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工商银行(01398)
icon
搜索文档
首发、首秀、首展落地 链博会传递创新合作新信号
上海证券报· 2025-07-17 07:39
全球供应链创新展示 - 第三届链博会集中落地多个"首次"包括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发布和可视化产业图谱展示 展示了最新技术和产品 释放全球供应链创新和加强合作的信号 [1] - "链博首发站"活动专区呈现24场发布活动和百余项全球前沿技术 覆盖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六大维度 聚焦新能源、数字科技、医疗健康等领域 [2] - "创新链专区"打通知识产权确权到成果落地全流程 是构建科技创新生态闭环的全新实践 大连科天新材料等企业协同产业链合作伙伴打造面向未来的产业链 [2] 产业集群与协同合作 - 浙江人工智能产业链、湖北人形机器人展台等区域产业集群参展 推动产业链智能化、高端化进程 增强韧性和竞争力 [4] - 英伟达、施耐德、欧莱雅等跨国公司首次参展 英伟达CEO盛赞中国AI大模型推动全球AI发展 苹果公司携手三家中国供应商展示智能制造成果 [4] 供应链可视化与金融服务 - 链博会首次绘制产业图谱 呈现各产业链上中下游关键环节 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5] - 中国银行推出中银智链定制化综合服务 覆盖六大行业链条 助力企业把握产业循环机遇 [6] - 中国工商银行发挥国际化经营优势 为全球产业链提供全面金融解决方案 促进链条畅通 [6] 全球供应链指数与发展趋势 - 中国贸促会发布全球供应链创新指数和人性指数 与去年指数共同构成全球供应链指数矩阵 [6] - 全球供应链整体发展趋势向好 促进因素占据主流 朝着更有效率、更具活力的方向发展 [6]
工行“2.5亿存款失踪案”,有新进展!
中国基金报· 2025-07-17 07:05
案件进展 - 工行"2.5亿元存款不翼而飞"案在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进行证据交换 [2] - 原告储户方向法庭提交36组证据 主要证明银行存在重大过错 [3] - 工行代理律师提交9组证据 证明银行流程合规 存单背面已告知风险 储户损失由犯罪导致 [4] 案件背景 - 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 工行南宁分行工作人员梁建红以"为贷款企业做存款贡献"为由招揽客户 承诺额外支付每月4.5%收益 [5] - 梁建红指使下属伪造存单等银行票证 窃取储户资金 [5] - 案件涉及28名被害人 总金额约2.53亿元 案发后仍有约1.2亿元未归还 [6] - 2021年11月南宁中院一审判决 梁建红被判无期徒刑 其他案犯获7至15年不等有期徒刑 [6] 当前诉讼 - 2024年7月储户蔚某起诉工行南宁分行及下属支行 要求支付存款本金54万元及利息 [7] - 法庭决定选取蔚某案件作为典型案例先行审理 [8] - 7月15日双方进行证据交换 择日将开庭审理 [8]
19家银行“打假”某贷款中介,相关部门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21:30
贷款中介假冒银行合作事件 - 深圳超15家银行密集发布声明,称鑫心惠邻(深圳)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假冒合作方揽客,涉及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19家银行[1] - 涉事中介在门店、小区电梯广告位打出"降息优化""携手XX银行"等宣传广告,声称多家银行为其战略合作伙伴[1][3] - 银行声明与鑫心惠邻无合作关系,提醒消费者警惕虚假宣传[1][3] 涉事公司背景 - 鑫心惠邻成立于2024年11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龙华区[2]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融资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设有9家子公司[2] - 公司自称"降息驿站",提供房贷、车贷、信用贷置换为更低息贷款的服务[2] 公司回应与矛盾 - 鑫心惠邻在公众号回应称6月份因"不严谨"占用公共资源,已全面整改[2] - 公司强调没有和任何金融机构合作,但多家银行公告称其冒充银行合作机构[2][3] - 深圳相关部门表示涉事中介在门店内张贴商业银行标识宣称合作,银行因此进行处置[3] 行业监管动态 - 近期多地加强助贷平台监管,宁夏取消七家助贷机构涉金融事项经营资质[4] - 上海市3月开展"砺剑2025"春季战役,重点打击非法助贷中介等违法犯罪[4] - 监管部门4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10月1日起施行[4]
工行澳门董事长被查,如何把握信贷合规与腐败的边界?
搜狐财经· 2025-07-16 20:56
工商银行高管被查事件 - 中国工商银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姜壹盛被查,热度排名第三位 [2] - 姜壹盛是近几年被查的工银广东系副行长级别的第三人 [2] - 2022年7月15日,工行广东省分行原副行长周杰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涉及违规从事营利活动、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行为 [2] - 2022年,工行广东省分行原副行长陆锦文被双开,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1.0477亿余元,2023年年底被判死缓 [2] 高管职业经历与关联事件 - 姜壹盛与陆锦文职业经历有重叠,均曾担任工行广东省分行副行长及营业部副总经理 [3] - 陆锦文在2012年至2014年任职期间,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共计7亿元 [3] - 2024年5月,工行广东省分行原行长黄明祥因严重违纪违法被立案审查调查 [3] 工银澳门财务与贷款问题 - 2023年工银澳门营业收入37.28亿澳门元,同比下降24.13%,净利润0.64亿澳门元,同比降幅达97.20% [3] - 2023年6月末,工银澳门不良贷款率从2020年的0.3%上升至2.8% [3] - 姜壹盛被查或与工银澳门同澳门地产大亨吴立胜和香港富豪潘苏通贷款问题有关 [3] 工商银行其他分行高管被查情况 - 2024年1月,工行内蒙古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吴宁锋因违规放贷并收受巨额财物被开除党籍 [4] - 工行上海市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徐言峰因受贿行贿、插手贷款融资被双开 [4] - 2024年5月底,工行浙江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沈荣勤因违纪违法被查 [4] - 2024年6月,工行云南省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许海主动投案 [4] - 工行原副行长张红力非法收受财物折合人民币1.77亿余元,一审获判死缓 [4]
深圳银行集体“打假”指向违规贷款中介!涉事机构称已整改
南方都市报· 2025-07-16 17:47
深圳银行业集体声明事件 事件背景 - 近20家银行的深圳分行陆续发布声明,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均指向贷款中介机构鑫心惠邻[1] - 深圳银行集体声明是应金融监管部门要求,统一时间、内容和渠道发布,以正视听[5] 银行声明核心内容 - 多家银行强调与鑫心惠邻无任何合作关系,包括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平安银行、华润银行等[3][5] - 银行提醒市民警惕中介虚假宣传,如"转贷降息"、"内部提额"、"洗白征信"等套路[5] - 银行在贷款业务中不收取中介费、代办费、介绍费、过桥费等费用[3] 涉事中介机构行为 - 鑫心惠邻在门店、电梯广告及公众号打出"降息优化"、"携手XX银行"等宣传,声称与多家银行合作[3] - 该机构在店内张贴24家主流商业银行LOGO,自称"战略合作伙伴"[9] - 中介声称可让银行将客户加入白名单提高审批率,但需支付服务费、公证费等,收费模式为"利息降1万元,收费1500元"[7] 涉事企业信息 - 鑫心惠邻成立于2024年11月,法定代表人桂耀林,注册资本1000万元,注册于深圳龙华区[12] - 经营范围包括融资咨询、信息咨询、财务咨询等[12] - 实际控制人桂耀林在2025年注册了惠邻壹至惠邻玖等9家关联企业,鑫心惠邻持股均为70%,协同股东持股30%[13] 中介机构回应 - 鑫心惠邻通过公众号致歉,承认"不严谨占用了公共资源张贴银行标签",称已全面整改[17] - 机构强调未与任何金融机构合作,仅提供咨询服务且费用透明低价[17]
深圳19家银行“打假”某贷款中介,相关部门回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6:40
事件概述 - 深圳超15家银行密集发布声明,称贷款中介机构鑫心惠邻假冒合作方揽客,扰乱金融秩序 [1] - 涉事中介在门店、小区电梯广告位及公众号打出"降息优化""携手XX银行"等宣传广告,并声称多家银行为其战略合作伙伴 [1][3] - 截至发稿,已有19家银行深圳分行发布声明否认与鑫心惠邻存在合作关系 [1] 涉事公司背景 - 鑫心惠邻成立于2024年11月,注册资本1000万元,注册地址位于深圳龙华区 [3]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融资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财务咨询等 [3] - 设有惠邻壹至惠邻玖等9家子公司 [3] - 公司自称"降息驿站",提供房贷、车贷、信用贷置换为更低息贷款的服务 [3] 公司回应与矛盾点 - 鑫心惠邻在公众号两次发文回应,承认6月因"不严谨"占用公共资源并张贴银行标签,称已全面整改 [3] - 公司强调未与任何金融机构合作,但多家银行公告指出其冒充银行合作机构 [3] - 深圳农行、中行、邮储等银行明确表示该中介涉嫌虚假宣传,损害消费者权益 [3] 监管动态 - 深圳相关部门已介入调查,前期涉事中介在门店张贴商业银行标识误导消费者 [4] - 近期多地加强助贷平台监管:宁夏取消7家助贷机构金融经营资质,上海3月开展专项行动打击非法助贷中介 [4] - 监管部门4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将于10月1日施行 [5]
绿发金科助力全国首笔可持续披露挂钩信贷业务落地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6 14:27
核心观点 - 绿发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可持续发展国际服务平台"协助北京信诺达泰思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并据此获得中国工商银行发放的专项贷款,标志着全国首笔直接依据《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信息披露质量提供的商业贷款正式落地 [1] - 工商银行首次将企业依据《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完成的披露报告及质量评估结果纳入核心授信决策依据范畴,彰显了高质量可持续信息披露在缓解信息不对称、提升信用评估效能上的关键价值 [1] 创新实践与政策支持 - 本次创新实践得到了财政部会计司及北京市财政局的高度重视与指导,北京市财政局为银企双方提供了精准的政策支持与协调服务,有效保障了首笔挂钩信贷的顺利发放 [1] 可持续发展国际服务平台 - 可持续发展国际服务平台是绿发金科基于《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核心框架与具体要求开发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平台,为企业提供便捷、规范的信息披露渠道,免费生成可持续发展报告,并通过智能化工具辅助数据填报、校验与分析 [2] - 该平台成为企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的"一站式"服务窗口,未来绿发金科将继续深化平台服务能力,助力更多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转型 [2]
银行股息率即将显著提升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银行业 公司:农业银行、普发银行、宁波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长沙银行、苏农银行、长熟银行、杭州银行、沪农商行等42家上市银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核心观点**:中期内看好银行板块补息率整体维持在5%左右且有较强支撑性,银行股息率提升源于现金分红分母端一次性记录,银行填权快,后续分红将持续提振股息率 [1][4] - **论据**: - **分红方式**:上市公司分红有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两种形式,可单选或并用 [1] - **股息率跳升案例**:2023年7月、2024年7月、2025年1月银行派息后股息率大幅提升,如2022年7月补息率从4.76%提至5.88%,增加1.12个百分点;2020年7月9 - 17日,银行股累计分红4472亿,股息率从5.90%飙升至7.90% [2][3] - **近期股息率变化**:2023 - 2024年期间银行股息率提升,如从5.33%到6.48%增加1.15个百分点,同期银行板块有涨有跌但对股息率计价影响小 [3][4] - **政策引导**:监管文件明确分红导向,鼓励增加现金分红频次,2024年多家银行开始中报中期分红,42家上市银行中有24家实施,占比超一半 [5] - **后续分红计划**:2024年年报42家银行全宣布年终分红方案,8月初前1345亿分红将排期,预计提升股息率0.05 - 0.03个百分点;今年中期分红银行不少于24家,金额或超2577亿,分红日期大概率在2025年9月 - 2026年1月 [6][7][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银行业开始在中报宣布中期分红,形成每年两次分红习惯 [5] - 截止2025年7月11日,银行板块近12个月补息率4.87%,短期内半个月内提升0.3 - 0.62个百分点,9月 - 次年1月提升0.6 - 1.21个百分点 [10] - 未来银行可能每年4 - 7月和9月 - 次年1月持续股息分红 [12]
跨境支付通香港收款行扩容至17家,首次纳入数字银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6 12:34
跨境支付通业务进展 - 跨境支付通自6月22日上线后不到一月,香港收款行从6家扩容至17家,覆盖主流外资及中资银行[1] - 新增11家香港银行机构包括招商永隆、上海商业银行、中信银行(国际)、创兴银行、大新银行、广发银行、交银香港、南洋商业银行、众安银行、天星银行、MOX Bank[1][3] - 内地参与银行维持首批6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1][3] 系统功能与优势 - 实现内地IBPS与香港FPS互联互通,提供秒级到账、简化资料填报、低汇款成本等优势[1] - 支持双边本币及人民币跨境汇款,内地币种为人民币,香港可选人民币或港币[4] - 南向汇款适用个人年度5万美元购汇额度,北向汇款每日上限1万港元/每年20万港元[4] 数字银行首次纳入 - 新增机构中首次包含3家数字银行:MOX Bank(渣打香港、电讯盈科等合资)、众安银行(众安在线合资)、天星银行(小米合资)[3] - 数字银行以低开户门槛、便捷流程吸引用户,但部分机构如众安银行暂未正式开放服务[3][4] 市场参与动态 - 多家内地银行APP已更新新增香港银行至南向汇款收款列表[2] - 香港金管局表示限额规则可基于合理证明调整,人行强调机构可自主设定风控限额[5]
工行玉林分行:续贷服务升级 小微企业融资“及时雨”润泽实体经济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6 10:51
核心观点 - 工行玉林分行通过创新服务模式积极开展小微企业贷款到期续贷工作,支持地方经济稳定增长 [1] - 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小微存量续贷当年累放500余户,金额超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超6亿元 [1] 精准服务 - 对正常经营的贷款到期企业组织人员上门走访宣传续贷政策 [1] - 对符合续贷条件的企业逐户制定续贷预案提前做好续贷准备 [1] - 玉林某商贸有限公司因下游客户未及时回款难以偿还贷款,通过续贷政策解决了融资难题 [1] 创新模式 - 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理渠道,通过线上申请线下审批快速响应企业需求 [1] - 建立续贷审批绿色通道显著提升审批速度缩短企业融资周期 [1] 产品创新 - 根据小微企业"短、频、急"的融资需求特点量身打造金融产品 [2] - 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推广"新一代经营快贷""链群交易e贷""集群商户e贷""兴农e贷"等产品 [2] - 优化贷款服务模式合理设置贷款期限丰富还款结息方式扩大信贷资金覆盖面 [2] 未来计划 - 继续贯彻落实国家金融政策不断探索创新深化金融服务 [2] - 助力小微企业稳健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