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农村报
搜索文档
广东:秋粮丰收的底气,藏在灌区清流里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9:32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通过持续投入和现代化改造大中型灌区,显著提升了农田灌溉保障能力,为秋粮丰收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 [4][5][6][7] 灌区建设投入与成效 - 全省335处大中型灌区已为农田提供57.5亿立方米灌溉用水,有效提升1323.7万亩灌溉面积的用水保障率 [4][5] - 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由2020年的68%提升至目前的8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8,提前超额完成"十四五"0.535的控制目标 [6][7][8] - 2025年已落实省级及以上资金4.07亿元,推动39宗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实施后可新增恢复及改造灌溉面积81.31万亩 [12][13] 灌区现代化管理措施 - 联合编制《广东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提出"灌区下延,高标上接"思路,协同推动大中型灌区骨干工程与高标准农田建设 [14][15][16] - 完成全省335宗大中型灌区一张图绘制,实现与高标准农田一张图、国土"三调"等矢量数据的叠加,强化工程衔接 [18][19] - 自2022年底在全国率先开展大中型灌区管护评估工作,并于2024年3月正式印发评估办法,围绕四大核心板块设置量化评分指标 [21][22][23][24] 节水灌溉与信息化建设 - 在灌区现代化改造中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实施标准化、精细化管理和强化骨干水工程调度 [30][31][32] - 指导各地灌区积极开展节水灌溉、精准灌溉、智慧灌溉,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31][32] 典型案例成效 - 南雄盆地灌区运用信息化计量设施,截至9月底渠首累计引水3202.2万立方米,秋种晚稻插秧面积达27万亩,100%完成播种计划 [40][41][42][43] - 南雄灌区完成夏收早稻16万亩,总产约6.56万吨,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约3公斤,早稻亩均用水量375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493立方米 [44][45] - 灯塔盆地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总投资7.92亿元,新建改造渠道453.09公里,改造提升水库山塘187宗,灌溉保证率达90%以上,年可用于灌溉水量达2.08亿立方,满足20.41万亩设计灌溉面积需求 [49][50][51][52] - 韩江粤东灌区2025年春灌工作历时3个月,累计向灌区供水约87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3余万亩 [63][64] - 恩平西坑水库灌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渠首累计引水达3264.98万立方米,秋种晚稻插秧面积5.3万亩,夏收早稻5.3万亩,总产约1.98万吨,平均亩产较去年增加约4公斤,早稻亩均用水量329立方米,低于全市平均486立方米 [71][72][73][74]
朴实无华的大地红,甜在舌尖暖在心 | 汕尾“食”色·红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9:00
文章核心观点 - 甘薯在汕尾已从基础粮食发展为深加工产业,并通过价值链延伸成为带动地区增收的重要农产品 [5][6][7][15] 甘薯的消费与文化意义 - 甘薯是汕尾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物,常见于早餐、零食等多种消费场景 [2][3] - 甘薯被赋予文化象征意义,其质朴坚韧的特性与汕尾人民的奋斗精神相呼应 [11][12] 甘薯产业的加工与发展 - 汕尾将甘薯深加工为甘薯粉签、甘薯干、甘薯酒等多种产品,延伸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价值链 [5][6][7] - 小甘薯已发展成为大产业,成为带动老区人民增收的“金疙瘩” [15] - 产业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光芒,并激励着新一代进行创新探索 [14][15][16] 市场推广活动 - 计划于10月22日至24日在深圳食博会汕尾展团进行推广,邀请公众品尝甘薯产品 [25]
大好“食”机,无限商机!汕尾展团邀您来深圳食博会抢“鲜”机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7:04
展会基本信息 - 2025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将于10月22日-2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 [5][6] - 汕尾市将以“1+8+N”阵容参展,包括1个540平方米的综合展区、8大主题系列活动及N场企业自主展销 [7][8][9][10] 展品与产业展示 - 近20家水产、种植、畜牧等代表企业将带来百余种展品 [13][14] - 海洋板块重点展示“汕尾三鲜”(晨洲蚝、海鲡鱼、马鲛鱼)及其加工产品,并于10月23日下午举办海鲡鱼品鉴推介活动 [15][16][17][18] - 种植板块集中展示茶叶、甘薯、青梅、油柑、杨桃等特色产品,并于10月22日举办甘薯品鉴推介活动 [22][23] - 设立“圳品专区”,展示海丰油占米、大安蒜、上英蜜薯等获得认证的优质农特产品 [26][27][28] 文化体验活动 - 设置陆河客家擂茶非遗制作技艺体验区,由省级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观众可免费品尝并亲手体验 [34][35] - 展会期间将举行莲花山特色茶艺演出,供来宾品鉴 [38][39][40] - 安排英歌舞或渔歌表演团队在展区间巡游演出,展现海陆丰风情 [41][42] 商务对接与商业机会 - 展区内每家参展企业拥有专属展示空间,客商可现场品鉴、交流,并可通过风物地图一站式获取产品与企业信息 [49][50][51][52] - 展会期间将专门举办“2025汕尾特色农产品供需对接会”,设置水产、种植、畜牧、圳品四大专业洽谈区,采用“一对一”精准匹配模式 [54][55][56] - 对接会后将发放反馈表科学统计意向交易额,旨在搭建高效产销对接平台,助推汕尾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47][48][57]
锚定“十五五”:广东多举措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4:33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召开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总结“十四五”成果并规划“十五五”发展蓝图,目标是打造全国林业产业现代化先行省 [1][2][3][4][5] 产业发展现状与成果 - 2024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9416亿元,同比增长5.21%,占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的9.26% [2][3] - 全省油茶种植面积达324万亩,竹林种植面积近800万亩,林下经营总面积3241万亩,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达2617万亩 [15][16] - 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产业产值达1879亿元,培育国家级、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94个 [17] - 全省林业规模经营主体数量达7637家,规模经营林地面积达1276万亩 [18] - 集体林重点县农民来自林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22年3370元提升至2024年4176元 [19] “十五五”产业发展规划与路径 - 目标形成三产融合、技术先进、竞争有序、绿色低碳的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实现“一亩山万元钱” [4][5] - 将大力发展油茶、竹、森林药材、花卉苗木、木材加工和家具制造、香料香精、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八大产业集群 [23][24] - 通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森林资源经营和管护机制,激活集体林权经营活力 [27][28] - 培育县域林业产业,实施集群培优行动,重点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示范项目,加强科技创新 [30][31][32] - 发展林下经济、森林康养及林业碳汇经济,实施林产品质量提升与品牌培育工程,增强“粤林+”公用品牌影响力 [32][33][34] - 坚持因地制宜,多元培育经营主体,扶持林业专业大户、培养林业职业经理人、壮大林业龙头企业 [38][39] - 构建产学研联动机制,攻关林源食药物、精深加工等核心技术,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39][40] 产业支持与指引 - 大会现场发布了《广东省县域林业特色产业目录》,收录全省21地市共99个县(市、区)的林业特色产业,为各地发展提供清晰指引 [7][8][9]
从化3.9万亩柑橘进入果实膨大期,省市区农技专家“会诊”助丰收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4:33
行业生产动态 - 广州从化区3.9万多亩柑橘园进入果实膨大关键期,此阶段田间管理直接决定全年产量与品质 [2][3] - 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牵头组建跨层级、多领域专家团队,为当地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3][4][5] 技术指导与解决方案 - 针对树势壮旺但需提升果实糖度与口感的果园,专家提出“生草法”生态管理方案,通过种植白三叶草等良性杂草覆盖地表减少水土流失、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并吸引天敌昆虫形成天然生态系统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 [9][10][11][12][13][14] - 专家建议在果实膨大后期增施磷钾肥以提升果实糖度与耐储存性,具体方案为过磷酸钙+硫酸钾或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肥 [14][15] - 针对山地土壤偏砂质、保水保肥能力弱导致的果实大小不均和裂果现象,专家提出采用“滴灌+覆盖”模式进行水分管理,即铺设滴灌系统确保水分均匀供应并覆盖稻壳、秸秆以减少水分蒸发和提升土壤保肥能力 [19][20][21][22] - 针对偏瘦山地土壤,专家建议在果实膨大期分阶段施肥,增施高钾复合肥以促进果实发育 [23] - 针对螨类病虫害危害,专家建议选用阿维菌素、螺螨酯等药剂交替喷施,避免害螨产生抗药性以保障叶片光合作用 [24][25] 产业发展与支持措施 - 从化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将建立“专家+基地+种植户”长效对接机制,围绕柑橘抽梢、开花、坐果、膨大、采果等关键生长节点定期组织省市区专家开展现场指导和线上培训 [26][27][28] - 产业将联合科技企业运用大数据监测土壤墒情和病虫害发生趋势,为种植户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种植建议,助力3.9万多亩柑橘园实现产量与品质双提升 [28][29] - 当地柑橘产业将向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30]
推动农文旅融合多点开花丨市委书记抓乡村振兴(2025.10.13-10.19)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4:33
文章核心观点 - 广东省多地市在2025年10月13日至19日期间,聚焦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核心战略是推进“百千万工程”,并通过农文旅融合、生态价值转化、产业品牌化等方式激活乡村经济 [3][4][5][6][7][9] 韶关市乡村振兴举措 - 将“百千万工程”作为区域转型关键战略,目标实现“三年初见成效”,重点发展县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 [12][13] - 坚守粤北生态屏障定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14][15] 河源市乡村振兴举措 - 通过圩镇道路升级和规范镇容秩序提升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 [18][19][20] - 加速农文旅融合,引入有参与感的经营项目,旨在让乡村活跃并吸引游客留存 [20][21][22] - 坚守粮食安全与防返贫底线,强化耕地保护与农业防灾,以科技和改革驱动种业振兴与现代农业产业 [26][27][28][29][30][31][32][33] 梅州市乡村振兴举措 - 聚焦乡村产业振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 [40][41] - 推动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等“梅字号”农产品规模化、品质化发展,并因地制宜促进农文旅融合 [41][42] 中山市乡村振兴举措 -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跨村跨镇整合农田资源,引入乡村酒店、特色美食等新业态 [48][49] - 打造万亩级稻田观光园区,通过串珠成链方式提升周边典型村形态 [49][50] 江门市乡村振兴举措 - 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兴城、以文富民,突出“世界文化遗产、滨海旅游”核心元素,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54][55] - 通过资源活化利用推动农文旅融合全域提升,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村民增收 [55][56] 茂名市乡村振兴举措 - 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化网格化治理,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61][62] - 运用调解、仲裁等法律手段融入基层治理,打造“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的社会品牌 [63][64] 清远市乡村振兴举措 - 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68][69] - 传承“清远经验”改革精神,推进“百千万工程”,承接产业转移,并深入开展绿美生态建设 [70][71]
山海携手共筑健康路:2025年第二批新会区一宁明县粤桂医疗协作交流那堪镇工作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1:32
粤桂医疗协作项目背景 - 广东省新会区与广西宁明县开展粤桂医疗协作进入第8年 [2] - 2025年新会区第二批交流人员已深入宁明县那堪镇卫生院开展工作近一个月 [3] - 新会区大泽镇卫生院公卫科主任林辉荣携带先进公卫管理经验支援那堪镇卫生院 [4][5] 基层医疗机构现状与挑战 - 那堪镇卫生院承担全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是薄弱环节 [7][9] - 卫生院在公卫组织管理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等方面存在提升空间 [9] - 农村地区面临精神卫生资源匮乏的普遍难题 [14] 公共卫生管理优化措施 - 完善公卫组织架构 明确职责分工 优化服务流程 建立更规范的公卫科管理制度 [10][11] - 引入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高效管理模式 制定高风险患者管理流程 [14][15] - 建立"卫生院—村卫生室—家庭"三级服务网络 解决农村患者居住分散问题 [16] - 在8个工作日内完成2名高风险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转送住院治疗 [17][18] 慢性病患者管理创新 - 带来"红—黄—绿"分级管理模式 对患者进行分级精细管理 [21][22][25] - 病情稳定患者下沉村居 病情波动患者由二级医院接管 并发症患者直送三级医院 [26][27][28] - 对血压 血糖控制不稳定重点患者 将随访频次从每3个月1次增加为每2周1次 [29][30] 专业能力建设与培训 - 组织开展公卫组织管理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等实用技能培训 [32] - 培训有效提高公卫人员工作效率 使当地群众获得更优质服务 [33] 社区医院创建与评审指导 - 凭借单位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经验 为那堪镇卫生院"社区医院"创建提供全方位指导 [36][37] - 进行全面的现场巡查 涵盖医疗服务 综合管理 护理院感等核心板块 发现较多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7][38][39] - 指导使医院环境改善 医疗服务质量提升 为顺利通过评审奠定基础 [40] 协作成果与影响 - 那堪镇卫生院院长认为协作带来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 更重要的是工作理念的转变 [43][44] - 医疗卫生协作让医疗健康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两地群众 [45]
蓝龙出“金峡”,游出富民兴村新路子㉔丨聚焦兴农“新”力量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1:32
蓝龙出"金峡" , 游出富民兴村新 路子㉔丨聚焦兴 农"新"力量_南 方+_南方plus 走进鹤山市蟠龙 村,整齐的村道 旁,一口口水塘 上,养殖户们忙 着收网、捕虾、 上磅、装筐,一 尾尾蓝龙露 出"真容" 。 "这是鹤山金峡 蓝龙,号称小龙 虾界的'爱马 仕'!"金峡水产 养殖农民专业合 作社负责人李伟 业介绍道,"出 肉比例比普通小 龙虾高50%,成 本低、效益高, 排泄物还能被水 草完全消化,对 水体污染较 少。"现在,放 眼蟠龙村,共有 50多户参与蓝龙 养殖,养殖面积 达305亩,实现 稳定出塘。 蓝龙原产于澳大 利亚,缘何能跨 越千里"落户"蟠 龙村?近年来, 当地探索"党组 织牵头+养殖能 人示范"模式, 成立金峡水产养 殖农民专业合作 社,为集体经济 发展、农民增收 致富"游"出了一 条可持续发展的 路子。 蓝龙虾收获上市。 引技术创品牌 产销两旺有底气 蟠光村是传统的 农业村。过去, 村民多以养猪、 养蛇、养四大家 鱼等为生,小、 散、乱的养殖模 式"野蛮生长" , 经济效益平平, 还一度给当地造 成严重的水体污 染。随着青壮年 外流,村里废弃 的鱼塘越来越 多。水产养殖如 何向上突破?当 ...
电白力江合作社:一棵牛大力,一条共富路㉕丨聚焦兴农“新”力量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1:32
电白力江合作 社:一棵牛大 力,一条共富路 ㉕丨聚焦兴 农"新"力量_南 方+_南方plus 在粤西茂名市电 白区的青山绿水 间,一片片翠绿 的牛大力茁壮成 长,散发着沁人 心脾的药香。这 里孕育着一家不 平凡的农民专业 合作社——茂名 市电白区力江绿 色种植专业合作 社。成立八年 来,合作社以一 棵牛大力为依 托,探索出一 条"内强素质、 外强能力"的发 展新路,成为带 动周边农户增收 致富、推动乡村 振兴的典型样 板。 科技创新赋能, 标准化生产提质 增效 力江合作社自成 立之初,就确立 了科技兴社的发 展思路。合作社 大力引进先进农 业机械设备,配 备全自动化智能 烘干设备4套、 脱皮机、分拣机 等现代化加工设 备,建设了3间 400㎡的冷藏库 和7200多平方的 牛大力加工车 间,形成了从种 植到加工的全产 业链条。 "过去我们种植 牛大力全靠经 验,现在通过标 准化生产,产量 和品质都得到了 大幅提升。"合 作社负责人李东 打造"益力江"品 牌,延伸产业链 条 在提升产品质量 的同时,力江合 作社高度重视品 牌建设,着力打 造"益力江"品 牌。合作社通过 开展质量认证, 强化品牌营销推 广,不断提升 ...
山海携手共筑健康路——新会区大泽镇卫生院公卫科主任林辉荣到宁明支医之路
南方农村报· 2025-10-20 11:32
文章核心观点 - 江门市新会区大泽镇卫生院公卫科主任林辉荣于2025年10月到宁明县那堪镇卫生院进行为期近一个月的支医工作,旨在提升该院基层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6][7][8] - 支医行动通过引入先进管理经验、优化服务流程和开展专业培训,为当地居民筑起健康屏障,并促进新会与宁明两地医疗卫生协作 [8][36][37]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 - 那堪镇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过去几年通过应急演练提升了医护人员技术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仍是薄弱环节 [9][10] - 林辉荣帮助完善公卫组织架构、明确职责分工、优化服务流程,建立了更规范的公卫科管理制度,为高质量完成公卫任务提供保障 [11][12][13] 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优化 - 引入精神障碍社区康复高效管理模式,帮助制定高风险患者管理流程,重点解决其服药、住院、评残等问题 [15][16] - 针对农村患者居住分散特点,建立"卫生院—村卫生室—家庭"三级服务网络,确保偏远地区患者定期获得上门服务 [17] - 在8个工作日内完成两名危险性评估分别为5级和3级的疑似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转院治疗,有效预防恶性事件发生 [18][19]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改进 - 引入"红—黄—绿"分级管理模式,对病情稳定、波动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分别采取村居下沉、二级医院接管或直送三级医院的差异化服务 [21][22][23] - 针对血压、血糖控制不稳定的重点患者,将随访频率从每3个月1次优化为每2周1次,通过更密集的专业干预守护健康 [24] 专业培训与能力建设 - 林辉荣组织开展了公卫组织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等实用技能培训,有效提高公卫人员工作效率 [25][26] - 培训使当地群众获得更优质的服务,促进了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整体提升 [27] 社区医院创建指导 - 凭借其单位成功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的经验,为那堪镇卫生院的"社区医院"创建迎检工作提供全方位指导 [30][31] - 评审前进行全面的现场巡查,涵盖医疗服务、综合管理、护理院感等核心板块,发现问题后及时反馈并推动整改,为顺利通过评审奠定基础 [32][33][34] 协作成效与影响 - 那堪镇卫生院院长认为林辉荣带来的不仅是管理经验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工作理念的转变,将对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产生长远影响 [35][36] - 新会与宁明两地的医疗卫生协作正让医疗健康成果更公平地惠及群众,体现"山海携手"的协作精神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