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青素

搜索文档
你是否知道,棉花有这么多“隐藏技能”(瞰前沿·@科学家)
人民日报· 2025-08-16 06:11
棉花产业技术升级 - 棉花从传统纺织原料升级为多功能生物工厂 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高附加值产品生产[3][4][6] -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创制出生产虾青素的工程棉花 代号"TY工程棉"[4][6] - 工程棉花在幼苗期和成熟期的叶片 花器官 棉铃 棉籽及棉籽油中均呈现虾青素特征性红色[7] 棉花副产品综合利用 - 棉籽油是传统食用植物油 棉籽粕是第二大饲用植物蛋白来源 蛋白质含量和质量显著提升[8] - 棉籽壳含4%—6%粗蛋白和43%—48%粗纤维 是食用菌栽培主要原材料 每100公斤棉籽壳可生产平菇100公斤 香菇150—200公斤 金针菇160公斤 灵芝7—10公斤[8] - 棉短绒广泛应用于食品 医药 日化 塑料 电子 造纸 冶金 航空航天等领域 被誉为"特种工业味精"[9] 新型棉花品种开发 - 通过导入火龙果甜菜红素合成途径培育粉红色纤维棉花 提高类胡萝卜素合成强度培育金色纤维棉花[12] - 棉花秸秆占棉花总生物量50%以上 可转化为生物基材料 化学品和生物燃料 粉碎后可作为牛饲料或制备水泥砌块[10] - 棉子糖作为低卡功能性低聚糖 具有低热量 促进肠道健康特性 适用于减肥食品和糖尿病患者特殊膳食[9] 虾青素生产突破 - 虾青素抗氧化能力远高于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 被誉为"超级抗氧化剂"[6] - 科研人员通过三步法打通合成途径:引入β—胡萝卜素酮化酶和羟化酶 安装质体定位信号 启动全株表达模块[6] - 工程棉花的棉叶片和棉铃壳可开发动物饲料添加剂 棉籽油结合虾青素提升抗氧化协同效应[7]
山东福瑞达年产200kg胶原蛋白生产线建设项目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8-11 22:47
山东福瑞达胶原蛋白生产线建设项目 - 项目为扩建性质 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经济开发区 总投资1200万元 其中环保投资50万元 利用现有发酵一车间进行设备升级 不新增占地 [2]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迁移制水装置至2层 新增旋转膜设备、中空纤维膜设备、超滤膜设备及膜包、离子交换层析系统等专业生产设备 [2] - 预计2025年6月投产 达产后将形成年产200kg胶原蛋白的产能 具体产品结构为:重组II型115 2kg/a 重组XVII型64kg/a 重组III型穿膜胶原蛋白20 8kg/a [3][2] 公司现有产能布局 - 透明质酸钠装置50t/a 普鲁兰多糖装置2t/a 聚谷氨酸装置2t/a 纳他霉素装置100t/a 乳酸链球菌素装置100t/a 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 [4] - 在建项目包括:微生物合成生物学技术系列产品一期(含50吨食品级γ-氨基丁酸、100吨饲料级γ-氨基丁酸、10吨依克多因、50吨虾青素装置)以及酒精精馏升级改造项目 [4] - 2023年完成10万吨高端生物发酵肥料改扩建项目自主验收 含液体/固体水溶肥生产线 [4] 行业动态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办 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 设置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三大专题论坛 [8][9] - 大会配套活动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闭门研讨会 以及合成生物科技成果展示对接 [9] - 主办方联合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酶赛生物等机构 获得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行业组织支持 [8]
2025年服务消费季活动“一带一路”美食旅游产业交流大会暨昆明民族风情美食消费季活动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8-09 00:08
8月8日上午,2025年服务消费季活动——"一带一路"美食旅游产业交流大会暨昆明民族风情美食消费季启动 仪式在滇池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菜品的传承与创新,凝聚 美食产业发展力量,激发餐饮市场发展活力,促进民族美食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持续扩大云南民族特色 餐饮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彩美伊以"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石林撒尼刺绣"劳务品牌为重要抓手,培育彝族撒尼刺绣创业就业基地,带 动群众就近就业,从事缝纫、刺绣、编织、民族服饰技艺传承和生产,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致 富。 "我们一贯奉行'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的发展理念。公司实验室投资500多余万元,设有技术研发中心, 质量检测涵盖理化、微生物、及精密仪器检测等。"据介绍,云南云彩金可虾青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 植物提取现代化食品加工型企业。公司依托在石林县台创园投资建设的云南雨生红球藻生产基地100%投资 建设,项目主要建设雨生红球藻干燥加工生产线、虾青素油乙醇提取生产线、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生产线、 微藻技术研究及开发实验室、保健食品生产线等。 从鲜美的果蔬,到醇厚的茶叶,再到精致的手工艺品……乡愁四韵( ...
金达威子公司与艾贝德共设合资公司 推动纳米晶生产技术应用
智通财经· 2025-08-04 16:37
合资公司设立 - 金达威全资子公司金达威药业与艾贝德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金达威(内蒙古)营养食品有限公司 [1] - 合资公司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托县工业园区 [1] 技术应用与产品开发 - 合资公司将纳米晶生产技术应用于辅酶Q10、虾青素、姜黄素、槲皮素等产品 [1] - 该技术可显著提高相关产品的吸收速度和吸收效率 [1] 市场拓展与竞争力 - 纳米晶技术的应用将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 [1] - 有利于公司业务在全球市场的拓展 [1] - 技术应用领域涵盖人类及宠物营养健康 [1]
天工所李德茂等:改造裂殖壶菌同时生产DHA和虾青素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9 22:01
虾青素生产研究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李德茂团队通过电穿孔诱导和颜色筛选,将裂殖壶菌的虾青素含量从7.56 μg/g提高到55.17 μg/g [1][2] - 研究团队进一步过表达虾青素合成途径的5个关键基因(idi、crtE、crtIBY、crtZ、crtW),使虾青素含量增至374.85 μg/g [2] - 通过区室化工程和定位蛋白PLIN技术,将虾青素合成模块crtZ和crtW靶向细胞脂滴,含量提升至400.38 μg/g [2] - 最终菌株在5L发酵罐中虾青素产量达29.53 mg/L(1.913 mg/g DCW),同时保持DHA产量3.83 g/L(占总脂质45%) [2] - 该研究实现了裂殖壶菌中虾青素产量的最高水平,为商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3] 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 [6] - 大会聚焦"AI+生物制造"赛道,关注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的产业化进展 [6] - 同期活动包括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蓝皮书闭门研讨会等 [6][7] - 会议议程包括开幕式全体大会、三大专题论坛和科技成果展示对接活动 [7] - 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将在会议期间发布 [8]
再遭证监会立案调查!毛利率跌超八成!这家公司退市风险高悬!
IPO日报· 2025-07-29 19:00
公司被立案调查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 [1] - 这是继2025年7月1日因信披问题受公开谴责后再次被立案 [2] 财务表现恶化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利润亏损450万元至650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4] - 毛利率从2021年的29.24%下滑至2023年的3.15%,跌幅超八成,2024年小幅回升至5.59% [4] - 2024年扣非净利润亏损460.13万元,主要因虾青素业务高投入拖累 [6] 业务结构失衡 - 2024年农产品加工业务收入3.23亿元,占总营收超八成,但毛利率仅2.5% [5][6] - 军工业务收入0.22亿元,占比5.61%,毛利率近40%,但规模较小 [5][6] - 有色金属业务收入0.35亿元,占比8.92% [5] 信息披露违规事件 - 2025年1月24日发布的业绩预告未提及营业收入,且净利润预测不准确 [10] - 4月18日更正公告显示扣非净利润由盈转亏,并提示退市风险 [10] - 2024年实际扣非后营收2.27亿元,低于3亿元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10] - 深交所指出公司未及时披露完整业绩预告及退市风险 [11] 退市风险 - 若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面临退市 [4] - 2024年扣非后营收和净利润已触发退市风险警示条件 [10]
张先恩/薛闯/袁其朋/王丹/杨世辉/姚远...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宁波)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5 17:53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五大方向[1] - 大会旨在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产品生命力,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1] - 主办单位为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协办单位包括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支持单位涵盖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等多家机构[2] 核心议题方向 - **AI+生物制造**:设立专题论坛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对生物制造的赋能作用[36][37] - **绿色化工与新材料**:聚焦化学品与新材料、新型碳源生物制造等领域,涉及聚酰胺单体、芳香族化合物等具体产品[36][37] - **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将讨论相关生物技术应用[37] 重点嘉宾与研究领域 - **张先恩**: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合成生物学整体发展路径[4][5] - **薛闯**:大连理工大学教授,专注于能源化学品生物制造,在乙醇、丁醇、纤维素酶等领域取得突破[6] - **袁其朋**: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擅长高效细胞工厂构建生产芳香族化合物如对乙酰氨基酚等[7][8] - **王丹**:重庆大学教授,开发聚酰胺单体生物制造技术,与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9][10][11] - **杨世辉**:湖北大学教授,布局非粮大宗醇酸生物燃料与材料生产[12][13] - **朱蕾蕾**: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研究员,开发工业酶定向进化技术及一碳化合物转化路径[26][27] 产业化技术突破 - **细胞工厂构建**:多个团队在番茄红素(提升产量)、γ-聚谷氨酸、芳香族化合物等产品实现高效生产[6][30][31] - **酶工程技术**:包括蔗糖异构酶固定化(异麦芽酮糖生产)、碳碳缩合酶等工业酶改造[22][23][26][27] - **非粮原料利用**:武汉睿嘉康等企业开发生物质原料替代粮食基底的醇酸生产工艺[12] 企业合作与商业化 - 馨海生物以生物油脂、维生素A等四大产品线为核心实现技术转化[16][17] - 元酉生物实现全生物基圆柚酮公斤级生产,应用于日化领域[24][25] - 华东理工大学王泽建团队技术已应用于20多家生物发酵企业[18] 会议议程亮点 - 8月20日举办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20+行业领袖参与)及青年创新论坛(20+场报告)[36] - 8月21日发布《2025人工智能赋能生物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蓝皮书》[37] - 同期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对接会与合成生物创新展览[37]
持续高温会加速人体衰老 绿A虾青素破解延缓衰老密码
搜狐网· 2025-07-24 15:32
高温对健康的影响 - 高温是"衰老加速器",诱导氧化应激损伤、破坏蛋白质稳态、激活炎症通路、造成皮肤及组织器官直接衰老 [1] - 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加快,自由基生成量激增,远超自身清除能力 [3] - 高温伴随强紫外线,协同作用使自由基产生量增加数倍,加速皮肤光老化 [5] 虾青素的功效 - 虾青素是自然界最强抗氧化剂,能穿透细胞膜双层,直达线粒体、细胞核等核心区域清除自由基 [3] - 虾青素抑制炎症因子如IL-6、TNF-α的产生和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所有炎性因子的抑制功效非常平衡 [3] - 虾青素吸收峰值与UVA波长相近,能吸收大量UVA和部分UVB,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穿透和损伤 [5] 绿A生物的技术与产品 - 公司突破美日技术垄断,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虾青素专利技术的企业 [7] - 公司推出冻龄虾青素系列,核心优势在于天然虾青素与GABA、胶原蛋白肽三大科学复配成分的协同作用 [7] - 公司凭借"一步法"规模化养殖和超临界CO₂萃取技术等自主创新技术领先行业 [7] 虾青素的市场前景 - 虾青素在抗衰老、疾病预防与治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 [7] - 适量并合理摄入虾青素将成为新的重要的健康生活风向 [7]
第一波嘉宾剧透!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8月20-22日 宁波)
DT新材料· 2025-07-24 00:01
大会概况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20-22日在浙江宁波举办[1] - 大会聚焦"1+3"方向: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与新材料、未来食品、未来农业[1] - 大会将探讨"十五五"生物制造产业发展趋势、AI赋能产业创新、革新技术和产品等议题[1] 组织机构 - 主办单位:宁波德泰中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DT新材料)[2] - 协办单位: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2] - 支持单位包括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生物基材料专业委员会等多家机构[2] - 大会顾问专家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2][5][6][7][8] 参会专家及研究领域 - 薛闯(大连理工大学):能源和化学品生物制造,包括乙醇、丁醇、纤维素酶等[10] - 袁其朋(北京化工大学):高纯天然产物规模制备,构建20余种芳香族化合物细胞工厂[12] - 王丹(重庆大学):聚酰胺关键单体生物合成,与万华化学等企业合作[14][15] - 杨世辉(湖北大学):非粮大宗醇和有机酸生物制造[16][17] - 姚远(浙江大学):基因编辑技术、蛋白设计与智造技术[19] - 于洪巍(浙江大学):生物油脂、维生素A、25-羟基维生素D3和虾青素生物合成[21][22] - 王泽建(华东理工大学):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等生物发酵产业技术[23] - 刘夫锋(天津科技大学):工业酶挖掘改造,蔗糖异构酶固定化技术[27][28] - 李爽(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活性化合物和香氛物质全生物路径合成[29][30] - 朱蕾蕾(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工业酶蛋白分子改造和低碳生物制造[31][32] - 罗自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芳香族化合物绿色生物制造[33][34] - 徐国强(江南大学):氨基酸衍生物(γ-聚谷氨酸等)合成生物学研究[35][36] - 姚长洪(四川大学):微藻光合固碳与糖类代谢调控[37] - 潘学玮(江南大学):高值氨基酸衍生物高效合成细胞工厂[39] 大会议程 - 8月20日:会议签到、生物制造产业高层座谈会、生物制造青年论坛[41] - 8月21日:开幕式及全体大会、绿色化工与新材料专题论坛、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研讨会[41] - 8月22日:AI+生物制造专题论坛、未来食品&农业专题论坛[41] - 同期活动包括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合成生物创新展览[41] 其他信息 - 大会报名可通过扫码方式参与[44] - 参考信息包括中国生物制造产业地图(2025版)[45]
南工大姜岷和信丰学教授团队: 成功选育嗜温型高产虾青素的红法夫酵母并系统解析温度调控机制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07-23 21:47
虾青素市场与行业概况 - 虾青素是目前已知最强天然抗氧化剂之一,其抗氧化活性是维生素E的500倍以上,具有抗癌、保护心血管、增强免疫等功效,广泛应用于饲料、保健品、化妆品及医疗领域[1] - 2022年全球虾青素市场规模达37亿美元,预计2032年将增长至11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11.9%[1] - 天然虾青素主要来源为雨生红球藻和红法夫酵母,其中红法夫酵母因发酵高效、成本低、提取便捷等优势成为工业化生产优选菌株,已获中国农业部饲料应用批准[1] 红法夫酵母技术突破 - 南京工业大学团队成功培育出常温(25°C)高产虾青素的红法夫酵母突变株LX6,突破传统低温发酵(20-22°C)能耗高(占生产成本30-50%)的产业瓶颈[3][5] - 突变株LX6在25°C下生物量提升2.5倍,虾青素产量提高6.1倍,含量增加2.5倍,200L反应器中产量达1120 mg/L(含量14.1 mg/g),创红法夫酵母生产纪录,同时降低能耗34.2%[5][12][15] - 研究通过多轮复合诱变和梯度筛选策略,从细胞形态、膜系统(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增2.8倍)、氧化应激(ROS调控)及能量代谢(ATP/NADPH优化)多维度解析耐温机制[7][9] 分子机制与基因发现 - 鉴定出四个核心突变基因:IDH2、HMGR、CRTYB和FAD3,其中HMGR和CRTYB突变增强底物结合能力,IDH2和FAD3突变提升25°C下的酶稳定性[8] - 全局转录分析显示LX6中虾青素合成、TCA循环、脂质代谢等通路基因表达显著重编程,系统性支持耐温高产表型[9][11] 产业化与行业活动 - 该技术为虾青素等萜烯类产物的低成本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指导,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资助[12] - 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SynBioCon 2025)将于8月在宁波举办,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未来食品等领域产业化进展[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