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控股(01099)

搜索文档
国药控股(01099)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4 17:12
股份与股本情况 - 本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1,341,810,740股,面值1元,股本1,341,810,740元[1] - 本月底内资股法定/注册股份1,778,845,451股,面值1元,股本1,778,845,451元[1]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3,120,656,191元[1] - 本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1,341,810,740股,库存股0[3] - 本月底内资股已发行股份1,778,845,451股,库存股0[3]


601099,直拉涨停!金融股,集体异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9-04 14:21
券商板块表现 - 太平洋直线拉升涨停 华林证券 国盛金控 信达证券等跟涨 [1] - 券商指数修复不及大盘 大券商估值处于历史中低位 [3] - 主动偏股基金持有券商股仓位为0.64% 处于2018年以来低位 相对沪深300自由流通市值权重明显低配 [3]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股逆势走强 农业银行涨逾2% 邮储银行涨逾1% [4] 宠物经济概念股表现 - 宠物经济概念股午后拉升 依依股份涨停 洁雅股份 天元宠物涨超10% 创源股份 路斯股份 佩蒂股份跟涨 [4] 光伏储能概念表现 - 光伏储能概念继续逆势走强 上能电气一度触及20%涨停 晶澳科技涨停 鹏辉能源 锦浪科技 阳光电源 德业股份 长虹能源等涨幅靠前 [4] - 上能电气分时数据显示股价最高达36.13元 涨幅区间达±17.14% [5] 市场环境分析 - 权益市场持续向上 权益资产收益率稳定向上 股票成交额与两融持续突破 [3] - 券商经营进入强修复新阶段 业绩增长与估值修复具有持续性 [3]
启示2025: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投融资及产业基金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等)
前瞻网· 2025-09-04 12:02
行业投融资趋势 - 2014-2024年医药流通行业投资规模先增后降 投资数量最活跃阶段为2014-2017年 金额最高阶段为2019-2021年 2022年起投资数量和金额双降 2024年投资数量为9件 [1] - 单笔投资金额2014-2020年从1.1亿元/件波动上升至7亿元/件 2021年起波动下降 2023年回升至3.2亿元/件 [3] 投融资轮次分布 - 战略融资为主要轮次 2021-2025年占比37% 主因企业加速业务转型及整合区域网络 [9] - A轮融资占比17.7% [9] 投资主体构成 - PE/VC为投资主体类型 占比73% [11] - 企业投资占比17% 主要目的为产业链纵向投资以提升供应链资金融通 [11] - 基金投资占比8% [11] 地域分布特征 - 北京为资金主要流向地 占比27% [13] - 上海占比16% 广东和浙江分别占比13%和10% 江苏占比8% [13] 重点基金资源 - 行业基金管理规模超500亿元 主要为国家级资金 [16] - 代表性基金包括上海综改基金(规模约500亿元)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500亿元) 国调基金(3500亿元) 国家混改基金(2000亿元) 博时基金(逾1.5万亿元) [16] 典型投融资案例 - 2023年重大融资包括上药云健康C轮5亿元 华润生物B轮6亿元 [6] - 2022年重点融资包括药师帮E+轮8520万美元 一块医药B+轮数千万美元 [7] - 2021年核心融资包括圆心科技E轮30亿元 叮当快药C轮2.2亿美元 上药云健康B轮10.33亿元 [8]
【投资视角】启示2025:中国医药流通行业投融资及产业基金分析(附投融资事件、产业基金等)
前瞻网· 2025-09-04 11:13
行业投融资趋势 - 2014-2024年医药流通行业投资规模先增后降 投资数量最活跃阶段为2014-2017年 金额最高阶段为2019-2021年 2022年起投资数量和金额双降 [1] - 2024年投资数量为9件 投资金额为4.2亿元 截至2025年6月投资金额为1.6亿元 投资数量为3件 [1] - 单笔投资金额2014-2020年从1.1亿元/件波动上升至7亿元/件 2021年起波动下降 2023年回升至3.2亿元/件 2024-2025年降至千万元级别 [2] 融资轮次特征 - 战略融资占比37% 为主要融资轮次 反映企业加速业务转型需求 [9] - A轮融资占比17.7% B轮和C轮融资较多 体现行业商业模式逐步成熟 [9] - 战略融资有助于企业整合区域网络 提升规模效应与议价能力 [9] 投资主体构成 - PE/VC投融资主体占比73% 企业投资占比17% 基金投资占比8% [10] - 企业投资主要目的为产业链纵向投资 提升供应链资金融通能力 [10] - PE/VC主导因行业连锁化扩张需巨额资本支持 银行信贷难以满足需求 [10] 地域分布特征 - 投资资金主要流向北京(占比27%) 上海(16%) 广东(13%) 浙江(10%) 江苏(8%) [12] - 这些地区经济发达 药械流通需求大 交通设施完善 仓储冷链配备较好 [12] 基金运营情况 - 行业主要基金包括上海综改基金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 国调基金等 管理规模超500亿元 [13][17] - 大部分基金具有国家资金和上海地方资金背景 基金管理能力强 [13][17] -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规模500亿元 国调基金规模3500亿元 博时基金管理规模逾1.5万亿元 [17] 代表性融资事件 - 上药云健康2023年10月C轮融资5亿元 投资方包括工融云康 上海综改基金等 [6] - 华润生物2023年1月B轮融资6亿元 领投方为国调基金 国家混改基金等 [6] - 圆心科技2021年2月E轮融资30亿元 投资方为腾讯投资 [8] - 药师帮2022年4月E+轮融资8520万美元 投资方包括百度 阳光保险 [7]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医药制造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集采常态化背景下,药企从仿制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31 08:05
行业定义与分类 - 医药制造业通过化学合成、生物发酵、提取纯化、制剂加工等技术生产药品、药用辅料及相关产品,涵盖原料生产到成品制剂全流程,具有高技术壁垒、高监管要求和高投入回报周期特点 [1] - 行业细分为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兽用药品制造、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卫生材料及医药用品制造、药用辅料及包装材料制造八个类别 [2] 发展历程 - 建国初期医药工业基础薄弱,原料药依赖进口,1964年中国医药工业公司成立实行集中统一管理,1978年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成立形成统一管理体制 [3] - 1982年试行《药品生产管理规范》,行业规模迅速扩大,199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设立监管体系逐步健全 [3] - 2015年药品监管制度改革加速,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鼓励创新等政策出台,药物创新活力被激发 [3] - 2020年新冠疫情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重研发创新和质量效率,国产药品国际化进程加速 [4] 政策环境 - 国家发布《2024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工作方案》等系列政策,为行业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 [4] 社会需求驱动 - 2024年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023万人同比增长1.60%,占全国人口15.64%,老年慢性病治疗药物需求增长较快 [5] - 2023年居民入院人次数达24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1.90%,人均医疗保健支出2460元同比增长16.04%,2024年进一步增至2547元 [5]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化学原料药、中药材、药用辅料、包装材料等原材料及研发制药设备供应商 [6] - 中游为医药制造企业 [6] - 下游包括医疗机构、健康服务机构、药店、疾控中心、养老机构、电商等流通渠道及终端消费者 [6] - 2024年底医疗卫生机构达109.2万个同比增长2.0%,其中医院3.9万个同比增长1.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4万个同比增长2.3% [7] 行业经济运行 - 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9793个,资产总计51746.1亿元,销售收入25298.5亿元,利润总额3420.7亿元 [7] - 集采常态化推动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精益生存,加速构建全产业链精益管理体系,促进行业从仿制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型 [7]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参与者众多格局分散,但集中度有所提升,头部企业包括中国医药集团、华润医药、齐鲁制药、中国远大集团、复星医药、石药集团、诺和诺德、恒瑞医药、正大天晴、上海医药等 [8] - 中国医药集团拥有生物制药、化学制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四大工业板块生产企业100余户,40余个产品通过世卫WHO、美国FDA、欧盟认证 [9] - 复星医药2024年营业总收入410.7亿元,制药业务占比70.43%,聚焦肿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强化抗体/ADC、细胞治疗、小分子等技术平台 [9] 未来发展趋势 - 集采常态化使仿制药利润空间收窄,企业将加大创新药及高壁垒仿制药研发投入,采取自主研发或全球合作模式聚焦肿瘤、自身免疫疾病等热门领域 [10] - 企业构建覆盖采购—生产—供应链—研发的全产业链精益管理体系,通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化生产工艺、应用自动化设备降低成本,借助AI提升供应链效率 [10]
国药控股(01099) - 公告国药一致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主要未经审核会计数据和财务...

2025-08-29 21:46
业绩总结 - 本报告期营业总收入367.97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2%[7]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6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43%[7] - 期末总资产504.26亿元,较期初增加6.04%[7]


国药控股(01099) - 海外监管公告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2025-08-29 21:41
公司信息 - 为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3] - A股及B股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附属公司[3] - 2025年8月29日公告[3] 人员信息 - 执行董事为连万勇先生及孙京林先生[3] - 非执行董事为赵炳祥先生、陈启宇先生等[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李培育先生、吴德龙先生等[3] 注册信息 - 以“Sinopharm Group Co. Ltd.”根据香港公司条例注册为非香港公司[4]
2025年中国医药流通行业销售现状 医药流通销售收入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4%
前瞻网· 2025-08-29 17:05
行业销售规模 - 2023年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达29304亿元 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7.5% [1] - 医药流通销售规模超3万亿元 [1] 市场结构分布 - 批发市场占据医药流通主要份额 2023年占比达78% [3] - 零售市场销售额占比22% [3] 企业运营数据 - 2023年全国药品流通直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2362亿元 同比增长8% [5] - 对医疗机构应收账款回款天数平均达152天 较2022年增加2天 [7] 商品品类结构 - 西药类占据主导地位 销售额占比达68.7% [9] - 中成药类占比15.5% 中药材类占比2.4% 三类合计占比86.6% [9] - 医疗器材类占比8.2% 化学试剂类占比0.7% [9] 行业主要参与者 -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国药控股 上海医药 华润医药 九州通 南京医药 华东医药 英特集团 [1]
国药控股(01099.HK):业绩符合预期 进一步夯实经营质量
格隆汇· 2025-08-28 20:13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60.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95% [1] - 归母净利润34.66亿元,同比下降6.43%,每股收益1.11元 [1] - 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74.75亿元(同比增长6.0%),2026年预测79.26亿元(同比增长6.0%) [3] 医药分销业务 - 医药分销收入2185.27亿元,同比下降3.52%,主要受集采和国谈政策扩面影响 [1] - 药品分销经营利润率2.58%,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 [1] - 器械分销收入570.53亿元,同比下降2.46%,主因业务管治策略及带量采购价格下调 [1] - 器械分销经营利润率1.92%,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 [1] 医药零售业务 - 医药零售收入171.62亿元,同比增长3.65% [2] - 经营利润率同比提升1.13个百分点至2.68%,受益于收入增长及费用优化 [2] - 国大药房门店数量8591家,较2024年底净减少978家,亏损店铺占比显著下降 [2] - 国大药房净利润同比增长215.81% [2] - 专业药房门店1516家,净减少128家,同店增长率保持双位数增长 [2] 成本费用结构 - 综合毛利率7.11%,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因高毛利业务占比略降 [2] - 销售费用率2.74%,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 [2] - 管理费用率1.28%,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2] - 财务费用率0.35%,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2] 战略发展展望 - 通过差异化分区域战略及业务结构优化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1] - 深化专业药房与国大药房"双品牌"战略推动高质量增长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市盈率7.4倍/6.9倍 [3]
中金:维持国药控股(01099)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24.7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7 09:46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60.43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2.95%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4.66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6.43% [2] - 每股收益1.11元人民币 符合预期 [2] 财务预测 - 维持2025年净利润预测74.7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0% [2] - 维持2026年净利润预测79.2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6.0% [2] - 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7.4倍市盈率和2026年6.9倍市盈率 [2] 估值评级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24.7港币 [2] - 目标价对应2025年9.4倍市盈率和2026年8.8倍市盈率 [2] - 当前股价存在27.2%上涨空间 [2] 医药分销业务 - 医药分销收入2185.27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3.52% [3] - 药品分销经营利润率2.58% 同比下降0.17个百分点 [3] - 器械分销收入570.53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2.46% [3] - 器械分销经营利润率1.92% 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 [3] 医药零售业务 - 医药零售收入171.6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65% [4] - 医药零售经营利润率2.68% 同比上升1.13个百分点 [4] - 国大药房净利润同比增长215.81% [4] - 专业药房同店增长率保持双位数高速增长 [4] 门店网络 - 国大药房门店数量8591家 较2024年底净减少978家 [4] - 专业药房门店数量1516家 较2024年底净减少128家 [4] - 亏损店铺数量及占比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 [4] 盈利能力指标 - 综合毛利率7.11% 同比下降0.33个百分点 [5] - 销售费用率2.74% 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 [5] - 管理费用率1.28% 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5] - 财务费用率0.35% 同比下降0.02个百分点 [5] 业务战略 - 推进差异化分区域的业务发展战略 [3] - 加快推进业务结构优化调整 [3] - 深化专业药房和国大药房双品牌战略 [4] - 积极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