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工锂电

搜索文档
中创新航单月装机创新高,40%环比增速领跑全球
高工锂电· 2025-07-06 19:25
全球装机表现 - 2025年1-5月公司累计装机量达16.85GWh 位居全球第四位 [1] - 5月单月装机量4.82GWh创历史新高 环比增长40% 增速全球最快 [1] 技术布局与产品组合 - 产品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储能、船舶、飞行器等多场景 形成协同增长 [1] - 快充技术精准匹配国内需求 小鹏G7全系搭载公司5C超充AI电池 [2] - 插混市场推出"快充+高功率"组合 5C产品与15C放电电池同步应用 [2] - 牵头开发高安全圆柱电池方案 拟应用于小鹏汇天飞行汽车 [3] 客户拓展与国际订单 - 斩获现代汽车30GWh级别订单 计划用于IONIQ 5车型 [2] - 获大众集团定点 2027年底将同时供货三家合资车企 [2] - 已进入零跑、小鹏、吉利、广汽等国内主流车企供应链 [2] 商用车业务爆发 - 2025上半年商用车电池交付量超6GWh 同比激增280% [1][4] - 6月单月商用车交付首破1.5GWh 覆盖轻卡/重卡/公交等多类别 [4] - 电动重卡成本效益模型优化 干线物流渗透率加速提升 [4] 细分场景突破 - 完成沙特阿美混动工程船电池交付 国内唯一实现该类型交付 [4] - 参与长江/漓江电动化改造 国内单体规模最大项目 [4] - 南非/智利储能项目批量应用 抓住海外订单窗口期 [4] 产能扩张计划 - 常州高性能锂电池项目开工 主攻车载动力电池及无人机场景 [5] - 2025年国内常州/厦门/成都新建项目密集开工 [5] - 葡萄牙超级工厂动工 规划15GWh储能电池产能 瞄准欧洲市场 [5] - 2026年将迎来新一轮交付能力集中释放 [5]
锂电“反内卷”破局点初现
高工锂电· 2025-07-06 19:25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9日在四川邛崃举行,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聚焦"创新路径"与"零碳智造"的系统性变革 [1] - 专场二"新材料创新路径与零碳智造"汇聚天目先导、金汇能、尚水智能、华友循环及合肥恒力等企业,展示从材料创新到循环再生的完整产业链 [1][6] 负极材料创新 - 天目先导CVD法硅碳负极技术可支持能量密度超300Wh/kg的高性能电池,河南许昌生产基地规划总产能6万吨,一期1万吨已试生产,2025年预计贡献600-1000吨产能 [2] - 天目先导供应链深度整合,通过管道直连硅烷供应商优化成本,产品已导入CATL、三星、LG等头部客户 [2] - 金汇能依托中科院金属所技术攻克硅材料体积变化痛点,雅安基地年产能10万吨,重庆基地2024年新增10万吨负极材料及3000吨硅碳负极产能,盐城项目总投资50亿元 [3][4] 制造工艺突破 - 尚水智能干法电极工艺无需溶剂,降低生产成本15%以上,同时提升电极压实密度与机械强度 [4] - 公司推出A4纸大小的桌面智能装备加速实验室研发,创业板IPO拟募资5.87亿元建设高精智能装备基地,循环式高效制浆系统市占率达60% [4][5] 电池回收与再生 - 华友循环构建全球化回收网络应对2025年中国预计82万吨退役电池,2025年5月发起全球循环网络共建倡议布局海外市场 [5] - 合肥恒力推出废旧电池回收连续化生产线,实现带电破碎和低能耗分离,设备已应用于北辰循环等实际产线 [5] 产业链协同价值 - 专场企业形成完整价值链:天目先导和金汇能推动材料创新,尚水智能赋能工艺升级,华友循环与合肥恒力实现循环再生,展示新能源产业性能与可持续性并重的发展路径 [6]
张小飞:全场景需求下,电池新材料竞争如何变?
高工锂电· 2025-07-05 18:47
大会概况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7月8-9日在四川邛崃举行 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1] - 大会聚焦动力电池、储能、新材料、设备及下游应用领域 探讨锂电产业在材料革新与生态重构下的发展路径 [1] - 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博士将发表"全场景 大空间 新格局"主题演讲 解析六大核心方向 [1] 场景爆发 - 3C数码、小动力、储能、新能源汽车等传统场景持续渗透 低空飞行器、机器人、换电等新兴市场崭露头角 [2] - 全场景电动化浪潮已至 细分赛道需求差异显著 技术适配性要求更高 [2] - 新兴市场的爆发可能重构产业格局 [2] 市场空间 - 新能源汽车、储能领域需求持续领跑 市场规模将大幅扩张 [2] - 低空飞行器、机器人等赛道增速惊人 未来十年需求潜力巨大 [2] - 规模扩张背后需关注供应链节奏 量增与质优的平衡 [2] 技术迭代 - 固态电池出货量快速攀升 企业竞逐市场席位 [3] - 钠电池在储能、动力领域崭露头角 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3] - 新技术路线可能颠覆现有格局 传统企业面临破局挑战 [4] 储能赛道 - 2025年储能电池出货保持高增速 上半年受政策与关税因素影响出货激增 [4] - 大尺寸电芯成为新分水岭 企业技术差距逐渐拉大 [4] - 抢装潮后需求可持续性存疑 电芯大型化趋势下材料与工艺需突破 [5] 新兴领域 - eVTOL飞行器、机器人等领域用锂电池需求将快速增长 [5] - 低空经济与智能装备成为锂电应用新蓝海 [5] - 需攻克技术瓶颈 降低成本门槛 应对产业链配套挑战 [6] 全球化布局 - 中国企业全球化版图持续扩大 涵盖欧洲、东南亚等地区 [6] - 海外建厂难度高 政策风险犹存 [6] - 需平衡本土化与全球化 在竞争中巩固全球主导权 [7] 新材料核心地位 - 新材料是串联全场景应用和技术迭代的核心纽带 [7] - 从固态电池电解质革新到钠电池材料体系突破 材料领域的突破为产业注入新动能 [7] - 材料革新重构上下游协同的新生态 [7]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厦钨新能源、湖南恩捷、赣锋锂业等将做主题演讲
高工锂电· 2025-07-05 18:47
固态电池产业生态全景 - 固态电池产业化涉及整个材料体系的协同革新,需重构电池内部电化学环境,包括固态电解质、正负极材料、新型骨架材料及生产工艺的并行演进 [1] - 中国产学研力量正从不同维度切入,形成多路径、深层次的产业生态,涵盖基础研究、材料迭代和全栈整合 [1] -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聚焦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化与降本路径,汇集学界与产业界代表探讨技术进展 [1] 正极材料技术突破 - 容百科技推进全固态电池正极材料迭代:第一代8系三元材料已实现吨级验证且成本与液态电池相当;第二代9系超高镍材料(容量>230mAh/g)已向头部客户吨级出货;第三代富锂锰基材料(容量>300mAh/g)计划2025年小批量出货 [2] - 厦钨新能源开发"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通过稳定结构和宽层间距提升能量密度与倍率性能,并利用廉价金属替代实现远期降本潜力,已具备千吨级产能 [2][3] - 中南大学团队在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等钠电/锂电正极材料体系提供理论支撑 [3] 固态电解质创新 - 湖南恩捷采用"一步法"碳热还原工艺制备纯度99.9%的硫化锂,建成百吨级产能,预测3-5年内价格将降至50万元/吨 [3] - 恩捷构建全链条优势:纳米级硫化物电解质粉体离子电导率达6mS/cm并规划千吨级产线,推进卷对卷连续化制备自支撑电解质膜 [4] - 厦钨新能源开发独特硫化锂合成工艺,在纯度与成本上具备优势,同时布局LLZO和LATP粉体及浆料开发以改善电池安全性 [4] 辅助材料与系统整合 - 蓝廷新能源推出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可增强锂离子传导并延长循环寿命30-50%,已与电解质企业合作开发"超级固态电解质(SSE)" [4][5] - 锋锂新能源实现全栈式整合:自主制备高纯度硫化锂/氧化物电解质,小批量量产500Wh/kg锂金属电池,并规划重庆、南昌产能拓展至低空经济与消费电子领域 [6]
高固含、低能耗、降成本,红运机械四大系统直击锂电制浆最痛处
高工锂电· 2025-07-05 18:47
锂电行业技术现状 - 锂电行业处于技术迭代与产业升级关键交汇点,浆料制备工艺面临能效、环保、材料适配性等多重技术桎梏 [2] - 固态电池、干法电极、高固含量制浆等前沿技术加速落地,4680电池、超快充等技术推动性能边界突破 [2] - 行业对低成本、高一致性需求迫切,传统制浆体系难以适配产业升级节奏 [2] 红运机械战略定位 - 公司深耕混合设备领域30年,以工艺革新破解行业困局,主张制浆工艺应成为释放材料潜能的钥匙 [3][4] - 通过自主研发与创新工匠精神,从加工厂发展为拥有百亩智能厂房、数百项专利的技术领军企业 [4] - 未来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优化产品性能,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 [6] 四大新品技术亮点 高效管线式制浆系统 - 正极制浆能耗低于45KWh/t,负极制浆能耗低于33KWh/t,60分钟快速制浆 [15] - 浆料粘度、固含量、细度极差均小于1%,稳定性指数低于0.09,分散均匀性指数低于0.5 [16] - 采用分离式捏合工艺避免金属污染,保留活性物质包覆层,适配所有材料体系 [17] 高速循环制浆系统 - 混合全程控温不超45℃,浆料稳定性指数最优达0.08,分散均匀性指数最优达0.22 [18][21] - 独立自循环分散系统适配中小批量生产,特别适合温度敏感材料 [21] 双螺杆连续制浆系统 - 产能覆盖30L/小时至1500L/小时,搭载15N・m/cm³超高比扭矩齿轮箱 [22][24] - 浆料稳定性指数0.08,分散均匀性指数0.16,特种合金螺杆实现高耐磨、低金属残留 [24] 干法电极工艺及设备 - 破解物料混合均一性不足、纤维化结构不均、批次一致性差三大瓶颈 [25] - 支持0-100米/秒线速度调节,-20℃至200℃精准控温,提升电极压实密度与能量密度 [31] 行业合作与未来布局 - 与赛科动力成立"全固态电池关键设备联合开发实验室",攻克高粘度浆料混合、低界面阻抗电极成型等痛点 [33] - 联合实验室将推动设备研发与材料特性研究同步迭代,加速全固态电池设备产业化 [35] - 公司实践印证国产装备在精细化、可靠性上已实现国际对标,为进口替代提供支撑 [35] 行业价值与启示 - 设备通过丰田137项参数审核,供货近300万台混动汽车,不良率从2.37%降至1.4%以下 [9][12] - 全材料体系适配能力与模块化设计响应多元化技术路线需求 [35] - 从国际对标者成长为技术定义者,专注工艺边界突破树立硬创新标杆 [36]
高工锂电15周年策划|天赐材料徐金富:锂电下一个15年 别再互相“残杀”
高工锂电· 2025-07-05 16:48
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历程 - 行业从2010年"十城千辆"政策起步,经历了从0到1、从弱小到壮大的完整发展历程,现已成为中国制造"新三样"代表[2] - 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期(2010-2015)、爆发期(2016-2020)、全球化引领期(2021-2025),实现跨越式发展[12] - 2025年将作为转折点,开启新15年征程,面临交通电动化全场景渗透和能源体系深度变革[2]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 新技术方向包括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技术迭代,应用场景将扩展至储能、船舶、eVTOL等领域[13] - 全球化成为核心命题,需解决从领跑到真正融入全球市场、培育跨国企业的挑战[2] - 将出现新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生态重构及竞争格局变化[13][16] 高工锂电15周年活动规划 - 活动时间跨度为2025年3月至12月,包含调研走访超100家产业链企业、视频专访、深度报道等形式[4][5] - 视频策划包含三大板块:对话20位企业领袖和新青年领袖、圆桌派讨论全球化议题、产业链老友视频共创[7][8] - 行业盛典将邀请超1000位产业链高层,发布15周年纪录片并举办行业评选[15][17] 核心研究内容 - 复盘15年发展:分析电池/装备/材料产业链的技术/市场/竞争格局变化,聚焦细分领域TOP10企业[12][13] - 展望新周期:重点研究技术突破路径、全场景应用商业化路径及中国企业全球化战略实施[13][16] - 探讨话题涵盖产业得失评估、未来机会挑战、企业战略调整及高工锂电行业角色[10][11]
大而美法案落地,美国新能源补贴“悬崖式”退场
高工锂电· 2025-07-04 19:41
美国OBBBA法案对新能源产业的影响 - 法案核心是通过永久性延长2017年减税政策并引入新消费者税收优惠刺激经济 资金缺口5000亿美元来自废除《通货膨胀削减法案》(IRA)的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激励措施[2] - 标志着美国从政府主导的产业投资驱动模式转向消费驱动的财政刺激模式[2] - 与欧洲新能源补贴转向"精准调控"不同 OBBBA彻底抽离对新能源产业的政府扶持根基[3][4] 新能源行业具体冲击 - 风电光伏领域 项目须在2027年底前"投入使用"(原为"开工建设")才能获得税收抵免 行业认为大多数新项目"几乎不可能实现"[6] - 预测美国新增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削减57%-72%[7] - 电动汽车7500美元新车及4000美元二手车税收抵免将于2025年9月30日终止(原定2032年)[7] - 市场下调2025年美国电动车渗透率预测至12%(较先前预期腰斩)[9] 供应链与国际贸易限制 - 美国对越南进口商品统一征收20%关税 关闭中国电池企业产能转移"避风港"[10][12] - 国轩高科越南电芯工厂已投产 豪鹏科技越南工厂2025Q1量产 欣旺达2024年宣布越南建厂[12] - 引入"被禁止的外国实体"(PFE)制度 比IRA的FEOC规则更严苛 限制知识产权许可和技术合作[13][14] - 禁止使用与PFE签订的价值超100万美元合同所许可的技术 针对如福特-宁德时代技术许可模式[14] 企业反应与市场格局重塑 - 摩根士丹利将福特/通用从"有吸引力"下调至"与市场持平" 摩根大通下调目标价[15] - 通用汽车将投资从EV转回V8发动机 Stellantis取消伊利诺伊州电池厂计划[15] - 福特坚持推进宁德时代技术许可的BlueOval电池项目[15] - 政策转向变相奖励丰田等混动战略保守者 惩罚现代/福特/通用等电动化先行者[16] 产业生态与投资风险 - IRA创造的"电池带"生态系统(5220亿美元未完全上线投资)面临沦为"锈带"风险[17][18] - 佐治亚/南卡罗来纳/密歇根/德克萨斯等"电池带"核心州风险最集中[18] - 中国锂电产业面临海外市场需求蒸发、越南布局受阻、技术授权受限三重压力[18]
新材料应用多点“开花”
高工锂电· 2025-07-04 19:41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背景 - 锂电新材料商业化进程正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应用,加速发展源于下游锂电产业需求升级与材料创新能力提升的双重驱动 [1] - 新能源产业链对高性能材料需求激增,电动汽车、储能系统、eVTOL、机器人等领域快速发展推动电池材料、导电材料、隔膜材料等升级 [2] - 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新材料领域新签约项目总投资额突破百亿元,涉及硅基负极材料、铜箔、PVDF树脂、高镍正极材料等多个细分领域 [3]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能建设 杉杉科技 - 硅基负极技术突破:纳米级硅颗粒与流态化碳包覆工艺使硅基材料体积膨胀率降低60%,循环寿命突破1000次 [4] - 宁波4万吨一体化硅基负极基地一期项目已投产,2025年产能将集中释放,同步推进固态电池负极评测体系 [5] 安徽中基 - 4.5微米锂电铜箔抗拉强度提升至200MPa以上,延伸率稳定在3.5% [5] - 总产能规划达17.2万吨,已建成7.2万吨产能,三期10万吨动力及储能电池箔项目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期 [5] 东阳光氟树脂 - 高性能PVDF树脂耐热性、化学稳定性与机械强度三重突破,隔膜在120℃高温下形变率低于5%,抗电解液腐蚀能力提升30%,抗穿刺强度增加40% [5] - 2万吨/年PVDF扩产项目进展顺利,二期项目已完成施工并开始试产 [6] 兰溪致德 - 高镍低钴/无钴正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6] - 硅碳复合材料专利在1C倍率下嵌锂容量保持率达85%,循环寿命较常规硅碳材料提升3倍 [6] 好电科技 - 新一代水性粘结剂具有优异粘结性能、环保特性和成本优势,减少有害有机溶剂使用 [7][8] 行业未来展望 -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将面临更广阔发展空间和更激烈市场竞争,扩大量产规模、深化成本控制、提升产品性能成为下一阶段焦点 [9] - 杉杉科技、安徽中基、东阳光氟树脂、兰溪致德、好电科技等企业领袖将在"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探讨新材料应用蓝海 [9]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天目先导将做主题演讲
高工锂电· 2025-07-04 19:41
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会议主题为新材料·新动能·新生态 由高工锂电 高工储能 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 英联复合集流体总冠名 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成都邛崃羊安新城会议中心举行 [1] 天目先导核心技术布局 - 公司依托中科院物理所陈立泉院士和李泓研究员技术 已建立固态电解质 硅基负极 硬碳负极三大核心材料专利群 累计专利近350项 [1] - 在固态电池领域通过合资公司江苏三合开展半固态电解质涂层隔膜生产 该项目一期厂房建设完成 两条涂布膜生产线进入试生产阶段 [1][2] - 参与中科院物理所牵头的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项目 联合北京卫蓝等企业开发高离子电导功能固态电解质浆料 [2] 硅基负极技术进展 - 采用CVD法硅碳负极技术 产品可支持能量密度超300Wh/kg的锂离子电池 [2] - 在河南许昌布局研发实验室 规划研发产能200吨/年 2025年3月已通过环评 [2] - 许昌生产基地为全国最大新型硅碳生产中心 规划总产能6万吨/年 总投资7 2亿元 一期1万吨产能进入试生产 2025年预计产出600-1000吨 对应产值3-5亿元 [2][3] 供应链与产能建设 - 河南生产基地实现硅烷原料本地化供应 通过园区内河南硅烷科技管道直供以降低成本并提升供应链自主性 [3] - 当前总年化产能达45000吨 包括12000吨硅基负极 10000吨硬碳负极 3000吨固态电解质 [3] 市场合作与资本认可 - 新型硅碳产品已导入ATL CATL 三星 LG化学 亿纬锂能 远景动力等头部电池厂商 [3] - 获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和中科院创投等产业资本注资 [3]
每日速递|宁德时代洛阳基地“四箭齐发”
高工锂电· 2025-07-04 19:41
电池 - 美国固态电池公司Factorial推出AI平台Gammatron,可在两周内预测电池长期性能,传统方法需3至6个月 [2]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累计产值突破92亿元,二期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三期推进主体施工,四期即将开工 [3] - 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年产能30GWh,含3条电芯产线和10条PACK产线 [4] - 安瓦科技全球首条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样件下线,设计产能1.25GWh,通过新国标和针刺测试 [5][6] - 安瓦科技第一代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超300Wh/kg,第二代400Wh/kg进入试制,计划2027年推出500Wh/kg全固态电池 [6] - 楚能新能源472Ah储能专用电池量产下线,单颗标称能量1510.4Wh,能量密度195Wh/kg [7] - 美国Lyten收购Northvolt波兰6GWh工厂,未来可扩至10GWh,已获延续至2026年的订单 [8] 材料 - 青海汇信2万吨/年碳酸锂项目试产成功,日产量15吨,总投资22.9亿元,占中国盐湖现有产能17% [9][10] 设备 - 赢合科技46系列激光切卷绕一体机通过韩国客户验收,3个月完成全周期交付 [11][12] 回收 - 天奇股份参股公司与MResource、ElevenEs、American Lithium合作开拓欧洲LFP电池回收业务 [13] - ElevenEs计划今明两年投建1GWh超级工厂,2031年总产能达40GWh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