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资讯

搜索文档
AI有多火?你可能不知道,你其实已经每天在用人工智能了
环球网资讯· 2025-06-11 07:32
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异军突起,掀起新一轮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高潮 [1] - 手机输入法中人工智能技术每日使用量达1.3亿人次,显著提升输入效率 [1] - 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民生、教育、医疗、政务服务、司法、水利等行业,以及工业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管理等环节 [1] 人工智能在汽车工业的应用 - 人工智能技术支撑汽车工业出海,提供多语言交互和车内互动解决方案 [5] - 人工智能结合大模型学习策略,将汽车智能座舱检测时间从4人15天缩短至2人3天,效率提升显著 [5] 人工智能投融资与行业趋势 - 截至2023年底,国内人工智能初创企业风险融资额达2333.5亿美元 [7] - 未来人工智能发展将处于高速发展期,行业应用将加速深化 [7][9] - 全国范围内人工智能投入加大,企业资金投入力度持续增强 [9]
美媒:与中国的北斗系统脱钩是短视行为
环球网资讯· 2025-06-11 07:21
北斗系统的技术价值 - 北斗系统作为GPS的竞争对手,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领域具有重要地位,限制其访问将削弱定位、导航与授时系统的韧性 [1] - 美国市场大量商业设备依赖多个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信号源提升定位精度,禁用北斗会使定位精度下降30%至40% [1] - 北斗系统在提升世界城市导航场景的可靠性和精度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对导航、物流和应急服务等现实应用有重大影响 [1] 北斗系统的安全性争议 - 北斗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单向广播信号,设备接收信号但不会回传信息,不具备秘密跟踪美国用户的能力 [2] - 北斗系统中唯一支持双向通信的组件仅存在于少数海上紧急情况专用接收器,这些设备在美国消费市场几乎不存在 [2] - 全球导航卫星信号无法传输可执行文件,因此北斗系统不可能用于推送恶意软件 [2] - 选择性削弱美国上空的北斗信号在技术上难以实现,且会导致其他地区服务质量下降 [2] 北斗系统的经济影响 - 精准定位是物流、农业、航空和自动系统等关键行业的基石,限制北斗将导致美企成本上升、部署延迟及竞争力下降 [3] - 中国通过与渴望开放、可靠的导航服务的国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国际技术标准和扩大软实力影响 [3] - 北斗系统是软实力工具而非战争武器,将其武器化的说法缺乏依据 [3]
《环球时报》专访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类脑智能领域是一片蓝海”
环球网资讯· 2025-06-11 07:05
类脑智能技术发展现状 - 全球首台100亿神经元类脑算力规模的类脑融合超算系统已发布 相当于人脑1/9规模 [3] - 类脑智能技术通过借鉴大脑结构原理开发智能系统 具备感知理解学习和决策能力 [3] - 中国在类脑智能理论和应用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3] 类脑智能与其他技术区别 - 类脑智能与人工智能脑仿生存在显著差异 理论基础和技术框架不同 [3] - 类脑智能被视为下一代人工智能 但拥有独特发展领域和应用场景 [5] - 中国在人工智能应用领域全球领先 而类脑智能开辟了新赛道 [3][5] 技术驱动因素 - 基因测序大规模电极记录核磁共振等技术进步推动大脑研究深入 [4] - 脑科学交叉研究为类脑智能提供新理论出口 当前技术基本自主开发 [4] - 学科交叉和产学研结合政策为研发提供支持 人才培养能力增强 [5] 应用领域拓展 - 脑机接口技术已实现医学突破 帮助残障人士恢复功能并改善健康 [5] - 类脑计算将提升通信信息传输效率 推动网络智能化革新 [5] - 未来类脑计算机可能普及至家庭和办公场景 提供便捷智能服务 [5] 产业发展前景 - 类脑智能将带动医学通信物联网互联网等服务网产业升级 [6] - 中国庞大人口基数和多样化应用场景为技术发展提供社会基础 [6] - 技术发展强调自主知识产权 同时保持国际合作和市场开放 [6]
社评:这篇对任正非的专访为何“刷屏”
环球网资讯· 2025-06-11 01:03
华为应对封锁的战略与成果 - 公司首席执行官任正非强调"不去想困难,干就完了"的实干精神,并呼吁支持长期理论科学研究[1] - 公司在芯片、5G技术等领域持续受到美国制裁,但通过长期主义策略在芯片、操作系统等"卡脖子"领域取得突破[1]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797亿元,同比增长9.1%,占销售收入比例20.8%[3]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 国家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等政策从公平、服务、保障层面优化民营经济环境,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2] - 中央7年内两次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政策支持与企业需求形成同频共振[2] - 国家研发经费总量达36130亿元(世界第二),投入强度2.68%超过欧盟平均水平[3] 中国科技创新进展 - 全社会研发投入同比增长8.3%,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1位(10年上升最快经济体之一)[3] - 国内企业如DeepSeek、小米、华为在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实现集群式创新[4] - 国家战略与市场规律共同推动产业活力提升,体现"发展社会"的社会主义逻辑[4] 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发展逻辑 - 西方媒体将华为发展置于中美竞争背景,但中国创新突破本质源于自身体制与国情[4] - 公司"纯血"鸿蒙电脑等成果印证了"开放促进步"的发展路径[1][4] - 国家顶层设计为民营企业提供抵御风险的坚实支撑[2][4]
苹果WWDC25开幕 叠纸《无限暖暖》 斩获设计大奖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20:38
公司动态 - 叠纸科技旗下《无限暖暖》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 2025)上荣获"视觉与图像"类别奖项,成为时隔四年再度获此殊荣的国产游戏,也是本次唯一获奖的中国游戏企业 [1] - 该游戏被苹果官方高度评价为"收集美好的开放世界"游戏,其突破性创新在于将核心玩法设定为收集风格多样的服装而非武器,画面华美且观感舒适 [1] - 作为全球首款基于UE5引擎跨端开发的开放世界游戏,《无限暖暖》的视觉呈现与美术设计广受全球赞赏,公测期间获得IGN 9分高分和Metacritic 29家海外媒体80分的综合评价 [1] - 公司在技术层面运用超过百项自研创新方案,包括对服装质感详细分类、灵活应用骨骼物理等功能,以实现不同服装材质的物理动态效果 [1] - 公司对游戏摄影功能进行了全线技术升级,支持调整焦距、光线、光圈、滤镜以及动作,并实现不同天气和场景下服装质感与氛围的变化 [2] 市场反响 - 游戏轻战斗养成的玩法设计引发海内外玩家"无代餐"热烈讨论,成功俘获全球玩家芳心 [2] - 公测首日的平均在线时长显示大量玩家已沉浸其中,超出公司预期 [2] - 苹果2025全球开发者大会媒体日活动将邀请包括叠纸《无限暖暖》在内的开发团队与媒体交流 [2]
让AI自己设计芯片,中国科学院发布“启蒙”系统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19:25
芯片设计技术突破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和软件研究所联合推出全球首个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处理器芯片软硬件全自动设计系统"启蒙" [1] - 该系统实现从芯片硬件到基础软件的全流程自动化设计 多项关键指标达到人类专家手工设计水平 [1] - 传统处理器芯片设计高度依赖专家团队 需要数百人参与 耗时数月甚至数年 成本高昂 [1] 系统技术细节 - "启蒙"系统依托大模型等AI技术 可自动设计CPU并配置操作系统 转译程序 高性能算子库等基础软件 [2] - 实现国际首个全自动化设计的CPU芯片"启蒙1号" 5小时内完成32位RISC-V CPU全部前端设计 规模超400万个逻辑门 [2] - "启蒙2号"为国际首个全自动设计的超标量处理器核 规模扩大至1700万个逻辑门 达到ARM Cortex A53性能 [2] 性能提升数据 - 自动生成的操作系统内核配置性能相比专家手工优化提升25.6% [2] - 自动程序转译性能最高达到厂商手工优化算子库的2倍 [2] - 自动生成的高性能算子在RISC-V CPU和NVIDIA GPU上性能分别提高110%和15%以上 [2] 行业影响 - 有望改变处理器芯片软硬件设计范式 减少人工参与 提升设计效率 缩短设计周期 [3] - 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需求实现快速定制化设计 满足芯片设计多样化需求 [3] - 解决我国处理器芯片从业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 满足日益增长的芯片设计需求 [1]
中新健康丨AI制药迎新进展,能否颠覆传统研发?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18:40
AI制药临床进展 - AI驱动药物Rentosertib(ISM001-055)的IIa期临床研究结果发表于《自然·医学》期刊 该药物针对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 [1][2] - 该药物靶点识别和分子设计完全由生成式AI平台Pharma AI驱动 采用AI分析数据并生成分子结构 突破传统研发路径 [2] - IIa期临床试验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设计 初步验证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 但样本量较小需进一步III期验证 [2] AI制药技术优势 - AI药物研发效率显著提升 成本更经济 可同时分析多条信号通路实现多靶点治疗 [3] - 全球AI制药市场规模2022年达10 4亿美元 预计2026年近30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30% [3] - 中国发布《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参考指引》明确84个医疗AI细分领域 推动规范化发展 [4] 行业政策支持 - 中国七部门联合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 目标2030年规模以上药企全面实现数智化转型 [4] - 政策驱动下 AI在药物研发领域展现出替代传统模式的潜力 但需与基础研究形成互补关系 [3][5]
5月中国电商物流供求两端均现稳步上涨态势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18:40
电商物流指数表现 - 5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为111.6点 较上月回升1.1点 供求两端均呈现稳步上涨态势 [1] - 电商物流总业务量指数为130.2点 比上月回升0.8点 全国所有地区总业务量指数均有所回升 [1] - 农村电商物流业务量指数为129.6点 比上月回升0.6点 [1] - 物流时效指数升至101.2点 年内首次突破100点 [1] - 库存周转率指数环比提升0.2点 企业库存周转加快 [1] - 满意率指数环比回升0.4点 市场反馈积极 [1] - 实载率指数环比持平 市场供求匹配程度维持在较高水平 [1] 需求端分析 - 5月总业务量指数和农村业务量指数均创年内新高 [2]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及通讯器材类商品消费需求旺盛 [2] 供给端分析 - 主要指数当月均呈现稳步上升态势 企业供给时效和周转效率进一步加快 [2] - 人员指数环比提升0.2点 企业提升供给能力意愿增强 [1] 未来展望 - 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为各项促消费政策实施提供较大空间 有助于提升中国电商消费市场活力 [2] - 叠加各大电商平台在年中购物季期间的促销活动 6月中国电商物流指数有望进一步回升 [2]
西华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研发高精度氨气检测系统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17:19
氨气检测技术发展 - 氨气在工业和农业领域应用广泛 市场对高精度氨气检测技术需求增长 [1] - 西华大学与电子科技大学联合研发团队推出高精度氨气检测系统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 [1] - 该系统能精准监测氨气浓度 快速响应泄漏事件 为工业安全和环境保护提供保障 [1] 研发团队情况 - 联合研发团队由专业背景深厚 科研经验丰富的人才组成 在相关领域深耕多年 [1] - 团队成员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敏锐科研洞察力 以创新为驱动 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 [1] - 团队在高精度氨气检测系统研发中攻克多个技术难题 确保项目成功落地 [1] 未来发展展望 - 研发团队将继续秉承"科技报国 创新为民"使命 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实际问题 [2] - 团队致力于保障工业生产安全 保护生态环境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2] - 校方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引导学生助力绿色低碳转型 贡献青年智慧和方案 [2]
黄益平:AI如何重塑金融业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16:13
A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方向 - AI可以收集处理更多、更丰富的数据,为金融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1] - 投资者利用AI分析美联储主席的微表情,识别金融决策部门的情绪及其市场影响 [1] - AI技术能更好地预测市场走势,通过获取更多信息和更快计算速度提升预测能力 [1] - AI提供更多分析角度,利用相同信息和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 [1] AI在金融服务中的具体应用 - AI提供自动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如智能客服,提升效率并实现精准营销 [2] - AI在反欺诈领域应用,利用数据和算法识别异常交易,提升行业反欺诈能力 [2] - 大科技信贷利用大数据和AI算法,解决中小企业、低收入家庭等群体的融资难题 [2] AI对金融行业未来影响的探讨 - AI可能改变金融行业的规则,但具体影响尚不明确 [2] - AI应用可能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降低融资成本,使信贷市场更稳定 [2] - AI广泛应用可能导致市场共振加剧,增加金融风险 [2] - 金融业基本原则不会因AI改变,但具体平衡点可能发生迁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