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银行(01578)

搜索文档
9家上市行“反向追薪”超1.13亿!渤海银行人均退薪3.93万,招商银行未再披露
新浪财经· 2025-04-03 08:23
文章核心观点 上市银行2024年年报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9家上市行累计“反向讨薪”超1.13亿元,部分银行连续或首次披露金额,且行业薪酬追索扣回机制愈发完善 [1][4] 分组1:2024年9家上市行“反向讨薪”情况 - 9家上市行包括中国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等,累计“反向讨薪”超1.13亿元 [1][4] - 中国银行“反向追薪”金额最高,达3250万元,对246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 [1][4] - 渤海银行人均退薪金额最高,超3.9万元,其次是浙商银行超2万元,中行、哈尔滨银行超1万元 [3][4] 分组2:各银行不同年份“反向讨薪”对比 - 招商银行、威海银行和瑞丰银行2024年未披露具体金额,2023年招商银行“反向讨薪”总金额最高达4329万元 [6] - 华夏银行和上海农商行2023年报提及金额,暂未发布2024年年报 [6] - 渤海银行和东莞农商行连续三年披露,渤海银行逐年递增,东莞农商行有变化 [6] - 浙商银行和中原银行今年首次披露,中原银行曾在2022年称暂无情况 [7] 分组3:部分银行薪酬相关信息及行业机制发展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年报提及绩效薪酬扣减、止付或追索相关信息 [9] - 东莞农商行和甘肃银行年报提及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具体金额 [9] - 行业从2010年起陆续出台相关指引完善薪酬追索扣回机制,超95%机构已制定实施 [10][11]
浦发银行发布“科技金融服务体系2.0”丨银行头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02 08:20
金融租赁行业 - 交银金租通过SPV新能源设备租赁方式支持民营企业惠州TCL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落地融资租赁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是全国首单通过SPV模式开展的新能源设备租赁项目,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发展 [1] - 天津银行发起并牵头主承销“晋建国际融资租赁(天津)有限公司2025年度晋年度晋租2号第一期绿色定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成功发行,发行金额分别为1.16亿元和2.38亿元,基础资产为绿色融资租赁资产,是“2025年度京津冀首单绿色租赁资产ABCP” [4] 银行科技金融服务 - 浦发银行举办科技金融百人峰会暨服务体系2.0发布会,升级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2.0”聚焦科技七大高频活动场景,提供“金融 + 非金融”服务,以行业研究和AI洞察与科技企业共创价值 [2] 银行债券业务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清所推出的3年期和7年期国开债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合约上线,浙商银行作为做市商和报价机构参与首日交易,将深入构建FICC 3.0建设,为市场提供连续、高质量报价 [3]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同意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不超过20亿元人民币的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需遵守相关规定,可自主决定发行时间等,并在24个月内完成发行 [5]
天津银行2024年业绩增长疲软,消费金融能否成为转型突破口?
搜狐财经· 2025-03-31 21:26
文章核心观点 天津银行2024年资产扩张但盈利疲软,传统盈利模式失速,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下滑,银行试图通过投资捷信消金布局消费金融、推进零售转型来突破增长瓶颈,但面临诸多挑战,转型之路不平坦 [1][6][8] 资产扩张与盈利疲软的剪刀差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67.09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38.02亿元,同比增长1.11%;净利息收益率由1.65%减至1.47% [1]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9259.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各项贷款余额4407.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 [1] -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0.9%,净息差降18个基点至1.47%,中间业务收入增速6.9%难掩传统盈利模式失速隐忧 [1] - 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五年连降,从2019年的916.6亿元减至2024年的421.7亿元 [4][5] 万亿消金市场的破局尝试 - 2024年12月20日公告出资5亿元投资捷信消金,股权重组后持有10%股权 [6] - 与京东集团合作,计划在场景获客、联合风控等领域协同,采用“科技 + 金融”互补模式 [6] - 持牌消费金融业态成熟,银行面临提升话语权、打造差异化产品、平衡规模与风险等挑战 [7] 零售转型的二次革命 - 零售转型面临产品创新不足、未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挑战 [8] - 2024年个人消费贷款不良率1.83%,略高于同业,风控能力有提升空间 [8] - 消费金融与零售转型双向赋能,若实现可创造协同效应 [9]
天津银行换帅后业绩2连升 2024净利增速仅2022十分之1
中国经济网· 2025-03-28 15:27
文章核心观点 天津银行2024年度业绩公告显示业绩连升两年,但净利增速放缓,中间业务和资产质量面临挑战,需采取措施应对[1][2][18]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7.09亿元,同比增长1.5%;归属于本行权益持有人的净利润38.02亿元,同比增长1.1% [1][3] - 2022 - 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57.59亿元、164.56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变动 - 10.9%、4.4%;净利润分别为35.65亿元、37.60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1.5%、5.5% [1][4] - 2024年每股收益0.63元,同比增长1.6%,拟每10股现金分红1.368元,同比增长14.0%,现金分红率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 [5]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9259.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各项贷款余额4407.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 [6] - 负债总额8565.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各项存款余额5009.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2% [6] 资产质量 - 报告期末,不良贷款为7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亿元,不良贷款率1.70%,较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69.21%,较上年末上升1.35个百分点 [8] - 2024年末逾期贷款总计126.89亿元,占比2.80%,上年同期为89.39亿元,占比2.19%,逾期1 - 3年及3年以上贷款金额分别增长102.8%和72.9% [9][10] - 不同行业不良贷款率差异大,批发和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居首,制造业不良贷款率上升,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从1.09%升至1.41% [20] 资本充足率 - 截至报告期末,资本充足率为13.59%,上年末为12.6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7%,上年末为10.83%;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3%,上年末为9.80% [11] 职工情况 - 截至报告期末,共有6639名正式员工,本科及以上学历6137人,占比92.44%,平均年龄39.2岁 [13] - 报告期内,职工薪酬费用总额为2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亿元,同比增幅6.4% [14] 管理层变动 - 2023年5月11日,孙利国因到龄退休辞去董事长等职务 [2][17] - 2023年7月24日,董事会选举于建忠为董事长,8月28日任职资格获核准 [2][17] 中间业务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6.8亿元,同比增幅6.9%,增长源于结算及清算手续费等增加 [19] - 顾问及咨询费、银行卡费等业务下滑,顾问及咨询费收入降幅70.8%,银行卡费收入降幅14.9%,其他类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降幅达73.8% [19] - 2024年交易净损益实现180.6%的增幅,从3.6亿元跃升至10.1亿元 [20] 建议措施 - 针对下滑业务,加强专业团队建设,创新零售金融产品与服务,拓展多样化非息收入渠道 [20] - 建立健全行业风险预警机制,跟踪高风险行业动态,提前识别风险 [21]
天津银行(0157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6 16:55
股东会基本信息 - 天津银行2024年度股东会定于2025年4月17日上午9时30分举行[3] 股东会审议事项 - 股东会将审议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利润分配方案等普通决议案[5] - 股东会将审议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重选及委任等特别决议案[7][8] 股东会报告事项 - 股东将听取2024年度履职评价报告、独立董事述职报告等报告事项[11] - 2024年度董事会等报告详情载于2024年度股东会通函附录一至五[12] 股东出席要求 - 个人股东出席需出示有效证件,法人股东按规定出席[13] 股东代表委任 - 股东可委任受委代表,H股股东代表委任表格需在2025年4月16日上午9时30分前送达[14] 股份过户登记 - 2025年4月11日至4月17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16] - H股股东过户文件需在2025年4月10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16] 决议案表决结果 - 股东会各项决议案将投票表决,结果将上传至公司及港交所网站[17]
天津银行(0157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3-26 16:49
公司排名与荣誉 - 公司在英国《银行家》2024年全球银行位列第186位,较上一年度提升5名[6] - 2024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先锋100指数(2024)”,位列全国第48位,天津市第3位[6] - 2024年获得外部荣誉134项[6] - 在202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位列第186名,同比提升5名[26] - 在2024中国银行业100强中位列第34名[26] - 在2024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位列第203名[26] - 在2024京津冀企业百强中位列第92名,京津冀服务业企业百强中位列第33名[26] - 2024年公司累计获得各类荣誉及奖项134项[25] - 2024年7月31日消息,公司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提升至第186位[36] - 2024年1月10日,公司入选全国总工会提升职工生活品质试点单位[31] - 2024年9月4日,公司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京津冀先锋50(2024)”[37] - 2024年公司荣获22项行业重磅奖项、获批38项知识产权[52] - 年内获批知识产权38项,荣获22项行业大奖[57] - 全年开展线上线下宣教活动6000余次,数字消保管理平台获“第十五届金融科技创新奖”[59] 天津地区业务排名 - 2024年在天津地区单位存款总量全市第一,各项贷款余额全市排名第四,当年增量排名全市金融机构第一[6] - 2024年主承销天津地区信用类债券规模位居天津市场首位,主承销资产支持证券规模位居全国城商行第四位[6] - 2024年各项贷款增量排名天津市第一,主承销信用类债券规模位列天津市场第一,主承销资产支持证券位居全国城商行第四[55] - 全年实现债券主承销规模1080.72亿元,为天津地区主承销企业信用类债券541.96亿元,位居天津市场第一名;主承销资产支持证券73.98亿元,位居全国城商行第四名[19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人民币9,25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7] - 截至2024年末,负债总额人民币8,56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7]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67.1亿元,同比增长1.5%[7] - 2024年利润总额人民币42.0亿元,同比增长7.2%[7] - 2024年净利润人民币38.3亿元,同比增长1.6%[7] - 2023年度分红方案为每10股现金分红人民币1.2元[17] - 2024年利息收入30,985,203千元,同比下降0.7%[40]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79,165千元,同比增长6.9%[40] - 2024年营业收入16,708,803千元,同比增长1.5%[40] - 2024年税前利润4,202,919千元,同比增长7.2%[42] - 2024年归属本行权益持有人本年利润3,801,630千元,同比增长1.1%[42] - 2024年总资产925,993,655千元,同比增长10.1%[43] - 2024年客户贷款及垫款440,779,383千元,同比增长11.3%[43] - 2024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0.43%,同比下降0.04个百分点[45]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70%,与2023年持平[45]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53%,一级资本充足率10.47%,资本充足率13.59%[46] - 2024年公司资产增速保持10%的行业平均水平,收入、利润双增长[49] - 2024年末公司总负债增幅10.4%,总资产增幅10.1%,各项存款增幅11.2%,贷款增幅11.3%[50] - 2024年公司实现资产总额9259.94亿元,较上年末增速10.1%[54] - 2024年公司负债总额8565.84亿元,较上年末增速10.4%[54] - 资产总额9259.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各项贷款余额4407.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64] - 负债总额8565.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各项存款余额5009.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2%[64] - 营业收入167.09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总额42.03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38.29亿元,同比增长1.6%[64] - 不良贷款率1.7%,较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69.21%,较上年末上升1.35个百分点[64] - 每股收益0.63元,同比增长1.6%;拟每10股现金分红1.368元,同比增长14.0%,现金分红率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65] - 净息差由上年同期的1.75%降至1.55%,净利息收益率由上年同期的1.65%降至1.47%[73] - 公司2024年利息收入309.9亿元,较上年减少2.3亿元,同比降0.7%,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4.03%,同比降49个基点[79] - 2024年客户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223.6亿元,较上年增加5.2亿元,同比增2.4%,平均余额同比增17.8%至4344.5亿元[80] - 2024年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68.3亿元,较上年减少9.4亿元,同比降12.1%,平均收益率同比降44个基点至2.78%[82] - 2024年应收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12.7亿元,较上年增加1.9亿元,同比增17.4%,平均余额同比增32.5%至446.9亿元[83] - 2024年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0.2亿元,较上年增加0.01亿元,同比增4.5%[84] - 2024年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利息收入5.1亿元,较上年增加0.01亿元,同比增0.2%[85] - 2024年利息支出196.7亿元,较上年减少1.2亿元,同比降0.6%,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同比降29个基点至2.48%[86] - 2024年客户存款利息支出116.2亿元,较上年减少3.8亿元,同比降3.1%,平均付息率同比降37个基点至2.52%[87] - 2024年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利息支出16.6亿元,较上年增加3.8亿元,同比增29.5%,平均余额同比增33.5%至683.6亿元[88] - 2024年应付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支出20.4亿元,较上年减少5.6亿元,同比降21.5%,平均余额同比降11.7%至867.0亿元[89] - 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24.6亿元,同比增3.4亿元,增幅16.1%,平均余额增22.5%至986.2亿元[90] - 租赁负债利息支出0.3亿元,同比减0.04亿元,降幅10.8%,平均余额减6.3%至10.2亿元,平均付息率降16个基点至3.26%[91] - 向中央银行借款利息支出18.6亿元,同比增1.0亿元,增幅5.7%,平均余额增14.7%至773.9亿元[92] - 投资收益26.0亿元,同比减3.2亿元,降幅11.1%[93]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8亿元,同比增1.1亿元,增幅6.9%,收入增5.9%,支出增2.9%[95] - 交易净损益10.1亿元,同比增3.6亿元,增幅180.6%[96] - 营业支出49.4亿元,同比增1.5亿元,增幅3.2%,成本收入比率升0.55个百分点[102] - 职工薪酬费用26.1亿元,同比增1.6亿元,增幅6.4%[103] - 税金及附加2.3亿元,同比减0.1亿元,降幅3.6%[107] - 折旧及摊销6.9亿元,同比减1.0亿元,降幅12.4%[110] - 2024年公司总资925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52.2亿元,增幅10.1%[118][119] - 2024年减值损失75.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亿元,同比降幅2.4%[113] - 2024年所得税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亿元,同比增幅144.1%[115][116] - 2024年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4536.56亿元,较2023年增长11.3%[118][121] - 2024年公司贷款333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9.7亿元,同比增幅21.9%[121] - 2024年短期贷款占公司贷款组合百分比从17.7%降至17.1%,中长期贷款从82.3%增至82.9%[123]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客户贷款及垫款2024年为65.04亿元,较2023年减少9.26亿元,降幅12.5%[11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客户贷款及垫款2024年为0.02亿元,较2023年增加0.09亿元,增幅102.3%[112] - 信贷承诺2024年为1.002亿元,较2023年增加2.368亿元,增幅173.4%[11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2024年为9.523亿元,较2023年增加7.351亿元,增幅338.4%[112] - 报告期末,流动资金贷款达169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2.8亿元,增幅35.5%[126] - 报告期末,固定资产贷款达116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3.9亿元,增幅14.1%[126] - 报告期末,贸易融资和其他公司贷款合计48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0亿元,增幅2.7%[126] - 报告期末,个人贷款为973.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2.8亿元,降幅12.0%[127] - 报告期末,应收融资租赁款为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0亿元,增幅338.3%[131] - 报告期末,票据贴现为214.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9亿元,降幅5.2%[132] - 报告期末,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达3634.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7.3亿元,增幅4.8%[133] - 报告期末,债券余额为259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7.4亿元,增幅7.3%[137]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券为1383.057亿元,占比38.1%,较上年末减少2.4%[13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为193.117亿元,占比5.3%,较上年末增长66.8%[135] - 截至2024年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0.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6.3亿元,降幅99.5%[140] - 截至2024年末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57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2.9亿元,增幅27.3%[141] - 截至2024年末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29.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7.0亿元,降幅36.5%[141] - 截至2024年末拆出资金45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9.2亿元,增幅59.4%[141] - 截至2024年末衍生金融资产0.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5亿元,降幅66.6%[141] - 截至2024年末负债总额856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08.4亿元,增幅10.4%[144] - 截至2024年末客户存款500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02.7亿元,增幅11.2%[145] - 截至2024年末已发行债券109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6.8亿元,增幅32.0%[150] - 截至2024年末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64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3.0亿元,增幅9.0%[151] - 截至2024年末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项646.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8.6亿元,降幅5.6%[152] - 报告期末其他负债为7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亿元,增幅23.3%[156] - 报告期末股东权益为694.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8亿元,增幅6.7%;权益持有人应占权益为68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6亿元,增幅6.8%[159] - 投资重估储备较上年末增长876.3%,从1.466亿元增至14.312亿元[159] - 报告期末信贷承诺合约金额总计1380.81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2.9%[161] - 银行承兑汇票合约金额较上年末增长51.0%,从442.96亿元增至668.671亿元[161] - 报告期末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4536.55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3%[163] - 正常类贷款为4308.8亿元,占全部贷款的94.98%,较上年末增加425.5亿元[164] - 不良贷款为7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8%,较上年末增加0.01个百分点[164] - 报告期末公司贷款总额为3348.94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1%[166] - 提供予五大行业的公司客户贷款余额报告期末为2484.4亿元,上年末为20
天津银行姗姗未至“万亿俱乐部”
北京商报· 2025-03-25 22:17
资产规模与盈利表现 - 总资产达9259.94亿元 同比增长10.1% 负债总额8565.84亿元 同比增长10.4% 但未突破万亿规模[1][3] - 营业收入167.1亿元 同比增1.5% 归母净利润38.02亿元 同比增1.1% 增速较2023年分别下滑2.9和4.4个百分点[3] - 盈利规模被重庆银行反超 重庆银行归母净利润51.17亿元 同比增长3.8%[4] 收入结构与息差表现 - 利息收入309.9亿元 同比降0.7% 净利息收入同比下降0.9% 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4.03% 同比降49个基点[3] - 净利息收益率1.47% 同比降18个基点 主因响应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政策[3] - 行业层面42家A股上市银行中30家净利息收入下滑 降幅区间0.61%-21.63%[4] 中间业务结构分析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8亿元 同比增6.9% 主要增长动力为结算清算手续费[6] - 顾问咨询费收入同比降70.8% 银行卡费收入降14.9% 其他手续费佣金收入降73.8%[6] - 交易净损益实现10.1亿元 同比增幅达180.6%[7] 资产质量与风险暴露 - 不良贷款率1.7% 与上年持平 但不良贷款金额增加7.9亿元至76.1亿元[7] - 批发零售业不良率4.5% 制造业不良率6.19% 较2023年上升1.23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不良率升至1.41%[7] - 逾期1-3年贷款增102.8% 逾期3年以上贷款增72.9%[8] 战略转型与业务拓展 - 启动"双五战役" 包括化险、收入、成本、存款、诉讼五大攻坚战及能力素质等五大提速战[9] - 出资5亿元参与捷信消金股权重组 持股10% 旨在突破地域限制拓展零售及普惠金融[9][10] - A股上市进程仍处辅导期 尚未取得部分外部批复[9] 行业环境与挑战 - 银行业普遍面临息差收窄压力 负债成本居高不下[4] - 消费金融行业竞争激烈 需全面尽职调查与投后管理[10] - 需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提升负债成本管理能力 拓展非利息收入来源[5][10]
天津银行去年营收净利微增 投资收益下滑
中国经济网· 2025-03-24 14:32
文章核心观点 天津银行发布2024年度业绩公告,资产和负债总额增长,盈利能力有提升但投资收益下滑,资产质量总体稳中向好但不良贷款金额增加且部分贷款潜在风险上升 [1][2][3] 资产与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925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负债总额为856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 [1] 盈利能力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1亿元,同比增长1.5%;归母净利润为38.02亿元,同比增长1.1% [1] - 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为309.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亿元,同比下降0.7%;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4.03%,同比减少49个基点,主要因响应政策加大信贷投放使生息资产收益率下降 [1] - 2024年,公司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亿元,同比增加6.9%;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22.1亿元,同比增加5.9%,主要因结算及清算手续费增加;手续费及佣金支出为5.3亿元,同比增加2.9% [1] - 2024年,公司投资收益为26.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2亿元,同比降幅为11.1%,主要因优化投资结构压降非标准化债权投资使收益减少;而2024年上半年投资收益为1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3亿元,同比增幅18.4%,因优化投资业务结构加大交易账户债券及公募基金投资交易力度 [2] 资产质量情况 - 公司不良贷款率1.7%,较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69.21%,较上年末上升1.35个百分点;完成1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59%、10.47%及9.53%,满足监管要求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不良贷款为76.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9亿元 [2] - 公司公司贷款不良率从上年末的1.49%降至1.45%;个人贷款不良率则从上年末的2.46%升至2.84%,增加了38个基点 [3] - 公司逾期1年至3年以及3年以上的贷款金额和占比均有所上升,金额分别增长102.8%和72.9% [3]
天津银行(0157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0 19:33
公司排名与荣誉 - 公司在英国《银行家》2024年全球银行位列第186位,较上一年度提升5名[8] - 2024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先锋100指数(2024)”,位列全国第48位,天津市第3位[8] - 2024年先后获得外部荣誉134项[8] - 公司位列2024年「全球1000家大銀行」第186名,同比提升5名[28] - 公司位列2024中國銀行業100強第34名[28] - 公司位列2024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第203名[28] - 公司位列2024京津冀企業百強第92名,京津冀服務業企業百強第33名[28] - 公司位列「中國ESG上市公司京津冀先鋒50(2024)」第48位[28] - 公司獲得金融科技發展獎、國家開發銀行2024年金融債「30周年相伴支持」獎等多個獎項[28] - 2024年天津银行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提升至第186位[38] - 2024年公司累计获得各类荣誉及奖项134项[27] - 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先锋100指数(2024)”,位列全国第48位[56] 天津地区业务表现 - 2024年在天津地区单位存款总量全市第一[8] - 2024年在天津地区各项贷款余额全市排名第四,当年增量排名全市金融机构第一[8] - 2024年主承销天津地区信用类债券规模位居天津市场首位,主承销资产支持证券规模位居全国城商行第四位[8] - 2024年各项贷款增量排名天津市第一,主承销信用类债券规模位列天津市场第一[57] - 主承销资产支持证券位居全国城商行第四[57] - 2024年天津地区重点产业链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59.69%,向天津港口经济及国资国企外贸行业投放规模同比增加20.82%,向天津地区航运物流企业投放规模同比增长129%[6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人民币9,25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9] - 截至2024年末,负债总额人民币8,56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9]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67.1亿元,同比增长1.5%[9] - 2024年利润总额人民币42.0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人民币38.3亿元,同比增长1.6%[9] - 2024年利息收入309.85203亿元,同比下降0.7%[42] - 2024年净利息收入113.14309亿元,同比下降0.9%[42]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79165亿元,同比增长6.9%[42] - 2024年交易净损益10.12477亿元,同比增长180.6%[42] - 2024年终止确认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产生的收益净额2.45926亿元,同比增长700.6%[42] - 2024年营业收入167.08803亿元,同比增长1.5%[42] - 2024年税前利润42.02919亿元,同比增长7.2%[44] - 2024年本年利润38.29015亿元,同比增长1.6%[44] - 2024年归属于本行权益持有人基本及摊薄后每股盈利0.63元,同比增长1.6%[44] - 2024年公司总资产为925,993,655千元,较2023年增长10.1%[45] - 2024年客户贷款及垫款为440,779,383千元,较2023年增长11.3%[45] - 2024年总负债为856,583,512千元,较2023年增长10.4%[45] - 2024年客户存款为500,957,014千元,较2023年增长11.2%[45] - 2024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43%,较2023年下降0.04个百分点[47] - 2024年净利息收益率为1.47%,较2023年下降0.18个百分点[47] - 2024年不良贷款率为1.70%,与2023年持平[47] - 2024年拨备覆盖率为169.21%,较2023年增长1.35个百分点[47] - 2024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3%,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47%,资本充足率为13.59%[48] - 2024年流动性比例为60.54%,较2023年增长10.51个百分点[48] - 2024年资产总额9259.94亿元,较上年末增速10.1%;负债总额8565.84亿元,较上年末增速10.4%[56] - 2024年资产总额9259.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各项贷款余额4407.7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66] - 2024年负债总额8565.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4%,各项存款余额5009.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2%[66]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7.09亿元,同比增长1.5%;利润总额42.03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38.29亿元,同比增长1.6%[66] - 2024年不良贷款率1.7%,较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169.21%,较上年末上升1.35个百分点[66] - 2024年完成100亿元二级资本债券发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59%、10.47%及9.53%[66] - 2024年每股收益0.63元,同比增长1.6%,拟每10股现金分红1.368元,同比增长14.0%,现金分红率同比增长2.4个百分点[67] - 2024年利息收入309.85亿元,较2023年减少0.7%;净利息收入113.14亿元,较2023年减少0.9%[73] - 2024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79亿元,较2023年增长6.9%;交易净损益10.12亿元,较2023年增长180.6%[73] - 2024年税前利润42.03亿元,较2023年增加7.2%;净利润38.29亿元,较2023年增加1.6%[73][74] - 2024年净息差为1.55%,较2023年的1.75%减少;净利息收益率为1.47%,较2023年的1.65%减少[75] - 2024年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4.03%,同比减少49个基点[81] - 客户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223.6亿元,同比增5.2亿元,增幅2.4%,平均余额增17.8%至4344.5亿元[82] - 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68.3亿元,同比减9.4亿元,降幅12.1%,平均收益率降44个基点至2.78%[84] - 应收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12.7亿元,同比增1.9亿元,增幅17.4%,平均余额增32.5%至446.9亿元[85] - 利息支出196.7亿元,同比减1.2亿元,降幅0.6%,付息负债平均付息率降29个基点至2.48%[89] -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116.2亿元,同比减3.8亿元,降幅3.1%,平均付息率降37个基点至2.52%[90]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利息支出16.6亿元,同比增3.8亿元,增幅29.5%,平均余额增33.5%至683.6亿元[91] - 应付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支出20.4亿元,同比减5.6亿元,降幅21.5%,平均余额减11.7%至867.0亿元[92] - 已发行债券利息支出24.6亿元,同比增3.4亿元,增幅16.1%,平均余额增22.5%至986.2亿元[93] - 投资收益26.0亿元,同比减3.2亿元,降幅11.1%,因优化投资结构压降非标债权投资[96]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6.8亿元,同比增1.1亿元,增幅6.9%,收入增1.2亿元,支出增0.1亿元[98] - 报告期内交易净损益为10.1亿元,上年同期为3.6亿元,同比增幅180.6%[99] - 报告期内营业支出为4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亿元,同比增幅3.2%[105] - 报告期内职工薪酬费用总额为2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亿元,同比增幅6.4%[106] - 报告期内税金及附加为2.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0.1亿元,同比降幅3.6%[110] - 报告期内办公开支以及租金及物业管理开支为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9亿元,同比增幅18.3%[111] - 报告期内其他一般营业及行政费用为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1亿元,同比增幅1.3%[112] - 报告期内折旧及摊销为6.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亿元,同比降幅12.4%[113] - 报告期内减值损失为75.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亿元,同比降幅2.4%[115] - 报告期内所得税为3.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亿元,同比增幅144.1%[118] - 上年同期及报告期内,成本收入比率(扣除税金及附加)分别为27.68%及28.23%,同比上升0.55个百分点[105]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925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52.2亿元,增幅10.1%[120][121]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为453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62.1亿元,增幅11.3%[120][123] - 公司贷款达3339.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99.7亿元,同比增幅21.9%[123] - 个人贷款为973.1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32.8亿元,降幅12.0%[123][129] - 应收融资租赁款为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0亿元,增幅338.3%[123][133] - 票据贴现为214.5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9亿元,降幅5.2%[123][134] - 流动资金贷款达1690.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42.8亿元,增幅35.5%[127][128] - 固定资产贷款达1163.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3.9亿元,增幅14.1%[127][128] - 贸易融资和其他公司贷款合计486.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0亿元,增幅2.7%[128] - 短期贷款占公司贷款组合的百分比由上年末的17.7%降至17.1%,中长期贷款占比由82.3%增至82.9%[125] - 报告期末,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资产净额达3634.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7.3亿元,增幅4.8%[13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金额为193.117亿元,较上年末的115.801亿元增长66.8%[137] - 报告期末,债券余额为259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7.4亿元,增幅7.3%[139] - 中国公共实体及政策性银行发行的债券金额为1100.524亿元,较上年末的861.244亿元增长27.8%[139] - 报告期末,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为0.4亿元,较上年末减少76.3亿元,降幅99.5%[142] - 报告期末,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为57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2.9亿元,增幅27.3%[143] - 报告期末,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为29.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7.0亿元,降幅36.5%[143] - 报告期末,拆出资金为453.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9.2亿元,增幅59.4%[143] - 报告期末,衍生金融资产为0.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5亿元,降幅66.6%[143] - 报告期末,其他资产为16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8.9亿元,增幅32.2%[144] - 截至2024年末,公司负债总额为8565.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08.4亿元,增幅10.4%[147] - 客户存款为500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02.7亿元,增幅11.2%[148] - 已发行债券金额为1099.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66.8亿元,增幅32.0%[153] -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为643.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3.0亿元,增幅9.0%[154] -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项为646.6亿元,较上年末减少38.6亿元,降幅5.6%[155] - 拆入资金为276.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20.6亿元,降幅6.9%[156] - 向中央银行借款为80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7亿元,增幅3.5%[157] - 衍生金融负债为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7亿元[158] - 其他负债为7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6亿元,增幅23.3%[159] - 股东权益为694.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8亿元,增幅6.7%[16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银行承兑汇票668.671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51.0%;信用证284.663亿元,增长72.7%;保函9
天津:资金链与产业链“双向奔赴”
中国经济网· 2025-03-13 07:15
天津推动"科技—产业—金融"新循环 - 天津作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持续完善金融服务生态,推动金融创新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1] - 天开园虚拟电厂实验中心成立不到2年,已产出大批专利技术并实现商业化落地,但面临业务结算困难和流动资金短缺问题 [2] - 天津银行与天开园签署金融服务协议,以"智慧商务通"支付服务为切入点,深化"金融+科创"融合发展,推动企业"知产"变"资产" [2] 金融支持科创企业 - 自天开园成立以来,天津银行为入驻企业提供支付结算、授信融资等支持,累计授信金额达1.4亿元 [2] - 天开园已吸引350多家科技服务及金融服务机构、40多只创投基金,注册企业累计获得投资超11亿元,贷款近10亿元 [3][4] - 截至2024年末,天津全市设立科技金融特色专营机构60余家,推出专属信贷产品超100项,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授信235.3亿元,发放贷款189.3亿元 [4] 金融助力重点产业链 - 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为中冠汽车提供500万元"科创贷",支持其技术研发和设备升级 [6] - 2020年邮储银行天津分行为中冠汽车提供200万元信用贷款,支持其扩建生产线 [7] - 2024年天津各产业链主办行对重点产业链企业新增授信同比增长22.9%,新发放贷款468亿元,同比增长23.5% [9] 投贷联动模式创新 - 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以"贷款+外部直投"模式为云遥宇航发放3000万元中期流动资金贷款,支持其研发投入 [10] - "天津市银行业重点合作投资机构参考清单"首批汇集20家天津本地投资机构,多家银行基于清单开展业务创新 [10] - 截至2024年末,在津银行通过投贷联动模式累计发放贷款14.23亿元,惠及88家科技创新企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