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网资讯
icon
搜索文档
黄益平:AI如何重塑金融业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16:13
AI在金融行业的应用方向 - AI可以收集处理更多、更丰富的数据,为金融决策提供信息基础 [1] - 投资者利用AI分析美联储主席的微表情,识别金融决策部门的情绪及其市场影响 [1] - AI技术能更好地预测市场走势,通过获取更多信息和更快计算速度提升预测能力 [1] - AI提供更多分析角度,利用相同信息和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 [1] AI在金融服务中的具体应用 - AI提供自动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如智能客服,提升效率并实现精准营销 [2] - AI在反欺诈领域应用,利用数据和算法识别异常交易,提升行业反欺诈能力 [2] - 大科技信贷利用大数据和AI算法,解决中小企业、低收入家庭等群体的融资难题 [2] AI对金融行业未来影响的探讨 - AI可能改变金融行业的规则,但具体影响尚不明确 [2] - AI应用可能提高风险控制能力,降低融资成本,使信贷市场更稳定 [2] - AI广泛应用可能导致市场共振加剧,增加金融风险 [2] - 金融业基本原则不会因AI改变,但具体平衡点可能发生迁移 [2]
粤港人工智能企业组团开拓中东市场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11:17
大湾区企业中东合作 - 佳都科技集团与卡塔尔、科威特政府及企业围绕智慧城市、AI赋能交通治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1] - 香港官方牵头大湾区企业组团出访中东,整合香港国际网络与内地产业能力,打破单一企业海外拓展资源限制 [1] - 广东4家低空经济及人工智能企业代表随香港商贸代表团访问中东 [1] 本地化协作模式 - 佳都科技发现中东市场需通过"本地化协作"打开,正与潜在伙伴商讨共建合资公司、技术授权等灵活合作形式 [1] - 本地化协作旨在实现可持续运营和技术适配,提升在地化能力 [1] 香港的桥梁作用 - 香港普通法体系、国际仲裁机制及资金自由流动优势可帮助内地企业降低中东市场合规风险 [2] - 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提供金融、法律及生态协同优势,增强湾区企业协同拓展中东市场能力 [2] - 香港投资推广署指出香港熟悉海外法规的专业人才和服务供应商可扶持内地企业海外业务 [2] 战略建议 - 企业应将国际化视为能力建设过程,提前做好差异化产品定位与本地定制能力准备 [2] - 参与政府牵头的官方访问团、展会可提升海外品牌背书、资源获取效率,降低试错成本 [2] 香港重点发展产业 - 香港计划引进人工智能、生命医药、新能源、先进制造及金融科技作为策略发展行业 [2]
国家安全部:“刷脸”时代,安全不容小觑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07:05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现状 - 人脸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刷脸解锁、支付、进小区等场景,提升社会运行效率 [1] - 技术普及同时出现"强制刷脸""无感抓拍"等不当使用乱象 [1] 数据收集风险 - 部分场景强制要求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存在违规收集风险 [1] - 商家机构违反必要原则过度收集数据,通过强迫捆绑方式获取人脸信息 [1] 数据存储传输风险 - 高精度人脸图像可能包含虹膜、唇纹等敏感生物特征 [1] - 非必要存储传输人脸图像存在安全风险,关联身份信息可重构个人关系网 [1] 数据非法使用风险 - 人脸信息泄露导致"被贷款""被诈骗"案件频发 [2] - 不法分子利用窃取数据实施账户注册、刷脸支付、网络贷款等犯罪活动 [2] - 部分案例涉及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危害个人财产和公共安全 [2] 行业规范措施 - 《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等法规为人脸识别应用提供制度保障 [3] -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明确技术应用边界和使用规则 [3] 技术防护方案 - 需建立严格访问控制机制,定期进行系统安防检查 [3] - 应采用防火墙、入侵防御系统等设备防范网络攻击 [3] - 数据采集需遵循最小必要原则,采用先进加密算法存储 [3] 用户防护建议 - 个人应遵循"非必要不提供"原则,谨慎授权面部识别 [4] - 使用前需确认用途范围及保护措施,选择正规平台 [4] - 发现信息被非法使用时应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4]
英媒:英国1/4的人工智能合作是与中国开展的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06:40
中英人工智能研究合作 - 英国约24%的人工智能研究合作与中国开展 高于2018年的18% [1] - 英国五大关键技术中四项(AI 工程生物学 未来通信 半导体)与中国合作日益重要 量子技术除外 [1] - 报告指出若英国计划成为AI领域世界领先者 与中国研究合作可能不可或缺 [1] 合作趋势与挑战 - 学术界虽存在挑战 但越来越认识到中国参与解决全球挑战的必要性 [1] - 英国缺乏对中国研究态势的了解 导致双方难以开展负责任的相互往来 [1] - 人工智能 半导体和量子技术被视为中英战略竞争领域 但合作仍在深化 [1] 合作影响与领域 - 若英国因战略竞争减少与中国合作 研究质量可能下降 [2] - 中英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包括清洁能源 环境适应力 全球卫生和流行病防控 [2] - 中国已成为英国关键研究合作伙伴 作为世界第二大研究投入方 合作对英国研究声誉至关重要 [2]
英媒:无人驾驶卡车或将改变中国运输业
环球网资讯· 2025-06-10 06:40
无人驾驶卡车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北京与天津港之间的高速公路上已有满载货物的无人驾驶卡车进行测试运行 根据政府规定 驾驶座上仍配备安全驾驶员 但实际无需人工干预 [1] - 32岁的安全驾驶员霍先生首次体验自动驾驶时感到不安 但经过长时间观察测试后认为机器表现相当出色且安全 [1] - 某无人驾驶卡车公司负责人表示 当前测试车队仅是发展开端 未来运营将大幅提升运输效率 降低劳动力成本 并更好应对恶劣环境和长时间驾驶 [1] 无人驾驶卡车的应用场景 - 业内人士指出 无人驾驶卡车将优先应用于露天矿场 港口等封闭工业区 [1] - 偏远 恶劣的极端环境地带尤其是长距离直线行驶路段也是潜在早期应用场景 [1] 技术挑战与瓶颈 - 感知能力局限:重型卡车需要更先进的摄像头实现远距离路况追踪 复杂路段可能需要沿途加装传感器 [2] - 极端场景风险:包括极端天气下的设备故障 繁忙车流中的突发危险等问题亟待解决 [2] - 成本与产业化瓶颈:当前技术成本高昂 多数"无人驾驶卡车"为传统卡车改装 而非生产线直出的原生自动驾驶车型 [2] 行业发展前景 - 中国正努力成为新技术引领者 需谨慎推进无人驾驶技术发展 [2] - 学者认为需让公众逐步认识技术益处 如降低购物成本 而非仅关注事故风险或就业威胁 [2]
港股重上24000点 创新药板块领涨
环球网资讯· 2025-06-09 22:17
恒生科技指数收报5433.23点,涨146.71点;国企指数收报8780.13点,涨150.38点。 板块方面,创新药概念股成为市场亮点,其中金斯瑞生物科技涨16.14%,云顶新耀涨14.48%,晶泰控 股涨7.16%。新潮玩、茶饮等多只新消费股当日亦迎来上涨,其中泡泡玛特涨超2%,蜜雪集团涨超 5%,布鲁可涨超22%。 中国银河证券指出,消费倾向的变化是消费行业永恒的投资主题。当下,"Z世代"为情绪价值付费的倾 向正重塑玩具、宠物等市场,成为极具成长性的赛道。在此背景下,潮玩、人工智能(AI)玩具等新兴玩 具潮流正全面覆盖"Z世代",相关市场发展保持高增速且未来前景广阔。 市场分析认为,近段时间以来港股在政策支持与人工智能热潮推动下展现强劲吸引力。恒生指数及恒生 科技指数年初至今跑赢美国、日本等主要股指,资金回流趋势明显,科技与人工智能板块表现较好。 (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6月9日电 (记者 戴小橦)9日港股主要指数高开高走,截至收盘,恒生指数上涨1.63%,重上 24000点,创逾两个月新高。恒生科技指数上涨2.78%,国企指数上涨1.74%。自4月8日以来,恒生科技 指数与国企指数累计涨幅 ...
探访深空探测实验室:三载奋斗 筑梦星河
环球网资讯· 2025-06-09 21:42
深空探测实验室的成立与发展 - 深空探测实验室由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三方共建,旨在打造国家实验室核心战略力量和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 [1] - 实验室在三年内完成从机构组建到科研攻关的跨越式发展,成为支撑安徽省空天信息产业的重要力量 [1][3] - 实验室拥有自主决定科研方向、经费使用、人才标准等权限,开创了全新的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和人才激励机制 [4] 科研创新与技术突破 - 实验室自主研发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可能搭载嫦娥八号任务验证,为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铺路 [3] - 国内首台群针式月壤水冰热提取系统原理样机实现每小时提取10克-50克水冰,功耗仅150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 实验室联合国内9家科研单位发布火星生命痕迹探寻成果,初步提出天问三号任务86个预选着陆区 [6] - 实验室与中国科大联合论证中国首个火星样品实验室,并开展月基新物理粒子搜寻等前沿研究 [6] 产业布局与协同发展 - 实验室谋划培育深空能源、太空旅游等十大深空战略性新质产业方向,吸引一批商业航天公司和项目落户安徽 [3] - 牵头成立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打造安徽省空天信息顶尖孵化器,推动产业基金落地合肥 [3] - 与同济大学共建"天都-同济大学联合实验室",月面机器人技术将用于月球科研站建设 [6] 人才聚集与国际合作 - 实验室聚集7名两院院士、10余名工程总师和首席科学家,以及50余名核心骨干人员,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6] - 实验室国际合作楼将作为国际深空探测学会总部,已与64个国际科研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8] - 创办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承办国际月球科研站开发者会议,推动全球合作与协同发展 [8]
湖南高校团队研发固废基“水核能芯”竹篓技术 开辟沙漠生态治理新通道
环球网资讯· 2025-06-09 21:22
生态治理技术突破 - 长沙理工大学孙士权团队在毛乌素沙漠种植的沙柳与柠条发芽率和成活率均超过90%,成功破解该地区沙柳成活率长期难以超过70%的技术难题 [1] - 团队创新研发固废基"水核能芯"竹篓沙漠微生态重构技术体系,利用城市有机固体废物转化为高肥效、高持水性的沙漠改良营养土 [3] - 竹篓装置能固定流沙、吸收深层毛细水并收集空气中微量水分,实现水分"开源节流" [5] 技术原理与试验进展 - 技术核心为富里酸电子梭体介导工程菌群,通过好氧发酵将城市有机固废转化为沙漠改良营养土,形成"水核能芯"能量源泉 [3] - 2021年起依托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开展研究,2023年2月在鄂托克前旗毛乌素沙漠腹地启动试验 [3] - 团队与鄂托克前旗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达成技术转化意向,计划在1000亩沙漠实验区深化研究 [5] 行业应用前景 - 该技术开辟城市固废处理与沙漠生态治理的协同路径,实现资源循环与环境友好的生态修复新模式 [5] - 后续研究方向包括限域水资源条件下的韧性植被智能化种植、固废基有机持水性沙漠改良土等 [5]
人工智能可自发形成人类级认知?中国团队最新研究首次证实
环球网资讯· 2025-06-09 20:57
人工智能认知研究 - 中国科学家团队首次证实多模态大语言模型能自发形成与人类高度相似的物体概念表征系统,实现人工智能人类级认知[1] - 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神经计算与脑机交互团队联合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完成,成果发表于《自然·机器智能》[1] - 该研究为AI认知科学开辟新路径,并为构建类人认知结构的AI系统提供理论框架[1] 研究实验设计 - 采用认知心理学经典"三选一异类识别任务",测试大模型与人类对1854种日常概念组合的识别差异[3][4] - 通过分析470万次行为判断数据构建AI大模型的"概念地图",并提取出66个可解释的"心智维度"[4] - 研究发现这些维度与大脑类别选择区域(如处理面孔、场景等信息的区域)神经活动模式显著相关[4] 模型与人类认知对比 - 多模态大模型在行为选择模式上与人类一致性更高,但人类决策更依赖视觉特征+语义信息,而大模型倾向语义标签+抽象概念[4] - 研究证实大语言模型内部存在类似人类对现实世界的概念理解,其"心智维度"与人类认知殊途同归[4] - 传统AI研究聚焦识别准确率,而本研究揭示AI"识别"与人类"理解"的本质区别仍需深入探索[3]
“触”手可及 中国科学家主导完成机器人智能高水平研究
环球网资讯· 2025-06-09 19:45
机器人智能研究突破 - 中国科学家主导完成"高分辨率触觉感知机器手实现类人适应性抓取"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机器智能》期刊 [1][3] - 研究团队开发的F-TAC Hand机器人仿生手解决了全手触觉覆盖难题,触觉传感器覆盖手掌表面70%区域,空间分辨率达0.1毫米(每平方厘米约1万个触觉像素)[3] - F-TAC Hand模拟人类手部触觉系统,集成17个高分辨率触觉传感器,实现抓取过程中实时感知与调整 [3] 技术实现细节 - F-TAC Hand开发了生成机器手抓取策略的算法,涵盖国际手部抓握姿态分类中的所有常见类型 [4] - 实验显示F-TAC Hand能在约100毫秒内通过触觉信号感知执行误差并快速切换替代策略 [4] - 创新设计将传感器同时作为感知元件和结构部件,提升机器人在不确定环境中的操作稳定性 [3] 研究团队与意义 - 研究由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五家机构联合完成 [5] - 成果有望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医疗、工业制造、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的应用 [5] - 该研究为理解智能本质提供新视角,代表通向更高级别机器智能的重要路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