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经中文网
icon
搜索文档
《读卖新闻》就误报石破茂首相辞职刊文道歉
日经中文网· 2025-09-04 16:00
《读卖新闻》在9月3日早报上刊登的对于"石破首相将辞职"报道的验证文章(KYODO) 《读卖新闻》在文章中说明称,虽然石破茂首相曾向身边人明确表示"将辞职",该报基于此进行了报 道,但此后石破茂首相有可能改变了想法。文章中致歉道:"对于出现误报的结果,向读者深表歉 意"…… 日本《读卖新闻》在9月3日的早报上刊登了对7月23日晚报和号外、以及24日早报所报道 的"石破首相将辞职"相关内容的验证文章。 称,对石破茂首相有可能改变想法这一点"思虑"不足。 《读卖新闻》在验证文章中详细刊登了基于采访的首相发言。文章中提及石破茂首相强调"我 没有说过要辞职",《读卖新闻》主张自身"由于受到虚假说明,因此决定详细报道(石破茂 首相的)发言内容"。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视频号推荐内容: 验证文章中说明称,虽然石破茂首相曾向身边人明确表示"将辞职",该报基于此进行了报 道,但此后石破茂首相有可能改变了想法。文章中致歉道:"对于出现误报的结果,向读者深 表歉意"。 《读卖新闻》在7月的号外中写道,首相"已下定辞职的决 ...
中船南北合并,能否在美国管制下逆风飞扬?
日经中文网· 2025-09-04 16:00
核心观点 - 中国船舶集团通过合并旗下核心公司中国船舶工业和中国船舶重工 旨在提升生产及研发效率 巩固全球造船业第一地位 同时应对美国政策带来的订单下降压力 [2][4][5] - 美国政府对运营中国建造船舶的海运公司征收入港费用 导致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减少 但可能加速中国企业在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 [7][8][11] 合并背景与结构 - 合并采取中国船舶工业吸收合并中国船舶重工的形式 中国船舶重工将于9月5日摘牌退市并注销法人登记 [4] - 合并后新公司销售额将超过1300亿元人民币(2024财年) 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4] - 中国船舶工业与中国船舶重工原为一家国有企业 1999年分拆为"南船"和"北船" 2019年设立共同控股公司中国船舶集团 [5] - 完全合并旨在解决业务重复问题 合并报告72次提及"同业竞争" 证券公司预计整合可降低业务运营成本8%~10% [6] 行业地位与订单表现 - 2024年中国船舶工业与中国船舶重工总接单量达2862万载重吨 位居世界第一 是日本造船企业合计1008万载重吨的近3倍 [5] - 2025年1~6月中国造船业新接订单量4433万载重吨 同比减少18% 为三年来首次上半年下降 [10] - 中国船舶工业1~6月新接订单量543万载重吨 同比减少36% 中国船舶重工838万载重吨 同比减少28% [10] - 民营造船企业扬子江船业1~6月新接订单仅14艘 比去年减少8成 上半年订单完成金额仅占全年计划9% [10] 外部环境与应对策略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2025年秋季征收入港费用 对运营中国建造船舶的海运公司停靠美国港口时征收费用 [7][8] - 美国政策导致面向美国从事物流业务的船东暂停向中国造船公司下单的趋势扩大 [8] - 集团重组可通过提高业务效率节省资金 提升订单谈判中的价格竞争力 可能抵消部分美国入港费用影响 [10][11]
FT中文网精选:中国清洁能源能否助力巴西再工业化?
日经中文网· 2025-09-04 10:57
中国在巴西清洁能源制造业投资 - 中国汽车制造商长城汽车收购梅赛德斯-奔驰工厂并计划本月启动混合动力汽车生产 首款车型为哈弗H6 [6] - 比亚迪在巴伊亚州原福特工厂投产 推出巴西首款本土组装的纯电动乘用车 [6] - 中国投资涵盖从电动汽车到风力涡轮机的制造业领域 在巴西掀起制造业浪潮 [5] 巴西工业化进程挑战 - 巴西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确保本地就业和价值留存的重大挑战 [5]
日经调查:6成出海日企拟强化印度业务
日经中文网· 2025-09-04 10:57
日本企业对印度市场战略调整 - 60%日本企业将印度列为重点发展市场 较2016年40%比例提升20个百分点 [2] - 计划强化印度业务企业比例达59.1% 较上次南亚区域调查38.0%提升21.1个百分点 [4] - 印度市场存在感提升主因企业对内需增长预期 预计市场规模将超越中国 [2][5] 全球业务布局变化 - 北美业务强化比例达68.8% 较上次调查提升16.9个百分点 [4] - 西欧业务强化比例44.8% 较上次提升28.8个百分点 [4] - 东南亚业务强化比例降至65.6% 较上次下降9.3个百分点 被北美超越 [5] 海外业务挑战 - 63.6%企业面临人才确保难题 位列海外业务首要课题 [5] - 美国经济政策影响占比60.4% 中国经济因素占比59.7% [5] - 45.5%企业存在营销体制与客户开拓难题 31.2%面临产品开发挑战 [6] 调查方法论 - 调查对象为合并销售额超500亿日元上市日企 154名董事级管理者参与 [6] - 制造业企业占比76% 服务型企业占比24% [6] - 调查时间为2024年5月25日至6月23日 [6]
韩国将探讨加入CPTPP
日经中文网· 2025-09-04 10:57
韩国加入CPTPP的动因与进展 - 韩国政府于9月3日召开经济相关部长会议 明确表示将探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的方针 主要动因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韩国出口减少 需通过贸易多元化应对风险[2][4] - 此前文在寅政权曾推动加入CPTPP申请但未能实现 主要障碍包括产业界和农业团体反对撤销关税 以及文在寅政府反日路线导致日韩关系恶化使讨论停滞[4] 日韩关系改善对CPTPP加入的影响 - 尹锡悦前政权上台后日韩关系显著改善 在特朗普政府高关税政策背景下 日韩合作氛围加强[5] - 李在明总统8月与日本石破茂首相会谈 双方决定发展面向未来关系 并共享美国关税政策及安全政策等共同关切议题[5] - 目前日韩参与的经济合作仅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韩国国内呼吁瞄准CPTPP高水平经济合作的呼声增强[5] CPTPP机制与韩国加入关键条件 - CPTPP为日本、澳大利亚等12国参加的自由贸易协定 2018年生效 涵盖货物关税、服务及投资自由化[5] - 加入CPTPP需完成国内手续并获得所有成员国同意 其中日本赞成与否成为关键因素[2][5] - 韩国加入面临的核心障碍是福岛核事故后对日本水产品的进口限制 日本要求取消限制 韩国需统一国内意见才能推进加入进程[5]
村田研究(上)瞄准15年周期投资千亿
日经中文网· 2025-09-04 10:57
公司业绩周期与战略规划 - 公司业绩呈现15年周期性高峰 分别在1984财年 2000财年 2015财年达到24% 30% 23%的营业利润率 [3][12] - 社长预测下一个业绩高峰将在2030年出现 由AI设备普及驱动 [3][12] - 公司目标在2030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子零部件厂商 [10] 产能扩张与投资布局 - 2025财年设备投资额增至2700亿日元 同比增加50% [3][6] - 在岛根县出云市投资470亿日元建设10层新工厂 预计2026年投产 将成为最大规模厂房 [5] - 同步在中国 泰国 菲律宾扩建积层陶瓷电容器工厂 [6] 主力产品市场地位 - 积层陶瓷电容器全球市场规模约2万亿日元 公司占有40%份额 [6] - 单部智能手机内置约1000个电容器 纯电动汽车需1万个 [7] - 公司计划通过中期计划将市场份额提升至43% 较当前增加3个百分点 [15] 短期业绩承压与竞争环境 - 2025财年预计净利润1770亿日元 同比减少24% 为两年来首次下滑 [9] - 面临日本企业(太阳诱电 TDK)与亚洲企业(台湾国巨 韩国三星电机 中国大陆企业)的激烈竞争 [15] - 行业历史上日本企业在半导体和液晶显示器领域份额从50% 80%下滑至8% [16] AI驱动的需求增长预期 - AI数据中心服务器使用积层陶瓷电容器数量是传统数据中心的8倍 [15] - AI智能手机零部件数量将增加10% [15] - 公司判断2030年AI普及将引发电子零部件需求急剧扩大 [3][10] 战略调整与利润取舍 - 中期计划最终年度营业利润率目标设定为18% 较上次计划20%有所下调 [16] - 公司明确表示愿牺牲2%利润换取大众市场份额 以牵制新兴企业增长 [16] - 通过规模优势(年产1万亿个电容器)维持市场领导地位 [16]
拉布布在日本二手平台交易过热,炒至定价3倍
日经中文网· 2025-09-03 16:00
日经GO 拉布布在日本二手平台交易过热,炒至定价3倍 原创 阅读全文 ...
中国资金在转向股市
日经中文网· 2025-09-03 16:00
资金流动与政策调整 - 2025年中国内地资金净买入港股近1万亿港元 较2024年全年历史最高水平增长20% [2][8] - 7月证券投资净流出583亿美元 为6月10倍 创2010年以来月度新高 [6] - 国家外汇管理局6月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额度扩大2% [8] 股市表现与市场反应 - 上证综合指数涨至2015年8月以来高点 [8] - 香港恒生指数较2024年底涨幅超20% 超过日经平均指数不足10%和美国道琼斯指数不足10%的涨幅 [8] - 人工智能企业DeepSeek崛起推动香港科技大盘股上涨 [8] 政策导向与经济背景 - 中国政府通过放宽保险公司购买股票条件[8]和重新对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征税[8]促进股票投资 - 房地产占中国家庭资产比例达80% 房价每上涨1%可带动家庭消费额提高0.15% [9] - 7月末银行存款与贷款差额达52万亿元 创历史最高纪录 [9] 市场结构与潜在挑战 - 大陆股票市场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缺乏机构投资者厚度 [11] - 对外投资热潮可能增强人民币贬值预期 进一步加剧资金外流压力 [9] - 实体经济需求不足状况未发生根本改变 [11]
雅迪电动二轮车进入日本市场,价格低于日企
日经中文网· 2025-09-03 16:00
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雅迪通过日本代理商HASEGAWA MOBILITY首次在日本市场推出电动轻便摩托车PORTA 售价为21.78万日元(约人民币10514元)[2] - PORTA基于中国销售的Modern车型改造 符合日本规格 价格显著低于日本本土品牌电动轻便摩托车(多在30万日元以上)[2][4] - 产品定位为地区出行工具 计划借助日本2024年11月尾气排放法规强化的政策东风推进销售[4] 产品性能与规格 - PORTA额定输出功率0.6千瓦以下 充电时间5-6小时 最大续航里程60公里 最高时速35公里 支持家用插座充电[4] - 产品被归类为电动轻便摩托车(总排量50cc以下) 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发售 9月1日已启动预订[2][4] 公司市场地位与规模 - 雅迪是全球最大电动二轮车企业 年销量超过1700万辆(含电动助力自行车) 产品出口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4] - 截至2024年累计销量突破1亿辆 此次是中国厂商首次在日本推出电动二轮车[4] 日本市场竞争环境 - 日本品牌如雅马哈发动机计划2026年上半年发售符合新规的电动轻便摩托车车型[4] - 日本汽油动力轻便摩托车现有车型将于2024年10月底停止生产 与新排放法规实施直接相关[4]
寒武纪股价暴涨,是期待过大吗?
日经中文网· 2025-09-03 10:54
中国AI芯片与软件融合发展 - DeepSeek发布新大语言模型V3 1 其UE8M0 FP8技术针对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 标志中国AI进入软硬件融合阶段[4] - 中国产AI发展将大幅减少对英伟达和AMD等国外产品的依赖 上证科创板50成份指数单日上涨8 6% 创2022年2月以来新高[4] - 寒武纪作为中国半导体自给率关键企业 与华为等8家企业通过DeepSeek AI模型适配测试[4] 寒武纪市场表现与预期 - 高盛将寒武纪目标股价从1223元上调至1835元 公司股价较7月末上涨约100%[5] - 公司预计2025年度营业收入达50-70亿元 为2024年度的4 3-6倍 总市值将超6000亿元 或跃居科创板首位[6] - 寒武纪提示当前股价偏离基本面 投资者面临巨大风险[5] 地缘政治与供应链影响 - 美国建立英伟达向政府上缴在华销售收入15%的机制 并传面向中国的AI芯片H20将停产[5] - H20供应不稳定导致DeepSeek的R2开发延迟 R2训练使用英伟达芯片 推理使用华为芯片[5] - 英伟达CUDA平台仍是中国AI开发主流 但阿里巴巴自研AI芯片显示国产替代趋势加强[6] 行业竞争格局 - 寒武纪被视为"中国版英伟达" 但阿里巴巴自研AI芯片未对其股价产生显著波动[6] - 中国信通院认证8家企业通过DeepSeek模型适配 包括寒武纪和华为[4] - 市场对国产AI非美发展路径期待加强 但预期明显超前于实际进展[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