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芯国际(00981)
icon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10月17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17 07:37
智通财经APP获悉,10月14日,恒生中国企业(02828)、盈富基金(02800)、南方恒生科技(03033) 南向资金净流入金额位列市场前三,分别净流入16.59 亿、13.74 亿、11.11 亿 信达生物(01801)、中芯国际(00981)、阿里巴巴-W(09988)南向资金净流出金额位列市场前三, 分别净流出-11.79 亿、-9.78 亿、-8.55 亿 | 股票名称 | 净流出(元)↓ | 净流出比 | 收盘价 | | --- | --- | --- | --- | | 信达生物(01801) | -11.79 亿 | -43.10% | 83.800(-6.89%) | | 中芯国际(00981) | -9.78 亿 | -6.16% | 73.350(-8.48%) | | 阿里巴巴-W(09988) | -8.55 亿 | -2.67% | 155.600(-4.31%) | | 中兴通讯(00763) | -6.98 亿 | -17.00% | 39.200(-9.47%) | | 江西铜业股份(00358) | -4.42 亿 | -18.72% | 33.100(-7.28%) | ...
芯片股雙雄技術對決:中芯華虹短線佈局全解析
格隆汇· 2025-10-16 23:59
回顧10月14日的專欄【中銀做客】中,Simon:不如我們看看下個股份,比如晶片股,綜合講講中芯國際(00981)和華虹半導體(01347)的情 況? Niki:關於晶片方面,其實我們在6月份一開始做這個節目的時候,每一期都有提及這個板塊的基本因素大家都可以看到,華虹和中芯在A股在早 前有停牌一星期左右,因為有個合併、收購的動作,目的都希望可以做大做強。所以這個行業都是市場的焦點。其實整體來看,基本因素是繼續 看好。不過從價格看,當股價一路升的時候,任何股票都不會只升不跌的。無論消息多利好都好,當股價升至歷史新高的時候,都會有個調整的 機會。看到中芯和華虹早前都跌10%,幅度相對比較顯著。而窩輪產品資金方面,我們看到華虹的認購證,我們中銀有一只產品都沽不少的貨出 去。所以投資者在這段時間需要多觀察股價在高位回落的時候,是否可以準備認購證的部署?或者等股價在多一些調整?產品方面來看,暫時我 們看到兩邊(好倉和淡倉)都有投資者買。比如華虹好倉方面,可以參考中銀認購證(21314),行使價134.7元,明年5月到期,槓桿大概3倍。 中銀認沽證(21315),行使價65元,明年6月底到期,槓桿2倍。中芯方面,近兩日都 ...
稀土管制:卡住全球半导体与军工命脉的战略博弈
材料汇· 2025-10-16 23:28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对稀土及其相关产品实施的全链条出口管制,是基于其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绝对优势地位,旨在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战略话语权 [2][4] - 管制措施精准锁定半导体与军工两大高端制造领域的核心命脉,对高度依赖中国供应的美国等国家构成严重的产业链断供风险 [4] - 中国的稀土产业通过深度整合与技术创新,形成了从资源到成品的闭环控制,此次管制是产业从“资源输出型”向“价值主导型”升级的战略举措 [32][37][47] 半导体产业的稀土应用与影响 - 半导体制造的关键环节,从晶圆抛光到光刻、薄膜沉积,100%依赖特定的稀土元素以实现纳米级精度,管制清单实现了对这些物项的全覆盖 [6][7] - 在光刻领域,ASML EUV光刻机的晶圆台驱动电机需使用含铽、镝的钕铁硼永磁体,定位误差小于0.3纳米,若断供将导致光刻机出货周期从12个月延长至18个月,冲击台积电、三星的先进制程产能 [9] - 在晶圆加工领域,7nm及以下制程依赖高纯氧化铈抛光粉,台积电5nm制程的抛光速率达3000Å/min,若供应受限,芯片良率可能从98%暴跌至60% [12] - 在下一代半导体材料领域,5G射频滤波器需使用铝钪合金靶材,钪的掺入使压电性能提升40%,若管制收紧,5G基站射频模块成本预计将上涨50% [15] 军工领域的稀土依赖与风险 - 稀土元素被称为“战争金属”,美军87%的武器系统依赖稀土材料且无成熟替代方案,管制清单覆盖了从单兵装备到战略武器的全谱系应用 [17][18] - F-35战斗机每架需417公斤稀土材料,其机身作动器使用铽镝铁合金磁体,配套的AN/APG-81雷达使用钇铁石榴石晶体,若断供将导致战机机动性下降40%,雷达可靠性受影响 [19] - 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无轴泵喷推进器使用含镝的钕铁硼永磁材料,使航行噪音从110分贝降至95分贝,隐蔽性提升60%;其核反应堆屏蔽使用镝铝合金,中子吸收率是硼的5倍 [24] - 导弹制导系统与激光武器依赖稀土永磁体与晶体,“标准-6”防空导弹使用钐钴永磁体,“寂静狩猎者”激光武器使用掺钕钇铝石榴石晶体,输出功率达30kW [27][30] 中国稀土产业生态与战略布局 - 国内稀土产业形成“南北两大巨头引领、细分龙头补充”的格局,六大稀土集团整合了全国90%以上的资源与冶炼分离产能,支撑管制政策高效执行 [32][33] - 核心企业矩阵分工明确:北方稀土为全球最大轻稀土供应商,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72.5%-287.3%;中国稀土集团控制国内70%中重稀土配额;盛和资源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650% [34] - 产业整合带来资源集约利用与技术协同突破,包头稀土矿综合利用率从67%提升至92%,中国稀土集团首创的“联动萃取法”将铽、镝分离周期缩短40%,纯度提升至99.999% [35] - 管制政策引导产业向深加工转型,国内高性能钕铁硼产能占比从2020年的35%提升至58%,靶材、永磁部件产能年均增速超30% [38] 对美国产业链的冲击与挑战 - 美国对中国的稀土进口依赖度高达77%,其中镝、铽、钇等中重稀土的依赖度达93%,且几乎丧失重稀土精炼能力,唯一的芒廷帕斯矿精矿需全部运至中国分离提纯 [43] - 管制导致美国军工生产受阻,F-35生产线产能从每月15架降至8架,“标准-6”导弹生产停工,五角大楼评估有1000个武器系统面临供应风险,现有库存仅能支撑6-8个月 [43] - 美国重建完整稀土产业链面临巨大障碍,新建精炼厂审批周期需5-8年,投资成本是中国的3-5倍,预计总耗资3000亿美元且达到中国当前产能需10年时间 [44] - 管制措施覆盖含中国重稀土的境外制成品,彻底阻断美国通过日本、韩国等第三国转口获取管制物项的路径,对半导体和军工产业造成全面打击 [45] 全球产业格局的重塑 - 中国的优势源于“资源+技术”的双重壁垒,不仅掌控全球90%以上的冶炼分离产能,更在关键工艺上拥有全球60%的专利,形成难以撼动的产业控制力 [47] - 管制政策重塑全球定价权,欧洲氧化铽价格从2024年的1200美元/公斤飙升至3500美元/公斤,国内稀土企业平均毛利率从17.6%提升至28.6% [38] - 美国盟友的替代供应链建设进展缓慢,澳大利亚稀土年产量不足中国的10%且缺乏重稀土资源,预计2030年才能投产的精炼厂也无法供应镝、铽等关键物项 [48] - 此次博弈凸显资源主权与技术霸权的重新平衡,表明技术领先不等于产业控制,中国的稀土管制正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可持续的全球话语权与产业竞争力 [47][48]
港股通(深)净买入71.50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10-16 20:48
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10月16日下跌0.09%,报收25888.51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158.22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363.27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概况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843.81亿港元,成交净买入86.72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额48.16亿港元,为成交金额之首 [1] - 小米集团-W和中芯国际成交金额分别为39.95亿港元和35.00亿港元 [1] - 紫金黄金国际净买入额17.38亿港元居首,收盘股价上涨3.80% [1] - 腾讯控股净卖出2.35亿港元,收盘股价下跌1.12% [1] 深市港股通交易概况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519.47亿港元,成交净买入71.50亿港元 [1] - 小米集团-W成交额27.27亿港元,为成交金额之首 [2] - 阿里巴巴-W和中芯国际成交金额分别为24.95亿港元和24.64亿港元 [2] - 康方生物净买入6.03亿港元,收盘上涨4.75% [2] - 巨子生物净卖出6.62亿港元,收盘股价下跌15.31% [2] 重点个股表现 - 药捷安康-B日涨跌幅达46.34% [2] - 中兴通讯日涨跌幅为5.86% [2] - 泡泡玛特日涨跌幅为5.57% [2] - 老铺黄金日涨跌幅为6.21% [2] - 华虹半导体日涨跌幅为0.74% [2]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10月16日)
证券时报网· 2025-10-16 20:42
市场整体表现 - 10月16日恒生指数微跌0.09% [1] - 南向资金全天成交总额为1363.27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760.75亿港元,卖出成交602.53亿港元,合计净买入158.22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成交519.47亿港元,净买入71.50亿港元;港股通(沪)成交843.81亿港元,净买入86.72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 - 阿里巴巴-W为成交金额最高个股,成交额达73.11亿港元 [1][2] - 小米集团-W成交额为67.23亿港元,中芯国际成交额为59.64亿港元 [1][2] - 紫金黄金国际获最高净买入额17.38亿港元,其股价当日上涨3.80% [1] - 中芯国际遭最大净卖出2.95亿港元,其股价当日下跌2.76% [1][2] - 巨子生物遭净卖出2.38亿港元,股价大跌15.31% [1][2] 资金连续流向 - 小米集团-W获南向资金连续9天净买入,期间合计净买入69.89亿港元 [2] - 泡泡玛特和腾讯控股均获连续3天净买入,期间净买入金额分别为10.74亿港元和9.18亿港元 [2] 相关ETF动态 - 恒生医药ETF(159892)最新份额为66.7亿份,较前期增加2.2亿份 [5] - 该ETF主力资金净流出1398.9万元 [5]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10月1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9:12
| 公司名称 | 成交金额 | 净买入额 | | --- | --- | --- | | 阿里巴巴-W(09988) | 48.16 亿元 | +5.75 亿元 | | 小米集团-W(01810) | 39.95 亿元 | +10.20 亿元 | | 中芯国际(00981) | 35.00 亿元 | +5390.90 万元 | | 腾讯控股(00700) | 30.20 亿元 | -2.35 亿元 | | 华虹半导体(01347) | 21.48 亿元 | -1195.71 万元 | | 泡泡玛特(09992) | 20.81 亿元 | +2.85 亿元 | | 紫金黄金国际(02259) | 19.49 亿元 | +17.38 亿元 | | 中兴通讯(00763) | 16.86 亿元 | +1.56 亿元 | | 药捷安康-B(02617) | 16.79 亿元 | +3899.32 万元 | | 巨子生物(02367) | 16.39 亿元 | +4.24 亿元 |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 | 公司名称 | 成交金额 | 净买入额 | | --- | --- | --- | | 小米集团-W(0 ...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58.22亿 紫金黄金国际(02259)正式入通 北水全天抢筹超17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6 18:00
港股通资金流向 - 10月16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158.22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86.72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71.5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紫金黄金国际、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 [1] - 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是中芯国际、巨子生物、腾讯 [1] 个股交易详情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48.16亿港元,净流入5.75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39.95亿港元,净流入10.20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买卖总额35.00亿港元,净流出5390.90万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30.20亿港元,净流出2.35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买卖总额21.48亿港元,净流出1195.71万港元 [2]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20.81亿港元,净流入2.85亿港元 [2] - 紫金黄金国际买卖总额19.49亿港元,净流入17.38亿港元 [2] 沪港通活跃股 - 巨子生物买卖总额14.22亿港元,净流出6.62亿港元 [4]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12.66亿港元,净流入2.40亿港元 [4]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11.50亿港元,净流入1.85亿港元 [4] - 老铺黄金买卖总额10.03亿港元,净流出119.52万港元 [4] - 康方生物买卖总额10.01亿港元,净流入6.03亿港元 [4] - 中兴通讯买卖总额9.49亿港元,净流出6640.38万港元 [4] 个股动态与催化剂 - 紫金黄金国际获净买入17.38亿港元,公司被调入港股通标的证券名单,瑞银预计其2025至2027年产量复合年均增长率约20%,总产量从45吨增至65吨,盈利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0% [4]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10.6亿港元,中银国际指出公司股价受成都SU7 Ultra车祸、新疆第三款车型路测及北京二期厂房就绪等新闻影响,预期手机毛利率将于今年下半年触底 [5]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7.62亿港元,天猫双11已开启,高盛将公司未来3年资本开支预测上调至4600亿元,并上调未来三季度云收入按年增长率至31%、38%、37% [5] - 康方生物获净买入6.02亿港元,其新药依沃西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成果被《柳叶刀》主刊接收,将于2025年ESMO大会发表 [6]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4.7亿港元,摩根大通指出Labubu产品仍处售罄状态,新IP"星星人"预计贡献2027年销售额8%,公司2026年预期市盈率20倍 [7]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1.4亿港元,中芯国际遭净卖出2.94亿港元,交银国际继续看好国产替代趋势,认为AI基础设施建设利好国产晶圆代工公司 [7] - 巨子生物遭净卖出2.37亿港元,市场关注其可复美品牌在双11期间的电商销售表现 [7] - 中兴通讯、药捷安康-B、腾讯分别获净买入9003万、3899万、547万港元,老铺黄金遭净卖出119万港元 [7]
图解丨南下资金连续9日净买入小米,连续6日减持中芯国际
格隆汇APP· 2025-10-16 17:53
南下资金整体流向 - 南下资金今日净买入港股总额为158.22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已连续9日净买入小米集团-W,累计净买入金额达69.8844亿港元 [1] - 南下资金已连续6日减持中芯国际,累计净卖出金额达75.2365亿港元 [1] 个股净买入情况 - 紫金黄金国际获净买入17.38亿港元,股价上涨3.8% [1][3]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10.6亿港元,股价下跌3.6% [1][3]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8.57亿港元,股价下跌0.3% [1][3] - 康方生物获净买入6.02亿港元 [1]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4.7亿港元,股价上涨5.6% [1][3] -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1.4亿港元,股价上涨0.7% [1][3] 个股净卖出情况 - 中芯国际遭净卖出2.94亿港元,股价下跌2.8% [1][3] - 巨子生物遭净卖出2.37亿港元,股价下跌15.3% [1][3]
中芯国际跌1.74%,成交额78.41亿元,人气排名10位!后市是否有机会?附走势预测
新浪财经· 2025-10-16 15:46
公司市场表现 - 10月16日公司股价下跌1.74%,成交额为78.41亿元,换手率为3.06%,总市值为10184.09亿元 [1] - 公司在新浪财经客户端A股市场人气排名第10位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03亿元,占成交额的0.06%,在行业中排名第163位,连续3日被主力资金减仓 [4] - 近3日、近5日、近10日、近2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分别为30.68亿元、46.50亿元、85.58亿元、93.38亿元 [5] 公司业务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内地技术最先进、配套最完善、规模最大、跨国经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集团 [2] - 主营业务为基于0.35微米至14纳米多种技术节点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及配套服务,晶圆代工收入占比93.83% [3][7] - 根据2024年销售额,公司在全球纯晶圆代工企业中排名第二,在中国大陆企业中排名第一 [3] - 公司代工MCU芯片和特殊存储芯片 [3] 公司财务与股东情况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3.48亿元,同比增长23.14%;归母净利润23.01亿元,同比增长39.76% [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5.23万,较上期减少2.20%;人均流通股8223股,较上期增加2.26% [7] - 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61%的股份 [2] - 多家ETF基金在2025年第二季度增持公司股份,其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2632.29万股 [6][8] 技术面分析 - 公司股票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122.01元,近期筹码减仓程度减缓 [6] - 股价位于压力位140.13元和支撑位119.22元之间 [6] - 主力未控盘,筹码分布分散,主力成交额60.17亿元,占总成交额8.91% [5]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开盘跌0.55%,重仓股中芯国际跌1.36%,海光信息跌4.58%
新浪财经· 2025-10-16 10:58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市场表现 - 10月16日开盘价报2.707元,下跌0.55% [1] - 自2024年4月15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率达172.63% [1] - 近一个月回报率为10.94% [1]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重仓股表现 - 中芯国际开盘下跌1.36% [1] - 海光信息开盘下跌4.58% [1] - 寒武纪开盘上涨1.45% [1] - 澜起科技和中微公司开盘均下跌0.73% [1] - 芯原股份开盘上涨2.13% [1] - 沪硅产业开盘下跌0.30% [1] - 恒玄科技开盘下跌1.48% [1] - 思特威开盘下跌0.82% [1] - 华海清科开盘下跌0.84% [1] 基金基本信息 - 业绩比较基准为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收益率 [1] - 基金管理人为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1] - 基金经理为李佳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