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央广网
icon
搜索文档
数说“十四五”|民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连续4年超90% 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央广网· 2025-10-21 19:06
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 -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024年优良天数比例达87.2%,较2020年上升2.4个百分点 [1] - 全国2024年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90.4%,为首次超过90% [1]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降至29.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下降16.3% [3] 重点区域与行业治理 - 河北省所有钢铁产能、所有火电产能、80%的焦化产能及63%的水泥产能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2] - 河北省2024年1至8月11个设区市PM2.5浓度首次全部达到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2] - 邯郸涉县天津铁厂有限公司累计投资40多亿元开展150多项环保治理项目,淘汰所有1000m³以下高炉并新建两座1780m³高炉 [1][2] 碧水保卫战进展 - 全国全面开展排污口整治,查出入河排污口36万余个、入海排污口6.3万余个,七大流域和重点海湾整治完成率分别达90%和93.3% [3] - 全国3000多条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亦超过90% [3] - 长江安徽段生态修复成效显著,土著鱼类物种数达78种,江豚从难觅踪影到频频现身 [2] 数智化环境监测 - 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在采样、送样、分析测试等环节实现全过程自动化 [4][5] - 通过无人机自动采样等技术,地表水监测耗时节约70%以上,水、大气自动监测站实现仪器设备状态诊断和维护智能化 [5] - 应用三维荧光技术的水污染预警溯源仪可对黄河水质进行24小时全天候精准监测与防治 [3][4] 政策与监管支持 -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创立10周年,已完成两轮督察“全覆盖”,第三轮督察已开展4批次 [5] - 2024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条例》,将进一步发挥督察利剑作用 [6] - “十四五”期间通过因地制宜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改造,累计完成散煤治理4100万户,并淘汰高排放车辆近2000万辆 [3]
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
央广网· 2025-10-21 13:36
俄罗斯大亚洲电视台报道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讨论国家的第十 五个五年规划,预计重点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报道说,未来几年中国将更加重视发展质量,创新 将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改革开放将被提升至新的水平。 路透社报道说,于10月20日开始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制定中国下一个五年规划,预计提 升供应链韧性、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掌握发展主动权等将是该规划的重要内容。 法兰西24电视台报道说,这次全会的举行对确定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长期政策目标至关重要,涉及 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鉴于中国经济的规模,会议的相关决定也将影响世界其他地区。 央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国际社会高度 关注中国共产党二十届四中全会召开,认为中国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展现了中国的治国理政 智慧,期待中国高质量发展为世界发展带来新动能、新机遇。 吉尔吉斯斯坦副总理埃迪尔·拜萨洛夫:作为吉尔吉斯斯坦政府领导层,我们始终密切关注中国共 产党治理国家的政策。"十四五"是极其艰难的五年,我们对中国克服困难,有效应对外部挑战,实现经 济逆势增长深感钦佩 ...
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丨绿色低碳转型步伐稳健,美丽中国铺展新画卷
央广网· 2025-10-21 13:36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与战略 - 国家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推进新征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1] -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1] -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 [2] 长江经济带生态修复成果 - 南通将长江岸线港口码头改造为体育公园,实现生态修复与公共服务衔接 [1] - 长江保护法施行,推进化工企业关改搬转,长江干流连续五年保持Ⅱ类水质 [2] - 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形成共识,化工围江问题基本解决,十年禁渔深入推进 [2] 环境污染治理进展 - 全国11.2亿千瓦煤电机组和9.5亿吨粗钢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3] - 脱硫脱硝装置效率达到95%以上 [3] -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6.3%,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首次超过90% [3] 可再生能源发展 - 构建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全社会用电量中每3度电有1度来自可再生能源 [4] - 库布齐沙漠基地首个千万千瓦级特高压外送基地全面开工建设 [4] - 规划建设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光基地,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4] 新能源产业链与全球贡献 -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 [5] - 出口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约41亿吨 [5] - 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贡献中国力量 [5]
数说“十四五”丨金融“活水”润泽经济毛细血管
央广网· 2025-10-21 09:11
金融体系总体规模与地位 - 截至2025年6月末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一[1] - 股票和债券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1] - 外汇储备规模连续20年位居世界第一[1] 信贷投放结构与增速 - 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均超过20%[1] - 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速高达27.2%[1] - 金融服务突破传统授信逻辑,以信用贷方式支持医疗设备企业自研ECMO产品[2]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成效 - 金融“活水”注重精准滴灌,持续激发经济活力[1] -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双增,助力科技创新加速[2] - 产业链、科创链、金融链、人才链融合为产业升级奠定基础[2]
各地重点工程项目加速推进 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
央广网· 2025-10-21 09:11
工程项目进展 - G244线庆阳过境段控制性工程火巷沟特大桥成功封顶 大桥全长1813.5米 主桥采用国内同类桥塔中最大的Y型塔双索面设计 施工中采用多项技术创新并攻克系列技术难点 [1] - 南京北站站房建设全面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 出站层已完成首段顶板浇筑 地铁区域基础底板已全部完成 目标明年5月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2] - 上饶发电厂1号机组预计12月底并网发电 2号机组预计明年春节前并网发电 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100亿千瓦时 [2] 项目规模与效益 - G244线庆阳过境段全长69.316公里 项目建成后将优化陇东地区路网结构 [2] - 上饶发电厂投产后较常规煤电机组每年可节约标煤约20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约42万吨 [2] 战略意义 - G244线庆阳过境段项目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助推庆阳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 - 南京北站是南京唯一集高铁 城际 普速铁路于一体的铁路枢纽 [2]
前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2% 经济运行保持稳中有进态势
央广网· 2025-10-21 09:11
宏观经济总体表现 -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015036亿元,同比增长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别加快0.2、0.4个百分点 [1] - 经济增量达到39679亿元,同比多增1368亿元,5.2%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1] - 国民经济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 [1] 工业生产与结构优化 - 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 [1] -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35.9% [1] - 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16.7% [1] -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达到新高度,为经济增长形成重要支撑 [2] 消费市场与内需表现 - 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5%,比上年全年提升9.0个百分点,继续发挥经济增长主引擎作用 [2] - 今年分四批向地方下达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 [2] - 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已突破830万,相当于每天有超3万人申请换新车 [2] - 前三季度高能效等级家电、智能家电零售额持续高速增长 [2] 就业物价与市场信心 - 前三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与上半年持平 [2] - 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0.6%,其中9月份上涨1.0%,涨幅连续5个月扩大 [2] - 服务消费潜能加速释放,商品消费以质取胜进一步加速了国内消费需求 [2]
全球首艘醇氢电动集散两用船在上海港首航 为全球船舶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央广网· 2025-10-21 08:53
船舶技术与性能 - 全球首艘甲醇电动集散两用船“远醇001”号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开创内河绿色航运应用新模式[1] - 船舶融合液态新能源动力与智能控制技术,载重1500吨,最大可装载64个标准集装箱[1] - 动力系统实现甲醇清洁能源和锂电储能高效协同,仅需配备516.0kWh电池,相比同米段船舶需超4000kWh电池,购置成本大幅下降[1] 运营与经济性 - 船舶续航能力更强,覆盖范围可从上海直达湖北宜昌[1] - 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续航成本和使用成本均优于传统柴油船[1]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该船成功首航标志着内河航运新能源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为全球航运业绿色转型提供新路径[1] - 后续将推动船舶使用绿色甲醇,以实现真正的零排放[1]
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超1800万个
央广网· 2025-10-21 08:53
充电基础设施总体规模 - 截至今年9月底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到1806.3万个 同比增长54.5% [1] 充电技术发展 - 超充技术可实现充电5分钟补能200公里以上 [1] - 换电服务最快3分钟完成换电 被形容为"移动充电宝" [1] - 超级充项目可覆盖6个车位 显著提升景区充电保障能力 [2] 公共充电网络布局优化 - 构建"公共停车场+居民小区+道路沿线"多元覆盖网络 [1] - 已完成新建或改建停车场32个 新增停车位867个 其中新能源充电桩车位451个 [1] - 形成"15分钟充电圈"的初步格局 [1] 农村及县域充电设施覆盖 - 目前中国97%的县城以及80%的乡镇已配建公共充电设施 [2] - 各地多措并举破解农村充电难问题 以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 [2] 具体示范站点容量 - 某绿色低碳车网互动充放电示范站全面投运后 充电车位将达到54个 可保障50余台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 [1]
哈马斯称解除武装“已被提上议程” 以色列称将打击以军控制区内的哈马斯人员
央广网· 2025-10-21 08:38
以色列国防部长20日表示,所有在加沙地带以色列控制区域内的哈马斯武装人员,必须立即撤离。 任何留在该区域的人将成为攻击目标。 央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总台记者20日 了解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代表团正在埃及开罗讨论加沙停火协议的下一阶段。哈马 斯方面指出,哈马斯解除武装的有关议题"已被提上议程",但必须通过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达成共识和 深入对话来实现。如果就加沙地带治理达成共识,哈马斯将支持任何政治派别管理加沙地带。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20日发表声明称,以军过去24小时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共导致57名巴勒斯坦人 死亡、158人受伤。 ...
各地备战新雪季 “冰雪+”焕新以待迎客来
央广网· 2025-10-21 08:38
央广网北京10月2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雪季即将到 来,各冰雪胜地多维度推进筹备工作,期待带动更多人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连日来,冬奥小城河北张家口崇礼各大滑雪场同步开启造雪模式。 在富龙滑雪场,工作人员正紧锣密鼓筹备。雪具大厅内,数十套雪具雪鞋已完成清洁保养、整齐收 纳;户外场地中,造雪设备正式开启造雪。 随着新雪季临近,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一处滑雪场,从雪具保养到设施检修,全链条推进准备工作, 设施维护与服务升级也在积极推进。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设计研发部部长丛配玉:即将启用的20万立方米存冰,是我们历年来储存最多的 一次,目前看这些冰的质量都很好,出冰量较往年也会有提升。我们很快就能进行冰景搭建了。 雪场副总经理邹中桥:我们目前已经完成了全山雪道防护系统的检修和更换,正在开展索道检修和 年检,开机造雪,尽快呈现出我们雪季的经营状态。 据了解,今冬第二十七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面积继续扩大,为历届之最。 崇礼其他雪场也一片繁忙景象,当地一家国际旅游度假区运营总经理张东旭:已经把所有的雪炮铺 设到了我们即将开放的雪道上面,然后对缆车设备、造雪设施,包括压雪设施都已经做了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