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日报
搜索文档
加强中小学生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
辽宁日报· 2025-10-18 08:33
校园靠近林区的学校,要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作为校园消防安全的重要内容,完善应急预案,加强 日常演练,确保各项安全防范工作落到实处。严禁动员组织中小学生直接参与森林草原火灾的扑救,遇 到学生自发扑救的行为,学校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阻教育,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同时,各级林草主管部门、教育部门还要充分发挥家校社"教联体"作用,营造群防群治的良好氛 围。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平台、致家长的一封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等方式,向学生及其家长宣 传森林草原防火知识,强化不在林区草原上坟烧纸、燃放烟花爆竹、烧荒、烧秸秆、野外吸烟等内容, 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共同抵制各类危险用火行为,筑牢人民防线。 中小学生是森林草原防火安全宣传教育中不可忽视的群体。近日,省林草局、省教育厅联合印发 《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全省各级林草主 管部门、教育部门把防火宣传教育作为一项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的基础工程来抓,引导学生敬畏自然、爱 护森林草原、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提高他们的森林草原火灾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通知》要求,丰富、创新宣传教育载体,充分利用校园广播、主题班会、微信公众号、短 ...
辽宁“好贺”津门争艳
辽宁日报· 2025-10-18 08:33
东北酸菜有多少种吃法,可能东北人自己也说不清,但在本次农交会上火爆出圈,让东北风味征服 了大众的味蕾。辽宁帝华味精食品有限公司从家乡运来20多吨食材,现场支锅举行"酸菜炖五花肉"品 鉴,吸引上百人排队,"真香"赞声不绝。沈阳两家食品公司带来的烤酸菜、零添加酸菜、酸菜饺子等产 品,也成了现场的抢手货。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参展突出了"精准选品",围绕采购商需求,筛选最具辽宁特色 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以便让采购商一眼找到好货源,同时着力于"长效服务",梳理出企业及产品信息 向采购商精准推介,助力他们和辽宁农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小米是辽宁的特色杂粮之一,阜新小九米业有限公司带来的一款小米露让人眼前一亮,并受到观展 消费者的追捧。该公司负责人高冬梅表示,在一定积累的基础上,谋求精深加工是农业产业的必经之 路,虽然开拓市场并非一帆风顺,但相比"初字号"产品附加值30%的增长,所有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苏蓟(辽宁)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展位前,面对一拨又一拨观展者"这是药品还是保健品"的疑 问,销售经理李萌萌一遍遍现场科普,从水飞蓟国内外的发展历程到应用场景,再到具体产品功能,长 时间的讲话让她不得不用润喉 ...
沈阳机器人大会发布10个应用场景签约59个项目
辽宁日报· 2025-10-18 08:33
大会概况 - 2025沈阳机器人大会于10月17日开幕,主题为“新质引领发展 智造链接未来” [1] - 大会汇聚国内外院士、学者及产业链企业负责人等400余位嘉宾 [1] - 大会设置主旨论坛、首发产品及创新技术项目洽谈、机器人产业交流会、机器人应用技术创新论坛等多项活动 [1] 产业集群实力 - 沈阳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是全国该领域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1] - 集群拥有从研发、制造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规模以上企业555家 [1] - 集群内包括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3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2024年集群完成产值850亿元,同比增长10.5% [1] - 2025年1月至8月集群完成产值655亿元,同比增长8.2% [1] - 沈阳培育了新松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诞生了多款机器人首创产品 [1] 应用场景与项目签约 - 大会发布了涉及制造、农业、建筑、能源、商贸物流、医疗健康等领域的10个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应用场景 [1][2] - 应用场景具体需求方向和关键环节被详细披露,释放合作机会 [2] - 大会期间共有59个项目实现签约,意向金额达43.46亿元 [1][2] - 签约项目包括13个创新平台类项目、35个科技研发类项目和11个产业园区类项目 [2]
应急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举办
辽宁日报· 2025-10-18 08:33
活动以市集的形式开展,依托农村大集人流优势,打造"文艺+科普+集市+打卡"四重宣传场景,设 置了应急安全文艺表演、应急知识小课堂、消防安全体验区、防灾减灾体验区、急救培训区、安全文创 区、装备展示区等教学与互动内容。 活动期间发放了1.2万份宣传资料,安全文创书签、平安福字、安全侠面塑、蔬菜大礼包等600份礼 品也全部发放。商户及参与百姓反馈,"安全市集活动接地气,学的应急知识实用管用。"接下来,我省 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探索应急宣传的多种形式,不断提升全民安全素养。 10月16日上午,沈阳市于洪区造化大集迎来全市首支应急安全流动宣传队,由省安委办(省应急 厅)、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安委办(沈阳市应急管理局)、沈阳市农业农村局、于洪区安委办(于洪 区应急管理局)共同举办的应急安全宣传进农村活动在这里进行。 ...
辽宁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辽宁日报· 2025-10-18 08:33
论坛概况 - 第十六届辽宁现代农业发展论坛于10月17日由省科协主办并在省农科院举办 [1] - 论坛主题为“科技赋能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1] - 论坛自2010年举办以来已成为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科技创新研讨和建言献策的重要品牌活动 [1] 核心议题与专家报告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作题为《我国粳稻生产的现状与将来》的报告 [1] - 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黄晨阳等省内外专家分别围绕食用菌、草莓、蓝莓、河蟹、海参、农业品牌等方向作报告 [1] 论坛成果与活动 - 论坛发布农业特色产业科技成果63项 [1] - 组织部分特色产业学会服务站集中签约 [1] - 积极发动相关涉农学会开展专家行活动并深入园区和企业开展科技服务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1]
培育一批让百姓放心的标杆店
辽宁日报· 2025-10-18 08:33
放心食品超市还需提供优质服务。每500平方米营业区域至少设置1台公平秤,放置在醒目位置并保 持清洁、准确。应设置"食品安全检测信息电子看板",每日自动抓取快检中心数据,每月汇总报告向消 费者公示。应设立"退换货服务台",有质量问题的食品应接受7天内无条件退换。应建立食品安全投诉 机制,处理时限不得超过3天。 制定《规范》是我省开展放心食品超市培育活动的基础工作。该标准由企业自愿执行,参与培育活 动的企业,可对照《规范》自查自评,依托"辽宁省食品销售者诚信自律服务平台"作出放心食品超市自 我承诺,并在超市营业场所显著位置公示。我省市场监管部门将对参与培育的超市进行"一对一"对口帮 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指导整改。 放心食品超市是指具备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食品采购、储存、销售等环节严格遵守食品安 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采用先进科技管理管控手段,以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为核心目标,提供质 量可靠、来源可追溯、信息透明化食品的综合性零售场所。 《规范》中放心食品超市"硬门槛"包括:应持续符合"未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和群体性食品安全问题 事件"、应建立健全可执行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条件。《规范》构建了覆盖"采购 ...
我省正式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
辽宁日报· 2025-10-18 08:33
入冬时间与气候特征 - 省气象台宣布10月17日正式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季,较往年平均入冬日提早3天[1] - 冬季起始日的定义为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均低于10℃的首日[1] - 提前入冬并不等同于冷冬,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1] 冷空气影响与气温变化 - 此次降温受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影响,导致大部分地区经历换季式降温[1] - 多地最高气温降至10℃上下,抚顺、本溪、铁岭地区还会迎来零星小雪[1] - 预计10月19日至10月20日早晨将达到本轮降温谷底,大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跌至冰点以下,出现下半年以来最低气温[1]
全国部分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在鞍山召开
辽宁日报· 2025-10-18 08:32
会议期间,顾秀莲来到沈阳大学进行参观走访,在人工智能与机械制造实习实训中心和学生宿舍, 观看了机械专业实验器材和创新创业作品展并了解了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情况。 10月16日,第33次全国部分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在鞍山召开。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 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出席会议并讲话。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隋青出席会议并致辞。 顾秀莲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给上海市杨浦 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的回信精神,紧紧围绕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 彰大会部署要求,努力推动城市关工委工作不断走深走实。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青少年从内心深处筑牢最坚实的信仰根基。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展现城 市关工委新作为,以小切口融入大治理,做好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助困工作,强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要大力加强城市关工委自身建设,坚持"党建带关建",加强基层、企业关工委建设,抓好抓实"五老"队 伍建设和阵地建设,坚持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双向促动,全力推动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 新突破。 10月17日,顾秀莲 ...
在严寒中触摸英雄的气概和热血
辽宁日报· 2025-10-17 09:05
战地通讯的核心内容 - 文章核心观点为战地记者华山通过亲历东北民主联军在1947-1948年冬季的军事行动,以《踏破辽河千里雪》等战地通讯记录下人民军队在极端严寒和艰苦条件下“打出去”的钢铁誓言、英雄气概及南北满部队胜利会师的历史场景 [1][2][4] - 通讯积累了记者近两年的前线采访经验,通过大量有血有肉的细节描绘,为“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等战役提供了生动的注脚 [3][5] 军事行动与战场环境 - 军事行动发生在1947年末至1948年初的东北辽河平原,环境异常艰苦,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积雪深厚,朔风刮起的积雪将大道淹没 [1][2] - 部队在无边的雪原上踏开新的道路,进行千里奔袭,转战新立屯、台安、辽阳等地,钳制北宁线咽喉,并最终在沈阳大门外实现南北满部队的胜利会师 [1][4] - 公主屯战役后,隔绝一年的兄弟部队实现会师,士气高涨,战场变得活跃,体现了人民战争的威力 [4][5] 记者工作与报道细节 - 记者华山作为《东北日报》的战地记者,大部分时间跟随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行动,与战士同吃同住,在行军间隙和宿营地的昏黄灯光下进行写作 [2][3][5] - 其报道注重细节,记录下战士们脚板打满血泡、肿得穿不上鞋仍坚持行军,以及南满北满部队会师时亲切欢呼等具体场景 [3][4] - 报社通过军队指挥系统掌握记者行踪,每月派通讯员到部队取稿,每次能带回两三篇稿件 [5] 军队精神与信念 - 支撑军队在极端条件下坚持战斗的核心力量是“打出去”的钢铁誓言和“阶级的硬骨头”精神,具体表现为战士们“你能冻坏我的皮,冻坏我的肉,冻不坏我共产党员的硬骨头”的出征誓言 [5][6] - 这种必胜的信念使部队能抵挡敌人坦克飞机掩护下的六次猛扑,并在连续七次突围失败后发动第八次突围并歼灭两百名敌人 [6] - 记者旨在通过解剖战士和连队,捕捉人民战争的变化和时代的脉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