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
搜索文档
盈趣科技(002925):25Q3业绩稳健增长,关注订单后续放量
华安证券· 2025-11-03 10:54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稳健增长,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8.82亿元,同比增长13.51%,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3.52%[3] - 单季度看,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10.62亿元,同比增长10.2%,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增长10.46%[3] - 看好公司基于UDM模式合作大客户开拓大单品,电子烟业务加热模组及整机项目持续放量,家用雕刻机业务向好,并积极拓展新产品线[5]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0.68/48.82/55.9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6/4.36/5.37亿元,EPS分别为0.38/0.56/0.69元[5]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7.11%,同比下滑0.63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6.18%,同比下滑0.60个百分点[4]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25.75%,同比下滑0.88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3.78%,同比基本持平[4] - 费用率方面,2025年前三季度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至0.22%,主要系汇兑损失减少所致[4] -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1.60个百分点至1.5%[4]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用于马来西亚智造基地扩建、墨西哥智造基地建设、健康环境产品扩产及研发中心升级项目[4] - 该举措旨在完善公司"大三角"国际化战略布局,增强全球运营能力,升级产品结构并强化技术壁垒[4]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3.9%/20.0%/14.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7.6%/47.2%/23.3%[8]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52/35.33/28.64倍[5][8] - 预计毛利率将稳定在28.1%-28.3%之间,ROE将从2025年的5.9%提升至2027年的8.7%[8]
公牛集团(603195):2025Q3业绩短期承压,积极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
华安证券· 2025-11-03 10:4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且维持此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牛集团基于其在民用电工市场的份额与渠道优势,电连接与智能照明业务将稳健增长,同时LED照明业务的渠道变革、智能家居生态、无主灯业务、国际化战略及新能源市场拓展有望带来中长期业绩增长 [6] - 尽管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短期承压,但公司正积极推进新能源业务发展 [1]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121.98亿元,同比下降3.22%;归母净利润为29.79亿元,同比下降8.72%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为40.3亿元,同比下降4.44%;归母净利润为9.19亿元,同比下降10.29% [4]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2.11%,同比下降1.01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24.42%,同比下降1.47个百分点 [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41.68%,同比下降1.79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22.81%,同比下降1.49个百分点 [4] - 2025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为7.00%,同比下降1.4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4.73%,同比上升0.8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为3.63%,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为-0.62%,同比上升0.06个百分点 [4] 新能源业务发展 - 公司依托电工领域优势切入家用充电赛道,产品体系覆盖充电枪、家用充电桩、光储一体解决方案 [5] - 已推出公牛风尚、公牛乐享、公牛无极、公牛天际等系列交流家用充电桩,其中无极系列为旗舰产品,通过中汽研极端环境可靠性认证与五星兼容性认证 [5] - 在2025中国汽车充换电生态大会上,公司与小桔充电、新电途、云快充三家平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旨在提升商用充电桩的安全、智能、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为161.03亿元,同比下降4.3%;归母净利润为39.05亿元,同比下降8.6% [6][8] - 预计2026年营业收入为169.94亿元,同比增长5.5%;归母净利润为43.55亿元,同比增长11.5% [6][8] - 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为178.81亿元,同比增长5.2%;归母净利润为46.34亿元,同比增长6.4% [6][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16元、2.41元、2.56元 [6][8] -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0.22倍、18.13倍、17.04倍 [6][8]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43.1%、43.3%、43.4% [8] 公司基本数据 - 报告日期为2025年11月3日,收盘价为43.67元,近12个月最高价与最低价分别为78.78元与43.15元 [1] - 总股本为1,809百万股,流通股本为1,801百万股,流通股比例为99.57% [1] - 总市值为790亿元,流通市值为786亿元 [1]
莱特光电(688150):前三季度业绩保持高增,持续完善OLED材料矩阵
华安证券· 2025-11-03 10:38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增持,且维持该评级 [2] - 报告日期为2025年11月3日,公司总市值为98亿元 [2] 核心观点与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增长18.77%;实现归母净利润1.80亿元,同比增长38.62%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18.61%;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43.27% [5]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OLED终端材料销售收入增加以及公司降本增效措施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约2.5亿片,同比增长11.7%,环比增长20.3%,行业需求景气 [6] 研发与技术优势 - 公司第三季度研发投入达0.17亿元,同比增长24.24% [7] - 公司拥有数百项OLED终端材料自主专利,形成了深厚研发储备与技术壁垒 [7] - 公司产品实现多项国产替代突破,包括Red Prime、Green Host和Red Host材料,新产品Green Prime及蓝光系列材料客户端验证进展良好 [7] 客户与市场布局 - 公司已进入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信利等国内知名面板厂商供应链 [8] - 公司自主研发的Red Prime材料被认定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8] - 公司正布局叠层器件连接层CGL材料、蓝色磷光材料、窄光谱高色域MRTADF材料等前沿技术 [9]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亿元、4.06亿元、6.13亿元 [10] - 对应2025-2027年的市盈率PE分别为36倍、24倍、16倍 [10]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6亿元、12.04亿元、17.83亿元,毛利率预计从68.8%提升至70.1% [11]
蓝晓科技(300487):Q3基本仓业绩稳步增长,生科板块加速布局
华安证券· 2025-11-03 10:31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蓝晓科技吸附材料基本仓业务稳健发展,驱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同时生命科学板块加速布局,未来增长潜力明确,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4][5][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9.33亿元,同比增长2.20%;实现归母净利润6.52亿元,同比增长9.27% [4]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14.86%,环比增长2.29%;实现归母净利润2.07亿元,同比增长7.72%,但环比下降17.58% [4]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主要由于所得税费用环比增加0.62亿元 [6]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2.81%,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 [5] 业务板块分析 - **吸附分离材料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65亿元,同比增长7.19%,占总营收80.95%,是公司基本仓业务 [5] - **系统装置业务**: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2.48亿元,同比下降32.24%,占总营收12.83%,下降因报告期内无盐湖提锂大型项目收入确认 [5] - **生命科学领域**:多肽固相合成载体业务增长良好,多个头部GLP-1多肽类项目顺利推进,未来仿制药项目将逐步放量 [5] - **金属资源业务**:围绕能源金属领域拓展,在红土镍矿提镍、钴提取及回收等领域已签订多个工业化项目,长期发展潜力较大 [5] - **超纯水与水处理领域**:高端饮用水市场渗透率提升,超纯水领域进一步放量 [5] 产能布局与未来发展 - 公司拟投资11.5亿元建设生命科学高端材料产业园,产品将覆盖层析介质、聚合物色谱填料、酶载体、小核酸载体等多种高端材料 [7][8] - 存量业务方面,GLP-1多肽类药物持续放量,ProteinA亲和填料、离子交换类产品、医美胶原蛋白等项目稳步推进 [8] - 公司已完成120吨固相载体车间、70000升琼脂糖/葡聚糖车间的扩建,GMP高等级生产车间正在筹划中 [8]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亿元、11.89亿元、14.49亿元 [9] - 对应2025年至2027年的市盈率分别为29倍、24倍、19倍 [9]
赛福天(603028):25Q3营收高增长,光伏业务满产满销
华安证券· 2025-11-03 10:14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实现高增长,光伏业务呈现满产满销态势[1][4] - 公司费用率控制得当,盈利能力同比明显改善[5] - 公司在人形机器人腱绳领域取得阶段性进展,有望培育新的增长点[6] - 公司三大事业部持续深挖潜能,未来几年业绩预计将保持增长[7]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02亿元,同比增长55.35%;归母净利润142.11万元,同比增长105.14%[4]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5.42亿元,同比增长43.17%;归母净利润-166.18万元,同比增长89.05%[4]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4.2%,同比提升3.12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0.09%,同比提升2.77个百分点[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3.39%,同比提升5.37个百分点;归母净利率为-0.31%,同比提升3.70个百分点[5] 业务进展与战略布局 - 光伏事业部投身于BC技术路线的探索,并积极向产业链下游拓展[7] - 钢索事业部在深耕电梯领域的同时,于海洋工程、港口等领域取得突破[7][6] - 公司将传统钢丝绳技术延伸应用至工业机器人领域,已研发腱绳测试样品并与多家机器人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及样品送测[6] - 公司已与上海交通大学机器人研究团队达成合作并签订合同订单,并与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6] - 绿建事业部保持稳健发展[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38亿元、22.55亿元、25.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5.4%、16.4%、12.9%[7][9]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5亿元、0.24亿元、0.3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7.7%、61.4%、34.7%[7][9]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05元、0.08元、0.11元[7][9] - 以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161.15倍、99.85倍、74.13倍[7][9]
震荡蓄势待新高
华安证券· 2025-11-02 20:29
核心观点 - 市场预计在11月进入高位震荡阶段,政策处于“空窗期”,经济基本面边际放缓,市场缺乏共识和明确催化,需关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预期博弈 [2][3] - 行业配置上,AI产业主线虽短期调整但仍是核心,应把握布局机会;同时关注有业绩硬支撑的领域,如储能/电池、军工、存储、工程机械等;本月将有色金属调出推荐 [2][5][7] 市场观点:震荡市中寻机会 政策环境与关键节点 - 四中全会与中美新一轮谈判后,国内进入政策“空窗期”,下一个关键节点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3][13] - 结合“十五五”规划建议稿,2026年GDP增速目标需保持在4.5%以上,2025年的促消费、稳增长政策大概率在2026年延续或加码 [13] - 中美经贸谈判释放积极信号,美方将“芬太尼”关税从20%下调至10%,中方同意加强采购美国大豆,但谈判是长期过程,后续仍可能面临波折 [14] 流动性分析 - 央行表示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释放边际宽松信号,但受外部汇率压力掣肘,宽松幅度有限 [3][17] - 若流动性宽松带来利率下行,可能引发“股债跷跷板”效应,对股市微观流动性形成拖累 [3][21] - 微观流动性再度充裕难度加大:估算国内公募基金权益仓位已处于高位;人民币汇率持续走弱,外资流入尚待观察 [3][22] 经济基本面数据 - 经济基本面延续边际放缓态势,内生动能尚待提振 [3][4][23] - 预计10月主要经济指标:社零同比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0.7%(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3.8%、基建投资增速1.3%、地产投资增速-14.0%),出口同比4.5%,CPI同比-0.5%,PPI同比-2% [4][25] - 10月制造业PMI为49%,较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年内首次回落至荣枯线下方 [26] 行业配置:布局和坚守新一轮科技行情 主线一:AI产业链 - AI产业景气趋势明确,三季报继续验证成长风格业绩相对优势,是本轮行情最核心方向 [5][7][39] - **算力端**:关注CPO、PCB、液冷、光纤等领域。政策推动算力基建,如工信部要求到2027年实现城域算力中心毫秒互联 [42]。三季报显示AI算力公司业绩高增,如中际旭创归母净利同比增125.0%,新易盛增205.4% [44]。高端PCB市场预计保持高扩张增速,2025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同比增速有望达32% [46][47]。液冷服务器市场2024-2029年CAGR预计达46.8%,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162亿美元 [48] - **应用端**:关注机器人、游戏、软件等。游戏行业2025Q3累计归母净利同比增速高达88.6% [52]。AI大模型快速更新,如OpenAI发布Sora 2,微软推出整合AI功能的Microsoft 365 Premium服务 [53] 主线二:业绩硬支撑领域 - **电力设备(储能/电池)**:2025年1-9月国内储能新增装机31.77GW/85.11GWh,保持高增速;2025年1-6月中国储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规模163GWh,同比增长246% [57] - **军工**:临近“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军费有望迎来扩张预期;国际地缘冲突及美国重启核试验等事件构成潜在催化 [58][59] - **存储半导体**:AI需求激增带动存储价格快速上行,NAND Flash(64GB 8Gx8 MLC)价格从年初4.3美元上涨至6.4美元左右,已步入新一轮景气上行周期 [62] - **工程机械**:行业周期一般为3-5年,当前正处新一轮上行期;2025年2月挖掘机销量同比增52.8%,出口持续增长,尤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求旺盛 [63][65] 配置调整 - 将有色金属调出本月推荐,因贵金属受中美关系缓和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收敛影响,能源金属价格大涨已过度反应需求预期 [7][41]
澜起科技(688008):DDR5迭代升级,新产品陆续呈现
华安证券· 2025-11-02 19:50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1] 核心观点 - 报告核心观点:澜起科技受益于DDR5迭代升级和AI产业趋势,新产品陆续呈现,业绩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5][6][7][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0.58亿元,同比增长57.83%;归母净利润16.32亿元,同比增长66.89% [5]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4.24亿元,同比增长57.22%,环比增长0.92%;归母净利润4.73亿元,同比增长22.94%,环比下降25.33% [5] - 第三季度股份支付费用大幅增长至3.53亿元,剔除该影响后的归母净利润为8.11亿元,同比增长105.78%,环比增长10.96% [6] - 第三季度互连类芯片产品线销售收入为13.71亿元,同比增长61.59%,环比增长3.78%;毛利率为65.69%,环比增加1.48个百分点 [6] - 营业收入、互连类芯片销售收入、剔除股份支付后的归母净利润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后两者实现连续10个季度环比增长 [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DDR5内存接口芯片子代持续迭代,第三子代RCD芯片销售收入首次超过第二子代产品,第四子代RCD芯片开始规模出货 [7] - 推出基于CXL 3.1的内存扩展控制器芯片,并已开始向主要客户送样测试,旨在解决数据中心内存资源池化需求 [7] - 旗下时钟缓冲器和展频振荡器产品已正式进入客户送样阶段 [7] - 截至2025年10月27日,未来六个月内待交付的DDR5第二子代MRCD/MDB芯片在手订单金额已超过人民币1.4亿元 [7] 业绩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6亿元、34.1亿元、39.6亿元 [8]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89元、2.98元、3.46元 [8][9] - 以2025年10月31日收盘价计算,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72.1倍、45.8倍、39.4倍 [9]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70亿元、79.68亿元、92.20亿元,同比增长61.3%、35.7%、15.7% [11] - 预测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62.1%、60.0%、60.3% [11]
贵州茅台(600519):25Q3点评:顺应市场,行稳致远
华安证券· 2025-11-02 15:04
投资评级 - 对贵州茅台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贵州茅台在25Q3展现出强大的品牌力和经营韧性 茅台酒通过产品结构和渠道打款节奏等方式实现增长 系列酒则顺应市场环境主动降速以减轻发展包袱 [7] - 公司盈利水平维持稳定 25Q3归母净利率同比微增0.06个百分点至48.29% [6] - 公司现金流表现略好于营收 回款质量较高 [8][9] - 后续需关注管理层换届后的边际变化以及宏观环境好转对需求的催化作用 [7] 财务业绩总结 - 25Q3单季度营收398.10亿元 同比增长0.35% 归母净利润192.24亿元 同比增长0.48% 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8] - 25Q1-3累计营收1309.04亿元 同比增长6.32% 累计归母净利润646.27亿元 同比增长6.25% [8] - 25Q3毛利率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至91.28% 主要得益于茅台酒占比提升 [6] 分业务与渠道表现 - 分产品看 25Q3茅台酒营收同比增长7.3% 系列酒营收同比下降34.0% 茅台酒在白酒业务中营收占比提升5.5个百分点至89.4% [8] - 分渠道看 25Q3直销渠道营收同比下降14.9% 批发渠道营收同比增长14.4% 直销渠道占比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至39.8% [8] - i茅台渠道营收同比大幅下降57.2% 主因非标批价走弱和茅台1935需求承压 公司通过经销渠道提前完成全年打款任务以对冲压力 [8] 现金流与合同负债 - 25Q3销售收现同比增长2.7% "营收+合同负债变动"同比增长5.3% 现金流表现优于营收 [9] - 截至25Q3末 公司合同负债为77.49亿元 同比减少21.82亿元 环比增加22.42亿元 显示公司发货节奏相对克制 注重渠道健康度 [9] 盈利预测与估值 - 调整后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834.0亿元、1915.4亿元、2034.6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5.3%、4.4%、6.2% [10] - 调整后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3.3亿元、948.1亿元、1012.3亿元 同比增速分别为4.8%、5.0%、6.8% [10] - 以当前股价1430.01元计算 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0倍、19倍、18倍 [10]
美年健康(002044):旺季经营改善,AI赋能成效显著
华安证券· 2025-11-02 09:54
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买入(维持)[3]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公司第三季度旺季经营改善,降本增效措施见效,客户结构持续优化[8] - AI战略已成为业绩增长核心动力,相关收入增长显著,创新业务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9] - 基于对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预期,报告维持“买入”评级[10]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25亿元,同比下降3.01%;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0.53%[7] - 单看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16亿元,同比下降4.06%;实现归母净利润2.73亿元,同比增长13.65%[7] - 盈利能力改善得益于降本增效,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5.73亿元,同比下降8.42%;管理费用为6.33亿元,同比下降0.87%[8] 经营状况与战略进展 - 公司持续推进“团检公域引流,个检私域沉淀”策略,客户结构优化,个人客户收入占比已提升至33%(基于半年报数据)[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分院总数为561家,其中控股体检分院为300家[8] - AI赋能运营效果显著,AI数智健管师“健康小美”已上线217家体检中心,累计生成300万份体检报告[9] - 创新业务方面,公司已开设33家减重代谢门诊,并在64家体检中心开展智慧中医体检服务[9] 未来业绩预测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20亿元、130.42亿元、142.4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9.5%、11.3%、9.2%[10][13] - 报告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0亿元、8.62亿元、10.88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26.9%、34.6%、26.2%[10][13] - 对应的每股收益(EPS)预测分别为0.16元、0.22元、0.28元[10][13] - 对应的市盈率(P/E)倍数分别为34倍、26倍、20倍[10][13]
华安研究:华安研究2025年11月金股组合
华安证券· 2025-10-31 21:57
AI与科技驱动 - 美年健康AI相关收入达1.40亿元,同比增长62.36%,AI技术成为核心增长动力[1] - 第四范式2025年上半年营收26.26亿元,同比增长40.7%,经调整净亏损收窄至5,062万元[1] - 三环集团MLCC业务因AI服务器需求增长50%,AI芯片供电架构提升MLCC用量300%[1] - 北京君正预计2025年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27%,受益于DRAM新工艺及存储涨价趋势[1] 消费电子与硬件 - 绿联科技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6.55亿元,同比增长42%,充电业务对标安克创新具翻倍空间[1] - 奥瑞金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3.21亿元,同比增长67%,二片罐行业涨价预期推动盈利改善[1] 能源与材料 - 中创新航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3.95亿元,同比增长136%,储能电池涨价及出海带动盈利提升[1] - 神火股份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50.19亿元,同比增长17%,铝价供应约束及成本优化助力利润修复[1] 传统行业与周期 - 天康生物拟收购羌都畜牧,出栏量突破500万头,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7.45亿元(增速23%)[1] - 兴发集团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18.25亿元,同比增长14%,磷化工景气及农需回暖支撑业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