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icon
搜索文档
杨世辉教授团队与青岛能源所合作开发数字化克隆挑选平台,助力优质菌株筛选
文章核心观点 - 由青岛能源所单细胞中心等机构联合研发的AI驱动数字化克隆挑选平台(DCP),通过技术创新解决了微生物菌株筛选这一合成生物学DBTL循环中的关键效率瓶颈,显著提升了优良工业菌株的发现速度,对绿色生物制造产业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4][5] 技术平台特点 - DCP系统整合三大技术创新:微腔室分隔培养实现单细胞独立培养、AI辅助图像识别实时监测细胞生长动态与代谢活性、无接触激光单克隆挑取技术精准导出目标菌株 [4] - 该平台具备高通量和高精准性优势,能够对上万个单克隆进行多模态表型筛选,尤其擅长捕捉概率仅万分之一的稀有优质突变体 [2][5] - 与传统平板培养方法相比,DCP避免了液滴微流控技术的流程复杂和易交叉污染问题,并可动态追踪细胞状态 [2] 应用验证成果 - 在工业底盘菌运动发酵单胞菌的测试中,DCP平台在30g/L乳酸胁迫条件下成功筛选出“超级菌株”,其乳酸产量提升19.6%,生长速率提高75.9% [5] - 基因组学研究发现该菌株的优异表型与ZMOp39x027基因突变相关,揭示了此前未知的乳酸耐受机制,该基因可增强乳酸跨膜转运能力 [5] 产业协同效应 - DCP平台与同团队开发的拉曼流式细胞分选仪FlowRACS形成功能互补:FlowRACS擅长瞬时快照分选,通量达每分钟数百个细胞;DCP侧重于动态追踪回收,两者结合覆盖从快速筛选到深度解析的全流程 [6] - 该技术方案为代谢工程、环境微生物资源挖掘和工业菌株优化提供强大支撑,未来可广泛应用于酶功能验证、定向进化和耐逆菌株选育等领域 [5][6]
第一波大咖嘉宾揭晓!2025(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11月杭州启程
论坛基本信息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NFUCon 2025)将于2025年11月27-29日在浙江杭州举办 [2] - 论坛主题为“顶尖智汇,产业共生”,旨在推动非粮生物质大规模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 - 论坛聚焦非粮生物基领域创新科研成果和商业化可行性,探讨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质基化学品和材料、生物质能等重要战略方向 [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和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3] - 论坛共同主席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锦、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李正龙、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张兴宏 [3][4][5][6] - 支持单位包括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浙江大学衢州研究院等多家学术机构 [3][4] 核心议题与研究方向 - 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是核心议题之一 [2][16] - 生物质能方向涵盖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可持续航空燃料(SAF) [2][16] - 具体研究包括木质纤维素生物炼制、生物质催化制取可再生绿色燃油、CO2基聚碳酸酯技术产业化等 [7][9][12][13][22] 关键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进展 - 朱锦研究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耐热聚乳酸发泡材料、禾塑复合材料、高Tg透明聚酯和呋喃二甲酸及聚酯等多项成果产业化 [4] - 金明杰教授创办苏州溿米生物,突破了秸秆等非粮生物质废弃物到高附加值生物化学品的产业化瓶颈 [7][8] - 任俊莉教授创立木质纤维清洁高效预处理新技术体系,研发了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实现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9] - 张兴宏教授担任全重实验室CO2基聚碳酸酯技术产业化方向的负责人 [6] 论坛日程与特色活动 - 11月27日举行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20+场前沿报告)和生物基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交流会 [16] - 11月28日进行主题论坛1: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下设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非粮生物基材料四个专题 [16] - 11月29日进行主题论坛2:非粮生物质能源,下设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和可持续航空燃料两个专题 [16] - 论坛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公开征集与筛选50个具备商业化基础的创新成果和项目 [16][17] 相关实验室与平台 - 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通过战略重组并完成建设验收,聚焦纤维乙醇技术升级及产业化应用、生物醇基航油/柴油前沿技术开发等四大核心领域 [21][22] - bio-basedlink是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提供往届展会报告等产业信息 [25]
七部门再发文!发展非粮生物基材料、生物化工产业
政策核心观点 - 七部门联合发布《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旨在促进石化化工行业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关注行业高端化、绿色化改造,并明确鼓励非粮生物质利用、生物化工等新兴领域发展[2] - 政策关注点从2023-2024年的"技术改造"转向2025-2026年的"供需提质",表明生物基材料产业技术成熟度提升,商业逻辑已实现闭环,具备复制推广条件[5][6] - 生物化工成为新关注点,合成生物学因其绿色、高效等特点在化工领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7] 非粮生物基材料政策演变 - 2023-2024年政策强调"技术改造",支持开展非粮生物质生产生物基材料产业化示范,鼓励打造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5] - 2025-2026年政策升级为"典型案例征集推广",表明部分生物基材料产业可实现闭环商业逻辑[6] - 产业集群建设从"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扩展至"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及龙头企业",显示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开始培养行业"小巨人"[6] - 产业关注重心从"新"向"好"转变,在绿色化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高端化要求[6] 生物制造领域政策支持 - 国家发展改革委着力指导推动地方因地制宜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9] - 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支持生物基、可降解材料与生物制造等新兴领域发展[10] - 工信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开展食品加工领域生物制造创新技术应用方向征集工作[10] -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公示"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第一批)",共36项产品入选,包括凯赛生物、华恒生物、金丹科技、微构工场、蓝晶微生物等多家企业[10] - 工信部发布《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典型应用案例名单(第一批)》,9个涉及蛋白质设计案例获认可[10] - 工信部与农业农村部联合开展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典型案例推荐工作[10] - 工信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到2027年培育20个以上生物制造中试能力建设平台[10] - 工信部就《高性能生物反应器揭榜挂帅任务榜单》征求意见,强化生物制造关键装备供给保障能力[11] - 工信部发布《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包含4项生物制造技术[11] - 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4项生物基技术入选[11]
湖北大学,加速合成生物创新创业转化
江岸区与湖北大学共建合成生物学创新创业中心 - 江岸区与湖北大学正式签署共建合成生物学创新创业中心协议[2] - 合成生物学是湖北大学的优势学科 该中心将成为链接地方产业需求与高校科研资源的重要纽带[4] - 一批由湖北大学教授团队领衔的合成生物学领域高科技企业同日入驻江岸产投集团汉口校地合作科产融合大楼[2] 入驻高科技企业详情 - 入驻企业包括武汉星犬基因与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该公司基于家犬超敏嗅觉神经推动癌症早期筛查技术创新[5] - 入驻企业包括武汉睿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其核心技术源自马立新教授团队的Ago编程酶突破 在DNA合成与组装技术方面具有独特优势[5] - 这些企业的入驻增强了江岸区对大学创新创业团队的吸引力 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培育[5] 校地合作支持政策 - 汉口校地合作科产融合大楼设立"零成本创业空间" 为高校师生提供两年免租、三年租金减半的定制化研发孵化空间[5] - 该平台将在高校资源导入基础上引入产业基金、知识产权、法律财务等专业服务机构 打造"空间+资本+服务"全方位支撑体系[5] - 江岸区推出《推进零成本创业特区建设服务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工作方案》 构建以创新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的良好生态[6] 江岸区产业支持计划 - 江岸区于2024年发布"彼岸计划" 出台科技创新"岸九条" 重点支持绿色环保、人工智能、新材料、医工交叉等重点产业赛道[6]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 论坛主题为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 包括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非粮生物质能源等主题论坛[7][8] - 论坛设置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非粮生物基材料等专场[11] - 论坛设置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可持续航空燃料等能源专场[12] 论坛参与专家与机构 - 主要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朱锦研究员、浙江大学李正龙教授和张兴宏教授等[9] - 主办单位为DT新材料和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7] - 论坛包括100多项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11]
第一波大咖嘉宾揭晓!2025(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11月杭州启程
论坛基本信息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NFUCon 2025)将于2025年11月27-29日在浙江杭州举办 [2] - 论坛主题为“顶尖智汇,产业共生”,旨在推动非粮生物质大规模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 - 论坛聚焦非粮生物基领域创新科研成果和商业化可行性,探讨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质基化学品和材料、生物质能等重要战略方向 [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和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3] - 论坛共同主席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锦、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李正龙、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张兴宏 [3] - 支持单位包括浙江大学多个院系、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及多家专业期刊编辑部 [3][4] 核心议题与日程安排 - 11月27日举行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20+场前沿报告)和生物基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交流会 [16] - 11月28日主题为“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包含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非粮生物基材料四个专题 [16] - 11月29日主题为“非粮生物质能源”,包含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和可持续航空燃料两个专题 [16] - 11月28-29日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论坛期间还可免费参与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 [16][19] 关键技术方向与专家研究重点 - 朱锦研究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耐热聚乳酸发泡材料、禾塑复合材料、高Tg透明聚酯和呋喃二甲酸及聚酯等多项成果产业化 [4] - 李正龙教授专注于生物质高效绿色分离、三组分高值化利用、可再生航空燃油、C1催化、电催化等方向 [5] - 张兴宏教授担任全重实验室CO2基聚碳酸酯技术产业化方向负责人,长期从事高分子合成研究 [6] - 金明杰教授专注于秸秆等非粮原料生物炼制,创办苏州溿米生物,突破了非粮生物质废弃物到高附加值生物化学品的产业化瓶颈 [7][8] - 任俊莉教授创立木质纤维清洁高效预处理新技术体系,研发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实现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9] - 帅李教授团队致力于基于活性木质素的木材胶黏剂和全生物质代塑材料成果转化 [10] - 聂磊研究员将分享木质素选择性催化加氢制备环己酮类单体的研究 [12][13] 产学研对接与商业化 - 论坛将公开征集与筛选50个生物质利用领域具备商业化基础的创新成果和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和精准对接 [17] - 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点开展纤维乙醇技术升级及产业化应用、生物醇基航油/柴油前沿技术开发、CO2基聚碳酸酯技术产业化等四大核心领域 [22]
美尚洁生物最新融资!推动其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的临床转化,实现了大规模的合成生物学发酵提取!
美尚洁生物融资与技术进展 - 公司成功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基因工程合成生物领域的研发投入、推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临床转化与市场拓展,并计划在宜兴落地新的三类器械生产管线[2] - 公司自2018年成立以来深耕基因工程合成生物科技,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产品的研发及医疗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3] - 作为国内首家基于AI技术进行重组融合蛋白研发的公司,已运用AI模型完成序列片段多样化编辑并实现大规模合成生物学发酵提取,构建了领先的重组人源化蛋白技术平台[3][4] 美尚洁生物产品线与应用 - 公司产品线已覆盖二类、三类医疗器械产品,部分产品正处于临床阶段[4] - 产品适应症覆盖整形外科、皮肤科、外科、烧伤科、骨科等多个重要临床科室,在多个医疗细分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4] 非粮生物质行业论坛信息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11月27-29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主题包括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非粮生物质能源等[6][7][9] - 论坛设置多个专场,包括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非粮生物基材料、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以及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等[10][11] - 论坛主办单位包括DT新材料和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并将举办100+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6][10]
第一波大咖嘉宾揭晓!2025(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11月杭州启程
论坛基本信息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NFUCon 2025)将于2025年11月27-29日在浙江杭州举办 [2] - 论坛主题为“顶尖智汇,产业共生”,旨在推动非粮生物质大规模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 - 论坛将探讨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质基化学品和材料、生物质能(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可持续航空燃料)等重要战略方向 [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和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3] - 论坛共同主席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的朱锦研究员、浙江大学的李正龙教授和张兴宏教授 [3] - 支持单位包括浙江大学多个院系、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及多家学术期刊编辑部 [3][4] 核心嘉宾与研究领域 - 朱锦研究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耐热聚乳酸发泡材料、禾塑复合材料、高Tg透明聚酯和呋喃二甲酸及聚酯等多项成果产业化 [4] - 李正龙教授专注于生物质等低碳资源的转化利用,研究方向包括生物质高效绿色分离、三组分高值化利用、可再生航空燃油等 [5] - 张兴宏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合成研究,担任全重实验室CO2基聚碳酸酯技术产业化方向的负责人 [6] - 金明杰教授专注于秸秆等非粮原料生物炼制,创办了苏州溿米生物,突破了废弃物到高附加值生物化学品的产业化瓶颈 [7][8] - 任俊莉教授创立了木质纤维清洁高效预处理新技术体系,研发了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实现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9] - 帅李教授团队致力于基于活性木质素的木材胶黏剂和全生物质代塑材料的成果转化 [10] - 朱铭强所长致力于杜仲叶林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品产业化 [11] - 聂磊研究员长期从事催化反应工程研究,聚焦生物质催化制取可再生绿色燃油等领域 [12] - 金鑫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质基和CO2基功能材料和化学品制造、纳米催化等研发工作 [13] - 韩双艳教授致力于工业微生物学代谢工程和造纸工业酶的设计、酶蛋白高效表达与发酵 [14] 论坛日程安排 - 11月27日安排签到注册及特色活动,包括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20+场前沿报告)和生物基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交流会 [16] - 11月28日为主题论坛1,涵盖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下设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非粮生物基材料四个专题 [16] - 11月29日为主题论坛2,聚焦非粮生物质能源,下设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和可持续航空燃料两个专题 [16] - 11月28-29日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11月30日举办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 [16] 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 论坛将公开征集与筛选50个生物质利用领域具备商业化基础的创新成果和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和精准对接 [17] - 旨在促进行业产学研用对接交流 [17] 合作实验室背景 - 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由河南天冠企业集团联合浙江大学、郑州大学共同组建,2023年通过战略重组并完成验收 [22] - 实验室聚焦四大核心领域:纤维乙醇技术升级及产业化应用、生物醇基航油/柴油前沿技术开发、CO2基聚碳酸酯技术产业化、生物燃料技术评价标准体系建设 [22]
Science子刊 | 浙江大学陈卫教授团队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文章核心观点 - 浙江大学陈卫教授团队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研究论文,开发了一种针对植物糖基转移酶(UGTs)的定制化FRISM理性设计新策略,显著提升了酶的催化活性、糖基供体宽泛性和区域选择性 [5][7][11] - 该策略成功应用于一种稀有糖基转移酶UGT75AJ2的改造,其四重突变体Mut4-1的催化活性达到野生型的128倍,并实现了多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黄酮糖苷类化合物的定向合成 [5][6][7] - 研究成果为具有药用价值的黄酮糖苷类化合物的绿色、高效生物合成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在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具有应用潜力 [11] 研究背景与挑战 - 黄酮类化合物是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重要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其糖基化修饰对提升抗氧化、降血糖等活性至关重要 [3][4] - 植物UDP-糖基转移酶(UGTs)负责催化黄酮类化合物的糖基化,是一种绿色、经济的生物修饰方法 [3] - 然而,大多数天然植物UGTs存在酶催化活性低、区域选择性差、底物谱或糖供体宽泛性有限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农业、食品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3] - 能够特异性催化黄酮类化合物C-3'和C-7羟基糖基化修饰的植物UGTs此前鲜有报道 [4] 关键技术突破 - 研究筛选鉴定出一种稀有的糖基转移酶UGT75AJ2,该酶具有黄酮类化合物C-3'和C-7羟基糖基化修饰功能 [5] - 团队开发了一套基于饱和突变筛选指导的、针对植物UGTs定制的FRISM策略,从多维度蛋白结构预测、突变能计算分析、底物结合口袋重塑、关键氨基酸序列进化分析及分子动力学等方面对野生型UGT75AJ2进行理性设计 [7] - 通过该策略获得的四重突变体Mut4-1,其催化活性是野生型的128倍 [7] - 该策略在另外两种来源和糖基化修饰位点不同的植物糖基转移酶Vc3GT和Ac3GT上得到成功验证,表明其有效性和通用性 [7] - 运用基于结构和序列信息指导的氨基酸替换、饱和突变和组合突变技术,提升了UGT75AJ2的糖基供体宽泛性以及区域选择性,为高价值黄酮3'-O糖苷和7-O糖苷的生物合成提供了实用的合成生物学催化元件 [8] 研究成果与应用前景 - 实现了具有降血糖活性的矢车菊素-3,3'-O-双葡萄糖苷、芹菜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3'-O-葡萄糖苷等黄酮糖苷类化合物的定向合成 [6] - 该研究建立了植物糖基转移酶理性设计的新策略,为提升酶活性、糖基供体宽泛性与区域选择性提供了新范式 [11] - 研究成果是食品科学、合成生物学、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与计算化学、药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 [11] - 为蛋白质理性设计与定向改造在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11]
最高800万!上海发布:重点支持特色种源、农业生物制造、现代设施农业等新赛道
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政策 -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与财政局联合发布《上海市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及资金管理细则》,重点支持特色种源、农业生物制造、现代设施农业等新赛道科技创新,并着力打造“张江种谷”、“上海农业科创谷”、“长三角农业硅谷”作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高地 [2][3] 技术攻关项目支持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实施周期3至5年,财政支持资金不超过400万元 [4][5] - 重要创新技术攻关项目实施周期2至3年,财政支持资金不超过200万元,研发周期3年以上项目可放宽至300万元 [4][5] 应用场景与产业提升项目 - 应用场景项目聚焦种植、养殖、储运、加工等环节,实施周期2至3年,财政支持资金不超过300万元 [5] - 产业提升项目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等,实施周期不超过3年,财政支持资金不超过800万元 [5] 联合育种与科技人才培育 - 联合育种攻关项目支持种业企业与科研院校协同创新,财政支持资金每年不超过500万元,实施周期不超过5年,优先支持国家种业阵型企业等 [6] - 科技人才培育项目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应用研究,单个项目财政支持资金不超过20万元 [6]
第一波大咖嘉宾揭晓!2025(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将于11月杭州启程
论坛基本信息 -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NFUCon 2025)将于2025年11月27-29日在浙江杭州举办 [2] - 论坛主题为“顶尖智汇,产业共生”,旨在推动非粮生物质大规模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2] - 论坛聚焦非粮生物基领域创新科研成果和商业化可行性,探讨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质基化学品和材料、生物质能等重要战略方向 [2]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和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3] - 论坛共同主席包括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朱锦、浙江大学求是讲席教授李正龙、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张兴宏 [3][5][6] - 支持单位包括浙江大学多个院系、浙江省重点实验室、行业协会及学术期刊编辑部 [3][4] 核心嘉宾与研究领域 - 朱锦研究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耐热聚乳酸发泡材料、禾塑复合材料、高Tg透明聚酯和呋喃二甲酸及聚酯等多项成果产业化 [4] - 李正龙教授专注于生物质等低碳资源的转化利用,围绕生物质高效绿色分离、三组分高值化利用、可再生航空燃油等方向展开攻关 [5] - 张兴宏教授担任全重实验室CO2基聚碳酸酯技术产业化方向负责人,长期从事高分子合成研究 [6] - 金明杰教授专注于秸秆等非粮原料生物炼制,创办苏州溿米生物,突破了非粮生物质废弃物到高附加值生物化学品的产业化瓶颈 [7][8] - 任俊莉教授创立木质纤维清洁高效预处理新技术体系,研发了新型固体酸催化剂,实现生物质基平台化合物的高效合成 [9] - 帅李教授团队致力于基于活性木质素的木材胶黏剂和全生物质代塑材料成果转化 [10] - 朱铭强所长致力于杜仲叶林资源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品产业化 [11] - 聂磊研究员长期从事催化反应工程研究,聚焦生物质催化制取可再生绿色燃油 [12] - 金鑫教授主要从事生物质基和CO2基功能材料和化学品制造、纳米催化等研发工作 [13] - 韩双艳教授致力于工业微生物学代谢工程和造纸工业酶的设计、酶蛋白高效表达与发酵 [14] 论坛日程与特色活动 - 11月27日举行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20+场前沿报告)和生物基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交流会(定向邀约) [16] - 11月28日进行开幕仪式、论坛特邀报告及主题论坛1: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涵盖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非粮生物基材料四个专题 [16] - 11月29日举行主题论坛2:非粮生物质能源,涵盖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和可持续航空燃料两个专题 [16] - 11月28-29日同期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活动,聚焦优质成果转移转化 [16] - 11月30日举办第四届绿色复合材料论坛,一次报名可免费参与同期论坛 [16][19] 科技成果展示与产业平台 - 论坛公开征集与筛选50个生物质利用领域具备商业化基础的创新成果和项目进行现场展示和精准对接 [17] - bio-basedlink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提供往届展会报告和行业信息 [25] 相关实验室背景 - 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由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浙江大学、郑州大学共同组建,于2023年通过战略重组并完成建设验收 [22] - 实验室重点开展纤维乙醇技术升级及产业化应用、生物醇基航油/柴油前沿技术开发、CO2基聚碳酸酯技术产业化、生物燃料技术评价标准体系建设四大核心领域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