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AXT (AXTI) Reports Q2 Loss, Beats Revenue Estimates
ZACKS· 2025-08-01 06:26
公司业绩表现 - 公司AXT第二季度每股亏损0.15美元,低于Zacks一致预期的0.13美元亏损,去年同期亏损为0.02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意外为-15.38% [1] - 上一季度公司实际每股亏损0.19美元,低于预期的0.13美元亏损,意外为-46.15% [1] - 过去四个季度中,公司仅有一次超过一致每股收益预期 [2] - 公司第二季度营收为1797万美元,超过Zacks一致预期0.53%,但低于去年同期的2792万美元 [2] - 过去四个季度中,公司有三次超过一致营收预期 [2] 股价表现与市场比较 - 公司股价年初至今下跌2.3%,而同期标普500指数上涨8.2% [3] - 公司当前Zacks评级为3(持有),预计短期内表现与市场一致 [6] 未来业绩预期 - 当前市场对下一季度的共识预期为每股亏损0.09美元,营收2378万美元 [7] - 当前财年的共识预期为每股亏损0.45美元,营收9111万美元 [7] 行业表现与比较 - 公司所属的电子-半导体行业在Zacks行业排名中位于前30% [8] - Zacks排名显示,前50%的行业表现优于后50%的行业,差距超过2:1 [8] - 同行业公司Applied Optoelectronics预计第二季度每股亏损0.08美元,同比改善71.4%,营收预计为1.0487亿美元,同比增长142.4% [9][10]
日本已经被逼上不归路!美日关税谈判后:日本或将矛头对向中国
搜狐财经· 2025-07-28 09:06
产业链磁吸效应 - 超过3.2万家在华日企中78%明确表示绝不撤离中国市场[1] - 资生堂加速布局中国美妆市场 日清食品在长三角新建智能工厂 丰田氢能研发中心落地北京[1] 日本汽车产业困境 - 中国电动车抢占全球市场 比亚迪2023年销量超越丰田[2] - 美国持续施加关税压力 日本对美汽车顺差610亿美元占外贸总顺差70%以上[6] - 特朗普政府威胁征收25%关税 日本被迫以农产品开放和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换取关税从25%降至15%[6] 贸易与产业链失衡 - 日本连续五年贸易逆差 2024年对华逆差达424亿美元[2] - 日本对华贸易占其外贸总额20% 但自贸区谈判停滞16轮受美国阻挠[4] - 日本半导体产业投入2万亿日元仍难以撼动中国全产业链优势 全球专利申请量中国150万件对日本50万件[6] 技术竞争与战略失误 - 日本在电动车领域押注氢能源的战略失误 错失新能源革命机遇[6] - 家电 造船 光伏产业市场份额几乎被中国蚕食殆尽[6] - 中国制造业2025战略需要日本半导体材料 光学元件等精密技术[12] 区域经济整合机遇 - RCEP全面生效 中日韩三国GDP总量占全球25%[12] - 中日韩推进高于RCEP标准的自贸协定将释放万亿级市场红利[12] - 若能嵌入中国产业链 日本可重获增长动能[12] 国防与地缘战略 - 日本2025年国防预算达551亿美元 连续13年增长 重点投向远程反舰导弹 F-35战机和战斧巡航导弹[9] - 在宫古岛 石垣岛部署12式反舰导弹 实现西南诸岛武装化[9] - 制定台海有事撤离计划 拟6天内转移12万民众 2026年计划大规模军演[9]
赛伍技术上半年增亏 2020年上市两募资共11.2亿
中国经济网· 2025-07-25 15:59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200万元到-7,00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500万元到-7,500万元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48.7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38.53万元 [1] - 业绩预亏主要原因是光伏行业产能过剩、产业链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光伏胶膜产品价格下滑和光伏背板产品销量下降 [1] 业务表现 - 光伏业务阶段性承压,但新兴业务板块如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半导体材料板块经营向好,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实现增长 [2] - 公司保持稳健财务政策,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保持资产负债表健康 [2]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30.04亿元,同比下降27.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亿元,上年同期为1.04亿元 [4] 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0年4月30日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发行数量4,001万股,发行价格10.46元/股,募集资金总额41,850.46万元,净额36,655.22万元 [2] - 2021年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赛伍转债",募集资金总额70,000万元,净额69,450万元 [3] - 两次募集资金合计111,850.46万元 [4] 资金用途 - 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年产太阳能背板3,300万平方米项目、年产压敏胶带705万平方米等项目、新建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研发创新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2]
破局关键期!湾芯展2025邀您共探半导体产业新机遇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7-25 09:44
半导体产业趋势与关税影响 - AI技术驱动半导体产业进入万亿级增长新周期,全球贸易格局变化与关税政策调整带来新机遇与挑战 [1] - 美国232条款半导体关税预计8月中旬至9月启动,市场预期25%统一税率可能过于乐观,分阶段上调策略或对行业产生更深远影响 [1] 湾芯展2025概况 - 展会将于2025年10月15-1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覆盖60,000m²展出面积,汇聚600余家全球半导体企业 [1] - 设立晶圆制造、化合物半导体、IC设计、先进封装四大展区,涵盖EDA/IP、设备、材料等全产业链技术,60,000+专业观众参与 [4] - 国际巨头ASML、AMAT、Lam Research及国内龙头北方华创、中微等企业参展,展示最新技术突破与市场战略 [6] 展会核心亮点 - 技术展示:场景化呈现半导体领域最新成果,多家展商将发布重磅新品与革新技术 [4] - 商贸对接:提供会前需求匹配-会中沟通-会后跟进的全流程服务,精准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8] - 同期活动:举办20+场技术论坛,覆盖光刻、AI、投融资等热点议题,汇聚行业领袖与专家 [11] 产业资源整合 - 依托深圳及大湾区应用市场与深重投产业项目集群,搭建全球资源对接平台 [6] - 买家团队深度挖掘行业需求,为采购商与供应商提供高效合作通道 [8][10]
环球时报文章:日企对台投资,从巅峰快速滑落
搜狐财经· 2025-07-24 08:01
日本对台投资趋势 - 2024年日本对台直接投资额4.52亿美元,较2022年高峰17亿美元骤降73%,同比下滑27% [1][2] - 日本企业进驻台湾地区数量从2022年的3124家减少至2024年的2988家,下降4.4% [2] - 同期进驻中国大陆的日本企业数量从12706家增至13034家,呈相反趋势 [2] 行业分布与变化 - 制造业企业1156家,过去两年减少约5%,占比最大 [2] - 批发业877家,涵盖工业用电气机械器具、化学药品、食品等领域,占比29.4% [2] - 零售业373家,以拉面店、居酒屋为主,部分电商以台湾为跳板面向中国大陆市场 [2] - 金融保险业159家,较两年前略有减少 [2] 历史投资阶段 - 1960-1970年代:以廉价劳动力为主建立制造业基地 [5] - 1980-1990年代初:聚焦电子产业零部件与家电 [5] - 1990年代中期-2010年:转向半导体与精密机械等高科技领域 [5] 当前投资重点领域 - 民生消费领域:无印良品在台门店超50家,唐吉诃德在台北、台中、高雄设分店,松本清计划2025年3月前达24家门店 [6] - 半导体供应链:信越化学工业在云林县建新厂房并于2021年投产 [6] 贸易关系数据 - 2024年台日贸易总额722.97亿美元,台湾对日出口258.42亿美元,进口464.55亿美元,逆差206.13亿美元 [6] - 2025年上半年台湾出口额2832.6亿美元(同比+25.9%),进口额2275.5亿美元(同比+20.5%) [8] - 2025年上半年日本贸易逆差2.2158万亿日元(约1075亿元人民币),连续4个财年逆差 [8] 投资动机与依赖关系 - 日本因少子化与内需不足需拓展海外市场,台湾因消费习惯相似且作为进入中国大陆的跳板受青睐 [7] - 台湾在面板、半导体等上游材料与核心技术对日本企业存在结构性依赖 [7] 地缘政治与战略调整 - 日本企业高科技投资心态从"技术支配者"转向"战略避险者",直接减少对台投资 [9] - 台企反向投资日本激增,如台积电赴日建厂 [9] - 美国新贸易协议要求日本开放汽车、农产品市场并支付15%对等关税,加剧国际贸易压力 [8]
半年报业绩预告总结及展望,关注下半年旺季下的高景气赛道
天风证券· 2025-07-21 12: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延续乐观增长走势,AI驱动下游增长,政策使供应链风险升级,国产替代持续推进 [6][46] - 二季度各环节公司业绩预告亮眼,三季度半导体旺季,建议关注设计板块存储/代工SoC/ASIC/CIS业绩弹性,设备材料算力芯片国产替代 [6][46] - 存储板块3Q25存储器合约价涨幅高增,企业级产品推进带动龙头公司业绩环比增长,晶圆代工龙头或涨价,2 - 3季度业绩展望乐观 [6][46] - 端侧AI SoC芯片公司受益于端侧AI硬件渗透率释放,后续展望乐观;ASIC公司收入增速逐步体现;CIS受益智能车需求及龙头手机新品发布带动需求上升 [6][46] - 模拟板块市场复苏信号已现,设备材料板块头部厂商业绩亮眼,国产替代推进及行业资源整合助力本土企业强化竞争力 [6][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半年报业绩预告总结及展望,关注下半年旺季下的高景气赛道 1.1 2025H2业绩预告期总结,各板块公司业绩喜人 - 设计端业绩全面增长,AIoT、工业控制及汽车电子驱动SoC厂商高增,模拟芯片及MEMS企业盈利增长 [21][2] - 设备/材料板块头部公司加速高增,国产设备商受益于国产替代及客户开拓,材料企业在高端产品领域替代国际竞品 [22][2] - 零部件珂玛科技营收增长,功率半导体业绩向好,存储板块收入提升,下半年展望乐观 [23][24][25] 1.2 台积电公布2025Q2,Q2税后净利润增加60.7%,上调全年指引 - 台积电2025Q2合并营收约新台币9,337.9亿元,税后净利润约新台币3,982.7亿元,同比增长60.7% [40] - 3纳米、5纳米、7纳米制程出货占比分别为24%、36%、14%,先进制程合计占74%;高性能计算、智能手机、物联网、车用电子、消费电子营收占比及环比情况各异 [41][42] - 预计Q3合并营收在318亿 - 330亿美元之间,毛利率55.5% - 57.5%,营业利益率45.5% - 47.5% [44][47] 1.3 2025Q3半导体景气度展望,交期延续上升,持续关注存储涨价 - 预计2025Q3存储价格上升明显,大部分品类交期延续上升 [49][52] - 消费类厂商订单稳定但库存有波动,汽车和工业相关厂商订单改善明显 [51] 1.4 本周存储行情回顾:DDR4 RDIMM较上月再度大幅上调现货价格 - 供应端原厂调涨NAND资源价格,上游资源部分价格上涨,渠道SSD价格较稳定,内存条受CPU供应影响 [54][56][59] - LPDDR4X成品供应紧缺,买卖双方僵持,嵌入式eMMC低容量需求升级需时间 [64] 2. 上周(07/14 - 07/18)半导体行情回顾 - 上周半导体行情跑输主要指数,各细分板块有涨有跌,分立器板块涨幅最大 [68][71] 3. 上周(07/14 - 07/18)重点公司公告 - 士兰微预计2025年1 - 6月实现归母净利润23,500万元 - 27,500万元,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24,000万元 - 28,000万元 [73] - 澜起科技预计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约26.33亿元,归母净利润11.00亿元 - 12.00亿元,扣非净利润10.30亿元 - 11.20亿元 [74] 4. 上周(07/14 - 07/18)半导体重点新闻 - 博通推出Tomahawk Ultra交换芯片,专为HPC / AI集群设计,具有低延迟、高线速交换性能等优势,支持SUE规范 [75] - AMD确认将恢复向中国出口MI308芯片,此前受出口限制困扰,此次政策转变是好消息 [76][77]
赛伍技术: 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证券之星· 2025-07-15 00:28
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8,200万元到-7,000万元 [1] - 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500万元到-7,500万元 [1] - 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548.7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738.53万元 [2] 业绩变动原因 - 光伏行业产能过剩和产业链同质化竞争加剧导致光伏胶膜产品价格下滑和光伏背板产品销量下降 [2] - 光伏业务营业收入下降,产品盈利水平承压 [2] - 新兴业务板块(锂电和新能源汽车材料、半导体材料)经营向好,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均实现增长 [2] 公司应对措施 - 保持稳健的财务政策,加强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 [2] - 持续优化业务板块结构,完善产品组合,向平台化多元化企业发展 [2] - 未来将更好地应对周期性风险,持续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2]
安集科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关于安集微电子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事项调整、第一个归属期归属条件成就暨部分限制性股票作废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03 00:24
关于安集科技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法律意见 核心观点 - 安集科技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已完成授予价格和数量的调整,第一个归属期条件已成就,部分限制性股票因离职或绩效考核未达标被作废 [4][5][6][9][12][13] 批准与授权流程 - 2024年4月15日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审议通过激励计划草案及考核管理办法 [4] - 2024年5月9日股东大会批准激励计划及授权董事会办理相关事宜 [5] - 2024年6月20日董事会调整授予事项并确定授予价格为55.26元/股(调整前) [5][8] - 2025年7月1日董事会确认第一个归属期条件成就并作废部分股票 [6] 授予事项调整 - 调整原因:2024年权益分派方案为每10股派息4.5元(含税)并转增3股 [7][8] - 调整后授予价格计算公式:P=(P0-V)/(1+n),结果从55.26元/股降至42.16元/股 [8] - 调整后授予数量计算公式:Q=Q0×(1+n),原授予量253,165股增至329,115股 [9] 归属条件成就情况 - 第一个归属期:2025年6月23日至2026年6月18日 [9] - 公司层面业绩考核: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达15.16%,超过基准线(15%),归属比例100% [12] - 个人层面考核:68名激励对象中49名获评"优"(100%归属)、18名"良"(90%归属)、1名"合格"(80%归属) [12] 限制性股票作废情况 - 因2名激励对象离职,作废7,504股 [13] - 因18名激励对象考核为"良",作废其未达标部分(具体数量未披露) [13] - 因1名激励对象考核为"合格",作废139股 [13]
2025年中国物联网芯片上游产业分析: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市场均增长
前瞻网· 2025-07-02 15:32
上游芯片材料分类及用途 - 半导体材料分为前端制造材料和后端封装材料 前端制造材料包括硅片、溅射靶材、CMP抛光液和抛光垫、光刻胶、高纯化学试剂、电子气体和化合物半导体 后端封装材料包括封装基板、引线框架、陶瓷封装体和键合金属线 [1] 中国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 - 中国台湾连续14年成为全球最大半导体材料消费市场 2023年市场规模达201亿美元 中国大陆2023年半导体材料市场规模为131亿美元 前瞻预计2024年中国大陆和台湾市场规模分别达142亿美元和207亿美元 [2] 半导体硅片市场 - 2021年中国半导体硅片销售额16.56亿美元 2016-2021年CAGR为27.08% 2022年市场规模增至18.49亿美元 前瞻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约20.2亿美元 [3] 半导体设备市场 - 2021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296.2亿美元 同比增长44% 2022年市场规模283亿美元 同比下降5% 2023年市场规模366亿美元 同比增长29% 2024年预计达496亿美元 同比增长35% [6] 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 - 中国大陆半导体薄膜沉积设备市场规模从2018年168亿元增至2023年6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28.99% 前瞻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约774亿元 [8]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701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30 21:10
策略 - 6月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创业板指涨幅最大,累计上涨6 1% [4] - 6月港股市场震荡上行,受海外扰动缓和及国内风险偏好回暖影响 [4] 房地产 - 地产行业贝塔偏弱,但核心城市呈现结构性亮点,2025年1-5月北上广深杭蓉商品住宅销售金额同比+14 4% [5] - 光大核心30城成交宅地建面+15 6%,楼面均价+23 9%,建议关注核心城市结构性阿尔法机遇 [5] 钢铁 - 工信部修订《钢铁行业规范条件》,实施两级评价,推动盈利修复至历史均值水平 [6] - 电解铝价格创近3个月新高,政策目标为"供给侧更好适应需求变化" [6] 有色 - LME铜库存降至22个月低位9万吨,因美国关税预期引发逼仓交易,铜价短期维持强势 [8] - 国内空调排产同比增速放缓,7-9月家用空调排产同比下降13%,线缆开工率持续回落 [8] 基础化工 - 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6305亿美元(+19 7%),亚太地区销售额3407 9亿美元(+17 5%),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6971亿美元(+11%) [9] - 看好COC材料、封装材料及半导体材料的国产突破 [9] 电新公用环保 - 风电整机售价趋稳,大型化及零部件降本推动2026年盈利改善 [9] - 光伏行业关注BC电池、钙钛矿及硅料企业,储能领域需跟踪下半年大储招标数据 [9] - 固态电池短期回调风险,中期关注前中道设备及硫化锂等材料工艺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