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蒙古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111万尾鱼苗放流黄河
内蒙古日报· 2025-06-06 21:27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 - 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举行,111万尾鱼苗被放入黄河 [1] - 放流现场人头攒动,水运车辆有序停靠,临时鱼池里鱼苗欢腾跳跃,通过特制滑槽滑入黄河水中 [3] - 放流鱼苗包括26万尾黄河鲤鱼、15万尾白鲢和70万尾鳙鱼,均为适应性强、生态价值高的品种 [6] 生态修复成效 - 鄂尔多斯市实施"以鱼养水、以鱼净水"生态工程,过去五年累计开展30余次增殖放流行动,投放各类苗种超过1000万尾 [8] - 黄河鄂尔多斯段水域环境正在改善,生物多样性持续向好,渔业资源逐步回归 [8] 社会参与 - 市民积极参与放流活动,认为保护生态是每个人的责任,希望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 [5]
呼伦贝尔爱心送考温暖启程
内蒙古日报· 2025-06-06 09:12
据悉,呼伦贝尔爱心送考活动已连续开展了18年从未间断,为考生铺就充满爱与希望的赶考之路。 6月5日上午9时,"护航梦想路 爱心助考行"——呼伦贝尔市2025年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心送考志愿服 务活动启动仪式在海拉尔区举行。 活动现场,铁骑队员、出租车司机及社会各界爱心送考志愿者齐聚。本次活动共召集110台爱心车 辆,为送考工作提供保障。活动中,主办方授予爱心商家旗帜、给予爱心车队荣誉,彰显社会各界对公 益事业的支持。嘉宾与司机为车辆系上绿丝带、贴上爱心车贴。爱心司机和商家代表表示,将以实际行 动做好送考工作,延续爱心,回馈社会。高考期间,考生和家长可拨打电话提前预约;呼伦贝尔市交投 集团爱心车队还会在海拉尔第二中学考点驻点服务,考生凭准考证,可免费乘坐贴有"爱心送考"标识、 系有绿丝带的车辆。 ...
递进式培养,为青年干部成长成才铺就“快车道”
内蒙古日报· 2025-06-05 20:30
昆都仑区年轻干部培养体系 - 创新构建"首课必修、专业赋能、实战领航"三阶递进式培养体系,推动年轻干部在政治淬炼、专业深耕、实践磨砺中成长 [1] - 将政治理论学习作为"第一课",邀请党校教师、高校教授、党政领导、行业专家联合授课 [1] - 深挖本土资源,打造6个现场教学点并开发《追寻红色印记》等10余门沉浸式课程 [1] 干部教育培训创新举措 - 联合高校共建"学术课堂",组织年轻干部走进企业生产一线和研发中心 [2] - 创新推出"比学课堂",通过辩论对抗、圆桌论坛等形式促进干部经验交流 [2] - 靶向实施"一纵一横"双线实战培养计划,纵向选派30余名年轻干部到一线挂职锻炼,横向组织50余名干部赴重点经济部门跟岗实训 [2] 干部培养成效 - 推动年轻干部成长为懂产业规律、精基层治理、善改革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3] - 挂职干部深入基层,有效宣传"三农"政策并获得村民认可 [2]
四道 “防线”阻黄沙
内蒙古日报· 2025-06-05 12:52
转自:草原云 "沙上房顶住不成,十年种地九年空,家家户户往外逃,黄沙漫漫无影踪。刮得沙山没了顶,刮得沟壑 填了个平,刮得碾盘翻烧饼,刮得碌碡耍流星。"这首流传于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民歌,是群众对库 布其黄沙肆虐的形象描述。 蒙西基地 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资料图) 库布其沙漠东西直线长400公里,南北平均宽40公里,如一条黄龙蜿蜒横卧在鄂尔多斯高原脊线北部、 黄河南岸,与九曲黄河并行。历史上,库布其沙漠以每年10米的速度持续北侵,极端年份向黄河输沙量 高达1.6亿吨,严重危及黄河安澜。 仲夏时节,一场喜雨过后,记者乘车顺着沿黄公路由准格尔旗向杭锦旗一路西行。放眼望去,一行行高 大的树木在风中摇曳生姿,绵延的网格沙障延伸到天际,成片的沙柳和柠条等固沙植物高低错落、吐出 油绿的新芽。眼前这条将沙漠与黄河隔开的"绿色长城",就是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 在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敖特更花带着治沙工人团队正用"微创气流植树法"和"螺旋钻孔植树法"栽种沙 柳。"以前人工挖坑种树,一天种不了几棵,现在用这新技术,效率提高十倍。"敖特更花擦着汗笑着 说。 达拉特旗 沿黄公路左侧是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右前方是光伏治 ...
包头:多实践长本领提技能促就业
内蒙古日报· 2025-06-05 09:51
职业技能培训 - 包头市昆都仑区就业服务中心开展病人陪护培训班,内容包括疾病护理、急救、营养知识等,学员通过实操掌握技能并提升就业能力 [1] - 当地人社部门针对文化程度不高、技能单一的求职者,采取"送课下乡"模式,将培训教室搬到社区、乡村,开设易操作、就业稳定的培训班 [1] - 截至当前,昆都仑区共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万余人次,覆盖普通劳动者和初创企业精英 [1] 创业孵化支持 - 昆都仑区青年派创业园为"90后"创业者王磊提供网创培训,帮助其学习视频账号运营、内容质量把控及后期制作,实现自媒体账号快速涨粉并带来营收合作项目 [2] - 当地人社部门联合职能部门支持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目前全区有23家创业园孵化基地,包括4个大学生类基地,累计吸引1568家企业入驻,带动就业15895人 [2] - 创业园区为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创业者提供帮扶指导,帮助其提升能力并加速成长 [2]
赤峰加速建设千余公里穿沙公路
内蒙古日报· 2025-06-05 09:23
为加速推进穿沙公路项目建设,赤峰市交通运输局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详细工作方案,细化项 目建设时间表、路线图,跟踪工作进展,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积极与发改、财政、自然资 源、林草等部门沟通协调,主动出击破解项目实施中的前期手续和资金拨付难题。针对北部旗县有效施 工期较短的实际,将通过倒排工期、科学组织施工,多开作业面、延长工作时间、加大人员和机械投入 等措施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此外,赤峰市交通运输局还将建立健全项目监管机制,落实好安全生产责 任,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据了解,今年赤峰市计划实施穿沙公路建设项目1039.2公里,其中220省道罕达罕至乌兰布统段 121.6公里,穿沙农村公路建设项目917.6公里。截至目前,阿鲁科尔沁旗380公里项目已完成招标,其余 旗县正在进行招标;穿沙公路养护项目317公里,总投资9761万元。目前,相关旗县区正在推进财政评 审和招标工作,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进度基本同步。 6月4日,在省道220罕达罕至乌兰布统项目现场,大型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等来回穿梭,建设 工作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正在进行路基工程和桥涵工程,分别已完成50%和 1 ...
六个行动·微故事丨道路通,发展更快了!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23:30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省道220线罕达罕至乌兰布统段公路全长125.755公里 目前完成45%路基工程和15%桥涵工程 建成后将促进沿线农牧业、特色手工业和旅游业发展 [1][5] - S26纳日松至龙口高速公路总投资70亿元 已进入桥梁上部结构施工阶段 采用分段预制+多点同步运输方案解决复杂地形梁板调度难题 [1][2][5] 技术创新与工程突破 - 省道220线应用夹层施工、风积沙饱水碾压等技术克服地质复杂和材料匮乏问题 同步建设2处下穿铁路框架桥 [5] - S26纳龙高速创新粉煤灰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循环利用率 研发水泥改良黄土填筑技术解决地材匮乏问题 首创桥梁桩柱一体化协同作业体系提升施工效率 [6] 区域经济与战略价值 - 省道220线连接锡林郭勒盟与赤峰市 缩短区域时空距离 作为北疆风景大道组成部分串联达里诺尔湖、乌兰布统等景区 [5] - S26纳龙高速建成后将提升晋陕蒙能源运输效率 改善鄂尔多斯周边群众出行条件 [6] 内蒙古交通投资规划 - 2025年计划完成交通投资480亿元 实施72个重大项目 包括52个公路项目(243亿元)、10个铁路项目(193亿元)和10个机场项目(44亿元) [10] - 重点推进东西大通道+沿边公路提质、呼包鄂1小时通勤圈、跨境铁路连接+口岸直达港口等4类工程 一季度综合交通投资同比增长7.5%至37.3亿元 [10]
“首创即成”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获评全国文明城市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19:12
城市发展成就 -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标志着其在高质量发展上取得里程碑式成就 [1] - 自2021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以来,当地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实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和社会风气持续向好 [3] - 通过五级网格创建机制,动员25名县级领导、119个包片单位及3400余名干部职工参与社区共建 [4] 基础设施升级 - 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巷道硬化68万平方米、立面维修29万平方米、路面修补14万平方米、管网铺设24公里 [6] - 新增停车位6800余个、机动车位2.5万个、绿地24万平方米,建设充电棚144处、充电桩1200个、口袋公园9处 [6] - 对73个居民小区实施全面改造,新建标准化综合农贸市场,完成老旧小区"大变脸"工程 [4][6] 社会治理创新 - 推出"商户自治联盟"机制,设立7个区域联盟,动员1800多家商户参与文明共治 [9] - 在10处流动摊贩集中区设置便民经营场所,实现"烟火气"与城市管理的平衡 [9] - 建立全域管理大数据库,出台36条精细化措施覆盖背街小巷等管理盲区 [9] 精神文明建设 - 评选先进典型640余人,其中5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3人入选"内蒙古好人榜" [13] - 组建128支志愿服务队,包括"夕阳红""白衣天使"等特色群体,年均开展活动1600余场次 [13][19] - 推出"公益寒暑托班""青芽学堂"等品牌项目,形成"凳凳会""红柳情唠嗑"等基层治理创新模式 [16] 公共服务优化 - 1496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零成本、即来即办",诉求响应率与满意率达99%以上 [20] - 实施教育"十件事"、医疗条件升级及养老服务完善,兑现"家门口上好学"承诺 [20] - 青年夜校开设24门课程超100节课,覆盖摄影剪辑、国画等实用技能领域 [16] 全域文明创建成果 - 创成全国文明村镇3个、自治区文明村镇9个,旗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75% [22] - 获评全国文明单位3个、自治区文明单位13个,旗级以上文明单位覆盖率达73% [22] - 形成"中心+实践基地""所+实践点"三级服务体系,盘活草原书屋等文化资源1600余处 [19][22]
“邮爱驿站”为特殊群体筑起暖心港湾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14:07
邮爱驿站服务 - 巴彦淖尔市邮储银行乌拉特前旗支行、乌拉特中旗支行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休息场地、冷热饮用水、手机充电设备等基础服务,解决饮水难、休息难、充电难等问题 [1] - "邮爱驿站"旨在为城市户外工作者、老年群体、特殊人群等提供非金融服务的暖心工程,所有居民可在运营时间享受休息、饮水、基本急救等免费服务 [5] - 邮储银行已完成全市11家网点"邮爱驿站"全覆盖,近期集中开展关爱户外劳动者和粽情端午暖民心活动 [5] 金融知识普及 - 大堂经理开设"金融安全小课堂",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段、识别技巧及防范要点,帮助户外劳动者提升防骗意识 [3] - 邮储银行探索"邮爱驿站+"模式,重点提供环卫工人关爱服务,同时普及金融知识,帮助该群体规避金融风险、诈骗风险 [5] 社会责任与未来规划 - 邮储银行秉承"人民邮政为人民"宗旨,持续完善"邮爱驿站"服务功能,扩大覆盖范围,积极开展公益活动 [5] - 公司用实际行动诠释国有金融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为建和谐社会贡献邮储力量 [5]
一场攻坚战重塑呼和浩特经济版图国企改革的“青城样本”
内蒙古日报· 2025-06-04 10:33
市场化改革成效 - 呼和浩特市属国企资产规模突破2000亿元,利润总额增长2.57倍,负债率下降10.4个百分点,资产总额从2014年的500.6亿元增至2024年的2265.7亿元,10年增长352.6% [1][6] - 36户"小散弱"企业重组为十大专业化集团,清退非主业、非优势子企业59户,管理层级压缩至三级以内 [3] - 研发投入强度年平均增速达6.8倍,培育出4个创新联合体 [4] 业务转型与创新案例 - 呼和浩特城市交通投资建设集团布局"地铁+绿电"项目,实施5个地铁光伏项目,带动上下游产业链 [2][3] - 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划归文旅投集团后获评国家4A级景区,入园人数达50.91万人次(同比+37.6%),营收超1658.74万元(同比+69%) [5] - 审图中心转型数据运营型企业,数字资产首批入表金额超2000万元 [7] 混合所有制与资本运作 - 市属国企混改项目民营资本占比超50%,合作民企资金达35.4亿元 [8] - 青资公司打造全国首个乳业现货平台,青城乳业交易中心开市57天交易额破亿,半年突破10亿元 [8] - 智慧青城公司入选自治区数字转型服务商和第三批高新技术企业 [7] 技术创新与人才战略 - 市属国企拥有22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培养高级技术人才757人,与8所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突破169项关键技术 [9] - 实施"高技能人才引进不受限"政策和"揭榜挂帅"机制 [9][14] - 审图中心与华为成立联合实验室 [15] 新兴产业布局 - 内蒙古大数据产业发展集团"城市大脑"实时处理129亿条数据,呼和浩特成为"东数西算"战略支点,绿色算力指数全国第一 [10] - 中和新能源公司参与70兆瓦风电项目,与地铁光伏协同发展 [11] - 2025年重点项目中数字经济、新能源等领域占比达66%,涉及492个项目 [15] 制度创新与考核机制 - 将"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绿色转型成效"纳入"一企一策"考核 [4][14] - 实施"三个集聚"战略:资本向新兴产业集聚、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政策向创新领域集聚 [13] - 差异化考核机制推动企业从"要我改"向"我要改"转变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