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发展(00688)
搜索文档
楼市政策持续优化“上新”多地加快部署城市更新
上海证券报· 2025-08-18 01:59
北京大吉巷城市更新项目 - 项目总体量达36万平方米 历经9年改造 成为集文保、商业、商办、绿地为一体的综合体 [1] - 5月25日开业当日吸引20万人次客流 至今总客流量超500万人次 成为北京城市更新创新实践样本 [1] - 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后首个标志性城市更新工程 通过创新模式唤醒老城生命力 [1] 城市更新政策导向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提出加快推动城市动能转换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优化住房供应体系 [3] - 政策重点转向匹配需求的高质量供给 从短期提振转向长效机制构建 [3] - 激活城市存量资源资产潜力 改造利用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 [3] 一线城市更新进展 - 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城中村及旧城改造项目进入密集施工与规划落地期 [2] - 城市更新呈现提速态势 预计未来几年一线城市更新节奏仍有望继续加快 [2] 行业发展模式转型 - 政策闭环正在形成 促需求/去库存/防风险等多维度措施协同推进 [3] - 政策组合拳累积效应将持续显现 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望加快构建 [3] - 各地需因地制宜调整土地与房地产供应 平衡供求关系促进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
地产及物管行业周报:北京新政效果显著,多省份部署止跌回稳-20250817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17 21:44
行业投资评级 - 地产及物管行业维持"看好"评级,核心观点包括广义住房需求见底、核心城市市场领先筑底回升、好房子政策开辟新发展赛道等 [2][61] 行业数据表现 - 34城新房周成交环比下降9%,一二线环比下降7.9%,三四线环比下降23.5% [4] - 8月34城一手房成交同比下降19.1%,较7月下降11.6个百分点,其中一二线同比下降17.6%,三四线同比下降35.5% [7] - 13城二手房周成交环比下降3.6%,8月累计成交同比下降3%,较7月下降3.2个百分点 [13] - 15城新房库存环比上升0.1%,3个月移动平均去化月数环比上升0.6个月至21.3个月 [24] 政策动态 - 北京"五环外不限购"新政落地后首个周末,五环外新房到访量增长约20% [34] - 上海发布"商改住"新政,允许存量商务楼宇兼容租赁住房功能 [34] - 苏州公积金首付比例降至15%,成都调整贷款额度计算方式较原公式提升38% [34] - 1-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12.0%,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 [34] 公司动态 - 华润置地1-7月销售额1236亿元同比下降11.8%,中国金茂销售额618亿元同比上升23.0% [42] - 龙湖集团预告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5%,核心净利润同比下降70% [42] - 华发股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降86.4% [42] - 招商蛇口与华润置地联合体86.4亿竞得深圳宝安宅地 [34] 板块表现 - SW房地产指数上周上涨3.94%,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1.56%,在31个板块中排名第6位 [47] - 物业管理板块平均上涨2.79%,相对沪深300指数超额收益0.42% [51] - 当前主流AH房企25/26年PE均值分别为15.4/13.7倍,物管板块25/26年PE均值分别为14.1/12.6倍 [51]
房地产行业最新观点及25年1-7月数据深度解读:增量项目扩表与存量项目缩表并存,新开工中期角度或呈W型底部震荡-20250817
招商证券· 2025-08-17 20:33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3] - 行业规模:股票家数257只(占比5.0%),总市值2936.5十亿元(占比3.0%),流通市值2768.2十亿元(占比3.1%)[3] - 行业指数表现:绝对表现1m/6m/12m分别为5.2%/8.6%/43.6%,相对表现分别为0.7%/1.9%/17.8%[5] 核心观点 - 增量项目扩表与存量项目缩表并存,新开工中期或呈W型底部震荡[1] - 7月新开工面积同比-15.4%(较上月减少6.0pct),开发投资同比-17.0%(较上月减少4.1pct),到位资金同比-15.8%(较上月减少6.1pct)[2] - 70城新房房价环比-0.31%(跌幅扩大0.04pct),二手房环比-0.55%(跌幅收窄0.06pct),结构上一线城市跌幅更大[10][11] - 板块调整后PB约1.0倍,已进入投资区间,重点关注高质量周转公司如招商蛇口、保利发展等[37] 销售数据 - 7月销售面积同比-7.8%(较上月减少2.4pct),销售金额同比-14.1%(较上月减少3.3pct)[13] - 1-7月累计销售面积同比-4.0%,销售金额同比-6.5%,销售均价同比-2.6%[14] - 结构上存量项目去化较弱,但22年后拿地项目利润率及去化率逐步回升[6] 开发与投资 - 新开工同比-15.4%,预计下半年呈先升后降趋势,峰值接近正负零[2] - 竣工同比-29.4%(较上月减少27.6pct),26年下半年前或持续偏低[38] - 开发投资同比-17.0%,施工强度弱反映销售回款压力[2] 资金与房价 - 到位资金中个人按揭同比+7.2%(受利率下调带动),国内贷款同比-4.7%[66] - 70城新房房价环比下跌城市60个(增加4个),二线跌幅较大(-0.4%)[81] - 二手房房价一线环比-1.0%,二线/三线环比-0.5%[84] 投资建议 - 关注三条主线:资产负债表优化、信用溢价修复、困境反转[37] - 推荐高质量周转公司(招商蛇口、保利发展等)及区域聚焦房企(滨江集团、绿城中国等)[37] - 物业企业如华润万象生活、保利物业等因业绩稳定分红比例高值得关注[37]
187轮竞价!深圳宝安“王炸”地块,溢价超34%出让!
证券时报· 2025-08-15 20:54
深圳土地供应动态 - 深圳下半年土地供应速度显著提升 宝安区A002-0108地块经过187轮竞价后由招商华润联合体以86.4亿元竞得 溢价率达34.8% 成为深圳年内总价地王[1] - 该地块起始价64.09亿元 较原4月30日计划出让的A002-0060宗地起始价86.27亿元有所调整 后因规划变更中止出让[1] - 地块规划调整后商业用地配比大幅降低 居住用地面积占比提高 容积率从5.7降至3.4 成为宝中片区近5年最大体量集中连片净地[1] 土地供应策略变化 - 深圳上半年宅地出让数量较其他一线城市偏少 但近期显著回升 反映行业主动调整供应策略应对市场压力[2] - 宅地供应趋势向核心区域倾斜 在控制增量同时优化供应结构 导致优质宅地供应持续增加[2] - 核心区域开发成熟度较高 存量可开发地块多为小面积 该趋势未来将愈发明显[2] 土地市场竞争格局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争激烈 企业竞拍热情高涨 部分地块触发双高双竞等限制条件[3] - 上海徐汇区XH-02单元051-11地块以每平方米20万元成交楼面价刷新全国涉宅用地纪录[3] - 今年前7个月TOP100企业拿地总额5783亿元 同比增长34.3% 核心城市基本面支撑下保持韧性[3] 区域地块价值特征 - 宝中地块与腾讯"企鹅岛"仅一桥之隔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最临近海岸线的住宅 且不受"70/90"政策限制 预计成为片区标杆项目[1] - 深圳作为一线城市持续吸引头部开发商加码 下半年"商改住"用地供应增加 新住宅规范下低密度宅地供应增多[2]
行业点评报告:7月供需两端均走弱,地产数据仍在探底
开源证券· 2025-08-15 15:55
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看好(维持)[1] 核心观点 - 7月销售数据表现走弱,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4.0%,销售额同比-6.5%,单月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同比-7.8%和-14.1%,降幅连续两个月扩大[5][14] - 城市市场热度分化,2025年前32周一线、二线、三四线城市新房成交面积增速分别为+3.1%、-3.5%、-3.8%,高能级城市成交热度更高[5][14] - 开工数据降幅持续收窄,1-7月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19.4%,住宅新开工同比-18.3%,降幅连续两个月收窄[6][20] - 竣工面积同比仍降,1-7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16.5%,住宅竣工面积同比-17.3%,降幅有所扩大[6][20] - 开发投资额降幅扩大,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12.0%,住宅开发投资额同比-10.9%[7][24] - 企业到位资金降幅扩大,1-7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7.5%,其中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分别+0.1%、-8.5%、-9.9%、-9.3%[7][27] 投资建议 - 推荐布局城市基本面较好、善于把握改善型客户需求的强信用房企:绿城中国、招商蛇口、中国海外发展、建发股份、滨江集团、建发国际集团[8][33] - 推荐住宅与商业地产双轮驱动的房企:华润置地、新城控股、龙湖集团[8][33] - 推荐服务品质突出的优质物管标的:华润万象生活、绿城服务、保利物业、招商积余、滨江服务、建发物业[8][33] 数据图表 - 2025年1-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4.0%,销售额同比下降6.5%[13][18] - 2025年1-7月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区域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分别为-6.2%、-1.1%、-2.6%、-6.0%[13][16] - 2025年7月30大中城市中一、二、三四线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增速分别同比-25.8%、-16.3%、-13.7%[13][22] - 2025年1-7月房地产开竣工面积同比下降19.4%和16.5%[13][23] - 2025年1-7月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同比下降12.0%[13][26] - 2025年1-7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7.5%[13][28] - 2025年1-7月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个人按揭贷款累计同比分别+0.1%、-8.5%、-9.9%、-9.3%[13][31] - 2025年7月居民购房首付比例约68%[13][32]
香港内房股持续异动,一龙头底部反弹超10%
选股宝· 2025-08-15 07:32
港股地产股异动 - 碧桂园股价上涨逾3% [1] - 融创中国盘中一度涨逾4% [1] - 龙湖集团自8月4日底部反弹超10% [1] 二手房成交价隐藏政策 - 上海链家及贝壳找房隐藏上海所有二手房历史成交价格 [1] - 武汉、合肥、南京、北京等十余个城市已实施类似政策 [1] - 隐藏成交价有利有弊:可能延缓交易周期但削弱买方议价能力 [1] 北京楼市新政 - 放松五环外限购并加大公积金支持力度 [2] - 政策出台时间节奏超出预期具有积极信号意义 [2] - 强化行业处于锯齿形筑底的判断 [2] 房地产行业现状 - 行业进入新的筑底阶段 [2] - 无风险利率进入低利率区间导致分母端影响超过分子端 [2] - 头部房企格局稳定,四大央企占据第一梯队 [2] - 北京新政或开启新一轮放松,地产股博弈窗口有望开启 [2] A股优质房企 - 华泰证券推荐关注城投控股、城建发展、招商蛇口等 [3]
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报1690.69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海外发展等
金融界· 2025-08-14 19:59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地产指数报1690.69点 近一个月上涨3.85% 近三个月上涨11.21% 年初至今上涨18.11% [1] - 指数以2014年11月14日为基日 基点为3000.0点 [1] 指数构成 - 指数从港股通合资格证券中选取不超过50家地产主题香港上市公司作为样本 [1] - 指数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3] 权重分布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1.18% 新鸿基地产占比最高达14.13% [1] - 贝壳-W占比12.29% 华润置地占比11.61% 长实集团占比8.01% [1] - 中国海外发展占比6.29% 九龙仓置业占比4.49% 信和置业占比4.44% [1] - 恒基地产占比4.22% 龙湖集团占比2.96% 华润万象生活占比2.74% [1] 市场与行业分布 - 指数成分股全部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占比100.00% [2] - 指数成分股全部属于房地产行业 占比100.00% [3] 样本调整机制 - 新上市相关行业主题企业市值排名前十且纳入港股通范围后 第十一个交易日快速纳入指数 [3] - 港股通范围变动导致样本不符合资格时进行相应调整 [3] - 样本公司发生收购、合并、分拆等情形参照计算与维护细则处理 [3]
楼市,一个重大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0:40
行业销售表现 - 2025年1-7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2.07万亿元同比下降13.3% 较去年同期40.1%的跌幅显著收窄 [3][11] - 千亿销售额房企数量从去年同期的6家减少至5家 包括保利(1631.85亿元)、绿城(1368亿元)、中海(1320亿元)、华润(1236亿元)和招商(1046亿元) [3][5] - 多数房企销售规模仍低于去年同期 保利/绿城/中海/华润/招商销售额分别下降17.85%/7.3%/18.3%/11.8%/11% [5] 企业个案分析 - 龙湖前7月合同销售金额410.1亿元同比下降30% 销售面积308.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5% [7] - 新城控股销售额119.9亿元同比下滑超50% [8] - 金茂实现销售额618.07亿元同比增长超20% 越秀地产销售规模也高于去年同期 [10] 价格策略变化 - 房企普遍采用以价换量策略 绿城7月销售均价26733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的29755元/平方米明显下调 [10] - 禹州销售均价14606元/平方米低于去年同期的15391元/平方米 世茂和合生销售均价均低于上年同期 [10] - 62家上市房企中仅17家实现预增或扭亏 28家续亏11家首亏6家预减 [12] 市场趋势展望 - 政策持续优化如北京松绑五环外限购 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有望保持平稳 [13] - 新房市场在政策发力和积极销售策略推动下预计进一步回稳 [13] - 房企利润率走低情况改善仍需时间 仅少数一二线核心区域项目可实现盈利 [12][13]
数据背后的地产行业图景(2025上半年总结):地产基本面重新转弱,但房企洗牌接近尾声
国信证券· 2025-08-14 10:32
行业投资评级 - 房地产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6] 核心观点 新房销售与库存 - 2025H1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6亿㎡,同比-4%,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8亿㎡,占比84% [1] - 现房销售面积占比32%,金额占比27%,较2021年分别上升22和18个百分点 [1] - 现房销售均价0.8万元/㎡,期房1.1万元/㎡,现房价格自2021年下跌而期房自2024年下跌 [1] - 商品房待售面积7.7亿㎡(同比+4%),商品住宅待售面积4.1亿㎡(同比+7%) [53] - 广义库存35.2亿㎡中59%为未开工土地库存,21%为已竣工未销售库存 [53] 二手房市场表现 - 2024年全国二手房交易额占比46%,较2021年上升16个百分点 [2] - 2025H1主要20城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同比+13%,新房同比-7%,二手/新房成交比达2.3 [2] - 70城二手住宅价格指数较高点回落18%,一线/二线/三线分别回落13%/17%/20% [118] - 二手套均成交面积和总价均低于新房20%,价格跌幅更大 [126] 土地市场动态 - 2025H1住宅用地成交建面同比-3%,成交总价同比+28%,高能级城市占比提升 [3] - 一线城市住宅用地楼面均价3.6万元/㎡,为2019年的2.5倍 [150] - 土拍溢价率2024Q4冲高后2025Q2显著回落,热度限于局部城市 [151] 房企竞争格局 - 四大央企(保利/中海/华润/招商)占据销售前四,2025H1货值补充率60%-85% [195] - 中国金茂货值补充率126%,绿城/滨江等民企货值补充率超95% [195] - 百强房企销售额市占率40%,Top10房企市占率19% [171] 政策与投资建议 - 地产股超额收益与房价中期趋势相关,短期受政策脉冲影响 [224] - 北京新政或开启一线城市放松周期,建议关注中国金茂、贝壳等标的 [5] - 居民房价预期悲观(仅8.9%预期上涨),政策需更大力度提振需求 [231] 目录对应总结 新房销售与土地市场 - 新房销售同比转负,现房占比持续提升 [16][37] - 土地成交向高能级城市集中,楼面价结构性上涨 [3][150] 二手房与价格趋势 - 二手房成交占比创新高,价格跌幅大于新房 [2][118] - 价格敏感型需求转向二手市场,改善需求聚焦新房 [126] 房企竞争与投资策略 - 行业洗牌接近尾声,央企主导格局确立 [195] - 政策博弈窗口开启,但需警惕基本面持续疲软 [224][229]
楼市,一个重大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4 10:29
行业趋势 - 2025年前7月TOP100房企销售总额为2.07万亿元,同比下降13.3%,跌幅较去年同期约四成的降幅明显收窄 [3][7] - 房企普遍采取以价换量策略,销售均价低于去年同期,如绿城7月销售均价26733元/平方米(去年同期29755元/平方米)[4][5] - 央国企占据销售榜前列,保利、绿城、中海、华润、招商成为前7月仅有的五家千亿阵营房企,但销售额同比下滑7.3%-18.3% [3][4] 公司表现 - 保利以1631.85亿元销售额暂列销冠,但签约面积和金额同比分别减少26.81%和17.85% [3] - 龙湖销售额同比下降30%至410.1亿元,新城控股销售额同比下滑过半至119.90亿元 [4] - 金茂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至618.07亿元,越秀地产销售规模也高于去年同期 [4] 市场动态 - 62家沪深上市房企中,45家(11家首亏+28家续亏+6家预减)半年度业绩预告亏损或利润下滑,仅17家预增或扭亏 [8] - 北京松绑五环外限购并优化公积金政策,核心城市二手房成交量有望在政策及以价换量带动下保持平稳 [10] - 房企期待政策持续优化带来销售窗口期,但利润率走低问题短期内难以彻底改善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