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Unitree R1
icon
搜索文档
宇树科技,又“上新”
DT新材料· 2025-10-21 00:05
【DT新材料】 10月20日,宇树科技宣布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H2。 与前几款人形机器人不同,H2身形更为修长,身高为180cm,体重70kg。其另一点不同在于,H2"长"出了五官,配备了仿生人脸。 在动作展示上,此前发布的G1、H1以凌厉的功夫、拳击为主,H2则是"刚柔并济"——既有更柔美、优雅的一面,例如跳芭蕾;也有犀利的一面,例如勾 拳、侧踢等。 在应用上,宇树科技此次展示了H2穿上时装走秀的场景,其台步确有几分超模的风格。 宇树科技此前"剧透"过该款机器人。9月26日,宇树科技创始人、CEO王兴兴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发言称,宇树科技机器人算法今年已经历几次 迭代,预计下半年将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他表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火热,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到100%。 回溯来看,宇树科技年内已发布或联合发布了多款新品。 9月13日, 巨星传奇与宇树科技共同打造的"巨星狗"在上海旅游节开幕式花车巡游首次公开亮相。这只"巨星狗"是明星IP+潮玩+科技的融合体,具备陪伴 功能与社交属性。 8月5日,宇树科技发布新一代四足机器人Unitree A2,含轮足版 ...
锦秋基金被投企业宇树科技R1机器人荣登美国《时代周刊》2025年度最佳发明
锦秋集· 2025-10-11 15:07
「Jinqiu Spotlight」 追踪锦秋基金与被投企业的每一个光点与动态, 为创业者传递一线行业风向。 Unitree R1 荣获美国《时代周刊》2025年度 最佳发明 2025年10月9日 E 米米 荣获美国《时代周刊》2025年度 AI领域最具影响力100人 2025年8月27日 字树科技 荣获美国《时代周刊》2025年度 全球100大最具影响力企业 2025年6月26日 2025 宇树科技2025发布的R1人形机器人荣登美国《时代周刊》2025年度最佳发明,,代表了人形机器人发 展的新高度。同时,美国《时代周刊》还评选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为2025年度AI领域最具影响力100 人,评选宇树科技为2025年度全球100大最具影响力企业。 锦秋基金已完成对宇树科技投资。 锦秋基金,作为12 年期的 AI Fund,始终以长期主义为核心投资理念,积极寻找那些具有突破性技术 和创新商业模式的通用人工智能初创企业。 TIME R1重约55磅(约25公斤),配备内置AI,支持语音识别和图像处理,拥有26个关节(人类约有300个 关节),使其能够进行复杂的动作,如拳击、奔跑,甚至是侧手翻。 推荐阅读: | 錦殻 ...
马斯克刷屏,机器人赛道,突曝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0-05 18:13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进展 - 公司首席执行官于10月4日发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学习功夫的视频,展示其能精准应对招式并进行反击,并由人工智能驱动而非远程操控[1] - 人形机器人项目重要性在过去一年中显著提升,成为公司更核心的关注焦点[1] - 公司于9月开通官方微博展示人形机器人,并计划在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2026年开始量产,预计2030年前将年产100万台[3] - 公司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战略从电动汽车和能源全面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未来公司约80%的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4] 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动态 - 宇树科技CEO表示,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到100%,公司算法升级后机器人稳定性大幅提升,可完成各种舞蹈和武术动作[5] - 宇树科技2024年发布的第二款人形机器人Unitree G1是去年到今年全球最畅销的机器人,新推出的Unitree R1售价3.99万元起,已接受部分订单但未量产[5] - 优必选于9月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计划今年内启动交付,此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合同[5] -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亿元合同,其中H1已交付近5000万元订单,不包括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推出的天工行者订单[6] 地方政府产业支持政策 - 杭州市司法局于8月11日就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提出探索构建分级分类监管体系与沙盒监管机制[7]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于8月9日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及专项支持政策,以十条措施全方位支持企业发展[7] -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于8月6日发布实施方案,力争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对关键技术攻关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8] -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印发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8]
马斯克刷屏!机器人赛道,突曝大消息!
证券时报· 2025-10-05 17:29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项目进展 - 10月4日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发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学习功夫的视频,展示其能精准应对招式并进行反击,由AI驱动而非远程操控[1] - 擎天柱项目重要性在过去一年显著提升,成为公司更核心的关注焦点[1] - 特斯拉开通TeslaAI官方账号,展示人形机器人并计划2025年底推出第三代,2026年开始量产[4] - 公司预计2030年前将实现年产100万台人形机器人的目标[4] 特斯拉战略转向 - 9月初公司发布宏图计划第四篇章,战略从电动汽车和能源全面转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6] - 公司未来将打造将人工智能融入现实世界的产品与服务,自动驾驶和机器人Optimus是最重要事项[6] - 未来特斯拉约80%的价值将来自Optimus机器人[6] 国内人形机器人公司动态 - 宇树科技CEO表示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到100%[7] - 宇树科技算法升级后机器人稳定性提升,新推出的人形机器人Unitree R1售价3.99万元起,已接受部分订单[7] - 优必选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为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合同[7] - 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亿元合同,其中H1已交付近5000万元订单[8] 地方政府产业政策支持 - 杭州市就促进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探索构建分级分类监管体系与沙盒监管机制[9]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布具身智能社会实验计划及专项支持政策,以十条措施支持企业发展[9] - 上海市发布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到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对关键技术攻关给予最高30%且不超过5000万元支持[10] - 深圳市计划到2027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10]
王兴兴:宇树科技将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证券时报· 2025-09-26 18:14
公司技术进展 - 机器人算法今年经历数次迭代,稳定性因“反重力模式”大幅提升,理论上可完成各种舞蹈和武术动作[1] - 预计下半年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1] - 宇树H1机器人运动速度从2023年的每秒3.3米提升至目前每秒5米以上,成为全球跑得最快的机器人,并预计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将再次刷新纪录[1] - 新推出的Unitree R1人形机器人更加轻巧,当前售价3.99万元起,虽未量产但已接受部分订单[2] 公司产品与市场表现 - 宇树H1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上获得1500米、400米、100米障碍赛及4×100米冠军[1] - Unitree G1被公司称为2024年发布的全球最畅销机器人[2] 行业发展态势 - 今年上半年国内机器人行业发展火热,中国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50%到100%[1]
王兴兴:下半年将发布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12:59
公司技术进展 - 机器人算法经历多次迭代 从春晚表演至今已更新三次技术版本 [1] - 1月至2月改进全身运动控制技术 解决春晚表演时动作僵硬问题 [1] - 4月至5月开发新技术 实现动作任意组合变形且抗冲击能力增强 [1] - 近期算法升级实现反重力模式 机器人在任何干扰下均可自主恢复站立 [1] - 理论层面当前算法可支持完成各类舞蹈及武术动作 [1] - 2023年发布的H1机器人运动速度从每秒3.3米提升至每秒5米以上 成为全球最快跑步机器人 [2] - H1机器人预计2024年下半年至2025年将再次刷新速度纪录 [2] 产品发布计划 - 公司计划2024年下半年发布新一代身高1.8米的人形机器人 采用流畅美观的机身设计 [2] - Unitree G1成为2023年至2024年全球最畅销的人形机器人产品 [2] - 新推出的Unitree R1机型更加轻巧 当前售价3.9万元人民币 已接受部分订单但未实现量产 [2] 行业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呈现火热发展态势 [1][2] - 国内智能机器人相关企业平均增长率达到50%至100% [1][2] - 海外机器人市场同样保持高度活跃状态 [2] - 公司寻求在全球市场开展合作机会 [2] 技术成就 - H1机器人在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获得1500米、400米、100米障碍赛及4×100米四项冠军 [2]
智氪|人形机器人万亿市场,A股哪些公司分蛋糕?
36氪· 2025-08-20 11:30
人形机器人行业近期动态 - 7月以来行业利好频出 包括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的借壳预期 宇树开启上市辅导并发布3.99万元起新款机器人Unitree R1 马斯克官宣Optimus预估2026年量产且5年内年生产100万台目标 [1] - 8月行业活动密集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参会人数达27.1万人次 观看会展赛直播人数达5200万人次 较上届增长62% [1] - 二级市场参与者多为成熟上市公司 主要通过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和驱动产业升级 [1][2]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预测 - 2030年预测显示较大方差 东海证券预测全球销量100万台对应1500亿人民币市场空间 华创证券预测销量216万台对应3506亿元人民币市场空间 [3] - 2035年预测中 高盛预测销量140万台对应380亿美元市场空间 瑞银证券预测销量200万台对应300-500亿美元市场空间 东吴证券则预测年销量2380万台 [3] - 2050年预测更为激进 摩根士丹利预测全球机器人市场空间达5万亿美元 ARK Invest预测人形机器人空间达24万亿美元 相当于2024年全球汽车销售规模23.52万亿美元 [4] - 行业正处于0-1阶段 5-10年后市场规模可达数千亿 远期可突破万亿甚至超越汽车产业 [4]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结构 - 按功能模块分为感知层(占比7.3%)、决策层和执行层(占比53.2%) 其中执行层进一步分为直线关节(31%)、旋转关节(17.9%)和灵巧手(4.3%) [8][9][10] - 按核心零部件划分价值量 行星滚柱丝杠占19% 无框力矩电机占16% 减速器占13% 力矩传感器占11% 空心杯电机占8% 惯性测量单元占2% 其他零部件合计占31% [12] - 资本市场主要围绕硬件展开交易 因硬件供应链具备更清晰估值锚点且可动态追踪研发动向 [9] 行星滚柱丝杠领域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13.13亿元 同比增长19.26% 国外龙头Rollvis、GSA及Ewellix在中国市场份额分别为26%、26%和14% 本土厂商合计占19% [15] - 至少17家上市公司布局 汇川技术、长华集团、恒立液压取得实质性研发进展 夏厦精密、五洲新春、北特科技进入募集资金规划产能阶段 [16] - 五洲新春拟募集资金用于年产98万套行星滚柱丝杠等项目 北特科技项目达产后将形成年产80万套能力 [16][18] 无框力矩电机领域 - 2024年全球无框无刷直流电机市场规模约2.5亿美元 科尔摩根、穆格等外资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19] - 至少10家上市公司布局 步科股份驱动系统业务2024年营收3.5亿元且毛利率32% 雷赛智能已取得规模商业订单但整体营收占比较小 [19] 减速器领域 - 谐波减速器2024年全球销售额4.62亿美元 行星减速器2022年全球销售金额12.03亿美元 RV减速器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20.8亿美元 [21] - 日企哈默纳科占全球谐波减速器82%份额 绿的谐波占7%位列第二 纳博特斯克在RV减速器市占率达60% [21][22] - 超28家上市公司布局 绿的谐波2024年谐波减速器及金属部件营收3.25亿元且毛利率36.13% 双环传动旗下环动科技2024年RV减速器国内市占率24.98%且营收3.41亿元 中大力德减速器业务2024年营收2.43亿元 [22] 力/力矩传感器领域 - 2023年全球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2.24亿美元 美国ATI、德国Schunk和瑞士Kistler垄断高端市场 宇立仪器和蓝点触控正在崛起 [24] - 约8家上市公司布局 柯力传感用于AI理疗机器人的六维力传感器2025年上半年实现数百台批量出货 用于人形机器人产品处于客户送样阶段 东华测试处于小批量试制阶段 [24] 空心杯电机领域 - 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51亿人民币 海外企业Faulhaber和Maxon合计占全球份额超45% top3厂商市场份额占55.43% [26] - 生产商与无框力矩电机高度重合 鸣志电器产品被国内外客户广泛使用 拓邦股份自2007年研发生产且是国内最早实现量产厂家之一 信捷电气已有产品开发完成 [26][27] 惯性测量单元领域 - 2021年全球IMU市场空间18.3亿美元 主要厂商Honeywell International、Northrop Grumman Corp、SAFRAN和Thales等前三大厂商共占超50%市场份额 [28] - 至少6家上市公司布局 中海达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开启量产交付 赛微电子处于小批量试产阶段 敏芯股份启动研发立项 [29] PEEK材料领域 - PEEK材料具备低重量、高强度、绝缘、耐磨和抗疲劳等优势 是人形机器人关节和四肢部位的优质材料 [31] - 至少7家上市公司布局 中研股份是全球第4家年产能达千吨级企业 2024年总营收2.77亿元且毛利率40% 沃特股份一期产线已完成建设并进入试生产期 [31][32] 模组集成商领域 - 多家企业跨界进入中游集成环节 拓普集团布局直线执行器、旋转执行器、灵巧手电机等多个环节 蓝思科技2024年与头部公司合作量产人形机器人并开发关键模组 美的集团2025年发布人形机器人样机且重点关注灵巧手、仿生臂和腿的设计 [33][34] 其他关键零部件领域 - 长盛轴承研究方向包括自润滑轴承、直线执行器产品和灵巧手部件 恒辉安防开发出多款腱绳测试样品 信捷电气能为机器人提供编码器产品且储备相关技术 [35][36]
人形机器人万亿市场,A股哪些公司分蛋糕?
36氪· 2025-08-20 10:54
行业动态与事件 - 7月以来人形机器人赛道利好频出 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 宇树开启上市辅导并发布3.99万元起新款机器人Unitree R1 马斯克宣布Optimus预估2026年量产 目标5年内年生产100万台[1] - 8月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参会人数达27.1万人次 观看会展赛直播人数达5200万人次 较上届增长62%[1] - 人形机器人板块呈现事件驱动特征 国金人形机器人30指数2024年11月后显著跑赢创业板指 主因"924"政策提升风险偏好 特斯拉Optimus视频超预期 Deepseek大模型降本增效及宇树机器人催化[6] 市场空间预测 - 203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预测:东海证券100万台(对应1500亿人民币) 华创证券接近东海证券两倍[5] - 2035年全球销量预测:高盛140万台(380亿美元) 瑞银200万台(300-500亿美元) 东吴证券2380万台[5] - 2050年市场空间预测:摩根士丹利5万亿美元 ARK Invest 24万亿美元 相当于2024年全球汽车销售规模23.52万亿美元[5] - 行业处于0-1阶段 5-10年后达数千亿规模 远期突破万亿并可能超越汽车产业[5] 产业链结构 - 按功能模块分为感知层(占比7.3% 含视觉/定位/力觉/听觉系统) 决策层(算法与芯片) 执行层(占比53.2% 含关节/灵巧手/骨架/能源系统)[7][10] - 按核心零部件价值量占比:行星滚柱丝杠19% 无框力矩电机16% 减速器13% 力矩传感器11% 空心杯电机8% IMU 2% 其他31%[10] - 二级市场主要交易硬件环节 因硬件供应链估值锚点更清晰[8] 核心零部件市场格局与进展 行星滚柱丝杠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13.13亿元(同比增19.26%) 外资厂商Rollvis/GSA/Ewellix占中国市场份额26%/26%/14% 本土厂商合计占19%[13] - 至少17家A股公司布局 汇川技术/长华集团/恒立液压取得研发进展 夏厦精密/五洲新春/北特科技进入募资规划产能阶段[14] 无框力矩电机 - 2024年全球无框无刷直流电机市场规模约2.5亿美元 外资科尔摩根/穆格主导[15] - 至少10家A股公司布局 步科股份驱动系统业务2024年营收3.5亿元(毛利率32%) 雷赛智能已获商业订单但营收占比较小[16] 减速器 - 谐波减速器2024年全球销售额4.62亿美元(哈默纳科占82% 绿的谐波占7%) RV减速器2024年全球规模20.8亿美元(纳博特斯克占60%) 行星减速器2022年全球销售额12.03亿美元[17][18] - 超28家A股公司布局 绿的谐波2024年谐波减速器营收3.25亿元(毛利率36.13%) 双环传动子公司环动科技RV减速器国内市占率24.98%(2024年营收3.41亿元 毛利率34.84%) 中大力德减速器业务2024年营收2.43亿元(毛利率23.26%)[18][19] 力/力矩传感器 - 2023年全球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2.24亿美元 外资ATI/Schunk/Kistler垄断高端市场 中国宇立仪器(特斯拉供应商)/蓝点触控(人形机器人市占率70%)崛起[21] - 约8家A股公司布局 柯力传感AI理疗机器人六维力传感器2025年上半年出货数百台 人形机器人产品处于送样阶段 东华测试处于小批量试制[21] 空心杯电机 - 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51亿元 外资Faulhaber/Maxon合计占超45%份额[22] - 鸣志电器产品被国内外广泛使用 拓邦股份2007年实现量产打破垄断 信捷电气样机开发完成[22] IMU - 2021年全球市场空间18.3亿美元 Honeywell/Northrop Grumman/SAFRAN/Thales占超50%份额[23] - 至少6家A股公司布局 中海达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量产交付 赛微电子小批量试产 敏芯股份启动研发立项[23] PEEK材料 - 中研股份全球第四家千吨级产能企业 2024年总营收2.77亿元(毛利率40%) 沃特股份产线进入试生产期[24] 产业链参与企业特征 - 超80家A股公司公告布局人形机器人零部件 按行业划分汽车零部件/机械行业公司占一半以上 按地域长三角地区占一半以上[12] - 整机制造环节含五类企业:汽车制造商(小鹏/特斯拉) 消费电子公司(小米) 电商互联网公司 传统机器人制造商(库卡/埃斯顿) 新兴机器人制造商(宇树/优必选)[11] - 拓普集团进入直线执行器/旋转执行器/灵巧手电机等环节 蓝思科技量产人形机器人及关键模组 美的集团发布人形机器人样机并关注灵巧手/仿生臂/腿设计[25] - 长盛轴承研发关节自润滑轴承 恒辉安防开发腱绳测试样品 信捷电气提供编码器产品及驱动器/光学编码器技术储备[26]
人形机器人万亿市场 A股哪些公司分蛋糕?
36氪· 2025-08-19 17:45
人形机器人赛道近期动态 - 7月8日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 可能借壳上市 [1] - 7月18日宇树开启上市辅导 7月25日发布售价3.99万元起的Unitree R1 [1] - 7月24日马斯克宣布Optimus预计2026年量产 目标5年内年生产100万台 [1] - 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参会人数27.1万人次 直播观看5200万人次 较上届增长62% [1] 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预测 - 2030年预测:东海证券预计全球销量100万台 市场空间1500亿人民币 华创证券预测接近两倍 [4] - 2035年预测:高盛预计销量140万台 市场空间380亿美元 瑞银预计销量200万台 市场空间300-500亿美元 东吴证券预计年销量2380万台 [4] - 2050年预测:摩根士丹利预计市场空间5万亿美元 ARK Invest预测24万亿美元 相当于再造一个汽车产业 [5] - 行业处于0-1阶段 5-10年后可达数千亿规模 远期或突破万亿 [5]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结构 - 功能模块分为感知层(占比7.3%) 决策层 执行层(占比53.2%) [9][10] - 感知层包括视觉系统 定位导航系统 力觉系统 听觉系统 [9] - 决策层包括处理器 认知系统 运动规划算法 [9] - 执行层包括关节 灵巧手 骨架 能源系统 [9] - 核心零部件价值量占比:行星滚柱丝杠19% 无框力矩电机16% 减速器13% 力矩传感器11% 空心杯电机8% IMU2% [10] 核心零部件市场现状 行星滚柱丝杠 - 2024年中国市场规模13.13亿元 同比增长19.26% [13] - 外资品牌Rollvis GSA Ewellix合计占比66% 本土厂商占比19% [13] - 17家上市公司布局 汇川技术 长华集团 恒立液压取得研发进展 [14] - 五洲新春拟募资年产98万套行星滚柱丝杠 [14] 无框力矩电机 - 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约2.5亿美元 [15] - 科尔摩根 穆格等外资主导市场 [15] - 10家上市公司布局 步科股份2024年驱动系统营收3.5亿元 毛利率32% [16] - 雷赛智能已取得商业订单 但营收占比较小 [16] 减速器 - 2024年市场规模:谐波减速器4.62亿美元 行星减速器12.03亿美元 RV减速器20.8亿美元 [17] - 谐波减速器:哈默纳科全球占比82% 绿的谐波7% [18] - RV减速器:纳博特斯克全球占比60% [18] - 28家上市公司布局 绿的谐波2024年营收3.25亿元 毛利率36.13% [19] - 双环传动RV减速器国内市占率24.98% 营收3.41亿元 毛利率34.84% [19] 力/力矩传感器 - 2023年全球六维力传感器市场规模2.24亿美元 [20] - 美国ATI 德国Schunk 瑞士Kistler垄断高端市场 [20] - 8家上市公司布局 柯力传感已实现AI理疗机器人批量出货 [20] 空心杯电机 - 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51亿人民币 [21] - Faulhaber和Maxon合计占比超45% [21] - 鸣志电器 拓邦股份等已实现量产 [21] IMU - 2021年全球市场空间18.3亿美元 [23] - Honeywell等前三大厂商占比超50% [23] - 中海达已实现新能源汽车领域量产交付 [23] PEEK材料 - 中研股份全球第四家千吨级产能企业 2024年营收2.77亿元 毛利率40% [24] - 沃特股份已完成产线建设进入试生产 [24] 产业链其他环节 - 拓普集团布局直线执行器 旋转执行器等多个环节 [25] - 蓝思科技开发头部 灵巧手 关节电机等关键模组 [25] - 美的集团发布人形机器人样机 关注灵巧手 仿生臂设计 [25] - 长盛轴承研发关节处自润滑轴承 恒辉安防开发腱绳样品 [26]
2025年上半年,最值得关注的6大人形机器人创新有哪些?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17 13:43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形机器人行业正通过"应用验证—技术突破"双向循环模式加速发展,吸引多元化厂商入局,协同构建产业生态[1] - 2024年中国人形机器人商用销售出货量约2000台,预计2030年达6万台,复合增长率95.3%[1] - 创新驱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突破,包括肢体运动控制、环境感知、具身智能、能源效率和硬件成本下降,推动其从实验室向家庭、工厂、服务场景的"通用型智能体"迈进[1] - 人形机器人将迎来"爆发奇点",资本、人才、供应链、应用场景快速汇聚融合,重塑生产生活方式,开启智能体经济新纪元[2] 公司创新成果 宇树 - 发布Unitree R1人形机器人,售价3.99万元起,关节总数26个,重量约25kg,集成多模态大模型,支持高动态动作,定位为"开发者平台"[3] - 推出四足机器人系列XDog、Laikago等,人形机器人H1、G1、R1,深化UniForm机器人模型应用,G1带动格斗娱乐赛事风潮[5] 浙江人形 - 展示国内首个全尺寸精准作业多地形自平衡拟人行走机器人,身高165cm,体重60kg,具备鲁棒运控能力[5] - 融合视觉、力觉和触觉信息,采用机理和学习相融合算法,实现高精度具身智能操作,作业精度0.1mm[7] - 创新性落地服装产线自动化,实现柔性布料精准分片、移位、抓取及对齐叠片,全流程操作偏差±2mm以内[9] 智元机器人 - 发布灵犀X2,身高1.3米,25~31个自由度,搭载情感计算引擎,价格十几万到三四十万[11] - 推出灵犀X2-N,双形态设计,轮式和足式自由切换,可手持12斤重物前行[11] - 发布开源机器人世界模型平台Genie Envisioner,实现端到端闭环,提升跨平台泛化能力与时序任务执行精度[13] 众擎 - SA01双足机器人凭借流畅步态和敏捷动作引发关注,全尺寸通用机型身高1.85米,重85公斤,搭载41个高自由度关节与固态电池[14] - 计划推出消费级人形机器人SA02,售价3.85万元起,定位"年轻人的第一台人形机器人"[16] 逐际动力 - 发布多形态双足机器人TRON 1感知拓展套件,集成激光雷达和深度相机[17] - 发布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LimX Oli,售价15.8万元起,身高165cm,31个自由度[17] - 发布LimX VGM,利用人类操作视频数据实现机器人操作,支持多平台泛化[19] 优必选 - 全球首创人形机器人热插拔自主换电系统,应用于Walker S2,具备7*24小时工作能力[20] - Walker S2实现2m/s高速行走,采用高功率高扭矩腰关节设计及动态平衡算法[20] - 提出人形机器人群脑网络(BrainNet)软件架构,设计人形智能网联中枢IoH,提升决策与泛化能力[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