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MI埃米空间
icon
搜索文档
雕刻自己 共赴未来 | 埃米育材班七期开营
AMI埃米空间· 2025-06-22 15:32
新材料创业训练营开营仪式 - 埃米育材班七期在上海宝山开营 主题为"雕刻自己 共赴未来" 寓意创业者需自我革新实现认知跃迁并携手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 [1] - 32位来自全国的新材料创业者参与 涵盖高端环氧树脂 碳纤维 半导体材料等进口替代项目 以及可降解医用材料 资源循环技术等绿色创新领域 [7] - 学员普遍展现"产业报国"抱负 目标是通过技术创新助力中国从材料大国升级为材料强国 [7] 核心嘉宾与产业生态 - 嘉宾阵容包括国瓷材料创始人宋锡滨 长三角国创所所长任天斌 未来产业基金执行总经理刘理鹏等产业与学术代表 [3] - 六期班长朱鹏强调育材班不仅提供个人提升 更构建终身受用的产业生态圈 [8] - 宝山大学科技园董事长朱景宏分享区域支持新材料创业的创新实践 [5] 精神传承与认知升级 - 通过160余位历届学员盖章的卷轴传递仪式 象征新材料创业精神的薪火相传 [11] - 宋锡滨主题演讲指出信息爆炸时代需突破算法局限 强调持续学习与身体/认知双重锻炼对保持思维敏锐度的关键作用 [13] - 建议创业者规避幸存者偏差 围绕核心资源构建竞争力 在不确定性中保持战略定力 [13][15] 学员技术方向分布 - 进口替代类:高端环氧树脂 碳纤维 半导体材料 [7] - 绿色创新类:可降解医用材料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7] - 细分突破类:柔性传感器 特种胶粘剂 [7]
燃创新之火,铸时代新章!第二届“化育新材杯”北化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开启项目招募
AMI埃米空间· 2025-06-13 19:40
大赛概况 - 第二届"化育新材杯"北化校友创新创业大赛由北京化工大学新材料校友会主办,面向全球校友征集创新创业项目,涵盖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七大领域 [2][4] - 首届大赛吸引近70个校友项目参赛,16个项目进入决赛,6个项目晋级全球总决赛并成功获得地方政策支持 [2] - 本届大赛升级为校级赛事,提供资本对接、产业资源、科技服务及地方政府支持等全方位配套服务 [2][5] 组织架构 - **指导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等4家国家级行业协会 [5] - **主办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校友总会 [5] - **承办单位**:北京化工大学新材料校友会,旗下运营3700+关注的公众号,拥有3000+活跃校友及90+企业会员 [5][25] - **协办/支持单位**:包括上海化育兴材、中检启迪私募基金等12家机构,覆盖投资、孵化、产业园区等领域 [5] 参赛要求 - **领域限制**:项目需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等七大方向,核心团队需含北化校友或师生 [6] - **资质要求**: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具备产业化潜力 [6] - **分组规则**: - 创业组:已注册企业且需股权融资/产业落地 [6] - 创新组:未成立企业但完成基础研发的科技项目 [6] - **规模控制**:计划征集50-100个项目,最终12个项目(创业/创新组各6个)进入决赛 [6] 赛程安排 - **项目征集**:2025年6-9月通过多渠道宣传招募 [11] - **资格审查**:2025年9月下旬进行资质审核及BP/路演培训 [12] - **初赛**:2025年9月底采用"10+5"路演模式(10分钟展示+5分钟问答) [13] - **决赛**:2025年10月线下举行,采用"7+3"路演制,评选一二三等奖 [14] - **后续对接**:2025年11-12月开展投资孵化及产业落地服务 [15] 资源支持 - **产业供应链**:覆盖上海开士达化工、江苏万纳普等23家上下游企业 [19] - **资本对接**:化育兴材校友基金、红塔创投等35家投资机构参与 [20] - **科技服务**:提供埃米空间孵化器、中关村租赁等14类专业支持 [21] - **地方政府**:联动绍兴国科等化工园区推动项目落地 [22] 校友会背景 - 北化新材料校友会已建立15个细分社群,年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企业走访等活动 [25] - 企业会员包含30家联盟会员及60家"校友驿站"单位,形成产学研协同网络 [25][26]
雕刻自己,共赴未来|埃米育材班七期学员招募完成
AMI埃米空间· 2025-05-27 17:06
新材料创业者背景变化 - 第七期育材班录取32名学员 学员通过推荐报名匹配度高 筛选难度大[1] - 学员创业前经历多样化 接近一半有大企业工作经验 具备商业管理经验和行业资源[1] - 科研人员创业团队完整性提高 除研发人员外 还包括企业运营 投资等背景的合伙人[1] 产业资源与创业项目合作 - 三分之一创业项目与产业资源深度合作 部分项目获得大企业投资[3] - 科研人员创业优先寻找产业背景资金 大企业为投资项目提供战略 财务等资源支持[3] - 新材料创业者面临独特挑战 如团队管理 研发体系 资源整合等[3] 创业者发展现状 - 部分新材料创业者完成从0到1突破 成长为有经验创业者[4] - 非技术背景创业者在细分领域成为领先者 凭借商业敏感性和毅力[4] - 部分创业者在行业下行期找到逆周期机会 或投身新兴领域如低空经济 人形机器人等[4] 育材班课程设计调整 - 课程设计基于学员访谈反馈 注重创业管理 战略等底层逻辑训练[4] - 创业场景模块聚焦解决"创业泥泛问题" 以同伴学习和经验分享为主[4] - 为未入选报名者提供资源对接 主题沙龙等赋能方式[4] 行业发展趋势 - 新材料创业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 不同背景人才加入推动行业创新[1][3] - 产业资本加速介入创业项目 形成大企业与初创企业协同创新模式[3] - 新兴技术领域如AI+材料等成为创业热点方向[4]
北京化工大学校友总会领导莅临埃米三江参观交流
AMI埃米空间· 2025-05-16 16:41
校友企业与母校合作 - 埃米三江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接待北京化工大学校友总会及学院领导参观交流 [1] - 埃米三江投资总监李云哲介绍公司展厅及发展情况 特别提到多个孵化项目有北化校友参与 [3] - 埃米三江已举办6期"埃米育材班"训练营 吸引近200家新材料企业参与课程 包括优秀北化校友创业者 [3] 校企合作成果 - 北化校友会对埃米三江在产业孵化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就表示充分肯定 [5] - 校友会邀请企业回母校开展创新创业培训 助力学校双创大赛成绩提升 [5] - 校友会将深化校企合作 促进校友与母校联系 为校友创业提供更多支持 [5] - 推动更多类似埃米三江的校友企业与母校开展深度合作 共同发展新材料产业 [5]
学员动态 | 米格实验室完成近亿元战略融资 加速打造半导体检测全球化标杆
AMI埃米空间· 2025-05-14 11:54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16年,脱胎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专注于半导体、新材料、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端检测服务 [6] - 公司使命为"盘活全球科研资源,振兴中国科学技术",通过整合仪器资源、人才资源与技术成果,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研发与技术解决方案 [1][6] - 公司构建"集中式共享实验室+分布式共享实验室+开放式云端平台"三位一体的服务网络,覆盖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西部科学城等核心产业区 [6] 融资与资本布局 - 公司近日完成近亿元战略融资,由中国电子零度资本管理的霸州光谷产业发展基金、成都科创投管理的成都梧桐中阁股权投资基金及顺禧基金管理的北京怀柔科学城科技创新投资基金联合投资 [4][10] - 融资资金将用于提升核心技术能力、完善全国实验室网络布局、深化国际SEMI认证体系及推动半导体检测设备国产化进程 [5] - 股东涵盖深圳高新投、顺禧基金、零度资本、成都科创投等国有资本,公司有望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新材料与半导体科研检测服务机构 [10][11] 技术与市场地位 - 公司拥有SEMI国际认证资质、CNAS实验室认可等16项行业资质,核心技术团队源自中科院,首席科学家王占国院士领衔的550余位专家智库提供支撑 [8] - 公司电镜检测、失效分析、材料分析等10条产品线技术通过龙头企业验证,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在SEMI认证领域服务超150家半导体设备头部厂商 [8] - 公司累计整合550余家高校及院所实验室资源,服务国内头部知名企业,服务高科技企业总数超过2000余家 [6] 发展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致力于加速突破半导体检测技术壁垒,推动国产化进程,引领科研检测服务新范式 [3] - 公司将深化"仪器共享+检测服务+成果转化"的生态闭环,持续赋能中国半导体产业链自主可控 [11] - 公司平台化能力与国产化替代需求高度契合,其检测标准制定、设备共享模式及半导体产业服务卡位具有稀缺性 [10]
“智启新材 材领未来” ——AI 助力新材料研发破局与应用赋能专题沙龙成功举办
AMI埃米空间· 2025-05-12 17:32
活动概况 - 活动主题为"智启新材 材领未来",聚焦人工智能与新材料融合创新,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1] - 由北京化工大学新材料校友会等5家机构联合主办,6家单位协办,吸引近百位行业精英参与[2] - 出席嘉宾包括宿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家胜、江苏万纳普董事长孙艳军、国瓷材料创始人宋锡滨等产业界代表[2][4] 政策与投资支持 - 宿迁高新区推介园区产业扶持政策及发展方向,强调区域优势[4] - 宿迁新材料产业专项基金介绍基金规模及投资方向,提供资金保障[4] AI技术在新材料研发的应用案例 - 南京大学马晶教授展示深度学习在材料分子结构预测、催化反应活性分析中的实际案例[6] - 戴纳科技迟海鹏介绍"AI+黑灯实验室"模式,通过客户案例证明研发效率提升[8] - 南京大学杨满意团队开发机器学习辅助动力学模拟方法,应用于工业催化稀有事件研究[10] - 复旦大学汪莹团队建立能源材料数据库,将AI应用于锂电池电解质、高压电池材料设计[14] - 屹艮科技展示BDA软件在锂电池材料模拟与电芯设计环节的技术架构及实践成果[16] 行业影响分析 - 国金证券陈屹指出AI将加速化工研发流程,对精细化工和大宗化工产生差异化影响[12] - 圆桌论坛讨论AI对新材料产业的具体价值,涉及具身智能需求、企业应用场景等[16] 活动成果 - 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在AI+新材料领域的深度合作[17] - 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程加速[17]
新材料大数据中心统一服务门户(测试版)上线公开征求意见
AMI埃米空间· 2025-05-06 09:21
新材料大数据中心建设背景与定位 -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数据局联合部署,北京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建设,采用"1+N"架构体系(1个中心主平台、N个数据资源节点)[1][2] - 定位为材料数据资源的体系核心、共性技术创新载体和公益服务统一门户,宗旨为"公益性、权威性、国际化、可持续"[1][2] - 目标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服务新材料原始创新及科技产业发展,促进新材料领域数据融通和应用[2] 门户功能与服务模块 - 提供全球材料数据库和大模型专区,集成国内外知名数据库入口及材料大模型资源[6] - 数据检索支持关键词全文检索及材料类别/来源筛选,测试阶段开放金属材料等部分数据[7] - 数据产品模块包含16类专题数据样例和8款工具软件,后续将逐步增加供给[9] - 需求服务模块涵盖需求征集、供需对接、成果发布等功能,未来将开放数据共享交换功能[11] - 交流合作模块提供学术会议、期刊、国际交流、人才培训等信息,构建行业生态[13] 测试版运行与反馈机制 - 测试版门户于2025年5月6日上线试运行,网址为https://www.matbd.cn[4][14] - 上线后3个月内(截至2025年8月5日)公开征集意见,可通过网站留言板或邮箱info@mbd.org.cn反馈[14] - 建设团队联合北京云智材料大数据研究院等机构负责运维,并获苏州实验室、中国钢研科技集团等支持[3]
活动预告 | “智启新材 材领未来”——AI 助力新材料研发破局与应用赋能专题沙龙
AMI埃米空间· 2025-04-30 12:00
活动概述 - 活动主题为"AI助力新材料研发破局与应用赋能专题沙龙" [2]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10日周六 [2] - 活动地点在上海北化新材料校友会虹桥校友之家 [2] 主办方与协办方 - 主办方包括北京化工大学新材料校友会、南京大学新材料行业校友会、复旦科技园发展研究院、宿迁高新区管委会、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区管委会 [2] - 协办方包括北京戴纳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埃米三江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上海臻禧实业有限公司 [3] 活动日程 - 13:00-13:05 开场致辞 [3] - 13:00-13:15 宿迁高新区推介 [3] - 13:15-13:40 南京大学马晶分享"深度学习在材料分子结构和催化性质预测中的应用" [3] - 13:40-14:05 北京戴纳实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迟海鹏分享"AI+黑灯实验室如何赋能新材料研发" [3] - 14:05-14:30 南京大学杨满意分享"机器学习加速的复杂体系微观机制研究" [3] - 14:30-14:55 国金证券陈屹分享"AI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3] - 14:55-15:20 复旦大学汪莹分享"AI与大数据平台在能源材料设计中的探索与应用" [3] - 15:20-15:55 深圳屹艮科技有限公司卞思宸分享"AI驱动的锂电池关键材料模拟与设计" [3] - 15:55-16:15 茶歇&拍照合影 [3]
埃米联合举办 科漂训练营@你报名
AMI埃米空间· 2025-04-27 14:09
科大硅谷科漂训练营招募计划 - 面向全球长期招募处于"种子期"阶段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包括未注册的创新创业团队或处于种子轮的科创企业 重点吸引海内外科技领域专家、学者和高科技创业团队 [3][5] - 提供千万级启动资金支持 资金来源包括安徽省内早期投向母基金、"科大硅谷"专项政策、引导基金及子资金、系列科创金融产品 [7] - 训练营将筛选前50名种子选手参与线上面试 最终邀请30名参加为期四天的创业训练课程 [15] 赋能支持体系 - 培训体系涵盖政策解读、组织管理、股权财税、商业规划等课程 [5] - 提供智库专家会诊服务 包括现场把脉和靶向对接 [6][9] - 技术转移全链条护航服务 包括技术经理人支持 [11] - 场景应用支持 包括智链供需和全程陪跑服务 [13][14] 空间与资源支持 - 提供专业载体空间支持 包括科漂驿站等设施 [10] - 知识产权保护运营服务 涵盖布局规划和中试熟化 [13] - 项目发展全方位支持 包括人才安居、市场开拓、媒体传播等配套服务 [14] 申请流程 - 申请需提交《科漂训练营参训表》和项目BP至指定邮箱 邮件标题格式为"科漂训练营+项目名称" [15][16] - 训练营定期举办 报名无地域和次数限制 未入营项目将进入"种子储备库"持续跟踪 [17] - 活动流程包括官次初筛(2025年5月22日)、线上面试(2025年5月30日)、入营培训(2025年6月) [14][15]
AI引领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下化工/材料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AMI埃米空间· 2025-04-22 14:02
核心观点 - AI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化工/材料行业带来双重机遇与挑战,2024年诺贝尔奖肯定AI技术突破,推动其进入L2-L3级阶段(智慧推理至行动执行)[3] - AI具身化(机器人、AR设备等)催生百亿级新材料需求,如轻量化复合材料和柔性传感器,革新"4D任务"(危险、枯燥、脏污、简易)场景[3] - AI重塑生产优化、设备预测维护等七大领域,助力降本增效,但技术瓶颈、数据孤岛和高成本仍待解决[3] - 中国凭借丰富场景优势,有望在垂直领域领先,企业需布局试点、数据安全及AI材料研发,构建生态,从"应用者"迈向"引领者"[3]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发生 -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均颁发给AI领域科学家,科学界对AI技术突破的肯定[4] - AI模型与应用井喷式爆发,如ChatGPT O1、DeepSeek R1、Pika、Sora等,标志着AI从"无用"到"可用"的技术拐点突破[4] - 根据OpenAI提出的五阶段模型,AI已发展到L2级(智慧推理者)至L3级(行动执行者)[4] - AI系统的五大支柱要素:数据、算法、算力、场景、伦理与安全[6] 智能时代给化工/材料行业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 AI具身化(机器人、AR设备等)将在未来十年带来百亿量级的新材料需求[7] - 具身智能(EI)是AI应用中厚雪长坡的新赛道,有望十年内成为万亿产业,尤其在满足4D任务(危险、枯燥、脏污、简易)方面有优势[8] - EI和人形机器人普及依赖成本降低,基础材料创新带来新需求,如轻量化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柔性执行机构材料、人造皮肤材料等[8] - AR/XR智能可穿戴设备平民化催生高折射率光学树脂、抗菌抗敏表皮材料等需求[8] - 感知交互材料(柔性压电材料、离子凝胶导体等)是实现AI终端与环境互动的核心媒介[8] - 芯片封装与人工智能电路板领域需要超越传统材料的半导体材料、先进互连和热管理材料创新解决方案[8] AI正在全方位重塑全球化工/材料行业 - 全球化学品行业进入微利时代,AI成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抓手[9] - AI重塑化工/材料行业的七大领域:生产制造、设备健康管理、质量管理、客户服务、市场拓展、供应链管理、研发创新[10] - 具体案例:陶氏化学AI优化乙烯裂解炉、杜邦AI识别航空复合材料裂纹、万华化学MDI智能制造工厂等[10] AI重塑全球化工/材料行业所面临的瓶颈和挑战 - 技术瓶颈:算法优化难题、数据获取与标注困难、模型精度与可解释性不理想,高分子和复杂材料体系领域AI应用仍处探索阶段[11] - 数据孤岛和算法偏见风险:专利和文献数据同质化严重,高价值行业数据难以获取[11] - 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数据泄露风险[11] - 投资成本高:硬件设备、计算能力和软件需求大[11] - 人机协同安全:算法错误或机器人故障可能引发安全事故[11] - 技术垄断与马太效应:大型企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上占据优势[11] - 复合人才短缺:需要兼具数据学和化工背景的人才[11] 化工/材料企业如何决胜智能时代 - 中国拥有AI产业化落地最肥沃的土壤,有望在垂直应用创新上最早取得商业成功[12] - 未来五到十年,化工/材料行业将迈入智能化新阶段,黑灯工厂、黑灯实验室将逐步普及[13] - 企业需抓住AI时代机遇,从"应用者"迈向"领先者"的六点建议:试点实施、经验借鉴、数字围墙、AI材料、AI大脑、AI生态[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