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

搜索文档
广告营销行业专题:AI整合广告底层数据,供需双受益
华安证券· 2024-12-06 20:19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广告行业从线下到线上,从合约到定向再到竞价的发展路径已经基本确定,实时竞价的竞价模式成为主流,产业链形成了DSP、竞价平台、SSP和归因平台四大板块 [2] - 数字广告相对于传统广告有更高增速,2024年预计数字广告占行业的71%,增速预计达到13%(传统广告为3%) [2] - AI为广告生成和返还数据处理赋能,DSP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在于竞价能力和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2] - 2024年全球广告行业增长超预期,预计全球媒体广告收入规模达927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 [2] - 广告内容生产难度降低,ROI回报不断提升,未来广告行业的增长点在于ROI回报 [2] - AI发展将长期带动广告行业的需求,提升广告创作、素材匹配和归因梳理的效率,进而提升广告CPM和投放预算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广告行业 1.1 广告行业运营模式 - 广告行业发展史从线下到线上,从合约到定向再到竞价 [16] - 在线广告最初通过合约方式进行,后续为了提升ROI,广告主希望以定向投放方式进行广告投放 [16] - 竞价广告成为媒体提升自身ROI的方式,实时竞价模式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广告主的投放效率 [17] - 广告行业链衍生出DSP、竞价平台、SSP和归因平台四大板块 [19] 1.2 广告行业市场空间及行业趋势 - DSP为广告主提供广告内容的制定和投放规划,SSP为媒体端进行广告筛选、资源定价和流量管理 [22] - 2024年全球广告行业增长超预期,预计全球媒体广告收入规模达927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0% [23] - 数字广告为广告行业增长的主要推动作用,2024年数字广告收入占比超70%,收入规模预计超655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为13% [27] - 2024年全球各赛道广告收入规模中,数字广告占比70.7%,零售搜索占比13.6%,核心搜索占比22.0%,社交媒体占比22.9%,短视频占比8.4%,传统广告占比29.3% [28] 2 海外广告主要玩家及 AI 进展 2.1 Meta - Meta广告业务近五年持续增长,24Q3广告收入为398.85亿美元,同比增长18.55% [35] - Meta广告业务收入占比超过97%,主要投放到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Messenger、Threads等平台 [37] - Meta推出Advantage+ AI广告助手,旨在提升广告投放效率,Advantage+购物广告系列的每次购买ROI提升12% [52] 2.2 Google - Google广告业务近五年占比均超七成,24Q3广告业务收入占比为74.6%,其中搜索占比75.0%,YouTube广告占比13.6% [60] - Google搜索和其他广告业务近五年持续增长,24Q3收入494亿美元,同比增长12.2% [63] - Google通过AI Overview、Circle to Search和Lens等新功能,推动广告业务增长 [70] 2.3 Applovin - Applovin的Software Platform业务受益于游戏出海需求,24Q3收入8.35亿美元,同比增长65.6% [72] - Applovin的核心产品包括竞价平台MAX、DSP平台AppDiscovery和归因平台Adjust,形成数据闭环 [75] 3 海外投放趋势及供应商整理 - 2024年全球广告行业表现亮眼的垂直赛道为汽车、食饮、游戏和电商 [79] - 汽车行业广告支出预计同比增长16%,海外手游广告市场呈现复苏态势 [80][81] - 跨境电商市场规模逐年递增,2023年预计达到16.85万亿元,同比增长7.32% [85] - Meta和Google在国内的一级供应商包括蓝标传媒、猎豹移动、雨果跨境等 [88]
银行业2025年展望:新共识下的价值重估
华安证券· 2024-12-06 20:18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银行业"增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银行股有望实现新共识下的价值重估,主要受益于宏观财政政策加力、货币政策精准管控、中美利差收窄以及市场风险偏好提振 [2] - 银行股将走出有基本面支撑的估值修复行情,资金面和基本面因素将支撑银行股的上涨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2024年上市银行股表现回顾 - 2024年银行指数上涨37.53%,跑赢沪深300指数21.46%,年涨幅排名Wind行业第一 [17] - 银行股在不同阶段表现不同,1-2月绝对收益领先,3-8月超额收益持续上行,9月至今政策刺激下风险偏好修复 [17] 基本面回顾:量、价、险的再平衡 - 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营收同比增速为-1.05%,净利润同比增速为+1.49%,盈利能力边际改善 [52] - 城商行和农商行在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上表现较好,城商行营收增速为+4.05%,净利润增速为+6.57% [52] - 2024年三季度末,上市银行生息资产同比增速回落3.18个百分点至8.37%,扩表动能放缓 [58] - 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息差下行幅度小幅收窄至1.58%,子板块间差距收敛,国有行降幅最小 [63] - 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健,不良率持平于1.15%,逾期率小幅上升19个基点至1.70% [67] 问题讨论:基于新共识的银行股投资逻辑 - 新共识下的投资思路转变,宏观财政政策加力、货币政策精准管控、中美利差收窄以及市场风险偏好提振 [2] - 银行股在沪深300指数中权重占比第一,但公募主动持仓仍欠配,具备显著的增配价值 [22] 未来展望:2025年银行股投资策略 - 投资建议:寻找alpha定价逻辑,深耕县域和中西部地区的银行有望受益,如农业银行、邮储银行、长沙银行等 [4] - 资本市场回暖有望带动居民投资理财需求回升,财富管理能力较强的银行如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有望受益 [4] - 2024年银行子版块表现分化,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全年涨幅相近,分别为36.2%、37.6%、39.9%、35.8% [33] - 2024年上市银行整体估值上行,头部标的alpha溢价凸显,江浙沪、成渝地区城农商行涨幅领先 [45] - 金融投资收益高增,其他非息收入对营收贡献加大,中收净收入降幅触底回升 [72]
欧派家居:积极深化大家居战略,引领家居发展新模式
华安证券· 2024-12-06 20:03
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深化整装大家居战略,引领家居发展新模式 [2] 概况 - 深化整装大家居战略,引领家居发展新模式 [2] - 品牌矩阵持续多元化,大家居战略深入推进 [9] - 公司股权结构集中,管理层能力出众 [9] - 大家居营销转型期,公司业绩盈利承压 [9] 行业 - 政策刺激吸引客流,大家居模式提升客单值 [2] - 以旧换新政策发力,刺激家居消费 [9] - 定制家居为装修高预算环节,大家居模式驱动行业转型 [9] 公司 - 事业部改革推进品类融合,深化全渠道发展战略 [2] - 品类拓展方面,公司推动事业部重大改革,组织形态进一步"大家居化",通过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进行全品类(橱衣木卫配)、全渠道(零售 + 整装)的统一管理,公司组织形态进一步匹配大家居战略方向,多品类融合通道持续拓宽,组织改革所带来的积极成效已逐步显现 [2] - 渠道拓展方面,公司深化全渠道发展战略,经过多年的渠道投入和建设,公司构建了合作紧密且遍布全国的家居行业内规模最大的营销服务网络,拥有最具实力的经销商资源 [2] - 品类:营业收入行业领先,利润空间得到释放 [132] - 渠道:深化全渠道发展战略,整装大家居业绩亮眼 [9]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公司正处于"大家居"深化改革阶段,2023年积极推进组织架构改革,变"垂直产品条线组织"为"横向区域块状组织",随着营销组织架构变革落地,品类融合将进一步加快,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业绩有望稳定增长 [2][4]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94.75/206.28/215.62亿元,分别同比变化-14.5%/+5.9%/+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52/28.24/29.72亿元,分别同比变化-12.7%/+6.5%/+5.2% [4] - 截至2024年12月3日,EPS分别为4.35/4.64/4.88元,对应PE分别为17.17/16.12/15.32倍 [4]
莱特光电:OLED材料领先企业,高景气下业绩有望高增
华安证券· 2024-12-06 20: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从贝塔角度看,中国OLED行业受益于对传统LCD的持续替代以及对海外厂商份额的抢占;从阿尔法角度看,莱特光电在客户群体扩张和其他材料迭代及导入上拥有明显优势,在行业风口下,公司作为OLED领先企业,有望实现较大的营收和业绩弹性 [2] - 莱特光电是国内少数几家突破国外专利封锁、掌握OLED终端材料核心专利并实现量产的企业,具备一体化生产能力,客户包括京东方等全球知名OLED面板生产企业 [2] - OLED下游领域不断替代LCD,小中尺寸领域渗透率持续提升,国内面板厂商布局产线,OLED材料国产替代在即 [2]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高筑护城河,OLED材料高盈利推动业绩增长,通过全产业链持续进行工艺优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保持较好的毛利率水平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国内少数突破OLED终端材料的厂商 - 深耕OLED终端材料,实现一体化生产:公司专注于OLED终端材料研发,具备“OLED中间体—OLED升华前材料—OLED终端材料”的一体化生产能力,是国内少数掌握核心技术并实现量产的企业,客户覆盖范围广,坚持研发路线,多代产品有进展 [20][22] - 股权结构稳固集中,管理层多有技术研发背景:股权结构稳定,控股股东为王亚龙,各子公司分工明确;创始人及高管团队经验丰富,有技术研发背景,公司还有员工持股与股权激励计划 [30][35][38] - 新品放量营收快速增长,研发费率持续提升:2024H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毛利率维持在60%左右,净利率持续上行;研发实力增强,研发人员占比和研发投入比例提升 [40][43] OLED第二波渗透拐点已现,有望实现高增 - 有机材料是OLED面板核心部分,位于产业链上游:OLED有机材料可细分,我国企业在终端材料领域布局薄弱,国产化率低,终端发光材料海外厂商主导,国内毛利率高;公司产品涵盖多种核心功能层材料,中间体有重点研发方向;有机材料处于产业链上游,下游应用扩大和中游产能抬升将推动其发展 [45][49][51] - OLED技术优势显著,有望替代LCD成为主流:OLED具有诸多优点,部分厂商将产能重心转向AMOLED,有望成为显示技术主流;小尺寸OLED屏涨价,大尺寸OLED面板制作成本过高 [57][60] - 下游领域需求增加拉动全球OLED市场,中尺寸快速渗透:小尺寸领域面板渗透率超50%,iPhone将全面搭载OLED,可折叠OLED智能手机显示面板市场增长显著;中尺寸领域苹果布局有望带动渗透,国内面板厂商积极布局叠层技术;大尺寸领域OLED在车载显示和高端电视中渗透率提升 [63][69][74] 国内有机材料市场扩张,终端材料国产替代大有可为 - 面板国产化带动材料国产化需求,国内面板产能持续上升:终端需求增加将增大上游有机材料需求,中国OLED有机材料市场规模预计持续增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OLED应用市场和面板生产基地,前端材料国产化已达58%;国内厂商布局推进OLED面板产线,产能持续上升 [80][82][86] - 国外厂商垄断专利,终端材料国产替代空间大:终端材料专利壁垒高,海外企业占据市场,国内企业布局薄弱;国内极少数企业突破国外专利封锁,实现量产供应,奥来德、莱特光电等公司有相关进展 [91][92] 坐拥优质客户毛利优势尽显,持续扩展多款材料体系 - 与京东方深度合作,积累广泛高质量客户:京东方为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高,公司与京东方合作开发蓝光技术;公司产品获客户广泛认可,下游客户包括多家全球知名显示面板企业 [95][99] - 终端材料毛利率超70%,产品性能得到广泛认可:公司全产业链布局成本优势显著,毛利率高于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原因包括产品有专利、客户优质、性能达国际标准 [101] - 多款材料在研,有望随产业链下游需求上涨快速扩张: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和专利,多个在研项目有进展和应用前景 [10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主要假设:给予2024 - 2026年OLED终端材料100%/70%/70%的营收增速和65.00%/65.00%/65.00%的毛利;其他中间体和其他业务2024 - 2026年营收与2023年持平,毛利率分别保持2.7%和22.75% [109] - 业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8、9.18、15.31亿元,同比增速为85.6%、64.6%、66.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1、2.70、3.83亿元,同比增速为135.4%、49.1%、41.8% [4][5][110][115]
合成生物学周报:2024年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公示,云南全力推进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
华安证券· 2024-12-04 11:11
D [Table_IndNameRptType] 基础化工 行业周报 合成生物学周报:2024 年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公示,云 南全力推进生物制造高质量发展 | --- | --- | |----------------------------------------------------------------------------------------------------------------------------------------------------------------------------------------------------------------------------------------|------------------------------------------------------------------------------------------------------------------------------------------------------------------------------------------- ...
大类资产配置月报第41期:2024年12月:注重政策发力方向的确定性与结构性影响
华安证券· 2024-12-03 20:10
核心观点 - 注重政策发力方向的确定性与结构性影响 [4] 大类资产配置 指数变动 - 上证指数震荡,从3299.7点涨至3326.46点,涨幅0.81% [4] - 创业板指震荡上行,从2238.9点跌至2224点,跌幅0.67% [4] - 成长风格震荡上行,从6085.06点涨至6284.47点,涨幅3.28% [4] - 周期风格震荡下行,从4507.62点涨至4540.9点,涨幅0.74% [4] - 金融风格震荡,从8117.32点涨至8192.69点,涨幅0.93% [4] - 消费风格震荡上行,从10058.13点涨至10207.48点,涨幅1.48% [4] - NASDAQ指数震荡上行,从18518.61点涨至19218.17点,涨幅3.78% [4] - DSJ平均指数震荡上行,从42114.4点涨至44910.65点,涨幅6.64% [4] 利率变动 - 1Y国债到期收益率震荡下行,从1.417%降至1.37%,下降5BP [4] - 10Y国债到期收益率震荡,从2.154%降至2.021%,下降13BP [4] - 2Y美债收益率震荡上行,从4.11%升至4.13%,上升2BP [4] - 10Y美债收益率震荡,从4.25%降至4.18%,下降7BP [4] 大宗商品价格 - 布伦特原油震荡下行,从71.78美元/桶跌至68美元/桶,跌幅5.27% [4] - COMEX铜震荡下行,从4.337美元/磅跌至4.082美元/磅,跌幅5.87% [4] - COMEX黄金震荡下行,从2742.4美元/盎司跌至2649美元/盎司,跌幅3.41% [4] - 南华工业品指数震荡,从3816.15点跌至3783.5点,跌幅0.86% [4] - 南华螺纹钢指数震荡下行,从1217.03点跌至1196.12点,跌幅1.72% [4] - 南华农产品指数震荡,从1078.73点涨至1085.75点,涨幅0.65% [4] - 南华玻璃指数震荡下行,从1822.33点跌至1706.15点,跌幅6.38% [4] 汇率 - 美元指数震荡上行,从104.32升至105.78,涨幅1.4% [4] - 美元兑人民币震荡,从7.12升至7.23,涨幅1.56% [4] 配置建议 - 美联储降息节奏继续放缓,超配美股、美元,低配大宗品 [6] - 高配美股股指,包括NASDAQ指数和DSJ平均指数 [6] - 标配国内股指,包括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成长风格、周期风格、金融风格、消费风格 [6] - 低配国际大宗商品,包括布伦特原油、COMEX铜、COMEX黄金 [6] - 高配国内大宗商品,包括南华工业品指数、南华农产品指数 [6] - 低配国内大宗商品,包括南华螺纹钢指数、南华玻璃指数 [6] - 高配汇率,包括美元指数和美元兑人民币 [6] 配置逻辑 权益 - 上下有控,向下有支撑,显著向上动能有待观察 [22] - 经济工作会议前有望继续活跃的成长科技板块,包括电子、通信、电新 [22] - 内需重要性提升下,有估值或景气修复的消费品,包括医药、餐饮旅游、农牧、汽车、家电 [22] - 地产政策有望更加积极,提振地产链,包括地产和下游家装、家居、家电、汽车 [22] - 经济复苏与国内流动性宽松延续,政策端继续加码支撑,短期内成长风格和消费风格具备相对优势,周期与金融风格还需政策传导 [22] 利率 - 年内降息概率较低,短端利率继续维持低位 [60]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预计符合预期,长端利率维持震荡 [63] - 美债短端利率有所反弹,长端利率维持震荡 [72] - 美债实际利率负期限利差有望延续收窄态势 [78] - 美联储鹰派预期下,再通胀预期有所回落 [83] 大宗 - 逆全球化与美联储鹰派加剧需求担忧,价格延续承压 [92] - 原油:OPEC+推迟复产计划,但需求端依然不乐观 [98] - 铜:库存企稳,市场看空情绪有所缓解 [104] - 黄金:通胀上行中长期仍有配置价值,但短期恐继续承压 [110] - 国内大宗:政策效果边际有所放缓,新一轮政策出台前维持谨慎 [117] - 南华工业品指数:政策向需求端传导偏慢,价格震荡偏弱 [120] - 南华螺纹钢指数:地产"严控增量"基调下恐有拖累 [127] - 南华农产品指数:运输成本下降,但临近年末需求有望好转 [134] - 南华玻璃指数:地产销售改善态势有望延续,但幅度依然有限 [139] 汇率 - 美联储放缓降息概率大增,美元继续走强 [148] - 中美利差"倒挂"有所收窄,贬值压力有所减轻 [154]
名创优品:24Q3业绩点评:海外业务维持高速增长,期待四季度海外消费旺季表现

华安证券· 2024-12-03 10: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Q3业绩点评:海外业务维持高速增长,期待四季度海外消费旺季表现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4Q3整体业绩 - 收入基本符合预期,利润略低于BBG一致预期。Q3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19.3%,基本符合预期。经调整净利润6.9亿元,同比增长6.9%,略低于BBG预期3.4% [2] - 国内开店数超预期,海外业务收入略超预期。三季度国内MINISO环比新增门店135家,高于BBG一致预期的107家;海外业务三季度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40%,略高于BBG一致预期1.4% [2] - 海外直营市场维持高增长,代理市场收入增速环比上升。三季度海外直营市场收入同比增长55.4%,维持高增速;代理市场同比增长26.5%,增速环比增长12.1个百分点 [2] 海外业务扩张 - 直营市场收入占比持续扩大,推动公司毛利率上行。今年前三季度,MINISO海外收入45.43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直营市场收入24.48亿元,同比增长64%,代理市场收入20.95亿元,同比增长22%。海外直营业务收入占海外业务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7%增至54%,增长明显。海外业务,尤其是海外直营业务对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正向拉动尤为明显。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3.7个百分点,其中海外直营市场对整体毛利率正向贡献3.9个百分点,海外代理市场贡献0.7个百分点,国内市场拉低1.9个百分点。预计随着海外直营市场的进一步扩张(尤其是美国和欧洲市场),公司毛利率将会进一步优化 [2] - 海外同店销售维持亮眼增长。今年前三季度,除了海外门店数量的快速扩张,海外同店销售额也维持较好增长,海外直营市场和代理市场同店销售均维持高个位数增长,尤其是拉美地区,维持10%-20%增长 [2] - 净利润率受到直营市场开店步伐较快产生的前置费用增加制约,建议关注Q4海外消费旺季直营市场的业绩表现。海外新开直营门店有前置成本,所以海外直营市场一定程度拖累了整体净利润表现,四季度海外将迎来消费旺季,同时也有哈利波特重磅IP上新,预计直营市场将迎来明显的利润优化 [2] 国内业务 - 国内业务受去年高基数影响,同店销售中个位数下跌。在去年的高基数下,MINISO中国同店销售中个位数下降,其中平均客单价同比+0.2%,单量同比下降中个位数。据二季度公司业绩会指引,今年全年国内同店销售收入将维持在去年水平的98%-102%之间 [2] 投资建议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收入172/206/232亿元(前值170/205/235亿元),同比增长24%/20%/13%;预计经调整净利润为28/33/37亿元(前值28/33/38亿元),同比增长19%/17%/11%,维持"买入"评级 [2]
尚太科技:把握储能需求增长,国际化探索有序推进
华安证券· 2024-12-03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年Q3业绩亮眼,营收净利同环比均增长 [2] - 毛利率同比改善,持续加大产品研发投入 [2] - 国内产能逐步释放,国际化探索有序推进 [2] - 投资建议:公司已进入多家知名锂离子电池厂商的供应链,石墨化成本和产品差异化优势突出。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47、9.55、11.75亿元,对应PE为26.5/20.7/16.9倍,维持"买入"评级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收盘价:75.90元 [2] - 近12个月最高/最低:78.67/22.71元 [2] - 总股本:261百万股 [2] - 流通股本:159百万股 [2] - 流通股比例:61.09% [2] - 总市值:198亿元 [2] - 流通市值:121亿元 [2] 业绩表现 - 24年Q3公司实现营收15.26亿元,同比+26.75%,环比+23.88% [2] - 24年Q3实现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35.33%,环比+6.34% [2] - 24年Q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3亿元,同比+38.79%,环比+8.86% [2] - 24年前三季度公司负极材料产品销售数量达14.8万吨,已经超过2023年全年销售量,同比增长超55% [2] 财务指标 - 24年Q3公司实现毛利率24.72%,同比+2.10pct,环比-0.08pct [2] - 24年Q3实现归母净利率14.49%,同比+0.92pct,环比-2.39pct [2] - 24年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0%/1.38%/3.74%/1.14%,同比分别+0.01/-0.18/+1.55/+0.63pct,环比分别-0.10/+0.00/+1.53/+0.25pct [2] 产能与国际化 - 国内产能建设方面,当前北苏二期生产基地土建部分接近尾声,公司在陆续开展设备采购及安装调试,北苏二期生产基地预计在24年末起陆续投产 [2] - 国际化探索方面,公司于10月15日发布公告,决定投资建设马来西亚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总投资初步计划约1.54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9亿元) [2] 财务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47、9.55、11.75亿元,对应PE为26.5/20.7/16.9倍 [2] - 重要财务指标: - 营业收入:2023A 4391百万元,2024E 4905百万元,2025E 6210百万元,2026E 7090百万元 [4] - 收入同比:2023A -8.2%,2024E 11.7%,2025E 26.6%,2026E 14.2% [4]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023A 723百万元,2024E 747百万元,2025E 955百万元,2026E 1175百万元 [4] - 净利润同比:2023A -43.9%,2024E 3.3%,2025E 27.8%,2026E 23.0% [4] - 毛利率:2023A 27.7%,2024E 25.1%,2025E 25.5%,2026E 25.4% [4] - ROE:2023A 12.8%,2024E 11.7%,2025E 13.0%,2026E 13.8% [4] - 每股收益:2023A 2.78元,2024E 2.86元,2025E 3.66元,2026E 4.51元 [4] - P/E:2023A 13.17,2024E 26.50,2025E 20.72,2026E 16.85 [4] - P/B:2023A 1.69,2024E 3.09,2025E 2.69,2026E 2.32 [4] - EV/EBITDA:2023A 9.06,2024E 16.12,2025E 14.23,2026E 12.31 [4]
轻工纺服行业周报:二次元IP变现新机遇,“谷子经济”引领消费趋势
华安证券· 2024-12-02 20:3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谷子经济"作为二次元文化衍生商品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步成熟,并形成了涵盖生产、销售、物流和售后等多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文化消费领域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2] - 2024年11月25日至11月29日,上证综指上涨1.81%,深证成指上涨1.66%,创业板指上涨2.23%。分行业来看,申万轻工制造上涨5.35%,相较沪深300指数+4.04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3;申万纺织服饰上涨7.65%,相较沪深300指数+6.34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1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专题:二次元IP变现新机遇 "谷子经济"引领消费趋势 - "谷子经济"的商业模式逐渐成熟。"谷子"来源于'goods'的音译,是二次元文化中的衍生商品的统称,通常包括徽章、手办、立牌、卡牌等商品,这些商品通常是基于动漫、漫画、游戏等版权作品设计的。"谷子"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年轻的二次元群体。围绕'谷子经济'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生产、销售、物流和售后等多个环节,这使得该领域的商业模式日益成熟。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谷子经济"已逐渐发展成为文化消费领域的一个重要增长点 [24] - 中国二次元市场的产业规模与用户规模不断飞速增长。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到2023年,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突破5亿人,2016-2023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2%,其中主要由年轻人构成,并呈现出多年龄层覆盖的趋势;预计到2026年,这一用户群体将增长至5.2亿人。2016年至2023年间,中国二次元产业规模从189亿元增长至2219亿元,复合年均增长高达42.2%,二次元周边衍生规模从53亿元增长至1023亿元;而2024年至2029年,二次元产业规模预测将增长至59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6% [24] - 中国二次元产业链主要由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衍生周边三个部分构成。内容生产方面,主要集中在头部厂商如米哈游、腾讯和网易等,负责原创动漫和游戏内容的创作与开发。内容传播环节包括线上和线下的运营公司,其中线下代理商在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的头部IP代理商如阿里鱼和艺洲人,在行业中具有显著影响力。阿里鱼目前运营超过400个IP,合作品牌涵盖《Hello Kitty》、《王者荣耀》等国际知名IP;艺洲人是国内唯一一家连续三年跻身20强的中国本土授权代理商,管理近20个IP,涵盖《海绵宝宝》和《汪汪队立大功》等。衍生周边市场则包括金昌明、衡立泰等生产商,它们和零售商一起推动手办、卡牌等衍生商品的销售,进一步扩展IP的商业价值 [26][27] - 文创谷子经济轻工领域涌现出一批企业,通过自有IP与授权IP结合,提升品牌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同时实现营收增长。广博股份依托自有IP"汐西酱"及授权IP"名侦探柯南""魔道祖师",开发文创类文具,实现品牌与产品的双向赋能,2023年营收达26.9亿元,同比增长8.2%。名创优品通过自有IP"Mini Family"及授权IP"哈利波特""第五人格"等,推出差异化文创产品,布局全球市场,2024年上半年收入77.59亿元,其中中国内地收入50.27亿元,同比增长17.2%。实丰文化专注于智能玩具及IP衍生品,凭借自有IP"智能飞飞兔"及"宝可梦"等热门授权IP开发创新产品,2023年玩具业务营收达2.84亿元,占总收入的90%。泡泡玛特通过 "Molley"和"Dimoo"等经典自有IP构建多产业链商业化体系,包括产品开发、展览与乐园运营,2023年营收达63.01亿元,同比增长36.5%,港澳台及海外市场表现尤为亮眼。创源股份以"通灵妃""猫妖的诱惑"等授权IP开发文创产品,深耕海外市场,其2023年文具类业务营收7.02亿元,海外市场占比高达97.26%。晨光文具通过"米菲兔""故宫文化"等IP创新与合作,升级品牌与产品体系,2023年实现营收233.51亿元,同比增长16.78%。这些企业在IP运营与产品创新的持续投入,为其核心业务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展现了在文创谷子经济领域的强劲竞争力 [30][31][32] 一周行情回顾 - 2024年11月25日至11月29日,上证综指上涨1.81%,深证成指上涨1.66%,创业板指上涨2.23%。分行业来看,申万轻工制造上涨5.35%,相较沪深300指数+4.04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3;申万纺织服饰上涨7.65%,相较沪深300指数+6.34pct,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1 [2] - 轻工制造行业一周涨幅前十分别为华立科技(+79.26%)、美之高(+73.69%)、广博股份(+61%)、齐心集团(+49.92%)、ST金运(+39.14%)、泰鹏智能(+38.01%)、龙利得(+28.62%)、实丰文化(+25.77%)、英联股份(+24.57%)、柏星龙(+22.43%),跌幅前十分别为滨海能源(-21.6%)、岳阳林纸(-17.85%)、陕西金叶(-15.27%)、宏裕包材(-8.9%)、茶花股份(-7.64%)、新巨丰(-7.58%)、沪江材料(-5.69%)、亚振家居(-4.89%)、宜宾纸业(-4.32%)、方大新材(-3.6%) [2] - 纺织服饰行业一周涨幅前十分别为万事利(+91.53%)、洪兴股份(+41.82%)、真爱美家(+26.58%)、戎美股份(+24.68%)、嘉麟杰(+22.42%)、开润股份(+21.89%)、如意集团(+20.62%)、夜光明(+19.58%)、报喜鸟(+19.07%)、七匹狼(+17.02%),跌幅前十分别为太湖雪(-12.08%)、酷特智能(-7.7%)、*ST天创(-1.96%)、莱绅通灵(-1.52%)、老凤祥B(-0.4%)、ST金一(-0.39%)、ST摩登(0%)、物产金轮(0.32%)、中国黄金(0.34%)、深中华B(0.54%) [2] 重点数据追踪 家居 - 地产数据:2024年11月17日至11月24日,全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285.01万平方米,环比33.05%;100大中城市住宅成交土地面积642.84万平方米,环比14.45%。2024年前10个月,住宅新开工面积4.46亿平方米,累计同比-22.7%;住宅竣工面积3.07亿平方米,累计同比-23.4%;商品房销售面积7.79亿平方米,累计同比-15.8% [54] - 原材料数据:截至2024年10月25日,定制家居上游CTI指数为782.79,周环比-31.87%。截至2024年11月29日,软体家居上游TDI现货价为12700元/吨,周环比0%;MDI现货价为18150元/吨,周环比-0.55% [54] - 销售数据:2024年10月,家具销售额为152亿元,同比7.4%;当月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金额为538820万美元,同比8.8%;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为1444.03亿元,同比-2.71% [54] 包装造纸 - 纸浆&纸产品价格:截至2024年11月29日,针叶浆/阔叶浆/化机浆价格分别为6248.75/4466.59/3675元/吨,周环比-0.74%/-0.34%/-0.45%;废黄板纸/废书页纸/废纯报纸价格分别为1577/1548/2225元/吨,周环比2.07%/0.52%/-1.33%;白卡纸/白板纸/箱板纸/瓦楞纸价格分别为4190/3392.5/3656.6/2760.63元/吨,周环比0.72%/0.74%/0.47%/1.1%;双铜纸/双胶纸价格分别为5420/5200元/吨,周环比1.5%/1.71%;生活用纸价格为6100元/吨,周环比-0.81%。截至2024年7月15日,中纤价格指数:溶解浆内盘价格为7700元/吨 [57] - 吨盈数据:截至2024年11月28日,双铜纸/双胶纸/箱板纸/白卡纸每吨毛利分别为29.43/-226.55/474.28/-406.49元/吨 [62] - 纸类库存:截至2024年10月31日,青岛港/常熟港木浆月度库存分别为1052/490千吨,环比1.54%/-9.26%;双胶纸/铜版纸月度企业库存分别为648.44/418千吨,环比7.37%/2.83%;白卡纸月度社会库存/企业库存分别为1750/628.3千吨,环比0.57%/-3.41%;生活用纸月度社会库存/企业库存分别为1239/531千吨,环比1.47%/5.36%;废黄板纸月度库存天数为8天,环比6.67%;白板纸月度企业库存/社会库存分别为781/1176千吨,环比3.61%/2.98%;箱板纸月度企业库存/社会库存分别为1358/1862千吨,环比-10.07%/6.1%;瓦楞纸月度企业库存/社会库存分别为743/1081千吨,环比-12.49%/7.91% [67][68][69][70][71][72][73][74] 纺织服饰 - 原材料:截至2024年11月2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为15279元/吨,周环比-0.02%。截至2024年11月28日,Cotlook A指数为82美分/磅,周环比1.61%。截至2024年11月29日,中国粘胶短纤市场价为13820元/吨,周环比0%;中国涤纶短纤市场价为7020元/吨,周环比-1.34%。截至2024年11月26日,中国长绒棉价格指数:137为22850元/吨,周环比-2.14%;中国长绒棉价格指数:237为22200元/吨,周环比-2.2%。截至2024年11月29日,内外棉差价为460元/吨,周环比-27.22% [75][76][77][78][79][80][81][82] - 销售数据:2024年10月,当月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为1347亿元,同比8%;当月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金额为1309370万美元,同比8.1% [85] 行业重要新闻 -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新兴市场渐成中国家电出口热门赛道(2024-11-25)。出海已成为家电企业寻找增长新空间的重要选择。海关总署日前发布的数据
巨子生物:港股点评:“双11”双核心GMV增长,新标准发布助力行业标准化
华安证券· 2024-12-02 12:0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巨子生物在双11期间核心品牌可复美和可丽金的线上全渠道GMV同比增长分别达到80+%和150+%,新标准发布助力行业标准化[2] - 公司坚持双轮驱动战略,持续拓宽系列产品矩阵,24H1核心品牌可复美和可丽金贡献销售收入占比达97.1%,可复美实现20.7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68.6%,可丽金实现收入3.96亿元,同比增长23.6%[2] - 公司牵头制定新领域团体标准,助力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由巨子生物主导制定的《发酵人参粉》团体标准已正式发布,为该领域首个团体标准[2] - 公司坚持研发创新巩固技术优势,全链路布局利于长期发展,24H1产生研发费用0.49亿元,同比增长43.2%,新增专利40项,获得3项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11月12日公司发布消息,核心品牌可复美/可丽金在双11期间线上全渠道GMV同比增长分别达到80+%/150+%;由巨子生物主导制定的《发酵人参粉》团体标准正式发布,为该领域首个团体标准[2] 财务指标 -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2、27.33、35.30亿元,同比增速为43%、31%、29%,对应PE分别为23、18、14倍[4] - 2024E-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5064、6803、8922亿元,收入同比增速为44%、34%、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82、2733、3530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43%、31%、29%;ROE分别为36.47%、32.37%、29.49%;每股收益分别为2.03、2.66、3.43元;市盈率分别为23.10、17.60、13.63倍[5] 现金流量表 - 2024E-2026E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734、3008、3437百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082、2733、3530百万元;折旧摊销分别为134、151、227百万元;营运资金变动及其他分别为-482、124、-320百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68、-333、-561百万元;资本支出分别为-17、-418、-646百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735、0、0百万元;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1068、2675、2876百万元[8] 资产负债表 - 2024E-2026E流动资产分别为5573、8278、11541百万元;现金分别为3572、6247、9123百万元;应收账款及票据分别为175、185、286百万元;存货分别为435、417、665百万元;非流动资产分别为720、987、1406百万元;固定资产分别为546、813、1231百万元;资产总计分别为6293、9265、12946百万元;流动负债分别为503、743、894百万元;短期借款分别为2、2、2百万元;非流动负债分别为71、71、71百万元;负债合计分别为575、814、965百万元;股东权益合计分别为5718、8451、11981百万元[9] 主要财务比率 - 2024E-2026E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43.68%、34.34%、31.1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3.43%、31.24%、29.18%;毛利率分别为82.24%、82.05%、82.56%;销售净利率分别为41.12%、40.17%、39.57%;ROE分别为36.47%、32.37%、29.49%;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13%、8.79%、7.46%;净负债比率分别为-62.43%、-73.90%、-76.13%;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90、0.87、0.80;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6.53、37.81、37.93;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41、7.32、7.16;每股收益分别为2.03、2.66、3.43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69、2.93、3.34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5.55、8.21、11.64元;市盈率分别为23.10、17.60、13.63倍;P/B分别为8.43、5.70、4.02倍;EV/EBITDA分别为18.15、13.01、9.31倍[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