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发展(00688)

搜索文档
如何打造“好房子”
经济观察报· 2025-05-23 22:00
行业趋势与产品转型 - 行业从传统住宅开发向"好房子"标准转型,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等头部房企密集推出相关产品系 [3] - 产品设计从提升得房率等显性标准转向解决用户真实痛点,如渗漏、噪音、收纳等基础需求 [3][5] - 房企需转变传统开发思维,将客户隐性需求转化为具体设计,如中海地产基于3 3万份案例提炼"6633"需求框架 [3][5][6] 核心痛点与解决方案 - 房屋渗漏(18%)、噪音(15%)、收纳不足(12%)为前三大投诉问题 [5] - 中海地产通过"三道设防+细部加强"工艺使渗漏率降低80%,石膏复合材料隔声系统将撞击声控制在65分贝以下,投诉下降87% [7] - 华润置地采用"夹胶中空玻璃+阻尼隔音板"组合,深圳项目室内噪音控制在35分贝以下,满意度达95% [7] - 保利发展推出"成长型户型"和适老化设计,如移动隔断墙、L型扶手等满足差异化需求 [8] 资源整合与能力构建 - 房企整合内外部资源:大悦城控股引入中粮健康理念,龙湖集团融合商业/养老等业态资源 [10][11] - 中海地产依托中国建筑技术优势,如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提升能源自给率30%,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链条数字化 [15] - 招商蛇口利用招商局集团港口/金融资源构建"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华润置地联动商业IP实现25%销售溢价 [15][16] 核心竞争力差异化 - 保利发展以"文化+品质"双轮驱动,融入保利艺术博物馆资源 [16] - 绿城中国与中交集团协同发展TOD项目,建发地产利用供应链优势控制建安成本 [16] - 贝壳旗下贝好家通过大数据精准推演户型配比与去化周期 [11][16]
赣州首个新规洋房交付太硬核,业主直呼“值了!”
搜狐财经· 2025-05-23 20:00
项目交付创新 - 赣州中海悦江府项目实现一期楼栋提前交付并同步启动二期部分楼栋交付,创行业先例 [1] - 交付涵盖一期1、2、3、5、6、7、8、9、10、11、12、15、28楼及二期25、26、27楼 [6] - 公司通过精细化工程管理实现工期与品质双重保障 [6][18] 产品设计亮点 - 项目为赣州首批执行新版建筑规范的住宅,推出建面约105-143㎡南向阔景洋房 [7] - 143㎡江景户型采用南北双阳台设计,配备约17.8米南向观景面,LDK一体化设计搭配可分合式X空间 [7] - 设备平台可改造为阳光书房,全赠送飘窗打造观景座舱,空间利用率显著提升 [7] 社区景观规划 - 以"沉浸式主题公园"为理念打造约2万㎡全龄景观园林,包含如意水院、水镜会客厅、林下学堂等场景 [9] - 全龄段活力环串联儿童活动区、长者休闲区及运动健身区,形成"5分钟休闲生活圈" [9] - 园林设计超越传统社区范畴,被称为"社区内的自然博物馆" [9] 施工工艺与科技应用 - 项目采用地面抬高设计解决雨季排水难题,阳光玄关盲道钉及降噪防滑细节体现"教科书级"工艺标准 [16] - 创新引入"无感归家系统",通过科技赋能生活便利性 [15][18] - 精细化施工管理、供应链协同创新及全周期质量监测保障工期与品质 [18] 区位价值与配套 - 项目位于赣州水西滨江生态区,该片区定位为"高品质城市空间样板区",规划面积达4000亩 [21][25] - 教育配置包括1所高中、2所初中、5所小学、13所幼儿园及托儿所,文清路小学三江口校区和三江口中学规划已通过评审 [26] - 西隐山公园规划面积460亩,滨江公园已开放,总投资30亿元的"客+Village"商业综合体预计年底开业 [29] 市场反馈与价值体现 - 业主评价项目兼具新规户型、一线江景、片区规划、性价比四大优势 [33] - 提前交付不仅带来时间红利,更推动生活方式升级,形成市场溢价 [33] - 片区规划兑现能力与资源整合效率使其成为赣州最具发展潜力区域之一 [32]
如何打造“好房子” | 探索“家”
经济观察网· 2025-05-23 18:33
行业趋势 - 自2025年"好房子"国家标准颁布后,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招商蛇口等房企密集推出"好房子"产品系,注重解决行业痛点和满足用户隐性需求 [2] - 行业从传统高周转开发模式转向聚焦产品力,房企需转变思维,从客户需求出发构建能力 [3][7] - 房地产行业进入"卷产品"时代,房企需整合运营能力和资源以满足用户深层次需求 [10][11] 客户痛点与解决方案 - 房屋渗漏(18%)、噪音(15%)、收纳不足(12%)是2024年住宅质量投诉前三的痛点 [4] - 中海地产基于3.3万份案例提炼"6633"需求框架,聚焦101项高频痛点,涵盖防水、隔音、安全等基础品质 [4] - 防水方面采用自粘聚合物卷材+"三道设防"工艺,北京中海甲叁號院渗漏率降低80%,交付后投诉趋零 [5] - 隔音方面研发石膏复合材料系统,北京海淀项目将撞击声控至65分贝以下,投诉率降87% [5] - 华润置地采用"夹胶玻璃+阻尼板"组合,深圳华润城室内噪音控至35分贝,满意度达95% [5] - 保利发展推出"成长型户型"可调空间布局,并针对老年人需求增设防滑设施和L型扶手 [6] 资源整合与产品创新 - 龙湖集团整合商业、养老、医疗等资源,大悦城控股融入中粮健康理念打造"梦想厨房"等标签 [8] - 中海地产利用母公司中国建筑技术优势,如光伏建筑一体化使呼和浩特项目能源自给率提升30% [13] - 华润置地联动华润集团商业IP,深圳华润城社区商业销售溢价率达25% [14] - 招商蛇口依托招商局港口物流优势构建"前港-中区-后城"模式,越秀地产结合传统文化打造地标项目 [9][14] - 贝壳贝好家应用交易大数据精准推演户型配比和去化周期,覆盖全开发流程 [9] 核心竞争力构建 - 中海地产依托中国建筑在绿色建材和数字孪生技术优势,郑州项目实现全链条数字化 [13] - 华润置地整合集团能源技术,北京朱房项目综合能效提升至85% [14] - 保利发展融合保利艺术博物馆资源,绿城中国与中交集团协同发展TOD项目 [14] - 建发地产利用建发集团供应链优势控制建安成本,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14]
“感觉青春喂了狗,亏了150万!” 中海南京三楼盘六折抛售,老业主堵门防中介看房
搜狐财经· 2025-05-23 14:42
南京中海地产项目降价事件 - 南京中海观江樾项目单价从开盘价3.6万/平米降至2.3万/平米,相当于打六折[2] - 项目推出尾盘清盘策略,共200套左右,不分楼层户型统一均价2.3万/平米带装修送车位,不要装修则2.2万/平米[2] - 一周内低价抛售150套左右,剩余房源从280套快速去化[4] 降价引发的业主反应 - 老业主因资产缩水40%产生强烈不满,林芳400万购入房产现仅值250万[5] - 业主组织"堵门"行动,严查中介和陌生人出入小区[2] - 业主向开发商提出诉求:停止低价销售和已售房源网签[8] 其他项目连锁反应 - 中海观文澜项目同样出现降价四成情况,引发业主类似抗议行为[6] - 观文澜项目当前可选108平和130平户型,非仅限底层和顶层[7] - 开发商同意暂停观江樾项目低价抛售和网签[9] 市场影响分析 - 新房降价对周边二手房形成压力,观江樾周边二手房成交价2.3-2.4万/平米[3] - 观文澜项目价格比周边中国电建和厦门建发项目低1000-2000元/平米[8] - 中介反映90%带看无法进入小区,需采取隐蔽方式带客看房[6]
帮主深扒 | 中海南京“割肉记”:房价腰斩背后,藏着房企断腕求生的血腥现实
搜狐财经· 2025-05-23 01:37
楼市降价事件 - 中海地产在南京进行大幅降价促销 江北观江樾单价从3 6万降至2 3万 江宁和山项目从3万+腰斩至1 7万 [3] - 降价房源迅速售罄 和山项目接近清盘 形成业主维权与抢购并存的矛盾局面 [3] 降价原因分析 - 南京取消二手房限售导致挂牌量激增 新房面临二手房价格战冲击 [3] - 江宁江北新出让地块容积率更低 使老项目竞争力下降 [3] - 中海正在进行战略调整 将资源向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转移 南京项目成为回笼资金工具 [3] 项目盈利状况 - 观江樾项目楼面价2 1万 现售价2 3万 扣除建安成本及税费后利润空间极其有限 [3] 行业趋势判断 - 房地产行业现金流压力加剧 连央企背景房企也不得不采取极端促销手段 [3] - 房地产市场正从高利润模式转向生存竞争模式 未来仅现金流充裕或产品力突出的企业能够存活 [4] - 南京楼市呈现明显分化 核心区域相对稳健 郊区项目面临更大风险 [3] 市场机会提示 - 当前刚需购房者存在捡漏机会 但投资者需警惕政策变化风险 [3] - 有业主计算显示 当前购房价格甚至低于三年前的地价成本 [4]
2025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发布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5-22 16:53
行业整体表现 - 2024年房地产行业持续深度调整,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9738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2.9%,销售额96750亿元同比下降17.1%,规模分别回落至2009年和2015-2016年水平[24][25] - 沪深300指数全年上涨14.68%而申万房地产指数下跌2.15%,恒生内地地产指数下跌17.41%,板块显著跑输大盘[20][21] - 上市房企总资产均值1334.04亿元同比下降6.66%,房地产开发收入均值228.49亿元同比下降11.42%,净利润均值首次转负至-1.37亿元[27][29] 企业竞争力排名 - 华润置地、保利发展、中国海外发展维持综合实力前三,招商蛇口、龙湖集团等分列4-10位,华发股份为新晋10强企业[19][12] - 50强榜单变动率6%较上年下降6个百分点,新增嘉里建设、九龙仓集团、上海临港3家企业[19] - 新城控股、建发国际集团、华润置地位列特定细分榜单前三[11],绿城中国、滨江集团领衔其他专项排名[9] 财务指标分析 - 偿债能力持续承压,净负债率均值上升7.24个百分点至83.99%,现金短债比中位数降至1.05[27][29] - 盈利能力指标全面下滑:净资产收益率均值0.24%下降1.18个百分点,总资产报酬率均值0.93%下降0.22个百分点[29][31] - 经营效率指标走弱,存货周转率均值0.36、总资产周转率均值0.15均连续下降[35][36] 业务战略动向 - 头部房企聚焦一二线核心地块,10强房企新增土地价值4093亿元同比降42.8%,中小房企普遍收缩投资[35] - 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第四代住宅成为产品创新重点,经营性业务被视作营收压舱石[39] - 44家50强房企发布ESG报告,但纳税额均值同比下降23.92%至9.32亿元[37] 供应链表现 - 装饰设计、幕墙工程等传统供应链企业营收利润双降,建筑电气、智慧停车等细分领域保持平稳增长[1] - 伟星新材、老板电器、欧派家居等入选供应链典范企业,良信股份、坚朗五金等获评投资潜力企业[15][16][17]
4月房价观察|大连新房价格领涨全国,专家称“优质项目入市对价格形成支撑带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5:08
大连新房价格变动 - 4月大连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5%,与上海并列70城涨幅第一 [1][2] - 1-4月大连新房价格波动:1月+0.2%、2月+0.3%、3月下跌、4月反弹 [4] - 价格上涨主因:优质项目入市支撑(如第四代住宅),改善型需求释放 [1] 房企销售表现 - 1-4月大连TOP10房企销售额合计46.97亿元,销售面积27.71万平方米 [4] - 中海地产以14.35亿元销售额居首,保利发展(8.55亿元)、大连新型房地产(4.63亿元)分列二三位 [4][6] - 大华集团1-4月销售4.3亿元,主力项目为锦绣华城、锦绣海岸等 [7] 市场供需数据 - 4月大连商品住宅成交9.65万平方米(环比显著增长),均价13632元/平方米(环比微涨) [7] - 土地市场:成交4宗宅地(规划建面9.09万平方米),楼面价2592元/平方米(同比明显上涨) [7] - 核心区域(高新区、金普新区)项目因配套优势受关注,带动供给量增加 [7] 政策与市场反应 - 大连推出人才购房补贴(最高10万元)、公积金首付比例降至20%等政策 [8] - "五一"假期新房到访量环比+65%,认购面积环比+72%,中海寰宇未来等项目去化率超70% [8] - 5月LPR下调(5年期降至3.50%),或进一步提振楼市预期 [9][10] 区域对比与结构性特点 - 东北其他城市(沈阳、长春等)4月新房价格普遍环比下跌0.1%-0.5% [9] - 大连二手房价格环比-0.3%、同比-7.7%,与新房市场分化明显 [7] - 市场结构性矛盾:总量过剩但高端改善型项目稀缺,导致优质项目热销 [9]
国联民生证券:推荐产品品质好、运营效率高、融资能力强的优质房企
智通财经网· 2025-05-21 10:51
制度变革 - 我国住房制度经历"福利分房—商品房预售—现房销售试点"三阶段 预售制度支撑行业高速发展 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6 7平方米提升至2020年41 8平方米 [1] - 随着行业债务高企和交付风险暴露 政策转向"保交楼、防风险" 2024年以来已有6省32市发布现房销售细则 住房制度进入从"高周转"向"高安全"转型阶段 [1] 海外经验 - 海外普遍采用"低首付+强监管+风险共担"机制 购房者仅支付5%-20%定金或首付款 按揭贷款在交付后发放 [2] - 开发商需接受多重监管 违约将面临担保赔付与法律追责 有效遏制烂尾和挪用风险 [2] 国内现状 - 现房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2025Q1达32 7% 较2020年低点提升22 5个百分点 海南等4省市现房销售占比已超5成 [3] - 各地出台融资支持、税费减免、简化审批等六类配套措施 未来可能提高开发贷覆盖比例和土地税收优惠 [3] 行业影响 - 现房销售延缓土地转换 降低新房供给 对房价有稳定作用 库存去化周期长的低能级城市推行较快 高能级城市逐步试点 [4] - 现房销售或使土拍热度下降 土地价格下滑 房企拿地需考虑更厚利润率安全垫 [4] - 现房销售有效防范交付风险 实现所见即所得 [4] 房企影响 - 现房销售拉长现金流回正周期2年 高周转模式难以延续 [4] - 现房销售增加资金成本 影响项目净利率约2个百分点 IRR受影响更大 [4] - 现房销售对产品品质、运营效率和融资能力要求更高 加速行业出清 优质房企"剩者为王" [1][4] 推荐标的 - 推荐建发国际集团、中国海外发展、绿城中国、滨江集团、XD建发股等优质房企 [1]
房地产行业研究:城市更新出台行动“路线图”,居民中长贷有待回升
国金证券· 2025-05-19 11:00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买入",预期未来3-6个月内上涨幅度超过大盘15%以上 [6][69] 核心观点 - 货币政策有望从居民端及企业端同时减少负债端压力,带动商品房成交及新开工项目落地 [6] - 城市更新明确财政资金支持,后续项目落地速度有望加快 [6] - 开发商推荐重点布局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主打改善产品的房企,如中国海外发展、绿城中国、滨江集团 [6] - 中介推荐受益政策利好、拥有核心竞争力的贝壳 [6] - 物管商管推荐华润万象生活 [6] 行情回顾 - 本周申万A股房地产板块下跌0.3%,在各板块中排名第25 [2][18] - 恒生港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为0%,排名第11 [2][18] - 恒生物业服务及管理指数上涨0.3%,相对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收益分别为-1.7%和-0.9% [2][26] 土地市场 - 本周全国300城宅地成交建面334万㎡,环比-29%,同比-45%,平均溢价率2% [2][29] - 年初至今累计宅地成交建面12486万㎡,同比-1.3% [2][29] - 权益拿地金额前五房企:绿城中国(326亿元)、中海地产(273亿元)、滨江集团(270亿元)、保利发展(267亿元)、建发房产(266亿元) [2][32] 新房市场 - 本周47城新房成交343万㎡,环比+30%,同比-13% [3][35] - 一线城市成交同比+0%,二线城市-22%,三四线城市-10% [3][35] - 10城商品房库存1.02亿㎡,同比-9.8%,去化周期22.9个月,同比缩短6.4个月 [51][54] 二手房市场 - 本周22城二手房成交265万㎡,环比+39%,同比-2% [3][43] - 一线城市成交同比+9%,二线城市-3%,三四线城市-18% [3][43] 城市更新政策 - 中央出台《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八项主要任务 [4][13] - 2024年全国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3] - 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支持 [4][13] 金融数据 - 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16万亿元,同比多1.22万亿元 [5][15] - 1-4月新增社融累计同比上涨29.3% [5][15] - 4月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231亿元,同比少减435亿元 [5][16] - 1-4月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下跌6.0%,跌幅较1-3月收窄 [5][16] 公司动态 - 保利置业附属公司获批发行70亿元中期票据 [59] - 华润置地1-4月合约销售685亿元,同比-4.9% [59] - 贝壳一季度GTV 8437亿元,同比+34%,净收入233亿元,同比+42.4% [60]
中海地产与中建股份续签总承建协议;碧桂园及杨惠妍等高管被交易所公开谴责丨房产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9 07:09
碧桂园被交易所公开谴责 - 碧桂园因未按时披露2024年中期报告被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谴责 处分对象包括公司及时任董事长杨惠妍、总经理简暖棠、财务负责人陈淑兰 并被记入诚信档案 [1] - 公司虽于2025年2月补发报告并承诺整改 但事件反映内部治理疏漏 可能削弱投资者对财务透明度的信任 影响债券市场融资能力 [1] 中海地产与中建股份续签协议 - 中海地产与中建股份续签总承建协议 有效期三年(2025年7月1日至2028年6月30日) 交易上限金额分别为2025年下半年25亿元、2026年50亿元、2027年50亿元、2028年上半年25亿元 [2] - 合约条款遵循一般商业条款 确保公平性且不优于独立第三方承建商价格 头部央企合作或推动建筑行业集中度提升 强化全产业链协同优势 [2] 佳源服务与前控股股东达成调解 - 佳源服务与前控股股东及相关方订立强制执行调解协议 上海金辕及上海智金各自同意偿付8600万元以履行股权转让及担保协议义务 款项预计由公司内部资源支付 [3] - 调解协议虽解决部分法律纠纷并释放流动性 但公司仍需应对前控股股东遗留的治理问题及潜在偿债压力 [3] 中国恒大清盘进展 - 中国恒大清盘人根据法院指示要求债权人提交债权证明表 并征集审查委员会成员意向书 清盘进程进入债权人权益确认阶段 [4] - 股东权益被排除的裁决或重塑房企治理结构 促使行业更注重债权人权益保护 恒大案例或为高负债房企风险处置提供参考 [4] 华夏幸福信托抵债进展 - 华夏幸福"兑抵接"信托计划已完成223 48亿元份额抵债交易 剩余16 53亿份额抵债交易仍在进行中 资产交付和过户尚未完成 [5] - 债务重组计划部分缓解压力 但剩余交易完成度及公司持续亏损态势考验重组执行力 资产处置透明度与效率影响板块估值修复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