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日报

搜索文档
苏州无锡两市人大常委会开展太湖流域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协同视察
苏州日报· 2025-06-14 08:24
太湖流域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协同视察 - 苏州无锡两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开展太湖流域生活污水治理协同视察 实地检查竺山湖 宜兴湿地公园及湖㳇镇等地的水环境治理工程 入湖河道水质涵养带建设及自然村庄污水收集情况 [1] -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平强调太湖是"国之大者" 苏州全域推进"厂网河湖"一体化治理 系统提升城乡生活污水治理效能 [1] - 两市需深化生态协同治理 加强案例总结与经验提炼 通过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等区域协同机制惠及两地民众 建立常态化干部互学 代表互动 经验互享机制 [1] 无锡市治理规划与监督机制 - 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徐劼提出需高位推动系统治理 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统一治水方案 强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保障断面水质达标 [2] - 探索建立两地常态化水环境保护协同监督机制 推动太湖生态持续改善 实现更高标准的"两保两提"目标 [2] 参与人员 - 苏州方面由李亚平带队 沈国芳 陈正峰参与 无锡方面由徐劼带队 封晓春 陆洪参与联合视察 [1][2]
立讯精密相城基地首台设备启动
苏州日报· 2025-06-13 08:46
项目进展 - 立讯精密声学电子产品及汽车零部件项目首台设备正式启动 标志着相城基地进入投产倒计时 [1] - 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 建成后年产值超300亿元 是中国最大的立讯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1] - 项目分两期建设 一期部分厂房已于5月30日交付使用 [1] 产业布局 - 相城经开区开辟6000亩工业用地打造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 为产业集聚奠定基础 [1] - 立讯项目是相城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要节点 将提升产业竞争力与集聚度 [2] - 相城经开区已形成覆盖研发、制造、应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2] 政府支持 - 相城经开区实行"一周一调度"工作机制 多部门协同推进重点项目 [2] - 成立立讯攻坚行动支部 解决项目协调难题 确保高效推进 [2] 战略意义 - 项目是立讯全球化战略的关键布局 [2] - 项目将助力相城经开区打造数智经济新高地 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2]
西门子首届“科技与人才日”活动举行
苏州日报· 2025-06-13 08:37
西门子科技与人才日活动 - 公司在苏州高新区举办首届"科技与人才日"活动 推出面向工业场景的"妙一空间"并启动长三角人工智能共创实验室2 0 [1] - "妙一空间"首次全球亮相 可构建工业数字孪生场景 依托轻量化技术框架实现三维协作与高效同行 [1] - 该平台无缝集成至云原生IT/OT开发工具包工易魔方 支持用户自定义工作流程并实时验证复杂工业场景 [1] - 平台支持AI算法在虚拟空间快速验证与部署 实现全流程零风险测试 为工业企业提供安全高效的创新环境 [1] 人工智能共创实验室升级 - 长三角人工智能共创实验室2 0聚焦四大方向:IT/OT融合 工业基础模型 AI+数字孪生 人才发展 [1] - 实验室将依托苏州制造业集群优势 加速"妙一空间"产业化应用 探索工业级数字孪生映射落地场景 [1] 人才与可持续发展计划 - 启动"AI技能提升行动"系统化赋能未来人才发展 [2] - 举办第13届青年论坛促进人才与科技融合 [2] - 推出"2025年零碳先锋奖"推动绿色新动能发展 [2]
国发担保为政府性担保探索发展新路径
苏州日报· 2025-06-13 08:37
公司荣誉与转型成果 - 苏州国发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首次参评即获"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融资担保机构"称号[1] - 同时获评江苏省信用担保协会"2024年度融资担保机构三十佳"荣誉[1] - 2024年成功转型为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推动苏州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扩容升级[1] 业务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年提供融资担保超150亿元,同比增长56%[1] - 单户1000万元以下普惠担保投放超145亿元,同比增长72%[1] - 新增责任额在全省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中排名第三,带动全市业务体量跃居全省首位[3] 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 - 产品矩阵涵盖省市政银担产品和自研标准化产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1] - "小微贷"和"富民贷"两款产品免担保费,其他产品减费让利1445万元,平均费率控制在1%以下[2] - 单户1000万元以下担保占比97%,单户500万元以下占比90%,深度倾斜小微和"三农"[2] 科技创新支持 - "科技创新担保计划"上线五个月备案13亿元,列全省担保机构首位[2] - 全年新增科创担保42亿元,科创在保余额达43亿元,同比增长27%[2] - 通过担保扶持的企业中,19家成长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2] 创新与行业引领 - 落实江苏省财政厅"设备担"产品并实现首批落地[3] - 开立全市首笔旅行社质保金保函,首家入驻江苏省政府采购电子保函平台[3] - 组建国发普惠金融实验室,开发供应链金融平台,持续打造"国发普惠"金融品牌[3]
政企研协同 打造“零碳工厂”项目
苏州日报· 2025-06-13 08:37
合作背景与目标 -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联合波司登集团、江苏常铝铝业集团、常熟市古里镇党委、国网常熟市供电公司签署"能碳先锋·红色网格"共建协议,以党建为引领打造"零碳工厂"示范项目 [1] - 合作旨在推动服装和铝业两大产业链绿色转型,通过"1+N"网格化党建联盟(一个党员服务队,N个党小组)深化组织共建、低碳发展行动和网格化服务 [1] 合作领域与措施 - **碳资产管理**:能源研究院专家团队将提供碳盘查、碳足迹认证等服务,建立科学碳管理体系 [1] - **能效提升**:国网常熟市供电公司党委与能源研究院技术骨干担任"低碳顾问",开展能效诊断并推广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 [1] - **绿色制造**:以波司登、常铝为链主企业,带动上下游共建"零碳工厂"试点 [1] 协同机制与成果 - 电网企业派驻技术专家进驻企业,在常熟市古里镇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能碳先锋服务站",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项目申报等一站式服务 [2] - 波司登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及全市首家"近零碳"工厂,成为行业首家通过"双绿色"制造体系认证的企业 [2] - 常铝股份聚焦绿色工艺研发、节能减排技术,引入绿色供应商并布局分布式光伏,打造铝加工行业绿色制造标杆 [2] 政策与推广 - 专家现场解读《"能碳先锋·红色网格"共建方案》《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政策解读》及最新绿色电价政策 [2] - 项目将形成可复制的"党建+双碳"模式,未来在苏州更多重点产业集群推广 [2]
江苏电网占地最小110千伏变电站在园区投运
苏州日报· 2025-06-13 08:23
在寸金寸土的苏州工业园区核心区,一座"会思考"的变电站正在改写城市供电格局。昨天(6月11 日),苏州工业园区110千伏苏茜变电站正式投运。作为江苏电网现代智能建造升级重点项目——新型 电力系统最小占地示范站,该站以"最小占地、最小体积、免巡视、免维护"的建设理念,成为目前江苏 电网占地最小的110千伏变电站,堪称"电力魔方"。 苏茜变电站地处苏州工业园区城市中心,与印象中庞大的变电站不同,该站更像一座精致的科技 馆。"我们像玩俄罗斯方块一样,把每一寸空间都用到了极致。"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建设部设计管理专职 项琰介绍。针对土地资源稀缺、环境评价要求高的难题,项目设计团队运用集约化思维,创新采用"子 母变"建设模式,与邻近220千伏新葑门变电站共用道路、围墙、消防水池等设施,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 利用。这种模式就像让两个邻居共用车库和花园,仅此一项就节省了15%的建设成本。 绿色低碳方面也可圈可点。该站采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艺,使用一体化集成墙板等绿色建材,可减 少施工污染,兼具出色的节能性能。站内还配置31.5千瓦屋顶光伏系统,年发电量约3.1万度,相当于减 排31吨二氧化碳。预留的综合能源站空间未来可拓展交直流微 ...
当好“专业队”干好“精细活”
苏州日报· 2025-06-13 08:23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苏州吴中区已形成从早期药物开发到临床研究的完整生物医药产业链 成为长三角地区医药门类齐全 综合研发能力强的创新集聚区 [1] - 乐明药业研发的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获批上市 是国内唯一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同类产品 预计年销售额达15亿元 [2] - 2024年新增产品注册证105张 赛诺神畅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通道 江苏盖睿产品进入江苏省优先注册程序 [3] 政府服务与支持 - 吴中区市场监管局实施"白名单"制度解决研发物品进口难题 建立"招服联动"机制提前介入招商服务 [3] - 组建"一企一策"工作专班为聚微生物等企业提供11次研发注册服务 走访32家次企业形成56项诉求清单 [3][4] - 开展无源医疗器械审评核查培训覆盖560余名企业代表 通过座谈解决数十家企业注册申报问题 [4] 知识产权创新 - 修订知识产权奖补政策 对中国专利奖等奖励金额增加30% 2024年发放生物医药产业知识产权补助27.68万元 [5] - 专利快速预审通道使授权周期从2年缩短至2-3个月 104家企业进入预审名单 2024年快速授权专利42件 [6] - 共建生物医药专利池吸纳29家企业240件专利 增强专利抗风险能力 [6] 质量基础建设 - 设立首个产业园一站式服务中心 提供计量 标准 检验检测等全链条服务 [7] - 发布《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标准化发展白皮书》 联合药检中心制定江苏省中药材质量标准和炮制规范 [7] - 计划建立持证企业数据库 制作重大项目 重点企业等三张服务清单 实施"一企一档"管理 [8]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在苏州举行
苏州日报· 2025-06-13 08:23
大会概况 - 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于6月12日在苏州举行 省委副书记 苏州市委书记刘小涛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 世界交通运输大会执委会主席翁孟勇 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 东南大学校长孙友宏 市委副书记 市长吴庆文出席开幕式 [1] - 大会由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航海学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航空学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及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共同主办 [2] 大会主题与目标 - 大会以"迈向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为主题 聚焦全球交通运输科技创新 会聚国内外交通领域的科学家 企业家及行业专家 秉持创新融合 开放共享的理念 深化国际合作与交流 [2] - 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史和平表示 江苏将与国内外同行携手共进 积极探索可持续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的新路径 新模式 坚定不移以建设可持续的综合交通体系为目标 从多维度发力 推动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 [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人工智能 大数据 区块链等新技术持续升级 为交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1] - 构建可持续的交通运输体系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使命 [1] 合作与创新 - 东南大学作为本次大会的特别协办单位 将以此次盛会为契机 深化协同合作 推动资源共享与技术攻关 携手构建开放融合的全球交通创新生态 [1] - 苏州市长吴庆文期待与各界同仁深化交流 加强合作 引导更多高端载体 高端项目 高端人才布局苏州 落户苏州 [2] 成果发布 - 活动中发布了《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发展的中国实践》报告 来自国内外的5位业界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 [2]
陪你养老的机器人来了
苏州日报· 2025-06-12 18:11
行业动态 - 2025年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海老博会)开幕,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约500家参展企业展示全球领先的老年用品和养老服务 [1] - 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银发经济规模迈向30万亿,"智慧养老"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需求 [6] 公司产品 - 麦迪科技推出康养机器人"小麦",身高1.63米,体重43公斤,具备视觉识别、语音交互、安全监测等功能 [3][5] - "小麦"可胜任迎宾引导、健康知识讲解、情感交流、行为监测、个性化康养教练、自动化生活记录、生命体征哨兵等任务 [5] - "小麦"已在浙江、上海的部分养老机构进行应用测试 [8] 技术优势 - 麦迪科技以智慧康养信息管理平台为枢纽,以专注于康养领域的垂类AI模型为驱动,形成"垂类模型+平台+生态整合"的综合解决方案 [6] - 平台依托麦迪科技20年深耕医疗信息化的技术积淀,具备跨系统、跨场景数据整合与服务联动能力 [6] - 平台全面打通医院、养老机构、康养设备与护理人员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闭环"和"精准服务" [6] 战略布局 - 2024年麦迪科技与优必选科技共同出资成立苏州优麦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服务型机器人在医疗康养场景的研发、落地与产业化推广 [6] - 未来将形成以平台驱动、模型赋能、本体协同为特征的智慧康养解决方案,助力养老产业升级 [8]
“外媒看中国”采访活动走进苏州
苏州日报· 2025-06-12 08:27
苏州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实践 - 国务院新闻办组织40余名中外记者实地采访苏州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发展 [1] - 采访团参访魔法原子机器人科技、苏州工业园区展示中心、思必驰科技等代表性企业,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互动了解高质量发展成果 [1] 魔法原子机器人科技公司 - 公司专注于通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具备从研发到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的全链条能力 [2] - 展示的人形机器人"小麦"和四足机器狗具备拟人步态行走、奔跑及交互技能,机器狗能完成后空翻和跳舞等高难度动作 [2] - 媒体重点关注苏州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在技术研发、产业应用、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举措 [2]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成就 - 作为中新两国政府旗舰合作项目,园区30年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已跻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2] - 展示中心通过翔实数据和重点科技成果,展示了园区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等方面的探索之路 [2] - 园区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以及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方面成效显著 [2] 思必驰科技公司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对话式人工智能平台企业,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全系列语音及语言交互技术 [3] - 展示的高端吸顶麦与AI追踪摄像头可实现"声像精准同步追踪",能自动追踪发言人位置并优化拾音效果 [3] - 公司在人工智能语言大模型领域具有研发创新优势,其智能办公本具备实时翻译和同声传译功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