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泰晶科技:24年H1盈利端同比稳健增长,车规级晶振配套国内外优质客户
长城证券· 2024-09-05 17:11
报告评级 - 公司维持"增持"评级 [4] 公司业绩 - 2024年H1公司实现营收3.93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增长21.88% [2] - 2024年H1公司毛利率为25.22%,同比提升1.0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4.85%,同比提升2.31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3] 技术研发 - 公司针对高精度TCXO、OCXO等有源产品、RTC模块等产品进行了优化升级,成功研制出补偿后总体频偏≤±0.1PPM的高精度TCXO系列产品 [3] - 公司加大了高精度产品的生产设备、TCXO温度补偿算法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增强了部分关键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 [3] - 公司高基频光刻晶片实现了产业化落地,76.8MHz、80MHz等超高频以及超小尺寸产品均实现了量产 [3] 汽车业务 - 公司已开发1000余款车规级产品,覆盖了MHz/kHz、无源/有源等全系产品,配套了多家主机厂和国内外知名Tier1企业 [3][4] - 公司76.8MHz高频热敏晶体谐振器通过了高通公司车规级5G平台SA522和SA525认证 [3] 行业前景 - 全球信息化、数字化进程加速推进,5G+、物联网逐渐普及,AI新技术创新驱动电子行业扩容,全球石英晶体频率元器件需求有望稳步增长 [4] - 受益于汽车智能化、电动化和网联化趋势,车载电子系统对车规高等级晶振的需求日益增长,公司晶振产品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3][4] 盈利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亿元、1.72亿元、2.20亿元,EPS分别为0.32元、0.44元、0.57元/股,PE分别为40X、29X、23X [4]
创耀科技:24H1收入短期承压,布局工业互联与新短距通信领域助力公司发展
长城证券· 2024-09-05 15: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上半年创耀科技收入短期承压但利润增长,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和费控能力提升,未来业绩有望恢复 [1][2] - 公司坚持研发投入,布局工业互联与新短距通信领域,相关产品有望获取市场份额,随着国产化替代加速,未来业绩有望恢复增长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2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9.32亿、6.61亿、7.67亿、9亿、10.6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5.4%、 - 29.0%、16.0%、17.3%、18.5% [1] - 2022 - 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00万、5800万、7200万、9400万、1.1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5.7%、 - 35.8%、23.9%、29.7%、20.4% [1] - 2022 - 2026年ROE分别为6.1%、3.9%、4.6%、5.8%、6.6% [1] - 2022 - 2026年EPS分别为1.14元、0.73元、0.90元、1.17元、1.41元 [1] - 2022 - 2026年P/E分别为43.0倍、66.9倍、54.0倍、41.6倍、34.6倍 [1] - 2022 - 2026年P/B分别为2.6倍、2.6倍、2.5倍、2.4倍、2.3倍 [1] 2024年半年报情况 - 上半年营收2.85亿元,同比下降3.65%;归母净利润3496.74万元,同比增长2.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86.29万元,同比增长2.32% [1] - 二季度营收1.62亿元,同比增长5.52%,环比增长31.69%;归母净利润1982.46万元,同比增长4.54%,环比增长30.92% [2] - 2024H1毛利率为29.24%,同比增长0.16pct;净利率为12.27%,同比增长0.76pct;期间费用率为19.19%,同比减少3.13pct [2] - 2024上半年三大业务领域接入网网络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和芯片版图设计收入占比由2023年上半年的70.6%/13.43%/15.97%变为46.51%/34.09%/19.40% [2] 研发与新兴领域布局 - 2024H1研发投入6043.62万元,研发费用率为21.20% [2] - 布局工业互联、新短距无线等领域,高速工业总线EtherCAT从站控芯片已小批量出货,有望替代进口产品 [2] - 新短距无线星闪SLE芯片相关产品如无线鼠标等预计今年下半年推向市场 [2] 财务报表预测 - 2022 - 2026年预计流动资产分别为16.65亿、18.55亿、20.14亿、22.2亿、22.11亿元 [5] - 2022 - 2026年预计非流动资产分别为5.34亿、6.69亿、5.53亿、5.96亿、5.54亿元 [5] - 2022 - 2026年预计流动负债分别为7.1亿、9.84亿、10亿、11.78亿、10.43亿元 [5] - 2022 - 2026年预计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00万、3200万、900万、1100万、1400万元 [5] - 2022 - 2026年预计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14.87亿、15.07亿、15.58亿、16.27亿、17.08亿元 [5] 现金流预测 - 2022 - 2026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4600万、1.56亿、6.89亿、 - 6.71亿、8.34亿元 [6] - 2022 - 2026年预计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8.61亿、 - 2.47亿、 - 700万、 - 3200万、 - 2600万元 [6] - 2022 - 2026年预计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1.97亿、8200万、 - 3900万、 - 2100万、 - 3300万元 [6] - 2022 - 2026年预计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2.9亿、 - 600万、6.43亿、 - 7.24亿、7.76亿元 [6]
五粮液:高质量增长释放转向信号
长城证券· 2024-09-05 15: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五粮液2024年是“营销执行年”,提出“抓动销、稳价格、提费效、转作风”方针,展现改革决心,增长质量比增速更重要 [7] - 公司释放3点重要信号,即报表业绩稳定市场预期,更看重增长质量和长期空间;以价为先,改变放量增长路径依赖;改变对单一大单品过度依赖,完善侧翼产品和矩阵建设 [3] - 公司核心大单品动销韧性强,提价减量政策下供需矛盾缓解,回归高质量增长,有望完成十四五计划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22.65亿、1024.15亿、1126.5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0.8%、11.0%、10.0% [1]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77亿、386.62亿、430.3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3.5%、12.8%、11.3% [1] - 预计2024 - 2026年ROE分别为23.9%、23.5%、22.7% [1] - 预计2024 - 2026年EPS分别为8.83、9.96、11.09元/股,对应PE分别为13.9x、12.4x、11.1x [1][7] 2024年半年度报告情况 - 2024H1实现营业收入506.48亿元,同比增长11.3%;归母净利润190.57亿元,同比增长11.9%;基本EPS 4.910元/股,同比提高11.9% [1] 2024Q2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158.15亿元,同比增长10.1%;归母净利润50.12亿元,同比增长11.5% [2] - 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75.01%/32.82%,分别同比提高1.74/0.20 pct;销售费用率同比提高1.97 pct至17.34% [2] - 二季度回款278.79亿元,合同负债环比增加31.10亿元 [2] 分产品情况 - 上半年五粮液产品销售收入392.05亿元,同比增长11.5%;销售量24194吨,同比增加12.1%;吨价162.04万元/吨,同比下降0.6% [2] - 其他酒产品销售收入79.06亿元,同比增长17.8%;销售量54156吨,同比减少23.9%;吨价14.60万元/吨,同比提高54.7% [2] 分渠道情况 - 上半年经销模式收入275.94亿元,同比增长13.5%;直销模式收入195.17亿元,同比增长11.0%;直销占比41.4%,同比基本持平 [2] 分区域情况 - 东部和西部核心市场分别实现15.7%和16.7%的领先增速 [2] 资产负债表预测(2024 - 2026E) - 流动资产分别为1689.93亿、1928.76亿、2184.12亿元 [9] - 非流动资产分别为194.86亿、203.54亿、211.33亿元 [9] - 资产总计分别为1884.78亿、2132.30亿、2395.46亿元 [9] - 流动负债分别为379.91亿、408.94亿、411.90亿元 [9] - 非流动负债分别为3.80亿、3.95亿、4.10亿元 [9] - 负债合计分别为383.71亿、412.89亿、416.00亿元 [9] - 少数股东权益分别为44.00亿、62.03亿、81.92亿元 [9] -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1457.08亿、1657.39亿、1897.54亿元 [9] 利润表预测(2024 - 2026E) - 营业收入分别为922.65亿、1024.15亿、1126.56亿元 [9] - 营业成本分别为221.44亿、240.67亿、261.36亿元 [9] - 营业利润分别为476.85亿、537.72亿、598.45亿元 [9] - 利润总额分别为475.82亿、536.80亿、597.56亿元 [9] - 净利润分别为358.85亿、404.66亿、450.24亿元 [9] - 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16.08亿、18.03亿、19.89亿元 [9] -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42.77亿、386.62亿、430.35亿元 [9] 现金流量表预测(2024 - 2026E) - 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89.67亿、390.64亿、396.63亿元 [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9.35亿、 - 16.99亿、 - 17.78亿元 [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144.06亿、 - 141.90亿、 - 138.70亿元 [9] - 现金净增加额分别为226.26亿、231.75亿、240.14亿元 [9] 主要财务比率预测(2024 - 2026E) - 成长能力方面,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0.8%、11.0%、10.0%;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3.5%、12.8%、11.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3.5%、12.8%、11.3% [9] - 获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76.0%、76.5%、76.8%;净利率分别为38.9%、39.5%、40.0%;ROE分别为23.9%、23.5%、22.7%;ROIC分别为22.6%、22.4%、21.7% [9] - 偿债能力方面,资产负债率分别为20.4%、19.4%、17.4%;净负债比率分别为 - 91.8%、 - 93.6%、 - 93.5%;流动比率分别为4.4、4.7、5.3;速动比率分别为3.9、4.1、4.6 [9] - 营运能力方面,总资产周转率均为0.5;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000.0、1800.0、1600.0;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2.5、2.6、2.7 [9] - 每股指标方面,每股收益分别为8.83、9.96、11.09元/股;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10.04、10.06、10.22元/股;每股净资产分别为37.54、42.70、48.89元/股 [9] - 估值比率方面,P/E分别为13.9、12.4、11.1;P/B分别为3.3、2.9、2.5;EV/EBITDA分别为7.7、6.4、5.4 [9]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网第二批次计量设备中标公示,整体集中度由降转升
长城证券· 2024-09-05 14: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网计量设备招标集中度转折向上,中标金额排名靠前企业市场份额或将进一步提升,各品类分标价格下行,具备价格优势、中标品类单价高于平均价格的企业盈利能力或更大 [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情况 - 2024年8月28日国家电网公示第二次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采购推荐中标候选人,本次招标设备1595万只,总中标金额约45.32亿元,73家企业中标 [1] 需求与价格情况 - 数量上除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需求同比增约51.50%,其他分标物资需求量下降,但2024年计划集采3个批次,前两批招标量超2023年83%,预计全年需求总量同比快速增长 [1] - 价格上本批次下降幅度大,A级单相智能、B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分标降幅约5%,C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分标降幅约8%,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分标单价降至700元以内,降幅达26% [1] 中标集中度情况 - 整体上本次中标金额前三为三星医疗约1.43亿元(3.17%)、东方电子约1.39亿元(3.06%)、华立科技约1.32亿元(2.91%),前三甲差距小;炬华科技排名上升32名至第6,CR10市场份额约27.64%,环比增0.89pct,集中度由降转升 [1] - 分类别看电能表分标中标金额前三为威胜集团、三星医疗、东方电子,CR10市场份额约25.93%,环比增1.38pct,集中度转折向上,D级三相智能电能表中标标的全部洗牌,上批2家未中标,本批5家中3家首次中标;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集中度仍下降 [1]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炬华科技、三星医疗、东方电子等中标金额排名靠前企业;关注林洋能源、科陆电子、万胜智能等具备价格优势、中标品类单价高于平均价格的企业 [1]
淮河能源:电力业务大幅增长,板块盈利明显改善
长城证券· 2024-09-05 11: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首次评级为"增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电力业务大幅增长,板块盈利明显改善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火电发电量为86.7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7.81%;火电上网电量为82.5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8.18% [2] - 2024年上半年发电业务销售收入为33.71亿元,同比增加27.99%;销售成本为20.53亿元,同比增加23.90%;发电业务毛利为13.18亿元,同比增加34.90%,毛利率为39.10%,同比增加2.01个百分点 [2] 配煤业务显著增长,运输业务持稳 - 2024年上半年电燃公司配煤业务量1561万吨,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同比增长33.08% [2] - 2024年上半年铁运分公司铁路货运量2497万吨,同比减少0.12% [2] 规划稳健股利政策,着眼公司长远发展 - 公司将实行持续、稳定的利润分配政策,优先采取现金方式进行利润分配,同时采取股票或者现金股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 [2] - 公司最近三年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30% [2] 潘集电厂资产注入,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 公司完成收购潘集发电公司100%股权,该公司具有比较优势、性能优良和市场竞争优势,煤窝办电,煤质稳定且节省运输服务费 [2] - 潘集发电公司发电机组为2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且具备30%深调能力,在现货市场交易机制下及容量电价政策出台后,具备较强的发效益电能力 [2] 股东淮南矿业集团为国内大型能源企业,煤炭资源丰富,火电装机容量规模较大 - 淮南矿业集团煤炭总储量占华东地区煤炭储量的50%,占安徽省的74%;截至2024年3月底,可采储量合计48.81亿吨,拥有生产矿井11座,核定产能7790万吨/年 [2] - 淮南矿业集团控股和参股的电厂均以火电为主,截至2023年底,控股电厂装机容量735万千瓦 [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318.70亿元、328.70亿元、348.4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1.64亿元、12.20亿元、12.35亿元,EPS(摊薄)为0.30元、0.31元、0.32元 [4] - 以2024年9月2日收盘价3.48元/股对应PE为11.6x/11.1x/11.0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4]
联化科技:2Q24业绩环比改善,关注公司中长期成长性与英国基地改善
长城证券· 2024-09-05 11: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给予联化科技"买入"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Q24 公司业绩环比改善,植保/医药/功能化学品/设备与工程服务板块收入分别为18.73/7.13/1.27/2.51亿元,同比变化分别为-24.36%/-12.17%/+47.67%/-11.54%。[2] 2) 公司植保、医药、功能化学品三大板块稳步发展,关注各板块长期成长性。公司在三大板块不断投入,预计产品种类将会进一步丰富,板块整体营收有望逐步增长。[5] 3) 公司英国基地减亏,马来西亚基地逐步推进。英国基地有望逐步扭亏为盈,马来西亚基地未来有望逐步投入使用。[5] 财务数据总结 1) 预计联化科技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63.17/78.58/94.72亿元,同比增长-1.9%/24.4%/20.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6/3.51/6.14亿元,同比增长118.5%/308.7%/74.9%,对应EPS分别为0.09/0.38/0.66元。[6] 2) 结合公司9月2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52/13/7倍。[6]
环旭电子:24H1业绩平稳增长,看好AI驱动SiP+云端存储业务成长
长城证券· 2024-09-05 10: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4H1业绩平稳增长,看好AI驱动SiP+云端存储业务成长[1] 财务指标 - 2022A-2026E营业收入分别为685.16亿元、607.92亿元、652.05亿元、711.65亿元、783.17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3.9%、-11.3%、7.3%、9.1%、10.1%;2022A-2026E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60亿元、19.48亿元、21.44亿元、26.53亿元、33.2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64.7%、-36.3%、10.1%、23.7%、25.5%[1] - 24H1公司实现营收273.86亿元,同比+1.94%;实现归母净利润7.84亿元,同比+2.23%;实现扣非净利润6.02亿元,同比-13.26%。其中单季度Q2实现营收138.94亿元,同比+0.19%,环比+2.98%;实现归母净利润4.50亿元,同比-8.18%,环比+34.37%;实现扣非净利润3.15亿元,同比-33.52%,环比+9.99%[1] - 24H1公司毛利率为9.84%,同比+0.44pct;净利率为2.83%,同比-0.03pct。24Q2毛利率10.12%,同比+0.42pct,环比+0.57pct;净利率3.19%,同比-0.34pct,环比+0.74pct[2] - 24H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8%/2.34%/3.21%/0.88%,同比+0.27/+0.26/+0.19/+0.64pct[2] 业务分析 - 云端及存储/汽车电子/医疗电子/通讯/消费电子/工业收入24H1同比+38.96%/+37.24%/+11.85%/+0.05%/-7.07%/-17.55%[2] - 云端产品受益AI有望高速增长,收购海外资产强化车载通讯模组优势[4] - AI驱动智能终端集成化升级,公司持续投资SiP先进技术[2]
鸿合科技:归母净利润稳步提升,海外业务持续拓展,AI赋能教育业务创新
长城证券· 2024-09-05 10: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鸿合科技归母净利润稳步提升,海外业务持续拓展,AI赋能教育业务创新,作为教育信息化领军企业,构建全周期产品和服务方案,完善产业布局,新技术和新产品落地有望贡献新增长点 [1][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指标 - 2022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45.49亿、39.29亿、44.64亿、51.47亿、61.0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 21.7%、 - 13.6%、13.6%、15.3%、18.6% [1] - 2022 - 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6亿、3.23亿、4.02亿、4.83亿、5.8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34.4%、 - 18.6%、24.6%、20.3%、20.9% [1] - 2022 - 2026年预计ROE分别为11.8%、10.9%、11.8%、12.5%、13.4% [1] - 2022 - 2026年预计EPS分别为1.68元、1.37元、1.70元、2.05元、2.47元 [1] - 2022 - 2026年预计P/E分别为13.2倍、16.3倍、13.1倍、10.9倍、9.0倍 [1] - 2022 - 2026年预计P/B分别为1.5倍、1.5倍、1.4倍、1.3倍、1.1倍 [1] 事件情况 - 8月27日鸿合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报,上半年营收15.73亿元,同比下滑2.94%;归母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4.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0.26% [1] 业务表现 - 二季度环比改善明显,2024Q2营收10.22亿元,同比增长5.63%,环比增长85.56%;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3.67%,环比增长395.77% [2] - 分地区看,2024年上半年国内营收5.30亿元,同比下滑17.83%,毛利率22.50%,同比下滑2.1pct;海外营收10.43亿元,同比增长6.86%,毛利率40.45%,同比下滑1.7pct [2] AI赋能业务 - 硬件方面,升级智能交互平板等设备,推出实训录播等新产品 [2] - 软件方面,推出AI课堂行为分析平台和未来教室解决方案 [2] 新品与市场拓展 - 2024年上半年推出“小优成长书房”,截至目前签约加盟店80余家,19家已开业 [2] - 海外市场采用本地化运营模式,教育信息化交互显示产品在三大区域市场位于第一梯队,全球教育市场排名第二,海外自有品牌“Newline”在美国教育市场排名第一 [2][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2亿、4.83亿、5.8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11、9倍 [5]
森马服饰:上半年业绩实现稳健增长,全渠道持续发力
长城证券· 2024-09-05 09: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维持"增持"的投资评级。[3]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实现稳健增长,营收同比增长7.11%,净利润同比增长7.14%。[1] 2) 公司毛利率提升、费用率控制出色,整体盈利能力稳定。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46.11%,同比提升1.47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30.63%,同比基本持平。[2] 3) 各业务板块和销售渠道均保持稳健增长,共同推动公司营收增长。[2] 4) 公司持续深化品牌打造、渠道拓展和营销提效,线上渠道有望稳健增长,线下渠道持续优化。[3] 5)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46元、0.53元、0.60元,对应PE分别为9.7X、8.4X、7.5X。[3] 财务数据总结 1)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55亿元,同比增长7.11%;实现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7.14%。[1] 2) 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46.11%,同比提升1.47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为30.63%,同比基本持平。[2] 3)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48.96亿元、164.51亿元、178.5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6亿元、14.38亿元、16.13亿元。[3] 4)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46元、0.53元、0.60元,对应PE分别为9.7X、8.4X、7.5X。[3]
伟测科技:24H1营收实现稳健增长,期待高端测试业务助力长期盈利修复
长城证券· 2024-09-05 09: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市场复苏助力24H1营收增长,多因素持续影响公司盈利表现 - 24H1半导体行业处于上游库存逐步消化及下游需求逐步回暖的阶段,受益于市场复苏对测试需求增加和部分新客户进入量产,公司营收实现稳健增长 [3] - 24H1公司毛利率为28.56%,同比-9.27pcts;净利率为2.35%,同比-20.16pcts。盈利能力下降主因系股份支付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新建产能的产能利用率处于爬坡期导致各类固定成本上升 [3] 拟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加速高端测试产能建设 - 公司发布了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7,500万元,用于"伟测半导体无锡集成电路测试基地项目"及"伟测集成电路芯片晶圆级及成品测试基地项目" [3] - 上述两个募投项目将加码"高端芯片测试"和"高可靠性芯片测试"的产能建设,为我国集成电路测试的自主可控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我国战略新兴行业的发展 [3] - 上述两个募投项目的实施将为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提供产能保障,进一步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强化"高端芯片测试"和"高可靠性芯片测试"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3] 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情况 - 24H1公司营收4.29亿元,同比+37.85% [2]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10.70亿元、13.00亿元、15.90亿元,增长率分别为45.3%、21.5%、22.3% [2] 盈利情况 - 24H1公司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84.66% [2]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2.35亿元、2.95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3.0%、61.7%、25.9% [5]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28元、2.06元、2.60元 [5] 估值情况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PE分别为32X、20X、16X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