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古脉新燃,吴越星火天目翠——擘画临安文旅融合新图景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57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9月22日—27日在杭州举办 这是该顶级生态大会首次在亚太地区举办 [1] - 天目山—清凉峰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将作为杭州生态文明建设样本 接受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调研考察 [1] 吴越文化博物馆 - 吴越文化博物馆展览"吴越千秋"获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优胜奖 该奖项被誉为文博界"奥斯卡奖" [1] - 博物馆展陈面积6500平方米 拥有350件文物 其中一级文物150件 大部分为首次亮相 [2][3] - 秘色瓷为博物馆核心展品 拥有全国最多、等级最高的秘色瓷 包括三件镇馆之宝 [3][4] - 秘色瓷褐彩云纹熏炉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 [4] - 博物馆自去年10月开放以来接待游客30万人次 单日最高达4500人次(限流) [4] 吴越文化公园 - 公园由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设计 借鉴宋画"半边山水"构图 融入夯土块石墙等本地元素 [2] - 公园集博物馆、非遗体验、商业配套于一体 包含闲云堂、非遗体验中心、吾悦餐厅等设施 [4] - 文创品牌"吴越信物"推出四大系列产品 其中陌上花系列五一和端午销量达100余件 [5] - 五一与端午期间文创产品总销售额近10万元 [5] 天目山文化 - 天目山1996年被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拥有多项世界之最植物资源 [6] - 天目山具有近2000年道教、1700年佛教、1500年儒学历史 [6] - 临安正在打造天目山系统化文化谱系 包含生态、名人、茶盏等多元文化 [6] - 天目窑遗址群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成立技术研发中心 [7] - 天目古窑艺术馆展示1000多平方米天目窑展品 [7] 文旅项目发展 - "花田里·悟家训"研学项目年初启动 已接待5000余人次 [9] - 天目山镇去年接待游客175万人次 旅游收入达1.8亿元 [10] - 临安推进"一廊三圈十八景"全域景区建设 打造"天目叠翠 吴越千年"文旅品牌 [11]
“杭州赛会之城”基金正式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57
基金概况 - 杭州赛会之城基金由杭州商旅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浙商创投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市体育产业发展集团共同发起,首期规模1亿元 [1] - 基金旨在激发区域内赛会、消费板块企业创新活力,打造杭州赛会生态圈 [1] - 基金将深耕大消费赛道(含体育、会展等领域),搭建资本方、被投标的、合作伙伴间的合作平台 [2] 战略合作与目标 - 浙商创投与商旅金投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深度合作推动基金发展与产业升级 [1] - 基金秉持"价值投资、稳健运营、长期共赢"原则,实现长期稳定合作共赢 [2] - 基金目标为赋能大消费产业(涵盖体育、会展等领域)协同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 行业影响与城市发展 - 基金成立是推动"体育会展"消费板块联动、促进产业升级、提升杭州城市形象的关键一步 [1] - 未来将依托杭州赛事资源优势,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助力打造国际赛事目的地 [1] - 基金展现出金融与赛会产业深度融合的潜力,为国际"赛""会"之城建设提供战略支持 [2]
百余名海外名校博士来杭参访、求职、对接创业项目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57
杭州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 - 杭州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合作对接会 吸引百余名来自麻省理工学院 剑桥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顶尖高校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参与 [1] - 杭州组织92家单位参与对接会 包括五大产业生态圈企业 博士后工作站建站单位 科研院所 留学人员创业园等 分为"人才招募港""西湖新十景""博士直通车"和"项目孵化器"等功能展区 [1] - 生物医药领域人才与中国科学院杭州医学研究所 良渚实验室等机构匹配度较高 [1] 企业与人才对接成效 - 五八智能招聘负责人表示接触到以往难以遇到的海外高层次博士人才 其中利物浦大学博士与岗位匹配度高 具备技术过硬和成果转化快的特点 [2] - 杭州西湖海思留学人员创业园依托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建立 创立一年半已孵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获评市级留学人员创业园 [2] - 创业园为人才提供双重支持:推荐至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申请产业教授 同时提供创业项目孵化服务 [2] 杭州人才政策与成果 - 杭州每年6月20日举办"百名海外博士杭州行"活动 并配套开展"创客同学会"创新创业交流研习班 "创客彩虹桥"项目对接 留学人才皮划艇友谊赛等活动 [2] - 中国留荷学生学者联合会调研显示 杭州成为留荷学生归国重要目的地 越来越多欧洲留学生主动了解杭州就业创业机遇 [3] - 截至2024年底 杭州已聚集8.9万名留学人员 连续14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3]
钱塘用“耐心资本”投资未来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57
钱塘产业基金概况 - 钱塘和达产业基金采用"母基金+子基金"模式运作 合作总规模已超450亿元 投资区内企业266家次 [1] - 投中6家境内外上市企业(包括零跑汽车、九源基因)和71家(准)独角兽企业 [1] - 成立8年来助力高科技产品持续涌现 [1] 基金投资案例 - 向海昶生物累计投资7900万元 支持其小核酸药物递送技术研发 注射用紫杉醇已进入拉美等近40个国家市场 [1] - 向康霖生物A轮投资1亿元(占融资总额1.5亿元的67%) 其KL003细胞注射液已治愈数十例地中海贫血症患者 治疗成本显著低于国际竞品 [1] - 协助康霖生物获得800万元专精特新担保贷 [1] 基金矩阵架构 - 包含7只专注优势产业(车药芯化航)的非定向基金和6只重大项目招引定向基金 实现全产业生命周期覆盖 [2] - 设有管理子基金和合作子基金 其中管理子基金曾帮助天镜生物完成超5亿元C1轮融资 促成10余轮投资对接 [2] 被投企业发展 - 天镜生物在融资后实现资产重组 生长激素管线与菲泽妥单抗已提交上市申请 尤莱利单抗与赛诺菲达成战略合作 [2] 基金运营策略 - 持续聚焦硬科技领域 坚持长周期投资 提高容错率 通过市场化手段加速区内企业成长 [2]
阿里中心·西湖开园 打造AI创新创业新场景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57
值得一提的是,为降低创业门槛,阿里中心·西湖还特地为创业者、初创企业推出灵活办公空间"亲 橙空间",提供从单个工位到企业定制化办公的解决方案,并配套路演厅、报告厅、培训教室等设 施。"很多初创团队可能仅有一两个人,空间内最少可以单租1个工位,每个月租金1000元,此类可出租 工位一共有87个,匹配需求不同的创业团队。"该空间负责人媛帅说,试运行期间租金一律9折。 此外,园区还联合古荡街道及西溪谷管委会打造了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集成投融路演、政策资 源、专家智库、技术模型、业务场景、产业社群等服务,全生命周期陪伴企业成长。 阿里中心·西湖所在的西溪谷,是西湖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拥有西湖景区与西溪湿地"双西"区 位优势。近年来,西溪谷重点布局金融科技、平台经济、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赛道,打造"平台经济第 一谷",加速高新技术企业、科创人才集聚,打造高品质的企业成长"孵化器""加速器"和总部经济集聚 区。"此次阿里中心·西湖落地,我们努力将其打造成典型的场景创新生态平台,让西溪谷成为更多企业 成长的牧场和逐梦的港湾。"西溪谷管委会主要负责人说。 近日,位于杭州西溪路的阿里中心·西湖正式开园。作为西湖区重点打造的AI ...
浙江理工大学发布本科招生计划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05
学校发展策略 - 校长提出"45度蓄势待发"理念,倡导平衡发展而非极端内卷或躺平 [2] - 学校近年实现高质量发展,包括第五轮学科评估突破、获国家级科研教学奖项、入选省"双一流196工程" [2] - 形成"三校区一中心"新格局,发展为多学科协调的省重点高校 [3] 学科建设与科研实力 - 纺织学科与工程学科位居全国头部,自主培养中国工程院院士 [3] - 以纺织为核心延伸至机械、材料、服装、设计等领域,专业特色鲜明 [3] - 累计获18项国家科技大奖,为千余家企业解决数千项技术难题 [3] - ESI全球排名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位居前2‰,植物学与动物学等进入前1% [7] 招生与培养计划 - 2025年招生4800人(同比增100人),浙江省内普高计划增230余人,艺术类省内增120人 [6] - 启新卓越实验班扩招至60人(同比增40人),含4个创新班,由院士及国家级人才团队领衔 [6] - 提供6次转专业机会,文理科可互转,艺术类及中外合作专业除外 [8] 就业与升学表现 - 近3年本科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6%,就业企业包括海康威视、美的集团等知名公司 [9] - 深造率约37%,国内升学中近半数进入"双一流"高校及中科院等机构 [9] 创新创业教育 - 培养大量创新型企业家,如宇树科技创始人曾获学校"新苗计划"资助 [4] - 建立"三创"培养体系,竞赛、科研等成果可兑换学分,全专业覆盖省级竞赛 [4]
浙江科技大学扩招1000多人 浙江考生有重大利好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05
国际化办学 - 公司2025届毕业典礼共有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4255名本科毕业生和698名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 [2] - 公司迎来对德合作40周年,近期与德国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等7所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3] - 公司与德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183所境外高校签订237项合作项目,国际化水平居浙江省硕博授权高校第3位 [3] 学科建设与招生计划 - 2025年招生总计划近6000人,较2024年增加1000多人,增量主要投放在浙江省数字经济相关专业 [5] - 新增机器人工程(卓越创新班)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其中机器人工程班为浙江省首批重点机器人现代产业学院项目 [7] - 开设12个全英文本科专业,包括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为全省全英文专业最多的高校之一 [7] 学生培养与就业 - 设立"卓越学子"奖学金(每人3万元/年)等多项奖学金,近5年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3200余项 [8] - 近3年资助家庭困难学生3万多人次,累计金额约5000万元 [8] - 2024届毕业生升学率25.64%,近3年就业率超95%,2020届毕业生3年后平均薪资居全省前十 [9] 基础设施与战略发展 - 安吉校区二期、中德科创中心等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4] - 以申博"一号工程"牵引学科登峰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实力 [4]
杭州市智能建造创新周6月23日启动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05
智能建造技术应用 - 杭州在萧政储出【2021】33号地块二期项目中应用"天工"空中造楼机,实现215米高塔楼封闭式一体化施工,提升效率 [3] - BIM技术在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院项目中解决2.8万吨钢结构受力模拟难题,确保施工稳定性 [4] - 科技文化中心项目采用BIM智能支吊架设计,实现工厂预制与现场组装,缩短施工时间 [5] 智能建造试点与成果 - 杭州首批37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涵盖医疗、交通等多领域,7个项目入选浙江省试点,11项技术产品入选省案例,数量全省第一 [3] - 浙江建工、中电建华东院、东南网架获评浙江省首批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占全省15家中的3家 [6] - 中电建华东院鸾图协同平台提升设计效率25%,错误率降低60%,实现100%国产化替代;东南网架AI+BIM系统提升生产效率25% [6]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发展 - 杭州工地应用5G无人塔吊、喷涂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设备,具备高质量、高安全性优势 [8] - 浙江建投智能建造工程公司成立,聚焦建筑机器人研发,已部署35项自动化设备如升降机、测量机器人等 [8] - 计划推广"机器人+BIM+数字化"作业模式,突破传统建造局限 [9] 行业活动与未来规划 - 2025杭州市智能建造创新周将于6月23日启动,展示新工艺、装备及模式,并设机器人互动区 [2][8] - 活动包括科普观摩与项目实地参观,覆盖白马湖会展中心及多个代表项目 [10] - 杭州将以科技创新推动建筑业向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 [7][9]
杭德市域铁路首列车正式下线
杭州日报· 2025-06-23 10:05
此外,记者获悉,杭州地铁10号线三期工程仁和站至仁和北站区间左线盾构日前顺利始发,项目建 设迈入盾构施工新阶段。 杭州地铁10号线三期工程是连接10号线与杭德城际铁路的关键线路,起于仁和南站,终于仁和北站 (不含)。线路全长约4.2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座,设计时速120公里。此次盾构始发的仁 和站至仁和北站区间隧道全长1903米,是该工程的重要控制性节点之一。该区间采用两台直径为6.98米 的土压平衡盾构机"仁和号"进行掘进施工。 作为浙江省重点项目,杭德市域铁路连接杭州市余杭区(仁和北站)和湖州市德清县(德清高铁 站),全长25.6公里,共设9座车站(仁和北站、八字桥站、下渚湖站、地信小镇站、莫干山高新区 站、千秋广场站、体育中心站、浙工大站、德清高铁站),建成通车后将与杭州地铁10号线贯通运营, 实现德清与杭州中心城区60分钟内通达。 目前杭州地铁集团旗下的杭铁运营管理(德清)有限公司已开始对杭德市域铁路启动运营招聘,杭 德线高架段也进入铺轨阶段。 6月20日,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声响起,杭德市域铁路首列车从杭州中车车辆有限公司缓缓驶出, 这标志着杭德市域铁路工程将进入车辆调试新阶段。 据悉,该列 ...
建德文化特派员书写乡村振兴多样“解法”
杭州日报· 2025-06-20 15:30
文化特派员制度成效 - 杭州市文化特派员入驻建德市下涯镇之江村一年后,该村从"摄影打卡地"升级为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1] - 建德市通过文化特派员制度推动"送文化—种文化—育文化—融文化"主线,实现优秀文化人才、项目和服务下沉[1] - 16名文化特派员带来16个项目,其中省级特派员陈云筹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主题影像创作大展入选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2024年度资助项目[1] 乡村文化发展模式创新 - 航头镇航川村与舟山市定海区干览镇新建村建立"山海协作"乡村文化发展共建模式[2] - 市级特派员张红引进动漫节分会场、"逆光飞翔"影像馆等项目,探索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2] - 李家镇推出"地质+文旅+教育研学"化石特色研学课程,吸引游客3万余人次,助力村集体增收60余万元[2]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举措 - 杨村桥镇融合T台训练、田园采摘、文创体验等内容打造特色乡村游活动,并通过直播带货、商超快闪拓展农产品销售[2] - 建德市文广旅体局将建立"需求库+资源库+项目库"联动机制,重点支持偏远乡村文化发展[2] - 建德市计划深化文化特派员"师带徒"模式,培育乡土文化人才,打造"建德标识"和"建德样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