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经中文网

搜索文档
FT中文网精选:展望未来,我们靠什么来养老?
日经中文网· 2025-08-28 11:05
编者荐语: 日本经济新闻社与金融时报2015年11月合并为同一家媒体集团。同样于19世纪创刊的日本和英国的两家 报社形成的同盟正以"高品质、最强大的经济新闻学"为旗帜,推进共同特辑等广泛领域的协作。此次, 作为其中的一环,两家报社的中文网之间实现文章互换。 以下文章来源于FT中文网 ,作者黄凡 文丨黄凡 近期,人社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引,进一步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缴 纳和征收的监督和管理。结果引发了全社会对养老问题的热议。这场热议背后的主要动因是 什么?我们该如何解决未来必须面对的养老难题? 一、为何强化社保缴纳和征收举措出台? 这个话题要从我国当前实行的社会养老保险金的制度说起了。目前国际上按照收支方式的不 同,将养老金计划分为:现收现付制度、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三种形式。1997年之前, 我国公共养老金制度主要以"给付确定型现收现付制"为主,具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主要 覆盖国企、事业单位和集体企业人员,并由各个单位具体负责实施提取与发放,实际上整体 养老金管理与发放由政府承担 。 阅读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本文由FT中文网提供) FT中文网 . 英国《金融时报》集团旗下唯 ...
中国在脱碳投资领域一枝独秀
日经中文网· 2025-08-28 11:05
调查公司BloombergNEF的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欧盟(EU)、英国的脱碳化相关投资与2023年相比 持平或减少。主要国家中,脱碳化相关投资增长20%的中国引人注目。中国一枝独秀,而不是在应对全 球变暖和规则制定方面领先的欧洲等国。 世界最大投资公司美国贝莱德集团(BlackRock)退出了力争推进脱碳化的国际投资公司联盟。以特朗 普政府的意向为背景,对ESG(环境、社会、企业治理)投资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欧洲安赛乐米塔尔已停止在德国引进使用氢的冶炼设备,背景是绿氢的供应计划被推迟。澳大利亚的资 源巨头福特斯克金属集团停止了在美国西部亚利桑那州生产绿氢的计划。日本关西电力、岩谷产业、丸 红退出了澳大利亚最大的绿氢项目。 Reu ters 对全球变暖持怀疑态度的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全球面向脱碳化的设备投资计划相继出现撤回或推迟。 2024年美国、欧盟、英国的脱碳化相关投资与2023年相比持平或减少,而中国增长20%…… 对全球变暖持怀疑态度的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世界股市上也刮起了反对企业进行脱碳化投资的逆 风。由于脱碳化压力降低,世界范围内面向脱碳化的设备投资计划也相继出现撤回或推迟。 最近几年活跃 ...
英伟达净利创新高,中美市场冰火两重天
日经中文网· 2025-08-28 11:0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5~7月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6%至467.43亿美元 净利润增长59%至264.22亿美元 均创季度历史新高[2] - 2025年8~10月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54%至540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期[3] - 2~7月通过股票回购和分红向股东返还243亿美元 董事会批准追加600亿美元股票回购额度[6] 市场区域动态 - 美国市场AI半导体投资持续强劲 谷歌母公司Alphabet、微软、亚马逊、Meta四家公司4~6月设备投资额达14万亿日元规模[3] - 5~7月未向中国客户销售AI半导体H20 且8~10月营收预测未纳入H20在华销售[2][5] - 若地缘政治问题解决 H20在8~10月销售收入可能达到20亿至50亿美元[6] 产品与技术发展 - 数据中心业务营业收入为410.96亿美元 占整体营收约九成 略低于市场预期[6] - 计划2026年投入新一代AI半导体Rubin 作为当前最先进产品Blackwell的下一代[6] - 在高性能半导体领域占据优势 AI半导体全球份额超七成[3] 行业地位与影响 - 7月成为全球首家总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企业 占标普500成分股总市值合计约8%[6] - 美国大型科技企业持续依赖其AI半导体产品 支撑公司收益增长[2][3] - 中国市场寻求提高半导体自给率 华为等企业的替代产品受到关注[6]
中国拉动亚洲赴欧集装箱运量创新高
日经中文网· 2025-08-27 16:00
2025年1~6月亚洲发往欧洲的集装箱运输量中,近8成来自中国大陆与香港,同比增长9.7%,拉动了整 体运输量的增加。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对美出口受阻的中国将欧洲作为替代市场…… 日本海事中心(东京千代田区)汇总的数据显示,1~6月亚洲发往欧洲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量为957.1108 万个(按20英尺集装箱换算),同比增长8.9%。创出上半年运输量的历史最高纪录。 此前的最高纪录为2024年上半年的879万个,当时因红海和苏伊士运河暂停通航,引发了抢运货物的情 况。2024年全年同样创出最高值,运输量为1818万个。 集装箱 运输量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 在2025年1~6月亚洲发往欧洲的集装箱运输 量中,近8成来自中华地域(中国大陆与香港合计)。中华 地域发出的集装箱同比增长9.7%,拉动了整体运输量的增加。东南亚发出的集装箱增长8.8%,东北亚 地区(包括日本)发出的集装箱增长2.7%。 2025年1~6月亚洲发往欧洲的海上集装箱运输量创出历史最高纪录。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对美出口 受阻的中国将欧洲作为替代市场,这是对欧洲运输量创新高的重要原因。但欧洲经济缺乏强劲势头,货 物运输前景仍不明朗。新造船只的供应压 ...
铃木将从印度向日欧等100多国出口EV
日经中文网· 2025-08-27 16:00
铃木印度电动汽车出口战略 - 公司于8月26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工厂启动首款纯电动SUV车型e VITARA对欧洲出口 计划覆盖日本及欧洲等100多个国家市场[2][4] - 印度总理莫迪出席出货仪式并强调"印度制造"标签将随车辆出口至全球[2][4] - 公司将古吉拉特工厂定位为首个电动汽车国际化生产基地 旨在通过印度出口体系开拓新市场[4] 产品与技术布局 - e VITARA作为全球战略车型续航里程达500公里以上 预计9月底在印度本土启动销售[4] - 公司与东芝、电装共同运营的锂电池工厂开始正式生产电极 推进电池自制化进程[4] 产能与市场表现 - 印度年产能已提升至260万辆 2月北部哈里亚纳邦第四生产基地投产[5] - 计划通过设备投资在2030年度前将印度年产能扩大至400万辆[5] - 4-6月印度市场销量40.2万辆同比下降6% 为5年来首次下滑 但公司仍占据当地乘用车市场40%份额[4] 战略调整方向 - 通过强化印度出口体制降低对印度市场的依赖 当前印度市场占全球四轮车销量超50%[4] - 借助电动汽车出口扭转销量困境并调整收益结构失衡问题[4]
台积电将在2纳米生产线排除大陆设备
日经中文网· 2025-08-27 16:00
位于台 湾高雄的台积电半导体工厂(reuters) 法案尚未通过。 台积电接受美国政府的补贴,正在亚利桑那州建设尖端半导体工厂,目标是未来在美国量产许多尖端半 导体,包含2纳米产品,还有其他更先进的生产线,来符合当地客户的本地化生产需求。 台积电不仅在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方面,在材料及化学品方面也在为台湾及美国产线减少使用中国大陆制 造产品而展开调查。但这个调查主要也为了增进公司的供应链韧性,不仅仅为了降低地缘政治的风险。 在中国大陆境内的生产,台积电也会使用更多本地的材料供货商,除了符合当地本土化政策,也是降低 碳足迹及提升供应链韧性的一环。 中国多家领导半导体厂商近年来积极采用本土化半导体设备,如北方华创等多家半导体设备商都迎来难 得的成长机遇,美国及外国厂商则担心可能在中国市场中市占率下降,部分产品可能被中国本土厂商逐 渐取代。目前各主要经济体希望推动的半导体本地化生产,除了制造芯片,整体的设备材料也被纳入考 虑。 台积电此前在半导体的生产线上采用了中微半导体设备生产的蚀刻设备等。在已量产的3纳米产品的生 产线上,台积电在大约1年前曾商讨排除大陆企业的设备。 台积电担心美国加强限制,还有可能的地缘 政治疑虑 ...
英伟达在股市“神通力”下降?
日经中文网· 2025-08-27 11:20
财报预期与市场影响 - 英伟达2025年5~7月营收预计同比增长53%至460亿美元 净利润预计增长45%至245亿美元 [5] - 市场对财报反应存在不确定性 因营收增长率放缓且期待值高 可能引发获利抛售而非股价上涨 [2][5] - 英伟达财报公布后可能影响全球AI行情 日本股市作为最先交易的主要市场易受波动影响 [4] 历史表现与市场关联性 - 2024年2月财报公布后日经平均指数创34年新高 但2024年11月财报后出现获利回吐导致股价下跌 [4][5] - 2025年2~4月财报次日日经指数上涨2% 主因市场对"特朗普关税"禁令的积极解读而非英伟达业绩 [6] - 英伟达业绩强劲未必直接推动股价 需超预期惊喜才能推高半导体概念股 [7] 中美贸易与地缘政治风险 - 美国政府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要求英伟达上缴对华销售收入的15% 中国当局据称封杀专供中国市场的H20芯片 [7] - 若管理层提及对华业务不确定性或表现谨慎 市场可能抛售股票 [2][7] - H20芯片原为应对美国管制的降性能产品 4月前是中国市场主力 目前面临双重政策压力 [7] 产品结构与盈利能力 - 市场关注利润率改善 高端产品Blackwell份额提升可能维持高增长 despite营收增长率下降 [5] - 分析师指出AI革命需求曲线被市场低估 英伟达仍处引领地位 [5]
去大阪世博海外场馆感受异国韵律
日经中文网· 2025-08-27 11:20
文章核心观点 - 大阪世博海外场馆提供异国文化体验机会 [2] 大阪世博海外场馆 - 海外场馆设计融入各国独特文化元素 [2] - 参观者可感受不同国家的艺术韵律 [2] - 世博会成为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2]
中国从美国能源进口几乎归零
日经中文网· 2025-08-27 11:20
中国能源进口结构变化 - 7月从美国进口原油、液化天然气和煤炭总量不足1吨 为2019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2] - 自3月起液化天然气进口为零 自6月起原油进口为零 煤炭进口从1月135万吨骤减至5月后不足1吨 [4] - 进口转向俄罗斯资源 7月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量同比增长16.8% 通过管道进口天然气520万吨同比增长4.8% [7] 中美贸易政策影响 - 中国维持对美国液化天然气、煤炭和原油征收报复性关税 对应美国20%芬太尼关税 [5][7] - 中美贸易谈判持续僵持 特朗普政府第二次延长对华24%对等关税暂停期限至11月 [5] - 类似2019年底能源进口归零情况 2020年1月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后进口迅速恢复 [4] 能源安全保障战略 - 推进采购来源多元化 国内7月天然气产量21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6% [7] - 俄乌战争后重视能源安全 增加低价俄罗斯原油和管道天然气进口 [7][8] - 西伯利亚力量管道推动俄罗斯天然气进口增长 2022年后停止公布各国管道进口数据 [7] 全球能源市场影响 - 亚洲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跌至每百万BTU11美元中段 较6月高点下跌约20% [8] - 中国对高价液化天然气采购意愿下降 抑制亚洲市场价格上涨 [8] - 美国液化天然气新项目收益预期恶化 可能延迟最终投资决定 影响2033年后供应前景 [8] - 美国需要确保东南亚新买家 但价格过高难以聚集需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