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解放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一个优质内容创作生态圈正形成
解放日报· 2025-07-14 10:01
杨浦区创新生态 - 杨浦区形成"大学-大厂-大V"创新大三角生态 汇聚复旦同济等10余所高校和18万大学生 并与B站抖音美团得物等互联网大厂毗邻[1][2] - 新建4700平方米"V聚场"专业创作空间 配备摄影棚配音室特效中心等设施 吸引头部内容团队入驻[1] - B站近400万创作者中30%百大UP主扎根上海 大学创新动能与大厂平台势能相互赋能[4] - 杨浦区提供精准服务 如Bilibili World 2025分会场落地 配套二次元接驳巴士和快闪店活动[7] 黄浦区内容产业生态 - 小红书作为链主企业带动生态 拥有3.5亿月活用户 吸引"上海BANG"等MCN机构入驻 旗下40多名签约博主[8][9] - 黄浦区通过制度创新和街道服务支持小红书线下活动 如小马路生活节在淡水路落地 协助报批和秩序维护[10] - 政府提供算力补贴和研发支持 助力小红书开发"珠玑大模型"并完成国家AI备案[11] - 设立"一口受理"通道优化营商环境 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13] 创作者生态价值 - 杨浦区通过细节设计提升创作体验 如V聚场配备多风格直播间和灵感休息空间[6] - 创作者生态吸引外部资源 如英国投资公司通过内容企业链接全球科技创作者[13] - 内容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多元发展 形成科技智力要素集聚效应[12][13]
申城大急救链:呼叫即救治 上车即入院 近三周电话呼入量15.8万次 较去年同期增5.15% 救护车出车量7.08万车次 同比增10.26%
解放日报· 2025-07-14 10:01
急救业务数据增长 - 近三周120电话呼入量15.80万次,同比增长5.15% [1] - 救护车出车量7.08万车次,同比增长10.26% [1] - 患者疾病主要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脑血管疾病 [1] - 自6月17日首个高温天气以来,已发生中暑患者急救60余例 [1] 急救系统运营管理 - 调度指挥中心实行三班倒工作制,22名在岗人员分三批用餐 [2] - 设置二线医生通过5G设备实时观察救援情况,提供远程指导 [2] - 增加加班值班车辆,提高急救响应速度 [3] - 增加冰袋、盐水等急救物资储备,做好救护车维护与检修 [3] 急救人才培养体系 - 2021-2024年累计选拔89名医师参加规培,20名已充实一线 [7] - 2022年启动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定向免费培养,累计招生80名 [7] - 规培模式提升医生专业知识、归属感与价值感 [6] - 院前急救医师首次纳入全市统一规范化培训体系 [6] 社会急救体系建设 - 五年来累计授证培训超过1.5万余人次,科普巡讲500余场 [11] - 2022年起开展"城市急救响应活动计划",招募志愿者5000余人 [11] -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布设项目串起患者、AED、志愿者 [9] - 公众急救培训填补救护车到达前的"空窗期" [11] 国际化服务能力 - 2024年调度指挥中心英语受理总量52人次 [3] - 2024年1-6月英语受理量已达47人次 [3] - 调度员自学日语等外语应对国际游客需求 [3]
奔腾的旋律奏响 让人热血沸腾 上海夏季音乐节传承伟大抗战精神传递和平之声
解放日报· 2025-07-14 10:01
音乐会概况 - 上海交响乐团和回声节日合唱团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音乐会 [1] - 音乐会由指挥家余隆执棒,作曲家邹野汇编世界经典反战旋律 [1] - 音乐会通过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五地广播直播 [1] - 这是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的闭幕音乐会 [1] 演出曲目 - 开篇为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选段,该作品是二战中最广为流传的交响作品之一 [1] - 演出曲目包括《歌唱第聂伯河》《啊,朋友再见》《长城谣》等经典反战旋律 [1] - 《歌唱第聂伯河》是苏联二战时期的代表歌曲之一,广泛流传于战时与战后的东欧 [1] - 演出还包括《阵亡者的挽歌》《博吉上校进行曲》《雪绒花—翻越每座山丘》等电影配乐片段 [1] 中国抗战音乐 - 间奏曲根据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主题改编 [2] - 《长城谣》《毕业歌》《救国军歌》《延安颂》等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音乐家爱国热情的真实写照 [2] -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上海,从抗战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 - 邹野在《义勇军进行曲》前创作了一段交响合唱,音乐如同四面八方的风不断聚拢 [2] 音乐会意义 - 音乐会旨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传承伟大抗战精神 [1] - 余隆表示希望通过音乐和电波连接时空,回望历史,放眼未来,让和平薪火代代相传 [2] - 全场千余名观众齐声高唱国歌,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2]
“半马苏河”赛艇精英赛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7-14 10:01
赛事概况 - 上海之夏2025"半马苏河"上海赛艇城市精英赛于7月11日至13日在普陀区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举行 [1] - 赛事吸引全国10个城市36支赛艇队伍近400名爱好者参与 [1] - 设置青少年、大师、大学三大组别37个竞赛项目 [1] 赛事创新与设施 - 首次上线数智观赛平台,采用NFC与二维码技术实时展示桨频、配速、风流速等数据 [1] - 平台提供专业解说并支持数据回溯至桨手单次冲刺,为训练研究提供样本 [1] - 苏州河水上运动中心未来将开放赛艇、皮划艇、桨板、龙舟等项目,构建"一河多点"水上运动网络 [1] 文旅商体联动效应 - 赛事绑定商圈餐饮、文创市集、游船夜游,两天兑换联票4200余份 [2] - 带动周边零售、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42% [2] - 首个周末半马苏河周边客流同比增长43.7% [2] 参赛体验与行业影响 - 巴西籍选手评价城市中心赛道利于推广赛艇运动 [1] - 普陀赛艇队U15女子4人双桨夺冠,教练指出青少年运动环境改善及兴趣提升 [2] - 赛事贯通文旅商体展场景,成为上海国际消费季标杆活动 [2]
龙头链主企业“口口相传”:闵联临港园区懂企业敢担当 园企沟通 就像志同道合的伙伴
解放日报· 2025-07-14 10:00
产业园区发展策略 - 闵联临港园区占地仅4平方公里但成功吸引头部沪外企业入驻 2024年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90% [1] - 园区通过"战略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引商"策略实现精准招商 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 [5] - 集成电路产业表现突出 以中微公司、拓荆科技为代表的企业2024年产值同比增长367.73% [6] 企业服务模式 - 园区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从落地到运营全程响应需求 光脉医疗从接触到谈判完成仅用1个月 [2] - 团队规模精简但专业 20多人服务ABB、中微公司、延锋等头部企业 强调学习型、专家型团队的重要性 [3] - 采取"无事不干扰"政策 减少非主业相关调研检查 为企业创造稳定可预期的生产环境 [4] 产业生态建设 - 聚焦集成电路领域 已聚集20家企业形成设备与零部件及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和材料生态链 [5] - 长电科技临港汽车芯片基地开工 打造汽车芯片成品制造"灯塔工厂" [6] - 通过"以楼引凤"策略吸引中曼石油入驻 将自用办公楼让出供其建立全球总部 [4] 核心竞争力 - 提供现成符合生产需求的厂房 帮助企业快速落地投产 解决危废和敏感物处置等关键问题 [2] - 依托临港新片区"东方芯港"定位与政策红利 重点布局芯片制程和集成电路设备企业所需的高标准载体 [5] - 形成企业间协作的"滚雪球"效应 通过领军企业"口口相传"吸引更多优质项目 [5]
一曲夏日交响“写给未来” 上海夏季音乐节带给观众沉浸大自然的听觉盛宴
解放日报· 2025-07-13 10:19
音乐节概况 - 2025上海夏季音乐节(MISA)于7月1日至7月13日举行,主题为环保导向的"写给未来"[1] - 活动包含户外舞台演出、环保主题讲座、工作坊、公益骑行及环保任务等跨界内容[2] - 音乐节由上海交响乐团主办,上海医药冠名赞助[1] 演出亮点 - 芬兰指挥家萨洛宁率领纽约爱乐乐团连续上演两场重磅音乐会[2] - 95后作曲家梁皓一作品《树》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首演,融合木鱼、笛声等自然元素[1] - 比利时金翅雀古乐团成为乐迷热议的"隐藏彩蛋",国际音乐家高度评价上海文化氛围[2] 环保主题执行 - 艺术装置"重生之树"由回收矿泉水瓶、硬纸板等废弃物制作,成为社交媒体热门打卡点[2] - 通过乐器材质(木材、马尾毛、竹子)强调古典音乐与自然生态的天然联系[2] - 音乐节策划6场环保主题活动,包括与爱回收合作的环保任务[2] 市场反响 - 城市草坪音乐广场演出场场爆满,观众在户外环境中体验音乐与自然的融合[1] - 国际音乐家评价上海为"未来之城",看好中国古典音乐发展前景[2]
上海中心城区发展都市工业 如何跳好“三支舞” 空间高度集约的“芭蕾舞”卡点市场节拍的“踢踏舞”以人才为主体的“现代舞”
解放日报· 2025-07-13 10:19
都市工业发展背景 - 上海加速发展都市工业,聚焦细分赛道和科技支撑,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火车头,正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1] - 都市工业在中心城区悄然兴起,打破传统制造业布局观念 [1] 空间高度集约的"芭蕾舞" - 都市工业需在碎片化空间高效利用,如复志科技在30平米隔间部署20台3D打印机形成微型工厂 [2] - 3D打印技术支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生产,降低空间成本占比 [2] - 建议盘活中心城区低效产业用地,布局"小而精"的都市工业街坊、硅巷等载体 [3] 卡点市场节拍的"踢踏舞" - 都市工业需紧贴高端消费市场需求,如纽约曼哈顿服装区因产业链集聚未外迁 [5] - 老凤祥"工业上楼"项目整合6万平方米空间,融合制造、旅游、非遗等功能,打造数字化协同平台 [5] - 提升城市消费引领力需开放包容,适应时尚设计行业快速变化的需求 [7] 以人才为主体的"现代舞" - 都市工业依赖科研人才创新与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如傲鲨智能在民房研发外骨骼产品 [9] - 伦敦通过保留制造用途、提供补贴等措施,吸引40余家创意制造企业入驻设计区 [10] - 中心城区需解决空间不足问题,支持硬科技企业小规模环保生产 [11] 发展瓶颈与解决思路 - 思想认识转变是关键,需强化领舞者(决策者)的活力与创新意识 [12]
哔哩哔哩线下嘉年华开幕 汇聚700余家展商和1000多位UP主 3天30万人次将涌向“四叶草”
解放日报· 2025-07-12 10:12
展会规模与参与度 - 亚洲规模最大的ACGN综合性展会Bilibili World 2025开幕,展出面积达24万平方米,汇聚700余家展商和1000多位UP主,其中游戏展商200余家 [1] - 展会场地面积、票量均同比增加30%,首次覆盖国家会展中心(上海)8个展馆,近90万人预约抢票,第一轮开票35秒售罄,第二轮开票6秒售罄,预计三天吸引30万人次 [1] - 展会汇聚众多"首发"与"首秀",包括小岛工作室《死亡搁浅2》中国大陆唯一巡宣活动,以及《彩虹六号》《无主之地》《绝地求生》等热门游戏首次亮相 [4] 参展企业与IP表现 - 悠星网络连续第三年参与BW,《蔚蓝档案》展台以沉浸式体验为主题,推出BW展会限定周边如流沙亚克力票根、磁吸应援发光手环,玩家反馈有助于优化游戏内容与服务 [2] - 米哈游旗下《崩坏:星穹铁道》展区设置《Fate[UBW]》联动区,联动角色"Saber"与"Archer"现身互动,《绝区零》与芬达推出联动展台还原经典游戏场景"六芬街" [3] - bilibiliGoods区域《未定事件簿》的"大痛包"首发当天上午售罄,需次日补货,《魔卡少女樱》《宝可梦》《新网球王子》等IP周边吸引大量粉丝购买 [3] 文旅与消费带动效应 - 展会带动上海文旅预订增速环比上涨35%,各地来沪机票预订量同比上涨近50%,广州、深圳、成都为"00后"来沪最热门出发城市 [5] - 国家会展中心周边高星酒店"暑期提前订"增速高达475%,有"00后"用户提前2个半月预订 [5] - 上海百联ZX附近美食搜索量环比上涨超800%,酒店搜索量上涨306%,外地观众借BW契机打卡上海二次元地标如米哈游总部 [6] 行业联动与创新 - 首届上海之夏国际动漫月三大展会联动,提升上海在全球动漫游戏领域的影响力与关注度,促进行业交流合作与创新 [6] - 悠星网络透露《蔚蓝档案》将升级线上线下活动,包括与萌果酱咖啡、CoCo茶饮、雅安文旅、高德地图等跨界联动,推动文旅商体展融合 [6]
全球首款二维材料芯片预计2029年量产 有望率先抢占超百亿美元市场 “上海方案”开辟芯片竞争新赛道
解放日报· 2025-07-12 10:12
二维半导体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国内首条二维半导体工程化验证示范工艺线于6月中旬在上海启动,预计2029年实现全球首款二维材料芯片量产,标志着上海在全球二维半导体产业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1] - 二维半导体材料已完成"从0到1"技术突破,进入"从1到10"产学研转化阶段,正推进"从10到100"商业化进程 [1] 技术背景与战略意义 - 硅基芯片面临物理极限:2纳米以下制程工艺复杂度指数级上升,漏电控制困难且成本飙升 [2] - 二维半导体材料具备原子级厚度和独特电子输运特性,可精准调控电子、抑制漏电,为1纳米及以下节点提供新范式 [3] - 上海2022年率先将二维半导体列入未来产业行动方案,旨在通过非硅基材料实现半导体产业换道超车 [2] 技术成果与性能优势 - 复旦大学团队成功研制全球首款二维半导体32位RISC-V微处理器"无极",集成5900个晶体管,性能达国际最优,待机功耗仅为硅基芯片的1/5 [6] - 团队已建立完整二维半导体工艺库,具备晶圆生长、集成工艺、器件建模到封装测试的全链条能力 [6] 产业化布局与市场前景 - 原集微科技计划三年内建成国际领先的二维半导体示范商业化产线,目标实现1-2纳米级芯片性能 [7] - 全球二维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2035年达300-500亿美元,占先进半导体市场10%-15% [4] - 上海将通过产业基金、税收优惠等政策打造二维半导体产业集聚高地 [7] 生态建设与开放合作 - 浦东新区正在建设工程性示范产线,加速实验室技术向工业化转化 [7] - 未来将开放示范线工艺库,供全球学术团队和产业公司委托制造二维半导体芯片 [8]
“期待未来更多项目落地上海” 外企掌门人:加大产业链和研发投入 进一步发挥上海优势
解放日报· 2025-07-12 10:12
跨国公司投资动态 - 海格电气预计在华业务年增长率将达到两位数,主要得益于中国在新能源、智能制造及新型电力系统领域的迅猛发展 [1] - 海格电气计划今明两年在中国新建1家工厂,并将更多研发资源部署到上海 [1] - 思柯利软件正在推进一款接近1亿美元的漫威IP手机游戏研发项目,第一笔增资2200万美元已于2024年1月底到账 [2] - 思柯利软件预计该游戏将于2027年在全球发行 [2] - 拜尔斯道夫新增2300万美元用于妮维雅智能工厂改造及新产品支持 [2] - 拜尔斯道夫投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香缇卡线下门店拓展与线上业务增长 [2] 上海外资发展情况 - 2024年1至5月上海新设外资企业近2500家,实际使用外资超过76亿美元 [3] - 上海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1042家 [3] - 上海外资研发中心累计达到605家 [3] 企业战略布局 - 思柯利软件选择上海作为落地首选,看重其文化氛围、政府支持及人才资源 [2] - 拜尔斯道夫将优色林第二代Thiamidol 630光引精华在上海全球首发 [2] - 拜尔斯道夫香缇卡中国大陆首店于上海港汇恒隆启幕 [2] - 拜尔斯道夫下半年将在上海推出"上海产"Thiamidol 630妮维雅新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