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国际(00289)

搜索文档
32家港股公司回购 腾讯控股回购5.0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09:22
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概况 - 7月2日共有32家香港上市公司进行股份回购 合计回购2542 69万股 金额达7 62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以单日回购5 00亿港元居首 友邦保险以2 14亿港元次之 康臣药业以945 91万港元位列第三 [1] - 从回购数量看 方正控股以491 80万股居首 嬴集团(400 00万股)和中电光谷(320 00万股)分列二三位 [1] 重点公司回购动态 - 腾讯控股年内累计回购金额达370 40亿港元 7月2日回购99 60万股 价格区间500 500-508 000港元 [1] - 友邦保险年内累计回购152 03亿港元 7月2日回购300 00万股 价格区间70 850-71 500港元 [1] - 康臣药业年内累计回购3241 46万港元 7月2日回购84 00万股 价格区间11 160-11 340港元 [1] 其他公司回购数据 - 蒙牛乳业单日回购20 00万股 金额327 30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1 99亿港元 [1] - 名创优品单日回购5 44万股 金额192 98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2 78亿港元 [1] - 碧桂园服务单日回购30 00万股 金额196 20万港元 年内累计回购5110 54万港元 [1] 行业分布特征 - 消费行业公司表现活跃 包括蒙牛乳业 安德利果汁 名创优品等均进行回购 [1] - 医疗健康板块有康臣药业 希玛医疗等参与回购 [1][2] - 科技企业如腾讯控股 明源云 乐华娱乐等回购力度较大 [1]
002898,17日13板!多股垂直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2:25
医药板块表现 - 医药、幽门螺杆菌概念领涨,科拓生物20%涨停创年内新高,交大昂立、华森制药封板,*ST赛隆17个交易日13涨停 [3] - 港股医药板块全线上扬,涨幅前10行业均与医药相关,君实生物创半年新高,乐普生物、维亚生物涨幅居前 [6] - 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近11%,6只医药股涨超100%,36只涨超50% [6]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年初至今上涨28.73%,10只港股涨超100%,德琪医药-B涨幅483% [6] - 2025年ASCO年会将展示中国71项原创研究,涉及信达生物、百济神州、恒瑞医药等企业创新药物数据 [6] - 国元证券认为中国创新药研发达国际领先水平,未来业绩增长动力强劲 [7] 农林牧渔板块表现 - 渔业、宠物经济、农产品加工等逆势上涨,保龄宝、泉阳泉、西王食品涨停 [8] - 全球食品加工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达26.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41%,中国健康食品增速超10% [10] - 消费刺激政策加码,育儿补贴推动母婴、乳制品、健康食品需求 [11] - 立高食品稀奶油产品线2024年销售额近5亿元,同比增长近两倍 [11] - 中农立华年均分红占归母净利润46.99%,2024年分红比例提升至59.48% [12] - 招商证券关注转基因玉米产业化对种业格局的重塑,研发型龙头种企或受益 [12] 其他板块及市场动态 - 培育钻石、环保设备板块涨幅居前,工业金属、通信设备等跌幅居前 [2] - A股早盘震荡,深证成指险守10000点,创业板指跌破2000点创3周新低 [5] - 维生素、NMN概念、生物制品等细分板块放量上攻,华森制药、誉衡药业涨停 [13]
WING ON CO(0028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0:52
Website: https://www.wingon.hk 股份代號:289 WING ON 2024 2024 | 頁次 | | | --- | --- | | 公司資料 | 1-8 | | 董事會主席致詞 9-13 | | | 董事會報告 14-26 | | | 企業管治報告 27-40 | | | 關連交易及持續關連交易 41-42 | | | 五年業績摘要 | 43 | | 投資物業 | 44 | | 獨立核數師報告 45-49 | | | 綜合損益表 | 50 | | 綜合損益及其他全面收益表 | 51 | | 綜合財務狀況表 52-53 | | | 綜合權益變動結算表 54-55 | | | 綜合現金流量表 56-57 | | | 財務報表附註 58-135 | | | 主要附屬公司及聯營公司 136-139 | | 公司資料 董事會 董事會現任成員如下: 執行董事 郭志樑先生,銅紫荊星章,榮譽勳章(主席) 郭志桁先生,太平紳士(副主席及行政總裁) 郭志標博士,太平紳士 郭志一先生 獨立非執行董事 梁永寧先生(主席) 郭志樑先生 Nicholas James Debnam先生 1 永安國際有限公 ...
WING ON CO(00289)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16:4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946,232千港元,2023年为1,056,194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0.41%[3] - 2024年经营溢利为520,726千港元,2023年为564,59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7.77%[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876,558千港元,2023年溢利为176,107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3] - 2024年本年度亏损为923,336千港元,2023年溢利为121,117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3]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16.9仙,2023年盈利为42.4仙,同比由盈转亏[3] - 2024年投资物业估值净损失为1,375,504千港元,2023年为378,055千港元,同比大幅增加[3] - 2024年全面收益总额亏损为1,250,135千港元,2023年溢利为123,406千港元,同比由盈转亏[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3,643,020千港元,2023年为15,367,45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11.21%[6] - 2024年净资为16,858,348千港元,2023年为18,385,33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30%[6] - 2024年应拨归本公司股东之保留溢利中投资物业估值累计净收益为10,428,347,000港元,2023年为11,776,744,000港元,同比下降约11.45%[8] - 2023年度溢利为123,360千港元[9] - 2023年度其他全面收益为2,275千港元[9] - 2023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125,635千港元[9] - 2023年购回公司股份支付票面值51千港元,支付溢价及交易费用6,474千港元[9] - 2023年有关前年度已获通过及支付之股息为218,021千港元,本年度已宣派支付之股息为98千港元[9] - 2024年度亏损为918千港元[10] - 2024年度其他全面收益为 - 326,641千港元[10] - 2024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 - 327千港元[10] - 2024年购回公司股份支付票面值84千港元,支付溢价及交易费用9,964千港元[10] - 2024年有关前年度已获通过及支付之股息为174,057千港元,本年度已宣派支付之股息为92千港元[10] - 2024年综合除税前亏损876,558千港元,2023年综合除税前溢利176,107千港元[26] - 2024年综合总资产18,068,602千港元,综合总负债1,210,254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9,722,390千港元、1,337,058千港元[27][28] - 2024年香港对外客户收入825,454千港元,指定非流动资10,006,734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41,332千港元、11,251,827千港元[31] - 2024年其他收入141,985千港元,其他净收益171,062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40,654千港元、114,258千港元[33][34] - 2024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94,110千港元,证券投资股息收入29,800千港元,证券投资利息收入10,765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94,685千港元、28,820千港元、11,201千港元[33]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3280千港元,有抵押银行借款利息122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483千港元和0千港元[35] - 2024年物业投资收入 - 403642千港元,直接费用115106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 - 416810千港元和106012千港元[35] - 2024年员工成本(董事酬金除外)197176千港元,董事酬金34036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87970千港元和25006千港元[35] - 2024年所得税支出总额46778千港元,2023年为54990千港元,2024年香港利得税按16.5%(部分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按8.25%)计算[36] - 2024年应付本公司股东股息(含中期和末期)246218千港元,2023年为273044千港元[39]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316.9港仙,基于综合亏损919108000港元和加权平均股数290025000股;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42.4港仙,基于溢利123360000港元和加权平均股数290718000股[42] - 2024年应拨归本公司股东基本溢利429289千港元,每股148.0港仙;2023年分别为478119千港元和164.5港仙[43] - 2024年贸易应收账项(已扣除亏损准备)11276千港元,其他应收账项13692千港元,定金及预付账款38370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6782千港元、23990千港元和53808千港元[45] - 2024年应收账项、定金及预付账款非流动部分5840千港元,流动部分57498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9556千港元和75024千港元[45] - 2024年到期(未逾期)或逾期少于1个月的贸易应收账项10750千港元,逾期1 - 3个月265千港元,逾期超3个月但少于12个月261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15733千港元、600千港元和448千港元[45] - 2024年集团收入为94620万港元,较2023年的105620万港元减少10.4%[49] - 2024年集团应拨归股东亏损为91910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12340万港元[49] - 2024年每股亏损为316.9港仙,2023年为每股盈利42.4港仙[50] - 2024年股东权益为1683320万港元,较2023年的1835580万港元下跌8.3%[54] - 2024年集团总借款为5930万港元,2023年无借款[55] - 2024年资本负债率为0.4%,2023年不适用[56] - 2024年集团净投资为315140万港元,2023年为347440万港元[57] - 2024年集团资本承担总额为5810万港元,2023年为5720万港元[5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百货业务货品销售359,289千港元,专柜销售净收入134,949千港元,寄销销售净收入48,352千港元,物业管理费及其他租金相关收入54,661千港元,投资物业租金348,981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23,320千港元、153,955千港元、62,109千港元、58,447千港元、358,363千港元[17] - 2024年百货业务对外客户收入542,590千港元,物业投资对外客户收入403,642千港元,合计946,232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639,384千港元、416,810千港元、1,056,194千港元[24] - 2024年百货业务须呈报的分部溢利为亏损60,040千港元,物业投资为363,483千港元,合计303,443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亏损2,805千港元、388,198千港元、385,393千港元[24]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3,280千港元,折旧及摊销79,262千港元,坏账冲销1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483千港元、87,741千港元、1,905千港元[24] - 2024年须呈报的分部资产13,336,147千港元,年内增加的非流动分部资产90,812千港元,须呈报的分部负债314,945千港元;2023年对应数据分别为15,055,824千港元、99,503千港元、403,133千港元[24] - 2024年百货业务收入5.426亿港元,较2023年的6.394亿港元减少15.1%,经营亏损6000万港元(2023年为280万港元)[61] - 2024年物业投资收入3.635亿港元(2023年为3.882亿港元),香港商业投资物业净收入减少5.6%至2.77亿港元(2023年为2.935亿港元),出租率降至90%(2023年为93%)[62] - 2024年澳洲墨尔本商业写字楼物业净收入减少8.7%至8910万港元(2023年为9760万港元),出租率降至72%(2023年为85%)[63] - 2024年应占联营公司汽车经销业务权益税后亏损2560万港元(2023年为1750万港元),整体应占联营公司税后亏损1840万港元(2023年为990万港元)[65] 公司投资组合数据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投资组合总值22.086亿港元(2023年为18.724亿港元),投资组合收益2.225亿港元(2023年为1.49亿港元),外币汇兑净损失1780万港元(2023年为110万港元)[66] 公司员工数据变化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员工531名(2023年为533名)[67] 公司股份购回情况 - 2024年公司在联交所购回84.2万股股份,支付总价1.0009亿港元[72] 公司会议及年报相关信息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6日举行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通告约在2025年4月24日刊登及寄出[73] - 2024年年报将在联交所网站发布[74] 公司合规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董事已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9][70] 行业环境相关 - 2024年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较前一年大幅下跌7.3%[60] - 2024年集团百货店营业额受客流量低和消费支出疲弱影响下降[60]
34个涨停,600289成2025年新“妖王”!机构扎堆盯上38股(附名单)
证券时报网· 2025-03-19 18:30
文章核心观点 文章围绕*ST信通股价异常暴涨和38家获机构扎堆关注公司展开,介绍*ST信通股价表现、基本面及风险,阐述38家公司行业分布、业绩、二级市场表现和资金流向等情况[1][3] *ST信通情况 - 3月19日一字涨停,最新股价创近七年新高,A股市值达52.5亿元,今年38个交易日累计斩获34个涨停板、2次跌停,年内涨幅364.8%,涨停次数和涨幅均排名A股第一 [1] - 长期致力于服务电信运营商及行业客户,提供行业数字化软件开发等服务 [1] - 2025年1月因未完成资金占用改正复牌并叠加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24年度预计净利润亏损0.8 - 1.2亿元,但股价自复牌后狂飙,最初市值11.3亿元,现涨至50亿元以上 [1][2] - 因股价异常波动连发公告提示风险,称股价已严重偏离基本面,目前基本面未重大变化 [2] 38家获机构扎堆关注公司情况 机构评级情况 - 3月以来获机构“买入”评级5次以上的公司有38家,主要分布于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 [3] - 比亚迪获“买入”评级29次最多,3月17日晚发布超级e平台,实现兆瓦闪充技术,有望推动行业进入“油电平权”时代,3月19日盘中股价创历史新高 [3] - 东鹏饮料获评级28次排第二,2024年营业总收入158.39亿元、归母净利润33.27亿元,均创历史新高,有望实现海外市场突破 [4] - 宝丰能源获评级21次排第三,2024年净利润63.38亿元,前十大流通股东新进QFII机构 [4] - 机构评级次数较多的还有中兴通讯、华利集团等 [5] 业绩情况 - 38家公司中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占比六成 [6] - 富临精工预计2024年净利润扭亏为盈,为3.7 - 4.5亿元,多业务增长良好 [6] - 海光信息等11家公司净利润增速在20%以上,如海光信息2024年净利润19.31亿元,同比增长52.87% [6] 二级市场表现 - 截至3月19日收盘,38家公司今年以来股价平均上涨16.56%,大幅跑赢同期上证指数 [7] - 12家公司股价回撤幅度超20%,如爱美客、华发股份等 [7] 资金流向情况 - 3月以来机构资金净买入超亿元的有深南电路等4家公司 [7] - 机构净卖出逾亿元的有12家,包括海光信息、中科曙光等 [7]
“002898”突然爆雷,1.84万户股东中招!低空经济爆出20.5亿元大单,万亿级产业腾飞在即
证券时报网· 2025-03-15 13:09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低空经济有望延续2024年的火热态势继续发展,而赛隆药业或因业绩问题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1][2] 赛隆药业相关情况 - 3月14日晚间赛隆药业公告预计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为负值且扣除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股票交易可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 公司预计2024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0.22亿元 - 0.42亿元,扣除后营业收入为2.3亿元 - 2.5亿元 [2] - 赛隆药业为医药全产业链制药企业,主要产品有注射用替加环素及原料药等多种药品 [2] - 在本次业绩预告披露前,赛隆药业扣非净利润已连续四年(2020 - 2023年)亏损,若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将是上市以来首次被ST [2]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股东户数为1.84万户 [2] 低空经济项目情况 - 浙江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布绍兴市越城区全域低空新基建一期工程总承包及监理项目,总投资估算20.5亿元 [3] - 该项目创下全国低空经济领域公开招标项目最高纪录,是全国首个以“全域低空新基建”命名的总承包项目 [3] 低空经济行业发展情况 - 低空经济是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由无人驾驶飞行等技术与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分通用航空、无人机、eVTOL三个产业形态 [4] -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2024年和2025年全国两会均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4]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为5059.5亿元,增速33.8%,其中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产业规模达9.8亿元,同比增长77.3% [4] - 中国民航局预测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4] - 我国已有29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纳入2024年政府工作规划 [4] 低空经济企业情况 - 今年以来多家低空经济企业收获订单,加快产品商业化运营进程,如上海沃兰特航空、览翌航空等 [5] 低空经济概念股情况 - A股市场超320只股票涉及低空经济概念,截至3月14日收盘,概念股合计A股市值4.97万亿元,今年以来平均涨幅16.66%,并行科技等5只概念股累计涨幅翻倍 [5] - 根据5家以上机构一致预测,2025年、2026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20%的低空经济概念股有53只,长安汽车等3只千亿市值行业龙头入围 [6] - 截至3月14日收盘,嘉友国际等7股滚动市盈率低于30倍,天融信等7股市净率低于2倍 [6] - 3月以来,53只概念股中机构资金净买入逾亿元的有银轮股份等5只,银轮股份净买入额最高达7.93亿元 [6] - 银轮股份曾在2024年半年报透露获得某知名客户低空飞行器热管理项目,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其重塑公司成长空间 [6]
600289,35天31涨停!
证券时报网· 2025-03-13 16:42
文章核心观点 今日A股震荡整理,多指数下跌,超3800只个股下跌,ST股强势,煤炭等行业获主力资金流入,电子等行业遭流出;市场热点杂乱,不同券商对后市给出投资建议;电力需求增长,美国电力行业并购活跃;港股启明医疗复牌暴跌并反思管理问题 [1][2][3] 市场表现 - A股震荡整理,北证50跌3.07%,科创50跌2.11%,创业板指跌超1%,沪深300盘中一度跌破3900点,超3800只个股下跌,成交小幅萎缩至1.65万亿元 [1] - ST股板块指数再创年内新高,*ST信通近35个交易日收获31个涨停,*ST旭蓝今日开盘一字涨停,*ST同洲连续第7日封板,ST华微等逾10股强势涨停或涨超5% [1] - 港股启明医疗复牌,开盘暴跌66.37%,收盘仍大跌65.84%,成交2.2亿港元,换手率逾24% [3] 板块表现 - 盘面上煤炭、医疗美容、电力等板块相对活跃,人形机器人等板块跌幅居前 [1] - 电力股全天强势,板块指数连续第3日上扬,成交激增至逾282亿元,创年内新高,杭州热电等涨停或涨幅居前 [2] 资金流向 - 煤炭行业获逾3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银行、公用事业获超20亿元净流入,国防军工获逾15亿元净流入,纺织服饰、社会服务连续9日获得净流入 [1] - 电子遭主力资金净流出逾132亿元,机械设备净流出逾90亿元,计算机净流出逾52亿元 [1] 行业动态 - 国际能源署预计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用电量达6200亿 - 1.05万亿千瓦时,2027年起人工智能新增服务器年耗电量相当于荷兰或瑞典等国总耗电量 [2] - 中国能建称2025年我国数据中心电耗将占全国电耗的5.8%,一些节点城市和区域占比超20% [2] - 今年前两个月美国电力行业并购数量达27宗,总价值364亿美元 [3] 券商观点 - 太平洋证券认为市场热点杂乱,科技板块长线牛市未结束但短期交易拥挤,投资者可获利了结,关注红利、消费、医疗等低位股 [1] - 东兴证券指出市场处于慢牛走势,首选大科技核心板块,机器人板块易获市场认可,人工智能板块估值偏高,可关注低位顺周期品种 [2] - 华泰证券表示AIDC或带动供电与供热需求超预期,短期推荐煤价弹性较大公司,长期布局优质资产 [3] 公司动态 - 启明医疗因前高层未经授权转移资金停牌超15个月,复牌后暴跌,公司梳理整合组织架构,构建现代治理体系,成立管理委员会 [3]
WING ON CO(00289)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4 10:46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入为480.0百万港元,较2023年的530.8百万港元减少9.6%[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应拨归股东亏损为239.6百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274.2百万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投资物业估值损失为515.8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估值净收益13.8百万港元[7] - 2024年每股亏损为82.5港仙,2023年为每股盈利94.3港仙[7] - 董事会决定派发中期股息每股32港仙,2023年为34港仙,总额为92,812,000港元,2023年为98,833,000港元[7]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权益为17,853.4百万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355.8百万港元下跌2.7%[8]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上市证券为3,497.8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14.7百万港元[8]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本承担总额为114.2百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7.2百万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收入47999.8万港元,2023年为53083.6万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经营溢利30430.8万港元,2023年为30703.8万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除税前亏损22580.8万港元,2023年溢利31460.8万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本期亏损24285.9万港元,2023年溢利27359.4万港元[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亏损242,859千港元,2023年盈利273,594千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亏损84,318千港元,2023年为亏损89,002千港元[2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亏损327,177千港元,2023年为盈利184,592千港元[2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13,991,16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601,720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4,739,693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367,453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73,98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15,966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4,015,63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938,971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875,73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21,092千港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17,879,591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385,332千港元[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拨归本公司股东合权益为17,853,380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355,830千港元[25] - 2023年上半年本公司溢利为274,180千港元,其他全面收益为 - 89,118千港元[27] - 2023年下半年本公司全面收益总额为 - 61,186千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应拨归本公司股东之保留溢利中,投资物业估值累计净收益为11,284,556,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776,744,000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25,808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溢利为314,608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估值净损失为515,758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13,791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来自经营之现金为103,034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79,950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来自营业活动之现金净额为75,51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53,014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来自投资活动之现金净额为51,373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376,166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使用于融资活动之现金净额为 - 14,469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 - 13,550千港元[31]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同物为1,830,487千港元,2023年6月30日为1,963,231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综合除税前亏损为225,8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314,608千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综合总资产为19,329,3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722,390千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综合总负债为1,449,71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37,058千港元[40]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总额17,0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014千港元;香港利得税按16.5%(部分附属公司首2百万元按8.25%)计算[4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应拨归公司股东综合亏损239,576,000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274,180,000元;已发行加权平均股数2024年为290,252,000股,2023年为290,862,000股[45] - 2024年经调整后应拨归公司股东基本溢利252,612千港元,每股87.0仙;2023年为263,739千港元,每股90.7仙[47]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估值损失515,758,000元,计入递延税项20,167,000元;2023年估值净收益13,791,000元,减除递延税项4,031,000元[49] - 2024年6月30日不可撤销营业租赁未来未折现租项收入总额799,59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5,321千港元[5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项、定金及预付账款总额100,02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94,580千港元[51]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账项(已扣除亏损准备)为16,799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782千元[52]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同物为1,830,487千元,其他银行存款为562,923千元;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同物为1,721,409千元,其他银行存款为592,027千元[53]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项及应计费用为512,24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67,289千元[55] - 2024年中期应付本公司股东股息为92,812千元,2023年为98,794千元[57] - 2024年中期内应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末期股息为174,057千元,2023年为43,604千元[58] - 2024年1 - 6月公司购回股份数目为377,000股,支付总价为4,489千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购回股份已注销,公司已发行股本相应减去票面值38,000元,2023年为25,000元[6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购回股份溢价为4,451,000元,2023年为3,229,000元;交易费用为18,000元,2023年为13,000元[60] - 2024年6月30日其他投資公平價值為118,895千元,2023年12月31日為119,637千元;持作買賣用途證券2024年6月30日為1,986,313千元,2023年12月31日為1,872,390千元[63] - 2024年1月1日其他投資於期內在其他全面收益內減除742千元,6月30日為118,895千元;2023年1月1日期內減除3,718千元,6月30日及7月1日減除3,382千元[69] - 2024年6月30日資本承擔中增添投資物業為31,885千元,增添其他物業、機器及設備為82,353千元,合計114,238千元;2023年12月31日分別為31,016千元、26,192千元,合計57,208千元[7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個月,主要管理人員薪金及其他短期僱員福利為28,992千元,界定供款退休計劃供款為470千元,合計29,462千元;2023年同期分別為16,591千元、452千元,合計17,043千元[7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百货业务亏损为27.0百万港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4.7百万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百货业务收入272.2百万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326.3百万港元减少16.6%[1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物业投资收入为19250万港元,2023年为19220万港元[14] - 集团位于香港的商业投资物业收入减少4.8%至14380万港元,2023年为15110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整体出租率维持在约91%,2023年6月30日为93%[14] - 集团位于墨尔本的商业写字楼物业收入增加18.4%至4960万港元,2023年为4190万港元;如不计2023年冲销,收入下降7.5%;以澳元币值计算,净收入增加21.1%;2024年6月30日整体出租率约为85%,与2023年6月30日持平[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应占联营公司汽车经销业务权益税后亏损1620万港元,2023年为980万港元;整体应占联营公司税后亏损1260万港元,2023年为600万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集团投资组合收益12780万港元,2023年为9300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投资组合总值19.86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724亿港元;所持外币录得外币汇兑净损失270万港元,2023年为净收益60万港元[16] - 2024年上半年百货业务货品销售、专柜销售净收入、寄销销售净收入分别为179,137千港元、68,023千港元、25,044千港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215,750千港元、77,588千港元、32,940千港元[35]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管理费及其他租金相关收入为27,6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225千港元;投资物业租金总额2024年上半年为180,1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5,333千港元[35] - 2024年上半年百货业务对外客户收入为272,20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6,278千港元;物业投资对外客户收入2024年上半年为207,7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4,558千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百货业务须呈报的分部溢利为亏损27,04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4,734千港元;物业投资须呈报的分部溢利2024年上半年为192,54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2,163千港元[38] - 2024年6月30日百货业务须呈报的分部资产为205,97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8,439千港元;物业投资须呈报的分部资产2024年6月30日为14,251,04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867,385千港元[38] - 2024年上半年百货业务期内增加的非流动分部资产为44,620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2,969千港元;物业投资期
WING ON CO(00289)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29 16: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入为479,998千港元,较2023年同期的530,836千港元下降9.58%[3]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304,30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07,038千港元,略有下降[3]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估值净损失515,758千港元,而2023年同期为收益13,791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25,808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314,608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本期亏损242,859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273,594千港元[3]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82.5仙,2023年同期盈利94.3仙[3] - 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亏损327,17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溢利184,592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亏损242,859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273,594千港元[6]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25,808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314,608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估值净损失515,758千港元,2023年同期收益13,791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来自营业活动之现金净额为75,51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53,014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来自投资活动之现金净额为51,37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76,166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使用于融资活动之现金净额为14,46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3,550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同物净增加112,42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5,630千港元[7]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同物为1,830,48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963,231千港元[7] - 2024年上半年已付税项27,51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6,936千港元[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综合除税前亏损225,808千港元,2023年同期溢利314,608千港元[17] - 2024年6月30日综合总资产19,329,30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722,390千港元[17] - 2024年6月30日综合总负债1,449,71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37,058千港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其他收入76,98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7,973千港元[17][1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其他净收益106,678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6,741千港元[17][1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所得税支出总额17,051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41,014千港元[21] - 2024年中期后应付中期股息92,812千港元,2023年为98,794千港元[23] - 2024年中期内应付末期股息174,057千港元,2023年为43,604千港元[2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每股基本亏损0.825港元(239,576,000÷290,252,000),2023年同期每股基本盈利0.943港元(274,180,000÷290,862,000)[2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公司收入为4.8亿港元,较2023年的5.308亿港元减少9.6%[32] - 2024年上半年应拨归股东亏损为2.396亿港元,2023年为溢利2.742亿港元;不计算投资物业估值损失扣除有关递延税项,基本溢利略减4.2%至2.526亿港元,2023年为2.637亿港元[32] - 每股亏损为82.5港仙,2023年为每股盈利94.3港仙;不计算投资物业估值损失扣除有关递延税项,每股基本盈利为87.0港仙,2023年为90.7港仙[32] - 董事会决定派中期股息每股32港仙,2023年为34港仙,总额为9281.2万港元,2023年为9883.3万港元[32] - 2024年6月30日股东权益为178.534亿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3.558亿港元下跌2.7%[33]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上市证券为34.97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147亿港元[33] - 2024年6月30日外汇净投资为33.887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744亿港元[36] - 2024年6月30日资本承担总额为1.142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720万港元[37] 公司特定时间点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为13,991,164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601,720千港元下降4.18%[5] - 2024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4,015,63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938,971千港元增长1.94%[5] - 2024年6月30日,净资为17,879,591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385,332千港元下降2.75%[5] - 2024年6月30日应拨归本公司股东之保留溢利为11,284,556,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1,776,744,000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百货业务须呈报的分部资产为205,97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8,439千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物业投资须呈报的分部资产为14,251,042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867,385千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须呈报的分部负债为348,00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3,133千港元[16]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任何借款[34][35] - 2024年6月30日及2023年12月31日,公司并无或有负债[37] 百货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6个月百货业务货品销售为179,137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15,750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专柜销售净收入为68,023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7,588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寄销销售净收入为25,04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940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管理费及其他租金相关收入为27,65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9,225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百货业务对外客户收入为272,20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26,278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百货业务收入2.722亿港元,较2023年同期3.263亿港元减少16.6%,经营亏损2700万港元(2023年为溢利470万港元)[38] 物业投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租金总额为180,1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75,333千港元[11]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投资对外客户收入为207,794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204,558千港元[15] - 2024年上半年物业投资收入1.925亿港元(2023年为1.922亿港元),香港商业投资物业收入减少4.8%至1.438亿港元(2023年为1.511亿港元),墨尔本商业写字楼物业收入增加18.4%至4960万港元(2023年为4190万港元)[39] - 2024年6月30日香港商业投资物业整体出租率约91%(2023年6月30日为93%),墨尔本投资物业整体出租率约85%(2023年6月30日为85%)[39] 联营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应占联营公司汽车经销业务权益税后亏损1620万港元(2023年为980万港元),整体应占联营公司税后亏损1260万港元(2023年为600万港元)[41] 投资组合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组合收益1.278亿港元(2023年为9300万港元),2024年6月30日投资组合总值19.863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8.724亿港元),所持外币录得汇兑净损失270万港元(2023年为净收益60万港元)[42] 公司人员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员工523名(2023年6月30日为543名)[43] 公司股份购回数据 - 2024年1 - 6月公司购回股份37.7万股,支付总价448.9万港元[46] 公司业务工程进展 - 2023年10月开始翻新弥敦道永安Plus分店,期内已完成三层楼层翻新工程,余下五层预计2025年完成[38] - 期内公司对墨尔本商业写字楼进行设施升级可行性研究[40] 公司业务预期 - 公司预期百货业务下半年仍困难重重,香港及澳洲投资物业预期继续贡献租金收入[44]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准备按16.5%(2023年:16.5%)计算,附属公司首200万港元应课税溢利按8.25%计税,余下按16.5%计税[21]
WING ON CO(00289)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10:4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为永安国际有限公司,股份代号289,发布2023年年报[1][2] 董事会成员信息 - 董事会现任执行主席郭志樑现年75岁,1974年加入集团,1991年10月起任董事[7] - 董事会副主席及行政总裁郭志桁现年73岁,1985年10月起任董事,2005年9月 - 2020年4月曾任职多职[7] - 执行董事郭志标现年71岁,1992年11月起任董事,曾于2000 - 2017年任港交所独立非执行董事[8] - 执行董事郭志一年现69岁,1986年加入集团,1992年11月起任董事,曾负责零售业务至2001年中期[9] 委员会主席信息 - 审核委员会主席为Nicholas James Debnam先生[4] - 薪酬委员会主席为梁永寧先生[5] - 提名委员会主席为梁永寧先生[5] 公司相关人员及机构信息 - 核数师为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6] - 公司秘书为冼家添先生[6] 集团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收入为10.562亿港元,较2022年的10.41亿港元轻微增加1.5%[15] - 2023年集团应拨归股东溢利为1.234亿港元,2022年则为亏损3.009亿港元[15] - 2023年集团投资组合收益为1.49亿港元,2022年为亏损2.064亿港元[15] - 2023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增加6220万港元[15] - 2023年集团投资物业录得估值损失为3.781亿港元,2022年为3.659亿港元[15] - 不计投资物业估值损失及有关递延税项,2023年集团应拨归股东基本溢利增加509.8%至4.781亿港元,2022年为7840万港元[15] - 2023年每股盈利为42.4港仙,2022年为每股亏损103.3港仙[15] - 不计投资物业估值损失及有关递延税项,2023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64.5港仙,2022年为26.9港仙[15] - 董事会建议派發2023年度末期股息每股60港仙,2022年为15港仙[15] - 2023年全年股息为每股94港仙,2022年为75港仙[15] - 2023年12月31日股东权益为183.558亿港元,较2022年的185.535亿港元下跌1.1%[18]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上市证券约为34.147亿港元,2022年为33.709亿港元[18] - 2022年公司偿还以澳洲投资物业作抵押的所有借款3490万港元及其相关按揭已解除[19] - 2023年公司收入10.56亿港元,减除财务费用后经营溢利5.64亿港元,除税前溢利1.76亿港元[92] - 2023年公司所得税支出5500万港元,应拨归本公司股东溢利1.23亿港元,应拨归本公司股东基本溢利4.78亿港元[92] - 2023年每股盈利0.42港元,每股基本盈利1.65港元,每股股息0.94港元[92] - 2023年公司投资物业及其他物业、机器及设备为148.98亿港元,其他资产48.25亿港元,总资产197.23亿港元[92]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4.16亿港元,非流动负债9.21亿港元,总负债13.37亿港元[92] - 2023年公司非控股股东权益3000万港元,应拨归本公司股东合计权益183.56亿港元[92]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056194千港元,2022年为1041028千港元[102] - 2023年其他收入为140654千港元,2022年为103297千港元[102] - 2023年其他净收益为114258千港元,2022年净损失为240248千港元[102] - 2023年经营溢利为564593千港元,2022年为170619千港元[102]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176107千港元,2022年亏损为212517千港元[102] - 2023年本年度溢利为121117千港元,2022年亏损为301613千港元[102][103] - 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42.4仙,2022年亏损为103.3仙[102] - 2023年本年度其他全面收益为2289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220701千港元[103] - 2023年本年度全面收益总额为123406千港元,2022年亏损为522314千港元[103] - 2023年应拨归本公司股东溢利为123360千港元,2022年亏损为300946千港元[102] - 2023年投资物业为14,601,720千港元,2022年为14,939,515千港元[104] - 2023年持作买卖用途证券为1,872,390千港元,2022年为1,673,297千港元[104] - 2023年存货为76,763千港元,2022年为73,766千港元[104] - 2023年流动负债为4,354,937千港元,2022年为4,197,833千港元[104] - 2023年净流动资产为3,938,971千港元,2022年为3,772,350千港元[104] - 2023年总资產减流动负债为19,306,424千港元,2022年为19,477,146千港元[104][105] - 2023年非流动负债为921,092千港元,2022年为891,880千港元[105] - 2023年净资产为18,385,332千港元,2022年为18,585,266千港元[105] - 2023年应拨归本公司股东合计权益为18,355,830千港元,2022年为18,553,535千港元[106] - 2023年非控股股东权益为29,502千港元,2022年为31,731千港元[106] - 2023年除税前溢利为176,107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212,517千港元[109] - 2023年投资物业估值净损失378,055千港元,2022年为365,883千港元[109] - 2023年折旧及摊销88,629千港元,2022年为86,506千港元[109] - 2023年来自经营之现金为288,439千港元,2022年为69,535千港元[109] - 2023年来自╱(使用於)营业活动之现金净额为211,400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6,248千港元[109] - 2023年来自╱(使用於)投资活动之现金净额为290,675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755,326千港元[110] - 2023年使用於融资活动之现金净额为亏损343,595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197,026千港元[110] - 2023年现金及现金等同物净增加158,480千港元,2022年为减少958,600千港元[110] - 2023年1月1日现金及现金等同物为1,562,081千港元,2022年为2,544,963千港元[110] - 2023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同物为1,721,409千港元,2022年为1,562,081千港元[110] - 2023年对外客户收入为1056194千港元,2022年为104102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46%[159][163] - 2023年须予呈報的分部溢利为385393千港元,2022年为406703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24%[159][160] - 2023年综合除稅前溢利为176107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212517千港元,扭亏为盈[160] - 2023年综合總資產为19722390千港元,2022年为1990262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0.91%[160] - 2023年综合總負債为1337058千港元,2022年为1317363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49%[160] - 2023年银行存款利息收入为94685千港元,2022年为32467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91.63%[164] - 2023年持作買賣用途證券重算至公平價值之淨收益为43532千港元,2022年为亏损259475千港元,扭亏为盈[165] - 2023年員工成本(董事酬金除外)为184190千港元,2022年为182328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02%[167][168] - 2023年銷貨成本为287754千港元,2022年为274945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66%[169] - 香港地区2023年对外客户收入为941332千港元,2022年为91097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3.33%[163] - 2023年香港利得税准备43305千元,2022年为45490千元;2023年海外税项准备23775千元,2022年为31272千元[171] - 2023年所得税支出总额54990千元,2022年为89096千元;2023年香港利得税按16.5%计算(部分附属公司首2百万元按8.25%计税),2022年为16.5% [172] - 2023年除税前溢利176107千元,2022年为亏损212517千元[173] - 2023年董事酬金合计25006千元,2022年为30133千元[175][177] - 2023年五位最高薪酬人士中一位薪金、津贴及福利6738千元,界定供款退休计划供款533千元,酌定花红444千元,总计7715千元;2022年分别为5854千元、476千元、2091千元,总计8421千元[179] - 2023年有1位最高薪酬人士薪酬在7500001 - 8000000元,2022年有1位在8000001 - 8500000元[180] - 2023年应拨归公司股东综合溢利123360000元,2022年为亏损300946000元[181] - 2023年已发行加权平均股数290718000股,2022年为291235000股[181] - 2023年1月1日已发行股数290931千股,购回股数影响213千股;2022年分别为291408千股、173千股[182] - 列报年度内并无已发行而具摊薄潜力的股份[182] - 2023年应拨归公司股东溢利为123,360千元,每股42.4仙;2022年为亏损300,946千元,每股亏损103.3仙[185] - 2023年投资物业估值净损失及相关递延税项为378,055千元,每股130.0仙;2022年为365,883千元,每股125.6仙[185] - 2023年应拨归公司股东基本溢利为478,119千元,每股164.5仙;2022年为78,420千元,每股26.9仙[185] - 2023年集团供款总额为9,586,000元,2022年为9,750,000元[186] - 2023年12月31日,长期服务金负债确认为2,699,000元[187] - 2023年1月1日土地及楼宇拥有权权益成本或估值为814,670千元,12月31日为814,670千元[188] - 2023年1月1日投资物业成本或估值为14,844,628千元,12月31日为14,502,313千元[188] - 2023年1月1日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总计为1,086,243千元,12月31日为1,013,049千元[188] - 2023年1月1日租赁奖励为94,887千元,12月31日为99,407千元[188] - 2023年12月31日账面净值总计为14,897,770千元[188] - 2022年1月1日投资物业和其他物业、机器及设备合计成本或估值为168.00384亿港元,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