出"复杂性即竞争优势"观点,体现在生产优化、数据完整性、低代码开发等多维度 [2] - 汽车行业案例显示需实时规划40周生产周期并处理海量订单,依赖高效预测系统 [2] AI与制造业融合 - AI技术正以"竹子爆发式生长"速度渗透制造业,推动高度自动化变革 [2] - 工业级Copilot工具已实现自动缺陷定位、供应链风险模拟等功能,某车企案例显示响应速度显著提升 [5] - 当前工业Copilot面临实时性要求(毫秒级响应)、领域专业知识缺乏、数据孤岛三大核心挑战 [6][7] 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 - Workhorse采用西门子Xcelerator后,电动卡车开发周期缩短至22个月,IT成本降低50% [3] - 比亚迪通过西门子软件工具缩短产品开发周期,生产成本下降25% [11] - 宁德时代等中国企业在数字孪生领域部署速度惊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 [11] 西门子战略布局 - 2025年以100亿美元收购Altair,补强HPC、云负载平衡技术,推动多物理场仿真和数字孪生落地 [4] - SaaS转型战略下,Xcelerator即服务整合PLM/MES/低代码开发能力,中国区与亚马逊云、腾讯云、阿里云合作 [9] - 2025财年Q2数据显示PLM云服务收入占ARR的45%,目标年内提升至50%,ARR年增长率14-15% [10] 技术商业化进程 - 西门子Teamcenter Copilot降低操作门槛,新人可通过聊天界面生成虚拟现实展示 [5] - 仿真业务高管承认Copilot直接完成仿真仍属"过于先进",需依赖专有数据训练 [7] - Gartner分析师认为西门子工程基因+海量数据储备可避免AI泡沫,生态应用前景可观 [7][8]
西门子“Realize LIVE”活动透视:AI+工业软件新征程,持续推进一站式AI解决方案
36氪· 2025-06-04 03:25
西门子数字化战略与Xcelerator平台进展 -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总裁Tony Hemmelgarn强调变革是公司日常工作的核心,以古希腊哲学比喻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性[1] - Realize Live 2025大会汇聚2500名客户与行业专家,聚焦AI与数字化深度融合对制造业的重塑[3] - Xcelerator平台作为数字化战略核心,通过整合软件、硬件和服务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显著提升制造敏捷性与运营效率[3] - AI技术已嵌入Teamcenter(自动问题检测)、Simcenter(缩短工程计算时间)及制造技术(工厂资产同步)[3] AI与数字孪生技术布局 - 公司视AI为长期投资,旨在通过智能化复杂流程帮助客户建立竞争优势[4] - 收购Altair强化数字孪生能力,覆盖机械设计、电气系统到自动化全维度,实现虚拟与现实世界的高精度建模[4] - Altair技术整合后提供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优化GPU与CPU负载平衡,增强结构分析、仿真与预测能力[4] - 数字孪生新增非线性分析与电磁仿真功能,减少物理原型制作次数并缩短产品上市时间[4] 低代码平台与PLM升级 - Mendix低代码平台降低数字化转型门槛,支持业务与IT协作快速响应市场变化[5] - PLM解决方案引入AI能力,Teamcenter性能18-24个月内提升20倍,新增多产品变更管理与全追溯功能[5] 客户案例:Workhorse数字化转型 - 电动车制造商Workhorse通过Xcelerator实现全面数字化,快速开发高质量电动卡车[6] - 采用Teamcenter X与NX软件后,22个月内完成下一代电动车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开发,显著提升网络安全与扩展能力[8]
在半导体元器件生命周期管理中使用质量管理方法
西门子· 2025-05-06 14:05
DIGITAL INDUSTRIES SOFTWARE 在半导体元器件生命 周期管理中使用质量 管理方法 利用 PLM 平台上的原生 QMS 工具交付复杂的产品,同时简化价值链 siemens.com/software 半导体行业未来趋势 在半导体行业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情况下,调整和变革的必要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可持续性 新兴技术 安全的数字化转型 全球化 以典范做法应对关键行业挑战 将质量相关信息左移,以避免在产品生命周 期后期出现成本高昂且耗时的质量相关问题。 周期性的芯片短缺和避免市场过度饱和的需 求促使制造商在发生中断时依赖更多合格的 零件和供应商。 支持从开发到生产的快速产品进步,以获得 创建新迭代的关键要点。 缩短上市时间 不稳定的芯片可用性 创新以保持竞争力 利用数字化解决方案连接孤岛 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的竞争压力和资源限制的情况下,您需要持续改进核心流程。您需要在半导体生命周期管理中采用新 的策略来简化开发、提高生产力并保持质量。 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绝非易事。依靠闭环质量策略来应对当今的半导体挑战非常有用。 在设计阶段管理质量 在设计过程的早期提高质量优先 级,以确保创新设计并满足 ...
探索基于云的半导体生命周期管理的强大功能
西门子· 2025-05-06 14:0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半导体行业是极具创新性行业,是采用新技术的保障且对消费类产品至关重要,但企业面临供应链脆弱、安全顾虑、系统冗余等问题,需采用数字化解决方案,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可提供整体解决办法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半导体行业现状 - 半导体行业是最具创新性行业之一,是采用新技术的保障,对消费类产品至关重要,且需求可能持续增加 [3] - 新冠疫情暴露全球供应链脆弱性,企业存在安全顾虑 [3] - 超 60%企业用六个以上系统管理数据,依赖大量互不连通系统,导致团队协作和信息共享困难,出现冗余、兼容性问题和系统错误 [3] 应对措施 - 企业需采用数字化解决方案增强跨流程和系统的控制和实时可见性,实现端到端数字化,提供完整可追溯性并响应安全问题 [4]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为半导体企业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可进行跨流程数据管理,改进设计和生产领域,加强协作,提高质量,保护知识产权,加快产品接受度并缩短上市时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