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宇MedTech

搜索文档
融资超8亿!全身磁共振筛查黑科技
思宇MedTech· 2025-02-18 16:57
融资情况 - 医疗科技初创公司Prenuvo宣布完成1.2亿美元(合约8.72亿人民币)融资,由Forerunner Ventures、Left Lane Capital和Felicis共同领投 [2] - 资金将用于增强全身核磁共振扫描平台的功能,包括新获批的AI身体成分报告软件 [2] - 公司已通过平台为会员提供超过140万条个性化健康洞察,会员数量突破11万 [3] 产品与服务 - 推出3项全新健康评估服务:全身MRI扫描(原价2500美元)、血液检测、神经系统扫描及身体成分分析报告(套餐价3999美元) [3] - AI身体成分分析报告获FDA批准,可精准评估肌肉体积、对称性及腹部脂肪分布 [3][6] - 神经系统扫描基于影像技术,评估脑部血流和微血管结构,额外增加10分钟成像时间且获FDA批准 [8] - 血液检测可分析生物标志物,识别白血病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10] 技术优势 - 拥有大规模全身MRI影像数据库,结合AI技术提高检查准确性和放射科医生效率 [6] - 组建80余位专业认证放射科医师团队,与顶尖学术机构合作推进健康研究 [4] - 采用垂直整合模式,自主运营影像中心和放射科服务,从扫描到诊断全流程内部完成 [11] 业务规划 - 目前在北美运营17个医疗中心,计划新增15家诊所,首次拓展至欧洲和澳大利亚 [11] - 目标从疾病治疗转向预防性医疗,通过60分钟无创全身扫描早期发现癌症等疾病 [14] 公司背景 - 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州,专注于预防性健康筛查 [14] - 核心理念是通过尖端MRI技术和AI结合,重新定义健康管理方式 [4][11]
3.5亿融资!植入式脑机接口公司完成B轮
思宇MedTech· 2025-02-18 16:57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3.5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 为中国植入式脑机接口行业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融资 [2] - B轮融资由启明创投 奥博资本 礼来亚洲基金等知名投资机构共同领投 天使轮投资机构源来资本持续跟投 启峰资本担任财务顾问 [2] - 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产品临床试验 新一代技术研发以及医疗级MEMS生产基地建设 [2] - 天使轮融资数千万元 由源来资本独家投资 资金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团队组建 [10] - A轮融资数亿元 投资方未明确披露 资金主要用于产品开发和临床试验准备 [11]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 总部位于上海 专注于微创植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5] - 公司入选工信部2023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项目名单 是上海市唯一获评的植入式脑机接口企业 [5] - 公司获得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脑机接口项目支持 [5] 技术优势 - 公司采用超柔性电极设计 尺寸仅为头发丝的1/100 柔软程度优于Neuralink数百倍 [6] - 公司首次开发出未形成免疫瘢痕的神经电极界面 保证长期稳定的神经活动记录 [6] - 植入体尺寸仅为Neuralink的一半 植入手术仅需在颅骨开3-5毫米微孔 借助成熟的神经外科微创穿刺技术即可完成 [6] 产品进展 - 公司成功研制出中国首款符合医疗器械标准的高通量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 [5] - 产品是中国首个完成注册性型式检验的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 [5] - 已与国内多家顶尖医院合作 开展超过50例脑机接口相关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 [7]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柔性电极人体单细胞数据集 [7] 应用领域 - 产品主要应用于帮助瘫痪患者完成复杂的脑控任务 [8] - 未来有望拓展至语言功能重建 人工听觉 面瘫修复及脊髓损伤修复等领域 [8] 生产能力 - 公司已建成2000平方米符合国际GMP标准生产管理质量要求的生产厂房 包含300平方米万级洁净车间及自主质检实验室 [9] - 计划于2025年落成国内首个医疗级脑机接口MEMS生产基地 实现研发-生产-质检全链条闭环 [9]
冲刺IPO!医械独角兽融资超14亿
思宇MedTech· 2025-02-17 12:20
IPO计划 - 公司计划通过IPO筹集约1亿美元资金,并于2024年2月14日提交S-1表格[1] 核心产品ASSURE WCD系统 - 旗舰产品为可穿戴式心脏复律除颤器(WCD),专为不适合植入式除颤器但面临心脏骤停风险的患者设计[3] - 系统包含集成传感器的可穿戴设备、心律监测器和微型自动体外除颤器[3] - 功能包括持续心脏活动监测、自动检测与治疗(如心室颤动或心动过速时自动电击)[5] - 可记录其他需临床干预的心律失常,并兼容数字健康平台供医患数据共享[7] 技术优势 - 电击前提供警报机制,患者可手动取消误报治疗[11] - 单次发作期间支持最多5次电击以恢复心律[12] - 2021年8月获美国FDA批准[12] - 误报率极低(平均1333天/次),显著优于竞品LifeVest® WCD(3.4-3.6天/次)[13][14] - 对心动过速(VT/VF)和心动过缓的检测灵敏度分别达98.6%和99%[14][15] 融资与商业化 - 2024年7月完成1.96亿美元超额认购融资,由Andera Partners等机构领投[17][18] - 资金将用于加速ASSURE WCD商业化及市场扩张[20] 行业趋势 - 医疗科技IPO市场显现复苏迹象,例如Beta Bionics通过IPO募资2.04亿美元且股价上涨38%(17→23.5美元)[22] - 多家医疗科技公司(如Medline、Anteris Technologies、CeriBell)近期宣布IPO计划[24]
近亿元融资!万洁天元完成B轮
思宇MedTech· 2025-02-17 12:20
融资动态 - 万洁天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由国科投资旗下基金投资 脉林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1] - 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骨科微创和组织再生行业产品研发、加速产品商业化落地及成熟产品研发迭代 [1] - 公司此前已获得益联资本等专业投资机构的持续加持 [1]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成立于2006年 聚焦骨科微创(运动医学、脊柱微创、关节外科)、组织修复与再生和医疗美容领域 [3] - 产品矩阵涵盖4K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关节内窥镜、椎间孔镜、等离子手术设备等 覆盖运动医学、脊柱微创、生物材料和骨科耗材设备 [3] - 累计申请专利60余项 获得46张医疗器械注册证 核心产品覆盖32个省份 超2000家供应合作商 入院超2200家(三甲医院覆盖率超80%) [3] - "人工韧带"和"关节软骨修复支架"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通道 后者获202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3] - "生物活性玻璃人工骨"项目进入工信部生物医用材料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名单 [3] 行业地位与荣誉 - 中国运动医学产学研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北京专利试点单位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实力综合20强 [3][5] - 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点 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建立科研合作关系 [3][5] 管理团队与技术储备 - 创始人张梅女士在医疗器械研发领域深耕20多年 专注运动医学、骨科新材料及组织修复领域 [3] - 核心高管来自国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 具备深厚的产品研发、临床事务管理和市场拓展经验 [3] - 公司联合知名专家领衔科研团队 拥有先进生产体系 经营理念强调"精材、精制、精品、求新、创新、诚信" [5] 行业前景与战略规划 - 老龄化趋势推动脊柱/关节疾病发病率提升 骨科微创介入治疗产品将迎来快速增长 [5] - 公司将持续布局骨科微创和组织再生领域 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推动医疗器械国产替代 [4] - 战略目标为成为骨科微创(运动医学及脊柱微创)与组织再生领域领军企业 [5] 投资机构观点 - 国科投资看好骨科微创治疗市场机遇 认为公司产品线布局丰富且具有前瞻性创新能力 [5] - 益联资本认可公司从初创到领军者的成长轨迹 强调其在研发和市场拓展上的持续投入 [5] - 脉林资本指出中国骨科市场稳健增长 公司优势品种领先且技术壁垒高 [5]
获批FDA!新型腹壁吻合器
思宇MedTech· 2025-02-17 12:20
近日, Suturion 公司宣布其开发的 SutureTOOL™ 腹壁吻合器 已获得FDA的批准。 这是 SutureTOOL™ 商业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标志着其在提高开放性腹部手术患者安全性和效率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Suturion公司计划在 2025年春季 在 美国市场 推出SutureTOOL™ ,并正在积极准备市场推广和销售工作。 # 研发背景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进行 超过3000万例 开腹手术。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腹壁吻合器作为手术中不可或缺的医疗器械,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腹壁筋膜血管化程度低,导致愈合过程缓慢。 在 术后的前14-28天 ,伤口支撑完全依赖缝合线,因此这段恢复时期对于腹壁伤口的愈合至关重要。 在传统手术中,腹壁切口的缝合往往依赖于医生的手工操作,这不仅对医生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且容易因操作不当导致术后并发症,如 伤口感染、腹壁 破裂和切口疝 等,需要一种安全且标准化的开腹和关腹技术。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腹壁吻合器应运而生,它通过标准化的缝合操作,显著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腹壁吻合器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 医疗器械行业从传统手工操作向自动化、标准化 ...
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 | 2025年3月30日
思宇MedTech· 2025-02-15 23:09
2025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概述 - 大会主题围绕新质生产力的构建和独角兽企业的创新发展,探讨全球独角兽企业的成长路径与未来趋势,推动创新生态的构建与高质量发展 [1] - 会议规模为800人,主要活动时间为2025年3月30日14:00-17:30,地点为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畅春厅 [3][12] - 指导单位为北京市政府和火炬中心,主办单位包括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等政府机构,承办单位为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和中关村独角兽企业发展联盟 [3] 会议亮点与核心议程 - 现场将举行"中国独角兽企业"授牌仪式,并发布《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及《中国独角兽企业名单(2025)》 [6][7][12] - 圆桌对话环节聚焦资本、政策、人才、技术、市场等多维度探讨独角兽企业培育路径,参与者包括证券交易所、投融资机构及企业代表 [8][12] - 主题演讲涵盖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资本赋能等议题,由海内外专家学者、投资机构及独角兽企业领袖主讲 [12] 参会企业权益与活动 - 符合条件的企业可参与北京市领导闭门会、主题演讲及圆桌对话 [1] - 报名企业有机会参访中关村园区、对接北京市属产业投资基金,并与国企央企开展科研合作及应用场景对接 [2][10][11] - 会议提供免费参会及政府协调住宿(交通自理),无企业付费要求 [2] 宣传与资源对接 - 中央及地方官方媒体将对重点企业的技术突破、市场开拓等进行集中报道 [9] - 定向活动包括拜访海内外投资机构、北京市国管投资基金,以及各区中关村园区深度对接 [10] 报名与联系方式 - 报名需通过指定链接或扫描二维码填写表单 [4] - 独角兽企业定义为"成立不超过10年且估值达10亿美元",但参会条件可灵活咨询工作人员(微信:suribot22) [1] 其他关联活动预告 - 思宇MedTech将主办2025年全球眼科大会(4月17日)和全球心血管大会(5月15日),协办单位包括中关村相关产业联盟 [19][20]
世界数字健康论坛 | 2025年3月28日
思宇MedTech· 2025-02-15 23:09
论坛概况 - 2025世界数字健康论坛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工程院联合主办,主题为"数智创新·激发健康医疗新格局",聚焦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2] - 论坛将在2025年3月28日于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作为国家级"中关村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3] - 参会嘉宾阵容强大,包括19位院士、70位院长及国际组织代表,如WHO驻华代表、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等[4][25] 论坛内容架构 - 采用"1+2"模式:1个主论坛+2个平行论坛(科技前沿专场、应用创新专场)[8] - 主论坛包含五大环节:致辞/主旨报告、发布签约仪式、校长对话、主题演讲、前沿对话[9] - 平行论坛聚焦智慧中医、AI医疗、纳米技术等细分领域,设置圆桌研讨与项目路演[10][11] 核心成果发布 - 清华大学发布《清华城市健康指数》,建立覆盖中国296个地级市的健康评价体系[12][14] - 院士联合签署《世界数字健康论坛宣言》,提出普惠共享、协同攻关等四大倡议[15][16] - 促成中德"国际数字健康合作"等多项签约,包括西门子医疗与清华长庚医院肝癌防治合作[17][20] 技术前沿亮点 - 精准外科:董家鸿院士提出智能感知+智能决策的精准外科工程化路径,突破人类体能限制[35] - AI医疗:图灵奖得主姚期智探讨交叉学科机遇,强调需医疗从业者与AI专家深度协同[36] - 器官移植:瑞士专家展示"体外常温灌注"技术,可扩大30%供体器官利用率[37] 行业趋势洞察 - 数字健康处于健康中国与数字中国战略交汇点,需构建新型基础设施重塑卫生体系[27][28] - 医疗垂域大模型面临数据孤岛、算力不足等挑战,但可提升20%临床决策效率[46] - 中医药数字化需突破客观化瓶颈,本草智库大模型已整合2000万实体知识图谱[43] 产学研合作 - 海淀区推动AI+医疗融合,2024年数字健康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34] - 北航王田苗提出医工交叉五大前沿方向,包括手术机器人、生物3D打印等[45] - 华为MindSpore技术赋能生物医疗,构建AI基础软件生态[66]
2025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
思宇MedTech· 2025-02-15 23:09
会议基本信息 - 第三届全球手术机器人大会将于2025年9月3日-5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召开 [1][2] - 前两届会议内容包括行业大奖颁发、商业化落地、医疗成果转化等主题 [1] - 第三届主题聚焦商业化、出海、科研与医工交叉、供应链及生态构建 [1] 议程设计 商业化落地板块 - 探讨从科技成果到临床推广的路径 [2] - 解析医院采购决策流程及手术机器人进入医院的方法 [3] - 讨论资本寒冬下的融资策略及如何从技术领先转向市场领先 [3] - 分析AI如何提升手术机器人商业化成功率 [3] - 探讨手术机器人进入日间手术和基层市场的策略 [3] 全球化与出海板块 - 发布《全球手术机器人行业报告2025》 [3] - 对比全球手术机器人市场及最佳实践 [3] - 分析欧美、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市场的机遇 [7] - 探讨加速FDA/CE/NMPA认证的方法及海外合作伙伴选择 [7] - 研究国产手术机器人如何建立全球品牌影响力 [7] 科研前沿与医工交叉板块 - 探讨下一代手术机器人的前沿技术及远程手术的未来 [7] - 分析临床医生如何深度参与研发及医工交叉创新案例 [7] - 研究真实世界数据(RWD)如何加速临床应用 [7] 供应链及生态构建板块 - 对比国内外手术机器人供应链及合作模式 [7] - 探讨供应链如何推动产业发展及培训体系的构建 [7] - 分析手术机器人技术标准化及未来十年行业趋势 [7] 其他信息 - 会议设立产品展区及颁奖环节 [1] - 合作联系可通过指定微信号对接 [6] - 主办方旗下拥有多个医疗科技内容号包括MedRobot、眼未来等 [8]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GOF 2025)
思宇MedTech· 2025-02-15 23:09
活动概述 - 首届全球骨科大会(GOF 2025)将于2025年4月24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办,旨在加强全球骨科医疗器械行业交流合作,推动中国骨科医疗技术创新发展 [1] - 活动由骨未来、智汇骨、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联合主办,聚焦骨科医疗未来趋势与技术创新 [2] 大会亮点 - 骨科创新主题演讲与圆桌论坛:涵盖骨科器械多领域话题,汇集企业家、研发团队、临床专家与投资人专业洞见 [2] - 颁奖典礼:表彰骨科医疗器械领域杰出贡献企业与团队,激励行业创新 [3] - 白皮书发布:推出《2025全球骨科医疗器械创新白皮书》,覆盖行业前沿动态 [4] - 创新产品展览:展示骨科领域最新技术与产品 [5] 大会议程 - 开幕环节:包括开幕致辞、白皮书发布及全球骨科医疗器械创新大奖颁布 [5] - 主题分享:涉及全球骨科医疗器械发展趋势、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新方案、关节置换技术、运动医学设备、新型骨科材料、医学影像技术及再生医学应用 [5] - 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创新应用专题 [6] - 圆桌沙龙:探讨骨科医疗技术投融资现状与未来 [6] - 闭幕环节:创新产品展览与自由交流 [6] 参会对象 - 骨科医疗器械公司代表、骨科临床专家与医生、医疗健康领域投资人及行业研究机构代表 [6] 商务合作 - 联系方式包括工作微信号(suribot22)、手机号(13552754250)及思宇团队主编赵清、Alice、Jacky、Ziana等 [7]
奖项报名!全球心血管创新系列大奖 GCC Awards 2025
思宇MedTech· 2025-02-14 17:26
大会概况 - 首届全球心血管大会将于2025年5月15日在北京中关村展示中心举行,规模500人,涵盖政府、医院、企业、投资机构等高知人士,聚焦医工交叉与前沿创新[2][4][17] - 主办方为专业媒体"思宇MedTech"及旗下"心未来",具备8年行业权威性与影响力[2][6] - 大会亮点包括创新主题演讲、圆桌论坛、融资路演、产品展览及颁奖典礼,覆盖人工心脏、冠脉支架、心律失常治疗等16项细分技术议题[14][15][16][18] 奖项设置 - **全球心血管技术创新奖**:针对心血管医疗器械技术公司及制造商,评估技术创新性与临床实用价值[6] - **全球心血管临床应用奖**:表彰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显著且获医患认可的产品或技术[7] - **全球心血管供应链卓越贡献奖**:授予在核心元器件供应、供应链管理或协同创新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8] - **全球心血管创新服务奖**:奖励提供知识产权、临床试验、CRO/CDMO等专业服务的机构[9] - **全球心血管国际合作奖**:认可推动中国产品出海或与国际机构深度合作的单位[10] 评选与宣传 - 评选采用组委会专家函评+会评机制,流程包括申报(截至2025年3月16日)、评选(4月13日截止)、获奖通知(4月14-20日)及颁奖[11][12][16] - 获奖结果将通过美通社、路透社等全球媒体及国内科技日报、新华网等主流渠道报道,并在"心未来"文章底栏持续曝光一年[4] 议程与参与 - 大会议程分上午场(技术趋势、人工心脏等)和下午场(临床试验、国产替代、出海策略等),含6场专题演讲及2场圆桌沙龙[16][18] - 企业可通过指定链接免费参选,获奖企业将获赠大会门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