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同仁堂科技(01666)
icon
搜索文档
同仁堂科技(01666) - 续订持续性关连交易新商标许可协议
2024-12-30 18:25
商标许可协议 - 现有协议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到期,新协议2025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3][5][15] - 许可费按财年支付,为公司每年许可费基数*0.3%[7] - 2022 - 2024年历史交易金额分别为4150千元、4450千元、4750千元[8] - 2025 - 2027年许可费年度上限分别为18464千元、22157千元、26588千元[10] - 新协议持续性关连交易适用百分比率高于0.1%但低于5%,有相关规定[4][12] - 公司每年许可费基数为上年度合并报表营业收入减多项收入及关联交易金额[7] - 许可范围含授权公司及附属公司使用“同仁堂”字号及相关商标[7] - 付款需在收到通知15个工作日内支付[7] - 年度上限参考预计销售量等因素厘定[10] 股权结构 - 公司持有国药集团53.09%股权,同仁堂股份持有46.91%股权[15] - 同仁堂股份持有同仁堂商业51.98%股权[16]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H股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5] - 同仁堂股份1997年在上交所A股上市[16] - 同仁堂国药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股份在港交所主板上市[16] - 截至2024年12月30日,董事会有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7] - 集团公司为最终控股股东,同仁堂股份为控股股东[16] - 集团公司实益拥有人为北京市国资委,从事多项业务[14] 其他 - 董事邸淑兵、张毅、王春蕊因集团公司任职放弃相关董事会决议案投票[12] - 新商标许可协议于2024年12月30日交易时段后订立[16]
同仁堂科技(01666) - 内幕消息修订企业年金方案实施细则
2024-10-29 16:44
(股份代號:1666) 內幕消息 修訂企業年金方案實施細則 本公告乃由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本公司」,及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 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IVA部(香港法例第571章)和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 市規則第13.09條作出。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對其 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就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部份內容 而產生或因依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之公告(「公告」),內容有關本公司參加 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企業年金計劃並制定本公司企業年金方案實施細 則。除另有界定者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該公告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本公司已實施 企業年金計劃 (「企業年金方案」),並已制定本公司企業年金方案實施細則(「企 業年金方案實施細則」),自二零二一年七月一日起開始生效。企業年金的繳費基數以 員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為基數,唯不得超過北京市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五倍,其 中,員工繳費比例為2%,本公司繳費比例為6%。 ...
同仁堂科技(01666) - 更改香港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
2024-10-29 16:40
公司信息 - 公司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666[2] - 公司董事长为邸淑兵[4] 股份过户登记 - 2024年11月1日起,香港H股股份过户登记处更改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3] - 2024年11月1日起,股份过户及登记手续申请应递交至香港中央证券办理[3] - 2024年10月31日下午4时30分后未领取股票,2024年11月1日起从香港中央证券领取[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2024年10月29日)时,董事会含3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
同仁堂科技(01666) - 联席公司秘书辞任
2024-10-29 16:38
人事变动 - 翁美儀女士因工作调整自2024年10月29日起辞任公司联席公司秘书职务[3] - 翁女士辞任后,李一俊先生自2024年10月29日起留任并担任公司唯一公司秘书[3] 董事会构成 - 公告日期董事会包括3位执行董事、3位非执行董事和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3]
同仁堂科技(01666) - 有关二零二四年三季度财务信息之公告
2024-10-29 16:34
业绩总结 - 公司将公布2024年三季度未经审计财务信息[3] - 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个月,未经审计营收约548,436万元[3] - 同期营业成本约330,692万元[3] - 同期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约54,641万元[3] - 2024年9月30日,未经审计总资产约1,394,690万元[3]
同仁堂科技(0166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10 17:00
财务数据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销售收入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2.6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于公司所有者之利润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16.4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于公司所有者之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33元[4] - 公司上半年收入达40.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4] - 公司上半年财务收益净额为1.16亿元人民币[25] - 公司上半年所得税费用为10.77亿元人民币[29] - 公司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3元人民币[31] - 公司拟派发2023年度现金股息每股0.18元人民币[31] - 公司总资产为142.89亿元人民币[8][9][10] - 公司权益合计为98.46亿元人民币[9][10]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9.50亿元人民币[9][10] - 公司流动负债为44.43亿元人民币[9][10] - 公司总资产为1,350.77亿元人民币[47] - 公司总负债为385.59亿元人民币[47] - 公司期内利润为55.99亿元人民币[44] - 公司利息收入为3.95亿元人民币[44] - 公司利息支出为2.49亿元人民币[44] - 公司房屋及建筑物、厂房及设备折旧为8.85亿元人民币[44] - 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为4.39亿元人民币[44] - 公司存贷跌价准备计提为1.11亿元人民币[44] - 公司非流动资产增加为16.77亿元人民币[44]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中药制造和销售,主要经营地为中国内地及香港[16] - 中国内地产品销售收入为35.5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87.7%[24] - 广告服务收入为595.4万元人民币,服务收入为3,038万元人民币[24] - 公司分为本公司分部、同仁堂国药分部和其他分部,三大分部收入合计为40.50亿元人民币[41] - 本公司分部收入为27.21亿元人民币,同仁堂国药分部收入为6.10亿元人民币[41] - 本公司分部利润为3.03亿元人民币,同仁堂国药分部利润为2.24亿元人民币[41] - 大品种发展战略稳步推进,销售额超过人民币1亿元的产品9个,销售额介于人民币1千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产品27个[66] - 主导产品如六味地黄丸、感冒清热颗粒、西黄丸、生脉饮口服液等销售收入均有不同程度增长[66] - 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的创新药芪参颗粒顺利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68] - 质量检测中心顺利通过CNAS国家实验室项目认证[68] - 六家中药材原料生产型子公司销售收入达人民币26,418.6万元,同比增长50.20%[69] 资产负债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142.89亿元人民币[8][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合计为98.46亿元人民币[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9.50亿元人民币[9][1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负债为44.43亿元人民币[9][10] - 公司总资产为1,350.77亿元人民币[47] - 公司总负债为385.59亿元人民币[47] - 应收账款及票据总额为12.96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34.3%[35] - 应收账款及票据中第三方应收账款为6.47亿元人民币,关联方应收账款为3.78亿元人民币[33] - 应收账款及票据的账龄主要集中在4个月以内,占比79.3%[35] - 应付账款总额为9.73亿元人民币,主要为4个月以内的应付账款[39] - 公司股本为12.81亿股,包括内资股6.53亿股和H股6.29亿股[37] 现金流量情况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负4.53亿元人民币[11] - 公司上半年使用权资产增加3,748.4万元人民币,房屋及建筑物、厂房及设备增加8,772.3万元人民币[3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394,207.0万元[71] - 公司短期借款为人民币1,694.2万元,长期借款为人民币173,907.6万元[72] 关联交易 - 公司与最终控股公司的商标使用费为2.35亿元人民币[57] - 公司与最终控股公司续签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使用期限从2021年4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58] - 公司与最终控股公司续签销售框架性协议,有效期三年,从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58] - 公司与最终控股公司续签广告代理框架协议,有效期三年,从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58] - 公司与最终控股公司续签物业租赁框架协议,有效期三年,从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58] - 公司与最终控股公司签订土地使用复租赁协议,租赁期五年,年租金为8,730,000元人民币[58] - 公司向最终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销售中药相关产品15.16亿元人民币[60] - 公司从最终控股公司的子公司和合营企业采购中药相关产品5,309.1万元人民币[60] - 公司从最终控股公司的子公司采购独家经销产品4,718.8万元人民币[60] - 公司从最终控股公司
同仁堂科技(0166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6:35
归属公司所有者利润及每股收益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公司所有者的利润较2023年同期上涨约16.4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归属公司所有者的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33元,2023年同期为0.29元[2][4] - 2024年上半年利润归属于公司所有者为428752千元,2023年同期为368151千元[29] - 2024年上半年每股收益为0.33元,2023年同期为0.29元[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销售收入为40.5009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3%;净利润为5.82784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07%;公司所有者应占净利润为4.287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46%[62] 销售收入情况 - 2024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4050094千元,2023年同期为3946415千元[4] - 2024年上半年中药产品中国内地销售收入3552169千元,2023年同期为3311352千元;除中国内地以外销售收入467391千元,2023年同期为606932千元[22] - 2024年上半年广告服务收入4019560千元,2023年同期为3918284千元[2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中药相关产品为15.16013亿元,2023年同期为10.20666亿元[5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来自一名客户的收入占集团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入百分之十以上,该客户2024年带来收入15.22775亿元,2023年为14.84998亿元[46] - 2024年与最终控股公司销售中药相关产品收入为9万元,2023年无此项收入[51] - 2024年与最终控股公司广告服务收入为80万元,2023年无此项收入[51] - 报告期内,集团销售额超1亿元的产品9个;销售额介于1000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产品27个;销售额介于500万元至1000万元之间的产品7个[64] - 主导产品中,六味地黄丸系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3%、感冒清热颗粒系列增长约20%、西黄丸系列增长约25%、生脉饮口服液系列增长约20%[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同仁堂国药及其子公司销售收入6.05295亿元,同比下降16.47%,归属净利润1.99738亿元,同比下降15.52%[65] - 六家中药材原料生产附属公司销售收入2.64186亿元,同比增长50.20%,净利润857.9万元,同比增长16.09%[66] 营业及利润相关情况 - 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为632045千元,2023年同期为640630千元[4] - 2024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利润为690531千元,2023年同期为660013千元[4] - 2024年上半年期内利润为582784千元,2023年同期为559997千元[4][5] - 2024年上半年财务收益净额11605千元,2023年同期为17589千元[23] - 2024年出售北京同仁堂第二中医医院有限责任公司2%股权,售价2260000元,收益43330千元[24] - 2024年上半年当期所得税费用中国内地为70048千元,中国香港为18775千元,其他国家或地区为4624千元;2023年同期分别为52507千元、44642千元、6293千元[27] - 2024年上半年递延所得税费用为14300千元,2023年同期为贷项3426千元[2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利润总计5.82784亿元[39] 资产负债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计为1428892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507742千元[8] - 2024年6月30日权益合计为984620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9651885千元[9] - 2024年6月30日负债合计为4442717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855857千元[1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票据净值为12.300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8.88333亿元[32]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及票据四个月以内为10.27889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6.58952亿元[3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9.73406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76743亿元[36]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四个月以内为7.9666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15948亿元[37] - 中国内地除金融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资产之外的非流动总资产2024年为291.8773亿元,2023年为284.9699亿元;中国内地以外此等非流动总资产2024年为48.2715亿元,2023年为51.0362亿元[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已签约但未反映在未经审核中期简明合并财务信息内的资本承诺为1.03151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61.8万元[4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经营租赁一年以内的金额为102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84.9万元[4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收最终控股公司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其他金融资产为110.1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69.8万元[5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最终控股公司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应付账款为7046.9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7729.9万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最终控股公司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其他应付款为2819.5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12.1万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应付最终控股公司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合同负债为2347.9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3.1万元[5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租赁最终控股公司及其子公司租赁负债为4758.7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76.3万元[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从最终控股公司借入款项为3230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30万元[5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值为1,428,892.2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350,774.2万元增加[70]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4.34,较2023年12月31日的4.49略有下降[7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0.32,较2023年12月31日的0.15增加[72] 现金流量情况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 -452,882千元,2023年同期为848,473千元[11]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055,672千元,2023年同期为 -376,022千元[11]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81,162千元,2023年同期为 -208,695千元[12]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1,183,952千元,期初余额为2,746,458千元,期末余额为3,942,070千元[12] - 2023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263,756千元,期初余额为3,721,668千元,期末余额为4,064,607千元[1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结余为394,207.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74,645.8万元增加[68] 股息派发情况 - 董事会决议不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 - 公司决定不派发2024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3年度现金股息总额为2.30541亿元,已于2024年8月9日完成派付[30] - 董事会建议不派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61] 公司基本信息及上市情况 - 公司于2000年3月22日在中国注册成立,10月31日于港交所创业板上市,2010年7月9日转至主板上市[16] 折旧及资产原值情况 - 2024年上半年房屋及建筑物、厂房及设备折旧90758千元,2023年同期为88505千元[25] - 2024年上半年使用权资产原值增加约3748.4万元,2023年同期为9812.7万元;房屋及建筑物、厂房及设备原值增加约8772.3万元,2023年同期为6234.2万元[31] 所得税税率情况 - 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税率为15%,中国香港盈利适用所得税率为16.5%,2024年与2023年同期相同[26] 公司业务数据综合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分部收入总计45.61237亿元,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总计40.50094亿元[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非流动资产增加总计1.34616亿元[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分部收入为43.86289亿元,来自外部客户的收入为39.46415亿元[42] 采购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采购独家经销产品为5309.1万元,2023年同期为1141.5万元[53] 商标及关联交易费用情况 - 2024年与最终控股公司的商标使用费为235万元,2023年为220万元[51] - 2024年与最终控股公司物业租赁费用为9.1万元,2023年无此项费用[51] - 2018年度商标使用许可合同金额为人民币300万元,以后每年定增人民币30万元[52] 人员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4,005名雇员,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01名减少[67] 借款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短期借款为1,694.2万元,借款年利率为3.735%,较2023年的300.0万元和3.205%增加[68] 公司比率指标情况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管理费用率为0.06,较上年同期下降25.00%[7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毛利率为37.95%,较2023年6月30日的39.71%下降[7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研发支出(不含员工福利等)为2,751.0万元,占收入比例为0.68%,较2023年6月30日下降[7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资本开支为0.84亿元,较2023年6月30日的0.66亿元增加[76] 公司下半年工作计划 - 下半年公司生产工作重心为保产值、保品种、保供应,开展工商对接,推行精细化管理[80] - 下半年公司营销工作围绕年初计划,强化“大品种”战略,推进“赋能终端”等行动[81] 公司治理及合规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第二部分守则条文[82] - 董事及监事截至报告期内遵守标准守则及公司操守守则规定[83] 公司人事变动情况 - 2024年6月12日起,邸淑兵等6人获委任为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郭雯等3人获委任为第九届监事会监事[85] 核数师委任情况 - 安永华明和安永分别获委任为公司2024年度境内、境外核数师,任期至下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86] 财务报表审核情况 - 审核委员会审阅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核财务报表,无异议[87] 董监高权益情况 - 2024年6月30日,董事、监事及最高行政人员无公司及其相联法团股份等权益及淡仓[88] 股权结构情况 - 2024年6月30日,同仁堂股份持有6亿股内资股,占内资股92.01%,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46.85%[90] - 2024年6月30日,袁赛男持有3573.2万股H股,占H股5.68%,占已发行有投票权股份2.79%[90] - Hillhouse Capital持有47,663,000股H股好仓,占H股百分比为7.58%,占总注册股本百分比为3.72%[91] - 集团公司透过同仁堂股份持有600,000,000股股份,拥有同仁堂股份52.45%权益,还直接持有9,480,000股内资股和7,649,000股H股[91] - 袁赛男持有35,732,000股H股好仓[91] - Hillhouse Capital Advisors, Ltd.通过Gaoling Fund, L.P.间接持有46,106,000股H股好仓,通过YHG Investment, L.P.间接持有1,557,000股H股好仓[91] 证券交易及库存股份情况 -
同仁堂科技(0166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16:42
公司架构 - 公司架构包括北京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2] -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同仁堂控股的最终控股公司[3] - 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的直接控股公司[5] - 北京同仁堂国药有限公司是公司的子公司[7]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包括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以及监事会[9] - 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10] - 公司设有审计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和战略与规划委员会[11] 财务表现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收入为67.7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3.04%[1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净利润为9.9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0.93%[13]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的每股收益为0.46元人民币,每股股息为0.18元人民币[13] - 公司的毛利率在2023年为42.04%,净利率为14.65%[13] - 公司的流动比率为4.49,速动比率为2.29[13] -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28.55%,股本回报率为10.28%[13] 产品销售 - 公司在2023年有62条产品线的单品销售额超过500万人民币,其中有9条产品线的单品销售额超过1亿人民币[33] - 公司主要产品中,生脉饮口服液、感冒清热颗粒、牛黄解毒系列、六味地黄丸和阿胶系列的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70.63%、27.42%、8.58%、8.04%和6.98%[33] - 公司主要产品金匮肾气丸和西黄丸的销售额分别同比下降0.92%和15.55%[33] 研发和医疗服务 - 公司在2023年继续推进产品研发,重点进行现有产品的二次研究,同时与专家和知名医院合作进行主要品种的临床研究[34] - 公司继续推进经典处方如芪参颗粒、芍药甘草汤和茯桂术甘汤的研发工作[34] - 2023年,同仁堂第二中医院门诊量近30万人次,同比增长[42] 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人民幣274,645.8万元,同比减少[48] - 公司短期借款金额为人民幣300.0万元,同比减少[49] - 公司长期借款金额为人民幣1,379,451.0万元,同比增加[50] - 公司资产总额为人民幣13,507,742.0万元,同比增加[52] 关联交易 - 集团与同仁堂集团之间的持续关联交易包括物业租赁框架协议和销售框架协议[172][182] - 物业租赁框架协议下,2023年集团向同仁堂集团支付的租金费用为846,000元,新增使用权资产为46,826,000元,未超过年度上限[174] - 销售框架协议下,2023年集团向同仁堂集团销售的产品金额为1,590,404,000元,未超过年度上限[183]
同仁堂科技(0166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2 18:38
业绩总结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实现净利润为人民币99,231.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93%[2] - 公司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46元,较二零二二年持平[2] - 公司在2023年实现销售收入137,653.2万人民币,同比下降7.94%[68] - 公司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9,018.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62] - 公司2023年度收入为人民币677,346.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04%[62] 财务状况 - 公司总资产为13,507,742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8.1%[10] - 公司流动资产为10,058,898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10.9%[10] - 公司存货为4,744,433千元,较二零二二年增长46.5%[10] - 公司应收账款及票据为888,333千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40.7%[1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746,458千元,较二零二二年下降26.2%[10] 产品销售 - 公司2023年主导产品中,生脉饮口服液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70.63%[66] - 公司2023年主导产品中,感冒清热颗粒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27.42%[66] - 公司2023年主导产品中,牛黄解毒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8.58%[66] - 公司2023年主导产品中,六味地黄丸系列销售额同比增长8.04%[66] 财务策略 - 公司2024年股息建议每股0.18元,总额为230,541,000元[34] - 公司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18元,总计金额为人民币230,541,000元[57] - 公司2023年法定储备提取金额约为人民币51,796,000元[52]
同仁堂科技(0166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8 16:42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中期报告显示,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上涨约30.91%[1]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559,997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4.1%[2] - 期内归属于本公司所有者的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29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6%[2]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总资产达到13,080,233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4.77%[4] - 公司截至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263,756千元,期末余额为4,064,607千元[6]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药产品在中国内地销售收入达到39.18亿元,同比增长30.8%[20]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的广告服务收入在中国内地为5,836千元[20]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的服务收入在中国内地为1,410千元,除中国内地外为20,844千元[20]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的品牌使用权收入除中国内地外为41千元[20]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公司的利润归属于所有者为3.68亿元,每股收益为0.29元[24]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净值为14.05亿元[28]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的使用权资产原值增加约9.81亿元[26]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的房屋及建筑物、厂房及设备原值增加约6.23亿元[27]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的总股本为12.81亿股,已发行并已缴足的股本为9.09亿元[30] - 二零二三年上半年,公司的应付账款及票据为9.09亿元[30] -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应付账款及票据情况如下:四个月以内784,279千元,四个月至一年119,935千元,一年至二年1,483千元,二年至三年170千元,三年以上3,552千元[31]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一年以内租赁金额为12,086千元,较2022年的2,839千元有显著增长[43] - 本集团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期间,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94,641.5万元,同比增长30.91%[58] - 本集团主要子公司同仁堂国药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72,462.3万元,同比增长39.00%[63] - 主导产品中,感冒清热颗粒系列销售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58.11%[61] - 本公司主要子公司同仁堂国药所有者净利润人民币23,643.0万元,同比增长32.55%[63] - 本集团的毛利率为39.71%,净利润率为14.19%[80]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合共为人民币406,460.7万元[70] - 本集团之资产总值为人民币1,308,023.3万元,资金来源为非流动负债人民币162,668.0万元,流动负债人民币214,621.2万元[73] - 本集团之流动资金比率为4.49,速动比率为2.96,应收账款周转率为7.52,应付账款周转率为5.49,存货周转率为2.47[75] - 截至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本集团之研究开发支出为人民币4,779.4万元,占收入比例为1.21%[81] - 本集团的资本开支为人民币0.66亿元,主要用于购买生产设备[82] 业务情况 - 本公司主要业务为中药制造和销售,主要经营地为中国[10] - 本公司的注册地址为中国北京市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济北路16号[10] - 本公司主要经营分部包括在中国内地制造和销售中药产品,同仁堂国药及其子公司在中国内地以外地区从事中药产品和保健品的生产、零售及批发并提供中医诊疗服务[33] -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的分部收入情况如下:本公司收入2,555,486千元,同仁堂国药收入724,623千元,其他收入1,106,180千元,总计4,386,289千元[35] - 本集团在产品科研方面持续挖潜,推进芪参颗粒、小儿清肺止咳颗粒、清心莲子饮等品种的科研培育工作[62] - 本集团销售额超过人民币一亿元的产品有八个[61] - 本集团销售额介于人民币一千万元至一亿元之间的产品有三十一个[61] - 本集团销售额介于人民币五百万元至一千万元之间的产品有十三个[61] - 上半年,六家从事中药材原料生产的附属公司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17,588.7万元,同比增长14.23%[66] 风险管理 - 本集团的活动承受着多种财务风险:市场风险(包括汇率风险及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18] - 本集团外汇风险主要涉及港币,目前没有外币对冲政策[85] 合规与治理 - 公司一直遵守企业治理守则,董事及監事的證券交易符合标准守则[92] - 公司设有内部审计部门,定期独立检查运营情况,提出改进建议[97] - 丁良輝先生为周生生集团国际有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同时也是其他五家上市公司的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