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安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金盘科技(688676):数据中心销售同比高速增长,已完成10KvSST样机
华安证券· 2025-08-29 13: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2025H1营收31.54亿元(同比+8.16%) 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比+19.10%) 扣非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16.06%) [5] - 2025Q2营收18.12亿元(同比+12.42%) 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23.39%) 扣非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33.06%) [5] - 2025H1毛利率25.87%(同比提升2.51个百分点) 2025Q2毛利率26.57%(同比提升4.86个百分点) [5] - 新能源与非新能源业务均实现增长 其中风电领域销售收入同比+77.63% 发电及供电领域同比+58.06% 数据中心领域同比+460.51% 高端装备领域同比+30.30% [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 在手订单75.40亿元(不含税)(同比+14.89%) 其中内销订单47.38亿元 外销订单28.02亿元(占比37.16%) [6] - 公司已完成10kV/2.4MW固态变压器(SST)样机 适用于HVDC 800V供电架构 [6]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6.90/109.49/138.40亿元 [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6/9.71/11.18亿元 [7] - 对应PE分别为36/28/24倍 [7]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5.9%/26.0%/26.4% [9]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8.1%/32.0%/15.1% [9]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4.0%/23.6%/23.2% [9] - 预计2025-2027年ROE分别为14.0%/15.6%/15.2% [9]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0/2.11/2.43元 [9] 业务发展 - 在AIDC领域将全面推出HVDC、SST等新一代电源模块研发成果 [6] - 积极响应人工智能发展对高端电力装备的迫切需求 [6]
华光环能(600475):业绩短期承压,氢能业务实现里程碑式交付
华安证券· 2025-08-29 12:22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44.17亿元,同比下降23.30%,归母净利润2.85亿元,同比下降28.16%,但扣非归母净利润2.58亿元,同比增长27.41%,毛利率19.60%,同比上升4.98个百分点[5] - 营收下滑主要因市政环保工程业务战略性收缩(收入同比下降64.40%)及热电业务受原材料价格下降影响(收入同比下降25.13%),但扣非净利增长彰显主业韧性,得益于工程业务向高毛利勘察设计转型(毛利率提升6.13个百分点)、热电业务成本优化(毛利率提升5.27个百分点)及装备制造业务海外拓展(收入同比增长26.51%至9.29亿元)[6] - 氢能业务实现里程碑突破,完成首批大标方电解槽交付(中能建松原项目),产品技术领先(1500Nm³/h碱性电解槽,产氢压力3.2MPa行业最高),已建成500MW制氢设备生产基地,受益于绿氢需求释放;另在火电灵活性改造(获中科院技术授权)和CCUS领域(能耗指标国内领先)布局新增长点[7]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8.82/9.84亿元,对应PE 25/24/21倍[8] 财务数据总结 - 2025年上半年营收44.17亿元(YoY-23.30%),归母净利润2.85亿元(YoY-28.16%),扣非归母净利2.58亿元(YoY+27.41%),毛利率19.60%(+4.98pct);Q2单季营收24.52亿元(YoY-14.23%),归母净利1.56亿元(YoY-25.84%),扣非净利1.41亿元(YoY+543.38%)[5] - 2024年营收91.13亿元(YoY-13.3%),归母净利7.04亿元(YoY-5.0%);预计2025年营收97.46亿元(+6.9%),归母净利8.19亿元(+16.2%),毛利率稳定在19.1%左右[11] - 关键财务比率:2025E ROE 8.5%,净利率8.4%,资产负债率55.6%;每股收益2025E为0.86元,P/B 2.15倍[11][12]
市场点评:惯性强劲,韧性十足
华安证券· 2025-08-28 21:49
核心观点 - 市场呈现强劲惯性和韧性,交投情绪热烈,成长科技类指数大幅上涨,主要受乐观预期、算力业绩增长及机构抱团行为驱动 [3] - 建议聚焦三条配置主线:高弹性成长科技、景气硬支撑或业绩超预期领域、地产估值修复机会 [6][9] 市场表现与异动 - 8月28日上证指数收涨1.14%,创业板指收涨3.82%续创本轮新高,全A成交额保持3万亿元 [3] - 行业分化显著:通信(+7.14%)、电子(+5.53%)、国防军工(+2.29%)领涨,煤炭(-0.47%)、农林牧渔(-0.73%)、纺织服饰(-0.81%)领跌 [3] - 市值风格差异明显:科创创业50指数大涨6.79%,中证A50涨1.00%,万得微盘股指数跌0.42% [3] 市场情绪与资金动向 - 全A成交额持续处于历史高位3万亿元,两融余额增至2.21万亿元创近10年新高 [4] - 投资者对后市乐观预期高度一致,风险偏好维持高涨 [4] 算力板块业绩与估值 - 寒武纪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达4347.8%,归母净利润由亏损5.3亿元扭转为盈利10.4亿元 [5] - 新易盛、中际旭创、浪潮信息2025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82.6%、37.0%、90.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55.7%、69.4%、34.9% [5] - 中际旭创和新易盛2026年万得预期PE估值分别为34.9倍和34.3倍,显示估值具备较高性价比 [5] 配置主线一:高弹性成长科技 - 重点覆盖AI、算力、机器人、军工等领域,兼具事件催化和业绩支撑 [6] - 成长科技在牛市氛围中弹性最佳,易凝聚资金共识 [6] 配置主线二:景气硬支撑领域 - 包括稀土永磁、贵金属、工程机械、摩托车、农化制品等 [9] - 稀土永磁受益于中美关系变化及中报业绩亮眼,贵金属因全球不确定性及实际利率下行趋势维持长期上涨 [9] - 工程机械受海外需求带动景气回升,摩托车销售因出口强劲维持高景气,农化制品呈现量价改善 [9] 配置主线三:地产估值修复 - 地产价格下行压力持续(5-7月),但宽松政策逐步兑现,北京、上海已出台优化政策 [9] - 预计需进一步政策发力,地产板块有望延续阶段性估值修复机会 [9]
环旭电子(601231):AI逐步落地端侧,推动消费电子升级
华安证券· 2025-08-28 19:29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AI技术逐步落地消费电子端侧 推动产品升级与创新 公司作为SiP微小化技术领导者有望受益于新兴消费电子对"轻 薄 短 小"的需求 [6] - 消费电子知名品牌商及新创品牌商纷纷推出"AI+"产品 如Apple Intelligence技术在手机端提供智能影像创作 健康监控 通话翻译等功能 并在设备端处理敏感数据确保用户安全 [6] - AI眼镜 AI PC 智能家居等产品受关注 智能手表 手环 TWS耳机持续迭代 XR设备 智能戒指等新兴品类成为市场新宠 [6] - 在机器人领域 公司微小化技术能有效应对电控模组和通讯模组的散热和轻量化挑战 通过高集成度设计提升可靠性与稳定性 [7] - 公司发挥全球化多元布局优势 在12个国家地区拥有30个生产据点 包括2018年并购波兰厂 2020年并购法国飞旭集团 2021年越南厂投产 2022年南岗二厂投产 2024年墨西哥和波兰新厂投产 [7][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72.14亿元同比下降0.63% 归母净利润6.38亿元同比下降18.66% 扣非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下降3.93% [4] - 2Q25单季度营业收入135.65亿元同比下降2.37% 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下降32.60%环比下降9.51% 扣非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下降5.38%环比增长6.56% [4] - 2Q25分业务表现:通讯类收入43.7亿元同比下降3.2% 消费电子类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1.7% 工业类收入19.3亿元同比下降0.5% 云端及存储类收入15.0亿元同比增长1.1% 汽车电子类收入13.0亿元同比下降16.7% 医疗电子类收入0.98亿元同比增长14.3% [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2亿元 24.0亿元 30.0亿元 同比增长16.2% 25.0% 25.0% [9][11]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87元 1.09元 1.37元 对应PE为21.6倍 17.3倍 13.8倍 [9][11]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45.81亿元 713.18亿元 773.63亿元 同比增长6.4% 10.4% 8.5% [11] - 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9.5%提升至2027年10.8% ROE从2024年9.2%提升至2027年12.7% [11] 公司基本面 - 总股本2196百万股 流通股本2196百万股 流通比例100% 总市值421亿元 [1] - 当前股价19.15元 近12个月最高价20.17元 最低价11.82元 [1]
“学海拾珠”系列之二百四十七:分散化投资是否驱动大盘股需求?
华安证券· 2025-08-28 19:06
量化模型与因子构建方式 1. 再平衡需求模型 - **模型名称**:再平衡需求(Rebalancing Demand)[82] - **模型构建思路**:通过量化主动型共同基金为满足内部风险管理和监管要求(如5%的持仓集中度阈值)而进行的分散化再平衡操作,捕捉其对大盘股产生的可预测交易需求[3][18][50]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1. 首先计算基金j中股票i在季度t的预测权重: $$\widehat{w}_{i,j,t}=\frac{\left(1+r_{i,t}\right)\,w_{i,j,t-1}}{\sum\left(1+r_{i,t}\right)\,w_{i,j,t-1}}$$[40] 其中,$w_{i,j,t-1}$是上一季度观测权重,$r_{i,t}$是股票i的季度回报率 2. 计算被动变化(Passive): $$Passive_{i,j,t} = \widehat{w}_{i,j,t} - w_{i,j,t-1}$$[40] 3. 计算主动变化(Active): $$Active_{i,j,t} = w_{i,j,t} - \widehat{w}_{i,j,t}$$[40] 4. 汇总所有主动型共同基金的再平衡需求: $$Rebalancing\,Demand_{i,t}=\frac{\sum_{j}\left(\widehat{w}_{i,j,t}-w_{i,j,t-1}\right)\cdot Shares_{i,j,t-1}}{\sum_{j}Shares_{i,j,t-1}}$$[82] 该指标反映了股票i因回报驱动而在共同基金投资组合中权重增加的平均程度 2. 阈值需求模型 - **模型名称**:阈值需求(Threshold Demand)[82] - **模型构建思路**:聚焦于那些超过基金总AUM 2%的头寸,这些头寸更可能受到集中度风险管理的影响[82]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Threshold\,Demand_{i,t}=\frac{\sum_{j}\left(\widehat{w}_{i,j,t}-w_{i,j,t-1}\right)\cdot I(w_{i,j,t-1}>2\%)\cdot Shares_{i,j,t-1}}{\sum_{j}Shares_{i,j,t-1}}$$[82] 其中$I(w_{i,j,t-1}>2\%)$是指示函数,当权重超过2%时取值为1 3. 拟合需求模型 - **模型名称**:拟合需求(Fitted Demand)[83] - **模型构建思路**:使用不同持有规模下基金对被动变化表现出的再平衡程度无条件系数,来构建需求指标[83] - **模型具体构建过程**: $$Fitted\,Demand_{i,t}=\frac{\sum_{j}\left(\widehat{w}_{i,j,t}-w_{i,j,t-1}\right)\cdot\beta_{weight}\cdot Shares_{i,j,t-1}}{\sum_{j}Shares_{i,j,t-1}}$$[83] 其中$\beta_{weight}$是图表6中每个权重区间对应的回归系数[54] 4. 分散化驱动需求因子 - **因子名称**:分散化驱动需求因子[5][20] - **因子构建思路**:基于再平衡需求等指标,捕捉机构投资者为控制头寸集中度而产生的协调一致的逆向交易需求[3][16] - **因子具体构建过程**: 1. 使用再平衡需求、阈值需求或拟合需求作为基础指标[82][83] 2. 计算这些指标的百分位排名,即每只股票在每季度全体股票中的百分位数[83] 3. 这些排名值作为因子值,值越高表示基金的分散化再平衡需求越强 模型与因子的回测效果 1. 再平衡需求模型 - 再平衡需求一个标准差(0.22%)预测前35个交易日内-0.44%的回报(t=-3.21)[20] - 再平衡需求一个标准差预测该季度剩余时间内0.27%的正回报(t=2.60)[20] - 在控制过去动量和极端负收益后,一个标准差变化预测一个季度内-0.56%的回报(t=-3.71)[20] - 一个标准差变化预测随后一年内0.67%的反转(t=2.16)[20] 2. 分散化驱动需求因子 - 再平衡需求一个标准差(0.22%)使共同基金卖出概率增加3.15%[85] - 阈值需求一个标准差(0.15%)使共同基金卖出概率增加1.28%-2.20%[85] - 拟合需求一个标准差(0.03%)使共同基金卖出概率增加1.28%-2.20%[85] 3. 定价效应测试结果 - 分散化驱动的交易需求转化为真实的净卖出压力,导致再平衡需求高的股票经历显著的短期价格下跌[5] - 这种可预测的收益反转模式集中体现在大盘股中(市值超过NYSE公司80%分位数的股票)[5][20] - 在控制了过去一个季度的回报后,预测变量一个标准差的变化预测了一个季度内-0.56%的回报(t=-3.71)[20] - 随后一年内0.67%的反转(t=2.16)[20]
山金国际(000975):金价上行支撑业绩,25H1净利润创新高
华安证券· 2025-08-28 17: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46亿元,同比增长42.14%,归母净利润15.96亿元,同比增长48.43% [4] - 单季度25Q2营业收入49.24亿元,同比增长31.95%,环比增长13.95%,归母净利润9.02亿元,同比增长57.67%,环比增长29.99% [4] - 金价上涨驱动业绩增长,2025年上半年黄金均价722.13元/克,同比上涨38.6%,6月30日收盘价764.43元/克较年初增长22.9% [5] - 合质金板块贡献毛利23.64亿元,同比增长42.97%,占总毛利比例达85.3% [5] - 国际化战略推进,启动H股上市筹备,纳米比亚Osino金矿项目计划25Q4建设选厂,预计2027年上半年投产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15/40.49/49.57亿元,对应PE为15.91/13.03/10.64倍 [7]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35.85亿元,同比增长67.6%,归母净利润21.73亿元,同比增长52.6% [8]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75.62亿元,同比增长29.3%,归母净利润33.15亿元,同比增长52.6% [8] - 毛利率从2024年29.9%提升至2027年预计38.6%,ROE从16.7%提升至25.4% [8] - 每股收益从2024年0.78元增长至2027年预计1.79元 [8] - 2025年上半年矿产金产量3.72吨,同比下降10.58%,销量4.12吨,同比下降6.58% [5] 估值指标 - 总市值528亿元,流通市值480亿元,总股本2.777亿股,流通股比例91.02% [1] - 当前股价19.00元,近12个月最高价23.55元,最低价15.07元 [1] - P/B从2024年3.29倍降至2027年预计2.70倍,EV/EBITDA从10.60倍降至5.27倍 [8]
哔哩哔哩-W(09626):广告收入稳健增长,利润侧持续提升
华安证券· 2025-08-28 17:37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9] 核心观点 - 25Q2营收73.38亿元(yoy+19.8%),经调整归母净利润5.61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毛利率36.5%(同比+6.5pct) [6] - 游戏业务表现亮眼:《三国:谋定天下》贡献增量,多款长青游戏周年活动带动增长,海外上线预期带来新流水 [7] - 用户生态健康增长:DAU达1.08亿(yoy+6%),MAU达3.65亿(yoy+8%),日均使用时长106分钟(yoy+3.9%),月付费用户0.32亿(yoy+10%) [8] - 广告业务超预期:25Q2广告收入24.5亿元(yoy+20%),客户数量同比增长超20%,前五大垂类为游戏、数码家电、网络服务、电商及汽车 [6][8] 财务表现 - 25Q2分业务收入:移动游戏16.1亿元(yoy+60%)、增值服务28.4亿元(yoy+11%)、IP衍生品及其他4.4亿元(yoy-15%) [6] - 2025E-2027E收入预测:300.8亿元(yoy+12.1%)、331.2亿元(yoy+10.1%)、361.5亿元(yoy+9.2%) [9][12] - 2025E-2027E经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21.1亿元、29.6亿元(yoy+40.1%)、38.9亿元(yoy+31.3%) [9][12]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预计毛利率从2024年32.7%提升至2027年39.7%,净利率从-5.1%转正至7.6% [12][15] 业务亮点 - 游戏产品矩阵丰富:《三国:谋定天下》计划海外上线,多款储备游戏等待过审 [7] - 内容与算法协同效应:优质内容提升广告主ROI,推荐算法迭代驱动广告增长 [8] - 现金流改善: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从2024年-10.89亿元转正至2027年37.12亿元 [15]
华勤技术(603296):多元业务协同发力,业绩高速增长
华安证券· 2025-08-28 17:2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9.39亿元,同比增长113.06%,归母净利润18.89亿元,同比增长46.30% [4] - 多元业务协同发力,智能终端、高性能计算、AIoT及汽车电子业务均实现高速增长 [5][6][7][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3亿元、46.5亿元、54.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87元、4.57元、5.32元 [9][11] 业务表现总结 - 智能终端业务收入268.02亿元,同比增长116.44%,智能穿戴产品发货量高速增长且居行业领先地位 [5] - 高性能计算业务收入506.29亿元,同比增长128.22%,在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及数据产品领域均实现突破 [6] - AIoT业务收入33.15亿元,同比增长79.89%,覆盖智能家居、XR及游戏产品等多品类硬件 [7] - 汽车电子业务收入10.40亿元,同比增长62.49%,在智能座舱、显示屏及智驾模块实现技术突破 [8]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1512.79亿元(同比增长37.7%),2026年1801.82亿元(同比增长19.1%),2027年2011.48亿元(同比增长11.6%) [11] - 预计2025年毛利率稳定在9.1%,ROE维持在14.7%-14.8%区间 [11]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PE为24.8倍,2026年降至21.0倍,2027年进一步降至18.0倍 [9][11] 市场与战略 - 公司通过"3+N+3"产品布局构建稳健矩阵,在AI PC、XR、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具备技术及客户优势 [5][6][7][8] - 穿戴产品受益于AI及空间计算技术发展,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AI服务器业务与国内云厂商深度合作 [5][6] - 汽车电子业务突破新势力车企客户,形成JDM及CM双模式并逐步产生规模效应 [8]
开润股份(300577):25H1业绩高增长,代工业务利润率进一步提升
华安证券· 2025-08-28 17: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4.27亿元,同比增长32.53%,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下降24.77%主要受去年同期一次性投资收益高基数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1.81亿元同比增长13.98%体现实际经营稳健增长 [5] - 代工制造业务收入20.98亿元同比增长37.22%,其中箱包制造收入14.19亿元增长13.03%,服装制造收入6.79亿元大幅增长148.25%成为第二增长曲线,代工业务毛利率24.67%同比提升0.96个百分点 [6] - 品牌经营业务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8.87%,毛利率24.14%同比下滑1.10个百分点,但通过小米生态链新品推出和渠道优化有望改善 [6] - 公司海外产能占比超70%,生产基地布局于印尼、中国、印度等优势区域,有效降低关税和贸易风险 [8]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2.34/61.4/70.55亿元,同比增长23.4%/17.3%/14.9%,归母净利润3.67/4.59/5.57亿元,对应PE 14.96/11.98/9.87倍 [9][11] 财务表现 - 2025H1毛利率24.66%同比提升0.72个百分点,Q2毛利率24.61%同比提升0.90个百分点 [7] - 期间费用率变化:销售费用率3.83%同比下降1.5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5.76%同比下降0.15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2.19%同比上升0.0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84%同比上升1.13个百分点,主要受上海嘉乐并表影响 [7] - 扣非归母净利率7.44%同比下降1.21个百分点,Q2为8.15%同比下降0.57个百分点 [7] - 2024年营收42.40亿元,预计2025年营收52.34亿元,毛利率从22.9%提升至23.9% [11] 业务分析 - 代工业务通过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生产效率推动毛利率提升,服装业务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6] - 品牌业务借助小米品牌势能推出米家斜挎包、前开盖旅行箱等新品,加强宣传合作提升影响力 [6] - 全球化产能布局于人力成本和关税优势区域,灵活调配产能降低海外风险 [8] - 收购上海嘉乐拓展纺织服装及面料领域,形成收入新增量 [9] 盈利预测 - 2025-2027年预计每股收益1.53/1.91/2.32元 [9][11] - ROE预计从2024年17.8%调整至2025年15.0%,2026-2027年回升至16.0%-16.6% [11] - 营运能力指标显示总资产周转率从0.97提升至1.04,应收账款周转率稳定在5左右 [12]
亚辉龙(688575):海外业务维持高增,“AI+IVD”带来新赋能
华安证券· 2025-08-28 17:22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9]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08亿元(同比-15.79%),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84.82%),扣非净利润0.50亿元(同比-68.98%)[2] - 单二季度营业收入3.91亿元(同比-26.12%),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比-84.93%),扣非净利润0.13亿元(同比-87.39%)[2]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18.51/21.67/25.42亿元(同比增长-8.0%/17.1%/17.3%),归母净利润1.14/3.00/4.15亿元(同比增长-62.1%/163.0%/38.2%)[9] - 对应EPS为0.20/0.53/0.73元,PE倍数77/29/21x [9] 业务表现分析 - 国内自产主营业务收入5.42亿元(同比-21.08%),海外自产主营业务收入1.29亿元(同比+26.00%)[3] - 自产主营业务收入6.71亿元(同比-14.98%),代理业务收入1.18亿元(同比-22.42%)[3] - 自产化学发光业务收入6.03亿元(同比-15.87%),主营业务毛利率61.58%(同比-0.36pct),化学发光试剂毛利率80.15%(同比-0.85pct)[3] 仪器装机与覆盖 - 自产化学发光仪器新增装机1,090台(国内546台,海外544台),600速仪器国内占比46.70% [4] - 流水线新增装机57条(同比+54.05%),自研iTLAMax流水线新增签约11条 [4] - 累计装机化学发光仪器超11,830台,流水线227条 [4] - 覆盖境内终端医疗机构超6,210家(三级医院超1,700家,三甲医院超1,260家),全国三甲医院覆盖率超70% [4] 技术创新与战略 - "AI+IVD"战略落地:糖尿病领域发布PIFI数智平台,基于机器学习算法量化评估胰岛功能 [5] - 自免领域间接免疫荧光ANA智能判读系统识别准确率91.3%,假阴性率<0.3%,已部署30余家三甲医院,累计处理样本超200万例 [5] - 自研iTLA Max流水线通过AI多模态视觉识别降低报告错误率,探索与大语言模型结合提升实验室智能化 [5][8] 财务预测 - 2025年预计营业收入18.51亿元,毛利率61.8%,归母净利润1.14亿元 [9][11]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21.67亿元,毛利率62.6%,归母净利润3.00亿元 [9][11]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25.42亿元,毛利率63.2%,归母净利润4.15亿元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