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通汽车(01728)

搜索文档
【财经早报】601728,拟分红165.8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15 08:00
重要新闻提示 国家数据局: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高地 中国电信(601728):公司拟按照2025年中期净利润230.2亿元的72%向全体股东分配股息,合计165.8 亿元 京东集团:二季度经营亏损9亿元 今日提示 国新办今日就7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公布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月度报告 央行今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 (182天) 央行今日有122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深交所今日发布深证AAA国企信用债、深证AAA民企信用债指数 财经新闻 1. 8月14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 宏表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已经建设高质量数据集超过3.5万个,总体量超过了400PB。下一步,将 通过体系化布局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加快打造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数据 高地。 2. 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8月14日消息,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海南省关于进一步支持生物 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政策措施》提出,持续加 ...
卖车销售盆满钵满,卖车老板赔得退网?
创业邦· 2025-08-09 09:09
行业现状与挑战 - 2024年超4400家4S店退网,上半年汽车经销商亏损比例高达50.8%,后因补贴政策略有收窄 [9][17] - 价格倒挂现象覆盖84.4%经销商,其中60.4%倒挂幅度超15% [17][18] - 7月多品牌密集投放10余款新车,但经销商库存支撑天数达54天,资金压力加剧 [9][23] 经销商财务表现 - 中升控股2024年新车销量同比降3.3%,新车销售毛利暴跌402%至-32亿元 [19] - 永达汽车净利润同比降81.8%,正通汽车新车销售毛利降375%至-16.83亿元 [19] - 美东汽车新车销售毛利降674%,净利润暴跌1717%至-22.64亿元 [19] - 和谐汽车是唯一销量增长(4.6%)但毛利仍转负的经销商 [19] 销售端两极分化 - 问界M9上市期间单月销售冠军成交28台,M8销售月入3-4万元 [6][10] - 7月淡季鸿蒙智行单店销冠仅成交5台,乐道L90预售订单达70-80单 [13][15] - 汽车销售离职率高,工作强度包含深夜送车、高频试驾等超负荷内容 [12][15] 转型突围路径 - 中升控股售后业务收入220亿元同比增长9.6%,毛利102亿元占比总毛利95.8% [25][26] - 安徽东和汽车新能源销量4.8万辆位列行业第四,但百强总榜仅排91位 [29] - 零跑经销商盈利率达85%,比亚迪单店两月活动可售70台车 [30][32] - 中升控股与赛力斯合作后股价单日涨超50%,战略合作被视为转型关键 [27][28] 渠道变革方向 - 多地经销商协会联合倡议主机厂减少压库、给予灵活定价权 [23] - 售后业务三年复合增长率10.8%,维修保养成核心利润增长点 [26] - 头部经销商通过绑定新势力(如鸿蒙智行)实现业务重组 [28]
正通汽车(01728) - 復牌指引及继续暂停买卖
2025-08-01 16:31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對本公告之內容概不負責, 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亦不發表任何聲明,並明確表示,概不對因本公告全部或任何 部分內容而產生或因倚賴該等內容而引致之任何損失承擔任何責任。 China ZhengTong Auto Services Holdings Limited 中國正通汽車服務控股有限公司 (根據開曼群島法律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728) 復牌指引及 繼續暫停買賣 本公告乃由中國正通汽車服務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 司(「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09條及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 條例第XIVA部項下之內幕消息條文而作出。 茲提述(i)本公司與信達汽車(香港)有限公司(「要約人」)於2025年6月9日就(其中包 括)要約而聯合刊發之綜合要約及回應文件(「綜合文件」);及(ii)本公司與要約人於 2025年6月30日就(其中包括)要約結果及本公司股份於聯交所暫停買賣之聯合公告 (「該公告」)。除另有界定者外,本公告所用詞彙與綜合文件及該公告所界定者具有 相同涵義。 – 1 – 復牌指引 於2025年7月29 ...
郑永达履新厦门国贸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搜狐财经· 2025-05-16 15:17
人事变动 - 郑永达已任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1] - 郑永达此前担任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 [3] - 厦门国贸控股集团前一任党委书记、董事长许晓曦已调任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3] - 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提名郑永达为公司第十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待股东大会审议 [3] 高管背景 - 郑永达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3] - 历任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多个部门及子公司管理职务,包括进出口六部副总经理、总经理,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等 [3] - 曾任厦门建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常务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3] 公司概况 - 厦门国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厦门市属国有企业集团,定位为现代化、国际化、综合性的国有资本投资集团 [4] - 主要业务布局包括供应链服务、城市建设与运营、消费与健康、先进制造、金融服务等版块 [4] - 公司为《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世界品牌500强、亚洲品牌500强 [4] - 多年上榜"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中国对外贸易500强企业"等榜单 [4] 旗下企业 - 全资、控股企业包括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755)、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000701)、厦门海翼集团有限公司(600815) [4] - 旗下还有厦门国贸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厦门国贸资本集团有限公司、中红普林集团有限公司(300981) [4] - 控股中国正通汽车服务控股有限公司(01728)、厦门国贸控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等 [4]
劳动奋斗的身影熠熠生辉(劳动者之歌)
人民日报· 2025-05-03 06:01
制造业与劳动精神 - 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电焊班班长吴泽平通过改进焊接方法将生产效率提升80%,每年消耗80双手套和20公斤焊接材料 [4] - 江苏普美航空制造(苏州)有限公司90后工程师唐铖团队研发特殊夹具,将飞机机翼零件精度误差控制在0.01毫米内 [9]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研发15米级盾构机,通过新型零件设计提升管片结合紧密性 [10][11] 农业与技术创新 - 河南正阳县农艺师高建林带动3000多户村民种植食用菌,每年使用上千双一次性丁腈手套保证菌种纯度 [5] 公共事业与劳动奉献 - 吉林辽源市水务集团排水维护队队长白玉晶27年坚守岗位,单次井下作业耗时2小时 [6] - 中国邮政武汉市江岸区揽投部投递员徐龙17年累计投递邮件49万件 [7] 高端装备制造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特级技师崔兴国团队研发超大吨位球阀,螺栓紧固精度直接影响水电站万吨级水压承受能力 [12]
正通汽车(0172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12:0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为20,746,774千元,除税前亏损为1,482,008千元,年内亏损为1,529,086千元[9] - 2020 - 2024年公司收益分别为16,880,923千元、20,985,529千元、22,606,790千元、24,131,975千元、20,746,774千元[9] - 2020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分别为8,588,604千元、3,780,767千元、297,421千元、820,480千元、1,529,086千元[9] - 2024年公司总负债为28,148,498千元,权益总额为1,069,738千元[10] - 2020 - 2024年公司总负债分别为22,683,053千元、25,589,165千元、27,508,315千元、28,227,741千元、28,148,498千元[10] - 2020 - 2024年公司权益总额分别为5,312,900千元、540,621千元、224,444千元、1,287,060千元、1,069,738千元[10] - 2024年公司收益约207.46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0%,净亏损约15.29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6.4%[16] - 2024年公司集采产品综合成本下降20%[18] - 2024年公司收益约为207.468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14.0%,主要因新车销售数量和售价下降[39] - 2024年新车销售收入约为159.786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21.0%,占2024年总收入的77.0% [39] - 2024年售后服务收入约为31.946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1.4%,占总收入的15.4% [39]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约为199.677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13.7%,因新车销量下降[42] - 2024年公司毛利约为7.791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22.8%,毛利率约为3.8%,较2023年下降0.4个百分点[43] - 2024年公司经营亏损约为5.49亿元,2023年同期经营溢利约1.682亿元,转盈为亏因新车销量及毛利率下降[47] - 2024年公司期内亏损约为15.291亿元,2023年全年亏损约为8.205亿元,亏损增加因新车销售收益和毛利率下降[51] - 2024年公司流动负债约为236.542亿元,较2023年增加约10.098亿元,因即期贷款及借款增加[52] - 2024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731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1.718亿元[53] - 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及投资约2.865亿元,2023年为10.092亿元,减少因店面升级改造投入减少[54]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约为33.07亿元,较2023年的37.719亿元减少4.649亿元,主要因新车期末库存减少[55] - 2024年全年平均库存周转天数为46天,较2023年的48天减少2天[55] - 2024年12月31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银行存款约为64.684亿元,较2023年的56.204亿元增加8.48亿元[57]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及借款、租赁负债约为213.14亿元,2023年为210.41亿元[57] - 2024年12月31日净负债比率为1387.8%,2023年为1198.1%[57] - 2024年12月31日已抵押资产约为94.47亿元,2023年为94.68亿元[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约为8.023亿元,2023年约为9.558亿元[61] - 2024年公司核数师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酬金为9800千元人民币,非审计服务酬金为235千元人民币,总计10035千元人民币[10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虧絀为人民币2,328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虧絀人民币1,883百万元)[14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公司全年销售线索同比增长60%,新媒体引流成交同比增长63%[20] - 2024年公司实现新车销售合共55,054台,其中中高端品牌汽车销售46,756台,新能源新车型销量约5,759台,约占本年度总销量的10.5%[21] - 2024年公司有效客户占比提升3.2%,精品着装率达96%,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22] - 2024年公司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专题短视频729条,进行售后专场直播372场,与近22万客户有效互动[2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实现汽车售后服务1,102,139台次,实现售后服务收入约31.946亿元[23] - 2024年二手车总销量1.4万台,同比增长约24%,终端零售1817台,同比增长约36%,Q4零售量同比增长超120%[26] - 报告期内保险代理业务投保台次25.4万台[26] - 圣泽捷通2024年度全年营收约3.5亿元[35] - 2024年圣泽捷通整车物流发运量约25.4万台,整车仓储面积同比增长约17%[35] - 2024年圣泽捷通完成2项物流实用型专利和7项软件著作权申报,并获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认证[35] 各地区表现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15个省、直辖市的36个城市拥有93家运营点[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国15个省、直辖市的36个城市拥有93家运营网点,另有已获授权及筹建的网点5家[2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已开业网点93家,待开业网点5家,总计98家[30]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4年公司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加剧下,财务业绩不及预期[12] - 2024年公司在中国汽车经销商百强榜排名第18位,较2023年提升4位[12] - 公司在2024年通过一系列经营举措巩固行业地位,为后续转型升级奠定基础[12] - 2024年公司位列“2024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第18名,较2023年提升4位[17] - 2024年公司旗下门店累计获荣誉奖项319个,其中厂家奖项293个,政府、媒体、行业协会类奖项26个[17] - 2024年公司制定汽车业务国际化战略,打通汽车出口业务全链条,获国内某主流品牌在印尼的经销预授权[36]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报告日期董事会共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69] - 公司已采用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1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2024年已遵守[66] - 2024年4月10日黄俊锋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王明成辞任;同日陈弘获委任为首席执行官,李植煌辞任;曾挺毅同日获委任并于12月24日辞任[70] - 2024年2月7日于建榕获委任,曹彤、王丹丹辞任,宋涛同日获委任并于12月24日辞任;10月8日黄天祐辞任;12月24日徐尉玲、沈进军获委任[70] - 2024年10月8日至12月23日期间,董事会仅4名执行董事及2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不符合上市规则相关规定[74] - 自2024年12月24日起,董事会、审核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组成完全符合上市规则规定[75] - 2024年1月1日至4月9日主席为王明成,4月10日起为黄俊锋;自2022年3月10日起首席执行官为陈弘[77] - 董事会保留重大事项决策权,日常管理等授予高级管理层,高级管理层订立重大交易前须获董事会批准[78][79] - 公司为董事及行政人员安排了责任保险[80] - 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三年,须遵守公司细则轮值退任规定[81] - 每年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最少每三年一轮,新委任董事任期至下次股东大会[82] - 黄俊锋、王明成、于建榕将于2025年股东周年大会退任,符合资格并愿重选连任[83]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有2名女性董事和5名男性董事[8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男女员工比例约为6:4,女性代表比例接近40%[86] - 公司对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董事会独立性评估机制实施情况和有效性进行年度评估,确认符合要求[87] - 于建榕女士及宋涛先生于2024年2月5日收到培训资料并取得法律意见[88] - 曾挺毅先生及陈弘先生于2024年4月10日收到培训资料并取得法律意见[88] - 徐尉玲博士、沈进军先生及苏毅先生于2024年12月23日收到培训资料并取得法律意见[88] - 2024年,在任董事均参与了适当持续专业发展[89] - 黄俊锋先生于2024年4月10日获委任为董事会主席,2024年股东大会出席2/2次,董事会会议出席10/10次[89][91] - 王明成先生于2024年4月10日辞任董事会主席,2024年股东大会出席2/2次,董事会会议出席10/10次[89][91] - 陈弘先生于2024年4月10日获委任,2024年股东大会出席1/1次,董事会会议出席5/5次[89][91]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举行10次董事会会议,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召开1次会议[92] - 董事会定期会议通知于会议举行前至少14日送呈,会议文件至少提前3个营业日发出[9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各召开6次会议,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94] - 截至报告日期,薪酬委员会有3名成员,2024年召开6次会议,审议人力资源等内容[95] - 截至报告日期,提名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2024年举行6次会议,审议董事会架构等内容[97][99] - 截至报告日期,审核委员会有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024年召开6次会议,审议核数师报告等内容[100][101] - 截至报告日期,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2024年举行2次会议,审议2023年度ESG报告等内容[103] - 公司董事负责编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104] - 董事会承诺每年最少检讨一次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的有效性[110] - 董事会完成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有效性的年度审阅,认为当前制度整体有效及充足[111] - 公司秘书冯慧森女士于报告期内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15] - 持有公司有权于股东大会上投票的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16] - 股东特别大会须于要求递呈后两个月内举行[121] - 若董事会21日内未召开股东特别大会,递呈要求人士可自行召开,公司须偿付合理开支[121] - 普通决议案须发出至少14个整日及10个完整营业日书面通知[121] - 特别决议案须发出至少21个整日及10个完整营业日书面通知[121] - 公司宣派及派付股息需经董事会批准,末期股息须待股东批准,派息比率未预先厘定,董事会考虑多因素且会不时检讨股息政策[122] - 黄俊锋47岁,2023年7月31日起任执行董事等职,2024年4月10日起任董事会主席等职,有超20年汽车经销领域管理经验[123] - 王明成56岁,2021年9月1日起任执行董事,2024年12月24日起任薪酬委员会成员,有超30年企业管理经验[124] - 陈弘42岁,2024年4月10日起任执行董事,2022年3月10日起任首席执行官,有逾15年企业管理经验[125] - 苏毅35岁,2024年12月24日起任执行董事,有10年企业法律事务管理经验[126] - 徐尉玲77岁,2024年12月24日起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香港董事学会行政总裁逾26年[127] - 徐尉玲于1981年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奖,1992年获信息科技成就奖等多项荣誉[128] - 徐尉玲曾于2001年4月至2017年12月任贝森金融独立非执行董事[129] - 徐尉玲曾于2012年12月至2021年5月任保利达资产独立非执行董事[129] - 徐尉玲曾于2004年11月至2009年9月任鲜驰达控股独立非执行董事[12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所佔集团总销售额比例分别为5.15%及9.62%,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所佔集团采购总额百分比分别为34.65%及76.63%[147] - 集团向强积金计划作出的供款按雇员相关收入的5%计算,每月有关收入上限为30,000港元[148] - 董事会不建议派發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股息,2024年未
正通汽车宣布2024年业绩:实现新车销售合计5.51万台,加快推动升级转型
证券时报网· 2025-03-31 22:01
文章核心观点 正通汽车公布2024年全年业绩,虽亏损扩大但业务有亮点,控股股东拟注资支持发展,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并规划未来战略 [1][2][4] 2024年业绩情况 - 收益207.47亿元,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扩大至17.09亿元 [1] - 新车销售55054台,中高端品牌汽车销售46756台,新能源新车型销量约5759台,占年度总销量10.5%,台数和占比均提升 [1] - 汽车售后服务110.21万台次,售后服务收入约31.95亿元 [1] - 物流业务营收3.5亿元,整车物流发运量25.4万台,整车仓储面积同比增长17% [1] - 二手车业务总销量1.4万台,同比增长27%,终端零售1817台,同比增长36%,2024年第四季度零售量同比增长超120% [1] 公司背景与注资情况 - 正通汽车是厦门国贸控股旗下4S经销店集团,经销多个中高端及自主品牌,荣登“2024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18名,入围“2024中国汽车百强经销商集团—新能源分榜单” [2] - 2025年1月25日,公司与信达香港订立认购协议,信达汽车拟以约10亿元认购公司66.69亿股股份,认购价每股0.15港元,注资有利于补充流动资金等 [2] 2024年业务举措 - 维持中高端品牌经销主业基盘,对弱店进行品牌转换,强化售后和金融衍生业务,加快新能源品牌转型,新开业2家新能源售后网点 [3] - 完成8家门店业务转型和优化,区域涵盖上海、广州等多个城市 [3] - 深耕二手车业务,优化管理模式,提高车源流转效率,提升零售占比,关注与新能源品牌合作机会 [3] 未来发展战略 - 4S经销主业提升经营质量,新车销售加强厂家沟通等,库存管控动态监控并强化跨区调拨,营销策略加大线上线下营销力度 [4] - 发力售后服务业务,紧抓衍生业务开拓利润增长点,加速新能源转型,寻求与优质新能源主机厂合作 [4] - 推动国际化战略落地,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出口贸易获取海外授权并建立经销及服务网络 [4]
正通汽车(01728)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亏损17.09亿元 同比扩大91.75%
智通财经网· 2025-03-28 12:30
文章核心观点 正通汽车发布2024年度业绩,收益减少、亏损扩大,但新能源新车型销量、二手车销量等有增长,且集团在行业排名提升、旗下门店获多项荣誉 [1][2] 业绩情况 - 2024年集团收益207.47亿元,同比减少14.03% [1] - 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17.09亿元,同比扩大91.75%,每股基本亏损56分 [1] 业务数据 新车销售 - 2024年集团新车销售合共55054台,其中中高端品牌汽车销售46756台 [1] - 新能源新车型销量约5759台,约占本年度总销量的10.5%,台数和占比均较去年同期提升 [1] 售后服务 - 2024年集团累计实现汽车售后服务110.21万台次,实现售后服务收入约31.95亿元 [1] 二手车销售 - 2024年集团二手车总销量1.4万台,同比增长约24%,其中终端零售1817台,同比增长约36% [1] - 2024年第四季度零售量同比增长超过120% [1] 网点布局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在全国15个省、直辖市的36个城市拥有93家运营网点 [1] - 还有已获授权及筹建的经销店网点5家,分别来自1家豪华品牌和4家新能源自主品牌,包括1家路虎4S店、1家AITO问界4S店、2家奇瑞iCAR 4S店以及1家捷途4S店 [1] 行业排名与荣誉 - 2024年集团荣登“2024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18名,较2023年提升4位 [2] - 集团成功入围“2024中国汽车百强经销商集团 — 新能源分榜单”,并位列“2024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社会责任百强榜”第12位 [2] - 集团旗下门店累计获得各类荣誉奖项共计319个,其中厂家奖项293个,政府、媒体、行业协会类奖项26个 [2]
正通汽车(0172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12:03
公司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益约为207.468亿元,较2023年的约241.32亿元降低14.0%[3] - 2024年总体毛利约为7.791亿元,较2023年的约10.086亿元下降22.8%,总体毛利率约为3.8%,同比2023年约4.2%下降0.4个百分点[3] - 2024年经营亏损约为5.49亿元,较2023年的经营溢利约1.682亿元转盈为亏[3] - 2024年年内亏损约为15.291亿元,较2023年的约8.205亿元上升86.4%[3]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56元,2023年为0.319元[4] - 2024年年内其他全面收益为83.8万元,2023年为 - 363.8万元[6] - 2024年年内全面收益总额为 - 15.28248亿元,2023年为 - 8.24118亿元[6]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138.96931亿元,2023年为150.88521亿元[7] - 2024年流动资产为153.21305亿元,2023年为144.2628亿元[7] - 2024年资产净值为10.69738亿元,2023年为12.8706亿元[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产生亏损净值为人民币1529百万元[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8333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8218百万元[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归属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绌总额为人民币357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应占权益总额为人民币362百万元[13] - 2024年客户合同收益为人民币20746774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24131945千元[18] - 2024年其他收入为人民币737723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327026千元[19] - 2024年除税前亏损经扣除融资成本人民币936721千元后达成,2023年为人民币1054301千元[21] - 2024年贷款及借款利息为人民币848573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1031600千元[21] - 2024年租赁负债利息为人民币76760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74307千元[21] - 借款成本资本化年利率为3.7% - 5.0%(2023年:5.2% - 5.8%)[22] - 2024年员工成本为802,334千元,2023年为955,750千元,其中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2024年为746,363千元,2023年为899,648千元[23] - 2024年存货成本为19,497,902千元,2023年为22,558,926千元[25] - 2024年所得税为47,078千元,2023年为 - 66,120千元,除税前亏损2024年为1,482,008千元,2023年为886,600千元[26] - 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56.0分,2023年为31.9分,2024年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亏损为1,708,506,000元,2023年为890,990,000元[28] - 2024年折旧中自有物业、厂房及设备为370,413千元,2023年为336,860千元[25] - 2024年无形资产摊销为161,922千元,2023年为165,036千元[25] - 2024年经营租赁开支为16,188千元,2023年为7,349千元[25] - 2024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总收益为20,746,774千元,2023年为24,131,975千元[34] - 2024年可呈报分部亏损为1,025,869千元,2023年为1,003,991千元[34][35] - 2024年综合除税前亏损为1,482,008千元,2023年为886,600千元[35] - 2024年综合总资产为29,218,236千元,2023年为29,514,801千元[36] - 2024年综合总负债为28,148,498千元,2023年为28,227,741千元[36] - 2024年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2,302,546千元,2023年为2,540,361千元[36][38] - 2024年商誉减值亏损为32,095,000元,无形资产 - 汽车经销权/经销商经营权减值亏损为76,161,000元,2023年无[41] - 2024年现金流量预测五年期以上按2.0%估计增长率,2023年为3.0%[41] - 2024年12月31日年收入增长率2025年为–1.8%~14.5%,2026年为3.6%~10.4%,2027 - 2029年为3.2%~35.0%[43] - 2023年12月31日年收入增长率2024年为1.5% ~ 24.3%,2025年为2.7% ~ 27.8%,2026 - 2028年为2.7% ~ 44.3%[43] - 减值测试采用的税前贴现率介于12%至14%(2023年:13%至15%)[44] - 商标于2024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减值人民币844.6万元(2023年:无)[46] - 商誉于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534,641千元,2023年为人民币566,736千元,确认减值损失人民币32,095千元(2023年:无)[47] - 个别非重大联营企业2024年年内亏损人民币795千元(2023年:人民币500千元),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8,596千元(2023年:人民币15,191千元)[49] - 合营企业上海绎格集团持有权益50%,2024年期间利润人民币4,461千元,账面价值为人民币31,259千元(2023年:人民币26,798千元)[50] - 2024年12月31日存货总额为人民币3,306,990千元(2023年:人民币3,771,902千元),已出售存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9,428,726千元(2023年:人民币22,515,445千元)[51][53] - 2024年12月31日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1.00283亿元的存货已抵押作应付票据抵押品(2023年:人民币11.89522亿元),账面价值为人民币9.22132亿元的存货已抵押作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贷款及借款抵押品(2023年:人民币12.12183亿元)[51][52]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为人民币1,145,086千元(2023年:人民币941,949千元)[55] - 2024年预付款项、保证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人民币4,838,107千元(2023年:人民币4,941,148千元),其中来自汽车制造商的供应商返利应收款项为人民币38.94117亿元(2023年:人民币37.00997亿元)[57] - 2024年末理财产品价值5647.5万元,2023年末为8428.5万元;对东风物流权益投资2024年末为50171.5万元,2023年末为82902.8万元[58] - 2024年从西部信托赎回理财产品收回297.6万元,2023年为85万元;2024年未变现投资亏损2482.5万元,2023年为518.1万元[59] - 2024年理财产品已变现/未变现净收益112.5万元,2023年为41.1万元;2024年远期合同已变现净收益30.8万元,2023年亏损3977.1万元[59] - 2024年期权合同已变现/未变现净收益7440.8万元,2023年为10100.5万元[60] - 2023年末公司持有东风物流14.43%股权,2024年3月出售5.77%股权,交易后持股8.66%;2024年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收益418.3万元,收到股息收入2028万元,2023年为3953.8万元[61] - 2024年互换合约已实现/未实现净收益1742.3万元,2023年亏损1087.9万元[61] - 2024年末应付账款37847.3万元,2023年末为39637.8万元;应付票据2024年末为351726.8万元,2023年末为371396.5万元[63] - 2024年末应付票据284245.5万元由抵押银行存款192829.1万元担保,2023年分别为284707万元和174242.2万元;2024年末340975.6万元由库存110028.3万元担保,2023年分别为360942.2万元和118952.2万元[63][64] - 2024年计入合同负债余额的年内已确认收益为83351.7万元,2023年为119356.8万元[65] - 2023年公司子公司发行本金2亿元、初始年利率8.5%的永久债券,2024年2月1日起年利率调整为7.8%[66] - 2024年2月1日补充协议将永久债券1年利率上限调为9.3%,2月28日生效[67] - 2024年6月30日,国贸控股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向公司提供的2413.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2亿元)和6.57亿元借款转为永久债券5,票面利率5.0%[73] - 2024年10月25日,武汉正通发行永久债券6本金2亿元,初始年利率6.5%[75] - 2024年11月22日,厦门正通发行永久债券7本金4亿元,初始年利率6.5%[76]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建议或派付末期股息,无过往财政年度股息批准及派付[69] - 若武汉正通在永久债券1、2、6发行两年后未行使赎回权,票面利率每年增1.5%,年利率上限分别为9.3%、10%及9.5%、10%[67][68][75] - 若厦门正通在永久债券4、7发行两年后未行使赎回权,票面利率每年增1.5%,年利率上限分别为8.7%和8.5%、10%[72][7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十二个月,永久债券1、2、4、6和7的债券持有人应占利润为7313.5万元(2023年:2780.8万元),其中7110.2万元已分配给相关债券持有人(2023年:2606.1万元)[7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永久债券3和5持有人应占溢利共计1.07127亿元(2023年:4170.8万元),其中未向相关债券持有人作出分配(2023年:分配4170.8万元)[78]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及借款合同未贴现现金流出总计206.89529亿元,账面价值为199.69931亿元;2023年12月31日,总计204.85704亿元,账面价值为197.61061亿元[80] - 2024年12月31日,租赁负债合同未贴现现金流出总计15.78619亿元,账面价值为13.44029亿元;2023年12月31日,总计15.88074亿元,账面价值为12.7995亿元[80] - 2024年12月31日,其他金融负债合同未贴现现金流出总计6673万元,账面价值为6616万元;2023年12月31日,总计4.7098亿元,账面价值为4.6709亿元[80] - 2024年12月31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合同未贴现现金流出总计46.71301亿元,账面价值为46.30719亿元;2023年12月31日,总计49.03156亿元,账面价值为48.42148亿元[8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收益约207.46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4.0%,净亏损约15.29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86.4%[92] - 2024年公司收益约207.468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14.0%,新车销售收入约159.786亿元,下降约21.0%,售后服务收入约31.946亿元,下降约1.4%,按揭贷款服务收入约11.695亿元[108] - 2024年公司销售成本约199.677亿元,较2023年下降约13.7%,新车销售成本约176.611亿元,下降约14.2%,售后服务销售成本约19.848亿元,上升约1.9%[109] - 2024年公司毛利约7.791亿元,较202
正通汽车(0172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20 16:30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约为人民币9,876百万元,毛利约为人民币177百万元[3]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98.76亿元,同比下降19.8%,主要由于新车销售数量和售价下降[22] - 2024年上半年新车销售收入约人民币76.58亿元,同比下降27.6%,占总收入的77.5%[22] - 2024年上半年售后服务的收入约人民币16.99亿元,同比上升19.2%,占总收入的17.2%[2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9,698百万元,同比下降17.0%,主要由于新车销量下降[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177百万元,同比下降71.9%,毛利率为1.8%,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人民币233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经营溢利人民币153百万元[27]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人民币635百万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386百万元[3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9,875,622千元,同比下降19.8%[68]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77,158千元,同比下降71.9%[6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亏损为233,174千元,去年同期为盈利152,935千元[68]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634,840千元,同比扩大64.4%[6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基本和摊薄每股亏损为25.0分,去年同期为14.4分[68]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全面收入总额为亏损641,850千元,同比扩大63.0%[69] - 公司期内亏损为711,734千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扩大[73] - 公司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亏损641,850千元人民币[73] - 公司累计亏损达到8,392,179千元人民币[72] - 公司期内全面收入总额为亏损393,889千元人民币[7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除税前亏损为723,118千元,同比扩大88.56%[107] 销售与市场表现 - 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公司整体销量的9.97%,其中宝马品牌新能源车辆销售占公司整体销量的5.47%[3] - 公司新车销售共计26,615台,同比下降12.9%,其中豪华品牌及超豪华品牌汽车销售22,679台,同比下降13.4%[6] - 公司二手车销售数量同比增长约11%[8] - 公司新车投保率达到94%,续保台次比去年同期提升6.7%[11] - 乘用車銷售收入為7,657,625千元,同比下降27.6%[84] - 提供按揭貸款服務收入為325,635千元,為新增業務[84] - 提供售後服務收入為1,698,980千元,同比增長19.2%[84] - 物流服務收入為180,775千元,同比下降4.5%[84] - 其他收入總計為564,592千元,同比下降9.5%[86] - 4S经销店业务2024年上半年外部客户收益为9,682,250千元,同比下降19.35%[106] - 供应链业务2024年上半年外部客户收益为180,775千元,同比下降40.34%[106] - 综合性物业业务2024年上半年外部客户收益为12,597千元[106] 成本与费用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9,698百万元,同比下降17.0%,主要由于新车销量下降[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及投资为人民币465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增加[3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员工成本为人民币3.9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4.41亿元下降[38] - 融資成本為492,060千元,同比下降8.3%[90] - 員工成本為395,720千元,同比下降10.3%[90] - 存貨成本為9,472,953千元,同比下降17.0%[93] - 所得稅撥備為-88,278千元,去年同期為2,495千元[9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464,581千元,同比增长15.91%[1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增使用权资产107,011千元,同比下降26.30%[1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总额为5,281,346千元,同比增长0.10%[115] - 公司账面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2,540,361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2,463,346千元人民币[116] - 公司持有的理财产品从2023年12月31日的84,285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61,123千元人民币[120] - 公司对东风物流的投资从2023年12月31日的829,028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97,532千元人民币[120] - 公司确认未实现亏损为20,18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6,52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22] - 公司通过远期合约实现净收益413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亏损56,685千元人民币[122] - 公司通过期权合约实现净收益68,31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49,764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22] - 公司通过掉期合约实现净收益18,079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无收益[125] - 公司处置了5.77%的东风物流股权,总对价为331,496.3千元人民币[126] - 公司持有的东风物流股权从14.43%减少至8.66%,公允价值为497,532千元人民币[12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货总额为3,833,37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71,90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2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出售的存货账面值为9,369,90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1,379,502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908,97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941,949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3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付款项为368,16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6,580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总额为4,980,83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75,50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3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9,75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44,855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贷款及借款总额为19,895,25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761,06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3,100,00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10,343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4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购入户物业、厂房和设备款项为人民币453,668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99,002千元有所减少[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得款项为人民币161,49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35,786千元有所减少[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已付利息为人民币434,43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586,397千元有所减少[75] 现金流与融资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70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下降人民币275百万元[3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147,098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负445,827千元显著改善[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24,526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负300,232千元有所好转[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46,812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正715,101千元有所下降[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人民币275,188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负30,958千元有所增加[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录得亏损净值为人民币635百万元,且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7,839百万元[8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付厦门国贸控股集团及其子公司的短期和长期贷款及借款分别为人民币2,315百万元和2,079百万元[81] - 公司预计未来12个月内将拥有足够的资金,并获得厦门国贸控股的财务支持以维持持续经营[81] - 公司发行永久债券829,280千元人民币,用于补充资本[73] - 公司发行永久债券1,299,951千元人民币,用于资本补充[72] - 公司非控股权益注资980千元人民币[72] - 公司失去对一家子公司的控制,导致权益减少9,546千元人民币[72] - 公司分配予永久债券持有人60,627千元人民币[72] - 公司交易收益为218千元人民币[72] - 公司通过配发及发行479,888,000股股份,每股认购价为0.12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9.33百万港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55] - 公司子公司武汉正通于2023年2月28日发行了本金为人民币200百万元的永久债券1,初始年利率为8.5%[155] - 公司子公司武汉正通于2023年4月14日及6月12日分别发行了本金为人民币100百万元的永久债券2,初始年利率分别为8.5%和8.0%[157] - 公司控股股东控制的子公司国贸香港于2023年6月30日和8月31日将140,000,000美元的无抵押短期借款转为永久债券3,票面年利率为8.5%[159] - 公司子公司厦门正通于2023年11月11日和12月26日发行了本金为人民币350百万元和150百万元的永久债券4,初始年利率分别为7.2%和7.0%[161]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将24,132,000美元和657,295,000元人民币的无抵押短期带息借款转为无固定期限的永久债券5,票面年利率为5.0%[1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永久债券1、2和4的债券持有人应占溢利为35,012,000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7,870,000元人民币大幅增长[16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永久债券3至5的债券持有人应占溢利为42,759,000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无相关溢利[162] - 公司于2024年7月25日与两位认购人签订认购协议,发行479,888,000股股份,每股认购价为0.12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为59.33百万港元[18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款于国贸控股财务的金额为人民币42,13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90千元大幅增加[1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关联方的其他款项总额为人民币53,504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8,428千元显著增加[183]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从国贸控股财务获得的带息借款净额为人民币940,240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1,499,852千元有所减少[17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关联方的即期带息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314,77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177,237千元有所增加[18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关联方的非即期带息借款总额为人民币2,078,869千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034,710千元有所增加[185] 资产与负债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人民币3,833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人民币61百万元[34]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净负债比率为1,089.1%,较2023年12月31日的1,198.1%有所下降[36]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已抵押资产为人民币9,690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人民币222百万元[3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440,100千元,较2023年底增长11.9%[7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9,758千元,较2023年底下降36.9%[7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7,838,882千元,较2023年底减少4.6%[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资产为29,104,910千元,同比下降1.39%[11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负债为27,664,810千元,同比下降1.99%[111] - 公司账面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2,540,361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2,463,346千元人民币[116] - 公司持有的理财产品从2023年12月31日的84,285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61,123千元人民币[120] - 公司对东风物流的投资从2023年12月31日的829,028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97,532千元人民币[12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存货总额为3,833,37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3,771,90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2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已出售的存货账面值为9,369,900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1,379,502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总额为908,97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941,949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3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付款项为368,167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6,580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3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抵押银行存款总额为4,980,83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875,50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3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69,758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744,855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1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贷款及借款总额为19,895,25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761,061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3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总额为3,100,005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4,110,343千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4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应付厦门国贸控股集团及其子公司的短期和长期贷款及借款分别为人民币2,315百万元和2,079百万元[81] - 公司预计未来12个月内将拥有足够的资金,并获得厦门国贸控股的财务支持以维持持续经营[8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购入户物业、厂房和设备款项为人民币453,668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499,002千元有所减少[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所得款项为人民币161,493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235,786千元有所减少[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已付利息为人民币434,435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586,397千元有所减少[7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增物业、厂房及设备成本为464,581千元,同比增长15.91%[1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新增使用权资产107,011千元,同比下降26.30%[11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总额为5,281,346千元,同比增长0.10%[115] - 公司账面净值从2023年12月31日的2,540,361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4年6月30日的2,463,346千元人民币[116] - 公司持有的理财产品从2023年12月31日的84,285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61,123千元人民币[120] - 公司对东风物流的投资从2023年12月31日的829,028千元人民币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497,532千元人民币[120] - 公司确认未实现亏损为20,18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6,522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22] - 公司通过远期合约实现净收益413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亏损56,685千元人民币[122] - 公司通过期权合约实现净收益68,312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49,764千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22] - 公司通过掉期合约实现净收益18,079千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无收益[125] - 公司处置了5.77%的东风物流股权,总对价为331,496.3千元人民币[126] - 公司持有的东风物流股权从14.43%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