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杭州构筑多层次红色精神传播矩阵
杭州日报· 2025-06-20 10:45
红色文化传承 - 红船精神提出20周年 包含首创 奋斗 奉献三大精神内涵 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 [3][4] - 杭州现存386处红色资源 包括革命遗址 纪念馆等 2011年以来已补助修缮100个项目 [7] - 杭州党史馆开馆十年累计接待超300万人次 牵头成立红色博物馆联盟整合全市资源 [6] 红色教育创新 - 数字化手段广泛应用 如省委机关旧址陈列室通过技术还原历史文件 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设置互动浮雕墙 [6] - "声音里的红色档案"活动培育百名志愿讲解员 音频二维码实现永久展示 [10] - 推出红色资源小程序 设计卡通形象"杭小红/杭小源" 以青春化方式传播文化 [11] 红色活动矩阵 - 开展"红色护照打卡""地铁红色专列"等系列活动 构建多层次传播体系 [12] - 青年宣讲团采用脱口秀形式 讲述下姜村蜕变等案例 覆盖高校群体 [11] - 社区老党员返校开展"红巷思政课" 以亲身经历诠释精神内涵 [9] 资源保护举措 - 立法保护与数字赋能双轨并行 推动红色遗迹系统性修缮 [13] - 跨区域联动保护 覆盖上城 萧山 淳安等6个区县代表性遗址 [7] - 编制《杭州市红色资源打卡指南》 形成标准化推广模式 [12]
大和平商圈政企协同跑出创新“加速度”
杭州日报· 2025-06-20 10:44
文晖街道营商环境 - 文晖街道通过两个商务社区一站式解决企业选址、人才招聘、基础设施等需求,并打造"引才—留才—用才"生态圈 [1] - 全面落实拱墅区"1+4+N"产业政策,设立专窗服务实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 [1] - 地理位置优越,和平广场是杭州交通中心之一,适合作为企业总部所在地 [1] 浙江中博美家科技发展历程 - 公司2003年成立于绍兴路和平会展中心,从3人装修工作室发展为2000多名员工的科技公司 [2] - 2023年落地中博生活新零售项目,以装修为流量入口统筹生活方式相关产业 [2] - 坚持环保家装理念,覆盖设计、选材、施工等全链条,定位"生活方式运营商" [2] 文晖街道产业转型与经济表现 - 产业形态从工业转向现代商贸、新制造、生命健康、数字经济,大和平商圈发展强劲 [3] - 2023年一季度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全区第一,社零总额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区第二 [3] - 杭州嘉里城、财富武林等在建项目推进,商务楼宇加速建设 [3] 区域历史与产业基础 - 文晖街道是杭州工业发源地之一,杭氧、杭锅等企业曾主导产业发展 [2] - 20世纪90年代起吸引"创一代"入驻,和平饭店等商业标志塑造区域品牌 [2]
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
杭州日报· 2025-06-20 10:44
道德模范评选活动 - 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于6月18日晚举行,共表彰20位模范人物 [1] - 活动分为"和谐·最美之城"、"大爱·星火之炬"、"坚守·担当之脊"、"奋进·弄潮之势"四个主题组别 [1] - 自2005年首届评选以来,该活动已累计选树210余例模范典型 [2] 和谐·最美之城组 - "骑手导师"黄晓琴通过爱心行动传递城市温度 [1] - 护理专家曹媛专注于为认知症老人提供温暖照护 [1] - 宋桂英通过万次康复训练帮助听障女儿改善生活 [1] - 周益萍自费打造公益书屋服务乡村儿童阅读需求 [1] - 董六娟24年坚持履行家庭责任 [1] 大爱·星火之炬组 - 文物守护者沈正志扎根基层40年保护历史文脉 [1] - "月光妈妈"高玲英长期帮扶高原地区儿童成长 [1] - 公益"大家长"汪海涛持续开展慈善活动 [1] - "00后"保安田超见义勇为夺刀救人 [1] - 税务工作者严斌勇斗持刀歹徒 [1] 坚守·担当之脊组 - "80后"守山人郭瑞运用科技手段保护生态环境 [2] - 教育工作者来燕红跨区域传播知识 [2] - 医生江元在雪域高原提供医疗服务 [2] - 刑侦专家陈岩翔万里追凶维护正义 [2] - 消防员陈有钱在抢险救援中展现担当 [2] 奋进·弄潮之势组 - 科技专家隋永枫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助力国家重器发展 [2] - 技术专家谭治平开发助残技术帮助听障人士 [2] - 国家级参茸鉴定师杨仲英传承中医药文化 [2] - 制茶大师欧阳立明提升茶叶品质带动茶农致富 [2] - 数据工程师郭百岭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 [2] 活动影响 - 模范事迹转化为市民崇德向善的实际行动 [2] - 20年来持续塑造城市道德地标和文明形象 [2]
谭治平:打破西方垄断,“中国耳蜗”杭州造
杭州日报· 2025-06-20 10:44
公司发展 - 城西科创大走廊每个工作日新增80家企业,公司是其中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 - 公司专注于神经电子类医疗器械研发,成功打破西方国家技术垄断[2] - 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耳蜗在2011年8月19日获得国家药监局器械证书,成为中国唯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市场规模化销售的人工耳蜗企业[7] - 公司人工耳蜗已销往30多个国家及地区,市场占有率达到全球第三(国产品牌中全球第一)[10] - 公司产品从一代"晨星"发展到四代"清听",第八代全植入式人工耳蜗已进入麦克风调试阶段[8] 技术突破 - 公司技术负责人成功设计出只有头发丝四分之一粗细的电极丝,24根引线与针脚可靠相连[2] - 公司研发的世界首创马鞍形电极打破西方技术垄断[2] - 人工耳蜗刺激器焊接后的水汽泄漏标准比国际标准严格50倍[4] - 公司自主研发的24导人工耳蜗电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6] - 耳蜗电极触点直径从0.72毫米精细至0.35毫米[7] - 公司拥有59件授权专利,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8件、国际发明专利1件[9] 产品与市场 - 公司人工耳蜗最初定价7.8万元,是进口产品价格的三分之一[10] - 产品纳入全国部分省市集采后,在浙江个人仅需支付1.85万元[10] - 公司每年能为中国老百姓节省数十亿元[10] - 公司已帮助2万多名听障患者回到有声世界[10] 研发与创新 - 公司不断开拓国内材料供应链,人工耳蜗国产化原材料程度近90%[11] - 公司与浙大材料系合作突破液态硅胶"卡脖子"问题[11] - 公司培养出39名技术骨干,工作室获"杭州市模具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9] 行业影响 - 中国是世界上听力障碍患者最多的国家,听障人群高达2780万人[6] - 国内重度到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612万人,人工耳蜗干预率不到1%[6] - 公司产品迫使进口品牌大幅下调价格[10]
“AI+制造” 萧山如何探索“最优解”
杭州日报· 2025-06-20 10:42
AI赋能新型工业化应用 企业实践 - 杭州帝凯工业布引入AI验布机替代传统人工抽检 人工检出率仅50%而设备可24小时运作且准确率超90% 人力成本减少30%-40% [5][7] - AI验布机瑕疵识别种类从13种扩展至20余种 并部署国产算力服务器DeepSeek应用 实现销售、库存等多平台数据整合分析 [8] - 兆丰机电、水木物联等企业分别在刀具瑕疵检测、印染工艺优化等领域探索AI应用 形成跨行业解决方案集群 [8] 政府推动 - 萧山区召集8家制造业企业与9家AI服务商共建应用场景 计划打造可复制推广的行业模板以消除企业对AI"动态模糊性"的顾虑 [9] - 杭州市政策明确支持萧山发展智能制造等融合型产业 区政府每年安排5000万元"算力券" 单企业最高可申领100万元 [10][11] - 通过"揭榜挂帅"、"双向编制池"等机制构建政策-数据-产学研协同生态 加速AI技术落地 [11] 专家建议 - 当前瓶颈在于复合型AI人才短缺 需创新"人才共享"机制促进学术与产业对接 [12] - 建议设立专项基金激励试点 建设工业公共数据语料库 推动算力普惠共享降低应用成本 [12]
桐庐:分水镇农文旅融合玩出新“丰”景
杭州日报· 2025-06-20 10:42
农业科技与创新 - 盛杉农业引入日本拉飞南瓜原种100粒,通过科技种植实现5.5万株水果南瓜离地悬垂,单株产量逼近40个 [6] - 水果南瓜糖度高且膳食纤维含量远超普通南瓜,深加工产品包括固体饮料和口服液,已打入养生保健市场 [6] - 2023年水果南瓜预计基础产量70万斤,若天气条件良好可达120万斤,利润有望突破千万元 [6] 合作模式与产业扩张 - 盛杉农业与村集体采用"公司+村集体"合作模式,村集体以土地入股,公司提供种子、技术指导并包销产品 [7] - 通过"保底收购+分红机制"确保村集体稳定受益,合作范围已扩展至横村镇、江南镇及省外基地 [7] 云订单与认养经济 - 盛村村云湖果园采用"鲜果直销"模式,客户线上下单后次日即可收货,2023年桃子和西瓜预计为村集体增收十余万元 [8] - 果园推出"托管式认养"服务,最低99元/年可享受低价鲜果和免费采摘,配套露营、研学等服务吸引团建客户 [8] - 4年来果园接待研学团上百批次,新增露营基地和特色打卡点进一步提升了吸引力 [8] 农文旅融合 - 盛村村计划整合霞客文化IP,将霞客古道、古人类文化遗址等历史景观与现代休闲设施结合,打造整村文旅布局 [9] - 分水镇以特色产业为核心,推动乡土资源在产业链上活化,实现乡村共富的可持续发展 [9]
刘非赴萧山区调研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6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萧山区充分发挥制造业基础优势,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1] - 长龙航空加快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项目建设,做强航空运输物流、服务贸易、智能制造等核心业务[3] - 科百特过滤器材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发挥链主型企业作用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3]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 梅林村深化和美乡村建设,探索乡村片区组团发展新模式推进"五个振兴"[2] - 传化集团通过"政企村农"多主体共建模式带动谢家、径游、安山三村共同富裕[2] - 支持企业探索"科创+农创"协同路径,为缩小城乡差距提供可复制经验[2] 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 - 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聚焦前沿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赋能制造业[3] - 云尖信息技术公司参与打造"中国视谷",集聚高端要素构建视觉智能产业集群[3] - 推动"两新"深度融合(新科技与新兴产业),抢占产业制高点[3] 重大项目建设 - 长龙·国际航空再制造中心列入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重点项目[3] - 地方政府高质高效推进项目落地,支持企业抢抓发展机遇[3]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文章精神 研究部署建设教育强市和学习教育指导督导等工作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6
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 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发展,提升教育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守牢教育公平底线 [2] - 扎实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 [2] 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 全面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部署,创新协作机制,提升协作质效 [2] - 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加大山海协作、区县协作、联乡结村等工作力度,支持市域西部区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2] - 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农民致富,走好共同富裕路 [2]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 主动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国家战略,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 [3] - 推进科技协同创新,提升协同开放水平,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3] - 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打造长三角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 [3] 党政机关作风建设 - 推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深入领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坚决落实各项规定 [4] - 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反对铺张浪费 [4]
刘非看望全国道德模范和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代表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6
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 杭州市连续五届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桐庐县和建德市也再次获得该称号 [4] - 18个村镇 16个单位 3户家庭 2所学校新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单位 家庭 校园 [4] - 2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4] 精神文明建设部署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 加快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溯源铸魂传播新高地 [3] - 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 深化"浙江有礼·最美杭州"市域文明新实践 [3] - 统筹推进文明培育 文明实践 文明创建 统筹城乡精神文明建设 [3] 道德模范活动 - 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正式发布 [4] - 启动"最美杭州 桂在你我"城市正能量点赞项目 [4] - 市领导出席发布仪式 [4]
文新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投用
杭州日报· 2025-06-19 10:31
适老化改造样板间活动 - 西湖区文新街道竞舟社区举办适老化改造样板间参观活动,吸引众多老年居民参与[3] - 样板间展示72小时内完成翻新的先进技术,打消老年人对改造过程的顾虑[3] - 现场实景展示让老年人直观了解改造效果,获得张奶奶等居民好评[3] 幸福荟·文新臻享中心 - 文新街道打造西湖区首家社区嵌入式老年人服务综合体,破解"养老难"问题[3][4] - 中心构建"医康养护"四大基础功能和"学购文娱"四大拓展功能[4] - 设立七大特色场景,提供一站式养老生活解决方案[4] 中心特色服务 - 配备社区卫生服务站,提供全科、中医、检验和药房服务,实现"线上问诊+线下诊疗"[4] - 设立康复辅具租赁点,提供5大类31小类辅具产品[4] - 创新"坐享幸福"爬楼机项目解决老旧小区上下楼难题[4] - AI场景体验空间配备智能监测设备和陪聊机器人[4] 文新街道养老现状 - 街道60岁以上老人占比近19%,80岁以上高龄老人超2500人[4] - 2017年成立专业养老机构探索服务模式创新[4] - 2024年在阳光社区成立银发经济场景创新促进中心[4] - 与文新臻享中心形成东西呼应格局,全面覆盖辖区老人需求[4] 银发经济合作 - 引入浙江绿居智装、戴恩医疗、咪咕数媒等银发经济企业[5] - 搭建银发产业发展平台,持续优化合作与管理[5] - 建立服务评价体系动态调整服务方向,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生态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