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元首会谈倒计时,韩美投资谈判仍“胶着”
环球时报· 2025-10-28 06:47
《韩民族日报》27日刊文称,在29日韩美元首会谈前夕,双方自7月底达成初步共识后、持续三个月的 激烈博弈正进入最后冲刺。该报称,特朗普24日(当地时间)在专机上对媒体表示,与韩国的关税谈 判"已非常接近达成协议",并称"如果他们准备好了,我也准备好了"。此前一天,一位美政府高官在电 话简报中也强调,美国"非常希望尽快与韩国达成协议",并明确表示"只要韩国接受美国认为恰当的条 件,美方愿意立即签署协议"。报道称,借出席APEC会议之机访韩的美国领导人强调"接近达成协议", 并要求韩方"接受条件",被视为对韩方的直接施压。 美韩双方的谈判卡在了哪里?《韩民族日报》在报道中称,据悉,韩国总统室政策室长金容范等人22日 与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进行的最后阶段磋商,仍未能在现金投资比例上缩小分歧。美方提出 在8年内每年投资250亿美元的方案,但韩方出于外汇市场稳定性考虑,认为每年投资额难以超过150亿 美元。 《韩国时报》分析称,谈判核心在于如何划分3500亿美元投资中"直接投资与基金投资"的比例,以及利 润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报道称,美国希望借协议强化供应链控制,而韩国担忧高额现金出资将冲击外 汇和财政稳定。同 ...
东亚奇迹正在进行,中方呼吁开放合作,东盟系列会议力推区域发展
环球时报· 2025-10-28 06:34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 东盟系列峰会聚焦强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战略合作,旨在为贸易、投资及区域稳定指明新方向 [1] - 东亚奇迹被描述为进行时而非过去时,亚洲经济的重心正落在东亚 [3] - 各方需坚持开放合作,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4]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 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成员包括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6] - 成员国领导人在全球经济关键时刻会面,希望将协定转化为切实成果 [7] - 协定各方应加强市场互联互通,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并加快扩员进程,支持中国香港等申请方加入 [6] 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 - 东盟—中国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计划签署,旨在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并使贸易框架现代化 [8] - 3.0版将通过关注数字贸易、可持续性和对中小企业的更大包容性来促进地区融合 [8] - 该自贸区被视为东盟最重要的经济伙伴关系之一,升级使其更适应全球现实 [8] 中日韩与东盟合作 - 中日韩与东盟加强合作具有必然性,各方均被视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关税政策的受害者 [5] - 合作已持续数十年,在经济和社会层面形成较大共识,并积累了丰富的合作经验与制度基础 [5] - 韩国总统呼吁加快合作步伐,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区域经济与金融合作的联合声明 [4] 中国角色与战略规划 - 中国正以更加自主、积极的姿态参与并引领全球经贸合作,从国际规则的适应者成长为新型全球化的开创者 [9] - 中国的“十五五”规划与RCEP目标相契合,致力于推动降低关税、建立统一技术标准和区域数字治理 [7] - 中国坚守开放包容和多边主义理念,务实推动区域合作,有助于亚洲持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心 [1]
支持者流泪进行庆祝,反对派表示“没有屈服”,阿根廷选举执政联盟意外大胜
环球时报· 2025-10-28 06:34
选举结果与国会格局 - 阿根廷总统米莱所在政党“自由前进党”赢得中期选举,在众议院获得92个席位,较选前增加48个席位,在参议院获得19个席位,较选前增加13个席位 [1] - 执政联盟及盟友在国会均未取得过半席位,国会格局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米莱政府在未来两年仍需与中间派协商以推动立法 [1] - 执政联盟取得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席位,使米莱政府能够避免国会以三分之二多数推翻总统否决的情况发生 [1] 外部支持与政治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前宣布向阿根廷提供400亿美元救助,并将援助与米莱的胜选挂钩,并在米莱胜选后称其为“压倒性胜利” [1][2] - 米莱称美国的救助是“在阿根廷和世界历史上都前所未有的举措”,并高喊“让阿根廷再次伟大”以呼应特朗普 [2] - 政治分析认为特朗普是此次选举的最大赢家,有评论称“他用200亿美元买下了一个国家” [3] 经济改革与现状 - 选民以绝对优势支持米莱推行的自由市场改革与深度紧缩政策,为继续推进经济改革注入动力 [2] - 米莱政府通过“电锯式”削减开支政策,将通胀率从2023年的超200%降至9月的约30%,并实现了该国14年来的首次财政盈余,今年8月经济活动在连续三个月下滑后增长0.3% [2] - 经济改革导致民众购买力大幅下降,多数人表示难以维持生计,超25万人失业,约1.8万家企业倒闭 [2] 选举背景与各方反应 - 此次选举结果出人意料,因米莱近期支持率遭受其姐姐腐败指控及持续经济危机的多重打击,且其政党在9月布宜诺斯艾利斯省选举中曾以14个百分点差距惨败 [2] - 在选举之夜,数百名米莱支持者欢呼庆祝,米莱预计选举后将进行内阁改组,可能纳入中间派成员 [2] - 反对派领导人基西洛夫指出,全国有六成选民反对现行国家政策,并警告米莱庆祝胜利将是“错误” [3]
印度军演威胁巴经济中心!
环球时报· 2025-10-27 21:30
军事演习背景 - 印度陆海空三军联合演习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0日进行 [1] - 演习重点区域为锡尔克里克-信德-卡拉奇一线 [1] - 巴基斯坦将该区域称为本国的南部纵深地带 [1] 巴基斯坦应对措施 - 巴基斯坦已下令信德省和南旁遮普省的南部各司令部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1] - 同时动员空军和海军待命以应对任何可能的入侵 [1] - 巴基斯坦军方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感到恐慌 [1] 演习战略意图 - 印度选择从巴哈瓦尔布尔 拉希姆亚尔汗到塔尔沙漠及锡尔克里克地区的南部区域开展演习目的是测试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能力 [1] - 此举意在展示威胁海上咽喉要道及卡拉奇沿海基础设施的能力 [1] - 印度将演习重点放在这个地区意在传递明确信号即印度可开辟多条战线而非仅局限于旁遮普或克什米尔地区 [2] 经济与战略敏感性 - 卡拉奇是巴基斯坦的经济中心 [1] - 巴基斯坦近70%的贸易通过卡拉奇港和卡西姆港进行这些设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敏感性 [1]
定了!今晚下调→
环球时报· 2025-10-27 19:25
油价调整 - 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每吨分别降低265元和255元 [1] - 加满一箱50升的92号汽油将少花10元左右 [1][2] - 本次调价自10月27日24时起执行 [1] 调价格局 - 本轮是2025年第二十一次调价,也是2025年的第九次下调 [3] - 本次调价后,2025年成品油调价格局呈现“六涨九跌六搁浅” [3] - 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2025年11月10日24时开启 [3] 市场展望 - 以当前国际原油价格水平计算,下一轮成品油调价开局将呈现大幅上调趋势 [3] - 中美经贸磋商出现积极进展,市场对贸易争端的忧虑下降 [3] - 地缘局势不稳定性依然存在,预计下一轮成品油调价上调概率较大 [3]
贝森特: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
环球时报· 2025-10-27 08:05
中美经贸磋商核心成果 - 中美经贸团队在吉隆坡举行为期两天磋商,围绕美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出口管制等议题进行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 [1][2][3] - 双方同意进一步确定具体细节并履行各自国内批准程序,美方确认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 [1][4] - 美国财长贝森特评价此次磋商制定了非常成功的框架,为两国领导人会晤奠定基础,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有信心与中方达成非常全面的协议 [3][4] 具体磋商议题进展 - 双方讨论了出口管制议题、对等关税进一步延长暂停期问题、芬太尼关税和禁毒合作问题、进一步扩大贸易问题以及美方301船舶收费相关措施问题 [3] - 会谈涉及延长对等关税暂停期和稀土议题,双方正就贸易协议提案最终细节进行讨论,几乎可提交两国领导人审议 [3] - 目前中美对等关税暂停期将于11月10日到期,此次磋商结果标志着世界两大经济体紧张局势有所缓和 [4] APEC会议背景与影响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美方确认美国总统特朗普将访问韩国 [1][6] - 中美在APEC前举行的磋商吸引了全世界关注,双方在推动开放的会议之前取得成果将释放更为积极的信号 [5] - 此次APEC会议成果将根据美中之间的会晤结果而有所不同,会议将成为衡量中美关系的重要指标和未来几年发展的晴雨表 [7] 国际社会反应与评价 - 香港《南华早报》评论认为会谈结果标志着世界两大经济体的紧张局势有所缓和 [4] - 英国广播公司称美国领导人成败的关键在于中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是不可持续的,与中国的贸易战将对美国中国及世界其他国家造成毁灭性后果 [5] - 韩国媒体期待中国领导人访问,认为若中美能找到解决贸易冲突的突破口,预计将对韩美关税谈判等产生影响 [6][7]
【环时深度】在即将举办APEC会议的韩国庆州,听当地人谈中国
环球时报· 2025-10-27 07:05
APEC会议与地区发展 - 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2025年在韩国庆州举办,会议主会场为庆州和白国际会议中心 [1][8][9] - 庆州市为会议举办进行了大量准备工作,市区主要路口设有APEC 2025 KOREA GYEONGJU的标志或花坛以及欢迎标语 [2] - 当地学者与民众将此次会议视为值得骄傲的大事,并期待会议能成为中韩关系的拐点性事件 [1][5][11] 中韩旅游与文化交流 - 韩国政府决定从2025年9月29日至2026年6月30日,对中国3人以上团体游客实施临时性入境免签政策,可停留15天 [5] - 此政策是对中国去年11月对韩国公民实行免签入境政策的回应,已促使韩国年轻人选择到上海度周末,中国张家界等景点韩国游客增多 [5] - 庆州与中国多个城市建有友好姐妹城市关系,与西安的姐妹城市关系已建立31年,双方在文化遗产研究与考古方面有合作协议 [7] 中韩关系与商业合作展望 - 韩国学者分析认为,美国在关税等问题上对韩国施压,可能促使韩国外交出现对中国的再发现,从而提升中韩关系 [11] -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崛起和产业链升级,中韩经济关系传统的互补格局正发生激烈变化,两国需要探索新的合作机制 [13] - 韩国舆论高度关注中国国家主席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期待借此建立更好互信并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谈判等议题 [13][14] 媒体角色与舆论环境 - 近期韩国部分媒体刊文呼吁不要将中国因素引入政党争斗,保守派媒体《朝鲜日报》亦连续刊发社评积极肯定中国共产党的治国能力与体制优势 [16] - 2025中韩媒体合作论坛在首尔举行,近百名媒体代表等围绕中韩合作主题交流,探讨两国媒体在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14] - 中国驻韩国大使建议韩国媒体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摆脱有色眼镜,防止内病外治,避免歧视排外 [16]
“我与中国的学术之缘”系列访谈之二:外国学者眼中的中国学奥秘
环球时报· 2025-10-27 06:52
文章核心观点 - 多位国际学者在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探讨中国学的世界意义与时代价值 强调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和平性 延续性 世俗性及其全球价值 并指出中国茶文化 文学 语言 舞蹈等是理解中华文明多元性与创造力的重要载体 [1][4][5][6][7] 学者观点与学术贡献 - 澳大利亚学者席格伦认为中国茶文化涵盖哲学 中医 生活方式等知识体系 茶马古道等遗产是促进文化传播与旅游的重要资源 茶作为跨文化桥梁体现了“和合”精髓 即动态的对话与和谐共处过程 [2][3] - 德国学者施寒微强调中国学研究需突破简单化标签 理解中华文明的多元性 其著作《中国文学史》面向大众 展现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元 并指出国际学界应超越偏见 通过对话理解中国文化的可能性 创造力与开放性 [4][5] - 美国学者管礼雅指出中国崛起促使国际学界重新审视“文明”概念 中华文明的世俗性(以现实人间为中心)和延续性(核心原则五千年一以贯之)为比较文明研究提供理想范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语境的结合 [6][7] - 日本学者内田庆市提出“文化交涉学”框架 强调文化间平等互动与跨学科融合 汉字的表意特性影响了语言接触史 如佛教术语“阿弥陀佛”的本土化 外部视角(拼音文字背景学者)能发现汉语研究盲点 [8][9] - 美国学者魏美玲认为舞蹈是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中国舞蹈的审美特质(如水袖的含蓄表达)和创新精神(动态传承理念)反映了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 [9][10] 中华文明特质与全球意义 -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和平性 为多极世界的文明互鉴提供新思路 其世俗性使社会原则可分析 可讨论 延续性体现在“天下大同”世界观与“和谐”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紧密连接 [3][6][7] - 中国正获得更多国际尊重(南美洲 非洲等地兴趣提升) 其文化经验(如茶文化分享平台)基于相互尊重 与西方历史上带有霸权倾向的交流模式形成对比 [3][4]
动物训练师前景堪忧,AI让动物演员面临“失业”危机
环球时报· 2025-10-27 06:52
行业趋势:AI技术对影视动物表演的冲击 - 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制片方更倾向于在后期制作中合成动物表演,而非使用真实动物[1] - 动物演员的工作机会正在急剧减少,AI技术已对动物训练师和动物表演业务造成巨大冲击[1] - 有动物租赁公司估计,其旗下动物的工作量已降至疫情前的40%[1] 行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 近年来制片方选择用数字动物取代真实动物,例如2020年《野性的呼唤》中的巴克犬完全由CGI技术生成[1] - 今年上映的《超人》中,主角的宠物狗是导演爱犬的数字扫描版本[1] - 长期活跃在西部片和历史片中的马匹演员也面临被"数字马"取代的风险[1] 行业面临的挑战 - 除AI技术外,疫情后续影响、好莱坞大罢工以及娱乐产业整体萎缩也是动物表演工作量下降的原因[1] - 动物保护组织对使用数字技术取代真实动物的趋势表示欢迎,认为强迫动物表演是剥削行为[2] 行业内的不同观点 - 业内动物专家坚持认为真实动物表演所带来的情感共鸣是AI无法复制的[2] - 有动物协调员分享实例,称其爱犬在拍摄死亡戏份时令整个摄影棚的人泣不成声,这种情感共鸣是AI无法给予的[2]
日本首次成功发射HTV-X货运飞船,将为国际空间站提供补给
环球时报· 2025-10-27 06:52
发射任务概述 -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于当地时间26日上午9时左右从种子岛宇宙中心成功发射新型无人货运飞船HTV-X [1] - 此次发射是HTV-X的首次发射任务 [1] - 原计划10月21日发射因天气原因推迟至26日搭载飞船的H3火箭顺利升空约14分钟后火箭与飞船分离发射取得成功 [3] 飞船技术规格与性能提升 - HTV-X用于替代2009年至2020年9次发射全部成功的HTV"鹳"式飞船 [3] - 飞船全长约8米直径约4.4米太阳能电池板全部展开后宽度为18米 [3] - 物资运载能力由HTV的4吨增至近6吨并新增对运载物资的供电功能能运送需在冷冻柜低温保存的实验样品 [3] - 货物卸载流程极大优化对接后仅需24小时完成全部货物转移工作前代HTV飞船则需要80小时 [4] - 加压货舱部分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与不同货舱模块配对适应更多样化任务需求 [3] 任务流程与在轨操作 - 飞船计划在30日靠近国际空间站由日本宇航员油井龟美也操作机械臂完成对接 [3] - 在对接期间宇航员将搬运物资至空间站并将空间站产生的废弃物装入飞船 [4] - 将在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外安装飞船送去的小型暴露实验平台 [4] 后续任务与战略规划 - 飞船在为期3个月的在轨飞行期间将从距离地面约500公里高度释放一颗超小型卫星并完成可展开轻量平面天线和下一代太空太阳能电池等在轨验证实验 [5] - 日本防卫省计划为HTV-X飞船加装红外传感器测试从太空监视高超音速导弹的技术 [5] - 相比本次由机械臂抓取对接下一步发射的HTV-X将努力实现自动对接 [5] - 随着国际空间站计划于2030年退役HTV-X飞船将在美国主导的"阿尔忒弥斯"探月计划中扮演关键角色负责将货物送到绕月球运行的"门户"空间站 [5] 飞船任务周期与功能扩展 - 在国际空间站卸下物资并装上废弃物后HTV-X不会直接返回大气层烧毁而是可在最长约一年半的时间里在轨飞行并开展新技术试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