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石油(00857)
icon
搜索文档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5月成品油质量监督抽查信息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7 14:42
成品油质量监督抽查 -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5年5月成品油质量监督抽查信息 [3] - 抽查涉及车用汽油和柴油两大类产品 [4] - 所有抽查样品均由山东华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承检 [4] 加油站抽查情况 - 抽查覆盖蔚县安信达加油站、蔚县白河东加油站等160余家加油站 [4][5][6][7][8][9][10][11] - 抽查产品包括E92、E95乙醇汽油和0柴油 [4][5][6][7][8][9][10][11] - 抽查结果显示所有样品初检结果均为合格 [4][5][6][7][8][9][10][11] 检测机构 - 山东华伯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所有样品的初检工作 [4][5][6][7][8][9][10][11] - 谱尼测试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参与部分样品的复检工作 [9]
丙烯系列报告:丙烯国内供应与进出口情况
华泰期货· 2025-07-07 09:30
报告核心观点 - 2010年起中国丙烯产能爆发式增长,近年PDH与民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使产能基数庞大、增速趋稳,中国成世界第一产能大国,行业正从高速扩张期转向结构调整等新阶段 [4] - 丙烯装置工艺以石脑油/轻烃裂解制丙烯和丙烷/混烷脱氢制丙烯为主,生产利润影响装置开工率,PDH制丙烯工艺利润敏感度最高、反应最快 [4] - 中国是丙烯净进口国,进口主要来自东北亚韩日,近年产能扩张使自给能力提升,进口依存度降低 [5] 丙烯产能格局 - 2010 - 2024年中国丙烯产能从1650万吨/年增至近7000万吨/年,2010 - 2018年产能增长驱动力为煤化工与PDH工艺,2020年至今PDH产能高速扩张,民营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产能增速趋稳但仍在增长 [12] - 2016 - 2024年丙烯供应增长主要来自丙烷/混烷脱氢工艺与石脑油/轻烃蒸汽裂解,前者产能增长约1750万吨,占总产能增长43%,后者增长约1405万吨,占34.7% [14] 丙烯分地区与工艺产能分布 - 中国丙烯生产企业集中于华东、华北等地区,东部沿海为炼化或PDH工艺,西北与华北为煤化工工艺,2024年华东、山东、华南产能占比分别为28%、20%、18%,西北、东北占比16%、9%,华中、西南占比3%、1% [16] - 炼化工艺企业为传统与地方炼油企业,煤或甲醇制丙烯企业分布在西北、华北、华东,PDH工艺企业集中于沿海省份 [16] - 2024年石脑油/轻烃裂解制丙烯装置产能2324万吨/年,占比33.3%;丙烷/混烷脱氢制丙烯装置产能2254万吨/年,占比32.3%;气分装置产能1252万吨/年,占比18%;煤炭/甲醇制烯烃装置产能1143万吨/年,占比17.1% [20] 丙烯供应情况 - 2014 - 2024年中国丙烯产量从1845万吨增至5341万吨,2014 - 2021年产能利用率从74%提至86%,2021年后下降,2023年平均产能利用率为近八年低点77.9%,因新增装置产能投产压力大,产能供过于求 [24] - 丙烯产量、开工与库存有季节性特点,一季度产量低、库存高,二季度产量回升,三季度产量维持高位,四季度产量先高后低,库存累库 [25] 丙烯分工艺供应情况 - 2024年石脑油/轻烃裂解制丙烯装置产量1821万吨,占比34%;丙烷脱氢装置产量1484万吨,占比28%;气分装置产量961万吨,占比18%;煤炭/甲醇制烯烃装置产量983万吨,占比18%;丙烷脱氢装置产量92万吨,占比2% [28] 丙烯生产利润与开工率 - 不同工艺生产利润影响装置开工率,各工艺利润敏感性和对开工率影响机制不同 [30] - PDH制丙烯工艺利润敏感度最高、反应最快,产业链短,开停车简单,利润取决于“丙烯 - 丙烷”价差,23年四季度因丙烷价格高企,开工率跌破60% [33] - 煤制或甲醇制丙烯工艺利润敏感度中等、有滞后性,因煤化工装置一体化程度高、启停复杂、能耗大,上游煤炭或甲醇价格是主要因素 [36] - 油制工艺利润敏感度最低,开工率由炼厂主产品汽油需求驱动,供应相对刚性,丙烯生产利润体现对炼厂整体盈利的贡献 [41] 丙烯进出口 - 中国是丙烯净进口国,2014 - 2019年进口量递增,2019年达313万吨,2024年进口量202万吨,出口量7万吨 [42] - 2024年丙烯进口依存度为3.5%,较2014年的14%大幅下降,因国内丙烯产能扩张,装置投产使自给能力提升 [46] - 中国丙烯进口主要来自东北亚韩日,2024年韩国占比74%,日本占比19%,其次是东南亚国家 [47]
中国石油传奇:从“贫油”标签到全球能源舞台中央的蜕变
搜狐财经· 2025-07-06 08:05
中国石油产业的历史变迁 - 中国曾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贫油国" 反映当时石油资源匮乏和国际对中国能源自给能力的质疑 [1] - 地质学家李四光成为中国石油勘探先驱 坚信中国地壳蕴藏丰富石油资源 [1] - 中国石油人克服技术落后和环境恶劣等困难 逐步取得勘探开发重大突破 [1] 21世纪的技术突破与成就 - 科技进步支撑石油勘探开发 页岩油领域实现从空白到领先的转变 [3] - 2024年初中国页岩油产量跃居全球领先地位 打破外界对中国能源潜力的质疑 [3] - 文昌海域深海油田开发中 自主研发"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应对复杂地质条件 确保高效稳定开采 [3] 国际能源市场的战略布局 - 中国从全球能源市场主要需求方转变为具备重要影响力的参与者 [3] - 通过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大国深入合作 提升国际能源市场影响力 [3] 能源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 - 面对全球能源需求变化和环保压力 中国平衡能源开采与环境保护关系 [5] - 提升传统能源开采效率的同时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构建多元化、清洁化能源供应体系 [5] 中国石油产业的整体成就 - 从"贫油国"逆袭为全球能源巨头 历程充满艰辛与挑战 [6] - 中国石油人展现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品质 证明自身实力并展示能源事业辉煌成就 [6]
中国石油的崛起之路:如何从“贫油国”蜕变为全球能源领袖?
搜狐财经· 2025-07-06 01:32
除了页岩油,中国在海底油田的开发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文昌海域的深海油田开采,面对极端的水深和高温条件,中国自主研发的"一体式水下井口系 统"成功应对了挑战,确保了油田的高效开采。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海底油田开采领域的实力,也为中国石油产业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更多尊 重和认可。 中国石油产业的逆袭之路,不仅体现在技术上的突破,更在于国际能源市场上的战略布局。过去,中国被视为全球能源供应的需求方,而现在,中国已经 具备了在全球能源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的能力。通过与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石油大国的深入合作,中国不断提升自身在国际能源市场的话语权。 曾经,中国在全球能源版图上被标记为"贫油国",这一标签不仅源自西方国家的偏见,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西方 国家,尤其是美国,普遍认为中国难以摆脱对外部能源的依赖,实现自给自足。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的能源发展轨迹已经彻底颠覆了这一旧 有认知。 地质学家李四光,以他独到的眼光和深厚的地质学功底,成为了中国石油勘探事业的先驱。他坚信中国地壳构造中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这一信念如同 灯塔,照亮了中国石油事业艰难探索的道路。尽管当时技术落 ...
中国石油逆袭:从“贫油国”到全球能源巨头的华丽转身
搜狐财经· 2025-07-05 23:03
中国能源产业崛起 - 中国从"贫油国"逆袭为全球能源产业领导者,颠覆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石油潜力的传统认知 [1] - 石油开采技术创新、页岩油突破和海底油田开发是推动这一转变的核心因素 [1][3] - 李四光的地质研究为中国石油勘探奠定基础,发现沉降带与全球产油区相似的地质特征 [1][3] 技术突破与产量增长 - 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页岩油产量达21.5万吨,全球排名前三 [3] - 自主研发的"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攻克文昌海域500米水深、120℃极端环境开采难题 [5] - 页岩油技术结合美国经验与中国地质特点,打破资源限制实现能源自给 [5] 国际战略布局 - 从能源需求方转变为供应方,提升全球市场话语权 [7] - 深化与俄罗斯、沙特等产油国合作,推动能源供应链多元化 [9] - 通过技术输出为全球能源供应贡献新力量 [7][11] 未来发展方向 - 需平衡能源开采与环境保护,技术创新是降低环境影响的关键 [9] - 面临可再生能源竞争压力,需强化资源多样化供应 [9] - 持续提升深海和页岩油技术以维持全球竞争力 [11]
中石油管道工程公司等申请基于单管数学模型的管道线路设计方法专利,显著提高敷设设计精度和效率
金融界· 2025-07-05 12:06
金融界2025年7月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 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为"一种基于单管数学模型的管道线路设 计方法"的专利,公开号CN120257547A,申请日期为2025年06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单管数学模型的管道线路设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管道敷设 目标区域的实景三维模型确定三维纵断面和UCS坐标系;根据所述三维纵断面以及UCS坐标系建立单管 数学模型;根据所述单管数学模型进行管道敷设微配管;在所述管道敷设微配管的过程中,根据管道形 状与管沟形状相似度计算方向相似度指数;根据弹性模量和惯性矩计算应力累积指数;构建基于管道敷 设的总成本计算模型,并基于所述方向相似度指数和所述应力累积指数进行成本优化,以优化管道敷设 微配管。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为主的 企业。企业注册资本48690000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共对外 投资了113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1446条,专利信 ...
江苏重大项目建设不惧“烤”验
新华日报· 2025-07-05 07:34
重大项目建设进展 -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实施错峰作业确保三季度双塔柱封顶四季度主通航孔与非通航孔合龙 [2] - 海门北站基坑建设通过错峰施工避开高温时段配备遮阳棚与通风设备 [2] - 宁淮城际铁路600余名工人抢抓早晚时段施工桩基承台墩身等下部结构已基本完成 [2] - 张靖皋长江大桥南航道桥主塔塔柱施工过半辅塔塔柱施工完成南北锚碇基础顶板施工有序推进 [4] - 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全线即将贯通明挖隧道主体结构全部施工完成引接线基本完成桥梁结构施工 [4] - 海太长江隧道右线盾构掘进已突破900米左线推进盾构机调试江南明挖隧道围护结构施工全部完成 [5] 高温保障措施 - 各工地实施"休中间抓两头"错峰作业配备遮阳棚通风设备发放透气工装防晒面罩 [2] - 设置栖客栈和多个饮水点开展"送清凉"活动邀请属地医院为工人义诊 [2][3] - 工地搭设幸福驿站不间断供应凉茶和防暑用品每天安排专人巡查施工现场 [4] - 为工人提供防暑用品合理调整作业时间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 [5] - 配备藿香正气水等药品每天9时将绿豆汤酸梅汤送到施工现场 [6] 能源项目建设 - 中石油江苏LNG扩建储罐项目重点建设1座20万立方米的LNG储罐及相关配套设施预计2029年建成投产 [6] - 国电投滨海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建设2台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清洁高效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高效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设施 [7] -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苏北电力供给压力提升江苏省电源供应可靠性满足用电负荷增长需求 [7] 行业数据 - 目前共有9个重点铁路项目同步建设在建铁路里程达1082公里 [3] - 省内参与铁路建设的一线工作人员近2万人创历史新高 [3]
7月4日电,香港交易所信息显示,贝莱德在中国石油股份的持股比例于06月30日从6.90%升至7.10%。
快讯· 2025-07-04 17:09
公司持股变动 - 贝莱德在中国石油股份的持股比例从6 90%上升至7 10% [1] - 持股变动日期为06月30日 [1] 市场动态 - 香港交易所披露了贝莱德增持中国石油股份的信息 [1]
“中国制造”亮剑“地下珠峰”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资源开发打造“国产化”样本
经济网· 2025-07-04 15:57
核心观点 - 塔里木油田在超8000米深的超深井作业中加速推进关键完井工具国产化替代,实现技术突破并显著降本增效 [1][2][3][4] 技术突破与国产化进展 - 公司依托科研攻关与"四新"技术评价体系,成功应用140兆帕FF级采气井口、V0等级高温封隔器等180余套国产高端完井工具装备 [1] - 2024年评价23款国产完井工具性能,7项工具(如105兆帕井下安全阀、高抗扭伸缩管)完成现场试验 [2] - 自主研发耐温177摄氏度、耐压70兆帕油管内桥塞解决超深井多层位堵水难题,耐温232摄氏度、105兆帕V0级可回收式永久封隔器技术指标比肩国际顶尖水平 [2] - 1至6月台盆区完井工具国产化率达100%,库车山前13Cr油管国产化比例提升至57%,140兆帕FF级采气井口国产化比例达50% [3] 降本增效成果 - 国产13铬油管替代进口产品单吨节约成本5万元 [3] - 免钻玻璃盲板应用单井节约周期2至4天 [2] - 47支88.9毫米高抗扭伸缩管解决管柱通径及修井难题 [3] 战略与生态构建 - 公司打破部门壁垒,由科研单位牵头整合资源,形成"研—评—用"闭环生态 [3][4] - 地质工程一体化推动国产工具选型前置至钻井设计阶段,克深气田国产140兆帕井下安全阀与V0封隔器组合抵御超高密度钻井液冲击 [4] - 博孜区块建成国产完井工具试验田,加速新技术储备 [4]
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深冷处理厂投产
经济网· 2025-07-04 15:57
7月3日,国内首座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厂——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盐亭天然气处理厂全面 投产。这是目前国内技术路线最长、工艺最复杂、功能最齐全、产品种类最多的天然气处理厂,标志着 我国在非常规天然气综合利用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盐亭天然气处理厂的建成投产,填补了国内天然气全链条多工况深冷处理的技术空白,为我国非常 规天然气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树立了技术标杆,向构建自主可控的天然气深冷工艺体系迈出了关键一 步。(郑斌 郭霄雄 罗婉月) 近年来,西南油气田在致密气开发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勘探开发一体化模式实现快速上产。经 评估分析,天府气田中乙烷含量丰富,多种天然气伴生气含量远超国内常规气田,具备极高的工业提取 价值。为释放资源潜力,盐亭天然气处理厂于2023年12月破土动工,今年1月完成中交,转入调试阶 段。经过近半年的系统联调与工艺优化,实现全流程满负荷达产,各项运行参数均达到设计指标。 西南油气田联合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深冷多联产工艺包,并首次成功应用于盐亭天然 气处理厂。同时,采取无扰切换、顺控优化、四步干燥、分段预冷等7项创新生产措施,将天然气资源 综合回收率提升至95%。公司创新实施"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