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

搜索文档
基层干部要成为AI时代的“驾驭者”而非“依赖者”
杭州日报· 2025-06-20 11:21
AI技术在基层治理中的应用 - 萧山区社会治理中心接入Deepseek大模型推出网格AI智能助手 实现基层治理智能化 [1] - 杭州推出"AI网格管家" 实现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服务模式转变 [1] - 深圳部署70名"数智员工" 实现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 审核时间缩短90% 错误率控制在5%以内 [1] - 全国超400个县区开展农业AI技术试点 推动生产成本降低15%以上 [1] 人机协同治理模式创新 - AI可快速调取政策条文但无法理解群众情感需求 需结合人工判断特殊情境 [2] - 基层干部需平衡技术应用与实地调研 既要掌握无人机等技术更要保持"沾泥土""察民情"的工作方式 [2] - 强调"键盘敲击声与田间脚步声共鸣" 通过AI节省的时间应用于创造实际业绩 [2]
文化强村 “群英”荟萃
杭州日报· 2025-06-20 11:21
乡村振兴战略 - 群英村发布"文化强村"三年行动暨打造"青年向往之村"行动 通过文化赋能探索特色乡村振兴路径 [1] - 该村以村企融合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从围垦移民村转型为知名幸福村 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荣盛集团3000余名员工及家属定居 [1] - 行动聚焦四大方向:优化村域环境与文化空间 深耕围垦文化与文旅融合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清廉文化与文明乡风 [1] 文化品牌建设 - 群英村已获省善治示范村、省3A级景区村等多项荣誉 并举办首届杭州乡村诗会 诗人评价其兼具围垦精神与改革开放成果的创作素材 [1] - 益农镇以群英村为样板推进文化强镇建设 目标创建全国文明镇 通过文明与文化双轮驱动支撑经济社会发展 [2] 青年创业生态 - 同步启动"青年向往之村"计划 将建设数字农业实验室、直播电商基地等创业场景 吸引青年参与乡村建设 [2] - 以优秀家风、民风、村风为载体 结合村企党建优势搭建青年创新创业舞台 [1]
夏至西湖非遗集市限时开启 带你沉浸式解锁千年文化消夏方式
杭州日报· 2025-06-20 11:10
杭州西湖日非遗活动 - 6月24日为杭州西湖日 西湖景区将举办文化系列活动 今年预热活动包括6月21日的非遗集市[2] - 非遗集市主题为"西子四时有声·夏至篇" 地点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党群服务中心罗马广场 活动时间为10:00-16:00[2][5] - 集市将展示多项杭州非遗项目 包括杭剧表演 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 挑花边 珠绣等传统工艺[2] 杭剧表演 - 杭剧是杭州独有地方戏 本次集市将上演经典唱段 表演时间为10:30-10:50[2] - 杭剧名家范静波 王静艺将登台表演 观众可参与即兴演唱互动[2] 非遗体验项目 - 提供消暑漆扇制作体验 以扇子为载体 采用漆艺技法 可免费参与但数量有限[2] - 设置古法非遗搓药丸体验 展示传统制药工艺[3] - 可学习多项非遗技艺 包括传统插花艺术 楼外楼传统菜肴烹制 西湖茶点制作等[2] 特色饮食 - 提供省中医院减脂解暑乌梅汤免费品尝[3] - 推出非遗扭扭糖和印糕等传统小吃 印糕具有细糯柔软口感[3] 互动活动 - 设置"青蛇""白蛇"角色互动 参与者对出夏日主题诗词可获得非遗小礼品[3] - 活动打造"非遗西子"概念 融合饮食 工艺 戏曲等多元文化体验[3]
@全市9.5万名中考生 考场外有个特别的女孩在为你加油
杭州日报· 2025-06-20 11:10
教育行业 - 杭州市澎诚中学为罕见病学生乐乐提供特殊支持 包括开放电梯 准备独立卫生间 并保留固定座位[6][7][8] - 班主任宋老师为乐乐定制复习计划 并组织同学学习照顾罕见病病人[7][8] - 学校师生对乐乐的关爱体现在开学大礼包 日常帮助以及精神鼓励等方面[7][8] 学生表现 - 乐乐虽患黏多糖贮积症 但学业表现优异 曾考取全班第六名 平时保持十几名的成绩[8] - 乐乐坚持参加期末考试 即使需要躺垫休息也坚持完成考试[8] - 乐乐自学绘画软件 展现出对新领域的探索精神[9] 社会影响 - 乐乐的故事促使同学们更加珍惜现有学习条件[8] - 乐乐通过手写信件和祝福语鼓励参加中考的9.5万名杭州考生[5][9] - 学校师生约定永久保留乐乐的座位 体现教育的人文关怀[8]
浙江树人学院多个专业招生有调整
杭州日报· 2025-06-20 11:10
毕业生发展 -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毕业生王家强从"学困生"逆袭至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凭借6篇高水平论文和优异专业成绩 [2] - 浙江树人学院近年涌现一批在竞赛 基层服务 升学深造等领域表现卓越的毕业生 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2] 学校综合实力 - 在2025软科中国民办高校排名主榜中位列第一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3] - 作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致力于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 [3] - 设立12个行业学院 包括浙江省首批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智慧康养产业学院" 拥有22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含1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实践教育基地 [3] 招生计划 - 2025年计划面向17省招生5555人 较去年增加105人 其中本科4955人 专科600人 [5] - 新增智能建造专业招生 恢复物流管理专业招生 停招新闻学等5个专业 [5] - 杭州校区招收树兰国际医学院 信息科技学院 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新生 其余学院新生在绍兴校区就读 [6] 学科与专业建设 - 学科涵盖8大门类 临床医学为省一流建设学科(A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为省一流建设学科(B类) [7] - 设有52个本科专业和8个专科专业 其中国家级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2个 国家特色本科专业1个 省重点本科专业4个 [7] - 临床医学专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郑树森领衔 2025届毕业生研究生录取率超55% [7] 创新创业教育 - 拥有"青创园" "众创空间"等双创实践孵化基地 30余个校外双创实践基地 [8] - 建设阶梯式创新创业课程群 实行"三导师"创业孵化指导机制 提供全链条式双创服务体系 [8] - 学生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金奖等多项国家级竞赛奖项 [8] 学生奖励与资助 - 设有国家奖学金 省政府奖学金 王家扬树人奖学金等多种类型奖学金 最高奖励达3万余元 [9] - 提供"学生平安保险" 绍兴校区学生可参加杭州市大学生医保 [9]
退役军人大学生迈入“新战场”
杭州日报· 2025-06-20 11:10
戎志班项目成果 - 戎志班毕业生在各类竞赛中获奖超170项 [1] - 2025届毕业生实现100%就业或升学,就业方向覆盖部队文职、自主创业、重点企业等多个领域 [1] - 戎志班已实现从市校共建向省市区多级联动的转变 [2] 暑期实践项目 -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设岗方案,构建"省—市—区—街道"四级联动平台 [2] - 组织学生深入一线参与社区治理、品牌建设、志愿服务等具体工作 [2] - 暑期实践项目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退役军人相关工作和服务 [2] 戎志基金 - 戎志基金由省、市、区三级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共同支持 [2] - 专项用于鼓励退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服务基层治理、参与课题研究与成果孵化 [2] - 基金助力探索"实践育人—成果转化—学科竞赛"融合路径 [2] 未来规划 -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将持续优化戎志班工作机制 [3] - 丰富戎志基金激励内涵,推动实践育人与服务平台深度融合 [3] - 激发退役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参与热情和创新潜力 [3] - 努力打造全国高校退役军人培养工作的"杭州样板" [3]
临平福利桥主跨钢梁精准就位 塘栖枇杷将添运输快道
杭州日报· 2025-06-20 11:10
桥梁建设进展 - 塘栖福利桥主跨浮吊作业圆满完成,标志着桥梁建设进入新阶段,主跨钢梁重达279吨 [2] - 新建桥梁采用"35米+80米+35米"钢拉索槽型梁结构,桥面宽度12米,显著改善老桥狭窄问题 [2] - 主跨钢梁吊装是项目关键节点,为后续桥面铺装和交安设施安装奠定基础 [2] 施工方案与技术 - 采用"拼装+浮吊"方案,综合杭州地区同类桥梁经验及专家意见 [2] - 制定《钢梁运输及安装专项施工方案》、应急预案和航道管制方案,进行全流程推演确保零误差 [2] - 联合设计、施工、监理及海事等多部门进行多轮方案论证 [2] 经济与社会效益 - 新建福利桥将成为运河两岸快捷通道,毗邻枇杷产地邵家坝村,解决鲜果运输效率问题 [3] - 桥梁提升通行能力,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3] - 项目负责人称其为"交通桥、发展桥、连心桥",将助推乡村振兴 [3] 项目后续计划 - 主桥钢梁架设完成后,工程将转入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施工阶段 [3]
全国首个音乐剧学院在杭成立!
杭州日报· 2025-06-20 11:10
音乐剧学院成立 - 全国首个音乐剧学院在浙江音乐学院揭牌,同步成立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剧中心,旨在构建"产学研创"特色的中国音乐剧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自主知识体系[1] - 音乐剧中心将通过"教学、创作、演出、研究、产业"五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全力打造中国音乐剧高地[1] - 行业面临制作成本高、票房压力大、复合型人才短缺等瓶颈,尤其缺乏集"教学实践、原创孵化、市场转化"于一体的全链条生态平台[1] 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音乐剧市场呈现强劲发展势头,成为文旅消费中独特风景线[1] - 中文原创音乐剧数量远超引进版,创制作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弘扬传统文化、呈现国风国潮的重要载体,尤其获得年轻观众青睐[1] 人才培养模式 - 著名音乐剧制作人李盾教授受聘为音乐剧学院筹建负责人及音乐剧中心艺术总监,提出"东方美学现代化表达"教学体系[2] - 学院将聚焦生产、表演、传播全产业链人才培养,与国内外顶尖剧院、制作机构及艺术团体展开合作[2] - 推行"原创制剧、开门办学"特色教学模式,以"项目制教学"为牵引,让学生全程参与原创剧目创作、排练、演出及推广等环节[2] - 依托学校在戏剧、作曲、舞蹈等领域学科优势,构建"表演-创作-制作"跨学科培养体系[2] - 2025级表演(歌舞剧)方向新生计划招录20人,同时启动音乐剧制作人、导演、作曲等专业研究生教育专业构建[2] 原创音乐剧发展 - 音乐剧中心将聚焦中国音乐剧学科体系建设核心命题,为原创音乐剧提供从剧本孵化、音乐创作到舞台呈现的全流程、专业化支持[2] - 计划每年举办国际音乐剧节和国际音乐剧论坛,根植于浙江"宋韵文化""越剧故里""良渚文明"等文化主题[3] - 联合国内外顶尖创作力量建立"中国故事原创实验室",每年孵化2-3部根植中华文化的原创音乐剧[3] - 李盾团队正与浙音创排原创音乐剧《春江花月夜》,讲述杭州故事[3] 产业生态构建 - 与国内一线剧院及百老汇、伦敦西区制作机构建立战略协作,打造"校园创排-国内巡演-国际交流"演出链条[3] - 同步开发衍生品市场,形成"创作-演出-产业"商业闭环[3] - 为优秀原创项目提供孵化资金,推动作品从校园走向市场[3] - 与社会机构合作开设"工作坊""特训营",通过引入真实商业项目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复合型音乐剧人才[3]
浙大-华数跨媒体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成立
杭州日报· 2025-06-20 11:10
校企合作与实验室成立 - 浙江大学与华数共同建设"跨媒体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于6月19日在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揭牌 [1] - 实验室目标为打造国家级标杆性项目,构建高水平开放型创新研究中心,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机制 [1] - 浙江大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领域研究成果丰硕 [1] - 华数集团作为大型国有文化企业,长期深耕"广电+文旅"融合赛道 [1] 战略意义与行业影响 - 实验室成立是浙江大学在文化科技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赋能产业发展的全新探索 [1] - 推动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 - 在国家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与浙江省深化文化建设"八项工程"背景下成立 [1] 华数集团的AI战略布局 - 华数将在"AI+"领域开启四大行动:"AI+新基建"夯实算力硬基座和数据软基座 [1] - "AI+新治理"加强政府现代化治理领域需求开发,拓广拓深AI场景应用 [1] - "AI+新视听"加强AI在电视大屏端创新应用,提升AIGC内容创作平台 [1] - "AI+新运营"赋能研发、运营、营销、服务全价值链条 [1] 实验室研究方向 - 围绕模型数据与知识构建、跨媒体大模型研发、平台与应用服务技术、场景驱动和虚实融合、法律法规与安全保障技术五大任务 [2] - 开展跨媒体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 [2] - 研发端到端覆盖图像、视频、3D、音频等跨媒体文化大模型的架构和训练技术 [2] - 实现管理赋能和产业赋能 [2]
秋溢路, “溢”出场景智变
杭州日报· 2025-06-20 10:49
人工智能赋能零售行业 - 食方科技AI电子秤在物美超市的应用简化了生鲜蔬果称重结算流程,为超市节省6000万元/年成本 [2] - 该公司AI零售识别系统覆盖全国数十万台智能结算终端,如高校食堂场景 [6] - 正在研发AI烤箱、AI冰箱、高光谱暗箱等产品,其中高光谱技术可为人参等中药材提供数字化溯源 [6] 秋溢路数字产业生态 - 道路两侧聚集19座科技园区,培育5家上市企业、185家规上企业、20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 -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再到人工智能的产业升级路径,代表企业包括阿里巴巴、网易、食方科技等 [4][5] - 网易伏羲实验室通过大模型技术革新游戏AI队友系统,工业大模型已在多地搅拌站应用,预计降低合作方30%成本 [7] 跨行业AI技术融合 - 柏熠科技利用AI提升测序自动化能力,产品覆盖疾控中心、海关等场景,五年内实现20倍增长 [8] - 乐其集团推出虚拟主播应用于品牌直播间,询声医学探索声学AI模型 [9] - 食方科技董事长指出AI合作意愿显著提升,从早期厂商拒接到当前主动寻求合作 [9] 企业技术研发进展 - 食方科技联合北航成立全球首个食物智能计算实验室,过去5年保持30%+年增长率 [6] - 柏熠科技AI测序项目已进入测试阶段,受益于开源生态加速研发 [8] - 网易工业大模型实现装载机器人改造,形成规模化应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