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华社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两处住宅发生火灾致3人死亡1人失联
新华社· 2025-11-19 15:30
19日凌晨,北海道千岁市一所两层住宅起火,并波及附近住宅。警方在现场发现3名遇难者遗体, 正在确认其身份并调查起火原因。 新华社东京11月19日电(记者李子越 陈泽安)据日本媒体19日报道,日本大分县和北海道发生两 起住宅火灾,造成3人死亡、1人失联,多处房屋被波及。 据警方通报,18日下午,大分县大分市一所住宅起火,并波及周边密集住宅区。截至19日清晨,大 火已延烧至至少170栋建筑及周边山林,且火势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当地一名男性居民失联,115户居民 紧急避难,约350户停电。 ...
日本两位前首相发声 强调应坚持“无核三原则”
新华社· 2025-11-19 15:30
据广岛当地媒体18日报道,岸田文雄日前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从担任首相时起,他就已明确表示将 延续历届政府立场,继续把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作为国策,自己在这一问题 上的态度从未改变。 野田佳彦日前在长崎县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指出,"无核三原则"是日本的国策。他直言,目前"对 高市内阁感到不安的国民正在增多","今后将在各种场合继续向政府强烈主张坚持'无核三原则'"。 新华社东京11月19日电(记者李子越 陈泽安)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野田佳彦日前分别公开对现 任首相高市早苗拟修改"无核三原则"的动向表示担忧,强调"无核三原则"作为日本国策不可改变。 "无核三原则"指不拥有、不制造、不引进核武器。1967年,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在国会发言时提 出了"无核三原则"。这一原则于1971年在日本众议院全体会议上获得通过,成为日本政府关于核武器的 基本政策。2022年,日本政府通过的"安保三文件"中,也写明坚持"无核三原则"的基本方针不会改变。 然而据日本媒体披露,高市企图在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件"时,对"无核三原则"中不 引进核武器的原则进行修改,这引发日本国内强烈担忧。 ...
高端访谈|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深化乌中重点领域合作——访乌拉圭外长卢贝特金
新华社· 2025-11-19 15:27
11月10日,乌拉圭外交部长马里奥·卢贝特金在哥伦比亚海滨城市圣玛尔塔出席第四届拉共体-欧盟峰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发(安德烈斯·莫雷诺摄) 新华社哥伦比亚圣玛尔塔11月18日电 高端访谈丨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框架下深化乌中重点领域合作——访乌拉圭外长卢贝特金 新华社记者李子健 王林园 廖思维 乌拉圭外交部长马里奥·卢贝特金日前在哥伦比亚海滨城市圣玛尔塔出席第四届拉共体-欧盟峰会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乌拉圭和中国 的双边关系正沿着稳固、积极的方向持续深化。双方致力于加强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探索新的合作路径,特别 是在经贸、绿色转型、数字技术及农业等重点领域拓展务实合作。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中乌双边贸易额为65.9亿美元,同比增长24.4%。卢贝特金表示,近年来乌中贸易往来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中国已连 续十多年成为乌拉圭第一大贸易伙伴。他谈及合作重点时说,农业一直是两国最重要的合作领域之一,乌方愿进一步扩大传统与新型农产品在华 市场份额。 乌拉圭注重发展清洁能源,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电力供应来自清洁能源。卢贝特金表示,希望在绿色转型过程中与中方展开更为深入的合 ...
阿联酋阿提哈德航空将新增32架空客宽体飞机
新华社· 2025-11-19 15:25
机队扩张计划 - 公司宣布将通过直接采购和租赁方式新增32架空中客车宽体飞机 [1] - 此举旨在进一步加速机队扩张 [1] 供应商信息 - 新增飞机全部为空中客车品牌 [1]
阿根廷媒体:中国是阿根廷关键贸易伙伴
新华社· 2025-11-19 15:24
中阿贸易伙伴关系 - 中国是阿根廷关键且第二大的贸易伙伴 [1] - 阿根廷向中国出口大豆和牛肉等产品 [1] 中国市场与消费 - 多数世界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积极吸引消费者 [1] - 中国产品以质优价廉和优质服务著称,例如定制西装可在24小时内送达 [1] 中国科技与工业发展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广泛,例如上海郊区码头一名员工可管理十台集装箱吊机 [1] - 工业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南京工厂生产线有28个机械臂和自动导引车协同作业 [1] - 中国在十五五规划中重点关注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和第六代移动通信等领域 [1] 合作机遇 - 中国对技术自主和粮食安全的重视为阿根廷这个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国带来机遇 [1] - 两国商界人士在南京就当前国际贸易形势进行讨论 [1]
欧洲议会批准欧盟2040年气候目标
新华社· 2025-11-19 15:14
欧洲议会通过2040年气候目标立场文件 - 欧洲议会于11月13日通过其对《欧洲气候法》修订案的立场文件,支持新增具有法律约束力的2040年中期气候目标 [1] - 立场文件要求欧盟在2040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90% [1] - 该目标被视为欧盟履行其国际气候承诺的重要一步 [2] 目标实现方式与灵活性措施 - 欧洲议会赞成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在目标实现方式上引入灵活性措施 [1] - 支持成员国自2036年起通过购买其他合作国家的国际碳信用额度,抵消不超过1990年排放总量5%的减排任务 [1] - 主张将永久性碳清除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用于抵消部分难以减少的排放 [1] 立法进程与后续步骤 - 欧盟理事会于本月5日宣布各成员国就修改《欧洲气候法》达成一致,维持到2040年减排90%的目标 [2] - 后续欧洲议会将与欧盟理事会就最终立法版本展开磋商 [2] - 欧盟委员会可每两年评估成员国实现中期目标的进度,必要时可提出修改《欧洲气候法》的提议 [1] 欧盟现有气候法律框架 - 欧盟于2021年通过《欧洲气候法》,将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确立为法律义务 [2] - 设定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水平减少至少55%的约束性目标 [2] - 欧盟委员会于今年7月提出修订案,设定2040年减排90%的目标 [2]
日本两位前首相发声 强调应坚持“无核三原则”
新华社· 2025-11-19 15:10
新华社东京11月19日电(记者李子越 陈泽安)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野田佳彦日前分别公开对现任首 相高市早苗拟修改"无核三原则"的动向表示担忧,强调"无核三原则"作为日本国策不可改变。 ...
一生“琢磨”一颗珍珠
新华社· 2025-11-19 15:04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11月19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一生"琢磨"一颗珍珠》的报道。 10月31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授牌仪式"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授予浙 江德清淡水珍珠复合养殖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奖牌。 接过奖牌,77岁的沈志荣心潮澎湃。 路在何方?唯有躬身实践。他与两位同伴组成"摸蚌小组",在河水中摸索探寻,历时3月,捞出上 千只河蚌。他还守在河畔,观察河蚌呼吸的微妙规律,给河蚌"动手术"——在蚌壳开合的瞬间完成"植 珠"。 "那感觉,好像在显微镜下飞针走线,分秒必争。"沈志荣回忆道。 失败如影随形,但他从每一次挫折中总结经验。他发现,气温稳定在20摄氏度时"手术"成功率最 高。一年后,首批人工孕育的珍珠泛出莹莹微光。沈志荣热泪盈眶:"路找到了!" 沈志荣是欧诗漫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多年来,他立志要让中国珍珠从籍籍无名走向世界舞台的中 央。如今,欧诗漫珍珠年产值超70亿元,这背后,凝缩着沈志荣五十多年如一日的坚守。 技术攻坚 湖州市德清县地处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带,河港纵横、漾荡密布、水质优良,特别适合淡水蚌的生长 繁殖,自古便是珍珠养殖的要地。 1967年,19岁 ...
总书记为新征程上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指明前进方向
新华社· 2025-11-19 15:03
总书记为新征程上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 指明前进方向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11月17日至18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依法治国工作 作出的重要指示。 法者,治之端也。 2020年11月,党的历史上首次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为全面依法治国 的指导思想。 当下,国际国内环境越是复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越是繁重,越要更好发挥法治对改 革发展稳定的引领、规范、保障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就要求以法治思维和法治 方式推进改革、护航发展、维护稳定,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确保基本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更加注重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全面依法治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 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根基是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进入 新时代,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 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 ...
中欧班列(西安)何以成为企业跨境物流优选?
新华社· 2025-11-19 15:02
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加速重构,自丝绸之路起点西安延伸出的"钢铁驼队"——中欧班列(西安),凭 借其不断增强的通道能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其嵌入全球产业链。在"班列经济"的强劲拉动下, 不沿边、不靠海的西安,2024年外贸进出口额突破4000亿元。近日,记者实地走访,解码这条国际物流 通道成为企业优选的密码。 辐射范围广 织就全球物流网 走进西安国际港站调度中心,在巨大的电子屏幕上,18条国际干线如流动的银线,将亚欧大陆紧密 串联,勾勒出一张覆盖广泛的物流网络。 向西,直达汉堡、鹿特丹;向北,联通莫斯科、明斯克;向南,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东南亚;向 东,通过铁海联运衔接青岛、宁波等海港。此外,26条国内集结线路更将货源触角延伸至长三角、珠三 角,形成"内陆集结、全球分拨"的高效格局。 "多通道战略是保障运输韧性的关键所在。"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奇韬指着跨里 海线路介绍说,这条新通道有效避开传统拥堵节点,将中欧间的运输时间从40多天压缩到15天左右, 2024年货运量同比激增24倍。 在西安浐灞国际港的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记者看到,货场堆满了集装箱,车辆来回穿梭。中哈 (西安)商贸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