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

搜索文档
9月北京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 昌平区将依托机器人互动体验等开展“科技助老”
北京商报· 2025-08-21 19:09
科普月活动概况 - 北京市将于2025年9月开展首个全国科普月活动,覆盖全市16个区及经开区,组织近3000场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1] - 活动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类重点人群,实施五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和六大重点工程 [1] - 集中展示"十四五"期间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大科技成果、顶尖科研团队风采及科技创新与科普新模式 [1] 重点群体与特色活动 - 昌平区针对老年人群体开展52场次"科技助老"活动,采用机器人互动、VR/AR等技术,并设立"银龄需求墙"征集建议 [1] - 平谷区举办第十五届北京科学嘉年华,设置六大星球主题,展示农业中关村、首都物流高地等建设成果,并举办炒菜机器人大赛等活动 [2] - 市科协将开展1000余场青少年科学教育实践活动,打造青少年科学教育品牌 [3] 资源整合与区域协同 - 昌平区联合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举办机器人产业沙龙,组织30场健康科普活动,并在20个社区推进"健康科普进万家" [2] - 市纲要实施办动员学协会、企业、高校等开展科普联合行动,推出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国防科普展等活动 [3] - 加强京津冀与长三角、大湾区互动,举办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和北京科学传播大赛,推动科普资源共建共享 [3] 活动意义与目标 - 全国科普月旨在推动科普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科普发展格局 [3] - 通过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方式,促进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 [3]
国光电器(002045):声韵未来,携手共创
中邮证券· 2025-07-14 20: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音响电声产品快速迭代,使用场景延伸至多领域,公司有70余年扬声器设计制造经验,可提供多种产品 [4] - AI与硬件深度融合,创新类硬件产品不断涌现,公司凭借技术优势获开发机会,未来重点发展智能硬件产品 [5] - 车载音响系统升级,扬声器单车搭载数量翻倍,公司开展相关开发研究,预计今明两年产品上车 [6] - 受益消费电子创新,小软包电池出货量上升,公司子公司业务推进,销售额和净利润同比增长 [7]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4亿、130.7亿、165.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亿、3.3亿、4.5亿元 [9]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15.54元,总股本和流通股本均为5.62亿股,总市值和流通市值均为87亿元 [3] - 52周内最高/最低价为25.15 / 10.23元,资产负债率54.9%,市盈率33.78,第一大股东为深圳智度国光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3]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营业收入 - 2024 - 2027年分别为79.01亿、102.42亿、130.69亿、165.2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33.17%、29.63%、27.60%、26.43% [11] 归母净利润 - 2024 - 2027年分别为2.53亿、2.45亿、3.33亿、4.5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29.87%、 - 3.23%、36.10%、36.47% [11] 其他指标 - 2024 - 2027年EPS分别为0.45、0.44、0.59、0.81元/股,市盈率分别为34.55、35.71、26.23、19.22,市净率分别为2.04、1.94、1.82、1.68,EV/EBITDA分别为41.72、11.35、9.37、11.22 [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33.2%、29.6%、27.6%、26.4%,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33.1%、 - 1.1%、36.1%、36.1%,归母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29.9%、 - 3.2%、36.1%、36.5% [14]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4.9%、52.9%、54.2%、55.0%,流动比率分别为1.22、1.35、1.44、1.48 [14]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5200万、14.68亿、6.52亿、5.02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20.18亿、 - 7200万、7000万、4300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0.97亿、 - 6400万、 - 8600万、 - 9800万元 [14]
2025年AI预测未来10年的创业产业排名
搜狐财经· 2025-05-07 20:10
批发与零售业 - 近10年创业活跃度排名第一 新注册企业数量长期领先其他行业 2022年新注册企业数约为第二名制造业的两倍 [3] - 区域中心城市表现突出 如上海、重庆、深圳 义乌在县域经济中批发零售业新注册企业数量远超其他地区 [3] - 驱动因素包括消费升级、电商渗透率提升(如跨境电商)、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如社区团购)的兴起 [3] 制造业 - 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驱动 创业活跃度在2015年后持续增长 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等领域涌现大量创新企业 [4] - 深圳、苏州、东莞等城市是核心聚集地 细分领域潜力包括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 [4][5]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AI) - 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在医疗、金融、物流等领域应用催生大量创业机会 2025年AI相关市场规模预计突破620亿美元 [6] - 金融科技(如区块链)和虚拟现实(VR/AR)成为重要分支 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强调发展"智能产业" [6] 居民服务与生活服务业 - 包括家政服务、修理维护、社区养老等细分领域 2020年后线上预约服务(如"15元洗车游击队")和社区化服务模式(如"阳台蔬菜订阅")迅速崛起 [7] - 北京、成都等城市的居民服务类企业注册量位居前列 与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高度相关 [8] 新能源与环保产业 - 太阳能、风能、储能技术及废物处理成为创业热点 2025年新能源行业因"双碳"目标持续升温 [9] - 电动汽车产业链(如充电桩、电池回收)增长显著 宁德时代等企业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成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创业机会 [9][10] 健康医疗与生命科学 - 基因编辑、远程医疗、健康管理设备(如智能手环)成为热门方向 疫情期间医药和保健品行业利润率持续走高 [11] - 部分细分领域(如医疗器械)增速超传统行业 国家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养老领域 推动"医养结合"模式 [11][12] 教育科技(EdTech) - K12在线教育、职业教育平台(如新东方在线)及AI辅助学习工具发展迅速 2025年教育科技市场规模预计突破百亿美元 [13] - 三四线城市渗透率显著提升 [13]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电商与全球化需求推动物流数字化 县域经济中快递网点、同城配送(如快跑者系统)成为低门槛创业方向 [14] - 技术赋能包括无人机配送、智能仓储系统在部分区域试点 未来增长潜力巨大 [15] 总结与趋势展望 - 东部沿海地区(如长三角、珠三角)仍是创业活跃核心区 中西部城市(如成都、重庆)在政策扶持下增速加快 [16] - 未来潜力领域包括物联网安防设备、单身经济(如虚拟陪伴服务)、宠物经济等新兴赛道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