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 - 2026 财年第一季度业绩 —— 投资者是否错失重点
2025-10-31 09:53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微软 (Microsoft, MSFT US) [1][5] * 行业:软件行业,特别是云计算、人工智能 (AI)、安全、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3][24] 核心观点与论据 强劲的财务表现与超预期业绩 * 第一季度总收入为776.7亿美元,比市场预期高出约3%(约20亿美元)[3][7][44] * 所有业务部门收入均超预期 [3][7][13] * 摊薄后每股收益 (EPS) 为3.72美元,同比增长13%,比市场预期高出0.04美元 [7][13] * 自由现金流 (FCF) 增长33% 至257亿美元 [13] 显著的需求加速与强劲商业指标 * 商业订单 (Commercial Bookings) 以恒定汇率 (cc) 计算同比增长111%,主要由与OpenAI的大额合同以及持续增长的超过1亿美元的Azure和M365合约推动 [1][3][13][44] * 剩余履约义务 (RPO) 增长51% 至约3920亿美元,加权平均期限仅为两年 [13] * 当期剩余履约义务 (cRPO) 增长35% 至1570亿美元,从第四季度的22%加速增长,是未来商业收入的关键先行指标 [1][3][8][44] Azure增长稳健但受供应限制 * Azure收入以恒定汇率计算增长39%,比公司指引的37%高出2个百分点,但比市场预期的40%低约1个百分点 [7][9][13][46] * 增长受到供应限制的制约,需求持续超过供应,这种情况预计将持续整个2026财年 [7][9][13] * 第二季度Azure增长指引为37% cc [7][13][52] 利润率扩张超出预期 * 毛利率达到69.0%,比市场预期高出130个基点,尽管Azure贡献增加带来产品组合压力,但同比仅下降40个基点 [3][8][13][48] * 运营利润率达到48.9%,比市场预期高出230个基点,同比增长230个基点,得益于AI应用和强大的运营控制 [3][8][13][48] * 运营支出 (OpEx) 仅增长4% cc [48] 资本支出 (Capex) 大幅增加以支持AI需求 * 第一季度资本支出为349亿美元,同比增长75% [50] * 公司预计2026财年资本支出增长将超过2025财年的58%,这意味着至少1400亿美元的投资,高于此前预期 [7][9][13][50] * 资本支出增加是为了将AI容量增加超过80%,并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将数据中心占地面积翻倍 [50] 对OpenAI投资的财务影响 * 其他收入项下对OpenAI的投资损失在当季膨胀至超过40亿美元 [9][13] * 若OpenAI损失符合指引,每股收益将接近3.99美元;若排除所有OpenAI损失,每股收益将为4.13美元,以恒定汇率计算增长21% [9][13] * 资产负债表上权益法投资的剩余余额为18亿美元,尚有14亿美元投资未交付给OpenAI,OpenAI损失的负面影响预计将在近期缓解 [9] 其他重要内容 第二季度 (FQ2:26) 业绩指引 * 总收入指引为795亿至806亿美元,中点与市场预期的801亿美元基本一致 [13][52] * 毛利率指引约为67%,运营利润率指引约为45.3%,均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 [13][17][52] 投资建议与估值 * 摩根士丹利将目标价从625美元上调至650美元,基于32倍2027财年每股收益20.40美元 [10][16][66][67] * 认为微软的盈利增长持久性和AI领导地位未被股价充分反映,股票评级为"增持" (Overweight),是软件大盘股中的首选 [1][5][10][18][24] * 基本情景下上行空间为20%,看涨情景目标价为860美元(上行59%),看跌情景目标价为425美元(下行22%)[18][66][67]
中国白酒行业 -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去库存进程加速Chinese Liquor-3Q25 Results Acceleration in Destocking
2025-10-31 09:53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中国白酒行业[1] * 涉及的公司包括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汾酒、古井贡酒、洋河股份等主要白酒企业[3][7] 核心观点与论据 整体行业表现疲软,去库存加速 * 除茅台业绩持平外,多数主要白酒公司三季度营收和盈利出现显著下滑[7] * 五粮液、古井贡酒和洋河股份的实际业绩下滑幅度超出市场预期的30-50%[7] * 自2024年开始的需求恶化现已广泛体现在行业主要公司的财务数据中[7] * 这表明在持续的需求压力下,公司优先考虑供应和库存管理纪律[7] * 在持续的去库存过程中,预计报告数据与零售需求之间的差距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收窄,但行业拐点可能仍需时间[7] 主要公司具体财务表现 * **贵州茅台**:总销售额398.1亿人民币,同比0%增长,营业利润258.8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净利润192.24亿人民币,同比0%增长[3] * **五粮液**:总销售额81.74亿人民币,同比下降53%,营业利润19.2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4%,净利润20.1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6%[3] * **泸州老窖**:总销售额71.02亿人民币,同比下降8%,营业利润41.0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3%,净利润30.7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1%[3] * **汾酒**:总销售额89.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营业利润38.9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净利润28.9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3] * **古井贡酒**:总销售额25.4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52%,营业利润2.5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84%,净利润2.9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75%[3] * **洋河股份**:总销售额32.95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9%,营业利润为亏损5.9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26%,净利润为亏损3.6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58%[3] 渠道与市场动态 * 渠道检查显示,10月和9月行业各品牌的批发价格呈下降趋势[7] * 经销商的付款速度普遍同比放缓[7] 其他重要内容 公司特定事件 * 五粮液宣布了一项中期股息计划,计划向股东分配总计100亿人民币现金股息,以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股息收益率约为2.2%[7] 摩根斯坦利对业绩的反应与展望 * 对所有提及公司的投资论点均维持不变[9] * 预计五粮液、泸州老窖、古井贡酒、洋河股份未来12个月的共识每股收益将有"显著下调",汾酒为"适度下调"[9] * 五粮液和古井贡酒的业绩与市场共识相比存在"适度差距",洋河股份存在"显著差距",泸州老窖和汾酒则"符合预期"[9]
中微公司-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虽毛利率不及预期但仍超预期;目标价上调至 352 元人民币,重申买入评级
2025-10-31 09:53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半导体设备制造行业 [1][20] * 公司:中微公司(Advanced Micro-Fabrication Equipment Inc, AMEC),股票代码 688012.SS,中国领先的刻蚀设备制造商 [1][20] 核心财务表现与预期 * 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51%至3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增长28%至5.05亿元人民币,比彭博一致预期高出6% [1][11] * 第三季度毛利率为37.8%,同比下滑5.8个百分点,环比下滑0.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给予大客户(尤其是为激励其进口替代倾向的新产品)价格折扣 [1] * 基于对公司LPCVD/ALD业务收入预测的上调,将2025/2026年营收预测小幅上调1%/2% [1][12] * 预计2025年每股收益为3.058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6%,2026年每股收益为4.217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9% [5] 业务驱动因素与增长点 * 营收强劲增长不仅由刻蚀设备销售额同比增长35%驱动,还受益于LPCVD/ALD业务贡献了2.04亿元人民币的收入 [1] * 公司管理层指引2025年营收和新订单增长至少为30% [21] * 产品线扩展至薄膜沉积设备(如LPCVD),为公司带来约40亿美元的额外总目标市场 [21] 研发投入与未来潜力 * 研发费用同比大幅增长96%,占第三季度总营收的21.8%,反映公司为满足中国激增的进口替代需求而大力开发新设备 [2] * 预计高研发投入将在不久的将来转化为强劲的营收增长 [2] * 公司的90:1高深宽比刻蚀机可能很快进入市场,帮助中国主要存储客户生产400层以上的3D NAND芯片 [3] 市场机遇与催化剂 * 除了中芯国际,华南的一些晶圆厂如鹏芯微和鹏新旭也在扩产,为公司和订单带来上行潜力 [3] * 公司是国产替代趋势的持续受益者 [4][21] 估值与投资建议 * 将目标价从216元人民币大幅上调约63%至352元人民币,依据是约13倍的2026年预期市销率(此前为约11倍的2025年预期市销率) [1][4][6] * 市销率倍数的小幅上调反映了公司新旧产品(如LPCVD和ALD)的强劲营收增长 [4] * 重申买入评级,基于当前股价296.66元人民币,预期股价回报率为18.7% [6] 风险因素 * 主要下行风险包括美国实施更严格的限制、半导体周期复苏弱于预期以及毛利率弱于预期 [23]
泡泡玛特 - 路演要点:聚焦增长可持续性战略
2025-10-31 09:53
涉及的公司与行业 * 公司:Pop Mart International Group (泡泡玛特),股票代码 9992 HK [1][7] * 行业:中国/香港消费行业 [7] 核心观点与论据 销售增长与季度表现 * 公司预计第四季度销售额将显著高于第三季度,原因包括第四季度IP收藏品需求季节性强劲、为所有顶级IP准备了强大的新产品管线、以及持续渠道扩张推动新客户增长 [4] * 但第三季度销售额比预期高出20-25%,部分原因是Labubu毛绒产品的预购贡献了可观部分,而第四季度预购活动有限,这可能部分抵消季节性需求优势 [4] * 公司2025年财务预算已远超目标,因此将高度专注于业务质量和可持续性,而非强行追求第四季度的环比增长 [12] 产品策略与IP管理 * Labubu的销售贡献在第三季度从上半年的约35%进一步增加,公司意图将消费者注意力引导至其他Labubu产品和顶级IP,以确保增长可持续性 [10] * 线下渠道的IP销售组合更为均衡,因此持续开店是增强IP多元化的有效方式 [10] * 新产品是关键增长驱动力,公司将适度减少旧产品供应,为明年新品发布做准备 [10] * 为更好地管理产品生命周期并提升复购客户增长,公司已从预购模式回归到现货销售模式 [5][9] * 尽管预购能有效触达目标消费者,但若执行不当可能导致IP过度消耗,公司此前采用预购是为缓解消费者 frustration、转售溢价和假货问题 [5] 国际市场扩张 * 美国业务仍处于早期阶段,预计2025年底仅有60多家门店,并计划在2026-27年开设更多高人流量旗舰店 [13] * 美国线下销售持续良好环比增长,IP组合比集团平均水平更多元化,单店销售额排名紧随泰国之后 [13] * 美国在线销售在第三季度因Labubu毛绒产品预购而高于上半年约60%的水平,但管理层认为此趋势不可取,因店内购物消费者更可能成为复购客户 [14] * 消费者偏好开始在不同主要市场分化,例如Skullpanda在美国排名第二,Crybaby在泰国排名第二,Twinkle Twinkle预计在未来两年成为中国市场第二或第三 [15] * 公司正评估拉美市场潜力及供应链发展,若能从拉美采购供应美国市场,可显著改善运营(目前从中国发货至美国门店需约2个月) [22] 产能与供应链 * 产能限制导致美国万圣节产品到货延迟和中国Twinkle Twinkle供应短缺,尽管过去几个月产能显著增加,但大部分被用于Labubu补货 [18] * 供应商已开始生产2026年产品,以确保重要系列能按计划推出,管理层预计明年供应商将有更多空闲产能加速补货 [18][19] * 公司正考虑根据西方市场消费习惯调整节日产品发布时间 [20] * Twinkle Twinkle的受欢迎程度超预期,当前补货速度不足,其供应增加将使该IP在2026年更易获得,成为中国市场重要增长驱动力 [21] 财务指标与估值 * 公司维持2025年NPM(定义为报告净利润加回少数股东权益和股权激励费用)指引在约35% [23] * 今年中国在线增长快于预期可能是下半年利润率扩张的关键原因,此外海外市场提价后毛利率/营业利润率也有所上升 [23] * 摩根士丹利给予公司“增持”评级,目标价382港元,较当前股价有67%上行空间 [7] * 估值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31倍,对应2025-27年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约1.4倍PEG,认为对具有全球扩张潜力的高增长消费公司合理 [24]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因素 * 上行风险:海外增长加速、旗舰店开业、持续推出热门产品和IP、新业务成功、中国市场势头保持 [26] * 下行风险:宏观经济环境疲弱、新产品和IP的不确定性、无法持续创造有吸引力产品、海外扩张不成功、贸易紧张局势 [26] 市场活动与营销 * 在美国,Skullpanda主题快闪店提供美国独家产品,其社交媒体互动数据与Labubu相当;公司还将参加梅西感恩节游行,这些互动活动刚刚在美国启动 [15] * Labubu在社交媒体上的意外病毒式传播加速了其在美国的发展,但货币化此热度需要公司在运营上持续努力 [16]
分众传媒:2025 年第三季度因毛利率提升营业利润超预期;2025 年第四季度销售或进一步复苏;买入
2025-10-31 09:53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分众传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Focus Media Information Tech),股票代码002027 SZ [1] 核心观点和论据 第三季度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符合预期,环比增长1% [1]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同比增长28%,超出预期11%,主要得益于毛利率创下74%的五年新高,同比/环比分别提升5 9个百分点/2 7个百分点,以及运营费用管理良好 [1] * 公司宣布第三季度总股息为7 22亿元人民币,每股0 05元人民币,派息率约46% [1] * 销售复苏得益于电子商务平台支出增加和预算稳定,而毛利率创新高则源于公司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进一步增强 [1] 第四季度及未来展望 * 预计第四季度销售将进一步复苏,原因包括去年同期的低基数、即时购物支出的增量收益以及"点击抢红包"计划的贡献 [1] * 预计公司第四季度收入增长将向两位数同比增速迈进,并在2026年持续改善,同时运营杠杆效应将因成本效益和更高收入增长而得以维持 [2] * 关键增长驱动因素包括:互联网平台因即时配送竞争带来的可观增量支出(广告订单已排至年底)、"点击抢红包"计划的潜在贡献(目标在2025/2026年底扩展至100万/200万块广告屏,预计第四季度开始变现)、拟收购新潮传媒可能带来的广告位单价上涨空间、以及因单位租金成本下降潜力和广告屏扩张放缓所支持的持续运营杠杆 [2] 财务预测与估值调整 * 维持2025至2027年收入预测基本不变,但因租金成本下降趋势,将2025至2027年毛利率预测上调1 9至2 0个百分点 [3][7] * 因投资损益和营业外收入等线下项目减少,将2025至2027年净利润预测小幅下调-2%至0% [3][7] * 维持对分众传媒的买入评级,基于不变的2026年预期市盈率21倍,将12个月目标价微调至9 0元人民币(原为9 1元) [3][9][10][20] 其他重要内容 风险因素 * 关键风险包括:宏观经济逆风导致广告预算放缓、并购收购的不确定性、对新客户定价力弱于预期、以及来自线上广告和其他线下广告参与者的竞争加剧 [19] 运营数据趋势 * 自2025年第一季度以来,每部电梯广告位的成本同比显著下降,预计这一趋势将在第四季度持续 [12][13] * 自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公司已放缓其广告屏的扩张速度 [14][15]
格力电器:2025 年第三季度-市场份额持续承压致营收不及预期,宣布中期股息
2025-10-31 09:53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涉及的行业为中国家用空调及白色家电行业[1][2][7] * 涉及的公司为格力电器[1][2][7] * 报告将格力电器与美的集团、海尔智家、海信家电等其他主要暖通空调公司进行了比较[1] 核心财务表现与市场地位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40034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5%,低于高盛预期18%[1][6] * 第三季度净利润为7049百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0%,低于高盛预期2%[1][6] * 公司是主要暖通空调公司中唯一在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收入下降的企业,而美的、海尔、海信的国内暖通空调业务均实现增长[1] * 第三季度营业利润率为16.9%,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定价压力和运营杠杆效应减弱,部分被更严格的费用控制所抵消[3][6] * 第三季度净利润率为17.6%,高于预期,得益于投资收益[3][6] * 合同负债(主要来自经销商预付款)同比增加至137亿元人民币,可能为第四季度收入增长提供支持[2] 市场份额与竞争态势 * 第三季度收入同比降幅扩大至15%,而第二季度为下降12%,尽管基数较低,反映了其市场份额和定价压力[2] * 根据产业在线数据,公司第三季度总空调出货量同比增长3%,国内空调出货量同比下降15%,弱于行业整体的增长6%和下降13%[2] * 竞争加剧以及公司在提升性价比产品供应方面的策略不够积极,导致市场份额面临损失风险[7] 现金流与股息政策 * 第三季度净经营现金流增至174亿元人民币,部分受到合同负债增加的支撑[3] * 公司宣布每股1.0元的中期股息,基于2025年前九个月每股收益3.86元计算,股息支付率为28%[1] * 预计2025年股息收益率可达7%,可能对当前低估值构成支撑[1][7] 投资观点与风险 * 高盛对格力电器的投资评级为中性,12个月目标价为42元人民币,基于9倍2027年预期市盈率并折现回2026年计算得出[7][8] * 公司优势包括垂直整合和规模经济支撑的制造能力、广泛的线下分销网络以及在中高端空调领域的品牌资产[7] * 主要风险包括家电以旧换新刺激政策效果减弱带来的收入增长压力,以及竞争加剧导致的市场份额损失[7] * 其他风险包括宏观经济、房地产市场及刺激政策导致的白电需求波动、钢铁和铜等原材料成本变化、渠道库存水平以及多元化业务进展不及预期[9]
比亚迪:2025 年第三季度初评:销量下滑导致业绩不及预期,但因成本降低毛利率环比改善
2025-10-31 09:53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BYD Co 002594 SZ)[1] * 新能源汽车行业[1][7] 核心观点和论据 财务表现低于预期 * 公司第三季度营收为194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3%[1],较高盛预期低11%[1] * 公司第三季度净利润为78.2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2.6%,环比增长23.1%,但较高盛预期低26.4%[1][6] * 销量下滑是营收不及预期的原因之一,第三季度新能源乘用车交付量为110万辆,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2%和3%[1][4] 盈利能力环比改善 * 毛利率为17.6%,高于高盛预期的17.4%,并较第二季度的16.3%环比提升1.3个百分点[1][6] * 营业利润率和净利润率均实现环比改善,分别达到3.2%和4.0%[1][6] * 运营费用较预期低3%,且降幅超过营收降幅,显示成本控制收紧[1] 销量结构与市场地位变化 * 中国新能源汽车批发市场份额为28.0%,同比和环比分别下降7.2和3.8个百分点[4] * 高端品牌(腾势、方程豹、仰望)总销量为9.2万辆,占总量8.2%,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4] * 海外销量为23.3万辆,同比增长156%,环比下降10%,占总销量21%[4] * 产品组合向低价车型倾斜,如元UP、海豹05、海豹06,导致第三季度不含税平均售价环比下降12%至12.1万元人民币[4] 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 * 期末净现金为870亿元人民币,较第二季度的1160亿元减少[4][5] * 第三季度经营现金流为90亿元人民币,远低于去年同期的420亿元[5] * 资本开支为340亿元人民币[5] * 长期债务增至660亿元人民币,总负债权益比为34%[1][5] * 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天数分别为19/87/128天[5] 投资观点与风险 * 高盛给予公司买入评级,A股/H股目标价分别为133元人民币/130港元[7][10] * 公司被定位为中国及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具备全面的产品组合和强大的内部能力[7] * 关键催化剂包括强劲的销售数据、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新支持政策、海外市场突破以及季度业绩[7][9] * 主要风险包括电动汽车竞争加剧、海外扩张进度不及预期、外部电池销售不及预期[9][10] 其他重要内容 * 高盛将于2025年11月6日香港时间下午3:30为公司管理层举办投资者电话会议[2] * 预计投资者问题将集中在2025年末及2026年的消费者需求、产品策略与竞争格局、海外扩张进展以及中欧电动汽车关税谈判的潜在影响[2]
美国互联网行业 - 谷歌和 Meta 的业绩修正与市场叙事及 2026 年发展路径-US Internet-GOOGL and META Revisions vs. Narratives and the Road to '26
2025-10-31 09:53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北美互联网行业[5] * 涉及的公司为Alphabet Inc (GOOGL) 和 Meta Platforms Inc (META)[1]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核心观点是财务数据修正比长期叙事更能驱动股价表现 尤其是在生成式AI投资回报率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3] * 公司将GOOGL目标价从$270上调至$330 并将2026/2027年每股收益预期上调约7%/9% 主要基于其全面的营收超预期和增长能见度提升[1][4] * 公司将META目标价从$850下调至$820 并将2026/2027年每股收益预期下调5%/4% 原因是运营支出和资本支出指引上升 而营收预期基本不变[1][10] * 预计GOOGL将在短期内表现优于META[1][7] * GOOGL的云业务是亮点 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34% 超出预期300个基点 未履行合同金额环比增长46% 增加约490亿美元 达到1550亿美元[8] * META第四季度营收指引略令人失望 但广告收入的未达预期幅度较小 运营支出和资本支出因对超级智能团队和核心产品的投资而增加[10] * 关键的下一个叙事催化剂是GOOGL的Gemini 3发布和META的Llama推理或下一代模型发布[9][11] 其他重要内容 * 上调了GOOGL和META的2026年资本支出预期 分别上调28%和10% 目前预计两家公司2026年资本支出分别为1350亿美元和1150亿美元[13] * 六大顶级公司的数据中心资本支出预计在2026/2027年将达到5700亿美元/6640亿美元[13][21] * META本季度的巨额税收费用主要是会计原因 现金税预计将因OBBBA法案而显著受益 这是一次性的非现金费用 不影响未来现金流[14] * 报告包含了GOOGL和META关于AI参与度和增长的详细数据 例如GOOGL的Gemini处理每分钟70亿个token META的AI推荐系统使Facebook/Threads的使用时间增加了5%/10%[16] * 报告提供了两家公司详细的财务模型更新和风险回报分析[24][25][26][28][37][40][42][43][44][54][57][58][59][60][63][64]
深南电路: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超预期;目标价上调至 281 元人民币
2025-10-31 09:53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深南电路(股票代码 002916 SZ)[1] * 行业涉及印制电路板(PCB)、IC载板、覆铜板(CCL)行业,主要服务于通信、数据中心、AI服务器、汽车(ADAS、激光雷达、信息娱乐系统)等领域 [1][10][20][21] 核心观点和论据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增长28.4%至167.54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增速加快至33.3% [1] * 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飙升56.3%至23.26亿元人民币,第三季度增速高达92.9% [1] * 业绩超预期得益于AI业务贡献增加以及无锡工厂BT载板业务的持续复苏 [1] * 基于此,将2025-2027年盈利预测上调13-15%,目标价从230元人民币上调至281元人民币,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48倍,维持买入评级 [1] * 预计第四季度营收增长33%至64.2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增长加速至115%,达到8.38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2024年第四季度行业去库存造成的低基数 [3] * 产能扩张按计划进行,泰国工厂(主要服务于汽车和服务器)于2025年中投产,南通四期(AI-PCB)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 [4] * 预计泰国工厂和南通四期满产年收入分别为13亿和15亿元人民币,约占2026年和2027年预估收入的11%和9% [4] * 公司未来几年将维持约30亿元人民币的年资本支出,以应对AI基础设施的巨大增长 [4] * 预计2026年上半年盈利预测仍有上调空间,因PCB和载板业务毛利率有进一步扩张空间 [10] * 预计AI-PCB毛利率在第三季度已达到40%以上,载板毛利率从上半年的15%显著扩大至约20% [10] * 第三季度毛利率扩大6.0个百分点至31.4%,但净利率因新厂启动成本仅改善4.7个百分点至15.3% [11] * 管理层注意到材料成本上涨,主要CCL厂商在10月已将每张售价上调5-10元人民币 [12] 其他重要内容 * 花旗工业考察(主题为AI基础设施和人形机器人)将于11月19日参观深南电路 [2] * 公司是领先的PCB供应商,采用PCB、PCBA和IC载板“三合一”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模式,2024年三者营收占比分别为59%、16%和18% [20] * 投资逻辑基于国内AI服务器快速增长潜力、汽车ADAS等稳定增长以及2027年前39%的三年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 [21] * 目标市盈率较行业平均有40-50%溢价,合理性在于公司的领先地位、国企背景和技术优势 [22] * 下行风险包括中国AI服务器需求不及预期、汽车/ADAS需求疲软、无锡BT载板新厂利润低于预期以及CCL成本通胀超预期 [23] * 尽管对深南电路评级为买入,但在CCL/PCB供应链中更偏好生益科技,因CCL行业经营杠杆更高且预计2026年CCL价格涨幅将快于2025年 [1][12] 财务数据摘要 * 2025年预期每股收益为4.744元人民币,增长68.5% [4] * 2025年预期市盈率为48.0倍,市净率为9.2倍,净资产收益率为20.3% [4] * 2025年预期股息率为0.9% [5] * 当前股价为227.8元人民币,目标价281.0元人民币,隐含23.4%的预期股价回报率 [5]
亚马逊:2025 年第三季度财报初评
2025-10-31 09:53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公司为亚马逊公司 (Amazon.com Inc, AMZN) [1] * 行业涉及电子商务、云计算 (AWS)、在线广告、订阅服务等 [1][2] 核心观点与论据 财务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总营收同比增长13%至1802亿美元,超出高盛预期1782亿美元和市场预期1779亿美元 [2] * 按公认会计准则(GAAP)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74亿美元,低于高盛预期200亿美元和市场预期197亿美元,主要原因是两项一次性费用: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达成的25亿美元法律和解金和18亿美元的预估遣散费 [1] * 若调整上述两项费用,营业利润可达217亿美元,高于高盛200亿美元的预期 [1] * 各业务部门营收均实现增长:在线商店增长10%至674亿美元,实体店增长7%至56亿美元,第三方卖家服务增长12%至425亿美元,订阅服务增长11%至126亿美元,广告服务增长24%至177亿美元,AWS增长20%至330亿美元,其他收入增长8%至14亿美元 [2] * 分地区看,北美销售额增长11%至1063亿美元,国际销售额增长14%至409亿美元 [2] AWS与广告业务亮点 * AWS营收同比增长20.2%,超出市场预期,并实现了34.6%的部门营业利润率 [1] * 广告业务表现略超预期 [1] 未来业绩指引 * 公司对第四季度总营收的指引范围为2060-2130亿美元,高于高盛预期2091亿美元和市场预期2084亿美元,其中外汇汇率带来190个基点的有利影响 [3][5] * 对第四季度GAAP营业收入的指引范围为210-260亿美元,中点值对应营业利润率为11.2% [5] 投资主题与关注点 * 投资者关注焦点在于AWS部门在更广泛的人工智能主题下的发展状况、整体投资优先级、战略重点以及收入积压数据的潜在披露 [1] * 在消费者业务方面,关注重点在于亚马逊消费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未来12-18个月内电子商务成本举措的关键机遇与挑战(如关税、效率、自动化、机器人技术、实体AI) [1] 其他重要内容 估值与评级 * 高盛给予亚马逊"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股价为275美元,较当前股价230.3美元有19.4%的上涨潜力 [6][8] * 目标价基于两种方法的等权重混合:1) 对下一财年预估的EV/GAAP EBITDA倍数与使用EV/(FCF-SBC)倍数并对未来第四财年预估折现3年的修正DCF模型的等权重混合;2) 基于下一财年预估的SOTP估值法(对北美和AWS部门应用EV/EBIT,对国际部门应用EV/Sales) [6] 风险因素 * 投资风险包括:竞争对电子商务或云增长的任何影响;高利润业务(包括广告、云、第三方销售和订阅业务)规模化扩张缺乏成功;跨多个领域的投资对毛利率或营业利润率造成阻力;为遵守全球监管环境变化而进行的产品或平台调整;受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波动影响以及成长股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 [7] 公司基本数据 * 市值约为2.5万亿美元,企业价值约为2.4万亿美元 [8] * 过去3个月平均日交易额为100亿美元 [8] * 并购可能性评级为3(低概率,0%-1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