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海外发展(00688)
icon
搜索文档
四大央企PK:华润从容,中海保利承压,招商须追赶
36氪· 2025-05-30 10:25
行业格局演变 - 早期地产圈由"招保万金"主导,现演变为保利、中海、华润、招商四大头部央企,全部晋级"中国地产五强" [1][2][3] - 行业洗牌后,"万、金"掉队,"中、华"崛起,形成新竞争格局 [2] 四大央企基本面对比 销售规模 - 保利以3230亿销售额居首,中海3106亿紧随其后,华润2611亿,招商2193亿落后超千亿 [4] 盈利能力 - 华润净利润256亿遥遥领先,中海157亿次之,保利50亿、招商40亿仅为中海1/3和华润1/5 [5] 财务稳健性 - 中海净负债率29.2%最优,华润31.9%,招商55.9%,保利74.3%负债结构偏高 [6] - 中海存货减值最少,土储抗跌性最强 [5] 资产储备 - 保利土储货值1.96万亿,相当于中海(0.85万亿)+华润(0.63万亿)+招商(0.54万亿)总和 [7][14] - 保利现金1342亿最多,华润1332亿、中海1242亿接近,招商1004亿略少 [7] - 招商融资成本2.99%最低,中海/保利3.1%,华润3.11% [7] 核心竞争力差异 - 华润优势在于多元化布局,商业、代建、物业均为细分头部,利润领先 [8] - 保利规模与土储双领先,但低能级城市资产占比高可能成为下行期负担 [8][9] - 中海工程品质与成本管控行业顶尖,财务稳健性突出 [9] - 招商产城与园区开发优势显著,但综合表现稍弱 [9] 土储与增长潜力 土储总量 - 保利6258万平米绝对领先,华润4390万、中海4255万,招商2700万仅为保利43% [10][12] 土储质量 - 华润储销比3.87年最优,中海3.7年,保利3.48年,招商2.88年承压 [10][12] - 保利货销比6.13年显著高于中海2.81年、华润2.42年、招商2.08年 [15] 2025年销售展望 货值供应 - 中海25年可售货值5213亿同比降25.8%,华润5009亿仅降5.6%,招商3250亿降27.8% [17][20] - 华润89%货值位于一二线,58%为新推项目,结构优质 [25] 销售压力 - 中海需将去化率从44%提升至60%以维稳销售,1-4月销售额已同比降18.8% [23][24][29] - 招商1-4月销售降15.3%,但25年Q1新增货值259亿超销售额,补货力度加大 [11][29] - 华润1-4月销售仅降4.8%,下半年将集中推货,压力最小 [29][30] - 保利聚焦一二线拿地(95.7%),通过发行85亿可转债优化土储结构 [26][27]
《资本杂志》资本杰出上市企业大奖暨第二十五届企业成就奖
搜狐网· 2025-05-30 09:45
香港企业成就与表彰 - 香港经济在逆境中保持优势得益于中外企业的持续努力和贡献 [1] - 《资本杂志》举办颁奖典礼表彰各行业表现优异的企业 [1] - 颁奖典礼旨在向企业的努力和成就致敬 [1] 获奖企业交流与展望 - 颁奖活动促进公众、投资者和同业了解获奖企业过去一年的努力和成就 [5] - 杰出企业管理层在典礼上分享经营心得和经验 [5] - 期望未来企业能延续出色的商业成就并促进社会繁荣 [5] 2024杰出上市企业大奖 - 安乐工程集团(1977)获得企业管治大奖 [7] -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0268)获得业绩表现大奖 [7] - 中国海外发展(00688)获得企业管治大奖 [8] - 越秀交通基建(1052)获得企业管治大奖 [8] 第二十五届资本杰出企业成就奖 - 瑞士尊贵理财获得杰出财富管理奖 [8] - 雅娜360环球获得杰出保健及美容企业奖 [8] - 潮发贸易获得杰出中西成药品牌代理商奖 [8] - GrowthOps获得杰出AI及数码转型创新科技企业奖 [8] - 1O1O HOME获得杰出家居宽频服务奖 [8] - HKT Enterprise Solutions I 1O1O获得杰出5.5G应用创新奖 [8] - 香港电讯获得杰出活动资讯科技服务供应商奖 [8] - 香港电讯获得杰出人工智能应用方案供应商奖 [8] - 汉声集团获得杰出贵金属交易商奖 [8] - 仁安医院获得杰出医疗服务奖 [8]
郑州年内单价最高地块即将入市
快讯· 2025-05-29 16:40
地块信息 - 中海地产竞得郑州金水区信息学院路地块,命名为中海峯境叁號院,位于金水区核心地段博颂路与信息学院路交叉口 [1] - 地块173平方米及205平方米样板房将于近期对外开放 [1] - 地块于今年2月8日经过近6小时激烈竞争以10.89亿元成交,溢价率达87.5% [1] - 成交楼面价约13713元/平方米,为今年以来郑州成交单价最高的地块 [1]
南京中海低价抛售后的“蝴蝶效应”
搜狐财经· 2025-05-28 14:49
中海地产南京项目大幅降价事件 - 中海地产旗下南京三个项目(观江樾、观文澜、和山)以"六折"价格清盘 单价较开盘时直降四成 其中观江樾从3 6W/㎡降至2 3W/㎡ 观文澜从3 6W/㎡降至2 4W/㎡ 和山从3W/㎡降至1 7W/㎡ [1] - 降价策略效果显著 观江樾一周内去化超百套 和山项目几乎售罄 [1] - 降价导致老业主总价缩水近百万元 引发集体维权 包括围堵中介和跳楼维权等激烈行为 [3][5][7] 降价原因分析 - 公司2024年收入1851 5亿元 同比减少8 58% 前4个月销售额665 83亿元 同比下跌18 8% 显示经营压力 [9] - 业内人士分析 以观江樾为例 每平米亏损约3000元 属于"击穿地价销售" [9] - 行业下行周期中 公司采取断臂求生策略加速回笼资金 [11] 市场影响 - 降价行为冲击周边二手房市场 迫使二手房业主进一步降价 形成"新房压二手"的循环 [13] - 对相邻地块在售新盘造成价格压力 [13] - 南京整体市场去化周期已拉长至20个月 高于杭州等长三角城市 [13] 行业趋势 - 事件反映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期的特征 [13] - 房企资源正在迅速向一线城市倾斜 核心板块资产展现更强稳定性 [13] - 作为全国销售额超3000亿的头部央企 此举可能对保利、招商、华发等其他央国企形成示范效应 [13]
中海开始亏本卖房了
搜狐财经· 2025-05-28 11:33
中海地产南京项目降价情况 - 南京观江樾项目2022年首次开盘价34620元/平米(毛坯限价32620元/平米+2000元/平米精装包),现单价2.3万元/平米,降幅33.6%,土地成本21207元/平米,建安成本4500元/平米,融资成本1412元/平米,综合成本超2.7万元/平米,每套房亏损40-60万元 [1] - 观文澜项目2022年首开价3.7万/平米,现降至2.4万/平米,低楼层2.2万/平米,土地成本19543元/平米且需配建5510㎡租赁住房,售价低于实际开发成本 [4] - 中海和山项目2022年首开价2.8万元/平米(含2000元/平米精装包),现降至1.7万元/平米,接近15338元/平米楼面价 [4] 北京项目降价情况 - 丰台区中海公元里实际销售价从指导价7.8万/平米降至6.6万/平米,近期再降4000元/平米,地价约4.9万/平米,利润空间几近消失 [9] - 丰和叁号院网签均价从8.7万/平米降至7.5万/平米,与6.25万/平米楼面价仅差1.3万元 [10] - 西山观复从8万/平米降至6.5万/平米起步价,仅比6.35万/平米楼面价高2000元,无法覆盖建安成本 [10] - 石景山中海寰宇天下|天镜从7.5万/平米降至最低5.8万/平米,房山中海寰宇视界从4.5万/平米降至3.7万/平米,接近3.5万/平米楼面价 [12] 销售数据与库存压力 - 西山观复2024年6月取证后去化率仅16.4%,已签约42套住宅,成交均价77515.44元/平米 [12] - 中海多个项目推出特价房,如丰台西南郊冷库地块99平米户型单价8.4万元/平米起,与四环项目价格持平 [14] - 公司已竣工物业在存货中占比上升,形成滞销库存,需抛售缓解压力 [21] 行业与公司经营分析 - 中海2024年净利润156.3亿元,同比下滑明显,利润率17.7%创十年新低,净利润仅为5年前三成 [19] - 2024年权益拿地金额1101亿元,行业排名第二,2025年1-4月拿地273亿元仍居第二,但销售额增速与利润率持续背离 [17] - 2024年50家典型房企毛利润同比下滑33%,中海下滑幅度达34.1%,高于行业均值 [21] - 全国房企2025年4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额6237亿元,环比下降40.8%,前4月住宅新开工面积1.32亿平米,同比降22.3%,市场持续缩量 [21][22] 市场策略与产品问题 - 中海被称"价格屠夫",降价幅度远超周边二手房,导致区域价格体系崩溃,如观江樾附近二手房挂牌价单日下调41万元 [4][5] - 标准化产品复制策略失效,北京酒仙桥、小红门等项目依赖低价而非产品力,丽泽叁號院被评"8-9万价位中产品力最一般" [21] - 公司对城市板块分化及行业规模下降速度预判失误,激进拿地后被迫降价去库存 [16][21]
前50房企单月新增土地建面环比升30.85% 质量优越地块多为联合拿地
搜狐财经· 2025-05-27 17:54
行业趋势 - 2025年1-4月前50房企单月新增土地建筑面积454.01万平方米,环比上升30.85% [2] - 核心地块竞争激烈,企业倾向于联合拿地,国企在招拍挂市场占比达58.7% [8][13] - 重点城市住宅用地供应缩量但质量提升,北京上海降低容积率(上海从1.87降至1.78,北京从1.53降至1.45) [9] 头部企业表现 - 保利发展、中海地产、绿城中国新增全口径土储领先,分别为145.57万、128.22万、126.75万平方米 [5] - 绿城中国权益拿地金额最高(291.44亿元),中国金茂新增货值居首(559.61亿元) [5][7] - 越秀地产在广深区域活跃,4月竞得8宗地块(权益建面30.07万平方米,对价42.83亿元) [6][12] 重点城市土拍动态 - 北京朝阳区组团地块以126亿元底价成交,楼面价5.45万元/平方米创近两年纪录 [9] - 上海四批次土拍4宗地收金97.09亿元,2宗溢价超20% [12] - 杭州3宗宅地总成交42.5亿元,广州3宗地由越秀地产以溢价15%以上竞得 [12] 企业战略与合作 - 中海与海南控股签署协议,合作开发土地及产业项目 [8] - 房企加速与地方政府合作,拓展县级市场及城市更新领域 [8] - 本土开发商在区域市场形成护城河,主导低扩张但稳定的土拍 [8]
优质土储联合行动 | 2025年5月房地产企业新增土地储备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5-26 19:51
房地产企业土地储备 - 保利发展控股、中海地产、绿城中国新增全口径土地储备分别为145.57万平方米、128.22万平方米、126.75万平方米,位居行业前三[2][11] - 1-4月权益拿地金额前五企业为绿城中国(291.44亿元)、中海地产(272.91亿元)、滨江集团(269.68亿元)、保利发展控股(264.57亿元)和建发房产(230.81亿元)[12] - 新增货值方面,中国金茂(559.61亿元)、越秀地产(544.67亿元)、中海地产(537.86亿元)位列前三[12] 土地市场供需情况 - 1-4月一二三线城市供应住宅用地450宗,规划建筑面积2504.16万平方米,环比下降9.13%,同比下降19.04%[16] - 同期成交住宅用地360宗,规划建筑面积1964.82万平方米,环比上升7.22%,同比上升4.22%;成交总价1291.5亿元,环比上升20.62%,同比上升31.7%[22] - 二线城市成交楼面价10970.09元/平方米,环比上升29.58%;三线城市成交楼面价2779.7元/平方米,环比上升24.72%[24] 重点城市土地市场 - 北京朝阳区组团地块被中建智地+金茂+越秀+朝阳城发联合体以126亿元拿下,楼面价约5.45万元/平方米[32] - 上海四批次土拍4宗地块收金97.09亿元,其中2宗溢价20%以上成交[34] - 广州3宗白云区住宅用地均由越秀地产竞得,溢价率15%-21%[34] - 6个重点城市4月21日-5月19日成交17宗涉宅地,成交价372.14亿元,面积66.82万平方米[35] 城市更新进展 - 中央财政"十四五"以来安排1594亿元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24年首批支持15个城市,2025年将选拔第二批20个城市[36] - 黄埔区引入央企参与城中村改造,中交城投与科学城集团合作四个旧改项目总投资约216亿元[38] - 广州市海珠区石溪村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84.46万平方米,投资金额176.99亿元[39] 企业战略动向 - 房企对优质地块保持高溢价补仓决心,保利发展、招商蛇口、滨江集团等拿地活跃[5][15] - 企业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涉及土地开发、产业投资、城市更新等领域,以拓展未渗透市场[5][15] - 国企在招拍挂市场占据主导,权益拿地金额占比达58.7%,民企占比23.54%[15]
观点指数:前50房企5月新增土地建筑面积454.01万平方米 环比上升30.85%
智通财经网· 2025-05-26 19:37
行业土地储备动态 - 2025年5月前50房企单月新增土地建筑面积454.01万平方米,环比上升30.85% [1] - 1-4月权益拿地金额排名前五企业:绿城中国(291.44亿元)、中海地产(272.91亿元)、滨江集团(269.68亿元)、保利发展控股(264.57亿元)、建发房产(230.81亿元) [1] - 1-4月新增货值排名前五企业:中国金茂(559.61亿元)、越秀地产(544.67亿元)、中海地产(537.86亿元)、保利发展控股(520.34亿元)、招商蛇口(389.47亿元) [3] 城市土地成交特征 - 报告期一二三线城市住宅用地成交规划建面1964.82万平(环比+7.22%),总价1291.5亿元(环比+20.62%),楼面均价6579.75元/平(环比+12.5%) [5] - 一线城市成交楼面价40839元/平(环比-28.3%),二线城市10970元/平(环比+29.6%),三线城市2780元/平(环比+24.7%) [7] - 二三线城市非核心地块多底价成交,拿地企业以本地国企/民企/城投为主 [8] 重点城市土地市场 - 6个重点城市挂牌36宗涉宅地,起始价552.16亿元,面积147.76万平(环比+48%) [9][10] - 同期重点城市成交17宗涉宅地,成交价372.14亿元,面积66.82万平,北京(182.8亿元)、上海(95.75亿元)、杭州(60.09亿元)成交额居前 [11][12] - 核心地块出现头部企业联合拿地现象 [12] 企业全口径土储排名 - 保利发展控股(145.57万平)、中海地产(128.22万平)、绿城中国(126.75万平)位列全口径土储前三 [14] - 招商蛇口(110.42万平)、苏海润城发(108万平)、越秀地产(104.83万平)进入前六 [14] - 中国雄安集团(86.68万平)、滨江集团(83.66万平)等区域房企表现突出 [14][15]
二环新地标中海大吉巷开业 “城市会客厅”项目进入大比拼
北京商报· 2025-05-25 19:58
项目概况 - 中海大吉巷项目于5月25日在北京二环内正式开业,定位为"城市文化会客厅",采用文保区+商业+商办+公园的复合型形态 [1] - 项目位于西城区骡马市大街,是北京地铁4号线、7号线上盖项目,采用合院式街区设计,商业区域集中在负二层至地面一层 [4] - 项目通过廊架、庭院与口袋公园的穿插设计,打造"可漫步、可休憩、可呼吸"的绿色地标 [5] 商业业态 - 入驻超150家品牌,其中超50%为首店及定制店,涵盖东方境、Double boo等国际中式美学与先锋买手店,以及MUJI、RE而意等多维生活方式品牌 [4] - 餐饮品牌占比高,引入俏东北、有雲等多元化餐饮,以及羲和·京致、方砖厂69号等凸显京味文化的品牌 [4] 文化资源 - 项目位于宣南文化核心区,西北侧集中分布康有为故居、米市胡同29号院等文保建筑,区域内保存大量明清至近代历史建筑群 [4] - 地块四合院保存完整,是宣南地区会馆、名人、商业文化的集中承载区 [4] 行业竞争 - "城市会客厅"类型项目在北京市场涌现,北京坊以潮流时尚与文化创意为特色,引入曼联体验中心、星巴克旗舰店等差异化品牌 [6] - 成都太古里凭借12.2万平方米占地面积和26.9万平方米总楼面面积,成为成都商业名片,区位价值与中海大吉巷具可比性 [6] 发展策略 - 需通过沉浸式场景(如主题街区)和互动活动(文化节、艺术展览)打破传统商业局限 [7] - 建议借鉴武商梦时代人造滑雪道等供给侧创新案例,结合文保区优势将文化保护与城市更新深度融合 [8] - 可参考上海幸福里改造模式,活化历史建筑为综合文化空间,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的有机融合 [8]
如何打造“好房子”
经济观察报· 2025-05-23 22:00
行业趋势与产品转型 - 行业从传统住宅开发向"好房子"标准转型,中海地产、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等头部房企密集推出相关产品系 [3] - 产品设计从提升得房率等显性标准转向解决用户真实痛点,如渗漏、噪音、收纳等基础需求 [3][5] - 房企需转变传统开发思维,将客户隐性需求转化为具体设计,如中海地产基于3 3万份案例提炼"6633"需求框架 [3][5][6] 核心痛点与解决方案 - 房屋渗漏(18%)、噪音(15%)、收纳不足(12%)为前三大投诉问题 [5] - 中海地产通过"三道设防+细部加强"工艺使渗漏率降低80%,石膏复合材料隔声系统将撞击声控制在65分贝以下,投诉下降87% [7] - 华润置地采用"夹胶中空玻璃+阻尼隔音板"组合,深圳项目室内噪音控制在35分贝以下,满意度达95% [7] - 保利发展推出"成长型户型"和适老化设计,如移动隔断墙、L型扶手等满足差异化需求 [8] 资源整合与能力构建 - 房企整合内外部资源:大悦城控股引入中粮健康理念,龙湖集团融合商业/养老等业态资源 [10][11] - 中海地产依托中国建筑技术优势,如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提升能源自给率30%,数字孪生技术实现全链条数字化 [15] - 招商蛇口利用招商局集团港口/金融资源构建"前港-中区-后城"模式,华润置地联动商业IP实现25%销售溢价 [15][16] 核心竞争力差异化 - 保利发展以"文化+品质"双轮驱动,融入保利艺术博物馆资源 [16] - 绿城中国与中交集团协同发展TOD项目,建发地产利用供应链优势控制建安成本 [16] - 贝壳旗下贝好家通过大数据精准推演户型配比与去化周期 [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