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terprise SSD

搜索文档
NAND价格,大涨
半导体芯闻· 2025-07-09 18:07
NAND Flash市场供需分析 - NAND Flash市场供需失衡情况明显改善 主要由于2025年上半年减产与库存去化 [1] - 原厂转移产能至高毛利产品导致市场流通供给量缩减 [1] - 需求端受企业AI投资加码和NVIDIA Blackwell芯片大量出货支撑 [1] 各细分产品价格预测 Client SSD - 第3季价格预计季增3%至8% 主要受OEM/ODM库存去化优于预期增强回补动能 [1] - Windows 10停止支援 新一代CPU换机潮及中国DeepSeek一体机需求共同推动增长 [1] - 原厂推动大容量QLC产品带动出货规模 [1] Enterprise SSD - 第3季价格预计上涨5%至10% 受NVIDIA Blackwell平台出货量逐季升高及北美通用型server需求扩大驱动 [2] - 中国一线客户强劲订单动能延续至下半年 [2] - 供应链交货不及叠加原厂年初下修产能导致供给紧张 [2] Mobile产品 eMMC - 第3季价格预计季增0%至5% 因中国消费补贴政策效应减弱及提前拉货需求消退 [2] - 原厂缩减低阶产品产能并上调wafer价格 导致模组厂成本提高库存上升 [2] UFS - 第3季价格预计季增0%至5% 智能手机需求前景不明且车用市场仍在发展 [2] - 产能配置利润导向导致供给受限 [2] Wafer市场动态 - 第3季wafer价格预计季增8%至13% 因原厂优先释放产能至终端应用挤压模组厂空间 [3] - 终端需求转弱使模组厂备货保守 叠加NAND Flash整体产出下降 [3] - 原厂着重高毛利产品减少wafer供应 [3]
Sandisk (SNDK)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4 06:10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SanDisk(闪迪) - 行业:NAND闪存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公司现状与前景 - 公司已完成拆分,成为独立公司,团队状态良好,业务处于有利位置,首季度业绩不错,对2026年也持乐观态度 [3][4][5] - 公司企业级SSD业务增长迅速,预计2024 - 2025财年收入增长3倍,且产品已获大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客户认证,还有创新产品推出 [14][15][16] 市场趋势与机会 - NAND市场规模到本十年末将达100亿美元,未来几年TAM将增长近50%,有很多创造价值的机会,公司将聚焦业务盈利能力、回报和供需平衡 [6] - AI、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等推动NAND需求增长,企业级SSD业务去年增长超100%,AI带来新的用例和创新,未来AI向边缘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市场增长 [11][12][13] - 中期到长期,NAND需求将保持低至中个位数的持续增长,各细分市场都在增长,如PC和智能手机的单位和内容增长,数据中心市场资本支出增加,且过去两三年资本支出低迷,预计到2026年底市场供应不足 [18][19][20] 公司战略与举措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组合、推动创新、平衡供需来实现盈利增长,利用产能利用率微调市场,当利润率下降时减少供应 [7][9][28] - 公司企业级SSD业务将通过推出更多产品满足不同客户需求,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利用多元化的产品组合实现最佳盈利 [38][39][40] - 公司谨慎推进Bix8节点技术,确保不造成市场供应过剩,该节点性能高、功耗低,已应用于部分产品,未来将扩展到企业级SSD [46][47] 财务与资本配置 - 公司现金流量受资本支出和收款时间影响,2026财年资本支出将因向Bix8节点过渡而略有增加 [51][52] - 公司长期目标是实现35%的毛利率,通过平衡供需和提高价格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正在取得进展 [71] 合资企业优势 - 公司与Kioxia的合资企业提供了规模优势,使其能够在研发上投入更多,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在资本效率上比行业平均水平高1/3 [62][63][65] - 合资企业在研发和制造方面都具有优势,Bix8节点是其成功的范例,通过晶圆键合技术提高了产品性能和未来创新的可选性 [67][6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关税对公司业务影响较小,仅影响运往美国的产品,且来自中国的产品占比仅5%,有27.5%的关税,公司有多种选择来管理后端生产,以应对关税变化 [32][33] - 公司在管理NAND层数过渡时需谨慎规划,确保产能输出与产品组合匹配,必要时利用产能利用率进行微调 [55][56] - 公司难以预测不同收入水平下自由现金流利润率的具体进展,需考虑节点过渡等多种变量,但理论上接近10亿美元收入时应朝着两位数自由现金流利润率迈进 [59][60][61]
Western Digital (WDC) FY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5-14 04:10
纪要涉及的公司 Western Digital(WDC)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公司战略与业务概况** - 公司是100%专注硬盘的数据存储公司,87%业务与云相关,是云与AI数据存储领域前沿企业[7][8] - 三大战略重点:深入与大客户合作,重新调整组织架构以满足客户需求;持续提供前沿产品和IP创新,如从PMR技术向HAMR过渡,发展系统和平台业务;确保强大运营执行和纪律,过去三年硬盘产品良率从约60%提升至接近90%[10][11][12] 2. **市场动态与需求** - 市场存在需求不确定性,零售分销和部分企业OEM业务受关税对宏观环境影响,需求支出更保守,但Q4指引已考虑这些因素;云业务需求强劲,与大客户的长期协议订单已排到2026年上半年[13][16][18] - 云资本支出环境今年持续强劲,前四大云与超大规模企业资本支出增长超40%,主要由AI驱动,预计将带动近线硬盘业务增长;公司预计2024 - 2028年近线艾字节复合年增长率为23%,其中15%来自云有机增长,8%与AI相关[21][26] 3. **贸易与关税影响** - 公司不直接从中国向美国发货,不受相关关税影响;有广泛供应链,包括美国和亚洲部分地区;正与客户紧密合作避免供应中断,制定关税缓解策略;短期内,除非情况重大变化,关税对业务无重大影响[19][20] 4. **产品与技术创新** - 专注通过面密度改进满足需求增长,无增加单位产能计划;超SMR技术可使容量比CMR提升20%,比SMR再提升10%,当前资本支出在4% - 6%,主要用于技术过渡和创新[29][30] - AI数据工作负载中,硬盘是数据湖基础,虽IOPS有局限,但成本效益高;大型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采用SSD作为缓存层,后面由大量HDD提供成本效益[32][33] 5. **产品路线图与执行** - 今年下半年11盘片26TB CMR和32TB超SMR驱动器出货量目标为每季度100万台,3月已出货80万台,本季度预计超100万台;客户接受度和运营团队执行是推动因素[44][45][47] - 下一代基于ePMR的28TB CMR和36TB超SMR驱动器计划明年上半年认证,目前按计划进行;HAMR技术计划2026年下半年开始,2027年上半年量产,容量超40TB,与大客户合作反馈良好,正按里程碑推进[48][50][52] 6. **成本与价格优势** - 企业SSD每比特价格是近线HDD的6 - 8倍,公司目标在2030财年保持近线驱动器与128TB企业SSD每TB 6倍的价格差距,从总体拥有成本看为3.6倍[38][39] - 硬盘行业因向云与AI转型,成为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业务,实现显著复兴;闪存与HDD每艾字节资本支出强度比约为50:1[43][42] 7. **财务表现与展望** - 目前毛利率超40%,高于2022年设定的31% - 34%目标,主要得益于业务向云超大规模转型、创新带来的定价能力提升、成本降低和良率提高[59][60][62] - 6月运营利润率指引为27%,营收环比增长7%,增量运营利润率约为38% - 40%;公司关注运营利润率,目标是营收实现中到高个位数增长,毛利率不低于38%[64] - 资本使用遵循三个支柱:投资业务、降低债务、达到1 - 1.5倍净杠杆后返还100%过剩现金;已启动20亿美元回购计划,支付18亿美元债务,持有Sandus 19.9%股份处置将用于进一步降低资产负债表杠杆,已开始支付约1%股息并计划未来增加[6][7][66]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首席财务官Chris开场进行了安全港声明,提醒前瞻性声明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可参考最新财务报告和SEC文件获取更多信息,同时会提及非GAAP财务指标,相关GAAP和非GAAP结果的调节可在公司网站投资者关系部分找到[3][4] - 公司与大客户的长期协议从过去的3 - 6个月可见性变为现在的12个月,原因是行业供应重置、业务结构变化和长交货期使客户更重视供应链稳定性[22][23]
NAND Flash价格下行压力大,厂商加速减产
半导体芯闻· 2025-03-03 18:17
NAND Flash行业2024年第四季及2025年展望 - 2024年第四季NAND Flash行业因消费电子厂商持续去库存导致价格反转,平均销售价格季减4%,整体出货位元下滑2%,行业总营收165.2亿美元,季减6.2% [3] - 2025年第一季行业营收可能季减高达20%,主因传统淡季效应及订单量、合约价大幅衰退,但减产和价格触底后,下半年有望重回上升轨道 [3] 主要供应商2024年第四季表现 三星 - NAND Flash营收56亿美元,季减9.7%,受消费电子需求不振拖累,未来将聚焦企业级SSD开发及动态调整投产计划 [3] SK Group(含SK hynix和Solidigm) - 营收33.9亿美元,季减6.6%,因订单下修未达成长目标,计划通过HBM、DRAM及企业级SSD布局AI生态需求 [4] Kioxia - 营收26.6亿美元,仅季减0.2%,企业级SSD出货增长抵消手机/PC需求疲软,未来将提升产品层数及传输速度 [5] 美光 - 营收22.8亿美元,季减9.3%,企业级SSD表现亮眼但难抵消费端低迷,2025年将减少资本投资并聚焦60TB以上产品 [5] Western Digital/SanDisk - 营收18.8亿美元,与上季持平,消费电子出货优于预期,受益于AI PC趋势及NVIDIA Project Digits,2025年第二季起营收有望逐季增长 [5]
NAND,也要迎来HBM时刻?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1 08:57
NAND市场现状与AI机遇 - NAND在AI计算中的角色远不如DRAM重要,主要因为带宽和延迟无法满足AI核心需求(DRAM带宽达1TB/s,NAND仅7-14GB/s)[1] - AI训练阶段NAND仅用于存储初始数据集,推理阶段需求更小,模型参数主要存储在HBM或DRAM中[2] - NAND市场面临产能过剩和激烈竞争,AI数据中心仍采用HDD+SSD混合架构,未完全转向SSD[3] 2024年NAND市场动态 - 2024年Q1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8.2%,中国市场256GB以上机型占比达67%[5] - AI服务器推动企业级SSD需求激增,单季度采购量环比增长32%,北美三大云服务商占全球订单58%[5] - 厂商减产策略见效,NAND Flash合约价Q1环比涨17%,1TB TLC SSD批发价回升23%至45美元[5] - 2024年Q2全球NAND销售额增长14.2%至167.97亿美元,ASP上涨约15%[7][8] - AI相关SSD采购容量预计超45EB,未来几年年增率超60%,占NAND Flash比例从5%升至9%[6] 技术发展与市场分化 - 企业级SSD需求强劲,30TB以上产品占比突破25%,QLC擦写次数达5000次可靠性提升[9] - 消费电子市场疲软,618大促SSD零售量同比下滑12%,512GB TLC SSD现货价单周暴跌9%[8] - 三星推出30TB PM9C3a企业级SSD,采用176层堆叠和PCIe 5.0接口,读取带宽14GB/s[21] - 厂商加速制程升级,计划2025年量产2YY/3XX层产品,目标量产120TB enterprise SSD[6] HBF技术的突破 - SanDisk推出高带宽闪存(HBF)技术,首代可提供4TB VRAM容量,带宽目标匹配HBM[13][14] - HBF采用16颗3D NAND核心芯片堆叠,通过TSV互连和逻辑芯片实现并行访问[15][16] - HBF定位AI推理市场,成本相近下容量是HBM的8-16倍,但延迟仍高于DRAM[17] - 技术采用与HBM类似的电气接口,需主机设备协议调整支持,计划发展为开放标准[18] 行业战略调整 - 厂商实施精准减产:美光缩减20%消费级产能,铠侠削减15%晶圆投入,西部数据稼动率降至70%[22] - SK海力士企业级SSD占比提升至40%,与AWS合作系统使AI训练数据加载效率提升70%[22] - 三星在AI服务器市场占据60%份额,2024年Q2企业级SSD营收环比增长14.8%[22][23] - 铠侠2024年Q2企业级SSD营收环比激增27.7%,优化数据中心产品组合见效[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