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工锂电
icon
搜索文档
头部车企减产冲击:磷酸铁锂电池增速罕见落后于三元
高工锂电· 2025-07-18 18:08
锂电池行业需求变化 - 2025年5月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及正极材料产量增速(环比)开始低于三元电池 这是近年来罕见现象 显示行业需求端进入"空窗期"[1] - 5-7月间大型一体化汽车/电池制造商出现显著产量削减与扩产减缓 欧洲市场电动车需求意外走强 该市场仍以三元电池需求为主[1] - 个别龙头车企2025年上半年销量可能仅完成全年目标不足40% 高企的年度销售目标面临压力 已有机构下调相关企业2025年销量预测[1] - 中国主要汽车制造商理论月产能最高60万辆 但国内市场月产量自3月以来停滞在约30万辆水平[1] - 有车企通过减少生产班次、推迟新生产线投产来放缓生产与产能扩张步伐[2] 价格与供应链变化 - 2025年Q1-Q2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价格降幅超过三元电池 Q2降幅甚至超过2024年全年平均水平[3] - Q2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下降约10% 为四大主材中跌幅最大 而5系、8系三元材料价格Q1出现回暖[3] - 磷酸铁锂电解液价格连续两个季度下跌 且跌幅大于三元电解液[4] - 部分头部企业中断价格战 减产并缩短供应链账期 导致磷酸铁锂从需求到利润全面受挫[4] - 年中招标价格显示 由于头部厂商生产放缓及下半年需求低能见度 价格可能进一步下跌[5] 全球需求断档 - 美国关税政策及"大而美法案"导致储能产品"抢装潮"在上半年达到顶峰[6] - 2025年前5个月中国企业直接出口至美国的储能电池同比增速一度超过2000%[6] - 2024年仅来自美国的储能订单需求就超过150GWh 但之后需求延续性面临考验[6] -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能否延续及电动化高增速不再 给动力电池需求带来担忧[7] 新一轮资本开支 - 2025年上半年产业链产能利用率较2023-2024年同期明显改善 刺激资本扩张[7] - Q1宁德时代资本开支同比增长超40% 正极铁锂和前驱体是唯二资本开支由负转正的材料品类[7] - 中国前七大电池设备供应商预计2025年新增订单将增长超45% 一改2023-2024年20-30%的年度下滑颓势[7] - 资本开支回暖对应行业策略分化 宁德时代高资本开支更多是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资金[7] 行业战略转型 - 宁德时代战略重心转向储能领域和能源系统运营商转型 发布587Ah大容量电芯 构建汽车/充换电/储能/虚拟电网生态闭环[8][9] - 商业模式创新高度依赖市场地位/资本实力/技术积累 对多数参与者不易挑战[9] - 多数电池厂/材料厂难以将技术创新转化为议价权提升 技术进步难快速转化为利润和市场份额提升[9] - 行业面临两难境地:产能出清与需求断档 vs 新一轮资本竞赛开启[9]
孚能科技斩获10亿美元eVTOL订单独家配套
高工锂电· 2025-07-18 18:08
阿联酋采购中国eVTOL订单 - 阿联酋企业Autocraft与中国eVTOL制造商时的科技签署10亿美元采购协议,涉及350架E20型eVTOL,约合人民币超70亿元 [1] - 该订单旨在推动E20在中东、北非市场的低空旅游与空中出行商业化落地 [1] - 订单标志着中国高端制造出海重要一步,并凸显供应链核心企业孚能科技的关键作用 [1] 孚能科技半固态电池技术 - 孚能科技作为独家供应商为E20配套第二代半固态动力电池 [1] - 其第二代半固态电池采用高镍三元正极与掺硅负极组合,引入氧化物/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 [1] - 电池能量密度达330-350Wh/kg,循环寿命超4000次,若用于乘用车可支持1000公里以上单次续航 [2] eVTOL行业电池技术路线 - eVTOL对电池能量密度、瞬间放电倍率及安全性要求严苛,形成高技术壁垒 [1] - 行业普遍采取双重布局策略,如亿航智能同时采购4680大圆柱电池和锂金属固态电池 [3] - 大圆柱电池优势在于工艺成熟和安全性,但系统集成效率较低且适配性有限 [3] - 软包电池更有利于发挥高能量密度化学体系潜力,特别是高硅、锂金属负极膨胀场景 [4] 半固态软包电池突破 - 传统液态软包电池在340Wh/kg级别存在安全隐患,部分厂商因此回归圆柱形态 [5] - 此次订单显示半固态技术软包路线已在安全性上取得重大商业突破 [5] - 半固态和固态技术可有效弥补软包在电芯层级的安全性劣势 [5] 市场影响与竞争格局 - 按行业估算动力电池占eVTOL整机价值40%,10亿美元订单或为孚能科技带来超25亿元电池合同 [5] - 全球eVTOL市场竞争加剧,美国Joby Aviation计划2026年前推出空中出租车服务并扩建产能 [5] - 孚能科技此前已与Joby在eVTOL电池领域形成规模交付 [6] - 该订单被视为对"半固态+软包"技术路线的关键市场下注,为企业赢得先发优势 [6] - 结合GGII预测2030年全球30GWh eVTOL电池需求,此订单将成为观察行业格局演变的重要指标 [6]
透视美国征收93.5%石墨反倾销关税
高工锂电· 2025-07-18 18:08
新能源博弈与石墨关税 - 美国商务部将对从中国进口的阳极石墨征收93.5%的初步反倾销税,最终裁定预计在12月5日前作出,叠加现有关税后,石墨总关税或达160% [1] - 征税范围涵盖碳含量≥90%的所有阳极级石墨材料,包括天然石墨、人造石墨及其混合物 [3][4] - 关税回溯至2024年底美国负极材料生产商联盟(AAAMP)的请愿,指控中国通过补贴倾销石墨,扰乱全球市场,申请税率高达920% [5] 石墨与稀土的对抗逻辑 - 石墨与稀土同为新兴产业战略资源,应用场景高度重叠,涉及新能源、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2] - 中国掌控全球80%石墨精炼产能和90%稀土精炼产能,美国高度依赖进口,尤其依赖中国供应 [2] - 美国曾多次对石墨关税豁免,类似稀土的"90天缓冲期",2024年将天然石墨25%关税计划推迟至2026年 [2] 美国本土供需与产业影响 - 美国天然石墨100%依赖进口,球形石墨73%来自中国,本土企业如NOVONIX产能尚未产业化,短期难替代 [6] - 特斯拉、松下等电动车产业链企业反对关税,CRU估算关税将使电池每千瓦时成本上涨7美元,抵消20%补贴额度 [7] - 美国政策意图抬高中国电池产品价格,使其接近本土或友岸国家成本,但供应链脱钩不现实 [6][7] 全球化与产业博弈 - 美国政策与《通胀削减法案》、地缘战略深度绑定,通过"加压-豁免-换条件"路径谈判,加剧锂电产业链不确定性 [7] - 中国锂电企业全球化战略受政策摇摆影响,进展迟滞,需探索新出路应对贸易壁垒 [7][8]
每日速递 | 追觅科技入局充电宝,目前处于前期规划阶段
高工锂电· 2025-07-18 18:08
电池 - 追觅科技即将入局充电宝赛道 产品采用固态电池技术 目前处于前期规划阶段 [1][2] - 特斯拉Model Y L将于今年金秋发布 搭载前后双电机 最大功率142千瓦和198千瓦 配套三元锂离子电池 预估售价40万元左右 [3][4] - 赛科动力宜宾基地首批生产设备进场 计划2025年10月投产 产品能量密度>300Wh/kg 已通过电动航空企业认证并批量供货 [5][6][7][8] 材料 - 我国牵头制定的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为全球首项该领域国际标准 [9][10] - 萨菲安新材料年产2亿平方米锂离子电池高安全涂覆隔膜项目落户浏阳 计划今年四季度投产 产品应用于消费类电池 [11][12] - 万润新能终止50亿元武汉研发技术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 因市场环境变化和战略调整 [13][14][15] 海外 - 美国初步裁定对中国产高纯度石墨征收93.5%反倾销关税 最终决定将于12月5日前做出 [16][17][18] - 宁德时代与新加坡Vanda RE签署2.2GWh电池储能系统供应协议 用于东南亚最大光储一体化项目之一 2025年至今公开储能订单总量达47.6GWh [19][20]
磷酸铁锂成本临“拐点”
高工锂电· 2025-07-17 18:21
磷酸铁锂材料的大化工特点 - 磷酸铁锂材料行业开始表现出更多"大化工"特性,成本结构高度依赖原材料市场的稳定性 [1][3] - 生产环节涉及铁源、磷源与锂源三大原材料,价格波动频繁,分别受钛白粉、农业化肥、锂资源端等上游行业联动影响 [3] - 行业中大多采用"锂定价"公式,对锂源价格高度敏感,但在磷源与铁源价格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企业盈利空间可能被压缩 [3] 硫酸亚铁供应与价格变化 - 钛白粉行业开工率持续下滑,2025年6月开工率为65.83%,较4月累计下降超过12个百分点,处于近年来低位水平 [2] - 硫酸亚铁作为钛白粉硫酸法生产的副产品,供应量与钛白粉开工情况高度相关,当前国内现货库存低企,主流报价上涨至每吨1800-1900元 [2] - 硫酸亚铁价格的持续上涨正逼近甚至将超过以铁粉为铁源的工艺路线成本水平,使得原本成本较低的硫酸亚铁法优势减弱 [2] 磷酸铁锂企业的应对策略 - 对上游资源进行一体化布局成为行业共识,湖南裕能已在贵州布局磷矿资源,目标实现磷精矿自供 [4] - 龙蟠科技与宁德时代合资建设年产4万吨碳酸锂加工厂,并通过并购山东美多完善电池回收布局,形成锂源补充 [4] - 具备原料掌控力与供应链整合能力的企业,或将在下一轮竞争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3][4]
电动两轮车出海第三世界
高工锂电· 2025-07-17 18:21
电动两轮车出海第三世界成为新商机 - 传音控股内部孵化的两轮电动车项目已秘密发展近3年,重点布局非洲及南亚市场 [1] - 全球两轮车潜在用户预计在20-25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1] - 第三世界的两轮车电动化正为产业链企业创造出海新机会 [1] 非洲两轮车电动化机遇浮现 - 非洲政体支持电动化,卢旺达自2025年起禁止新增燃油摩托登记,计划建设超过200个充电基础设施 [2] - 肯尼亚计划推广销售120万电动摩托车,部署超过3000个充换电站 [2] - 乌干达推进摩托车电动化替代计划,给予车辆购置和电池更换双重财政补贴 [2] 第三世界电动化两轮车成为最优解 - 政策与人口红利共振,印度FAME-II补贴政策催生2023年电动两轮车销量同比增长33.5%至85.7万辆 [4] - 印尼政府规划在2025年前替换180万辆燃油摩托,推动电动化增速持续保持三位数增长 [4] - 越南电动两轮车渗透率跃居东南亚首位,达到8.5% [4] 刚性需求与经济性红利叠加 -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摩托车保有量从2010年500万辆增长至2022年2700万辆,复合增速超过12% [5] - 超80%摩托车用于商用出行,日均骑行超50公里 [5] - 电动两轮车的总运营成本可较传统汽油摩托低50%以上 [5] 发展两轮车与第三世界的地理与基建条件适配 - 非洲部分区域电网覆盖率低于20%,孟加拉国日均停电2-4小时 [6] - 星恒电源锰基电池全球累计出货量达3300万组,连续7年出货量全球第一 [6] - 星恒电源电池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埃及、南美等第三世界国家增速迅猛 [7] 中国电池企业掘金"战法" - 需优先考虑电池可靠性与耐久性,应对高温、多沙尘等特殊自然环境 [9] - 需平衡经济性与基建配套适应性,应对电网不稳定且覆盖率低的问题 [10] - 需考虑推进本土化,包括本土产能供应与售后服务配套 [14] 应对第三世界特殊自然环境 - 星恒电源选择锰基技术路线,电池可在-20℃至55℃宽温域稳定运行 [9] - 比亚迪开发防沙尘电池系统,强化电池包的密封防护等级和优化热管理系统 [9] - 珠海冠宇开发防震防水电池包,循环寿命提升至1500次以上 [9] 平衡经济性与基建配套适应性 - 天能集团推出铅酸-锂电混合系统,有效平衡成本、寿命和适应性 [11] - 换电模式是发展第三世界电动两轮车的关键方式,Ampersand在卢旺达仅用32座换电站服务1700名骑手 [11] - 星恒电源推出"1246"战略,实现标准化电池在多场景中的通配通用 [12] 电池性能升级 - 欣旺达推出行业首款两轮车超充电池"逸风电池",支持5KW大功率充电,20分钟充至80% [13] - 孚能科技定制8C高倍率快充、轻量化模组结构电池,支持电摩实现百公里加速3.3秒 [13] - 星恒通过材料改性使锰酸锂克容量提升5%至124mAh/g,常温循环寿命超3000次 [13] 推进本土化 - 国轩高科在泰国建立合资工厂并投产,直接在当地生产磷酸铁锂电池包 [14] - 亿纬锂能在马来西亚投建圆柱电池工厂,年产6.8亿只 [14] - 星恒电源海外收入占比达到23%,拥有苏州、滁州、印尼、匈牙利等生产基地 [14]
第396批公告:正力新能配套别克PHEV、宁德时代领衔新能源重卡配套
高工锂电· 2025-07-17 18:21
新能源乘用车电池配套情况 - 6月工信部公示81款新能源乘用车,磷酸铁锂配套74款,三元配套7款,BEV新车数量略高于PHEV/HEV [1] - 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配套数量前三名为宁德时代、弗迪、国轩高科,其他供应商包括中创新航、蜂巢能源等9家企业 [1] - 宁德时代LFP电池配套长安、五菱等9个品牌,三元电池供应岚图、蔚来等4个品牌 [1] - 弗迪除配套比亚迪外,还完成对北京现代的外供 [1] - 国轩高科配套捷途、奇瑞等7个品牌,1-5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幅达71% [1] 新能源重卡市场趋势 - 本次公布115款新能源重卡车型,充电重卡80款,换电重卡25款,纯电重卡111款,混动重卡4款 [2] - 充电重卡数量远超换电重卡,因电池价格走低降低购置成本,且充电桩建设成本低于换电站 [2] - 宁德时代配套76款新能源重卡,覆盖20个品牌 [2] - 其他重卡电池供应商包括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10家企业 [2] 电池技术路线选择 - LFP电池占据新能源重卡绝对主流,仅1款车型选用三元电池 [3] - LFP价格下降加速"油电同价",快充性能和能量密度突破满足重卡长续航需求 [3] - PHEV车型呈现超充、大电量、高电压平台趋势,配套三元电池比例上升 [2]
每日速递 | 国轩高科液冷储能系统获欧盟合规认证
高工锂电· 2025-07-17 18:21
电池 - 国轩高科5MWh液冷储能系统Gotion Grid获得欧盟电池法规合规认证证书 并依托德国哥廷根生产基地实现本地化量产 [1][2] 材料 - 藏格矿业全资子公司藏格锂业因违规开采锂资源被责令停产 公司回应称系采矿证问题 补办手续即可恢复 [3][4] - 力拓二季度锂产量降至1.2万吨碳酸锂当量 较一季度1.7万吨下降29% 主因4月运输问题和5月降雪停电 [5][6] - 格林美计划引入海外战略投资者参与下属公司QINGMEI增资扩股 以提升全球竞争力并加速进入欧美市场 [7][8][9] 设备 - 华自科技锂电业务增速明显 去年12月以来新增订单近十亿元 客户包括宁德时代等头部厂商 [10][11] - 公司子公司精实机电正在研发全固态电池高压夹具样机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完成产出 [10][11] 海外 - SK On与EcoPro Innovation签署氢氧化锂供应合同 计划年底前采购最多6000吨韩国产氢氧化锂 可满足约10万辆电动车需求 [12][13] - 通用汽车与Redwood Materials签署备忘录 计划加速部署储能系统 将使用新型电池和二手电动车电池组 [14][15]
英伟达H20芯片恢复对华供应,或将带动数据中心电芯需求
高工锂电· 2025-07-16 17:59
英伟达芯片解禁影响 - 英伟达H20 AI加速芯片出口禁令解除后,将加速国内数据中心、算力中心、智算中心建设 [1][2] - 禁令期间英伟达损失约55亿美元收入,国内互联网巨头腾讯、字节、阿里等未交付订单占比达40%(约60万张H20芯片) [2] - 芯片中断导致阿里张北项目、贵阳数据中心集群等项目延期,字节部分数据中心将于下半年启动招标 [2] 数据中心储能需求增长 - 算力增长及PUE严格标准推动数据中心配储需求,高工产研预测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突破69GWh,2030年达300GWh(2024-2030年CAGR超80%) [2] - 宁德时代将数据中心配储视为新增长极,预测2025年该市场电芯需求达15GWh [3] - 智算中心(AIDC)建设规模向百MW级/GW级演进,低PUE要求提升清洁能源供电及配储需求 [3] 企业布局与产品技术 - 宁德时代、蔚蓝锂芯、欣旺达、亿纬锂能等企业布局数据中心业务,产品涵盖UPS、BBU及高倍率圆柱电芯(18650/21700) [3][4] - 全极耳圆柱电芯技术可降低内阻与发热量,提升UPS/BBU安全性能 [4] - 蔚蓝锂芯已向第三方少量出货BBU电池,欣旺达具备定制化BBU产品,亿纬锂能开拓数据中心备电新兴市场 [4] 行业趋势 - AI算力需求驱动电力与能源需求增长,电池企业将深度参与数据中心建设 [4] - 乌兰察布中金数据低碳算力基地项目投产,采用清洁能源体系推动数据中心低碳化 [3]
锁定技术红利,磷酸铁锂、提锂技术正式纳入限制出口目录
高工锂电· 2025-07-16 17:59
磷酸盐系材料与锂加工技术出口限制 - 商务部、科技部调整《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将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与提锂技术纳入限制出口范畴,涉及磷酸铁锂(LFP)、磷酸锰铁锂(LMFP)及磷酸盐正极原材料三类制备技术 [2] - 磷酸铁锂压实密度的测试压力从300MPa下调至220MPa,更贴近实际工业应用情况,技术指标覆盖三代半及以上磷酸铁锂产品 [2] - 目录精准指向国内已实现规模化应用的高端产品,锁定国内磷酸铁锂技术成熟的技术红利 [2] 磷酸铁锂产品代际升级 - 三代及以上磷酸铁锂正在快速上量,成为正极材料中的主流高价值产品 [3] - 宁德时代2025年上半年三代半(压实密度≥2.55g/cc)产品占正极材料采购量50%,较2024年底提升20个百分点,其高端平台要求材料密度≥2.60g/cc [3] - 比亚迪加速转向三代技术(≥2.50g/cc),刀片电池平台对高压实材料需求量大 [3] 锂提取技术限制 - 新增5项锂提取技术限制,覆盖卤水提锂吸附剂配方、锂辉石连续生产控制等核心工艺 [4] - 中国锂加工产能全球占比60%但资源进口依存度55%,通过技术壁垒倒逼海外企业高价获取锂资源 [4] - 国内盐湖提锂等技术在成本上的优势可受保护 [4] 技术目录具体调整内容 - 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条目,对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和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设定具体指标要求 [5][6][7] - 磷酸铁锂技术指标包括:220MPa下粉体压实密度≥2.58g/cc,0.1C可逆容量≥160mAh/g,首次库伦效率≥97% [5] - 磷酸锰铁锂技术指标包括:220MPa下粉体压实密度≥2.38g/cc,0.1C放电克容量≥155mAh/g,0.1C平均电压>3.85V [5][6] - 新增锂辉石提锂生产碳酸锂、氢氧化锂技术,金属锂(合金)及锂材制备技术,卤水提锂技术等多项锂提取技术限制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