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

搜索文档
三亚入选第二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35
此外,三亚创新"社会共治+动态管控"模式,积极构建戒毒康复全链条管理体系。融合人力与科 技,构建"全闭环"重点人员监管模式。通过对涉毒人员行为特征和社会危害程度,实施高、中、低风险 分级管理,确保精准管控。采用毛发检测等先进技术,加大对社会面和隐性吸毒人员的排查收戒,坚持 应收尽收。同时,规范吸毒人员出所衔接流程,实现出所接送率、强制隔离戒毒人员送戒率、病残吸毒 人员送治率和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率达到100%,吸毒人员无脱管失控、无肇事肇祸的良好局面,有 效防范化解了涉毒风险隐患。 三亚入选第二批"全国禁毒示范城市" 三亚持续深入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让"健康人生、绿色无毒"的理念深入人心。据统计,2022年以 来,三亚已成功举办各类禁毒宣教活动1万余场次,惠及群众累计达到285万人次,极大地提升了群众对 禁毒工作的认知度与参与度,营造了全民禁毒的浓厚社会氛围。 据悉,自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以来,三亚提档推进"八严工程",持续保持高压禁毒态势,对涉毒 违法行为"零容忍",以"清源断流""春夏攻势""护苗行动""秋冬攻势"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强化环市毒品 查缉体系,加强重点毒源地的毒情监测,巩固三亚"无制毒"现状,确 ...
万宁卫生健康系统推动解决群众就医痛点难点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35
医疗服务优化 - 万宁市人民医院通过手机挂号缴费功能显著提升就诊效率,减少排队时间 [2] - 医院优化"一站式"入院流程,40余名党员志愿者团队累计服务超2万人次 [3] - 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导诊、住院、医保咨询等服务,简化就医流程 [3] 护理服务创新 - 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项目,90名专业网约护士为457名居家患者提供25项服务 [2] - 护理服务从"病房"延伸至"家门",解决失能、高龄等特殊群体照护难题 [2] - 开展延续性居家护理,搭建医患沟通平台,提供全流程健康管理 [2] 患者满意度提升 - 门诊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7.08%,住院患者满意度达98% [3] - 通过12345便民热线等多渠道收集群众就医问题,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 [3] - 医护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增强,从导诊到就诊检查全程体现关怀 [2] 基层医疗服务拓展 - 青年医护惠民基层行活动组织630名青年医护人员深入185个行政村 [3] - 1至5月基层医疗服务累计服务群众3279人次 [3] - 开展"2+3"健康服务进乡村社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3]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琼海以实招整治作风促发展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35
学习教育的成效不仅体现在"当下改",更着眼于"长久立"。琼海坚持"边查改、边总结",紧盯干部 作风、民生短板、高质量发展重点,对查摆出的倾向性问题和制度薄弱环节精准起底、举一反三。目 前,全市各镇区各部门各单位已先后新出台规章制度72条,修订完善101条。比如,龙江镇结合巡视巡 察和蹲点调研基层难点,聚焦乡村振兴、民生服务等群众痛点,制定多项整改措施。(本报嘉积7月2日 电) 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琼海以实招整治作风促发展 放心种,农田喝上"解渴水" 同时,面向社会特别是各类经营主体,公开征集干部作风、项目建设、营商环境等方面问题线索, 已转交督办56条。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博新 为确保查摆问题不浮于表面,琼海着力打通"最后一公里"。针对部分基层党组织可能存在"怕揭 短"的思想顾虑,由学习教育专门工作力量下沉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和企业车间,用方言讲解问题清 单,引导干部群众"自己找""互相评",推动问题形象化、具象化。针对梳理出的突出问题,市委组织部 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将问题查摆与中心工作捆绑,推动解决园区征地拆迁、海水养殖提升、垃圾堆放 处置等难题。 "大路村、江湖村等经常受水库水位下降影响,如果遇上干旱天 ...
三亚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获批 将打造七大文化集中保护区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35
三亚市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 - 海南省人民政府批复《三亚市崖城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2021—2035年)》,强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按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镇区和文物保护单位三个层次构建保护框架 [1] - 规划形成"一环、一心、两带、一轴、七片区"总体格局,包括五指山余脉环山景观、历史镇区核心展示区、宁远河与崖州湾景观带、古城-南山景观轴及七大文化保护区(史前文化、黎族文化等) [2] - 保护范围覆盖崖州区行政管辖区域,重点管控历史镇区建筑高度、体量、色彩和风格,禁止破坏性建设活动 [3] 三亚市保平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 - 保平村作为明清传统民居代表,批复要求遵循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原则,按村域和古村两级保护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 [2] - 规划重点为保平古村,强调在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3] 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策略 - 政府要求挖掘崖城、保平村的历史文化优势,通过优化人居环境、加强防灾体系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协调统一 [3] - 规划明确将南山文化、南繁文化、海洋文化等七大主题保护区纳入整体开发体系 [2]
《海南省垦区建房审批管理办法》印发实施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28
政策核心内容 - 海南省印发《海南省垦区建房审批管理办法》明确垦区建房以集中建房为主个人建房为辅[1][2] - 垦区建房严格执行"一户一宅"制度每户家庭仅能使用一处住房用地或购买一套保障性住房[2] - 个人建房用地面积上限为120平方米并场队特殊情况下可放宽至175平方米[2] 住房用地管理 - 新建住房或分配新房需按约定腾退原有住房禁止垦区个人建设住房对外转让[2] - 垦区住房由市县政府指定单位统一管理分配严禁私人土地交易及别墅庄园建设[2] 权益分类保障 - 并场队归难侨队个人建房及安置房可视情况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再以划拨方式供应[3] - 海垦集团利用自有存量建设用地建设保障房可采用保留划拨或出让方式办理用地手续[3]
政策性金融提供全流程支持 国开行海南分行助力自贸港向“新”加速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22
国家开发银行海南分行业务模式 - 全程跟踪项目进展并提供金融支持是公司一贯的业务模式 [1] - 公司深度参与海南自贸港建设,如支持海南商发首发成功等重大项目 [1] 金融服务创新 - 创新"债贷结合"融资模式支持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项目建设 [2] - 通过创新前期贷款、研发贷款等产品支持商业航天发射场、海上风电、算力中心等重大项目 [2] - 2024年推动23个项目纳入国家科技创新和技改再贷款清单,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2] - 近两年累计投放贷款263亿元,支持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海上风电、南繁种业等重点领域 [3] 政策性金融优势 - 具备政策性优势,冲锋在前、服务战略,做政策和市场的嫁接者 [5] - 专业性优势体现在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共建"一带一路"等领域 [5][6] - 投贷联动优势,形成"一揽子"金融服务手段满足差异化融资需求 [6] 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 - 成立深海、航天、种业、医药、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等6个创新攻坚组 [7] - 聚焦"五向图强"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加大融资模式和产品创新探索 [7] - 实行"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储备,确保政策落地后快速授信 [7] 自贸港建设规划 - 2024年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公司将深化政银合作,加大资源倾斜 [8] - 聚焦科技基础设施、产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带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8] - 服务"五向图强"战略,支持航天、种业、深海产业集群培育 [8] - 支持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医疗医药、石化材料等传统产业升级 [8] 国际业务拓展 - 围绕"两个基地""两个网络""两个枢纽",推动国际业务突破 [9] - 用好"一带一路"专项贷款政策,加快簿记业务落地,服务企业"走出去" [9]
“中国船+中国绿色燃料”助海南领跑绿色航运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22
行业动态 - 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停靠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 标志着国内首个城市垃圾制绿色甲醇"产、销、用"全产业链贯通案例落地 [1] - 该轮采用柴油和国产绿色甲醇双燃料系统 加注200吨绿色甲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25吨 甲醇原料来自海南城市垃圾沼气 全流程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标准 [1] - 绿色甲醇被定位为航运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选择 此次加注验证了"中国船+中国绿色燃料"模式的可行性 [2] 公司动向 - 中远海运集团通过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国内首制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 船舶总长366米 最大装箱量达1.6万标箱 展现从设计建造到燃料供应的全链条自主能力 [2] - 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完成国内首次200吨国产绿色甲醇加注作业 实现航运燃料供应链突破 [1] - 中远海运集运将该轮投运于洋浦港美洲航线 强化洋浦港作为国际航运枢纽的战略地位 [2] 技术突破 - "中远海运洋浦"轮成为国内首艘实现城市垃圾沼气制甲醇燃料实际应用的集装箱船 形成"废弃物-绿色能源-航运减排"闭环 [1] - 船舶采用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 在1.6万标箱级大型集装箱船领域验证了替代燃料技术可行性 [2] 区域发展 - 海南自贸港通过该项目在绿色航运领域取得示范性突破 凸显其在物流运输和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地位 [1][2] - 洋浦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 通过绿色船舶加注业务提升国际航运要素聚集能力 [2]
南渡江迈湾水利枢纽工程下闸蓄水 该工程由建设稳步转向运营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21
工程进展 - 南渡江迈湾水利枢纽工程于7月2日正式下闸蓄水,标志着工程由建设阶段转向运营阶段 [1] - 导流洞进口闸门落下后,水库水位将蓄至101米高程,相应蓄水量为2.82亿立方米 [1] - 本次下闸蓄水是工程建设中重要的控制性节点,具有里程碑意义 [1] 工程效益 - 工程建成后将保障海口供水安全,将海口城区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升至100年一遇 [1] - 改善灌溉面积18.6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7.04万亩,置换松涛灌区面积8.3万亩 [1] - 工程效益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灌溉、发电,为南渡江流域农业发展提供水源支撑 [1] 工程背景 - 迈湾工程是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海南省水网建设规划重点项目 [2] - 工程于2020年4月13日举行开工仪式,由海南省水利水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省水利电力集团负责建设管理 [2] 生态保护措施 - 项目采用升鱼机方案帮助鱼类翻越大坝,保护南渡江上下游鱼类资源 [2] - 配套建设鱼类增殖站,并在下游电站补建鱼道、生态鱼池等设施,减轻大坝对鱼类的影响 [2] - 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工程建设始终,助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 [2]
我省首笔民企数据要素资产质押融资落地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21
数据要素资产质押融资案例 - 海南省首笔民企数据要素资产质押融资案例落地,云辉融电通过核心数据产品"新能源车联网电池健康度预测数据"获得多渠道融资829万元 [2] - 该案例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园区服务部金融服务专班联合多家银行推动完成,实现了数据资产从"无形资源"向"有形资产"的转化 [2] - 案例实现了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在数据资产确权与民企数据质押融资领域的"双首单"突破 [3] 数据要素权利登记与增值服务 - 云辉融电的核心数据产品在海南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完成三亚首笔数据要素权利登记 [2] - 海知所提供登记挂牌、法律意见书出具等增值服务,为后续资产入表与质押融资铺平道路 [2] - 金融服务专班厘清企业诉求并提供解决方案,推动企业核心数据产品在海知所数据要素登记平台顺利完成权利登记 [2] 创新路径与多方协作 -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探索出民企数据资产价值变现的创新路径,以数据确权为基础 [2] - 云辉融电副总裁郑蕾表示,此次数据确权与融资成功是园区、企业、交易所多方协作的成果 [2] - 该案例为海南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激活民企数据资产价值贡献了可复制的"崖州湾经验" [3]
善以制度集成创新破题开路——制度集成创新系列谈①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08
制度集成创新成果 - 海南自贸港已形成20批166项制度集成创新案例,涵盖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等多个领域 [2] - 创新案例包括"五互一共"国际化人才培养、医药货款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境外特殊食品加速引进等具体举措 [2] - 部分创新成果走在全国前列,如特许审批引种工作机制和全域禁塑立法 [2][3] 制度集成创新特点 - 强调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需跨部门合作解决跨境食品审批等复杂问题 [3] - 通过制度集成实现"1+1>2"效果,推动从单点突破到全盘涌动的转变 [3] - 成为海南自贸港政策体系的鲜明特点,体现"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改革路径 [2][3] 未来发展重点方向 - 需搭建跨部门协同机制,避免各自为政,形成环环相扣的改革生态 [4] - 提炼现有案例经验,将单个突破升级为通用解决方案 [4] -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根据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优化制度设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