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发电(00991)

搜索文档
大唐发电(601991) - 2025 Q1 - 季度财报

2025-04-28 19: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同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30,206,052千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减少1.74%[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8,433千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增长68.12%[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12,542千元,较上年同期调整后增长51.00%[4] - 基本每股收益0.1004元/股,较上年同期增长98.81%[5]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5.93%,较上年同期增加2.58个百分点[5]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322,645,370千元,较上年度末调整后增长0.01%[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80,469,417千元,较上年度末调整后增长5.11%[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不同时期对比) - 2025年3月31日货币资金为105.8446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77.34434亿元[14] - 2025年3月31日应收票据为1.51042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4.69031亿元[14] - 2025年3月31日应收账款为208.53252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208.98338亿元[14]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资产合计446.84508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434.31504亿元[15]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779.60862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2791.70033亿元[15] - 2025年3月31日资产总计3226.4537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3226.01537亿元[15] - 2025年3月31日流动负债合计913.82133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1008.83091亿元[16] - 2025年3月31日非流动负债合计1332.75681亿元,2024年12月31日为1282.34862亿元[16]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0,206,052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30,741,060千元[20] - 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2,744,617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736,282千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1004元/股,2024年第一季度为0.0505元/股[22] - 2025年第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12,542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6,167,179千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3,987,523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3,163,950千元[25] - 2025年第一季度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318,303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 -1,050,754千元[25] - 2025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80,469,417千元,2024年为76,560,601千元[17] - 2025年少数股东权益17,518,139千元,2024年为16,922,983千元[17] - 2025年第一季度利息收入7,076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6,371千元[21] - 2025年第一季度其他收益53,775千元,2024年第一季度为148,888千元[2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3,006,464,上一时期为1,953,581[26]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7,207,988,上一时期为8,492,980[2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0,214,452,上一时期为10,446,561[26]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31,420千元[7] 预付款项变动情况 - 预付款项变动比例为47.22%,主要因本期燃煤采购增加[8] 股东数量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74,969[10] 股东持股情况 - 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持股65.4070652亿股,占比35.34%;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60.90486027亿股,占比32.91%[11] - 截至2025年3月31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合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98.1633034亿股,占比53.04%[12]
港股公告精选|中国移动一季度赚逾300亿元 泡泡玛特前3月海外收入同比增近5倍
新浪财经· 2025-04-22 22:00
业绩速递 - 中国移动一季度营运收入2638亿元同比增长0.02% 净利润306亿元同比增长3.45% [2] - 中兴通讯一季度营业收入329.68亿元同比增长7.82% 净利润24.53亿元同比减少10.5% [2] - 津上机床中国预期年度股东应占溢利约7.82亿元同比增加约60% [2] - 浙江世宝一季度营业收入7.18亿元同比增长45.47% 净利润4873.5万元同比增长123.77% [2] - 重庆钢铁股份一季度营业收入66.14亿元同比减少14.51% 净亏损1.17亿元同比收窄64.82% [2] 公司要闻 - 泡泡玛特一季度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65%-170% 中国收益同比增长95%-100% 海外收益同比增长475%-480% [2] - 大唐发电一季度累计完成上网电量603.232亿千瓦时同比上升0.76% [3] - 卫龙美味拟于南宁市投资新建休闲食品生产基地 固定资产投资约10亿元 [3] - 石药集团JMT203获美国临床试验批准 该产品有望成为治疗肿瘤恶病质的有效药物 [3] - 中广核矿业第一季度旗下投资矿山生产天然铀659.1tU 计划完成率110.7% [3] 增减持与回购动态 -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控股股东自愿承诺18个月内不减持公司股份 [3] - 瑞声科技斥资1025.27万港元回购30万股股份 回购价33.85-34.45港元 [3] - 友邦保险斥资约2.44亿港元回购450万股股份 回购价53.75-54.65港元 [3]
公用事业ETF(159301)逆市飘红,近1月新增规模位于可比基金首位
搜狐财经· 2025-03-31 11:43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上涨0.48%至2025年3月31日11:19 [1] - 成分股龙源电力上涨5.86% 大唐发电 华电国际 申能股份 国电电力跟涨 [1] - 公用事业ETF最新价报0.9元 成交额230.79万元 换手率3.66% [1] ETF规模与估值 - 公用事业ETF近1月规模增长299.65万元 新增规模居可比基金首位 [1] - 跟踪指数市盈率仅15.67倍 处于近1年5.14%分位 估值低于近1年94.86%时间 [4] - 指数覆盖电力 环保 储能领域 前四大行业为水力发电 火力发电 核力发电和风力发电 合计权重78% [4] 成分股权重与表现 - 长江电力权重15.62%涨0.50% 中国核电权重11.12%跌0.43% 三峡能源权重7.06%涨0.47% [6] - 国投电力涨1.26%权重5.60% 国电电力涨2.29%权重4.61% 川投能源涨0.19%权重3.80% [6] - 中国广核涨0.27%权重3.67% 华能国际涨1.77%权重3.36% 浙能电力涨1.60%权重2.57% [6] 行业催化因素 - 煤价超预期下跌及水电蓄能释放推动火电 水电业绩预期反转 [4] - 高股息策略和市值管理方案密集落地提升板块配置价值 [4] - 板块具备高分红与稳健成长属性 属红利成长资产 [4]
大唐发电(0099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21: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经营收入1234.74亿元,较2023年增长0.86%[2][4][8] - 2024年税前利润86.66亿元,较2023年增长51.88%[2][4] - 2024年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净利润45.38亿元,较2023年增长215.05%[2][4] - 2024年基本每股利润0.1646元,2023年基本每股亏损0.0114元,同比增长1547.86%[2][4] - 该年度经营成本总额约为1123.23亿元,比上年度减少约20.75亿元,减少约1.81%[9] - 该年度财务费用约为53.04亿元,比上年度减少约4.65亿元,减少约8.06%[10] - 该年度持续经营税前利润总额约为86.66亿元,比上年度增长约51.88%;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约为45.38亿元,上年度约为14.40亿元[1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约为3226.24亿元,比2023年底增长约183.45亿元;负债总额约为2291.90亿元,比2023年底增长约134.48亿元[12] - 该年度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的净利润比2023年底增长约30.97亿元;归属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每股净资产比2023年底每股增长约0.15元[1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负债率约为71.04%;净负债权益比率约为190.07%[1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77.34亿元,其中约1.37亿元为外币存款[1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短期借款约为368.33亿元,年利率为0.58%至3.70%;长期借款(含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约为1391.32亿元,年利率自1.20%至4.54%不等[14] - 2024年经营收入为123,473,629千元,较2023年的122,426,600千元增长约0.86%[34] - 2024年经营成本总额为112,322,638千元,较2023年的114,397,843千元下降约1.81%[34] - 2024年经营利润为11,150,991千元,较2023年的8,028,757千元增长约38.9%[34] - 2024年税前利润为8,666,483千元,较2023年的5,706,218千元增长约51.88%[34] - 2024年本年利润为6,898,952千元,较2023年的3,103,217千元增长约122.32%[34] - 2024年归属于本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者的利润为3,045,815千元,2023年为亏损210,366千元[34] - 2024年基本每股利润为16.46分,2023年为亏损1.14分[34] - 2024年本年利润为6,898,952千元,2023年为3,103,217千元,同比增长约122.32%[35] - 2024年其他综合(开支)╱收益,税后净额为 - 29,823千元,2023年为263,696千元[35] - 2024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869,129千元,2023年为3,366,913千元,同比增长约103.90%[35]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279,192,432千元,2023年为263,954,114千元,同比增长约5.77%[36] - 2024年流动资产为43,431,502千元,2023年为40,324,795千元,同比增长约7.70%[36] - 2024年流动负债为100,883,091千元,2023年为91,273,992千元,同比增长约10.53%[36] - 2024年权益总额为93,434,384千元,2023年为88,537,538千元,同比增长约5.53%[37] - 2024年非流动负债为128,306,459千元,2023年为124,467,379千元,同比增长约3.08%[37] - 2024年公司经营收入123473629千元,2023年为122426600千元[51] - 2024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之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1328亿人民币,2023年为6.0714亿人民币[61] - 2024年递延收入摊销21.7771亿人民币,2023年为34.9915亿人民币[61] - 2024年银行借款、债券及其他借款的利息费用55.84533亿人民币,2023年为60.26535亿人民币[62] - 2024年租赁负债之利息6.7322亿人民币,2023年为8.8974亿人民币[62] - 2024年所得税费用17.67531亿人民币,其中当期税项16.73629亿,递延税项0.93902亿;2023年所得税费用26.03001亿人民币,其中当期税项11.36466亿,递延税项14.66535亿[62] - 2024年员工成本合计9933175千元,2023年为11188331千元[63] - 2024年核数师酬金合计16320千元,2023年为15973千元[63][64] - 2024年应收账款减值确认净额49515千元,2023年为4556千元[63][64] - 2024年其他应收款减值确认净额137858千元,2023年为20769千元[63][6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减值确认净额250366千元,2023年为0千元[63][64] - 2024年存货跌价准备1540千元,2023年为0千元[63][64]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156784千元,2023年为96534千元[63][64] - 2024年生产铝产品和煤炭制品采购成本5110521千元,2023年为4464825千元[6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及稀释利润为3,045,815千元,2023年为亏损210,366千元[66] - 2024年应收账款为21,142,490千元,减值拨备244,152千元,净额20,898,338千元;2023年应收账款为19,853,637千元,减值拨备232,919千元,净额19,620,718千元[67] - 2024年应收票据为486,818千元,2023年为47,857千元[67] - 2024年应付账款为22,386,324千元,应付票据为1,072,413千元,应计费用为155,091千元,其他应付款项为7,370,697千元;2023年应付账款为21,835,867千元,应付票据为910,065千元,应计费用为167,768千元,其他应付款项为5,764,692千元[70] - 2024年合同负债为1,879,740千元,2023年为1,723,120千元[70]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23,473,629千元,2023年为122,426,600千元,变动比例0.86%[72] - 2024年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6,183千元,2023年为1,366,761千元,变动比例229.70%[7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6,123,073千元,2023年为21,236,372千元,变动比例23.01%[72] - 2024年总资产为322,601,537千元,2023年为304,242,001千元,变动比例6.03%[72]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1629元,2023年为亏损0.0153元,变动比例1,164.71%;稀释每股收益2024年为0.1629元,2023年为亏损0.0153元,变动比例1,164.71%[72] - 2024年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下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净资产为76,491,772千元,2023年为73,650,453千元[73] - 2024年中国会计准则下归属公司股东净资产为76,560,601千元,2023年为73,688,800千元[73] - 2024年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下归属公司权益持有者本年利润为4,537,854千元,2023年为1,440,377千元[74] - 2024年中国会计准则下归属公司股东本年净利润为4,506,183千元,2023年为1,366,761千元[74] - 物业、厂房及设备开始计提折旧时间差异在2024年和2023年均影响净资产106,466千元[73] - 安全生产基金的会计处理差异在2024年影响净资产 -102,246千元,2023年影响 -120,396千元[73] - 安全生产基金的会计处理差异在2024年影响净利润 -44,003千元,2023年影响 -133,191千元[74] - 有关会计准则差异引起的适用递延税项影响在2024年影响净资产44,980千元,2023年影响42,043千元[73] - 有关会计准则差异引起的递延税项影响在2024年影响净利润2,937千元,2023年影响36,622千元[74] - 有关会计准则差异引起的非控制权益税后影响在2024年影响净资产19,629千元,2023年影响10,234千元[73] 股利分配 - 董事会建议按0.0621元/股(含税)派发2024年度现金股利[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为18,506,710,504股,董事会建议每股派发现金股利0.0621元,总额约11.49亿元[19] - 2024年度现金股利总额占中国会计准则下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8.13%[22] - 公司建议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期末股利每股0.0621元,合计1149267000元(含税)[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支付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0.0075元,合计138800000元(含税)[65] 电源项目相关数据 - 2024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6700.263兆瓦,其中风电2594.2兆瓦、光伏1704.823兆瓦[7] - 2024年末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40.37%,较去年末提高2.62个百分点[7] - 2024年核准电源项目14744.9兆瓦,其中火电煤机4660兆瓦、风电2031.8兆瓦、光伏8053.1兆瓦[7] - 2024年在建项目装机规模10004.24兆瓦,其中火电6378.06兆瓦、风电1759.3兆瓦、光伏1866.88兆瓦[7] 公司治理与评价 - 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年度信息披露考核中获A级评价[7] - 2024年4月26日,聘任赵子昂为公司副总经理[23] - 2024年6月28日,王剑峰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曹欣不再担任[23] - 2024年7月29日,应学军不再担任公司非执行董事,王振彪不再担任副总经理[23] - 2024年8月2日,聘任郭春源、冷耀军为副总经理,金日锋、赵子昂不再担任[23] - 2024年8月22日,李凯出任公司执行董事,王顺启不再担任[23] - 2024年8月22日,选举李凯为公司董事长,王顺启不再担任[25] - 2023年度股东大会时任董事长王顺启因公务未出席,由非执行董事徐光主持[27] - 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及2023年度股东大会时任非执行董事曹欣因公务未出席[28] - 审核委员会认为集团2024年度财务报告符合适用会计准则并已充分披露[30] 融资情况 - 该年度及至公告日期,公司发行共计125亿元的中期票据[21] - 该年度及至公告日期,公司发行共计105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23] 会计准则相关 - 本年度集团首次应用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除特定情况外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40] - 本年度首次应用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供应商融资安排”,规定披露相关资料及新增范例[41] - 依据过渡性条文,首次应用修订年度报告期间开始前无需提供比较资讯及特定要求资讯[42] - 集团尚未提前采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多项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部分修订预计对业绩及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43] - 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国际会计准则第7号“金融工具之分类与衡量之修正”,阐明金融资产及负债确认与终止确认等[44] - 投资与联营公司
大唐发电: 大唐发电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5 20:29
公司概况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 是第一家在伦敦上市的中国企业 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电力企业 第一家同时在香港 伦敦 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企业[2] - 截至2024年底 公司营业收入为亿元 利润总额为亿元 年度纳税亿元 装机容量达到7911万千瓦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 员工总数人[2] - 发展版图覆盖全国20个省区 业务覆盖火电 水电 风电 光伏 核电 正逐步发展成为绿色低碳 多能互补 高效协同的大型综合能源上市公司[2] 能源保供能力 - 公司深入贯彻"四个革命 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统筹能源转型发展和安全保障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安全保供能力实现突破性提升[2] - 2024年高质量完成多次重大政治保电任务 包括全国两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等[3] - 常态化保供体系日臻完善 全力做好迎峰度夏 防汛度汛 抗寒供暖等能源保供工作 圆满完成"冬保夏备"任务[4] 绿色低碳发展 - 2024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 公司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强化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2] - 蒙西托克托200万千瓦新能源外送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是国家首个利用既有火电通道打捆外送新能源多能互补项目 每年可生产绿电41亿千瓦时以上 节约标煤超143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350万吨[4] - 大唐蔚县100万千瓦风光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每年新增绿电13亿千瓦时以上 节约标煤超45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超100万吨[4] 项目开发建设 - 江西新余2×1000兆瓦清洁高效煤电项目实现"一年双投" 预计年发电量95亿千瓦时 与传统火电项目相比 每年节约标煤约2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万吨[4] - 内蒙古托电基地一期 河北蔚县基地一期全容量投产 新能源基地化集约化开发实现创新突破[2] - 南澳勒门Ⅰ海上风电项目荣获"AAAAA级"荣誉 投产至今累计发电量突破25亿千瓦时 可替代标准煤约75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00万吨[4] 装机容量结构 - 截至2024年底 公司装机容量7911万千瓦 其中风电装机容量万千瓦 光伏装机容量万千瓦 水电装机容量万千瓦[2][6] - 2024年风电发电量亿千瓦时 光伏发电量亿千瓦时 水电发电量亿千瓦时[6] - 公司持续推进能源结构优化 加快新能源结构优化 推动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6] 环境保护成效 - 2024年二氧化硫排放总量1.70万吨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3.05万吨 烟尘排放总量0.30万吨 废水排放总量89.60万吨[9] - 供电煤耗克标准煤/千瓦时 环保投入亿元 负面环境事件0件[9] - 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万吨 二氧化碳直接排放万吨 二氧化碳间接排放万吨 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克/千瓦时[8] 安全生产管理 - 安全生产形势达到近年来最好水平 深化安全生产治本攻坚 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和风险隐患管控体系[2] - 制定大唐国际历史上最严的反违章管理办法 实施"累进奖励""吹哨人""说清楚""连带积分考核"等综合惩戒 违章总数持续下降[4] - 2024年安全生产投入亿元 较大以上人身事故 较大以上设备事故 一般人身事故 一般设备事故 员工伤亡人数发生均为0[10] 公司治理与荣誉 - 公司在上交所年度信披考评中取得A级 接连获得上市公司金牛奖"金信披奖" 英华奖等多项荣誉[2] - 2024年组织召开党委会37次 研究审议"三重一大"议题204项 修订《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治理主体"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2024版)》[13] - 在第十四届香港国际金融论坛暨中国证券"金紫荆奖"颁奖典礼中荣获"卓越高质量发展上市公司"和"卓越上市公司"两项大奖[3]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 培养在职工程博士6名 在校工程硕士3名 中央企业顶尖科技人才5名 1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1] - 建立公司"十-百-千"专家人才队伍 涌现出行业技术能手7人 优秀技能选手18个 集团技术能手1人 3人被中电联推荐为"全国技术能手"[11] - 2024年员工培训覆盖率100% 员工平均培训时长小时 员工培训投入金额万元[11] 社会责任履行 - 2024年系统企业召开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及党委会共计18次 积极开展"消费帮扶兴农周" 购买帮扶产品[12] - 在张家口西合营镇 怀安县 顺平县等帮扶区域拓展新能源项目开发 外销产量超600万斤 农民增收约23%[12] - 脱贫人口收入均超过15000元 同比增长近25% 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
大唐发电: 大唐发电关于所属部分企业计提资产减值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3-25 20:28
资产减值情况 - 坏账准备计提12,078.51万元 主要因应收账款对方单位还款能力不足及可再生能源补贴款存在争议 [1][2] -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计提33,677.88万元 包括因项目经济性不佳暂停建设的18,421.26万元选煤厂项目及因政策变化终止建设的15,256.62万元项目 [2] -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25,036.64万元 因对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委托贷款及统借统还借款存在减值迹象 [2] -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计提1,447.31万元 因参股的内蒙古呼铁泰和物流有限公司拟解散处置 [3] - 资产减值事项合计影响利润总额减少76,229.96万元 归母净利润减少65,201.21万元 [3][4] 资产报废情况 - 固定资产报废原值15,775.34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532.29万元) 主要因设备磨损损坏、环保技改淘汰及建筑安全隐患 [4] - 库存物资报废净值1,736.51万元(已计提减值准备1,152.45万元) 主要因技术淘汰、超期储存及长期积压 [4] - 无形资产核销净值49.15万元 因专项开发软件随企业清算注销丧失价值 [5] - 资产报废事项合计影响利润总额减少17,399.55万元 归母净利润减少11,896.62万元 [4][5] 前期费用核销 - 核销前期费用14,613.75万元 涉及49个火电及新能源项目因政策变化及经济指标不佳终止开发 [5] - 该事项影响利润总额减少14,613.75万元 归母净利润减少14,328.13万元 [5] 总体财务影响 - 所有减值及核销事项合计减少合并利润总额约108,243.26万元 [5] - 董事会及监事会于2025年3月25日审议通过相关议案 认为处理符合会计准则并客观反映资产状况 [6]
大唐发电: 大唐发电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对会计师事务所履行监督职责情况的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5 20:28
会计师事务所资质评估 - 审核委员会对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专业资质 业务能力 诚信状况 独立性及过往审计工作质量进行严格核查 [1] - 天职国际具备为大唐发电提供审计服务的资质和专业能力 能满足公司审计工作要求 [1] 会计师事务所聘用建议 - 审核委员会建议续聘天职国际为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及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1] - 聘用议案已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 [1] 审计沟通与监督 - 审核委员会与审计项目负责人进行审前沟通 涉及年度审计范围 重要节点和人员安排 [2] - 审计期间保持有效沟通 听取审计调整事项和审计报告出具情况的汇报 [2] - 对审计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2025年3月24日通过第一次审核委员会审议 [2] 监督职责履行情况 - 审核委员会严格遵守证监会 上交所及公司章程等规定 [2] - 督促会计师事务所及时 准确 客观 公正地出具审计报告 [2] - 切实履行指导 协调 监督职责 保护公司和全体股东权益 [2]
大唐发电: 大唐发电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履职情况的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5 20:28
会计师事务所资质 - 天职国际创立于1988年12月 总部位于北京 是特大型综合性咨询机构 专注于审计鉴证 资本市场服务 管理咨询等业务[1] - 天职国际是中国首批获得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 特大型国有企业审计资格 金融审计资格 会计司法鉴定资格及军工涉密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之一 并在美国PCAOB注册[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 天职国际拥有合伙人89人 注册会计师1165人 其中签署过证券服务业务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414人[2] 财务与业务规模 - 天职国际2023年度经审计收入总额31.97亿元 其中审计业务收入3.19亿元[2] - 审计客户覆盖制造业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批发零售业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 同行业上市公司审计客户13家[2] 审计团队配置 - 项目合伙人及签字注册会计师苏菊荣2018年成为注册会计师 近三年签署上市公司审计报告3家 复核4家[2] - 签字注册会计师程晓婷2019年成为注册会计师 近三年签署上市公司审计报告2家 复核0家[3] -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向芳芸2007年成为注册会计师 近三年签署上市公司审计报告2家 复核3家[3] 执业记录与独立性 - 天职国际近三年因执业行为受到行政处罚1次 监督管理措施9次 自律监管措施7次 纪律处分3次 无刑事处罚[3] - 从业人员近三年受到行政处罚1次 监督管理措施10次 自律监管措施3次 纪律处分3次 涉及人员37名 无刑事处罚[4] - 项目合伙人 签字注册会计师及质量控制复核人近三年无任何处罚或监管措施记录[3][4] 质量管理体系 - 天职国际运行完善的咨询和意见分歧解决机制 对重大意见分歧实施明确解决程序[4] - 实施三级项目组内部复核程序:外勤主管复核 项目经理复核和项目合伙人复核[4] - 安排项目组成员以外的专业人员实施独立复核 形成独立复核工作底稿[5] - 质量管理监控包括日常监控和定期监控 日常监控嵌入内部程序 定期监控主要包括项目质量检查[5] 审计工作方案与资源 - 审计工作方案全面覆盖收入确认 成本核算 资产减值 递延所得税确认 金融工具 合并报表 关联方交易及租赁业务等重点领域[5] - 项目组由项目合伙人 项目经理 外勤主管和其他审计人员组成 实行项目合伙人负责制[5] - 使用完善的执业规范数据库等知识资源及信息技术资源支持审计执行[6] 信息安全与风险承担 - 天职国际制定了明确的信息安全管理和保密制度 所有项目组成员在执行2024年报审计过程中均遵守相关政策和程序[6][7] - 天职国际累计计提足额职业风险基金 职业风险基金和职业保险累计赔偿限额不低于2亿元 近三年无因执业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7]
大唐发电: 大唐发电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5 20:28
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 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于评价基准日不存在重大缺陷 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有效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2] - 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于评价基准日未发现重大缺陷 [2] - 评价基准日至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结论的因素 [2] 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 纳入评价范围的资产总额占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99.38% [3] - 纳入评价范围的营业收入占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97.07% [3] - 评价覆盖"三重一大"管理、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项目投资管理、工程建设管理、采购管理、燃料管理、物资管理、资产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资金管理、担保管理、财务报告、关联交易管理、预算管理、合同管理、科技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关键领域 [3] - 高风险领域重点关注项目投资管理、工程建设管理、采购管理、燃料管理、物资管理、资金管理、合同管理等环节 [3] 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 - 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潜在错报金额≥5000万元 重要缺陷为500万元≤错报<5000万元 一般缺陷为错报<500万元 [4] - 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定量标准为净利润影响或资产损失≥5000万元 重要缺陷为500万元≤影响<5000万元 一般缺陷为影响<500万元 [5][7] - 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性标准包括董事/监事/高管舞弊造成重大损失、更正已发布财报产生重大影响、未能发现当期重大错报、内部审计监督无效等情形 [4] - 非财务报告重大缺陷定性标准涵盖重大违法违规事件、重大法律纠纷、贸易制裁、重大负面舆情、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安全事故、公司治理失效等15类情形 [8][9] 缺陷认定及整改情况 - 报告期内未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 [11] - 报告期内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或重要缺陷 [11][12] - 对发现的一般缺陷立即采取更正行动确保内部控制有效性 [11][12]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 公司以风险导向原则确定评价范围 [2] - 采用依法治企和合规管理为抓手深化内控体系建设 [12] - 通过合规机制运行加强重点领域内控评价及监督检查 [12] - 持续开展内控缺陷整改落实工作以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 [12]
大唐发电: 中国大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3-25 20:28
财务公司基本情况 - 财务公司于2005年5月10日正式成立 注册资本金65亿元人民币(含750万美元)[1] - 经营范围包括吸收成员单位存款 办理成员单位贷款 票据贴现 资金结算 委托贷款 同业拆借 固定收益类有价证券投资等十项核心业务[1] - 持有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1956572及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200H211000001 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大街[1] 内部控制体系 - 建立由董事会 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组成的运行机制 设立11个部门(5个业务部门 6个职能部门)实现前中后台有效分离[2] - 制定覆盖结算 信贷 资金管理 风险合规等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定期修订完善[2][3] - 实施三道防线风控体系:业务部门为第一道防线 法务风控部为第二道防线 纪委办公室(审计部)为第三道防线[4] 风险管理措施 - 严格执行贷款"三查"制度(贷前调查 贷中审查 贷后检查) 实行授信业务统一管理[5] - 对信贷资产按季度计提准备金 表外承兑业务也计提准备 全面监控资产风险[5] - 投资业务以固定收益类为主 实行逐日监控 设立严格交易对手准入标准[6] - 核心业务系统实现贷审会全流程管理 投资系统实现交易全流程管理 风险监测系统按日跟踪监管指标[6] 经营与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末总资产478.60亿元 所有者权益89.49亿元 利润总额9.44亿元 净利润7.18亿元[7] - 成员单位存款及同业存放数据未完整披露 但明确全年未发生重大经济事故[7] - 监管指标符合要求:资本充足率年初2.33% 年末2.39% 票据承兑余额/存放同业余额80.73%[7] 存贷款业务关系 - 公司在财务公司存款余额5.84亿元 占比92.45% 贷款余额152.36亿元 占比9.87%[7] - 存款安全性和流动性良好 日最高存款余额不超过180亿元 贷款余额不超过270亿元 均未超协议上限[7] - 财务公司提供优于市场水平的金融服务平台和信贷支持 未出现延期支付情况[7] 总体评估结论 - 财务公司经营资质合法 业绩良好 内部控制体系完善 未发现风险管理或财务报表存在重大缺陷[8] - 各项业务合规开展 监管指标符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要求[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