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医疗(01515)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华润医疗(01515)盈警后低开7%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利润同比下降约20%至25%
智通财经网· 2025-08-04 09:34
股价表现 - 华润医疗股价低开7% 报4.12港元 成交额415.91万港元 [1] 财务表现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预计同比下降20%至25% [1] - 剔除一次性赔偿款2.1亿元及对应所得税后 利润同比下降55%至60% [1] 利润下降原因 - 医保次均费用下降导致成员医疗机构经营利润下降 [1] - 公司逐渐退出IOT业务 对应利润贡献下降 [1] 业务展望 - 公司计划改善收入结构 推动管理精细化 [1] - 公司将控制运营成本 提高经营效益 [1]
华润医疗盈警后低开7%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利润同比下降约20%至25%
智通财经· 2025-08-04 09:33
公司业绩预警 - 华润医疗(01515)股价低开7% 截至发稿跌7%报4 12港元 成交额415 91万港元 [1]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20%至25% [1] - 剔除一次性收益2 1亿元及对应所得税后 利润同比下降55%至60% [1] 利润下降原因 - 医保次均费用下降导致成员医疗机构经营利润下降 [1] - 公司逐渐退出IOT业务 该业务利润贡献下降 [1] 未来经营策略 - 2025年下半年将积极改善收入结构 [1] - 推动管理精细化 控制运营成本 [1] - 提高经营效益 [1]
华润医疗:预计中期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20%至25%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07:45
华润医疗利润预期 - 公司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六个月,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20%至25% [1] - 若剔除一次性收益(约2.1亿元人民币)及相关企业所得税,利润同比降幅扩大至55%至60% [1] 利润下降原因 - 医保次均费用降低导致旗下医疗机构经营利润下滑 [1] - 公司逐步退出IOT业务,该部分利润贡献减少 [1] 未来计划 - 公司计划2025年下半年优化收入结构,提升管理效率,控制成本以提高经营效益 [1]
华润医疗发盈警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利润同比下降约20%至25%
智通财经· 2025-08-04 07:17
华润医疗利润预期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下降20%至25% [1] - 剔除一次性赔偿款及税款影响后,实际利润同比下降55%至60%(涉及2 1亿元一次性收入) [1] 利润下降原因 - 医保次均费用下降直接导致成员医疗机构经营利润收缩 [1] - 公司主动退出IOT业务模式,该业务原有利润贡献持续减少 [1] 未来经营策略 - 下半年将重点优化收入结构并推进管理精细化 [1] - 通过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提升改善经营效益 [1]
华润医疗(01515) - 盈利预警
2025-08-04 07:09
业绩总结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较2024年同期降20% - 25%[4] - 剔除相关款项及所得税后降55% - 60%[4] - 集团收到约2.1亿元赔偿款项[4] 未来展望 - 2025年下半年改善收入结构等提高效益[4] - 预计8月底前刊发中期业绩公告[6]
华润医疗(01515)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52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華潤醫療控股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1日 本月底法定/註冊股本總額: HKD 760,000 FF301 第 1 頁 共 10 頁 v 1.1.1 FF301 II. 已發行股份及/或庫存股份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515 | 說明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數目 | | | 庫存股份數目 | | 已發行股份總數 | | | 上月底結存 | | | | 1,296,676,516 | | 0 | | 1,296,676,516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 | | | 本月底結存 | | | | 1,296,676,51 ...
研判2025!中国电动腔镜吻合器行业市场政策、产业链、发展现状、重点企业经营情况及未来前景分析:国产化进程显著加快[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6 09:42
行业概述 - 电动腔镜吻合器是替代手工缝合的医疗器械 通过钛钉实现组织离断或吻合 具备操作简便、避免交叉感染、减少并发症等优势 [1][2] - 电动腔镜吻合器在手动基础上增加电机与电控装置 实现电动击发、智能压榨等功能 提升手术自动化与标准化水平 [3] - 相比手动腔镜吻合器 电动产品操作更简单快速 组织缝合过程连续稳定 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加速恢复 [5] 市场规模与政策环境 - 2024年行业市场规模降至37.2亿元 同比减少7.38% 主要受医疗器械集采降价影响 [1][14] - 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等 加快创新医疗器械审评审批 [6][9] - 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稳步增长 2024年底达109.2万个(同比+2.0%) 其中医院3.9万个(同比+1.7%) 为行业提供发展空间 [1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金属材料(不锈钢/钛合金)、高分子材料及零部件(钉仓/电机/电控装置)供应商 [10] - 中游为研发生产环节 下游主要面向公立医院、私立医院等医疗机构 最终由患者受益 [10] 竞争格局 - 行业需具备《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电动产品市场壁垒较高 [16] - 进口品牌早期垄断高端市场 目前国产厂商技术突破显著 截至2025年5月21日共获210个产品批文 [16][17][18] - 代表企业江苏风和医疗专注微创外科耗材 宁波戴维医疗2024年微创外科手术器械收入1.887亿元 占总收入35.80% [19][21] 技术发展趋势 - 未来将集成传感器与人工智能技术 实现操作自动化与实时手术信息反馈 [23] - 开发多用途吻合器以满足不同手术需求 减少器械更换并降低治疗成本 [23]
华润医疗(01515)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20:5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55亿元,同比下降2.5%[20][22] - 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66亿元,同比增长119.6%[20][22] - 2024年公司综合营业额为98.55亿元(2023年:101.08亿元),综合净利润为6.72亿元(2023年:3.28亿元),每股盈利0.45元(2023年:0.20元)[37][39] - 2024年公司每股拟分派0.132元股息,中期股息已派0.05元/股,拟派末期股息0.082元/股[20][22] - 2024年医院业务营业额91.85亿元,同比降2.4%;其他业务营业额6.70亿元,同比降4.5%;合计营业额98.55亿元,同比降2.5%[52][55][57][59][60] - 2024年医院业务分部毛利16.53亿元,同比降4.7%,毛利率18.0%;其他业务分部毛利1.57亿元,同比降8.5%;合计分部毛利18.10亿元,同比降5.0%[52][56][57][59][60] - 2024年医院业务分部业绩7.66亿元,同比增20.1%;其他业务分部业绩2.41亿元,同比增2.0%;合计分部业绩10.07亿元,同比增15.2%[52][56][57][59][60] - 报告期内,公司行政及其他营运费用10.49亿元,同比增加8.0%[69][74] - 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7528万元,同比下降42.9%[70][75] - 报告期内,公司所得税1.67亿元,同比增加1.1%[71][76] -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6.72亿元,同比增加104.9%[72][7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综合银行结余及现金等合计10.54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80亿元[79][8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境外循环贷款授信额度34.0亿港元,境内银行贷款授信额度58.6亿元,银行贷款14.3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21.6亿元[80][8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杠杆比率为10.8%,2023年12月31日为15.8%[81][83] - 2024年度股息共计约人民币1.71亿元,中期已派息0.65亿元,建议末期派息1.06亿元[142][144] - 2024年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8.2分,2023年财政年度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6分[142][14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份溢价为人民币54.33088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55.72218亿元[158][163] - 2024年销售给集团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年度销售总额约5.1%,2023年为6.5%;销售给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约1.5%,2023年为3.0%[168][173] - 2024年向集团五大供货商的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约12.1%,2023年为15.7%;向最大供货商的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约2.8%,2023年为4.6%[169][17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常规门诊量增长至1032万人次,同比增长1.9%[20][22] - 2024年公司住院量提升至56万人次,同比增长1.0%[20][22] - 2024年公司自有医院的门诊人次及住院人次分别同比增长1.3%和1.0%[36][39] - 2024年公司自有医院常规诊疗门诊量和住院量分别约为1032万人次和56万人次,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1.9%及1.0%[38][40] - 2024年医院业务门诊人次增1.3%,住院人次增1.0%;门诊和住院次均收入分别降2.4%和4.3%[55][59] - 2024年自有医院运营床位18,567张,床位使用率82.9%;2023年运营床位18,617张,床位使用率83.7%[47][49] 医院资质与荣誉 - 2024年11月徐州矿务医院被认定为徐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1]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建工医院通过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评审,2025年2月正式认定[21] - 2024年公司新增10个省级重点专科、15个市级重点专科和26个国家级集中认证项目[21]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共有42个省级重点专科和104个市级重点专科[21] - 2024年参与国家绩效评价的成员机构门诊满意度提升1.4个百分点,住院满意度提升2.5个百分点[21] - 2024年公司新增省级重点专科10个、市级重点专科15个,新增国家级中心化认证26个,截至年底共有省重点专科42个,市重点专科104个[23] - 参加2024年“国考”的成员医疗机构,门诊满意度提升1.4个百分点、住院满意度提升2.5个百分点[23] - 2024年抚矿总医院通过国家电子病历五级医院评审,跻身全国前10%,武钢总医院、淮北矿工总医院、北京市健宫医院等3家医院通过互联互通四甲评审[23][27] - 2024年公司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榜单第24位,蝉联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第一[24][27] - 2024年徐州矿山医院挂牌徐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市健宫医院于2025年2月获批升级为三甲中西医结合医院[23] 投资相关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对JR Holdings和JR Renkang投资成本分别为8.74亿元和245万元,持股均为49%,投资账面价值分别为9.25亿元和6262万元,合计约占总资产7.4%[63] - 报告期内,JR Holdings和JR Renkang合计营收3.73亿元,净利润2亿元,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9801万元,公司未收到2023财年股息8735万元[64] - 2024年京美医院集团盈利能力与上年持平,运营表现良好,公司预计维持对JR Holdings和JR Renkang的投资[65] - 报告期内,公司无有关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及出售,除已披露对JR Renkang和JR Holdings的投资外[58][61] - 公司对京润控股和京润仁康投资成本分别为8.74亿元和245万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分别为9.25亿元和6262万元,共占公司总资产约7.4%[66] - 报告期内,京润控股和京润仁康合共收益3.73亿元,年度净利润2.00亿元,公司应享年度净利润9801万元,未收到2023年财政年度股息8735万元[67] 法律诉讼与款项收回 - 2025年2月公司收回淮阴医院打赢燕化违约赔偿诉讼执行款2.09亿元[24][27] - 2024年12月27日北京高院裁定燕化方撤回上诉,维持原判,2025年2月20日公司收到执行款2.0948亿元[93][97] 公司运营规模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10个省市共管理运营105家医疗机构[38][40]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2025年集团将在核心能力建设上持续发力,以学科发展为核心锻造可持续发展能力[105][107] - 2025年集团将结合地区情况制定学科规划和发展策略,推动资源有效匹配和投入[105][107] - 2025年集团将强化精细化管理,深化医院智数化建设,融入区域化和集团化管理要求[105][107] 公司业务范围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主要从事综合医疗服务、医院管理服务、销售药品等业务[114][119] - 医院业务包括自有医院门诊及住院业务;其他业务包括向参股及IOT/OT医院提供运营管理、供应链等服务[53][54] 公司合规与制度建设 - 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董事会报告日期,集团在各主要方面遵守中国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无重大环境相关报告[123][125] - 集团制定《医院有害物質安全管理计划》《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环保制度并监督实施[124][125] - 集团制定《公用设施安全管理计划》等多项安全管理计划,对放射设备和场所进行监测及应急演练[127][132] -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将与本报告同日刊发[128][133] - 董事会报告日期,集团已在重大方面遵守对业务及经营构成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法规[129][134] 公司利益相关者管理 - 集团兼顾主要股东、员工、患者等各持份者利益,与主要股东关系说明在年报第41至42页[130][135] - 集团为员工提供安全无骚扰工作环境,有绩效评估和激励奖金制度,提供培训项目[136] - 集团以患者为导向,通过新媒体平台与患者沟通收集反馈[137] - 集团实施采购政策和供应商行为准则,采购部门每年对主要供应商进行绩效审查[138] 公司股息政策与派发安排 - 公司股息政策为在盈利且不影响正常经营时,遵守规则与规定向股东宣派股息,以年度股息分享溢利,剩余利润用于集团发展与经营[146][152] - 公司派发股息能力取决于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流动资金、资本需求及子公司股息,同时受开曼群岛法律与组织章程细则限制[147][152] - 建议的2024年度末期股息预计于2025年7月21日或之前派发,须待2025年6月5日股东周年大会批准[142][144]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 - 公司业绩载于年报第110至111页的综合损益报表及综合全面收益报表[141][143]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本变动详情载于年报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3[149][154]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储备变动详情载于年报第115至116页的综合权益变动报表[150][155]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变动详情载于年报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5[159] - 集团过去五个财政年度业绩以及资产、负债和非控股权益概要载于年报第244页[160][165]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借贷详情载于年报综合财务报表附注30[161][166] - 除股份奖励计划外,集团于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并无订立或存在任何股票挂钩协议[162][167] 公司人员与薪酬 - 胡定旭、邝国光、傅廷美及周鹏先生分别享有年度董事袍金港币300,000元[183][186] - 董事及集团五位最高薪人士酬金以及按范围划分应付高级管理层成员薪酬详情载于年报综合财务报表附注10及11[184][187] 公司董事相关情况 - 公司已收到每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性确认函,确认其均属独立人士并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规定[190][1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除年报所述,无董事或其联系人从事与集团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业务[195]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履历详情载于年报第93至101页[178][181] 公司股权结构 - 2024年12月31日,宋清持有公司400,000股普通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0.03%[197] - 2024年12月31日,葛路持有公司66,000股普通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0.01%[197] - 公司于2018年8月31日宣告授予相关董事的奖励股份已全數歸屬[197][200] - 2024年12月31日,葛路持有华润啤酒2,000股普通股,持股概约百分比为0.00%[199]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有19,953名全职雇员,较2023年的20,172名有所减少[95][99] - 2024财年雇员成本约34.70亿元,2023财年为34.06亿元[95][99] - 股份奖励计划于2024年7月6日到期,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无其他股份计划[96][99] - 集团在香港执行强积金计划,在内地附属公司员工参加中央养老金计划,统称界定供款计划[100][10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两年,界定供款计划无没收供款,无已没收供款减少现有供款水准[101][103]
研判2025!中国医院经营管理行业发展背景、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4-21 09:20
行业概述 - 医院经营管理指通过科学组织、规划、控制和优化实现医疗资源高效配置 核心目标是提升医疗质量、优化患者体验并控制运营成本[2] - 按医院性质分为公立医院(政策约束强 侧重公益性)、民营医院(市场化程度高 注重盈利模式)和混合所有制医院(兼顾公益性与灵活性)[3] 市场规模 - 2024年中国医院数量达39,000个 同比增长1.68%[1][9] - 行业市场规模达8,062.8亿元 同比增长9.53%[1][11] 发展背景 - 政策推动社会资本办医、分级诊疗和医联体建设 为行业创造新机遇[4] - 公众健康意识提升推动医疗服务多元化发展 包括健康管理、预防保健和就医体验优化[4] - 信息化技术(电子病历、在线预约系统等)提高运营效率 减少患者等待时间[4]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医疗器械、药品、信息系统及后勤用品[7] - 中游涵盖公立医院体系、民营医院集团及第三方服务提供商[7] - 下游服务患者及医疗机构(体检中心、养老机构等)[7] 竞争格局 - 公立医院占据核心资源(如北京协和、华西医院) 民营医院聚焦专科服务(如爱尔眼科、通策医疗) 第三方服务商以轻资产模式运营[13] - 代表企业爱尔眼科全球拥有881家机构 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105.5亿元 屈光项目占比39.40%[15] - 润华服务专注医院后勤 2024年总收入9.04亿元 毛利率14.15%[17] 发展趋势 - 优化就医流程(线上预约、个性化诊疗)提升患者体验[19] - 通过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应对医保控费政策[19]
中金:维持华润医疗(01515)“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5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0:2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金因华润医疗住院和门诊次均收入下降下调2025年净利润20.8%至5.66亿元,引入2026年净利润5.92亿元,同比增加4.5%,维持跑赢行业评级和目标价5.0港元,对应2025/2026年10.8/10.2倍市盈率,有23.2%上行空间 [1] 2024年业绩情况 - 公司收入98.55亿元,同比下滑2.5%;归母净利润5.66亿元,同比增长119.6%,对应每股盈利0.45元,符合预期 [1] 总体经营规模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10个省、市管理运营105家医疗机构,自有医院运营床位数18,567张,床位使用率82.9% [2] - 2024年自有医院常规门诊量和住院量分别为1032.56万人次和56.01万人次 [2] 医院业务情况 - 2024年医院业务收入91.85亿元,同比下滑2.4%,门诊人次增加1.3%,住院人次增加1.0% [3] - 门诊服务收入36.65亿元,同比下滑1.0%,住院服务收入52.94亿元,同比下滑3.3%,受医保控费影响次均收入略下滑 [3] - 2024年医院毛利16.53亿元,同比下降4.7%,毛利率18.0%,医院分部业绩7.66亿元,同比增加20.1% [3] 其他业务情况 - 2024年其他业务收入6.70亿元,同比下降4.5%,分部业绩2.41亿元,同比上升2.0% [3] 费用率情况 - 2024年行政及其他运营费用率为10.6%,同比增加1.0个百分点,因软硬件升级改造新增折旧摊销技术服务费用 [4] - 2024年财务费用率为0.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因优化融资结构,银行贷款利率下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