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

搜索文档
(经济观察)中国航海向“新”逐“绿” 加速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11:19
人工智能与航运业深度融合 - 中远海运集团利用人工智能建立精准模型计算油耗,2024年船只大规模绕航好望角仍实现碳减排约15.6万吨 [1] - 全球首艘智能研究与教学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通过1.5万个监控点采集影像,集成AI算法实现自主识别航道、泊位操作等功能 [1] - 中远海运推出航运业垂类大模型Hi-Dolphin,并建设81个典型AI应用场景,覆盖调箱、配载、拖车等环节,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3] 智慧航海与数字化转型 - 中国航海日公告强调加速AI、大数据、区块链与航海融合,推动智能船舶从研发迈向大规模商用 [3] - 行业计划打造"数字港航"生态,推动港口、航运、货主等物流链节点实现全程可视化与协同 [3] - 中国运营和在建的LNG动力船舶占全球总量35%以上,电动船舶应用领跑全球 [4] 绿色低碳转型进展 - 中远海运2024年新造船订单中新能源、清洁能源占比超30% [6] - 招商局集团航运业务国内碳排放强度较四年前降低12.4%,绿色动力船舶订单占比达70% [6] - 中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原料来自废弃物发酵沼气 [4][6] 基础设施与政策支持 - 中国国际集装箱枢纽海港的绿色集卡占比突破60%,主要港口岸电覆盖率超90% [4] - 交通运输部提出将推动船用绿色燃料技术迭代应用,并建设港口绿色燃料供应、用能及集疏运体系 [6]
本周,一批“大国重器”上新!
中国基金报· 2025-07-06 22:40
能源领域重要突破 - 浙江北仑电厂8号机组投产 单台年发电量60亿度 火电装机容量达734万千瓦成为我国最大火力发电厂 [1] - 北仑电厂新机组陆续投产后将实现734万千瓦总装机规模 [1] 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 - 国内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完成首航 实现国产绿色甲醇首次加注 [1] - 该船舶实现国内船东第一单 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 国产甲醇主机首次实船应用三大突破 [1] - 展现国内航运企业从设计建造到燃料供应全链条自主能力 [1] 水电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 转轮直径6.23米 [1] - 该转轮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 在水力性能 高效运行区间和承压能力方面实现行业突破 [1] 天然气处理技术 - 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深冷处理厂在四川投产 采用自主研发超低温深冷技术 [2] - 该厂可年处理2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一次性产出7种产品包括商品天然气 液态乙烷等 [2] 海上光伏项目 - 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投用 装机容量7.5兆瓦 [2] - 项目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 年发电量1670万千瓦时 [2] - 采用漂浮式结构利用海水散热 发电效率提升5%-8% [2]
本周,一批“大国重器”上新!
财联社· 2025-07-06 22:23
能源领域重要突破 - 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浙江北仑电厂8号机组投产,单台年发电量60亿度 [1] - 北仑电厂将以734万千瓦火电装机容量成为我国最大火力发电厂 [3] 甲醇双燃料动力船舶 - 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洋浦港 [3] - 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实现船舶设计建造到燃料供应全链条自主 [3][5] - 在船舶制造领域实现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首次实船应用三项突破 [5] 水电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转轮尺寸达6.23米 [5] - 该转轮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在水力性能、高效运行区间和承压能力方面实现行业突破 [5][6][7] 天然气处理技术 - 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在四川投产 [7] - 采用自主研发超低温深冷技术,年产7种产品包括商品天然气、液态乙烷等 [7][9] - 年处理能力达20亿立方米天然气 [9] 海水漂浮式光伏 - 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建成投用 [9][11] - 项目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装机容量7.5兆瓦 [11] - 年发电量1670万千瓦时,通过海水冷却效应提高发电效率5%-8% [11][12]
首艘、首台、首个!本周,我国能源领域上新一批“大国重器”
央视新闻· 2025-07-06 14:04
能源领域重要突破 - 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浙江北仑电厂8号机组投产 单台年发电量60亿度 经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1] - 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洋浦港 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3] - 该船实现国内船东第一单、国内船厂交付第一艘、国产甲醇主机第一次实船应用三大突破 [6] - 项目展现国内航运企业从船舶设计建造到绿色燃料供应的全链条自主能力 [8] 水电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单机容量最大500兆瓦冲击式水轮机转轮研制成功 转轮尺寸达6.23米 将应用于西藏扎拉水电站 [8] - 该转轮在水力性能、高效运行区间和承压能力方面实现行业突破性提升 [11] 天然气处理技术 - 我国首个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在四川全面投产 采用自主研发超低温深冷技术 [12][13] - 该厂每年可处理20亿立方米天然气 一次性产出商品天然气、液态乙烷等7种产品 [15] 新能源项目进展 - 我国首个全海水环境漂浮式光伏项目在青岛建成投用 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 装机容量7.5兆瓦 [15][17] - 项目年发电量1670万千瓦时 通过海水冷却效应提高发电效率5%~8% [19]
“中国船+中国绿色燃料”助海南领跑绿色航运
海南日报· 2025-07-03 09:22
行业动态 - 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停靠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 标志着国内首个城市垃圾制绿色甲醇"产、销、用"全产业链贯通案例落地 [1] - 该轮采用柴油和国产绿色甲醇双燃料系统 加注200吨绿色甲醇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25吨 甲醇原料来自海南城市垃圾沼气 全流程符合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标准 [1] - 绿色甲醇被定位为航运业低碳发展的重要选择 此次加注验证了"中国船+中国绿色燃料"模式的可行性 [2] 公司动向 - 中远海运集团通过扬州中远海运重工建造国内首制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 船舶总长366米 最大装箱量达1.6万标箱 展现从设计建造到燃料供应的全链条自主能力 [2] - 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供应有限公司完成国内首次200吨国产绿色甲醇加注作业 实现航运燃料供应链突破 [1] - 中远海运集运将该轮投运于洋浦港美洲航线 强化洋浦港作为国际航运枢纽的战略地位 [2] 技术突破 - "中远海运洋浦"轮成为国内首艘实现城市垃圾沼气制甲醇燃料实际应用的集装箱船 形成"废弃物-绿色能源-航运减排"闭环 [1] - 船舶采用甲醇双燃料动力系统 在1.6万标箱级大型集装箱船领域验证了替代燃料技术可行性 [2] 区域发展 - 海南自贸港通过该项目在绿色航运领域取得示范性突破 凸显其在物流运输和低碳转型中的战略地位 [1][2] - 洋浦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 通过绿色船舶加注业务提升国际航运要素聚集能力 [2]
首艘、首航、首次 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实现3个突破
快讯· 2025-07-02 18:59
行业动态 - 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海南省洋浦港 [1] - 该船在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 [1] 技术进展 - 甲醇双燃料动力技术应用于集装箱船领域取得突破 [1] - 国产绿色甲醇加注技术实现首次应用 [1]
中远海控年度股东会
雪球· 2025-06-02 11:59
关键议案审议结果 - 通过2024年末期利润分配方案,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03元(含税),分红总额163.45亿 [2] - 批准《未来三年股东分红回报规划(2025-2027年)》,明确维持稳定分红政策,综合考虑盈利能力、资金成本及股东诉求 [2] - 批准订造14艘18,500TEU型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总价30.8亿美元,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3] - 减少公司注册资本,并授权董事会回购A股/H股股份,增强市值管理灵活性 [4] - 通过2024年度财务报告及审计报告,续聘信永中和为境内外审计机构 [5] - 核准2025年度对外担保额度43.55亿美元,支持子公司经营与融资需求 [6] 股东与管理层交流要点 - 管理层强调将聚焦数字化供应链和绿色低碳两大赛道,优化全球资源布局,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7] - 公司承诺通过回购股份、稳定分红等方式提升股东价值,并加强与投资者的多渠道沟通 [8] - 针对美国关税等外部挑战,管理层表示将通过供应链协同、航线调整等方式降低影响,同时强化成本精细化管理 [9] - 海控目前运力340万TEU,在建运力110万TEU,联盟内会调控运力,2025年运力投放较2024年小很多 [12] - 供应链业务2024年营收409亿,增速18%,2025年预期做到近500亿,预期增速20% [13] - 公司2024年合并报表1879亿货币资金,50%利润留存足够公司造船等资本开支,近几年分红比例维持在50%并大量回购注销股份 [14] - 2024年科研投入10亿,用于建设端到端合理支出 [15] - 美线货运目前满载,货物为之前因关税战积压的货物 [16] 后续计划与展望 - 甲醇燃料船舶的建造将加速低碳转型,预计提升长期竞争力 [17] - 持续推进智能航运系统建设,优化客户服务体验 [18] - 根据回购授权灵活调整股份注销计划,优化资本结构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