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00981)

搜索文档
收盘丨创业板指高开低走跌近4%,半导体、通信板块全线下挫
第一财经· 2025-10-14 15:17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2.58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2215亿元 [1][4] - 三大指数高开低走,沪指跌0.62%至3865.23点,深成指跌2.54%至12895.11点,创业板指跌3.99%至2955.98点,科创50指数跌超4.26%至1410.30点 [1][2] - 全市场超3500只个股下跌 [1][4] 行业板块表现 - 科技股显著回调,半导体芯片股集体调整,通富微电跌停,芯源微、燕东微、华海清科等多股跌超10% [2][3] - 保险、银行等金融股逆势走强,重庆银行涨超6%,渝农商行、新华保险涨超5%,中国人保、厦门银行等涨幅居前 [2][3] - 超硬材料概念集体大涨,白酒、金融、煤炭等传统行业走强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入银行、食品饮料、煤炭等板块,净流出半导体、通信设备、电池等板块 [6] - 隆基绿能、山子高科、工商银行分别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5.27亿元、10.32亿元、7.57亿元 [6] - 中芯国际、北方稀土、宁德时代遭主力资金抛售25.98亿元、19.05亿元、18.15亿元 [6] 机构观点 - 市场在资金回流与重要会议召开后,或有打破盘整结构挑战新高的可能,中期向上趋势不变 [8] - 白酒行业需求端处于盘底阶段,等待下轮成长周期 [8] - 有色金属与化工行业在三季报中表现突出,多家企业净利润实现成倍提升,建议关注较早披露财报且业绩超预期的公司 [8]
科创50指数领跌全A,头部半导体普遍回撤逾15%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0-14 14:33
10月14日科技股普遍回调,科创50指数领跌全A,截至发稿跌幅超4%,其中半导体产业链全线下挫, 晶圆代工、半导体设备、GPU、AI芯片等分支子板块均是放量下跌。中芯国际跌超6%,华海清科、盛 美上海、海光信息、芯原股份等科创50指数权重股普遍下挫,股价现价较近期阶段新高普遍回撤超 15%。(第一财经记者 魏中原) ...
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3%,华虹半导体跌超1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4:06
恒生科技指数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3% [2] 半导体公司股价表现 - 华虹半导体股价下跌超过12% [2] - 上海复旦股价下跌超过8% [2]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超过7% [2]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3%
新浪财经· 2025-10-14 14:01
港股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3%,恒生指数现跌1.40%。有色金属、半导体、创新药板块领跌。华虹半 导体跌超12%,金力永磁跌超9%,中芯国际、三花智控跌超7%。 ...
半导体芯片股午后持续调整,半导体产业ETF(159582)回调超6%,盘中交投活跃
新浪财经· 2025-10-14 13:35
截至2025年10月14日 13:10,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下跌6.33%。成分股方面,芯源微领跌11.60%,江丰电子下跌9.17%,金海通下跌8.32%,华海清科下跌 8.12%,富创精密下跌8.03%。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下跌6.07%,最新报价2.13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3日,半导体产业ETF近1月累计上涨 22.22%。 流动性方面,半导体产业ETF盘中换手19.55%,成交7798.37万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3日,半导体产业ETF近1周日均成交9271.64万 元。 截至2025年10月14日 13:10,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下跌4.80%。成分股方面,芯源微领跌11.60%,燕东微下跌10.75%,华虹公司下跌9.37%,先锋精科下跌 9.14%,源杰科技下跌8.45%。科创芯片ETF博时(588990)下跌4.81%,最新报价2.49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10月13日,科创芯片ETF博时近2周累计上 涨0.73%。 流动性方面,科创芯片ETF博时盘中换手21.53%,成交1.57亿元,市场交投活跃。拉长时间看,截至10月13日,科创芯片E ...
华虹半导体重挫10%,中芯国际跌超5%,大资金趁势布局港股科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4 13:28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午盘微跌0.20%,恒生科技指数下挫1.3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微涨0.07% [1] - 市场半日成交额为1887.61亿港元 [1]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午盘跌0.75% [1] - 成分股中华虹半导体重挫10.36%,中芯国际下跌5.55%,金山软件下跌4.65% [1] - 成分股中京东健康上涨2.36%,小米集团-W上涨2.49% [1] - 小米集团-W当日斥资1.97亿港元回购400万股 [1] 资金流向 - 港股通科技ETF基金(159101)昨日单日吸金超1.68亿元 [1] - 恒生互联网ETF(513330)单日吸金超4.2亿元 [1] - 大资金趁势布局港股科技板块 [1] 行业前景 - 港股市场震荡上行趋势明确,受全球资产诉求变化、资金配置重构及科技叙事强化驱动 [2] - 港股科技板块凭借稀缺性、成长性及政策与产业机遇,成为捕捉收益的优质选择 [2] - 未来有望在全球资金流入与产业升级推动下,实现持续的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 [2] - 中期维度看,港股科技板块依然具有重要的配置价值 [1] - 尽管短期受美股AI泡沫叙事影响可能面临回调风险,但随中国AI进程加速,港股科技龙头企业仍有较大修复空间 [1]
港股午评:高开低走!恒指跌0.2%,半导体股、科技股多数转跌,内银股普涨!华虹半导体大跌超10%,中芯国际跌5.5%,招商银行涨超4%,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皆涨超1%
格隆汇· 2025-10-14 13:18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幅 | | --- | --- | --- | | 恒生指数 | 25837.64 | -0.20% | | 800000 | | | | 国企指数 | 9229.08 | +0.07% | | 800100 | | | | 恒生科技指数 | 6065.61 | -1.30% | | 800700 | | | 另一方面,影视股表现活跃,欢喜传媒大涨22.5%领衔,内银股、核电股、海运股、煤炭股多数维持上 涨行情,招商银行(600036)涨超4%,工农中建交五大行皆涨超1%以上。(格隆汇) 格隆汇10月14日|港股上午盘三大指数呈现高开低走行情,恒生科技指数一度跌至2%,午间收跌 1.3%,恒生指数跌0.2%,国企指数微幅上涨0.07%,市场情绪继续低迷。 盘面上,早盘高开的大型科技股多数转跌,其中,快手跌3.6%,百度跌3%,网易、阿里巴巴跌近2%, 腾讯跌超1%,小米临近午盘直线拉升涨2.5%,京东、美团小幅上涨;近期热门的半导体芯片股、稀土 概念股、铜业股均呈现高开低走行情,其中,华虹半导体大跌超10%,中芯国际跌5.5%,中国有色矿业 转跌超5%;药品股、脑机接口概念股、乳 ...
触及300倍静态市盈率,中芯国际两融折算率被多家券商调降至零
新浪财经· 2025-10-14 12:18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浙商证券融资融券) 事件速览 10月9日,国庆后首个交易日,中芯国际 (688981) 因静态市盈率触及 300 倍红线,被 多家券商将两融折算率从0.7 骤降至0。同期, 佰维存储(308.97 倍)、路桥信息(947.11 倍) 等 8 只高估值股也被调降折算率至 0。 市场观点一度认为该项突发调整导致了当日 午后半导体板块的"跳水"。 事实上,这一调整并非临时政策,也并非"针 对"中芯国际的个例,而是券商依据沪深交易所 2016 年起实施的规则开展的常态化操作 -- 静 态市盈率超 300 倍或为负数的股票,折算率必须 脂零。 二、关键概念解析 静态市盈率:历史盈利的估值标尺 指股票收盘价与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每 股收益的比值,通俗讲是"按过去一年盈利算, 收回投资需多少年 "。中芯国际 300 倍市盈率 意味着,假如未来都保持现在的盈利不变,投 资者需要 300年能够回本。 静态市盈率越高,说明市场热度越高,估值越 高,但同时风险也可能会更高。 折算率:两融的 "担保折扣" 投资者用股票作融资担保品时,券商给股票市 值打的"折扣"。 280-300 倍区间个股 全市场两融标的 ...
中芯国际130元震荡!三筛铁律扒透:高估值下能不能上车?
搜狐财经· 2025-10-14 12:15
核心观点 - 中芯国际当前估值偏高但由国产替代预期支撑 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受益于国产替代及AI与汽车电子赛道 投资策略需区分短中长线节奏 [1][3][4][5][6] 估值分析 - 公司最新股价为131.31元 市盈率达241.31倍 显示估值偏高 [3] - 高估值反映市场对国产替代和技术突破的预期 短期面临消化压力 但中期趋势未改 20天内股价上涨14.42% [3] - 短期股价出现回调 5天内下跌3.46% [3] 基本面分析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收达323亿元 同比增长23% 净利润为23亿元 同比增长近40% 毛利率提升至21.9% [4] - 收入结构中国内市场贡献84% 产品结构优化支撑增长 [4] - 公司在国内兼具成熟制程与先进制程能力 28nm工艺全球领先 7nm(N+1)已量产并承接华为昇腾AI芯片订单 5nm(N+3)在研发中 [4] - 短期面临压力 第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17% 主因设备折旧成本上升及成熟制程价格战 [4] 行业风口与定位 - 公司卡位AI算力芯片和汽车电子两大高需求黄金赛道 [5] - 作为国产半导体替代的龙头 受益于半导体自主可控的长期政策风口 是国内芯片设计公司代工的刚需选择 [5] 投资策略 - 短线策略为等待信号 可于股价放量突破137.98元压力位且主力资金净流入时轻仓试水 或于回调至122.74-125.41元支撑区出现企稳信号时试探 [5] - 中线策略关注股价回调至120元以下使估值更合理 或等待三季度财报显示利润端改善后分批建仓 逻辑在于国产替代龙头地位及AI与汽车电子的业绩弹性 [6] - 长线策略可在110-120元或更低区间分批买入并持有 核心逻辑是公司突破卡脖子技术并成为中国半导体顶梁柱的潜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