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纯电动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丰田卡罗拉将出纯电版
日经中文网· 2025-10-29 11:16
除纯电动汽车外,还明确了卡罗拉将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V)、混合动力车(HV)和汽油车的 方针。车型的推出及上市时间尚未公布。初代卡罗拉于1966年上市,是丰田的代表车型。目前除了轿车 款外,还推出SUV款"卡罗拉Cross",以及旅行款、运动款等多种车型。 此外,丰田还展出了面向新兴市场国家的全球战略车"IMV"系列的"IMV Origin"。丰田面向 非洲仅出口底盘部分,由客户根据用途自行组装整车。佐藤社长表示,"组装这一新工作将在 非洲诞生",在此基础上强调称"将勇敢挑战不完全组装这一新发明"。 丰田社长佐藤恒治公布"卡罗拉"的概念车(10月29日上午、东京都江东区) 丰田10月29日在"日本移动出行展2025"的媒体发布会上公开了轿车款"卡罗拉"的概念车。显示出卡罗拉 品牌首次推出纯电动汽车(EV)的意向。初代卡罗拉于1966年上市,是丰田的代表车型…… 丰田10月29日在"日本移动出行展2025"的媒体发布会上公开了轿车款"卡罗拉"的概念车。 显示出卡罗拉品牌首次推出纯电动汽车(EV)的意向。登台的丰田社长佐藤恒治表示,"世界 很大,道路和能源情况都不一样。要打造大家都想乘坐的好看的汽车"。 版 ...
又有重磅新品发布!增程车越造越多,但销量有点“涨不动了”;会被纯电车取代吗?多位专家解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21:19
行业动态与新车发布 - 新款极狐阿尔法T5于10月28日上市,定位中型SUV并首次搭载增程式动力系统,成为该品牌首款增程车型 [1] - 小鹏汽车宣布小鹏X9超级增程将在11月亮相,广汽埃安i60也将在11月发布,两者均为品牌首次推出增程车型 [1] -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已发布或计划上市的增程式新车将突破20款,增程赛道吸引众多玩家入局 [1] 市场销量表现与结构变化 - 9月增程车型批发销量为12.9万辆,同比增长8.7%,环比增长24.1% [1] - 9月纯电动车型批发销量94.7万辆,同比增长32.4%,环比增长16.2%;狭义插混车型销量42.4万辆,同比增长8.4%,环比增长13.1% [1] - 增程车型同比增速明显不及纯电动车型,2024年全年插混车型同比增幅达83.3%,增程车型增幅为78.7%,纯电动车增幅为15.5% [2] - 9月新能源车型批发销量结构中,纯电动车型份额达63%,同比增长4.7%;狭义插混车型份额28%,同比下滑3.9%;增程车型份额9%,同比下滑0.9% [2] - 1至9月,纯电动车型市场份额实现3.8%同比增长,狭义插混和增程车型份额分别同比下滑3.0%和0.8% [2] 纯电动车市场增长驱动因素 - 纯电动车增速强劲的直接原因包括价格下调和技术升级 [3] - 动力电池成本大幅走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从2022年约60万元/吨回落至7万元/吨左右,降幅超过80% [3] - 高端大三排纯电SUV在2025年迎来井喷,多款车型售价下探至30万元以内并取得不俗销量 [3] - 800V(或900V)架构技术已下沉至20万元以内市场,配合快充桩加速普及,缓解了消费者补能焦虑 [3] 增程车型技术路径演进 - 增程车型技术路径从“小电池+大增程器”向“大电池+小增程器”演进,通过加大电池容量提升纯电续航参与竞争 [4] - 今年上市的尊界S800增程版采用65度电池,CLTC纯电续航突破340公里;智己LS6增程版搭载66度电池,CLTC续航达450公里;小鹏X9超级增程版搭载63.3度电池,纯电续航超452公里;零跑D19搭载超80度电池 [4] - 对比2021年销售的增程车型如理想ONE、赛力斯SF5、岚图FREE,其电池容量分别为40.5度、35度和33度,WLTC纯电续航分别为145公里、150公里和123公里,3至4年间增程车型电池容量扩大接近一倍 [4] 行业观点与未来展望 - 零跑汽车希望纯电成为增程车型主要动力形式,燃油只作为备份,其旗舰D平台采用80.3度超大电池,带来500公里纯电续航 [5] - 多数车企宣传侧重于让插混、增程车型拥有比肩纯电动车的体验,最后以可加油带来的超长综合续航形成竞争力 [5] - 乘联分会秘书长认为大电池能提升驾乘体验,带来更像纯电车的感受,但应在考虑性价比基础上给中高端车型配备 [5]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判断到2040年仍有三分之一汽车需要由内燃机作为动力源或协同动力源,2030年内燃机将普遍混动化 [6] - 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从路线之争转向场景适配,不同用车场景和基础设施条件决定了车型选择的多样性 [6] - 未来5至15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流产品,至204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预计达85%以上,其中纯电动车型占比将达80% [7]
比亚迪在日本与永旺合作,在商场卖车
日经中文网· 2025-10-21 11:01
合作概况 - 日本永旺与比亚迪将于2025年内展开销售合作 [2] - 合作初期将在日本全国约30个商业设施内设置销售网点 [2] - 永旺将从事销售中介业务,负责订单和购车合同的撮合,与比亚迪专卖店合作展示实车 [3] 销售策略与定价 - 通过独特折扣策略使比亚迪小型纯电动汽车“海豚”的起售价降至约200万日元 [2][3] - 永旺自主设定价格,设置积分返还等促销活动,购车者可获得永旺电子货币“WAON”积分并享受充电器安装工程费用优惠 [3] - 折扣金额达数十万日元,结合政府补贴后降价总额约100万日元,使原价299.2万日元的车型实际购买价约为200万日元 [3] - 比亚迪计划在2025年内将日本国内专卖店增至100家,永旺将在其专卖店附近的商业设施设点 [3] 市场背景与行业影响 - 日本纯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低,2025年4月至9月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为28,501辆,同比增长3%,但在新车总销量中占比仅约1%,远低于海外市场20%的水平 [3] - 日本汽车流通和售后服务长期由汽车厂商及其关联公司主导 [2][5] - 比亚迪在2025年9月占日本进口电动汽车销量约20%,市场存在感提高 [5] - 此次合作可能改变日本国内由汽车制造商关联专卖店主导的汽车流通框架 [2][5] 基础设施与历史背景 - 永旺在日本374家店铺拥有约2,500个纯电动汽车充电器,旨在创造顾客购物同时充电的乘数效应 [5] - 永旺在1980年代曾于购物中心内开设汽车专卖店,此次合作为其再次涉足汽车销售业务奠定基础 [5] - 其他零售巨头如山田控股自2010年起销售多品牌电动汽车,目前拥有10家销售店铺 [5] 比亚迪的扩张动机 - 比亚迪扩大日本销售网的背景之一是中国国内销售放缓及竞争激化,截至2025年3月底库存达1,500亿元 [6] - 公司正通过扩大日本等海外市场销售以打开局面,并计划在2026年内推出专为日本市场开发的纯电动轻型汽车 [6]
丰田8月全球销量创历史新高
日经中文网· 2025-09-29 16:00
凯美瑞和RAV4等混合动力车型在北美的销售强劲 丰田8月在中美市场均实现销量增长,在美国增长14%,混动车需求旺盛。在中国增长1%…… 丰田9月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球销量(含雷克萨斯)同比增长2%,达到84万4963 辆。在美国,7月起涨价之后混合动力车(HV)的需求仍然旺盛,同时在中国销售的新款纯 电动汽车(EV)也表现强劲。中美市场的增长推动了整体销量增长。 海外销量增长4%,达到74万8694辆,创出8月最高纪录。在美国为22万5367辆,增长 14%。2024年大型SUV"Grand Highlander"等部分车型发生召回,停产之后的报复性销售 反弹做出贡献。 美国特朗普政府4月对日本汽车加征25%关税,又在9月16日把税率降至15%。丰田8月从日 本向美国出口的汽车数量增长12%,达到4万1342辆。考虑到美国坚挺的需求,出口量继续 保持同比增长。 丰田8月在中国的销量增长1%,增至15万3415辆。3月上市的新款纯电动汽车"bZ3X"持续 热销。在亚洲市场的销量整体同比微增,欧洲市场增长5%。 在日本市场,受7月底俄罗斯堪察加半岛附近大地震导致的停工影响,交车延迟,销量减少 12%,降至 ...
理想,背水一战
36氪· 2025-09-29 10:48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年初设定70万辆年销量目标,但后续因销量承压被迫下调目标[1] - 5月销量在车型焕新拉动下重回4万辆大关,但此后持续下滑,8月销量跌破3万辆大关[4] - 第三季度车辆交付量预计为9万至9.5万辆,同比降幅达37.8%至41.1%,季度收入预计同比减少38.8%至42.1%,降至248亿至262亿元[8] 增程式电动车市场竞争态势 - 作为增程赛道先行者,公司曾凭借先发优势构建品牌壁垒,但市场竞争加剧使蓝海变为红海[6] - 问界系列产品形成全面围堵之势,问界M8上市后45天交付量突破2万辆,四个月累计交付超8万辆,直接分流公司核心用户群体[6] - 主打“半价理想”的竞品以低价策略抢占增程低端市场,冲击公司销量支柱L6车型,8月L6销量跌至1.1万辆[8] 公司财务状况与盈利水平 - 上半年净利润保持增长达17.44亿元,车辆毛利率小幅上升至20.3%,得益于第二季度交付量阶段性增长及平均销售成本有效控制[8] - 在销量承压背景下,公司通过成本控制实现了短期盈利层面的缓冲[8] 纯电战略推进与挑战 - 公司加速开辟纯电第二增长曲线,推出两款纯电SUV车型[1] - 纯电首發车型i8上市遇挫,因售价超出预期、配置复杂及交付空窗期等因素影响市场反应[9] - 公司对纯电车型定价存在纠结,既担心纯电抢占增程市场,又迫切需开拓新增长路线[9] 新车型i6的市场策略与初步反馈 - i6上市采取激进定价策略,仅发售一个版本,价格与L6 Pro齐平为24.98万元,首销期权益后售价降至23.98万元[11] - i6提供价值3.5万元的首销权益,包括双腔空悬、冷暖箱、电吸门等配置,空间表现优于L6且不惧同级竞品[11][13] - i6上市5分钟大定订单突破1万辆,销量表现超过当年L9的首发成绩[14] 公司面临的战略困境 - 价格配置更具优势的纯电车型i6可能分流销量支柱增程车型L6的用户群体,导致顾此失彼的两难境地[16] - 如何在推进纯电转型的同时稳住增程板块基本盘,成为公司需要解决的核心难题,此困境也是行业技术路线转型中的普遍阵痛[16]
铃木首款EV售价399万日元起
日经中文网· 2025-09-19 16:00
铃木首款纯电动汽车e-Vitara产品发布 - 铃木首款纯电动汽车e-Vitara将于2026年1月16日发售 车辆起售价为399.3万日元(约19.3万元人民币) 日本政府补贴后实际价格为312.3万日元(约15.1万元人民币)[2] - 车型提供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共3个级别 两轮驱动版本WLTC续航分为433公里和520公里两种规格[4] - 该车型采用丰田技术底盘 由铃木、丰田及大发工业三家企业联合开发 驱动装置eAxle采用爱信、电装及BluE Nexus共同开发的产品[4] 铃木电动汽车战略布局 - e-Vitara在印度生产 计划在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4] - 公司2023年2月发布中期经营计划 提出2030年度前在日本市场投放6款EV车型的方针[4] - 推出EV旨在降低对轻型汽车的依赖 当前轻型车占该公司日本国内销量比例达80%[2]
铃木首款纯电动车将上市,或成“最贵铃木”
日经中文网· 2025-09-11 16:00
铃木首款纯电动汽车e Vitara上市计划 - 铃木首款纯电动汽车e Vitara将于2026年1月上市 定位小型SUV 提供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共三种配置[2] - 价格最低的两驱车型起售价约390万日元 折合人民币约18.8万元 该车型将成为铃木旗下售价最高的车型[2][4] - 续航里程WLTC模式预计达400公里以上 日本国产EV平均补贴金额约81万日元 折合人民币约3.9万元[2][4] 铃木汽车产品结构与销售表现 - 2024年度日本国内销量中轻型汽车占比达81% 非轻型汽车销量呈现增长趋势[4] - 小型乘用车SOLIO及SUV车型Fronx正引领2025年度销量增长[5] - SWIFT系列7月全球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辆 成为铃木旗下除轻型汽车外首款达成该里程碑的车型[5]
美股异动|丰田盘前涨1.38% 拟扩建捷克工厂 将首次在欧洲生产纯电动车型
格隆汇APP· 2025-09-04 17:06
股价表现 - 公司美股盘前交易时段股价上涨1.38%至195.680美元 [1][2] - 公司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为193.570美元,微跌0.29% [2] - 公司总市值达2515.57亿美元 [2] 欧洲生产布局 - 公司宣布将首次在欧洲生产纯电动车型,生产地点位于捷克工厂 [1] - 计划在捷克工厂投资建设一座全新电池组装设施 [1] - 公司将斥资约6.8亿欧元用于扩建其位于科林的工厂 [1] 政府支持 - 捷克政府将为该专用电池设施投入至多6400万欧元 [1] 财务指标 - 公司静态市盈率为7.95,市净率为1.033 [2] - 公司股息率为3.200% [2]
新能源汽车上演“极限对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22:47
行业展会概况 - 2025年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作为下半年首场A级车展 吸引近120个中外汽车品牌和1600余辆展车参展 展馆面积达22万平方米 [1] - 新能源汽车占据主场地位 新车型 新技术 新设计亮相 展示当前车市主流消费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1] 纯电动车型技术参数 - 小鹏P7百公里加速3.7秒 电池容量92.2kWh 续驶里程820km 充电11.3分钟从10%至80% 极限时速超200km/h [2] - 小米YU7 Max百公里加速3.23秒 电池容量101.7kWh 续驶里程约760km 充电12分钟至80% [2] - 理想8电池容量97.8kWh 续驶里程720km 充电10分钟补能500km [2] - 问界M8纯电版百公里加速4.3秒 电池容量100kWh 续驶里程705km 充电10分钟补能300km [2] - 蔚来ES8百公里加速3.97秒 电池容量102kWh 续驶里程635km 充电5分钟补能250km [2] - 奇瑞QQ Qurio电池容量40kWh 续驶里程400km 极限时速100km/h [2] 插电混动车型技术参数 - 荣威M7 DMH馈电油耗2.91L/100km 发动机热效率43% 综合续驶里程2050km 发动机最大功率82kW [3] - 海豹07 DM-i馈电油耗3.2-3.8L/100km 发动机热效率46% 综合续驶里程2000km 发动机功率74/115kW [3] - 腾势N8L搭载2.0T发动机功率152kW 总功率680kW 零百加速3.2-3.6秒 电池容量46.992kWh WLTC纯电续驶170km 综合续驶超1200km [11] - 传祺向往S9乾崑版1.5T发动机功率118kW 驱动电机前170kW后80kW 电池容量44.5kWh 纯电续驶252km 综合续驶1200km [10] 增程式车型技术参数 - 问界M8增程版馈电油耗6.6L/100km 发动机热效率44.8% 综合续驶1600km 发动机功率118kW [4] - 新一代智己LS6增程版馈电油耗5.32L/100km 发动机热效率41% 综合续驶1500km 发动机功率114kW [4] - 福特烈马新能源增程版续驶1220km 配备43.7kWh电池 纯电续驶220km [16] - 智己LS6超级增程纯电续驶突破450km 800V高压平台充电15分钟补能310km 配备66kWh电池 月均充电次数仅为传统增程车1/3 [15] 纯电动市场发展趋势 - 纯电动车型续驶里程从300km提升至600-800km主流区间 基本满足城市通勤和短途出行需求 [18] - 全固态电池 半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逐步量产 未来纯电动续驶里程有望达1000-1500km [18] - 小鹏P7采用全域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 搭载5C超充AI电池 10分钟补能525km [6] - 理想i8全系标配三元锂5C超充电池 提供90.1kWh和97.8kWh电池版本 CLTC续驶670km和720km [7] 技术发展路线 - 插混车型注重发动机热效率突破 大电池加超充成为主流发展态势 城市通勤可纯电行驶 [12] - 增程式车型采用"大电池+小增程器"配置 动力配置增强 智能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提升明显 [16] - 新能源汽车向"场景细分"和"技术下沉"发展 车企挖掘特定消费群体个性化需求 [19] - 高端车型核心技术加速向平民化车型普及 提升产品竞争力并拉动消费 [19] 消费者偏好与市场认可 - 纯电动汽车拥有较高消费认可度和市场份额 因环保优势 座舱静谧 操控性好 充电便捷 使用维修成本低 [8] - 轿跑风格纯电动产品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小鹏P7宽高比1.40 长高比3.57 轮高比0.52 轴间质量占整车81% [6] - 增程式车型迅速实现市场逆袭 与纯电动 插电混动并肩形成三条路线并存格局 [14]
做增程的品牌越来越多,但增程车却有点卖不动了
36氪· 2025-08-25 11:02
行业趋势:增程与纯电市场动态 - 多家纯电品牌如智己、昊铂、小鹏、零跑、深蓝、阿维塔等纷纷推出增程版车型,显示行业对增程技术的短期布局 [1][3][6] - 增程汽车零售销量在2024年7月仅为10.2万辆,同比下降11.4%,而纯电车型同期增长24.5% [7] - 新势力品牌中纯电与增程销量比例从去年43:57变为64:36,表明纯电替代增程趋势加速 [7] 企业销量表现对比 - 纯电代表企业如小鹏汽车7月销量36,717辆(同比增长229.4%),小米汽车月销超3万辆(同比增长200%),零跑汽车交付50,129辆(同比增长126.9%) [9] - 增程代表企业理想汽车7月销量30,731辆(同比下降39.7%),问界品牌7月销量40,753辆(环比下降8.8%) [9][10] - 零跑汽车虽被归类为中间派,但其纯电车型占比达70%,新车型B01/B10无增程版本 [13] 技术成本与产品策略变化 - 增程与纯电车型价差从3-4万元人民币缩小至1万元左右,部分企业实现油电同价 [15][16] - 碳酸锂价格从24万元/吨跌至8万元/吨,导致电池成本下降,削弱增程的小电池优势 [17][19] - 新发布增程车型如智己LS6配备66度电池(续航450km)、昊铂HL配备60度电池(续航350km),电池容量显著提升 [29] 基础设施与用户行为演变 - 2024年中国36座主要城市中心城区公共充电桩密度达34.3根/平方公里,每根桩对应7台车 [20] - 私人充电桩占比达74.5%,在三四线城市成为主流补能方式 [23] - 理想汽车统计显示增程车主85%仅使用150km纯电续航,纯电驱动里程为燃油里程两倍 [26] 产品定位与市场需求 - 增程器作用逐渐弱化,新车型更接近"带油箱的纯电车" [31] - 纯电车型续航大幅提升(如Model 3达830km),覆盖城市通勤和中短途出行需求 [24] - 增程技术回归过渡产品定位,长期需求取决于用户实际长途出行频率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