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达(01913)
搜索文档
智通港股沽空统计|10月1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15 08:25
核心观点 - 新闻呈现了香港股市特定交易日的沽空活动数据,重点列出了在沽空比率、沽空金额和偏离值三个维度上排名前列的上市公司 [1][2] 沽空比率排行 - 安踏体育-R、李宁-R、长城汽车-R的沽空比率均达到100%,位列前三 [1][2] - 友邦保险-R和华润啤酒-R的沽空比率也极高,分别为99.20%和94.83% [2] - 腾讯控股-R的沽空比率为94.41%,联想集团-R为75.69%,中国移动-R为70.20% [2] 沽空金额排行 - 阿里巴巴-SW、小米集团-W、腾讯控股的沽空金额位居市场前三,分别为37.17亿元、26.34亿元和24.57亿元 [1][2] - 中芯国际和比亚迪股份的沽空金额也较高,分别为22.19亿元和13.42亿元 [2] - 百度集团-SW、美团-W、快手-W的沽空金额均在10亿元级别,分别为11.63亿元、10.98亿元和10.88亿元 [2] 沽空偏离值排行 - 腾讯控股-R的偏离值最高,达44.97%,表明其当日沽空比率显著高于过去30天平均水平 [1][2] - 长城汽车-R和中国利郎的偏离值分列二、三位,分别为31.15%和26.81% [1][2] - 华润啤酒-R、友邦保险-R、李宁-R的偏离值也较高,分别为26.21%、24.95%和24.31% [2]
普拉达(01913) - 董事会会议召开日期

2025-10-09 16:30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10月23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董事会会议将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未经审核季度收益公告[3] 人员信息 - 公告日期公司执行董事为Patrizio BERTELLI先生等6人[4] - 公告日期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Yoël ZAOUI先生等5人[4]
普拉达(0191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16:56
股份信息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558,824,000股,面值0.1欧元,法定/注册股本为255,882,400欧元[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558,824,000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558,824,000股[2] - 2025年9月,法定/注册股份和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1][2]
Prada Group Secures EU Approval for 1.25 Billion-euro Versace Acquisition, Deal Set to Close in 2025
Yahoo Finance· 2025-09-30 22:25
收购交易批准与概述 - 欧盟委员会已批准普拉达集团收购范思哲母公司Givi Holding Srl 该交易不会引发竞争担忧[1] - 交易主要涉及奢侈品的设计、生产和分销 符合欧盟关于经营者集中的法规[1] - 收购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 企业价值为12.5亿欧元[2] 收购战略与协同效应 - 公司认为范思哲的美学与现有品牌组合差异巨大 这在创意和客户层面没有重叠 是集团的优势所在[4] - 此次收购对于触及新受众和传递不同类型的信息至关重要 公司对范思哲的巨大潜力充满信心[4] 公司财务表现与范思哲状况 - 普拉达集团上半年收入增长8% 达到27.4亿欧元[5] - 范思哲在2024年预计收入为8.1亿美元 预计营业利润率为较高的个位数负数[5] - 范思哲品牌通过全球227家门店网络运营 其业务已被归类为终止经营业务 未计入Capri Holdings第一季度销售额[5] 品牌管理层变动 - 多纳泰拉·范思哲在交易公布前被任命为首席品牌大使 并卸任了任职近三十年的创意总监职务[2] - 其职位由Miu Miu前成员Dario Vitale接任 Vitale的首个系列因其色彩丰富和大胆的设计获得零售商积极评价[3]
欧盟批准普拉达收购范思哲的交易
格隆汇APP· 2025-09-30 21:44
交易批准 - 欧盟委员会已批准普拉达收购时装集团范思哲的交易 [1] - 该交易被认定不存在竞争问题 [1] 交易细节 - 普拉达以13.8亿美元的价格从Capri Holdings手中收购范思哲 [1] - 交易于今年早些时候达成 [1]
大行评级丨瑞银:重申普拉达“买入”评级 市场低估自2026年起充足的增长潜力
格隆汇· 2025-09-30 10:11
核心观点 - 瑞银重申对普拉达的买入评级,认为市场低估了公司自2026年起的增长潜力,尽管当前股价因投资者情绪疲软而承压 [1] - 瑞银基于行业市盈率及现金流量折现法,给予普拉达74港元的目标价 [1] 财务估值与评级 - 基于奢侈品行业约23倍12个月前瞻预测盈利的市盈率进行估值,得出公允价值为83港元 [1] - 基于现金流量折现法计算,公允价值为65港元 [1] - 综合两种方法平均数,目标价定为74港元,此前目标价为77港元 [1] 第三季度业绩预测 - 预测普拉达第三季度集团销售额为13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6% [1] - 按渠道划分,预计直营店销售额为11.82亿欧元,固定汇率计增长7% [1] - 批发销售额预计为8600万欧元,固定汇率计增长2% [1] 品牌表现预测 - 按品牌零售计,预测Prada品牌销售额下降2% [1] - 预测Miu Miu品牌销售额增长28% [1] 地区表现预测 - 按地区零售计,预计美洲领先增长14% [1] - 预计中东增长12%,亚太增长6%,欧洲增长5% [1] - 预计日本下降3% [1]
普拉达(01913)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16 16:0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益净额同比增长7.5%至27.40亿欧元,其中零售销售净额增长7.4%至26.73亿欧元[19][22] - 经调整EBIT同比增长7.6%至6.185亿欧元,利润率保持22.6%[19][21] - 期内收入净额仅增长0.3%至3.870亿欧元,税率从5.9%升至6.2%[19]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净额为27.4亿欧元,同比增长9.1%(固定汇率)[28][29] - 经常性经营业绩(经调整EBIT)为6.185亿欧元,占收益净额22.6%[41] - 收入净额为3.87亿欧元,占收益净额14.1%,去年同期为3.857亿欧元(占15.1%)[44] - 公司期內收入淨額為386,992千歐元,佔收益淨額14.1%[87] - 公司經營收入EBIT為607,294千歐元,佔收益淨額22.2%[87] - 公司經常性經營收入經調整EBIT為618,545千歐元,佔收益淨額22.6%[87] - 收益净额同比增长7.5%至27.40亿欧元[126] - 经营收入(EBIT)同比增长5.6%至6.07亿欧元,经营利润率22.2%[126] - 期内收入净额14.14亿欧元,净利率14.1%[126] - 总收益净额同比增长7.5%至27.4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9.1%[147] - 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增长8.4%至24.53亿欧元,占总收益的89.5%[14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广告及传讯成本同比增长16.0%至2.544亿欧元,占收益比例从8.6%升至9.3%[19] - 财务开支总额同比增长29.6%至4938万欧元,主要受租赁负债利息开支增长24.2%影响[19] - 经营开支(不包括非经常性项目)为1.576亿欧元,同比增加1.172亿欧元[41] - 财务开支为4940万欧元,同比增加1130万欧元[42] - 税项为1.709亿欧元,相当于除税前溢利的30.6%[43] - 公司稅項支出為170,923千歐元,佔收益淨額6.2%[87] - 公司財務開支總額為49,379千歐元,佔收益淨額1.8%[87] - 公司非經常性開支為11,251千歐元,佔收益淨額0.4%[87] - 已付税项从2024年同期的32,577千欧元增至2025年的187,003千欧元,大幅增加约474%[94] - 租赁负债已付利息从2024年同期的33,792千欧元增至2025年的41,982千欧元,增长约24.2%[9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Prada品牌零售销售净额同比下降1.9%,Miu Miu品牌零售销售净额大幅增长49%[23] - 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增长10.1%至24.53亿欧元,占总收益净额89.5%[28][29] - Miu Miu品牌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大幅增长49.2%至7.8亿欧元[28][35] - Prada品牌零售销售净额同比下降1.9%至16.47亿欧元[28][34] - 特许权费收入同比增长10.0%至6689.2万欧元[28][32] - Miu Miu品牌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大幅增长47.2%至7.8亿欧元,占零售总额比例从23.4%提升至31.8%[147] - Prada和Miu Miu两大品牌合计占集团收益的99%[142] 各地区表现 - 亚太区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增长10.4%至8.38亿欧元,占总额34.2%[28][38] - 美洲区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增长12.4%至4.24亿欧元,占总额17.3%[28][39] - 中东区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增长25.7%至1.37亿欧元,占总额5.6%[28][40] - 欧洲区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增长8.6%至7.28亿欧元,占总额29.7%[28][38] - 日本区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增长4.3%至3.26亿欧元,占总额13.3%[28][39] - 中东地区零售销售净额同比增长24.5%至1.37亿欧元,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5.7%[147] 现金流量和资本开支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19.5%至4.675亿欧元[21] - 资本开支2.94亿欧元,股息支付3.98亿欧元[24] - 经营营运资金净额增长1.4%至8.194亿欧元[21]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6.891亿欧元,扣除租赁负债支付后为4.675亿欧元[48] - 自由现金流量为1.736亿欧元,去年同期为3.961亿欧元[49] - 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同期的799,277千欧元降至2025年的689,139千欧元,下降约13.8%[94]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同期的580,484千欧元降至2025年的467,548千欧元,下降约19.5%[94] - 自由现金流量从2024年同期的396,059千欧元降至2025年的173,603千欧元,大幅下降约56.2%[94]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同期的184,425千欧元增至2025年的293,945千欧元,增长约59.4%[94] - 偿还租赁负债从2024年同期的218,793千欧元略增至2025年的221,591千欧元,增长约1.3%[94] - 来自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为6.89亿欧元[128]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流量2.94亿欧元,主要用于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128]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流量7.78亿欧元,主要用于派付股息和偿还租赁负债[128]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资本开支总额为247.1百万欧元,其中零售领域124.6百万欧元,生产、物流及公司领域109.1百万欧元[180] 资产、债务和借款 - 财务盈余净额从2024年末的599,602千欧元下降至2025年中的352,172千欧元,降幅约41.3%[90]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末的2,375,113千欧元增至2025年中的2,553,768千欧元,增长约7.5%[90] - 投入资金净额为64.461亿欧元,包括股东权益42.45亿欧元及租赁负债25.54亿欧元[45]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3.751亿欧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5.537亿欧元,增加1.786亿欧元[52] - 租赁负债增加主要由于新合约及租期延长或修改的重新计量5.597亿欧元[52] - 租赁负债增加部分被期内付款2.216亿欧元、终止合约0.039亿欧元及负汇兑差额1.555亿欧元所抵消[52] - 租赁负债非流动部分为21.234亿欧元,流动部分为4.303亿欧元[52] - 财务债务净额(包括租赁负债)为22.02亿欧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76亿欧元有所增加[53] - 租赁负债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及意大利等国家[53] - 公司签署15亿欧元融资协议用于收购Versace,包括10亿欧元五年期贷款和5亿欧元过渡贷款[4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10.12亿欧元减少至5.98亿欧元,下降41.0%[125] - 总资产从85.50亿欧元减少至83.22亿欧元,下降2.7%[125]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4,244,531千欧元[12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从10.12亿欧元减少至5.98亿欧元,主要因银行存款减少[149][151] - 银行存款账户从7.35亿欧元减少至3.44亿欧元,其中欧元存款从5.15亿欧元减少至1.62亿欧元[150] - 银行存款平均收益率从3.70%下降至2.42%[149] - 租赁负债从23.75亿欧元增至25.54亿欧元,增幅7.5%,主要受新合约及租期重新计量(5.597亿欧元)影响[188] - 集团长期银行借款总额为2.418亿欧元[198] - 长期借款中流动部分为4608.4万欧元,非流动部分为1.957亿欧元[198] - 2025年上半年已偿还长期贷款流动部分1.32亿欧元[199] - Prada S.p.A.最大单笔贷款为1亿欧元(利率2.597%,2026年7月到期)[198] - 上海子公司人民币贷款总额为5.334亿人民币(约合5348.6万欧元)[198] - 加权平均利率范围从2.597%到4.477%[198] - 两笔贷款采用物业抵押担保:米兰总部(1833.3万欧元)和伦敦Old Bond Street物业(3910万英镑)[198][199] - 三笔贷款包含财务契约要求杠杆比率不超过3.5倍[198][199] - Kenon Ltd贷款要求贷款价值比低于60%[198][199] - 所有借款均按浮动利率计息并通过对冲协议管理利率风险[200] 收购和投资活动 - 宣布以12.5亿欧元企业价值收购Versace,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成[24] - Prada集团收购Rino Mastrotto Group 10%股权,并全资收购Conceria Superior和Tannerie Limoges[140] - 股权工具、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投资增加至6618万欧元,较去年末增长75.9%,主要因收购Rino Mastrotto Group的10%股权[185] 风险管理 - 公司所有产品均配备RFID标签用于防伪和追踪,并在Aura Consortium区块链注册[54] - 公司实施预防性管制措施以提高财政活动效率并监督欺诈风险[62] - 公司通过分散供应商避免供应集中风险[64] - 公司通过地区均衡分布店铺避免业务高度集中风险[67] - 公司持续发展线上销售活动以应对业务中断风险[67] - 公司采用保险计划缓解业务中断造成的经济损失[67] - 公司实施可持续战略聚焦温室气体减排和低环境影响材料过渡[70] - 公司通过多元化财务交易对手方管理信贷风险(投资级银行)[72] - 公司使用客户信誉监控和保险合约管理应收贸易账款风险[73] - 公司实施现金管制措施预防店铺现金短缺风险[73] - 公司使用衍生工具對沖外匯風險,主要涉及歐元及應收應付貿易賬款[74] - 公司使用利率掉期或領式期權將浮息債務轉為定息債務[75] - 公司擁有認可經濟營運商全面AEO地位[77] - 公司已加入意大利稅務機構合作合規體制[80]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的中期简明综合财务报表未经审核[18] - 财务报表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编制[18] - 公司股本为255,882,400欧元,由2,558,824,000股每股0.10欧元的股份构成[8] - 香港联交所股份代号为1913[7] - 主要股东为Prada Holding S.p.A.[10] - 外部核数师为KPMG S.p.A.[10]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意大利米兰Via A. Fogazzaro, 28[8] - 公司总办事处位于意大利米兰Via A. Fogazzaro, 28[8] - 公司在香港的注册营业地点位于鲗鱼涌英皇道979号太古坊一座8楼[8] - 公司网站为www.pradagroup.com[8] - 公司董事会由11名董事组成,包括6名执行董事和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02] - 审核及风险委员会在回顾期间举行了四次会议,出席率为91.67%[106] - 董事会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每股0.164欧元的末期股息,股息总额为419,647,136欧元[114] - 薪酬委员会在回顾期间举行了两次会议,出席率为100%[107] - 提名委员会在回顾期间举行了一次会议,出席率为100%[109]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在回顾期间举行了一次会议,出席率为100%[110] -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于2025年7月16日再次举行会议,审查集团ESG策略进展[111] - 法定核数师委员会成员在回顾期间出席了四次董事会会议[112] - 公司于2025年5月19日派付了末期股息,相关预扣税于2025年7月缴纳[114] - 薪酬委员会于2025年7月16日举行会议,讨论2025至2027年新长期激励计划的主要条款[108] - 提名委员会于2025年7月10日举行会议,确认Marina Sylvia Caprotti女士的辞任并审阅新候选人资料[109] - Prada Holding S.p.A.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80%[118][122] - Miuccia Prada Bianchi通过Ludo S.p.A.间接控制Bellatrix S.p.A.股本的53.8%[118] - Bellatrix S.p.A.持有Prada Holding S.p.A.股本65%[118] - Patrizio Bertelli通过PA BE 1 S.p.A.间接控制Prada Holding S.p.A.股本35%[118] - Miuccia Prada Bianchi持有Prada Holding S.p.A.普通股1,650股,占比68.75%[121] - Miuccia Prada Bianchi持有Prada Holding S.p.A.优先股300股,占比50%[121] - Miuccia Prada Bianchi持有Bellatrix S.p.A.普通股438,460股,占比49.83%[121] - Miuccia Prada Bianchi持有Bellatrix S.p.A.优先股100,000股,占比83.34%[121] - Patrizio Bertelli持有Prada Holding S.p.A.普通股750股,占比31.25%[121] - Patrizio Bertelli持有Prada Holding S.p.A.优先股300股,占比50%[121] - 2025年上半年宣派股息419,647千欧元[129] - 公司股本为255,882千欧元,股份数目为2,558,824,000股[129] - 2024年全年收入净额为838,907千欧元[129] - 公司拥有620家直营店,遍布全球70个国家[131] - 公司拥有25项生产设施,其中23项位于意大利[131] - 公司79.98%股本由Prada Holding S.p.A.拥有[132] - 2024年下半年可转入损益的全面收入为455,408千欧元[129] - 2024年宣派股息总额为350,559千欧元[129] 其他财务数据(非核心业务相关) - 毛利率为80.1%,与去年同期的79.8%大致持平[41] - 毛利率从79.8%提升至80.1%[126]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151欧元[126]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55.77亿欧元增加至57.6亿欧元,主要增长来自欧洲地区[148] - 银行往来账户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3,236千欧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8,930千欧元,降幅为6.7%[153] - 应收账款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3,733千欧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77,404千欧元,降幅为10.9%[154] - 呆坏账拨备期末余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062千欧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3,571千欧元,降幅为3.5%[155] - 逾期超过120天的应收账款(扣除拨备后)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17千欧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402千欧元,降幅为25.3%[156] - 存货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866,160千欧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888,295千欧元,增幅为2.6%[157] - 陈旧及滞销存货拨备在2025年上半年增加3.7百万欧元(7,410千欧元)[158] - 衍生金融工具资产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058千欧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9,999千欧元,增幅为232.1%[160] - 衍生金融工具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8,177千欧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58,554千欧元,增幅为107.8%[160] - 衍生工具账面净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净负债13,119千欧元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净负债8,555千欧元,改善幅度为34.8%[160] - 远期合约的正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9,844千欧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9,232千欧元,增幅为298.6%[161] - 截至2025年
港股早盘反弹 这个板块迎来政策利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0:04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报25145点上涨0.35% 恒生科技指数报5608点上涨0.52% [1] - 纺织服装板块整体走强 李宁高开超3.5% 安踏体育 特步国际 普拉达 申洲国际涨超1% [1] - 科网股涨跌不一 腾讯 京东 小米涨超1% 阿里巴巴跌超1% [1] 政策驱动行业机遇 - 国务院提出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7万亿元 培育世界级体育企业和赛事 [1] - 安踏 李宁 特步等体育用品企业有望受益政策红利 [1] 细分板块动态 - 机器人概念股高开 优必选涨近2% [1] - 创新药概念延续涨势 三生制药涨超1% [1] - 内资券商股普遍高开 光大证券涨超1% [1] - 苹果概念普涨 蓝思科技涨超2% [1] - 黄金股活跃 珠峰黄金涨超2% [1] 机构观点与目标价调整 - 高盛上调港交所目标价至524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因简化交易结算费率等改革举措 [2] - 港交所通过扩大衍生品持股限额提升市场效率 但基于HIBOR预测下调保证金收益率预期 [2] 资金面与后市展望 - 南向资金8月净流入超1121亿港元 支撑市场成交量处于高位 [2] - 港股估值处于全球洼地 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带来结构性机会 [2] - 恒生科技指数具备估值修复潜力 消费医药等防御性板块受关注 [2]
普拉达(01913) - 截至2025年8月31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16:59
股份及股本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558,824,000,面值0.1欧元,法定/注册股本为255,882,400欧元[1] - 2025年8月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及法定/注册股本无增减[1]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2,558,824,000,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2,558,824,000[2] - 2025年8月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及库存股份数目无增减[2]
2025港交所上市公司多元包容指数DIIndex研究报告与100强榜单
搜狐财经· 2025-09-01 08:35
核心观点 - 香港760家市值超50亿港元上市公司多元包容(D&I)平均得分48.52分(满分100),中位数47.11分,呈现"初步发展,分化明显"格局[1][13] - 28%公司得分低于40分,51%公司处于40-60分区间,仅7%公司超过70分[1][44] - 金融行业表现领先,银行业得分65.8分,非银金融业得分62.5分,房地产(45.6分)和电子(43.2分)行业落后[2][13] - 公司规模与D&I表现呈正相关,恒生指数成分股等大型企业平均得分更高[1][47] 评估框架与方法论 - 评估框架融合ISO 30415:2021国际标准与港交所ESG指引,涵盖多元化、公平性、包容性、人员发展四大支柱及34项细分指标[1][12][29] - 采用百分位排名法对定量指标评分,对定性指标采用基础赋值加文本分析加分的机制[33] - 权重分配遵循治理层级优先、结果导向和实质性与前瞻性三大原则[34] - 数据缺失处理采取审慎原则,强制性披露指标缺失给0分,自愿披露指标缺失给中性偏低分数[33] 多元化支柱表现 - 董事会女性占比17.5%,未达30%的"关键少数"门槛[2][13] - 女性高管占比仅18.9%,存在明显的"玻璃天花板"现象[2][13] - 独立董事占比作为重要评估指标,采用百分位排名法评分[35] - 多数公司有董事会多元化政策但缺乏具体量化目标[1] 公平性支柱表现 - 超90%公司有性别平等政策和机会平等政策[2][37] - 性别薪酬比率数据几乎空白,披露率极低[1][2][38] - 平等对待中小企业指标数据普遍缺失[38] - 首席执行官薪酬比例采用逆向百分位排名法评分[38] 包容性支柱表现 - 基础女性关怀政策普及,但女性领导力提升措施稀缺[2] - 超85%公司有员工心理健康援助措施[2][38] - 部分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薪酬差距悬殊[2] - 女性哺乳便利保障、女性三期制度执行情况等基础福利指标采用基础赋值法评分[38] 人员发展支柱表现 - 超95%公司有人才发展机制和员工晋升政策[2][38] - 员工培训投入和流失率差异大,部分企业流失率超30%[2][38] - 员工流失率作为负向指标采用逆向百分位排名法评分[38] - 员工平均培训时长采用百分位排名法评分[39] 行业表现差异 - 金融业基础好但高管晋升存在障碍,科技行业包容性强但董事会多元化不足[2] - 公用事业得分58.3分,综合类得分55.1分,表现稳健[2] - 不同行业的商业模式和人才结构深刻塑造了多元包容表现形态[13] - 银行业在多元化支柱得分92.1分(汇丰控股),表现突出[54] 领先企业特征 - 汇丰控股得分85.3分,友邦保险得分83.7分,渣打集团得分82.1分位列前三[1][54] - 领先企业治理完善,独立董事占比高,国际化程度高[1][13] - 金融企业在50强中占据显著席位,体现行业优势[55] - 领先企业重视人力资本投入,信息披露详尽透明[1][13] 改进方向与建议 - 企业应强化治理层承诺、数据驱动决策、嵌入人力资源全流程[2] - 需要提升性别薪酬比率、残疾员工比例等实质性指标披露率[1] - 投资者应将D&I评估纳入投资框架,开展行业内对比[2] - 以ISO 30415为指引,建立自上而下的多元包容治理架构[14]